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AA】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doc

【AAA】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doc

【AAA】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doc
【AAA】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doc

弧度制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RRR,来自于RR中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弧度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⒈内容要求:

①新课程标准对于《弧度制》的要求是“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②实际上高考对弧度制的考察类似于不等式与几何,也许没出现弧度制的单独题目,但实际上在其他题目中已经考察了弧度制,或者说对它的考察倾向于计算工具考察。

③另外,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完本节课后,将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际上角度制也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但由于弧度制的单位与实数单位是一致的,所以能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1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掌握弧度制之下扇形相关公式;

能力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三个探究,通过这三次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也是通过上述三次探究使学生体验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

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即知识目标,这里不再重复;

难点: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

二、教法与学法:

⒈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角度制定义;

加之教材内容编排上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因此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左右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⑵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的设置一些问题,逐渐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进而获取问题的答案;

具体到本节课中,可体现为:三次提出问题,学生三次探究,解决三个问题这样一个流程。

以下解释两个三次(即三、教学过程)

那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教师的作用就变得少而精了,教师作用之一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用之二是协助学生完成问题;作用三是对各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

四:板书设计:

目前我校的教学设备是电子白板,电子白板与课件可以兼容,就是说可以在白板上进行批注,即使是这样,我也计划将课件、白板和原始的黑板结合大一块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五、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测,学生在探究1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⑴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学生能否质疑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

⑵发现这个问题后能否解决;

因此教师在此方面应做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我这次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弧度制的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学设计 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是我教学设计的根本宗旨。本节课我教学的重点就是弧度制概念,设计的一大亮点就是由一道探究题目,展开本节课的全部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解析 弧度制在本章的位置: 本节知识结构: 《弧度制》是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知识内容,教学重点是弧度制的概念。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弧度制下,任意角的集合和实数集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为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首先,理解1弧度的角及弧度制的定义;掌握角度和弧度的换算公式;理解任意角的集合和实数集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其次,以本节数学知识作为载体,为渗透类比的思想、转化化归的思想、归纳推理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有提高数学推理论证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都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另外,探究新概念时,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系统的去思考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合理性,优越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同学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达到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发展。 三.学生学情分析 其一学生熟知角度制,其二学生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其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能力上,学生经过高中半个多学期的数学思维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意识,本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弧度制的概念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力求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概念生成的必要性、合理性、优越性。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学生探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围绕这样的问题链展开: 引发学生探究性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思考、 讨论、交流中经历每个知识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人教版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 教育 2009-10-20 15:21 阅读17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教学 设计分析。首先我来谈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是在上节课学习《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复习,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此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在《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中,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 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练习仪器装配、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 作。 2、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用实验探究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加 深对氧气化学性质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取问题探究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活动挂图。 学生用具:学生实验时必备的一些实验用品。 课时安排:1课时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设计这一环节: 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 复习导入→ 问题探究→活动挂图展示→实验前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 → 归纳总结等 环节1:复习导入。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引出实验室制 氧气的装置。(展示活动挂图) 环节2:问题探究。探究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1)让学生观察药品也就是反应物的状态。(2)实验室制氧气需要的反应条件?(3)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跟哪些因素有关,总结出一般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 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气体收集装置。分析总结出气体的收集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气体的性质(密度、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在这里,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课本第40页。 找一个学生复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弧度制说课稿范本

弧度制说课稿范本 篇一: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于**中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弧度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⒈内容要求: ①新课程标准对于《弧度制》的要求是“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②实际上高考对弧度制的考察类似于不等式与几何,也许没出现弧度制的单独题目,但实际上在其他题目中已经考察了弧度制,或者说对它的考察倾向于计算工具考察。 ③另外,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完本节课后,将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际上角度制也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但由于弧度制的单位与实数单位是一致的,所以能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1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掌握弧度制之下扇形相关公式; 能力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三个探究,通过这三次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也是通过上述三次探究使学生体验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 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即知识目标,这里不再重复; 难点: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

