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

关于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

关于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
关于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

关于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学术界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多数倾向于按照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期、中期、末

期等加以断代来认识和研究。种认识或研究方法有利于从社会制度及经济文化

等方面,考察其与中医学发展的关系,其特点是以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主导,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没有把医学自身作为研究主体。医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特殊性和规律性,研究和探索这些规律,必须以医学自身为研究主体,把医学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不仅要研究社会历史各

因素对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的是探讨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从

自身的规律出发,自觉地吸收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文化成果,进而推动医学的进

步和发展的。纵览中医学发展历程,笔者认为,中医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划三

个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各自形成了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又具有其内在的有机联系,这些内在联系所反映出的中医学发展规律,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又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现就这一问题做一粗浅探讨,以就正于同仁。

一、中医学的发展进程,客观上形成了具有鲜明标志且相互联系的三大历史时期

所谓三大历史时期,即中医理论的奠基时期、中医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的完善时期、中医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与探索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在学术特征方面相对独立,在历史时期的交汇点相互交叉并且科学地启承转合,在学术传承和发展方面一脉相承且有其内在规律可循。

(一)理论奠基时期(秦汉以前)

1.春秋以前,自发的医学实践活动与朴素的医学理论萌芽考古学研究证明,新石器时代以来,人们死后多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作为随葬品,提示原始人相信躯体虽死,人的灵魂尚存。夏、商、周时期的医学,也未能与巫术严格区分,甲骨文中大量的问病卜辞就说明了这一点。

春秋时期,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认为吉凶祸福在于人事,而不在于鬼神,这一思想反映到医学中来,促进了唯物疾病观对唯心的鬼神致病观的斗争。如郑国子产说病是“出入饮食哀乐之事,山川星辰之神又何焉”。值得注意的是起于商周之际的《易经》,较早认识到世界是在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下发展的,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当时的哲学家用此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如公元前780年,伯阳父用“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公元前654年,叔兴用“阴阳之事”解释宋国境内的陨星,加之这一时期五行学说的出现,进步的医学家在医疗知识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如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以阴、阳、风、雨、晦、明的失序解释疾病发生原因,标志着朴素医学理论的萌芽。

2.战国至秦汉时期,四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化,使各行各业日趋专业化,这也给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这一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对中医学影响很大,他们之中,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医学的影响尤为突出。儒家的仁学思想,奠定了古代医德规范的基本内核,道家的崇尚自然、认为世界是由“气”构成的世界观,阴阳五行家的把阴阳看作是一切自然现象发展和变化的总根源等,都成为中医学赖以认识自然和生命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邹衍的

“五德终始”说,认为无论是宇宙间,还是人类社会,都是运动着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运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推动着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所有这些,都给了中医学以极大的影响,使其在自己大量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即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用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和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在“气”的一元化认识下,对人体正常生命现象和疾病的发生加以探索和认识,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疗的初步原则,形成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框架体系,其重要标志就是《黄帝内经》这一医学巨著的问世。

几乎在同时,《难经》总结了先秦的医学经验和民间的医疗经验,创始了寸口的切脉方法。《神农本草经》总结人们用药经验,形成了四气五味、七情和合、君臣佐使等药物学理论。

及至汉代,由于疾病流行,一些进步医家在自己临床实践中,吸取了当时流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在药物学进步和对疾病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临床医学思想,其重要标志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这一巨著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形成了根据病变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来处方,奠定了临床治疗学基础。

(二)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完善时期(汉代至鸦片战争时期)

1.医学实践经验的大量积累(两晋至隋唐五代)两晋至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比较动乱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不断发生战乱和少数民族入侵,而唐代的“贞观之治”不过百年的历史。这种混乱局面,造成的疾病的流行和新的病种出现,为在实践中检验中医学提供了机会。进步医家发现了更多的新药,创造了更多的方剂。这一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主要是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

绝数医学著作主要部分都是记载药物和方剂,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

收录方剂都达到了6000多首,甚至有一病数十方、或一方数十药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开始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如唐代以政府名义颁布的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收载药物增加到950味。与此同时,隋唐的相对稳定期,引导医家开始在实践经验进一步积累下重新整理中医文化,如对在战乱中有所散失的《内经》、《伤寒论》等典籍重新整理,加以注释。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建树,如诊断学专著《巢氏病源》的问世等等。

2.中医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宋金元时期)

