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池莉小说的市井特色和民间精神

池莉小说的市井特色和民间精神

池莉小说的市井特色和民间精神
池莉小说的市井特色和民间精神

池莉小说的市井特色和民间精神

池莉自上世纪80年代成名以来笔耕不辍,从《烦恼人生》书写现实生活中琐碎与卑微的世俗人生开始,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保持着创作活力,20多年来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她将笔触直接伸向生活的现场,还原生活,以平视的姿态,注视着现实生活中平民阶层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其作品中对社会转型期个体迷茫的真实记录,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书写。也正因为池莉一直坚守着市民小说的书写和市井风情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世俗生活中不太诗化的生活现场,因此一些批评家以她的小说剥离了生活中的诗意色彩,精神境界有媚俗倾向为由加以口诛笔伐。诚然池莉的小说无论从题材主题、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情景描写还是叙事手法等方面来说,都无可争议地归属城市市井文学;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池莉的小说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生活作直观式反映的表面层次上,而是在立足大众日常生活、肯定人生意义的平凡性和生存活动的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力求深入生活的底蕴,利用积极乐观的民间草根智慧在普通人的“烦恼人生”中寻找着别样的情怀,表达着某种思想意念。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对复杂人生人性的深刻理解,满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以充满市井特色的小说文本形式呈现对地域民间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对隐藏于市井的民间精神的肯定和褒奖,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真切把握和感悟,为都市市井小说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和思想内涵。池莉有意识地在小说文本中融入更多的市井特色,在亲和的民间

4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4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张岱年 “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事就是在1957年多说了几句话,结果被戴了右派帽子,经过5年才摘帽,摘了也不行,到1979年才改正。可惜从50岁到70岁什么工作也不许做,20年里光阴虚度。”言语中透露出对时光白白流逝的惋惜之情,他就是一代哲学大师张岱年。一辈子研究哲学,平生服膺的格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晨读在线】 【比较阅读】 《长门怨》之一 李白 天回北斗挂西楼, 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别作深宫一段愁。 《长门怨》之二 李白 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怨》是一个古乐府诗题。《乐府解题》记述:“《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陈皇后,小名阿娇,汉武帝小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李白的这两首诗是借这一旧题来泛写宫人的愁怨。【赏析】本诗通篇写景,不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诗的前两句点出时间是午夜,季节是凉秋,地点则是一座空旷寂寥的冷宫。上句着一“挂”字,下句着一“流”字,给人以异常凄凉之感。诗的后两句点出题意,巧妙地通过月光引出愁思。这两句诗不让人物出场,把愁说成是月光所“作”,运笔空灵,设想奇特。前一句妙在“欲到”两字,似乎月光自由运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后一句妙在“别作”两字,其中含意,耐人寻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宫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处,遍地皆愁,到长门殿,只是“别作”一段愁而已。 【赏析】第二首诗,着重言情。通篇是以我观物,缘情写景,使景物都染上极其浓厚的感情色彩。诗的首句不仅揭出“愁”字,而且这个愁是“长愁”,也就是说,诗中人并非因当前秋夜的凄凉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长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令春临大地,万象更新,也丝毫不能减轻这种愁怨;而由于愁怨难遣,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记忆中已经没有春天了。诗的第二句与前首第二句遥相绾合。因为“金屋无人”,所以“黄金四屋”生尘;因是“萤火流”的季节,所以是“起秋尘”。下面三、四两句,又与前首三、四两句遥相呼应。前首写月光欲到长门,是将到未到;这里则写明月高悬中天,已经照到长门,并让读者最后在月光下看到了“长门宫里人”。 【流行在线】 2006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911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3 万 建 中 内容提要 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大多都以作家文学为参照。其实,民间文学并不是以作家 文学为对应的一种文学,这一现代学科概念也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参照提出来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 立的学科和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都不是由“文学”分化出来的,它有着完全独立的形成和演进轨迹,并 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应该突破一般“文学”的纬度。本文从民间文 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出发,对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作了重新认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生活 历史 知识 教育 民间文学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一种文学,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 一、讲述者的魅力 民间文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结果”,也显示于其演说过程本身。任何民间文学活动都不是个体的,而是集体的,具有强烈的展示性。过去,民间文学表演和民间文学力量的释放主要集中在神庙、祭祀、竞技等公共场所。人们常常在这些公共场所表演、祭祀、聚集、歌舞、庆贺等等,举行场面宏大的公共仪式。所有的人都是仪式的参加者,也是民间文学的表演者,没有专门的观众。此时,所有的能量在瞬间聚集、释放,人们在刹那间融为一体。这种高度的集体性使得民间文学的传统力量得到极大的发挥,似乎威力也更为强大。 古往今来的不少批评家都注意到了讲故事作为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少的文化活动的意义,“不讲故事则不成其为人”①。正像世人皆知的《一千零一夜》所喻指的:从人最终的命运来看,“叙事等于生命,没有叙事便是死亡”。《一千零一夜》除了山鲁佐德讲故事这一线索贯穿始终外,故事中的一些人物也讲故事,形成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它用无穷无尽的故事赞美了故事本身,赞美了讲故事的人。将这部百科全书般的故事集译成中文的纳训先生在“译后记”中提到,伏尔泰说,读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以后,算是尝到了故事体文学作品的滋味。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 alter Benja m in)在《讲故事的人》(1936年)一文中说:“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②在这篇著名文章中,本雅明解释了民间文学教育作用的来源:故事讲述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 3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间文学的生活特征及其理论建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05BZ W062。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特点