二、教法与学法: ⒈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角度制定义; 加之教材内容编排上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因此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左右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⑵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的设置一些问题,逐渐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进而获取问题的答案; 具体到本节课中,可体现为:三次提出问题,学生三次探究,解决三个问题这样一个流程。 以下解释两个三次(即三、教学过程) 那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教师的作用就变得少而精了,教师作用之一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用之二是协助学生完成问题;作用三是对各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 四:板书设计: 目前我校的教学设备是电子白板,电子白板与课件可以兼容,就 是说可以在白板上进行批注,即使是这样,我也计划将课件、白板和原始的黑板结合大一块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五、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测,学生在探究1中可能会出现问题:⑴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学生能否质疑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⑵发现这个问题后能否解决; 因此教师在此方面应做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我这次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篇二:说课稿弧度制 弧度制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练习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堂练习 1、如图是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 性质实验的装置;装置中C、D 均为洗气瓶;E瓶中有干燥的红布条; F管中有铜丝,右端导管口处放有 脱脂棉;G瓶为集气瓶;H为尾气 吸收装置。试回答: (l)C中试剂是,作用是, D中试剂是,作用是。 (2)E中的现象是,F中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是;脱脂棉的作用是, G中现象是。 (3)H中的试剂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氯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验证是高中化学实验的基础实验之一,结合所给的装置图Ⅰ、Ⅱ、Ⅲ,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取有毒气体时,通常使用“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五部分装置。在图Ⅰ中E、F属于尾气处理装置,其中E的作用是。 (2)写出图Ⅰ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在F中,通常盛放的试剂为,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结合图Ⅱ,描述该实验的实验现象。 (4)将装有饱和氯水的烧瓶倒置于水槽中,放置在阳光直射处,如图Ⅲ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在室温下就能很快地制得氯气,由此可以比较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中氧化性较强的是 ,写出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回答有关氯气制备的几个问题: 实验室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Ca(OH)2制取少量漂白粉,现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两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 (1)写出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并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化学说课稿《氧气的制法》

化学说课稿《氧气的制法》 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氧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以后 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化学基础 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教学目的 第一组:依次分别列举6和9的倍数。先依次列举6的倍数和9的倍数,圈出它们公 有的倍数,这样就找到了6和9的公倍数是18、36、54等,其中最小的一个18就是6和 9的最小公倍数。(板书) 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 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 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展示一些原子的质量,学生观看展示后,发现原子有质量,只是很小。这样用具体的 数据直观地告诉学生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小。然后提出问题: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它是 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和计算公式。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例题以购物问题呈现,货币写成以“元”为单位时,百分位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 表示的是角,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 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采用上述方法,让学生通过绘图计算、,并口述求解过程,(让每一位同学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究中寻找最后的结果),并填好表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氧化碳的制取说课稿.doc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说课稿 北票市长皋中学吕小晶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上册中的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争取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阐释,请批评指正。 首先谈谈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所以本课题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关于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初步学会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分析装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形成持续不断地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题重点和难点如下: 3、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那么学生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于常见仪器的操作也比较熟悉。

弧度制说课稿教程文件

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弧度制是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基础,学习好弧度制可以更好地学习后面关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等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内容,主要学习的是弧度制.它是本章的重要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材结构上,本节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之前的学习已经让学生了解了任意角和角度制,而对弧度制的概念却一无所知,然而在研究三角函数的时候大多都是用弧度制,只要学生学好了这一节,就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弧度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角的单位,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研究的互通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 (2)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3)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4)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 (5)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 领会定义的合理性.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 式.以具体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 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 孤立、割裂的关系.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 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 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 ——主讲人wuyuzhang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工业制取氯气的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对各装置的理解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复习回顾氯气的化学性质,达到激发兴趣和考察的目的。 ○2通过对氯气制备过程的分析,让学生领悟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原则方法。 ○3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样一节实验探究课,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氯气,还学会了如何制取氯气,特别是懂得了对氯气的净化、尾气处理等相关知识,为在生活中面对氯气泄露避免中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产品质量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的选择确定 难点: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创新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氯气的性质,为氯气的收集、尾气的处理打下基础。 2.同学们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有助于学生对氯气的制取实验进行探究。 3.学生做实验的机会较少、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仍然还需要教师引导。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引入→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习题巩固(开放式教学)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思维发散、能力提高、意识创新。 五教学用具:教学用PPT、教学用视频 六板书设计: 4.2.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取: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氯碱工业):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通电2OH—+ Cl2↑+ H2↑ 2实验室制取: 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1) 药品选择 原理:浓盐酸、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化学方程式:MnO2 +4HCl(浓)MnCl2 +Cl2↑+2H2O 离子方程式:MnO2 +4H++2Cl—(浓)Mn2++Cl2↑+2H2O (2)发生装置:固-液加热型

