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环节”品出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味

“三环节”品出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味

“三环节”品出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味

“三环节”品出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味

发表时间:2010-02-06T15:24:03.340Z 来源:《教育前沿与探索》2009年12月第6期供稿作者:任静[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留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品出“语文”味。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留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品出“语文”味。

1识字教学要有趣味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时,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2领悟文意要有情味

一直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是《词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如教学《卧薪尝胆》一文在指导学生理解完“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老师就举例:“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使我国第一支航天火箭飞上了天空。”“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发奋图强”。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用“卧薪尝胆”来说一句话,有的学生就说出了“我们中国足球队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闯入了世界杯”。“我们中国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加入了WTO”。整个理解过程充满了情味。

3丰富积累要有韵味

如果光凭一节语文课,学生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以课文为起点,以课文为凭借,培养学生处方探究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注理应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正缘于此,我们好多的教师上完课总要给学生介绍一些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提高。通过讲解历史,激发出学生了解历史故事的兴趣,非常有韵味,我们相信学生一定会去搜索这方面的资料,在搜索过程中,他们获得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摘要】语文课应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应然追求。所谓的语文味,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二是要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上,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要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领悟上,让学生从中得到陶冶;四是要体现在对语文深邃博大的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对重现历史、演绎传奇、品读人性的功能,从而体悟到中国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总之,语文课堂一定要根植于语文内容,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味训练文本解读情感体验 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的语文课堂的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说:语文教学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而贾志敏老师在《教语文其实不简单》中说: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上出语文课的特点,简简单单教语文。两位老一辈著名特级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语文教学的本真,那就是语文课要像语文课,无须云山雾罩,让人感受不到语文课堂的真切感。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语文味,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语文课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中必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 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富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抓住语言文字的个性,充分发挥其内含的语意,让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语文的深意,达到语言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即使是片言只语,也让它富有无限的语文情趣。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过一堂低段的语文课《丑小鸭》。虽然课上得有点稚嫩,但从课堂设计和教师在行课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所透出来的浓浓的语文味却让我不能忘怀。 【《丑小鸭》教学片段】 1.揭示课题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丑小鸭》,请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写题目的。 师(板书“丑小鸭”三个字,边写边说):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丑”字的,请大家看好笔顺。 师(板书“鸭”字时边写边说):这个字左边一个“甲”,右边一只“鸟”,“鸭”就是最棒的鸟,看老师写这个字时在田字格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写得小,右边写得大。 师(及时归纳):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要做到“左窄右宽”,这样这个字才好看。 (通过课题书写,从字的笔顺到字的间架结构,有重点地抓住字的特征进行无痕教学,说明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意识的渗透。这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 生: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作家写的。 师:对!(板书: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你们还看过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故事吗?大家来说说。(生答:《皇帝的新装》《风车》《红鞋》《蝴蝶》……) (简介课文时进行适当的文学知识的教学,这是十分必要的,涉猎无须太深,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童话”这一文学样式,也知道安徒生及他写的各种童话故事,为进一步学习包