那么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怎样的一些特点?我们知道,民族民间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是贵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所以我们说贵州民间文化,主要指的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实际上这也是贵州民间文化中最有特色、也最有保护价值的部份;当然,同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内容,在民族民间文化中也有集中的体现。可以说,贵州各民族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习俗风情、传统节日及宗教信仰等等,其中不但有古文化尤其是夜郎文化的若干遗存;有贵州本土文化与周边文化如巴蜀文化、滇文化、楚文化等交融的遗迹:有明清之际“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大规模进行汉族移民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更有苗、布依、彝、侗、仡佬、水、瑶、土家等民族历时久远、个性独特的民族文化……多种文化类型在这块土地上长期相处,共生共荣,不少村寨甚至有两个以上的民族杂居,交往密切,却保持着各自的文化范式。这同贵州自古即为边鄙之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同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羁縻政策有关,也与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凝聚力有关。这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下述特点: 其一是多元性。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多元共生,丰富多彩,文化生态的保存较好。由于地理位置及文化环境都是边缘的边缘,即双重边缘,历史上中央政治权力常鞭长莫及,控制较小,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遂有了保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可能,具有相对自由的色彩及其自在的原始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许多物质性文化内容,以及非物质性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文化精神,成为贵州各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其二是二重性。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是在喀斯特山地上生长、发育起来的文化,因为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艰难,贵州人凡做一事,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更大的代价,遂养成了夜郎人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坚韧诚朴的性格特点。又因为地处僻远,环境闭塞,致使贵州各族人民一方面渴望了解外间情形,另一方面,作为弱势文化群体,对外来文化又不免高度警惕,有拒斥心理。这就造成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心理中既开放又封闭的二重性。因为开放,贵州人一般不排外,可兼容,历来能与各种外来文化和平共处,对先进文化有向往、渴慕之心,自古便有好学、兴教的传统。因为封闭,则容易产生盲目的自大情绪;而在面对强势文化时,又容易转化为自卑。因自卑而盲从,对外来文化缺少择取,容易导致民族民间文化的流失。 其三是道德性。贵州民族民间历来以习惯法约束个人行为,但最主要的则是通过文化承传的方式,实行传统道德的影响与教化。道德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起到法律强制与经济手段所起不到的教育、示范作用,所以在贵州民族民间,无论政治权力如何更替,历史风云怎样变幻,他们的道德规范、道德理想诸如惩恶扬善、敬老爱幼、互助互爱、扶危济困、崇尚勤俭、反对好吃懒做、偷盗行为等等大部份都能通过习俗或口述史保存下来,并给后世以影响,一方面维持着正常的社会秩序,也显示出传统道德伦理在社会发展中不断适应、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生命活力。 其四是自娱性。贵州每一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赫章汉墓出土的铜摇钱树残片上,有

