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与生活》部分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部分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部分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部分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形成性考核

说明: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每位学员在以下10题中任选四题作答,每题答案不少于500字,依次答在题后空白处。每题满分25分,共100分。

1、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男女比例为116:100,远高于自然选择的结果。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重男轻女”现象的产生,以及你认为有效的治理措施?

2、“摩的”在许多城市都很普遍,但“摩的”会带来许多危害,现在许多大城市都实行了“禁摩”政策,“摩的”应当被禁止吗?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你认为如何治理“摩的”比较合理?

3、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又出现的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试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4、2004年,我国煤矿死亡6027人,百万吨死亡人数3.08 ,为减少煤矿死亡事故的发生,政府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关闭小煤窑,请问这种对小煤窑取缔、严打的政策是否能有效降低采煤中的事故率?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那些措施。

5、“囚徒困境”是源自于“经济人”的假设,你是如何看待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没有建立在个人理性基础上的集体理性是否稳定?请设计一种机制来避免“囚徒的困境”。

6、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你认为的解决之道。

7、我们发现微软公司推出的操作体统,所占空间越来越大。请问这种现象除了技术因素外,有没有经济上的考虑?试说明你的分析。

8、试说明你上电大读大学的成本与可能的收益,现在看来你当初的决策是否明智?请简述之。

9、每年春运期间,铁路与公路运输都会涨价,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现象。

10、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各种矿产品等),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会越来越多,这些不可再生资源能否被用完?又为何许多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会绝迹?却又是否有过猫、狗、牛的灭绝问题?如果没有,为什么?

1.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男女比例为116:100,远高于自然选择的结果。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重男轻女”现象的产生,以及你认为的治理措施?

当前的这个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传统思想观念问题,数千年的观念习惯不是几十年就可以改变的。当然究其根源也是经济问题,不过是几千年前的经济问题。从不同民族的女性地位来看,农耕民族的妇女地位相对较低,而游牧,商业民族的妇女地位相对较高。其原因是不同性别在不同经济模式下的不同经济地位不同造成的,因为在农业活动中,妇女作用较小,而在牧商活动中作用相对较高。而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是属于标准的农耕民族,所以从进入农耕时代开始,男性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就开始明显高于妇女,随之的社会地位就开始逐步提高,并随着农耕文明的延续,而日益增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中国老一辈人们生活都比较贫穷,父母都希望生下的孩子能够尽量多的为家里分担压力,创造食物。男孩子自然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因此男孩子得到重视。

但是,光从经济学的角度,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男多女少的。因为纵然中国的父母更喜欢男孩子,但是他们是无法决定这个结果的。因此,生下来的男女比例必然是很接近的。但是为什么造成难多女少呢?显然是由于女孩子死亡多于男孩子。在自然条件下,女人的平均寿命要比男人长,因此,这种女孩子死亡多于男孩子,不可能是自然条件造成的。必然是人为因素造成!经济因素是诱因,思想才是根本。作为父母,当然希望拥有在农业经济活动中能发挥更多作用的男性后代,所以这种观念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中不断传递,不断强化。虽然现在中国的主体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工业化初期的水平,但是数千年传承的观念,不是几十年就可以消除的,并且几乎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这种观念只可能随着经济模式的发展中,男女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经济作用的改变,而逐步被改变。

换句话说,男女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经济作用可以认为是其本质价值,而父母在生育过程中的选择,是追求价值较高后代的过程。而“重男轻女”的观念就是在男性实际经济作用长期普遍高于女性的环境下,形成的定势思维。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观念的做法只是能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男女实际经济作用的改变,而辅助性的通过宣传手段,适当加速生育选择过程向实际经济经济作用回归。而任何强行加速拉动手段,必然会引起更加剧烈的波动反弹。

2、“摩的”在许多城市都很普遍,但“摩的”会带来许多危害,现在许多大城市都实行了“禁摩”政策,“摩的”应当被禁止吗?1、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男女比例为116:100,远高于自然选择的结果。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重男轻女”现象的产生,以及你认为的治理措施?

所谓“摩的”就是营运摩托车,因其方便快捷、收费低廉而在中国的广大城乡大行其道。但是,“摩的”安全性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质疑,认为正是大街小巷穿梭的摩托车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因此,许多的大中城市早就禁止“摩的”营运.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禁摩”的收益是什么?“禁摩”的成本是多少?收益大于成本还是小于成本?