追寻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追寻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发表时间:2015-07-14T17:05:54.11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作者:龙文艺[导读] 把文章备厚了,是一堂课显得大气的首要条件。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还需要教师备课时做到“小处着力”。 龙文艺 摘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都在探索、追求有效的教学。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它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声情并茂;读写结合;语文素养;诵读积累在新课程理念下,人们都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是语文课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文本对话,备出“语文味”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力”。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教师拿到一篇课文,要站到一定的高度来审视它,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又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挖掘。如教学《再塑生命》时,笔者通过反复查阅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最让他们感动的情节。这样准备充分了,情感铺垫够了,课堂就能出彩。把文章备厚了,是一堂课显得大气的首要条件。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还需要教师备课时做到“小处着力”。如教学《珍珠鸟》时,笔者是这样处理文本的:笔者先从生活中常见的鸟导入,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笔者提出要求:“读课文后,画出你认为最关键或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接着笔者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句为切入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并讨论文中是说谁信赖谁,以及产生这种高境界的信赖应归功于谁等。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为基点进行文本辐射的解读和语言品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 “得趣全在涵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是这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不会无端地自己植入学生的心田,也不会单凭教师的教来达到目的。而要靠学生自己用心体会,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己领悟、体验。而这领悟、体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因此,对于情趣盎然的文章,一定要“读”占鳌头,要充分地读,多样地读,逐层深入地读。如教学《观潮》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每次朗读有层次、有目的。一读理解词语,二读体会潮的壮观,三读把人们带入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还创设了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从不愿意读到读出味,读得意犹未尽,就这样用读的方式把对课文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读,读出“语文味”。 三、细嚼慢咽,品出“语文味” 花生,不炒不嚼,就不会散发出香味;同样,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只有细咀慢嚼才能品出芳香的语文味。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如笔者教《葡萄沟》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说一说吐鲁番的葡萄都有哪些颜色,学生阅读文本后,知道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然后又让学生将这些颜色用一个词语概括,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五光十色”。这时就追问: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学生又说出了“五颜六色”。此时,让学生读中进行比较: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品读中,渐渐地领悟到了:之所以作者用“五光十色”,是因为吐鲁番的葡萄是透明的,表面很有光泽,就像珍珠一般,亮晶晶的,所以作者用“五光十色”。笔者感到,此时此刻,对于“五光十色”这个词,乃至这句话,学生都完全读懂了。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可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如《荷花》一文,在描写“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对于“冒”的品析,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们兴趣昂然,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大家众说纷纭,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露出来”;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看来通过刚才的自由式朗读,学生能基本理解“冒”的意思,笔者引导学生向深一步思考“这里为什么要用‘冒’?”学生有些疑惑不解,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荷花冒出来的情景,同学之间又进行比较朗读,学生会豁然开朗,体会到“冒”字是表现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四、以课为例,写出“语文味” 在品出语文味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语文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写为主。可以在想象中写。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往往留有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丰富情景。如《中彩那天》一课中,课文最后讲到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但并没有具体写到全家人的表现。因此,可以让学生想象写“我们”全家人的表现。 可以在模仿中写。每篇文章都蕴含了“怎样写”的范例,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如《桂林山水》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句式:“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练习写话。充盈“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追寻的理想。我们相信: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精神品位,“语文味”定会在语文课堂中飘荡!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去追寻吧!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恭城县县城中心小学 542500)

小学思品课教学设计:我学会了

我学会了 宁师附小黄爱珍 教材分析: 《我学会了》这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展示自己入学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入学两年了,在两年的学习中,也取得了不少的学习经验。这为探究如何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本课通过才艺展示、交流讨论、记者采访等,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教会学生把某一方面的学习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中。 设计理念: 1、力求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尊重儿童的权利,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努力创建自主、互动、和谐的品德与生活课堂。 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交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图片,交流收获。(4分钟)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欣赏一下你们的同龄人,他们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学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看,等会儿请你说说他们学会了什么? 1、课件播放配乐图片:写字、读书、炒菜、收拾房间、种菜、踢毽子、出黑板报、懂文明礼貌、购物等。(从学会知识、技能、道理三方面呈现图片) 2、说说刚才你看到他们学会了什么?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层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味”之本义,或如许慎所言,“语,论也”、“文,错画也”。在语文教学中,前者即阅读,后者是写作;两者合一,也包括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欣赏。所以说,语文课堂的本色,就是语与文之本身,就是阅读、写作与品味。所谓的坚守“语文味”,也就是坚守这三者。语文老师的课堂有了这三点,也就让语文的教与学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新的生命。 一、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教师阅读的“语文味” 首先,很多老师都推崇阅读,甚至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无论是王菘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于永正老师的“简单语文”,无不如此。这种推崇,即便如前述两位名师所言,其方向所至,也无一不是对学生而言,而非首先指向语文老师本身。这显然有所不

妥,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这“读书”是针对老师而非学生;进一步讲,有了老师的广闻博览,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有了老师的出口成章,才可能有学生的妙语连珠;有了老师的旁征博引,才可能有学生的亲师信道。所以,在语文课堂的阅读之先,老师的阅读必要先行。 其次,老师的课堂阅读,更多的是作榜样于学生的范读以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这种范读,第一层含义就是老师的率先垂范,有老师的阅读在先,学生才会有样学样。例如,鲁迅先生的“先生”在学生读书时也在读自己的书,就是这样一种“样子”,就会影响到学生也会爱上读书。第二层含义是为学生服务的有关读书技能和技巧的示范朗读,如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中所说,“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