宋代以降,以哲学研究为主的思想文化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高潮。在哲学家领域,宋代出现了以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王安石、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新学”之间的争论,他们之间互有渗透,互有吸收和发挥,前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取道教、佛教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探讨理与气、知与行、动与静,以及天理与人欲之间的关系,他们“格物致知”的主张,以及对太极图说的研究,促成了中医界对《伤寒论》的重新研究和五运六气学说的盛行。后者则崇尚“气”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如张载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气的运动变化,其根源在于气的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这对中医理论的病因病机学的分析探讨起了积极作用。同时,王安石的“天道尚变”、“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变法思想,促成了他在从政期间,施行了许多有利医药发展的措施,如组织国家药局,改革医学教育等;陈亮反对空谈义理,强调“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叶适肯定自然界变化“起于二气之争”等所体现的鲜明的革新精神,敢于怀疑历史经典,对旧文化持分析态度,促成了医学界“古方今

病不相能”的主张。加之金元时期的战争又造成了疾病流行的局面,医学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都为中医学的升华提出了新的要求。饶有兴味的是,尽管儒医和新医都承认“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但在具体认识层面却见仁见智,于是,不同的学术流派纷纷涌现,儒医的研究主要是在沿着《内经》构成的框架前进,并在医书大量出版、医学知识得到普及的基础上,对新的临床实践加以思辨的发挥,向深和细的方向发展。新医则在唯物论和革新派的影响下,勇于发起学术争鸣,形成了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中医学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出现了主火论、攻邪论、脾胃论、相火论等不同的学术观点,促进了中医理论的不断升华。

3.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完善(明清时期)明清两代,虽然明初理学仍占着支配地位,但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王学“左派”着意创新,尤其是清初的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提倡“经学致用”,反对空谈。王夫之明确提出“天地之德不易,天地之化日新”的进化论思想;戴震又进一步提出“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认为气是宇宙物质基础,并肯定人的感觉来源于物质世界,而不是主观思想。这些唯物论观点及讲求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医学的健康发展。加之这一时期传染病(鼠疫、麻疹、天花)的流行,使得进步医家认识到《伤寒论》的辛温方剂不能治疗这些以高热为主发症状和群体性发病为主要特点的急性传染病,于是又创新了以辛凉为主治疗方法。他们从临证实际出发,辨别了伤寒与温病的不同,使温病从《伤寒论》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温病学说体系。

更重要的是,医家经过自己的实践,逐步地认识到明清以来新发现的治疗理论和金元以降存在的不同学派(伤寒、温病、寒凉、温补、攻下、滋阴)都有优缺点,中医学开始了融合各家观点于一体,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选择,最后融会贯通方面的研究,出现了王纶所谓的“外感法仲景,热病用完素,内伤法东垣,杂病法丹溪”的四子大全论等学术主张。在这一过程中,医家发现了只要在治疗中贯彻辨证论治原则,就无所谓派别之争了,中医学的独特诊疗原则——辨证论

治自此真正的普及到每疾病中,以此为核心,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从生理到病

理、从诊断到治疗的比较一致的、自然哲学式的完整理论体系。

(三)中医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和探索时期

中医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的研究,实际上早在明清时期已开始萌芽,著名的汇通学派就发端于这一时期。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洋务运动兴起,西方文化倡行,西医迅速地传到了我国。这样,我国医学就形成了中西医并存的局面。中西医学理论乃至东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中医药学先后经历了存废之争、科学性之争。尤为甚者,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国民党反动政府都执行了废止中医的政策,中医学的发展渐次式微,一度陷入了低谷。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党和政府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大卫生工作方针;1958年,毛主席又作出了关于西学中总结报告的批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医、西医、中西医三种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使中医得到了新生。中医学在现代科技多学科研究中开始取得了一些成就,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活血化瘀治疗急腹症、藏象实质的研究、诊断四诊标准的客观化、中药药理的研究和新药的开发,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的提高等,古老的中医学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的推动,促进了中医学借鉴现代多学科成果综合研究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医学在实践领域确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仍然未能取得重大的突破,这一历史阶段远未结束,需要更长的历史时期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所以,这个时期称之为中医药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和探索时期比较妥当。