论池莉的市民小说

论池莉的市民小说 池莉是一位深受普通读者喜欢的小说家。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凭借表现普通市民的繁琐日常生活的作品——《烦恼人生》登上文坛之后,20多年来,她辛勤耕耘,不断有新的作品奉献给读者。她的小说,影响最大,较为成功的作品多是表现世俗人生的市民小说,而她的“人生诗意”阶段的小说创作以及后来尝试的一些新历史小说的创作则影响不大,在评论界和读者圈的反应也并不算很好。基于此,本论文将写作的重点放在研究她的市民小说上面。本论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研究池莉的市民小说:一、池莉市民小说的叙事策略;二、池莉市民小说的价值取向及其反思;三、池莉市民小说独特性的成因; 四、与其他作家的市民小说的比较。论文第一章,论述池莉市民小说的叙事策略。池莉市民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是由市民形象、市民故事、语言风格和武汉地域特色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她的市民小说中的市民形象主要由武汉三镇的普通市民、面对社会转型变得无所适从的市民化的知识分子和由时代大潮造就的市民英雄组成;她的市民小说的语言风格主要由适应大众的语言风格和市民化的行文方式共同成就;武汉地域特色,本论文试从“九头鸟”性格、武汉俚语的大量运用和武汉的民俗风物三个方面来展现。论文第二章,池莉市民小说的价值取向及其反思。池莉在市民小说中主要传达了“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存态度和“不谈爱情”的婚恋态度。普通市民社会奉行“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存态度的原因是通过描写市民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矛盾和两代人生活观念的矛盾展现出来的。“不谈爱情”的

婚恋态度则是通过分析具体的文本所揭示的生存境况,我们不难理解其原因。在本章的第三部分,对池莉市民小说的价值取向做出反思。论文第三章,池莉市民小说的独特性成因。每一个作家的创作都要受到时代因素和自身经历的影响,池莉的市民小说也不例外,也正是时代因素和自身因素形成了她的市民小说的独特性。在探讨自身因素对池莉市民小说独特性的影响时,本论文试图从个人经历和女性意识两个方面讨论。论文第四章,与其他作家的市民小说的比较。为了进一步研究池莉市民小说的独特性,本论文的第四章将池莉的市民小说与老舍先生的市民小说、张爱玲的市民小说以及方方的市民小说进行比较。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寓言 答案: 民间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47.第20题 民间文学 答案: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48.第27题 生活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的故事。 49.第36题 时政歌 答案: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来表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 50.第37题 民间叙事长诗 答案: 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51.第40题 “母题” 答案: 作品中大量重复出现的叙事要素,称其为母题(motif)。母题可以是一个物件(如魔棍),一个奇异动物(如会说话的马),一种观念(如禁忌),一种行为(如考验、欺骗),一个角色(如造物主、巨人),一个人物类型(如傻瓜、预言者),或一种结构特点(如常用数字或多次重复)等。

机智人物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中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在我国,这类故事大约涉及300多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民间机智人物,其中较著名的有谎张三、韩老大、徐文长、阿凡提、把拉根仓、阿克顿巴等。 51. 第14题 答案: “语境”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话语、语句或于此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前言后语;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文本”、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47.第3题 口头性 答案: 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48.第22题 传说 答案: 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9.第23题 民间笑话 答案: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突现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50.第32题 史诗 答案: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52.第34题