“禁摩”什么收益?有人说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因为摩托车的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这种说话显然是张冠李戴,人们不乘摩托车就必定要多乘出租车,而出租车的尾气排放量肯定是要超过摩托车的。还有人说,起到了美化城市的作用,因为减少了摩托车的乱行乱停乱放。这种说话有两个方面经不起推敲,一是减少了“摩的”并不等于减少了“三乱”,;二是在这种说法里,实际上是暗含了一种鼓励大家都乘坐出租车的意思,并且认为出租车比摩托车更能提升城市的品味,我们为了美观就可以取缔一种相对落后的交通工具。

其次看成本。第一项成本就是使大批的“摩的”从业人员下岗。第二项成本就是可能导致社会治安形势的恶化。第三项成本是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方便。第四项成本就是导致社会更加不

公。第五项是“禁摩”行为本身的成本。为了“禁摩”,除了交警部门要增加警力增加开支外,不定期的检查还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第六项增加了反腐败的成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禁摩”政策成本是远大于收益的!按道理这种政策是不应该出台的,那么它又为什么在全国各地都能顺利实施呢?其中的经济学原因就是实施部门的收益远大于成本。这项政策一般都是由各地的交警部门提出来的,降低了交通事故率就是交警部门的成绩,推行“禁摩”而获得的罚款也是他们的额外收入,从其一个部门来看,收益远大于成本,因此其推行的积极性源源不绝。

面对这种现象,政府应该进行反思,因为降低交通事故率并不是政府唯一的目标,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公平、减少治安和腐败案件的发生,也都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像这种使一个部门得利,却使全社会的福利受损政策还是不出台为好!当然,由于行政决策成本的分散和危害显现的滞后,往往使得决策人不能拨开迷雾看清真相,所以,行政官员还是要多懂一点经济学为好,再在决策之前做一番成本收益分析也许就能克服其中的许多盲目性!

3、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又出现的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试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另一方面就业形势每况愈下。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10.3%,比原先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提高了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超过10%。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与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制造业一枝独秀。也就是说,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我们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在制造业这一块,而为制造业服务、或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更多的是分布在境外,由此导致一种畸形情况:民工短缺,大学生富裕。但后者的“富裕”其实又是相对的,是结构性的。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知识分子远没有达到“过剩”水平,大学生的比重,远远低于经济发展水平所要求的数量。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学生比重占整个人口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却出现就业困难,这是很奇怪的发展现象。追根溯源,可能还是要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同时,我们的教育制度在设计上面是存在一些弊病的。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学的专业设置往往是以所有的教育存量为基础,而大学在变动性、流动性,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比较滞后,对于市场需求反应不太灵敏。近几年,一些院校过分追求所谓的大学生“毛入学率”,扩招现象明显,相对来说就牺牲了教学质量,结果导致学校教学资源的供应结构与迅速发展变化了的市场结构在衔接上出现了很多问题,间接上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2、“摩的”在许多城市都很普遍,但“摩的”会带来许多危害,现在许多大城市都实行了“禁摩”政策,“摩的”应当被禁止吗?1、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男女比例为116:100,远高于自然选择的结果。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重男轻女”现象的产生,以及你认为的治理措施?

所谓“摩的”就是营运摩托车,因其方便快捷、收费低廉而在中国的广大城乡大行其道。但是,“摩的”安全性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质疑,认为正是大街小巷穿梭的摩托车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因此,许多的大中城市早就禁止“摩的”营运.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禁摩”的收益是什么?“禁摩”的成本是多少?收益大于成本还是小于成本?