二、中医学发展的三大历史时期各有其明显的科学特征,而其共同的特征则是开放性和创新性

(一)中医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科学特征

回顾和反思中医学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科学特征。秦汉以前的第一个时期,即中医药理论的奠基时期,一方面,人类防治疾病的经验已经极其丰富,实践活动开始由盲目性、自发性向自觉性、目的性迈进;另一方面,哲学和思想文化界的百家争鸣,不仅激发了中医药人员致力于医学创新的激情和灵感,也为中医药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武器,于是,中医药先哲总结了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广泛吸收了当时先进的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的优秀成果,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标志,基本奠定了中医药学东方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使中医理论形成了不断追求创新的先天之本。汉代之后的第二个时期,即中医药经验的大量积累和理论的完善时期。面对长期不断的社会变革及其伴随的战乱、新病种出现、以及传染病流行等,当原有的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不断出现的新的矛盾不相适应时,历代医学家们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探索新的经验,提出新的创见,产生了多种医学流派和新的医学理论,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前文所说的温病学的诞生和辨证论治主导地位的最终确立,就是重要的标志,充分说明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学固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精神不断得到加强和升华,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当中医学进入第三个时期,即中医药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和探索时期,尽管中医药学先后遭遇了存废之争、科学性之争的重创,但仍然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客观疗效,以及借鉴现代多学科成果综合研究的努力和探索,进入了主流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的局面,从而标志着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中医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开放性和创新性

如前所述,早在中医理论的奠基阶段,实际上我们的先哲主要完成了两大工程,一是系统整理已经极其丰富的防病治病实践经验,二是把各个学科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吸纳进来,完成了哲学、自然科学、防病治病经验等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融合,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医药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其中对前人的经验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科学的、理性的整理和归纳,对周边学科知识的应用,也不是生硬的、拉郎配式的堆砌,同样也是科学的、有机的提炼和选择,从而才能使杂乱的经验和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医学这一交汇点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进入第二时期之后,中医学奠基时期所形成的这一传统不断得到弘扬,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理论研究高度关注实践的发展,在实践中形成理论的思想火花,又把理论放到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或者说理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在实践经验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催生的。二是阶段性的成果总是前一阶段理论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扬弃,从而保留了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合理的内核,也不断剔除不切实际的或者落后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中医药进步与当时的周边科学的进步同步。几乎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能在中

医药的进步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作用,而中医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辨证论治原则由汉代的初步提出到清代的最终确立,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温病学由伤寒论时期的萌芽到明清的基本形成,既是对伤寒论学术成就的继承,也是吸收后世科学成就的结果,大量的原产于海外的药物最终具有了中医药理论的品格,同样也是继承传统和兼收并蓄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第三个时期,尽管由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强烈反差,使中医药的研究遇到了新的障碍,但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仍然在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以往的中西汇通、今天的中医现代化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尽管没有能在理论层面取得突破,但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仍然在秉承传统、吸收现代的道路上跋涉,至少能够说明一点,中医学固有的精神和灵魂不断得到了传承。

综上所述,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到理论体系发展与完善,不难看出,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固有的规律,即不断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不断总结同时代的实践经验,广泛吸收当时哲学、自然科学与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丰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事实表明,中医药学是能够吸收和消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的,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当代中医人汲取和继承。

三、揭示和掌握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特征,对于推动当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总结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中医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虽然各有特点,其中既有辉煌的建树,也有过坎坷的弯路,但有两点不容置疑。一是中医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个开放的体系,具有主动吸收先进科技文化的特质,从来不拒绝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二是中医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这里的创新,既包括对前人科学思想的不断继承,更注重开辟新领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创造新技术,这是已经被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所反复证明了的客观事实。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中医药科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人类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球化中医药热的兴起、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等等,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医药应该如何发展,中医药发展到底需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回答和破解的一个重要命题。当此之时,又是我们重新强调开放性和创新性这一话题的时候了。

首先,中医学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医学自身的开放性基础上。这一开放性,既体现在中医的理论体系方面,更重要的应当体现在我们对中医学的认识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事业中,既应当强调对中医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继承,更应当突出中医善于吸收各学科成就的特点,自觉地学会密切跟踪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自觉地吸收和应用这些学科的先进成果,使其与中医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推动中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医学的继承首先应当继承的是它的创新性传统。创新是任何一门科学发展的灵魂,也是科学发展的源动力,不管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离开了创新必然会落伍,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这就提示我们继承中医理论固然重要,但创新中医理论才是核心。继承和创新从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我们不赞成离开传统的所谓无本之木式的创新,更不赞成泥古不化全盘照搬式的所谓继承。必须科学地解决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现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学不断获得发展的动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关于中医学历史发展的时期及其特征,是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见解的一个领