武汉女作家池莉:汉派小说代表

阅读是儿时唯一寄托 童年的池莉常年住在外婆家。有一年夏天,还未进校门的池莉躲在阁楼里吃力地读一本没有封皮的竖排繁体《红楼梦》,大人们发现后大吃一惊,一把将书抢了过去。以后,每当池莉看书时,大人们都警惕地严格“检查”,但这丝毫无法阻断池莉跟书籍的亲密接触。“我在童年直至少年时代,阅读是唯一的寄托。我千方百计看能弄到手的文学书籍,我在深夜的被子里用手电筒照明,写诗、写散文、写日记。”池莉的文学天赋很快显露出来。读高中时,她的作文经常被贴在学校的墙报上,经常被当作范文讲解甚至流传到其他学校。在冶金专科学校读大二时,池莉在《武钢文艺》上发表了她的诗歌处女作。1982年,25岁的池莉在市文联主办的《芳草》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月儿好》,故事委婉动人,文字如清风明月,有一种传统的、乡土的、质朴的美。小说发表后立即被《小说选刊》及国内多种文学选本选载,并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介绍到国外。从此池莉一发不可收,作品不断问世,她努力通过注视生活的一个层面及一系列人物升降沉浮,来探摸整个社会的脉搏。 写出武汉风情 池莉是以汉派小说驻足文坛的。她的作品就如同一幅幅武汉的风情画。 在武钢当医生期间,池莉对产业工人的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有主人翁的自豪感也有住不上房子的悲哀,他们厌恶单位的人事矛盾却又深陷其中,他们是已经预感到改革开放风暴来临而躁动不安的群体。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使池莉在几天之内一气呵成完成中篇小说《烦恼人生》的创作,全国各主要刊物争相转载,并先后荣获《小说月报》百花奖、《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等10项奖,成为其“新写实流派”的代表作。武汉有个吉庆街,每到傍晚,吉庆街开始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生意火爆,说唱声、拉琴声不绝于耳,成为武汉夜间的一道独特风景。池莉多次深入到吉庆街采访,了解个体经营者的酸甜苦辣,与他们交朋友,最后创作出的小说《生活秀》成功塑造了吉庆街女人来双扬的形象,改编成的电影获“金鸡奖”、“百花奖”,吉庆街也因此名扬全国。武汉在池莉的作品中,不仅是一个符号,它具体而逼真,地域特点浸透作品的每句话每个字,成为一种城市文化的代表精神。 始终埋头写作 现在的池莉是名人,也承担着许多行政事务,但池莉依然保持着创作上的高产,她说:“我体会到,一个作家,无论在哪里,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拥有个人对于写作的绝对热爱和认真的写作精神。”担任市文联主席的池莉自认依然还是个埋头写作的作家。为了保证池莉有着良好的创作状态,市领导对于池莉的工作一直有着明确的安排和要求,那就是:写作。很多喜爱池莉的人抱怨很难在公共场合看到她,但书市上频繁出现的池莉新作往往弥补了这一缺憾。去年,她又推出了中篇《有了快感你就喊》,对一个当代中年男人形象的文学塑造足见池莉的文学功底日益精进。创作之余的池莉喜欢做一个普通的武汉女人,她会经常在家中陪女儿、自己种点小菜和花草,返璞归真、享受着生活,蕴积着下一步的创作素材。 电影《生活秀》获得多项池莉作品大奖,充分展现了池莉作品影视元素的独特魅力和市场价值。2003年12月,池莉签约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池莉影视工作室”。“池莉影视工作室”是继“海岩影视工作室”后世纪英雄吸纳优秀影视创作人才的又一举动,使“海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 (一)集体性: 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集体性的表现: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 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 (二)口头性 1、口头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可简写)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稳定的精神价值体系,其中包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人的价值观的审视,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等。挖掘中国古代文学内部所蕴涵的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丰富、众体兼备,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形态。综观古代文学的发展全貌和诸文体的演进,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追求人的完善、重视人的理性,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体现在古代文学中,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尊严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从屈原、孔子,到曹雪芹,古代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关于道德和人格的传统。他们大多以道自任,以天下为己任,往往具有强烈的济世情怀。在这样的人生观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着个体的生命价值。从孔子开始,中国人已经明确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中,在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中,社会理想和个体人格才能实现与完成,人的心灵才能获得满足和安慰。这种精神使人们执着于此生此世的理想追求和人格塑造,不是到彼岸世界中去寻找无限和快乐,而是让现实(社会和自然)与人得到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尊严合而为一的思想内核与精神理念。因此,强调个体融入社会的理性精神在中国可谓古已有之。这种精神与西方文化在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到彼岸世界去寻找无限快乐的“来世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文化的这种“经世致用”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支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建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自先秦以来的古代文学创作。曾子就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墨子云:“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可见,对于要以“兴天下之利”为追求的仁人而言,他们不屈从于包括皇权在内的任何外在的权威秩序,只服从于崇高的道德追求及担负的历史使命。 既然个体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建功立业自然就成为中国古代士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理想,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反复歌咏的一个主题。曹植一生追求的就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陈子昂中进士后,上书议政,图谋大业,“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废书畅怀古,负剑许良图”(《答韩使同在边》)[2]。屈原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讴歌理想,《离骚》中的美人香草、百亩芝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构成了缤纷、深沉的情感想象世界,但是其立足点仍然是楚国政治生活的黑暗。《离骚》把毫无羁绊和极富多义性的浪漫想象与最为深沉炽热的个体的人格情操和价值追求,最完满地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虽然隐晦之至,但从诗的意境情绪中反映出来的正是他对当时残酷政治斗争和政治迫害的哀伤与慨叹。陶渊明对“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描绘,绝不是安享超然世外的天堂仙境,而是在对自然和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表达他内心对上层社会政治斗争的残酷和虚伪的鄙视。