“禁摩”什么收益?有人说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因为摩托车的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这种说话显然是张冠李戴,人们不乘摩托车就必定要多乘出租车,而出租车的尾气排放量肯定是要超过摩托车的。还有人说,起到了美化城市的作用,因为减少了摩托车的乱行乱停乱放。这种说话有两个方面经不起推敲,一是减少了“摩的”并不等于减少了“三乱”,;二是在这种说法里,实际上是暗含了一种鼓励大家都乘坐出租车的意思,并且认为出租车比摩托车更能提升城市的品味,我们为了美观就可以取缔一种相对落后的交通工具。

其次看成本。第一项成本就是使大批的“摩的”从业人员下岗。第二项成本就是可能导致社会治安形势的恶化。第三项成本是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方便。第四项成本就是导致社会更加不公。第五项是“禁摩”行为本身的成本。为了“禁摩”,除了交警部门要增加警力增加开支外,不定期的检查还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第六项增加了反腐败的成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禁摩”政策成本是远大于收益的!按道理这种政策是不应该出台的,那么它又为什么在全国各地都能顺利实施呢?其中的经济学原因就是实施部门的收益远大于成本。这项政策一般都是由各地的交警部门提出来的,降低了交通事故率就是交警部门的成绩,推行“禁摩”而获得的罚款也是他们的额外收入,从其一个部门来看,收益远大于成本,因此其推行的积极性源源不绝。

面对这种现象,政府应该进行反思,因为降低交通事故率并不是政府唯一的目标,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公平、减少治安和腐败案件的发生,也都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像这种使一个部门得利,却使全社会的福利受损政策还是不出台为好!当然,由于行政决策成本的分散和危害显现的滞后,往往使得决策人不能拨开迷雾看清真相,所以,行政官员还是要多懂一点经济学为好,再在决策之前做一番成本收益分析也许就能克服其中的许多盲目性!

6、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你认为的解决之道。

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所以环境污染这种行为的本质具有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放高分贝的音乐会吵著邻居的休息,再比如化工厂的污染会直接使周围的居民受苦及折寿,二手烟会在小范围内造成类似伤害。污染所造成的后果最终要公众承担,污染者却得到很小的惩罚,甚至基本不用受到惩罚。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受益者将这些额外的成本让公众分摊了。比如,城市小区中堆积着大量的较难处理的垃圾,当缺乏物业管理时,就会出现垃圾成堆的现象。从社区小处可看到社会大处,责任不明确,权利和义务就无法实现良性互动。

政府要组织多部门进行综合整治。综合整治是指城市的各个部门联合起来,通过综合的方案策略,来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保护城市环境,较好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之间的关系。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在环境管理机制上,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有效的污染防治系统,并对改善环境提供足够的资金,更新污染检查所需的技术设备,加大环境管理力度。

做好城市环境保护发展的规划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将城市看成一个我们生活其中的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规划城

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维护城市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政府在城市环境的管理中起到主导的作用,首先,需要协调各个行业的关系,组织所有行业为防治环境污染出一份力量,其次,政府需要支持环卫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的防治污染问题。此外,需要调动其它政府部门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出台政策吸引绿色环保行业在当地落户,不仅解决污染问题,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环境,需要每个市民的努力与支持。

8、试说明你上大学的成本与可能的收益,现在看来你当初的决策是否明智?

经济学就是讲成本和收益问题,而读大学也不例外,而对于农民而言,读大学的收益率远不如读小学和初中,高中次之,大学最低,因为读了初中,你可以识字、写信、会算术,可以去城里打工,而且生活上不会有什么问题,而高中的唯一目的就是高考,所以读高中没有任何额外的收益,而大学呢,读大学的成本更高,毕业后也不见得有工作,所以农民的家庭并不愿意供孩子读大学,因为对于农民的家庭而言,读大学属于成本更高、收益更小、风险更大、回收期限更长的投资类型。因此,我想到了很多大学里成本和收益的关系。

第一,关于收益,为什么与农民相比,城市的家庭更愿意负担孩子读大学?或许因为与农民相比,城镇家庭的收入更高,读大学的成本相对于家庭而言,更容易负担;或许因为收益更大,因为家庭优越的学生可能更容易在就业市场找到工作;或许是因为,对于城镇家庭,大学的收益比高中要高,因为在城镇,大学毕业生显然要比高中生好找工作。

第二,如何认识读大学的成本。如果问大家,读大学的成本是什么?很多同学都说,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本费。其实生活费和住宿费不应该算是成本,这些费用与你不上大学时在这方面的支出的差才是成本,甚至你不读大学花费的可能更多,如果这样的话,读大学为你在这方面节约了成本,实际上,你读大学最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就是如果你不读大学所带来的收益。