有了这种示范指导,学生才会懂得如何去正确的读一篇课文。如何正确的传递感情、如何把握重音、如何停顿与断句等。自然,这又必然先需老师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和艺术。 二、在写作教学中体现教师书写和写作的“语文味” 对于写作教学,我以为是“写”+“作”的教学。“写”就是书写,既可是老师的手写笔划,亦可是老师的板书讲解,一笔漂亮的汉字或简单却不失优美的勾画,同样会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对小学生而言,提高书写的能力,在很多时候就是从对老师的书写模仿开始的。就“作”而言,有了工整、有力、清楚、优美的书写,读者才知道你写的究竟是什么,否则就是一片涂鸦,无从认识。而“作”就是作文,其开始,可以是对课文的补白、可以是对范文的模仿,也可以是独立成

小学品社课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小学品社课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李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新回归正轨,开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语文味。影响语文课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参与度、情感体验、语文素养为主。当然,要让语文课得更有语文味,教师根据上述因素积极调整课堂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枯燥、死寂的课堂气氛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厌烦等心理反映,从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堂气氛的调节来激发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注重调整教师的教学情绪。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情感将直接影响学生,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这一点,认为只有讲课即可,无需带有丰富的情感。其实不然,语文课本身就是富有情感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还要以此来感染和诱导学生,让学生富有兴致地参与到课堂中。如:教学第五单元习作缩写,在指导之前,我故弄玄虚地说:“今晚的作业是——抄课文《景阳冈》。”原本安静的课堂像投了一颗炸弹,

学生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怨声载道。我随即笑着说:“你们不想抄也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分组讨论合作写一篇劝说稿,要求:态度诚恳,有理有据,打动人心,并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演说。学生纷纷积极投入讨论,整个课堂火热朝天。到了展示环节,每一小组都派出最能说会道的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个言辞诚恳。印象最深的是李奕,他说:老师大人,您好!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位最关心我们的好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千辛万苦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可是,我们的作业过多,就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就会影响第二天的上课,得不偿失呀!况且,你不是一直主张我们要多看课外书吗?可是,时间在哪?李大人,求求你开开恩吧!大人有大量!我们不胜感激。到我总结发言,你们说得都很好,今晚不用抄书,但要求缩写,然后进行缩写指导,学生听得很认真,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基本掌握。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二、加强互动探究,促进知识构建 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不是单纯地只有教师讲,没有互动的课堂,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互动的课堂。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也提倡让学生走出接受式的束缚,转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强互动引导,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在互动探究中不断的获得知识构建。 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在合作探究中还不知道如何合作,此时教师就需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各种弊端。针对语文教学的时弊,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呼吁:要把语文课上出纯正的“语文味”来,呼唤原生态语文、本色语文。下面从五个方面说明语文课应充满“语文味”的重要性。 一、追求本真语文,上出语文味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那种省略了沉静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热热闹闹的学习结果的语文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精彩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语文课,形式花哨、内容苍白,以貌似厚重的说教取代文字品读,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离学生真实的生命太遥远。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静心读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踊跃发言,能说会道善写,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

川博士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会想方设法培育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引导他们意兴盎然地走进语文的缤纷世界,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得’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章熊老师也说:“学生语文学得好,是教师‘引’出来的,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工夫不是花在读文章上,而是花在记老师的这套分析上。” 语文课确实需要安排一定的读书、思考时间,须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贵自得”的道理。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大胆地把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讲解和繁琐的训练,遏制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只有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有效的语言品味活动,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只有安静地学习、思考,才能把“语文味”融进学生的心灵,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变“一言堂”为“大家堂”。 二、关注文本阅读,咏出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把解读文

让聋校语文课堂飘出“语文味”