域。笔者之所以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意在探寻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借以指导

中医学的研究,并推动中医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这才是我们研究中医发展史的意义所在。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因此,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尤为重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主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且,中医学的研究,注重吸收多学科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学术发展与创新。 现代,中医学原创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术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步伐加快,正在为造福于全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神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之际(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社会的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此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古代医家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以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认识论,创立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理论,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六淫、疠气致病学说,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立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所伤等病因学说,以阐释病因、发病和病机,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理论与医药实践的基础。 1.社会文化基础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呈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形成了道、儒、阴阳、法、墨、兵等诸家。各种学术流派相继产生、学术争鸣与交流,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如中医学生命理论深受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认识的影响;医者修身与医德的形成深受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念与进取精神的影响等。 2.科学技术基础战国时期天文、地理、气象、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冶炼、酿造等有诸多创新,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如天文学的宇宙观为天地人相关整体医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气象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融入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疾病认识的理论和实践。

中医的发展及特点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从人体内部各部位和总体的统一和联系,人体和外界风寒暑湿热燥的关系,以及人体和天气季节变化的关系为基础,是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对人体产生疾病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和紧密辩证而进行的治疗,是把身体体内各部位以及外界环境作为独立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采用和赋予中医独特的语言,如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津液,卫营,木火土金水等进行阐术,从这每个元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去分析人体和发病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就象数学中的微积分,极限和宏那样。其实中医是科学的,只是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太多,不易掌握和记忆,不象数学有电脑输入可以解决,完全是由人脑袋对这些元素的组合分析得出结论。 中医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对现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变动的因素产生对人体的不利的方面进行分析,努力研究人体各内脏的基本功能结构,作出对新的对策,以便让人体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西医的研究是从人体的个体细胞和外界细菌进行独立地进行分析,而中医是从人体内部各功能,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的分析体系,但是两者是必有一定的关联,但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就象面部的神经,西医会对这个神经的个体的细胞和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和治疗,而中医就是从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经络出发,结合外界自然和气候条件进行的辩证分析面部这个神经发生的病变。 中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 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 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 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 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 ,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一文读懂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docx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阴阳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史,其概念的出,至在殷周之已文字,而成一种古代哲学范畴的阴阳学,盛行于春秋国期。根据史文献分析,作一种和方法,阴阳概念的提出和演了不同的和展段,反映出古人阴阳学的具有一个不断深 化和完善的程。 阳光向背,正与反两方面的朴素 阴阳概念的最早提出,其原来含是很朴素的,不是指日光的向背而已。如《氏 春秋 ? 重已篇》:“室大多阴,台高多阳”。是房舍大能遮阳,阴凉就多;地高而无遮,阳光得以充分照射,阳就多。而,凡是向阳光或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即阳; 凡是背阳光或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阴。所以,《文》注:“阴, ?? 也。”“阳,高明也。”可,阴阳的最初理解,是阳光多少的直而已。 古人期生活在自然境之中,不断接触到日往月来、白天黑夜、晴天阴天等两极象的比和影响。而且古人的作息律又完全受着日出日入的支配,因而便自然地生了阴与阳两个概念,形成了正与反两个方面的感性。 阴阳运的物的理解 随的深化,古人又逐把阴阳的理解建在物的运化之上,并用阴阳的物化来解某些当以明的自然象。[例明]更得的是,当周幽王二年(公元前 780 年)我国生大地震,周朝的史官伯阳父斥了天命鬼神降灾异于人的迷信,用阴阳的运化地震的生行了科学的推断。指出“夫天下之气不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阳失其所而阴,于是有地震。今三川灾震,是阳失所而阴也”。(《国 ? 周》)[解]又《国 ? 周》:“阳气俱蒸,土其” ,是阳气蒸,冬眠之昆虫或物方能活起来;《左》:“ 石于宋??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在也。”而管子用阴阳的运化来明四季的更迭和昼夜的迁。 可以看出,阴阳概念至此已超出了朴素的理解,已展到阴阳本身代表着两种相反的物力量,而且彼此之生着作用,从而致了自然化的生。而且到自然界的阴阳运都有着一定的秩序和律,当其律生紊乱,自然界的化就会生某些异或灾害。 “一阴一阳之道”,古代的哲学 古人于阴阳的哲学,是运用“近取身,取物”的方法,通期的生活践和生活的察,逐步、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古人众多的事物或象,都是由两个不可分离的立面所成,随即形成了一种立的共