第三,如何认识读大学的收益。说到这里,我忽然觉着可能有的同学之所以在大学里不努力是因为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可能在他们看来读大学的收益是既定的,因为你看,一个大学就业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并不取决于你个人的努力,这取决于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学校的知名度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所以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支出是比较明智的决定,也就是不再追加投资了,能睡就睡会,能玩就玩会,反正不能学习。事实是这样吗?我觉着,如果就业市场的工资水平算是对大学产品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体现,那么对于个人而言,你学得越好,可能代表你产品的质量越高,人们愿意为高质量的单位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也就是奢侈品可能比低值易耗品有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在大学里继续追加投资是应该的;另一方面,你学的越多,可能代表你单位产品的成本更低,因为你固定资产(学费及机会成本)的投入是一定的,反映到收益上,也许意味着更多的收益或者更高的竞争性。

所以,不管为什么你做出了上大学这样一个投资行为,你都要继续追加投资,唯有这样,你才能有可能收回成本。补充一句,何帆开玩笑说,所有人学习和所有人都不学习的结果是一样的,对于一个达成默契的群体而言,都不学习是最佳的方案,但是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达成这样的默契,所以我们只有继续追加投资。

9、每年春运期间,铁路与公路运输都会涨价,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现象。

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而不是商品的成本决定的。如果供求状况不改变,无论票价是高是低,乘客必须支付的“总成本”是不变的。在一票难求的情况下,乘客要么就花上几天时间挤在那里排队买票,要么动用社会关系通过熟人买票,要么多花点钱从黄牛党手里买票,这些“额外”的成本加起来才是乘客真正支付的“总成本”。黄牛党之所以有利可图,就是因为车票价格低于实际“成本”,有人愿意花高于面值的价格来买。票价越低,黄牛党的获利空间越大,活动就越猖獗。他们赚的是本该由铁路部门赚的钱,这也可视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种形式。铁路部门将春运调价获得的收入投入到发展铁路建设中来,有助于缓解运力紧张的局面,市场经济正是利用价格杠杆来分配社会资源的。

既然乘客支付的“总成本”实际不变,我们就会发现,保卫消费者权益的说法虽然听起来很能打动人心,但是未必符合实际情况。春运期间乘火车不但票价上涨,服务还比平常更差,看起来是铁路部门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实际上是因为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一块蛋糕分得人多了,每个人所得份额自然减少。

10、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各种矿产品等),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会越来越多,这些不可再生资源能否被用完?又为何许多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会绝迹?却又是否有过猫、狗、牛的灭绝问题?如果没有,为什么?

20世纪的美国经济学家霍特林已经在1931年发表的论文《不可再生性资源的经济学》中分析了这一问题。他把不可再生性资源价格的上升率称为这种资源存量的利率,这种利率会随其他资产的利率(收益率)上升而同比例上升。这被称为霍特林原理。这一原理证明了使不可再生性资源不会耗尽的是价格机制。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这5种金属的情况。以前,锡等熔点低的金属被用来制造各种器皿,也有人担心锡被耗尽,或价格无限上升,结果这种情况并未出现。

美国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曾以小说形式写了一本介绍经济的书,书名是《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这本书的主人公山姆?戈登是经济学硕士,爱德华学校的经济学教师。他在第一天给学生上经济学课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比如,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5310亿桶,每天石油消耗量为165亿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他要求学生一分钟做出回答。许多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但山姆?戈登告诉他们,答案是永远用不完。因为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其替代品做燃料了。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一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

山姆?戈登在这里讲的故事与西蒙和埃尔里奇的赌博说明了同样的道理——依靠市场机制

和价格的作用,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

同样,许多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会绝迹也和成本有关。由于人类的肆意活动,破坏了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长环境。而这些动植物由于其市场价值远低于保护它们免遭灭绝的成本,或者保护它们需要提供苛刻的环境条件,人类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所以才有一些动植物的灭绝。如果有人说大熊猫不是保存下来了吗?大熊猫这个例子不是特例,相反,它证明了保护动植物与成本收益有关。现有的技术可以使大熊猫很好的繁殖,而且保护大熊猫具有很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猫、狗、牛不存在灭绝的问题,除非猫、狗、牛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动物(比如,成为疾病传播的宿主)。人类饲养猫、狗、牛,可以得到以下收益:精神慰藉、心情愉悦、满足口腹之欲、交易的需要。饲养的成本则低于其所得价值,所以做为被驯化的商品,它们可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世代繁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三段式距离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三段式距离保护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选题标号:三段式距离保护 班级: 14电气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谷宇航 日期: 2017年11月8日 天津理工大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天津理工大学 目录