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

弧度制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于**中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弧度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⒈内容要求: ①新课程标准对于《弧度制》的要求是“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②实际上高考对弧度制的考察类似于不等式与几何,也许没出现弧度制的单独题目,但实际上在其他题目中已经考察了弧度制,或者说对它的考察倾向于计算工具考察。 ③另外,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完本节课后,将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际上角度制也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但由于弧度制的单位与实数单位是一致的,所以能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1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掌握弧度制之下扇形相关公式; 能力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三个探究,通过这三次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也是通过上述三次探究使学生体验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 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即知识目标,这里不再重复; 难点: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 二、教法与学法: ⒈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角度制定义; 加之教材内容编排上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因此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左右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⑵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的设置一些问题,逐渐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进而获取问题的答案; 具体到本节课中,可体现为:三次提出问题,学生三次探究,解决三个问题这样一个流程。 以下解释两个三次(即三、教学过程) 那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教师的作用就变得少而精了,教师作用之一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用之二是协助学生完成问题;作用三是对各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 四:板书设计: 目前我校的教学设备是电子白板,电子白板与课件可以兼容,就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DOC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单元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所以此节课不仅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能说出实验装置的仪器名称及操作要点; (3)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初步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气体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分析装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如下: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制取及验满。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 -- 主讲人wuyuzhang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工业制取氯气的方法一一电解饱和食盐水法。 ②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对各装置的理解使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创设情景复习回顾氯气的化学性质,达到激发兴趣和考察的目的。 ②通过对氯气制备过程的分析,让学生领悟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原则方法。 ◎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样一节实验探究课,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氯气,还学会了如何制取氯气, 特别是懂得了对氯气的净化、尾气处理等相关知识,为在生活中面对氯气泄露避免中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产品质量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的选择确定 难点: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创新四教学用具:教学用PPT教学用视频 五板书设计: 42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取: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氯碱工业) :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I+2H2O通电2NaOH+Q f +H2 f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I —+2H2O通电2OH + CI 2? + H2 f 2实验室制取: 药品选择T发生装置T收集装置T尾气处理装置 (1)药品选择 原理:浓盐酸、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A 化学方程式:MnO +4HCI(浓) MnCI2 +CI2T +2H2O 一+—A 2+ 离子方程式:MnO +4H +2CI (浓)::::::::::::::. Mn +CI2T +2H2O (2)发生装置:固-液加热型 (3)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4 )尾气吸收装置:NaOH溶液 吸收原理:Cl 2+2NaOH==NaCI+NaCIO+ 2O

弧度制说课稿

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得地位与作用 弧度制就是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得基础,学习好弧度制可以更好地学习后面关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等内容、本节课就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第一节得第二课时内容,主要学习得就是弧度制。它就是本章得重要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材结构上,本节为后面内容得学习做好了铺垫、之前得学习已经让学生了解了任意角与角度制,而对弧度制得概念却一无所知,然而在研究三角函数得时候大多都就是用弧度制,只要学生学好了这一节,就能更好地学习后面得知识.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弧度制就是一个全新得研究角得单位,利用类比得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研究得互通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得定义; (2)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得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3)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得换算; (4)理解角得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得一一对应关系; (5)使学生通过弧度制得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就是对角度量得方法,二者就是辨证统一得,而不就是孤立、割裂得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得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得定义,领会定义得合理性、根据弧度制得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 式。以具体得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得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得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另一种度量角得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 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就是对角度量得方法,二者就是辨证统一得,而不 就是孤立、割裂得关系。角得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得集合与实数 集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唯一得一个实数(即这个角得 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得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