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池莉初登文坛就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这使人们对她的小说形成了一种误读,忽略了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显现。其实,女性意识一开始就蕴含于池莉的作品之中,从母性意识的展示与体现到爱情婚姻情感意识的定位,从与男性抗衡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到消解两性激烈的对立,其女性意识经历了由隐到显、由粗到细、由疏到密,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标签:池莉小说;女性意识;逐渐成熟 长期以来,我们对池莉小说形成了一种误读,我们忽略了池莉的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显现。实际上,女性意识一开始就蕴含于池莉的作品之中,只不过它被“新写实”“平民意识”的光环所遮掩,而不为人们注意罢了。 一、“母爱”与“审母”——母性意识的展示与体现 “母亲”这个伟大的称谓,常常是文学作品中无私、慈爱、完美的代名词。传统小说中歌颂、赞美母亲,池莉的小说也发扬了这种传统,如母性体验,就是她初期小说创作经常表现的重要主题。在池莉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女人做母亲的种种烦恼和幸福。无论是《太阳出世》还是《一冬无雪》,都详细地描写了女性从怀孕、生产到抚育孩子长大的一系列过程,其深刻用意在于表现母性,赞颂母性。 然而在池莉的小说中,同时也存在着“审母意识”。她笔下的母亲首先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她们既有无与伦比的母爱和奉献精神,同时也有无法掩饰的缺憾和局限之处。她们与以往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种温柔细腻、纯洁善良的完美母亲有很大的差异。 《你是一条河》就是“撕裂”母亲神话的一篇力作。村镇女子辣辣,丈夫早逝,30岁的她拖着8个孩子,却在那毁灭一切的自然灾害和政治灾害中顽强地活了下来,无论有多大的苦难、多重的打击,也无论她的孩子们是多么良莠不齐,她都以十足的母性,张开羽翼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她奉献了一个母亲所能付出的一切。 但辣辣也有很多缺点,她的无知、蛮横和愚昧,导致了女儿冬儿的一去不回、儿子福子的夭折和贵子的后天弱智以及其他子女先后出现的偏差。她用不被世人理解,也不被儿女接受的粗暴方式养育着儿女。当辛勤劳作仍不能维持生存时,她不惜和几个男人发生肉体关系,用自己的身体交换食物;尽管数落了盗窃的儿子,但还是收下了窃得的40元钱。作品最后,辣辣亲手毒死了精神失常的大儿子得屋,这一切都与“善良”的母亲形象格格不入。池莉在写这个人物时,并不回避其庸俗、粗鄙和丑陋的一面,她所有的行为既不温和也不宽厚,只是毫无美感的粗俗。这与以往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种温柔细腻、纯洁善良的完美母亲有很大的差异,她的母爱完全是通过殴打与斥骂体现的。这虽不是对母性的全盘否定,