一、选题背景 选题意义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出现了容量大,电压高,距离长,负荷重,结构复杂的网络,这时简单的电流,电压保护已不能满足电网对保护的要求。 在高压长距离重负荷线路上,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有时可能接近于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所以在这种线路上过电流保护是不能满足灵敏系数要求的。另外对于电流速断保护,其保护范围受电网运行方式改变的影响,保护范围不稳定,有时甚至没有保护区,过电流保护的动 作时限按阶梯原则来整定,往往具有较长时限,因此,满足不了系统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对于多电源的复杂网络,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往往不能按选择性要求来整定,而且动作时限长,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对保护快速性的要求。 设计原始资料 ?=E ,112G Z =Ω、220G Z =Ω、315G Z =Ω,12125L L km ==、370L km =, 42B C L km -=,25C D L km -=,20D E L km -=,线路阻抗0.4/km Ω,' 1.2rel K = 、''''' 1.15rel rel K K ==,.max 150B C I A -= ,.max 250C D I A -=,.max 200D E I A -=, 1.5ss K = , 0.85re K =

操作系统习题答案

内存1通常情况下,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管理最简单,但存储碎片多;()使内存碎片尽可能少,而且使内存利用率最高。 Ⅰ.段式;Ⅱ.页式;Ⅲ.段页式;Ⅳ.固定分区;Ⅴ.可变分区 正确答案:Ⅳ;Ⅰ 2为使虚存系统有效地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所运行的程序应具有的特性是()。正确答案:该程序应具有较好的局部性(Locality) 3提高内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内存分配功能实现的,内存分配的基本任务是为每道程序()。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功能实现的。Ⅰ.分配内存;Ⅱ.内存保护;Ⅲ.地址映射;Ⅳ.对换;Ⅴ.内存扩充;Ⅵ.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Ⅶ.内存到外存间交换;Ⅷ.允许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内存空间。 正确答案:Ⅰ;Ⅱ 4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的存储管理中,存储保护是 正确答案:为了防止各道作业相互干扰 5下面哪种内存管理方法有利于程序的动态链接()? 正确答案:分段存储管理 6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增加了若干项,其中状态位供()参考。 正确答案:程序访问 7从下面关于请求分段存储管理的叙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叙述()。 正确答案:分段的尺寸受内存空间的限制,但作业总的尺寸不受内存空间的限制

8虚拟存储器的特征是基于()。 正确答案:局部性原理 9实现虚拟存储器最关键的技术是()。 正确答案:请求调页(段) 10“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引起的。 正确答案: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11 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增加了若干项,其中修改位供()参考。 正确答案:换出页面 12 虚拟存储器是正确答案:程序访问比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 13测得某个请求调页的计算机系统部分状态数据为:CPU利用率20%,用于对换空间的硬盘的利用率97.7%,其他设备的利用率5%。由此断定系统出现异常。此种情况下()能提高CPU的利用率。 正确答案:减少运行的进程数 14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超过页表控制寄存器中的页表长度,则会引起()。 正确答案:越界中断 15 测得某个请求调页的计算机系统部分状态数据为:CPU利用率20%,用于对换空间的硬盘的利用率97.7%,其他设备的利用率5%。由此断定系统出现异常。此种情况下()能提高CPU的利用率。 正确答案:加内存条,增加物理空间容量 16 对外存对换区的管理应以()为主要目标,对外存文件区的管理应以()

操作系统课后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思考与练习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批处理系统是怎样的一种操作系统它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分时系统什么是实时系统试从交互性,及时性,独立性,多路性,可靠性等几个 方面比较分时系统和实施系统。 5.实时系统分为哪俩种类型 6.操作系统主要特征是什么 7.操作系统也用户的接口有几种它们各自用在什么场合 8.“操作系统是控制硬件的软件”这一说法确切吗为什么 9.设内存中有三道程序,A,B,C,它们按A~B~C的先后顺序执行,它们进行“计算”和“I/o 操作”的时间如表1-2所示,假设三道程序使用相同的I/O设备。 (1)试画出单道运行时三道程序的时间关系图,并计算完成三道程序要花多少时间。 (2)试画出多道运行时三道程序的时间关系图,并计算完成三道程序要花多少时间。10.将下列左右两列词连接起来形成意义最恰当的5对。 DOS 网络操作系统 OS/2 自由软件