让聋校语文课堂飘出“语文味” 发表时间:2010-07-05T15:28:55.25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谷红玉 [导读]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 谷红玉(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江苏淮安 223200)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然而当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轻视“语文味”的隐忧,主要体现在忽视聋生个体生理、能力与兴趣的差异,缺乏学习规律的正确认知,将聋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久而久之,养成了聋生缺乏探究意识,被动学习的习惯。为深入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应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通过引领聋生对教材反复涵咏体会,使他们在扎实进行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作文训练的同时,发展观察和判断能力,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读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一:教学第八册《骆驼和羊》 (出示训练提示:故事发生在骆驼和羊之间,骆驼认为_______好,羊认为_______好。) 学生读课文,要求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读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师巡视,针对学生读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交流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说说自己是怎么记,怎么理解的。带着对生字新词的认识再读课文,要求语音正确,分清句读。 最终的朗读目标在品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中落实体现。 由于聋生听力障碍,语音教学和有表情朗读必然要耗费大量教学时间,而大多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仍延续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课堂朗读一味使用手语,面无表情的机械读书,造成学生口语基本丧失,不能准确表现语言文字的色彩。 作为物质外衣的语言,特别是口语,它是由声音和语义两部分构成的,对聋生发音的质量,不能因为难形成、不好听就不作要求。有表情的朗读,也是基于聋生听力缺陷的一种读书形式,主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直观,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这种表情朗读不仅能传声、传形,更能传情。对于某些文学作品的精彩朗读,可以超过分析、讲解的效果,能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聋生虽然有听力障碍,口语能力差,但可以“以目代耳”,靠看口型和朗读表情来理解文学作品。 本片段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其重点在于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粗知课文大意;其后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在学生有了读书实践的基础上教师灵活运用双语离开教材进行诵读,通过夸张的口型、流畅的手语,辅以恰如其分的表情,渗透读唇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节。灵活运用口语、手指语、手势语,扎扎实实让学生读好书,一步步走进文本,既读熟课文,又读出具有聋生特点的语文味。 二、挖掘文本,品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二:教学《给小猪垫草》 在这一课中,作者写道:秋天的一个深夜,突然刮起了大风,把窗户吹得格格作响。饲养员小李被惊醒。他想,风这么大,天这么冷,小猪会不会冻坏?他一骨碌跳下床…… 师:这一段话有几句,每一句讲了什么? (学生概括句子意思。) 师: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 生:因为刮起了大风,所以窗户格格响,因为窗户格格响,所以饲养员小李才被惊醒。第一句是第二句的原因,第二句又是第三句的原因。 师:小李为什么会想到小猪会冻坏呢? 生:因为秋天的深夜本来就很冷的,加上刮大风,天气就更冷了,所以小李想到小猪会冻坏。 师:想到小猪会冻坏,小李是怎么做的呢?“一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来学一学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出示句子:①小李起床。②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它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第二句通过“一骨碌”和“跳”表现小李的急切心情,体现了小李对小猪的关心。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把秋风下,窗户格格作响和小李的心情读出来。(生朗读体会)。 由于聋生逻辑思维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教学便停留在浅层次表面的东西,只注意句子中的“刮风”“惊醒”“格格响”几个词的词义理解。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让学生讲讲这一节的大意。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应抓住教材隐含的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学生的回答隐约体会到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因果可以互相转化、具有相对性,即前一事的“果”又是后一事的“因”。教师十分重视启发学生动脑读书,既指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辩证因果关系,又使学生体会到怎样连句成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要想使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文本。教师认真挖掘课文语言,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用心灵去感受语言、感悟文本、鉴赏文字,品出“语文味”。 三、活化文本,演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三:教学“甜” 这个词时,教师事先准备白糖、红糖、冰糖、糖块、蜂蜜等,让学生尝一尝,概括出以上物体都有同一味道,就是“甜”。在学生对甜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比较分别吃了甜酸苦辣东西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再进行有表情的朗读指导,读出语言文字内在的意蕴,将抽象的文字变得可以操作。 新课改要求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同一味道不同食品的出现,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尝一尝、比一比、演一演、读一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味觉、嗅觉、视觉的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善于模仿、表演的特点,将生活情景再现,学生借助想象,把词语或课文内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就必须回归本色,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之路,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关键词:语文味;本色;大道至简;激情;勿本求实 时下,“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共识。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呢? 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人文素养,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避免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掩盖语文本身的味道,回归“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路子上,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做法。