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李豫鲁

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提纲与论点: 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财富 中医学的文化本质 中西医交流与碰撞 西医的异化及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涵 中医学在市场经济下的历史缺陷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及隐藏其中的“医学市场” 中医学的现状和存废之争下的中医之困 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贫瘠 中医学自身本质属性上的缺陷 中医学的科学教育机制 中医学所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医学现状的众家观点 近年来中医学复兴和拓展的契机 从科学的一元与多元对中医生命科学的意义 中医学所特有的科学优势 中西医学生命科学的认知与共同发展 作者:李豫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中医13班 关键词:文化渊源存废之争不科学本质属性困境概念差 字数:14,229 结稿日期:2010年8月29日 2010年11月17日最后修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期以来,中医药承担着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的任务,这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的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方法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开始应用传统医药。特别是在中国政府提出“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之后,对传统医药的推广更应不遗余力。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值得我们大力的发扬和传承。 从历史渊源的角度上来讲,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的方法(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正是由于其自成一体,在今天一些人看来,中医理论“费解”,但这并不妨碍中医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难题。时至今日,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各类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治疗和养生保健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药学发展史 摘要: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理论的确立、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回眸百年中医药的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更能深切认识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意义和价值。伴着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跌宕起伏,刻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医药也走过坎坷多艰之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遭受质疑之声始终不曾断绝,2006年一度为全社会关注的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再次给中医药发展投下阴影。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

中药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药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现代医药学称为分析时代的科学,21世纪将是系统科学时代,亦即中医时代,并将引起整个科学界面貌的改观。未来的中药学也将是中药系统工程学,对药材的栽培(养殖)-采收-加工炮制-制剂-成分-药理-疗效实行最佳线形控制和网络控制。 1 中药研究的思想史概述 为了说明未来中药学的发展道路,首先有必要回顾既往在研究思想上的历程。从“医药俱度论”和“废医存药论”得到证明。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完全迷信合成药物的作用,连植物药都否定了,何况中药。试图脱离中医来研究中药的疗效和有效物质,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现代医学的辉煌成就是在不断发现和纠正自身体系的谬误中取得的。就在盲目否定中医药的年代,西医“自身中毒论”和“病灶感染论”等理论上的错误造成滥施手术,危害甚广。这提示我们,分子药物不论是合成药还是天然产物所潜在的局限性。中药研究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扩展自己的学术发展途径。 2 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2.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中药理论除了中医的阴阳、脏象等基本理论外,还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反畏、配伍禁忌以及采制加工经验所包含的理论知识。现在已进行了文献方面的初步整理。 2.2研究思路多样化在药材研究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从亲缘关系和生物学研究入手,解决中药资源短缺问题;以传统用药经验和药性归类方面研究,产生20世纪新中药材;从保证中药质量出发,研究地道、加工、贮存、制剂的系统质量控制;从中医治则和临床经验入手,对攻下药物和活血化淤等药物的共性研究。 2.3中药疗效评价客观化这种趋势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形成了一套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并采用现代科学指标总结中药疗效的方法;二是复方研究成果逐年增多,统计和疗效分析规范化。 2.4中药生产工业化饮片和成药生产的企业化为机械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洗药机、切药机、碾压机、粉碎机、包装机等日益推广,并开始和计算机结合,由电脑自动控制。另一方面,中药材收购、生产、销售实行“三证”以后,管理和流通方面一体化加强,对保证和提高中药质量有利。