UNIX 多任务 Linux 单任务 Windows NT 为开发操作系统而设计 C语言 11.选择一个现代操作系统,查找和阅读相关的技术资料,写一篇关于操作系统如何进行内存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的文章。 答案 1.答: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2.答:把多个独立的程序同时放入内存,使她们共享系统中的资源。 1)多道,即计算机内存中同时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2)宏观上并行,是指共识进入系统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 3)微观上串行,是指在单道处理机环境下,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地占有CPU,交替执行。 3.答: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种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在该系统中用户的作业被成批地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用户的作业自动的执行。 特点是: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4.答: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在这样的系统中,用户感觉不到其他用户的存在,好像独占计算机一样。实时系统:对外输入出信息,实时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并作出反应。 1)多路性:分时系统是为多个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实时系统的多路性主要表现在经常对多路的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多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2)独立性:每个终端向实时系统提出服务请求时,是彼此独立的工作、互不干扰。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的。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它是细胞内代谢活动主要场所。 3、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的亚微结构。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穿过胞间层和初生纹孔场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相连,这种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体物质之间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5、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某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6、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的有机体内,细胞经过分裂、生长,然后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化。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细胞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细胞脱分化:植物体内生活已成熟的细胞,分化的程度浅,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发育时期或条件下,又可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脱分化。 8、极性现象: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指器官、组织、细胞在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现象。 9、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10、组织: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群所构成的组织。 12、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其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核大、细胞质浓,含有许多细胞器等特点,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1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而成,在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细胞群。它可分为五种类型,即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或称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等。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构成。后者有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特别是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是一种(亲水胶体)。 4、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能执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能执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5、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前)、(中)和(后)、(末)四个时期。DNA复制发生在(S期)时期。 6、大部分花瓣的红色、紫色和蓝色是由于细胞内有(花色素苷)的缘故,成熟番茄的红色是细胞内有(有色体)的缘故,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水溶性的有机物,存在液泡中,后者是质体,存在细胞质中)。 7、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其种类很多,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 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1-Pn。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 % , 故: CPU利用率=l-(80%)4 = 0.59 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 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 87 %/59 %=147 % 147 %-100 % = 47 %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中有色部分) (2)程序A 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程序B 有等待时间段为180rns 至200ms 间(见图中有色部分) 3 设有三道程序,按A 、B 、C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UO操作时间由图给出。

操作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

第1章 一、填空 1.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2.按功能划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3.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 4.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处理机(包含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5.在分时和批处理系统结合的操作系统中引入“前台”和“后台”作业的概念,其目的是改善系统功能,提高处理能力。 6.分时系统的主要特征为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和及时性。 7.实时系统与分时以及批处理系统的主要区别是高及时性和高可靠性。 8.若一个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则是分时操作系统。 9.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只追求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批处理操作系统。 10.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CPU 和外部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 二、选择 1.操作系统是一种 B 。 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2.操作系统是对 C 进行管理的软件。 A系统软件B.系统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3.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4.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机的 B 和方便用户使用。 A.速度B.利用率C.灵活性D.兼容性5. C 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批处理B.实时C.分时D.多道批处理6.如果分时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D ,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B.内存越少C.内存越多D.用户数越多 三、问答 1.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它对操作系统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 答: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即是通过软件的手段,允许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作业程序,让它们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共享”和“竞争”,以使系统中