一、冗繁削尽,大道至简 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课题是《老人与鸟》。内容讲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最后赢得动物信任的故事。为了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彩纷呈,上课教师一会儿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片,一会儿组织小组讨论,一会儿来一段内心独白……教学环节繁复,课堂气氛热闹,像一场多幕大戏。这堂课上教师导演、主演及剧务等各种身份集一身,而课堂的主体学生却成了观众。 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堂课的教学: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为什么通过老师的教学,让人有了支离破碎,雾里看花的感觉?经过分析,我觉得主要是作课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的不到位使然。这位教师把语文课弄得太繁杂、太花哨了。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提高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地教语文。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学环节设计的简单化,力求每节课上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朗朗读书,细细品位,默默思考,交流碰撞,读写结合,让课堂彰显浓浓的语文味。 二、身心投入,情满课堂 课堂上能打动学生的是情,能感染学生的是情,能震

为语文课堂增添“语文味”

为语文课堂增添“语文味” 高效课堂实施以来,一度让我和我的同仁们深深困惑于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我们多方求教,仍不得其解。“求人不如求己”,定下心来,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揣摩,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逐渐清晰,呈现在此文中,以期求教方家。 何谓“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们发现高效课堂的宗旨与程少堂先生的理念高度契合,这更坚定了我们追寻实现高效课堂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决心。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注重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情味、品味是使语文课堂呈现语文味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趣味”的激发与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