气体的制取说课稿

?《气体的制取》说课 一、课标分析及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中说“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 O2和CO2是学生身边常见的物质,通过对O2和CO2制取的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化学美。?在人教版教材中,对O2和CO2的制取使用了很大的篇幅,而且做为身边的化学物质,认识O2和CO2,了解其制取方法,也非常重要。 ?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二、教材分析及要求 ?从教材的设计上看,首先在第二单元详细介绍了O2的制取方法,教材中首先从反应原理的讨论,制取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检验,气体的收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展示,然后设计了一个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O2的制取方法。 ?教材的第六单元设计了《CO2制取的研究》从课题上看与前面的《O2的制取》有了很大的不同,单从课题上来理解,制取O2是授人以渔,让学生在学会制取O2的基础上,自主探究CO2的制取方法。在《CO2制取的研究》课题中,首先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来归纳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 ?在课改前,一直关注的三种气体的制法是全册书的重点,

而在新教材中,H2只是以一个拓展性课题的方式出现。这也是有理由的,在学会了O2和CO2制取的基础上,再来研究H2也是水到渠成。 ?从这一点设计上看,体现了教材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上的引导,因此,气体的制取首要任务还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三、学生分析 ?通过新授课学习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O2和CO2实验掌握较好,特别是当时小组长和动手做过实验的学生情况会好些,当时实验时的旁观者来说可能不好。在下一步教学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提问等以了解情况。 四、中考分析及要求 ?气体的制取在中考中是一个重要考点,我分析了近几年的试卷,每年占近10%的比分。在潍坊市的中考中,2009年占10分,2010年占9分,2011年占12分。从分数比重看,考点的地位基本没有变化。从题目的设计上看,考查题型比较灵活,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也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中考常从制备的药品、反应的原理、收集的方法、实验的装置、验满、验证、除杂、以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考查。 五、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弧度制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弧度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角弧度的意义.(2)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3)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能推导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的引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 (2)通过对弧度制与角度制下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在弧度制下的简洁美. ●重点、难点 重点:弧度的概念.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难点:“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建议 首先通过类比引出弧度制,给出1弧度的定义,然后通过探究得到弧度数的绝对值公式,并得出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例子,巩固所学概念和公式,进一步认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这样可以尽量自然地引入弧度制,并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形成弧度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教学流程

【问题导思】 1.在初中学过的角度制中,把圆周角等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度?【提示】1度. 2 【提示】利用1弧度角的定义进行换算. 1.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2. 设扇形的半径为

例1 将下列各角度与弧度互化. (1)67.5°;(2)112°30′;(3)9 4 π;(4)3. 【思路探究】 【自主解答】 (2)112°30′=112.5°(3)94π rad =9 4 ×180°=(4)3 rad =3×(180π)°=规律方法 1.在进行角度制和弧度制的换算时,应先将角度制下的含分、秒形式的角化为小数形式并以度为单位后再用公式“π rad =180°”换算. 2变式训练1 将下列各角度与弧度互化: (1)512π;(2)-7 6π;(3)-157°30′. 【解】 (1)512π rad =5 12 ×180°=75°;

初中化学说课稿全集

初中化学说课稿全集 初中化学说课稿全集(共5篇) 篇一:初中化学说课稿集锦(1)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空气氧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重点和难点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程序1、新课导入: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工业上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空气制取氧气的。那么医院用的氧气是不是利用空气制取的呢?如果不是化学实验室里是怎么样把氧气制取出来的呢?又是怎么样收集的呢?设置这些问题是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性趣。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汾当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2、新课讲解: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安排学生阅读课体第17页,氧气的工业制法。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速度,说明制取氧气的速度慢,时间太长。加热二氧化锰又说明受热不产生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制取氧气。而且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说明了二氧化锰的作用。导出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一重要的概念。让同学们总结回答。这样增加了对综合知识的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通过氧