英语(1)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英语(1)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改写句子(30分) (一)根据划线部分, 将下列句子改为复数形式。 1.Are there any brushes in the box? 2.These photos are very beautiful. 3.Those radios on the table over are very nice. 4.Those children go to school every day. 5.Do they like their school? (二)根据划线部分, 将下列句子改为单数形 1.This man is a hero. 2.That city is large and busy. 3.This watch is made in China. 4.That bus is very good. 5.Does this woman work herself? 二、先将下列各句改成否定句,再就划线部分提问。(30分)1.Smith didn’t go to school last week. When did Smith go to school? 2.They aren’t learning English at the TVU. What are they doing at the TVU? 3.Professor Jennings isn’t going to buy a book next week. Who is going to buy a book next week? What is Professor Jennings going to buy next week? 4. Jane doesn’t g o to school every day by bus. How does Jane go to school every day? 5. Mr. Smith isn’t teaching the children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Who(m) is Mr. Smith teaching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6.Mary doesn’t like Chinese because she finds it easy. Why does Mary like Chinese? 7.Mary doesn’t teach her children Chinese at home. What does Mary teach her children at home? 8.They didn’t go to the farm once a month then. How often did they go to the farm?

3 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整定

实验八 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整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阶段式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2.掌握时限配合、保护动作阻抗(距离)和对DKB 、YB 的实际整定调试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什么是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3.什么是方向距离保护?方向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4.方向距离保护的Ⅰ段和Ⅱ段为什么在单电源或多电源任何形状的电网中都能够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5.阶段式距离保护中各段保护是如何进行相关性配合的? 6.在整定距离保护动作阻抗时,是否要考虑返回系数。 三、原理说明 1.距离保护的作用和原理 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使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化增大,长距离重负荷线路增多,网络结构复杂化。在这些情况下,电流、电压保护的灵敏度、快速性、选择性往往不能满足要求。电流、电压保护是依据保护安装处测量电流、电压的大小及相应的动作时间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以及是否属于内部故障,因而受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电网的接线形式影响较大。 针对被保护的输电线路或元件,在其一端装设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能测量出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与保护范围对应的距离比较,即可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从而决定其行为。这种方式显然不受运行方式和接线的影响。这样构成的保护就是距离保护。 以上设想,表示在图8-1中。图中线路A 侧装设着距离保护,由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间的距离为l ,按该保护的保护范围整定的距离为zd l ,如上所述,距离保护的动作原理可用方程表示: ad l l ≤。满足此方程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围内,保护动作;反之,则不应动作。 图8-1 距离保护原理说明 Z —表示距离保护装置 距离比较的方程两端同乘以一个不为零且大于零的z 1(输电线每千米的正序阻抗值)得到: 11d zd Z z l z l =≤ ( 8-1 ) 式(8-1)称为动作方程或动作条件判别式。表明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间的距离(或阻抗)并与规定的保护范围(距离或阻抗)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动作的一种保护装置。当1d zd Z z l <时,表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内,保护应动作;当1d zd Z z l >时,表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外,保护不应动作;当1d zd Z z l =时,表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末端,保护刚好动作。 所以,距离保护又称为低阻抗保护。 设故障点d(或d 1等)发生金属性三相短路,则保护安装处的母线电压变为d U IZ =,自母线流向线路的电流为I ,则/d U I Z =;再设法取得z 1l zd 。按式(8-1)即可实现距离保护。 对于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系统,母线电压与线路电流必须经过互感器后送入距离保护的

(完整版)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20.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5.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 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第二章进程管理 2. 画出下面四条语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 – b;S4=w:=c+1; 答:其前趋图为: 7.试说明PCB 的作用,为什么说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答:PCB 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成为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OS是根据PCB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19.为什么要在OS 中引入线程?