从《来来往往》看池莉小说

从《来来往往》看池莉小说 这两天读完了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颇有一些感想。 书里写了康伟业在戴晓蕾---段莉娜----林珠----时雨篷四个女性之间的情感更迭,来来往往。首先,戴晓蕾是康伟业年少时的暗恋对象,她第一次给了懵懂的康伟业异性的接触的经验感知,并且一直以来都深深潜藏在康伟业的内心深处,也一直扮演着他内心中理想化的异性。段莉娜是康伟业在70年代的时代背景下的合法妻子,段莉娜有着优越的家庭背景,父亲是军队高级军官,家里社会地位高,而康伟业当时只是一个工厂里扛冷冻猪肉的工人,还不是党员,可以说,他们二人的条件差距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不小,但是段丽娜偏偏还是看上了康伟业,康伟业也借助了段莉娜的力量从一个工人走上了干部,但是,这种身份、社会地位的差别反映为了他们二人在婚姻地位中的差别,这种由于社会家庭地位所造成的夫妻婚姻家庭生活上的强弱对比其实是不稳定的,一旦这个家庭解体,或者说是男性有了改变这种权力关系的能力,一切就随之改变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改变,段莉娜父亲从领导岗位的退休,康伟业在朋友帮助下下海经商的大获成功,康伟业不再是以前那个事事任她摆布的男人,变得有了自己的底气,而相比之下的段莉娜则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从着装到言谈举止都显得不合时宜,并且仍然按照70年代的标准在婚姻家庭生活中要求康伟业,但此时的段莉娜已经不是曾经的段莉娜了,康伟业也不是曾经的康伟业了,以金钱为标尺的权力置换,让他们陷入了尴尬的感情危机,而当林珠出现在康伟业的视线中后,这种危机进一步加剧。情人一林珠,康伟业终于从不幸婚姻中暂时逃离,但是好景不长,当康伟业满心自信的实施他的离婚计划时,段丽娜再一次强势的击垮了他可怜的自信,但更加让他绝望的是,当他和林珠的爱情一旦从浪漫的理想走向现实时,一切都不一样了,他发现林珠和他的许多的格格不入,他们的观念思维变得那么的不同了,而这,竟是他以前从未发觉过的。和林珠的分手将康伟业最后的希望打碎了,他的梦,醒了。时雨蓬的出现偶然、转瞬即逝,她一度重燃了康伟业的希望,但是很快的他们就都明白,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康伟业的希望已经破了,在和林珠分手之时。在经历了同段莉娜在一起的无爱婚姻的乏味人生到无法自主地与林珠投入婚外恋的激情人生,后来又不可救药地与年轻女孩时雨蓬在一起只求“放松身体” 的消费和游戏人生,在内心中他经历了从无望到希望,继而又从希望堕入失望乃至绝望的曲折历程。这之后,康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和段莉娜的婚姻结束了,但是对于康伟业来说,未来会怎样,他自己也不知道。在经历了人生的无奈、激情、消沉之后,他无法断言他将来究竟会如何发展,只能用也许、或者为前提,来估计他可能或者一定怎样。“在不知不觉中,江水亮起来了,东方也亮起来了,几只早起的江鸥愉快的尖叫着划破了康伟业的思想。康伟业站起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驾上他的车,回到了他日常的忙碌的生活中。”一切,就这样结束了,也这样开始了。 康伟业的生活历程具有他的特殊性,但同时也深受有其时代、社会背景的深刻影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他和段的感情及家庭生活走向巨变的背后原因。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出现的,不管它的内容多的多变,形象多么的怪诞,即便它距离我们的现实多么的遥远,但是其背后的原型总是源于现实的,正如作者在描述康伟业的感情、生活经历,这个社会现实的小切口却反映了整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社会现实的巨变,在这其中康伟业这个虚构的人物,其实表现了作者对整个社会关系的认知把握,作者通过了对康伟业感情生活的经历改变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究竟康伟业对于他的爱情的追求是对是错,感情之于家庭的影响,对于康的无感情的婚姻和他的婚外恋我们做何感想,一个人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中的浮浮沉沉给予我们的思考等等等等。文学,小说不只是用来讲一个故事的,一个文学形象是有血有肉有意蕴的形象,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一个没有“生气”的文学形象是失败的。真正的文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她是现实生活的浓缩,集中和超越,我们看《来来往往》,现实生活中,从来不乏所谓靠吃软饭起家的男人,

民间文学 课程论文

浅谈儿歌的分类及其作用 [摘要]:儿歌,是人生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像一只百灵鸟,陪伴着儿童度过童年。我国儿歌历史悠久。传统儿歌,按内容划分,可分为四大类:生活性儿歌,思想性儿歌,知识性儿歌,趣味儿歌。传统儿歌,是我国民间歌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艺术结晶之一。许多多年流传的传统儿歌,丰富多彩,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运用,并加以发展。这对今天的新儿歌创作和繁荣儿童文学创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儿歌民间儿歌作用趣味教育 引言 儿歌也叫“童瑶”,是伴随着大多数小孩度过童年的时光,儿歌的分类也有很多,比如:生活性儿歌,思想性儿歌,知识性儿歌,趣味儿歌。每一类的儿歌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小瑟等等,《左转》中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 [1]`它原属民间文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歌才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儿歌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在儿歌的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其中,婴儿听儿歌,会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领受亲人的爱抚,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童年的欢乐。