最新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 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 至秦朝,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六个时期。 中医学的萌芽时期。远古社会至东周的春秋是中医学起源时期,人类在长期求生存的生活及生产实践中摸索探讨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的经验积累。战国两汉至三国时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奠基阶段,在大量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大批的医学家,其中张机和华佗的成就与影响最大。 中医理论的奠基。晋唐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全面继承与临床诊治的变革和发展时期,开始对医经进行整理与研究,病因病机学专著问世,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临证经验进一步充实。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治法丰富多彩。特别对一些病的认识达到较高水平,对外感热病以及急性病的研究日渐深入;并重视养生,炼丹。本草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大量方书的问世为后世本草学和方剂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的快速发展时期。宋金元时期是“新学肇兴”与中医理论深入探索的重要阶段,晋唐以来长期的知识积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伤寒学开始形成,辨证论治法则崛起,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王好古相继提出了火热论,脏腑辨证说,攻邪说等新观点,犹如花叶递荣,交相辉映,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开创了中医学的崭新时代。 中医的革新趋势。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尽管社会发展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但中医学按其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已成熟,理论思维日益深化,临床各科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全书,类书,丛书及各科著作大量出现,对治疗传染病,降低死亡率,预防传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力推进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晚清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使中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而不能真正全方位地有所突破。 二十世纪的中医学。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中医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西医传入后不断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反而受到歧视,并引发生存危机。因此,中医学在中医学术革新和抗争运动相互交织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按其自身规律继续缓慢的发展,“改良医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医学变迁的总基调。在基础理论方面整理收集,考证古医书,对保存,传播,普及中医学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临床各科则不断地总结新的医疗经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中医学者和专著。部分医家从事沟通中西医之间的工作,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思潮和学派。民间中医教育发展迅速,成立许多中医药学术团体,出版了大量中医药报刊等,为后半叶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后半叶,政府极为重视中医学的发展,积极建立中医药和针灸研究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在全国兴办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大规模校勘整理出版中医古籍,出版中医药报刊,使中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 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考试大网站收集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

中医发展史

中医发展史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

中医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医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谓中国之“国宝”。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体系。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科学技术研究极大促进了中医药的医疗实践、教育和中医药产业的进步,中医药的发展硕果累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科技、经济发展加快,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加,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年来,功能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老年病、内分泌代谢系统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肿瘤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治这些疾病恰恰是中医的长处。近年一些医学专家提出医学的目的不是治疗疾病,而是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中医恰好迎合了这一观点,在预防医学,保健医学方面,也就更突出了优势。另外,中医早就对七情内伤有深刻的认识,并有相应的理、法、方、药,因此,针灸、推拿、药膳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们的欢迎。当今,医学模式也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社会-心理-生物-环境”模式,这些变化恰恰与中医学所强调的“治未病”、“天人合一”与“形神统一”有着相同的本质。也就是说,新世纪的中医药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现代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空间技术及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此前任何社会历史时代的总和;70年代后,信息技术如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生物技术如生殖 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获得了空前发展。医学是人类防治疾病及养生保健的自然需求,也是与人类生活最为贴近的学科之一,在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自然也会进入医学领域,使其为人类健康服务。高新科技进入医学领域,势必伴随着对医学的巨大影响。正因如此,近年来,医学领域为适应高科技时代的要求,已出现重大转变,表现在个体化诊疗思维、综合治疗、复方药物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学、疗效评价标准、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等等方面。西方医学紧紧抓住科技发展的脉搏,及时应用科技革命成果,在临床诊疗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在医学领域发生重大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学既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应用科技手段来解决中医学诊疗方法标准化、客观化问题。唯物 辨证法认为量变可以产生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的手段、论治的依据,是经典的诊断方法,其科学性毫无疑问,但其诊断方法存在明显缺陷,没能量化,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的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八纲辨证可辨病位深浅、病邪性质、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的定性有相似之处,对处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阴阳、表里、寒热程度的判断上同样缺乏量化的标准,影响疗效判断的准确性。 中医学缺乏客观量化的原因在于:(1)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的范畴,我 们已经进入科学的唯物自然辨法时代,在文化背景发生重大转变的情况下,而中医学的思维及辨证方法仍处之不变;(2)未能及时应用现代科技成果,自我封闭,“我行我素”,我们不能像神医扁鹊那样“隔垣见人”,也没有孙猴子的“火眼金睛”,又怎么能察见五脏六腑的细微变化呢?这是望诊的不足之处,“闻诊、问诊、切