不疲地探究它。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文本,在导学案上下功夫。 在导学案内容编制上,要呈现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吸引学生。如在设计《兰亭集序》导学案时,我们介绍了古人“流觞曲水”的雅好;在设计《赤壁赋》导学案时,我们引入了苏轼传奇般的人生;在设计《囚绿记》导学案时,我们介绍了陆蠡与日本人的交锋;在设计《沁园春?长沙》导学案时,我们选编了毛泽东16岁时的诗作;在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时,我们搜集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轶事等等。这些内容既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语文视野,使我们的语文课有了趣味。 在展示课上,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让课堂形式有趣。对于展示学生的挑选,我们可以不断更换形式,以使我们的每节课都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除了常用的“毛遂自荐”式以外,我们还有“巅峰对决”“一战到底”“点将台”等等。 二、注重“情味”的创设与熏染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点。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往往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就算是一些非情感性的文章,其中也散布着很多的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 摘要: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树立全面正确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先导,立足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及学生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依据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组织和开展内容新颖、形式鲜活、具有吸引力的品德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为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努力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何谓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也在进一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说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也是如此,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 二、制约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制约课堂有效性的发展 近些年,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小学生受家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品德倾向,导致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同。由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方法不同,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同,从而制约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从学生方面讲,在城镇地区,大班化教学现状突出,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难以调动整体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在农村及边远山区,部分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属于负课,可以不像数学、语文那样学得认真扎实,导致课堂纪律涣散,从而阻碍了课堂有效性的实施。 (三)教学方法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小组讨论、情境创设等场景,出现“学生讨论注重气氛,情境表演注重形式”等现象。这样的课堂看似红红火火,但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发展。学生讨论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在情境教学中的体验不深刻,又如何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三、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只要教育的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真实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仅供参考)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仅供参考)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下面“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即“情景设置、目标内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讲点拨、知识整合——当堂训练、巩固双基——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一、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在教学《通信的种类和发展》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到邮局寄一封信,或寄一张汇款单,或在网上练习E-mail。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给人类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什么是“语文味”?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语文味”?雕塑家说,要把石头雕成人像,就要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要让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就要舍弃那些不是语文或者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就要删繁就简。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精彩,在研读中诞生;语文味,在简约中演绎。 一、“语文味”来自于对关键字词的咀嚼 表意是汉语言特有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文字显现出丰富的生命,能够对词语做好品味有利于提升对文本的鉴赏水平。假如不重视词句的推敲,缺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种非常执着的钻研精神,也难以把握真正的“语文味”.不管是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是对文字应用来说,词句对于文本鉴赏而言好比对一枚橄榄,咀嚼得越细腻,回味起来越发香甜。因此,依靠对关键字词的精准把握来带动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广泛地使用。在课文《第八次》中,学习“招集”一词时,我让学生把这个词和“召集”作比较,认识到虽然都是招呼人们聚集起来的意思,但读音却不一样;学习“唉声叹气”则结合生活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词义。 二、“语文味”来自于对文本的自读自悟 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属于个性化的行为,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以充分地调动,使学生可以直接面对文本,同时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圈点勾画,进行批注,唯有亲身采取阅读实践,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才会有效提升阅读水平,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读了文章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例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学生在文章的结尾这样批注:“母亲真的睡着了吗?没有,因为作者看到,母亲流出了泪水,那是幸福、欣慰的泪水。我真的希望这一刻能够永远,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语文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诵读和积累 从本质而言语文是依靠读与写这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在路方面也有两条,第一条路即教材与各类读物,第二条路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正是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对积累和诵读格外强调。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主要的积累方式,而生活也是进行语文积累的重要来源,例如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一定的词汇、语文知识、语感,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例如学习了《早》,拓展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学生设计个人名言;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推荐阅读描写母亲的相关文章……这些积累和拓展只要运用得好,我们的语文课怎能不散发出“语文味”呢? 四、“语文味”来自于人情人境的体验 语文课,需要书声朗朗,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把语文上成思想教育课,重人文轻工具,不行;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忽视语文的丰富人文内涵,这当然也不可取因此,高明的语文教师会找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触发点,由此披文入情,将两者和谐统一,而不露痕迹。 以《二泉映月》教学片段为例: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论文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迪口中心小学游桂霖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如沐春风,教师们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但部分教师忽视文本载体导致灵魂与载体的脱离,忽视文本重点导致教学的面面俱到,忽视文本意义导致对意思过分追求……忽视文本导致语文课堂高耗低效。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语文课堂只有植根于文本语言这块肥沃的土壤,语文教学才会迎来艳阳天。 一、拾起童心,以热情悦纳文本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在小学生中最受儿童欢迎的文章有:童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儿童诗等,而一些说明文、科普类文章等往往不受青睐。“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材的唯一凭借”,这时候,教师要蹲下来拾起童心,以自身的热情带动学生,不仅需要有技巧有智慧,还需要付出情和爱,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另外,不应老关注教本,一个个有生命有灵气的学生才是要真正关心的“教材”,学生对教材才有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应把课本彻底地放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每当新学期伊始,当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拿到新书时,我让每位同学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览教材,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精读。他们在小组使用学习中或读、或背、或讲、或演,学得有滋有味,在疑难处还请求老师或别组同学帮助,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争着向我推荐他们想学的课文。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纷呈精彩,以纯情解读文本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发表时间:2018-06-22T15:57:11.330Z 来源:《教育学》2018年5月总第142期作者:董云辉[导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教育的主要渠道,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举止文明的社会行为奠定基础。 辽宁省朝阳县西营子乡中心小学12260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教育的主要渠道,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举止文明的社会行为奠定基础。但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几乎大部分都是理论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课程无疑会让他们感到枯燥而乏味,从而降低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小学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策略, 让小学生更好、更轻松地接受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新思路,学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上常常出现“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品德与社会》课自然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教育作用。为了转变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状况,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思路,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老师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例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快乐》这节课时,就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陈腐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从而充分地树立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同学们想想在生活中,自己有哪些感到高兴的事情,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谈论,这样首先便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接着我又组织同学们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中共同感受快乐。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也变得极为活跃了。 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我只是起到了引导者的角色作用,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快乐,才能让学生知道快乐有很多它并不难找。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真正作用。 二、鼓励开放性学习,让学生广泛获得学习资源 传统教学的弊端就在于学习过程是封闭的,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知识的获取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和教科书固定的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他们知识面狭窄、缺乏足够的认识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对于自主和探究式学习的顺利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材料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在开放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授学到知识,还能通过其他的途径,如网络资源、课外阅读、父母的讲解等等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还能让学生在利用其他资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还以我的课堂教学来说,我在教《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在课堂上,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助,收集资料。 第一小组收集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第二小组收集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第三小组收集有关文明乘车的资料。第四小组收集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第五小组收集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理由。第六小组收集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小组成员可以从书本上,或请教家长获得资料。小组成员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学生可用拍照,或自己动手画自己见到的交通标志。小组成员还可以通过采访交警获得资料。学生也可以有组织地到路口去观察。 利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让学生从更多不同的途径学习知识,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交通安全,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更是对学生大脑思维、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能力素质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更需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肩负起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