诱导公式说课稿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稿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的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变形,对初学诱导公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注意控制难度,立足教科书的问题进行变式训练。 3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借助单位圆,特别是观察角的终边的对称性与角的终边上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对称性,推导出诱导公式。 难点:相关角边的几何对称关系及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 4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角的概念已经由锐角扩充到了任意角,前面已经学习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求呢?先看一个具体的问题。 求390°角的正弦、余弦值. 一般地,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即有:

(α+2kΠ)=sina, (α+2kΠ)=cosα ,(公式一) (α+2kΠ)=tanα 活动2【讲授】 二.尝试推导 由上一组公式,我们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一定相等。反过来呢? 问题:你能找出和30°角正弦值相等,但终边不同的角吗? 角π与角 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有 (Π?α)=sinα,

初中:化学说课稿《氧气的制法》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化学说课稿《氧气的制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emistry talk lesson "Method of Making Oxyge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化学说课稿《氧气的制法》 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氧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工业上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空气制取氧气的。那么医院用的氧气是不是利用空气制取的呢?如果不是化学实验室里是怎么样把氧气制取出来的呢?又是怎么样收集的呢?设置这些问题是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性趣。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汾当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

《氧气制备》说课稿

《氧气的制备》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制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新课标九年级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具的准备、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气的制法。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制取氧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制取氧气,明白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后面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好准备。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的重点:组织好制备氧气的实验活动。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是一个典型的实验。教材中对实验的具体细节交代不多,因此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指导,体会实验的注意事项,估计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给与指导。实验重在让学生体会过程,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分析: 重点:通过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了解到一般固体加热反应装置的选择,以及由其体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为以后制备其他气体做好铺垫,这是教学重点。难点:各步骤注意事项的原因分析,由于学生没有过实验经验,就要求我们教师面面面俱到,边演示边讲述给学生。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化学教学目标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指导的要求,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能说明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的正确程序及每一步的操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以及亲自动手进行试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熟悉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 三、教学方法分析 经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基本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且形成了以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演示及指导下,顺利安全地完成实验。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因此,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采用观察讨论法、课堂合作交流法、实验法、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课堂引入:给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展现工业“液化空气法”获得大量氧气的方法,并举例“富氧炼钢、医院里用的急救氧、火箭发射用的大量的氧气”等都是这样获得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出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氧气的获得。并指导学生看书,回答以下2个问题: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这一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氧气〉说课稿 张谷祥

《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上册 湖北蕲春实验中学张谷祥 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动手实验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合作探究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③通过分析归纳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和与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氧气与硫、碳、铁的反应,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3、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4、教学难点 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掌握。 二、学情分析 化学这门课刚开始不久,学生化学知识不足,实验操作技能欠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但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相长 (一)教法分析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质疑释疑法: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4、多媒体教学辅助法:本课内容多,若按排不当,一节课难以完成任务。借助多媒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使用了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抢答巩固法,分析归纳法等。 以教法引导学法,以学法促进教法。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创建平台、亲近课堂、设置情景、升华课堂、归纳总结等七大环节。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全章说课稿

《三角函数》整体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函数》全章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我会按照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五个方面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的内容。是近年来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知道,函数是刻画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数学必修1中,我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知道这些函数可以用来刻画现实问题中某些类型的变化规律。这一章的内容是基本初等函数的一个延续。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天文、航海、建筑等其他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物理、化学、生物)有紧密的联系。学好这章内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好其他学科,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三角恒等变换》、《向量》等知识点的基础,更是我们学生走向大学后《高等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知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热爱学习,喜欢探索,对于初中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能够迅速适应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近几年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已基本习惯于对已给问题的主动探究,但主动提出问题和置疑的习惯还未形成。能主动提出问题和敢于置疑是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如何让学生主动置疑和提出问题?本课也想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大纲、根据学生以上实际、根据学生终身发展需要而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和角度的互化。 (2)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3)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απ ±2,απ±的正弦、余弦、正切),能 画出x y sin =、x y cos =,x y tan =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2,0[π,正切函数在)2,2(ππ-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值、图象与x 轴交点等)。 (5)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 sin 22=+x x ,x x x tan cos sin =。 (6)结合具体实例,了解)sin(?ω+=x A y 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画出)sin(?ω+=x A y 的图象,观察参数?ω,,A 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7)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2.能力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