中药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中药学发展简史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l.《山海经》载药数为 A.360余种B.240余种C.730余种D.100余种E.850余种 2.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的药物数为 A.100余种B.300余种C.240余种D.840余种E.700余种 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本草纲目》5.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的本草是 A.《唐本草》B.《证类本草》C.《本经》D.《本草经集注》E.《开宝本草》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海药本草》 7.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雷公炮炙论》B.《炮炙大法》C.《珍珠囊》D.《修事指南》E.以上皆非 8.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本经》B.《本草纲目》C.《开宝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品汇精要》9.《唐本草》的载药数是 A.1746种B.1892种C.730种D.844种E.365种 10.最早提出按十剂类分药物的本草著作是 A.《唐本草》B.《本经》C.《本草经集注》D.《药性论》E.《本草拾遗》 11.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著作是。 A.《嘉祐本草》B.《开宝本草》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E.《大观本草》12.宋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证类本草》B.《政和本草》C.《开宝本草》D.《本草别说》E.《本草图经》、13.宋代最著名的私人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B.《大观本草》C.《开宝本草》D.《本草衍义》E.《本草折衷》 14.忽思慧所著的食疗专著是。 A.《饮膳正要》B.《食疗本草》C.《救荒本草》D.《食治篇》E.《汤液本草》15.《珍珠囊》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王好古D。朱震亨E.忽思慧 16.明代的官修本草是 A.《本草纲目》B.《本草品汇精要》C.《滇南本草》D.《本草汇言》E.以上皆非17.明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草原始》B.《本草纲目》C.《本草蒙签》D.《本草汇言》E.《本草品汇精要》18.《本草纲目》的载药效为 A.1815种B.1892种C.1746种D.1082种E.1558种 19.朱棣撰写的本草著作是 A.《救荒本草》B.《本草原始》C.《本草汇言》D.《本草蒙签》E.《本草经疏》20.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草纲目拾遗》B.《本草求真》C.《本草备要》D.《本草从新》E.《本经逢原》21.《本草求真》的作者是 A.黄宫绣B.赵学敏C.吴仪洛D.江昂E.张璐 22.《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物种数是。 A.921种B.716种C.844种D.183种E.245种 (三)X型题 1.成书于隋唐五代的本草著作有。 A.《新修本草》B。《本草拾遗》C.《药性论》D.《食疗本草》E.《海药本草》 2.成书于唐至五代的本草著作有_。 A.《食疗本草》B.《日华子本草》C.《药性论》D.《蜀本草》E.《海药本草》 3.成书于宋代的本草著作有_。 A.《本草衍义》B.《嘉祐本草》C.《本草图经》D.《本草折衷》E.《证类本草》 4.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A.《开宝本草》B.《本草图经》C.《大观本草》D.《政和本草》E.《绍兴本草》 5.明代由私人撰写的本草著作是_。 A.《本草蒙筌》B.《本草原始》C.《炮炙大法》D.《滇南本草》E.《本草纲目》 6.金元时期的本草著作有_。 A.《素问药注》B.《珍珠囊》C .《用药心法》D.《汤液本草》E.《本草行义补遗》二、填空题 1.《山海经》载药余种。

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中医知识属于医疗事业单位考试考查的一部分。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医学发展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和相互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例题(卫生人才网整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四诊合参和阴阳五行 B.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E.证治异同和整体观念正确答案:C

中医学发展简史

发展简史 中基 一、战国秦汉时期四大经典著作: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后分为《素问》和《灵枢》) [作者] 集体创作(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年代] 公元前1世纪西汉中后期 [学术价值]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最早提出制方理论的医书,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2《难经》(全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 [作者] 秦越人(扁鹊)[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该书宗《内经》要旨而补其不足。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 3《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 [作者] 张仲景[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并继承和发扬了汉以前的汤液疗法,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后世尊为“活人之书” 4《神农本草经》 [作者] 神农(托名)[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共收载药物365种。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分类。在方剂学方面,提出了“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理论。奠定了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基础。 二、晋、隋、唐时期: 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经络学专著 晋?王叔和著《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三、金元四大家: 刘李张朱—凉脾攻滋 中诊 《阴阳脉死候》最早的诊断专书 西汉淳于意(仓公)创诊籍最早的病案(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王超《水镜图诀》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 宋陈无择(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 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元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元之世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 【摘要】中药学的形成时间在我国已经有一段悠久的历史,自从上古时代,就已经有了“神农尝百草”,发现某些“草”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新发现,大面积普及应用并没有得到推广,原因有三:1.那时的人还并不完全开化,对中药还处于一种恐慌状态;2.信息传播速度慢,一些有用草药得不到迅速推广;3.由于某一些草药具有剧毒,有一些人勿食而死。所以有了神农尝白草的典故,他这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激励着勤劳的华夏子女。在其后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无数的优秀中药师,凭着他们对中药的热爱,抱着一颗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投入研究之中,并起得可惜的成绩,如南北朝时的贾思勰,明朝时代的李时珍,他编撰的《本草纲目》是我国中药史上的瑰宝!在以后的历史中,我们的先辈从未放弃对中药的研究,并获得可人的成果!特别是解放后,更起得飞速的发展。源于国家对名族产业的支持,到了21世纪的现在,更形成一条产业链,进入世界市场,为世界所接纳!但是作为我们的名族特色,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药改何去何从,被西医同化?还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值得我们思考!!! 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又是我国医药经济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现代化是提升中药产业的重要途径。有很大的潜在国际市场,当今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各种变化及21世纪医药市