《文化生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分,共7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漳州八校联考)“方块儿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王蒙曾经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年来,由一些电视台推出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汉字英雄”“成语桥”“灯谜大会”等电视节目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掀起一场学汉字、用成语、猜灯谜的热潮。有关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改革往往催生文化变革②汉语是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汉语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传播,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实践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但各地喝茶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一脉相承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2016德州模拟)中国画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简单的笔墨在方寸之间融入天地万物,蕴含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而齐白石时期的中国画,已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更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材料反映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7.(2015荆门模拟)北方人请客吃饭,总是整一桌子菜,量也很实在。南方人请客吃饭盘子小得多,菜的分量也少得多,但花色品种则比较丰富。他们都认为对方虚伪,北方人说,弄那么一点点菜,让人不敢下筷子,这请的哪门子客?虚情假意吧?南方人说,明明吃不完,还要不停的上菜,这是让人吃还是让人看?虚张声势吗?这说明 ①各地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②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③请客吃饭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④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民间文学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具有传授民众历史知识、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一一一一、、、、传授知识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功能。。。。((((一一一一))))传授礼俗知识传授礼俗知识传授礼俗知识传授礼俗知识。。。。口头讲述或演唱的民间文学可以使人们了解礼仪、民俗风情,如向民众传授关于婚姻等习俗方面的常识:民间小戏《洪月娥做梦》便描述了传统婚俗中的细节,使观众或听者获得了丰富的民俗知识。附:民间小戏《洪月娥做梦》中的一段: …… 叫声女儿“快起来吧,你梳洗打扮好上车。今天女儿你出闺去,妈我有知心话对你说。公婆面前闲话少说,小姑子不好你别管,小叔子不好你要少说”。((((二二二二))))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民间文学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其中积淀了民众丰富的生产知识、劳动经验。如在散文体叙事题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附:承载自然和生产等知识《梯玛神歌》土家族祭祀仪式上由祭司梯玛所演唱的《梯玛神歌》即《社巴歌》中有关于时令特点的自然知识。而《社巴歌》的第三部分是讲述诸如割草砍树、挖土、种包谷、犁田、撒谷种、薅草、踩田、背包谷、打谷子等农业生产劳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打镰刀、绩麻、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知识的。二二二二、、、、传授民众历史知识传授民众历史知识传授民众历史知识传授民众历史知识、、、、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一一一一))))传传传传授历史知识授历史知识授历史知识授历史知识。。。。民间文学是群体口述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间文学的各个类别或者直接描述历史,或者隐含着历史,或者具有历史的背景,它们与人们的历史记忆相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群体的全部口述历史。而其中的口头叙事部分总是或讲或唱已经发生过或存在过的人物、事件。这在原始社会或无文字的人类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原始的图腾神话、族源神话等等便是该群体追溯群体起源的历史。而苗族古歌中对祖先辗转迁徙等方面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苗民对自身历史的追忆。民间文学的演述是传统社会民众获取历史知识最为直接和便捷的方式,民间文学的影响使民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历史观。因而,透过民间文学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民众对于当时社会历史的认识和评价,如关于三国曹操的知识。((((二二二二))))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民间文学是以口头方式进行述说和记忆的历史,是群体凝聚力的牢固纽带。民间文学在民族的层面上,是某一个民族的史书。民族在逝去的岁月中所经历的兴衰荣辱、喜怒哀乐等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等都在口头文学方面有所反映。民间文学所聚焦的是整个民族的劳动创造和奋斗进取。这些记忆中的历史一方面通过平时的讲唱活动等潜移默化地注入民众的心底,成为普遍植根于民间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许多重要的叙事必须在隆重的场合和庄严的仪式上由该群体公认的权威进行讲唱,借以强调口述历史的神圣与权威,强化民族认同感,在反复的讲唱中实现历史的延续。广泛流传于布努瑶族中的《密洛陀》是长篇叙事诗,内容有女始祖的诞生和创世业绩;有女始祖作古后,布努人的山居生活、族群内外的冲突和矛盾;有布努人的各个分支谱系及其繁衍的历史。每当始祖母的诞辰即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的祝著节来临之际,即便是远离家乡的人也会千里迢赶回家乡祭拜始祖母并聆听曾不止一次聆听过的《密洛陀》,密洛陀成为布努瑶族群体凝聚力的牢固纽带。民间文学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故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建构往往以民间文学中最具传播力和美誉力的材料作为地域认同、民族认同的标志形象。此特点在近些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争夺,既体现出人们对于传说资源的争夺,也体现出这些群体曾经拥有过共同的历史文化的现实。三三三三、、、、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教化的功能。。。。民间文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故而具有鲜明的寓教于乐的功能。“摇篮曲”和“儿歌”便明显地体现者这种功能。“谚语”等具有教育的功能。如“买卖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调研 报告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 百年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凝聚了集体的智慧 和结晶,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优秀的民族 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是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落实科学发展、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百色革命老区文化建设的 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使我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得以更好的 传承、保护并在群众文化的创新中弘扬和发展,结合我市的实际 情况,自己在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十年的实践中,就我市本土民间 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开发利用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一、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提高对非物质民 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 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大 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社会宣传,社会 各界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的意识逐步增强,对民族 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逐步提高,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