场的发展趋势,在给中药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一、中药学的发展方向 有的中医都要温习、钻研、挖掘中医的经典和文化精髓,更有中药博大精深,待研究价值不可估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仪器的发明及投入其中的应用,研究根本是立足于中药,这才是正确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千万别搞错了,误以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就以为是中医的现代化。我们不能忘根,她是我们祖先打下的基础,我们不能抛弃,不能被同化,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也不要以为把中药打入国际市场就是现代化、国际化,错了,我们发展中医药不是为了让西方接受。这不仅涉及民族的自尊,应该搞清楚现代化不是目的,服务人群才是目的。首先应该为13亿人口着想,保护好中国人的健康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立足于根本才是我们最大的根本!我们始终我们要记住这一点,中药发源于中国,当然也是以国民的利益为先!!!据我了解,目前国外医学界一般认为医学分主流医学和替补医学两种。在中国,西医目前已经取得了主流医学的地位。不可否认,西药疗效快,减轻病人痛楚来得快,且易于吸收,但是西药大都指标不治本;中药大多是口服,草药嘛!当然不是那么好滋味,多为苦涩,难咽!这可能是中药难于被人们所接受的基本原因吧!但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而且中药治本!这就是最好的疗效!但还是在中国,中药只能作“配角”,这是我们的遗憾!但我相信随

“中医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中医学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是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它的发生与发展,除取决于实践参验外,还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宝命全形以贵生的系统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等关系至为密切。中医理论的探索方法与解释依据的独特性,也蕴蓄了她的特色,逐渐形成一批原创性的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如藏象、经络、针灸、气功等理论和医疗技术,并不断比益增附,直到现在还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学是一条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是历史的延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中医学在历史上为保障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亦越来越受到重视。 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为了生存的需要,医疗活动就随之而产生。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采取的生产方式也不同,因此引发出多种形式的医疗活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写道: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焫从北方来,九针从南方来,导引按蹻从中央出。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医疗方法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经验汇集。中华民族所聚集生长的地理空间跨度广大,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亦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古代除以农业社会文化为主外,尚有草原游牧文化、森林狩猎文化、河海渔业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创造出不同的医疗技

术,运用不同的药物资源,导致中医学的民族和地区差异性,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这是中医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样化理论学说的原因。就其学术层面而言,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乃至经济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也是铸就传统医学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远在百万年前已有人类生存,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须同疾病和伤痛进行斗争,从而产生了医疗救助实践。火的使用,使人类得以熟食,驱寒保暖,同时有一定的防湿作用,也使灸治以及其他借助温热作用的治疗得以施行。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们就用砭石作为治疗工具。现存古书《山海经》中有“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的记载,箴石就是砭石。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中国第一枚新石器时代的砭石,之后又在各地出土了多枚砭石以及用于医疗的骨针、竹针,以及铜器和铁器时代的铜针、铁针、金针、银针,说明针灸技术发展到现在使用钢针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说明药物的发现,是与原始人的植物采集及其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酿酒就开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因而,对于医疗方面的要求也就突显出来,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自然也越发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与讨论。 在新世纪,随着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人们对绿色食物、绿色药材会更加向往, 对健康更加关注。发展现代中药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中药现代化。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来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分别有11146种、1581种和80种;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200多种、4000多种和7000多种。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 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 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 的7%,天然药物仅占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3%-5%,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 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仅占GDP的0.69%。 另外,由于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严重短缺,过度开发使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我国林麝、黑熊、马鹿等40个种类的药用动物资源显著减少,其中,麝香资源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70%;冬虫夏草、川贝母、川黄连等资源被严重破坏, 野生甘草蕴藏量减少了80%,常用药材人参、三七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大宗 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 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二、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很少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一些研究者只是单纯进行化学研究,满足于发现一些新化合物,对活性则极不重视,很少有人进行活性成分研究。为了能够发现新的化合物或新的结构, 一些人对有多年临床疗效的中药或民间药兴趣不大,宁可去寻找那些新的植物资源,而不管它是否有活性或是否有临床经验。 (-)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当 所谓活性成分研究,多半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再送至有关活性筛选部门进行活性筛选,碰着算,碰不着拉倒,收效甚微,较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因此,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