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多民族传统文化共容共存各具特色共发 展的良好格局。 以某县地域民间传统文化为例:凌云泗城州府、历史悠久,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首先:有着近千年州府建制的凌云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 艺术历史悠久。据考证,从母氏社会起,凌云泗城地域就开始形 成壮族巫术文化的存在。随着历史的的变迁、使这一民间艺术物 种得以不断丰富、演变成为当今享誉海内外、被誉名为“*壮族巫 歌音乐长诗活化石”的“凌云泗城壮族七十二巫歌调子群体系” 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距今约有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地 方戏剧的活化石”的“朝里北路壮剧及吼瞰歌圩文化”至今保持 着古代民间戏曲的原生态,成为中外各地研究民间戏曲艺术和古 朴的乡土传统民俗和谐民风,不可多得的活教材。始于明末清初,极具震憾力,体现游牧少数民族的玉洪蓝靛瑶族长号礼仪铜管民乐,以及体现瑶民族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的铜鼓舞、龙凤舞、蓝靛舞、丰收舞。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布柳河漫歌”的古声 乐民歌套曲,为研究古代壮族轮歌、比歌、蛮歌、“普蛮”民族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轨迹提供了最为可靠详实的资料。 第二,艺种丰富、类别繁多,涵盖面较为广泛。__县地处云 贵高原余脉,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地,民族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 艺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遍及了凌云各地,几乎涵盖了民 族民间手工艺制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民族民间风俗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左昊昊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丰富的文化积淀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这其中,有一种文化承载方式,几乎从尚在蒙童的年纪,就开始伴随我们成长,并将传统文化中那最鲜活、最分明的价值取向,书写在孩子心头,于时时的口耳相传中,润泽心灵,这便是民间文学。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民间文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分别为:传授知识的功能,传授民众历史知识、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以及道德教化的功能,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传授知识。 (一)传授礼俗知识。 口头讲述或演唱的民间文学可以使人们了解礼仪、民俗风情,如向民众传授关于婚姻等习俗方面的常识:民间小戏《洪月娥做梦》便描述了传统婚俗中的细节,使观众或听者获得了丰富的民俗知识。附:民间小戏《洪月娥做梦》中的一段: ……叫声女儿“快起来吧,你梳洗打扮好上车。今天女儿你出闺去,妈我有知心话对你说。公婆面前闲话少说,小姑子不好你别管,小叔子不好你要少说”。 (二)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 民间文学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其中积淀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劳动经验。如在散文体叙事题材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附:土家族祭祀仪式上,由祭司梯玛所演唱的《梯玛神歌》,即《社巴歌》中,有关于时令特点的自然知识。而《社巴歌》的第三部分则讲述了诸如割草、砍

树、挖土、种包谷、犁田、撒谷种、薅草、踩田、背包谷、打谷子等农业生产劳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打镰刀、绩麻、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知识。 二、传授民众历史知识、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 (一)传授历史知识。 民间文学是群体口述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间文学的各个类别或者直接描述历史,或者隐含着历史,或者具有历史的背景,它们与人们的历史记忆相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群体的全部口述历史。而其中的口头叙事部分总是或讲或唱已经发生过或存在过的人物、事件。这在原始社会或无文字的人类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原始的图腾神话、族源神话等等便是该群体追溯群体起源的历史。而苗族古歌中对祖先辗转迁徙等方面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苗民对自身历史的追忆。民间文学的演述是传统社会民众获取历史知识最为直接和便捷的方式,民间文学的影响使民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历史观。因而,透过民间文学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民众对于当时社会历史的认识和评价,如关于三国曹操的知识。 (二)增强文化认同 民间文学是以口头方式进行述说和记忆的历史,是群体凝聚力的牢固纽带。民间文学在民族的层面上,是某一个民族的史书。民族在逝去的岁月中所经历的兴衰荣辱、喜怒哀乐等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都在口头文学方面有所反映。民间文学所聚焦的是整个民族的劳动创造和奋斗进取。这些记忆中的历史一方面通过平时的讲唱活动等潜移默化地注入民众的心底,成为普遍植根于民间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许多重要的叙事必须在隆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