操作系统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和控制汁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2.什么是批处理、分时和实时系统?各有什么特征? 答:批处理系统(batchprocessingsystem):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分类,把一批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由专门编制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次处理。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多道程序运行。 分时系统(timesharingoperationsystem):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转的方式,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进程使用。其主要特征是:交互性、多用户同时性、独立性。 实时系统(realtimesystem):在被控对象允许时间范围内作出响应。其主要特征是:对实时信息分析处理速度要比进入系统快、要求安全可靠、资源利用率低。 3.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有何区别? 答;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共享系统资源,并不是真正地同时执行多个作业;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系统配置多个CPU,能真正同时执行多道程序。要有效使用多重处理,必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而多道程序设计原则上不一定要求多重处理系统的支持。 4.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 答: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界面; (3)用进程管理观点研究操作系统,即围绕进程运行过程来讨论操作系统。 上述这些观点彼此并不矛盾,只不过代表了同一事物(操作系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每一种观点都有助于理解、分析和设计操作系统。 第二章作业管理和用户接口 1. 什么是作业?作业步? 答:把在一次应用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做的有关该次业务处理的全部工作称为一个作业。作业由不同的顺序相连的作业步组成。作业步是在一个作业的处理过程中,计算机所做的相对独立的工作。如,编辑输入是一个作业步,它产生源程序文件;编译也是一个作业步,它产生目标代码文件。 2. 作业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答:作业由三部分组成: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程序和数据完成用户所要求的业务处理工作,作业说明书则体现用户的控制意图。 3.作业的输入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作业的输入方式有5种:联机输入方式、脱机输入方式、直接耦合方式、SPOOLING (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sOnline)系统和网络输入方式,各有如下特点: (1)联机输入方式:用户和系统通过交互式会话来输入作业。 (2)脱机输入方式:又称预输入方式,利用低档个人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进行输入处理,存储在后备存储器上,然后将此后援存储器连接到高速外围设备上和主机相连,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的输入工作。 (3)直接耦合方式:把主机和外围低档机通过一个公用的大容量外存直接耦合起来,从而省去了在脱机输入中那种依靠人工干预宋传递后援存储器的过程。 (4)SPOOLING系统:可译为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在SPOOLING系统中,多台外围设备通过通道或DMA器件和主机与外存连接起来,作业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主机中的操作系统控制。

《机械设计基础》离线作业部分参考答案10页

绪论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四种机械零件中不是通用零件的是() A.齿轮 B.带轮 C.蜗轮 D.叶轮 二、填空题: 1 2.机器的定义是:由零件组成的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完成所赋予的功能,如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或信息 三、简答题: 1.机械一般由哪四部分组成? 密封件、辅助密封件、压紧件、传动件 2.机械零件设计时有哪四个主要要求? 功能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操作方便和安全要求 3.机械、机器和机构三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1)他们都是若干人为实体的组合 2)各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用来代替人们的劳动去实现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或做有用的机械功。具备以上(1)(2)两个特征的成为机构。及其与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机器具有运动和能量(而且总包含有机械能)的转换,而机构只有运动的变换。机器由机构组成,机构是机械的运动部分,机构又是有构建组成,构件时机械运动的基本单元体。 4.构件和零件有何区别和联系? 零件: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称为零件 零件是一个产品最小的组成单元,而构件可以是某个产品的某个组成部分,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由多个零件组成。 第一章作业 三:2、何谓运动链?如何使运动链成为机构? 构件通过运动服连接而成的系统成为运动链。 当运动链具备以下条件时就成为机构: (1)具有一个机架。 (2)具有足够的给定运动规律的构件。这种构件成为主动件。 4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什么是局部自由度?什么是复合铰链?什么是虚约束? 局部自由度使之机构中某些构件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运动关系的自由度。由三个或

三个以上构件同时在一处用转动副连接,称此结构为复合铰链。某些情况下,机构中有些运动副引入的约束与其他运动副引入的约束相重复,此时,这些运动副对构件的约束,形式上虽然存在而实际上并不起作用,一般把这类约束成为虚约束。 6 、写出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F=3n-2P5-P4;n为自由度不为零的运动构件个数;P4高副个数;P5为低副个数。 四:1.计算图1-1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时请加以说明) F=3n-2P5-P4=3X5-2X6-1=2 有复合铰链和虚约束 3、计算图1-3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时请加以说明) F=3n-2P5-P4=3X6-2X7-3=1 有复合铰链和虚约束 4、求图1-4所示实现直线轨迹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时请加以说明)。 F=3n-2P5-P4=3X6-2X9=0 5:略 第二章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机构。 A.一杆B.两杆C.三杆D.四杆 2.机构在死点位置时()。 A.γ= 90°B.γ= 45°C.γ= 0°D.α= 0° 3.为使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要求行程速比系数() A.K=0 B.K=1 C.K>1 D.K<1 三、简答题: 2.什么是机构的急回特性? 做往复运动的构件,其往复运动区间的两个极端位置称为极限位置。工程实际中,往往要求机器中做往复运动的从动件在工作行程时速度慢些,而在空回程时则速度快些,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机器的生产率,这种特性称为急回特性。 四:略 第三章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半径。 A.凸轮转动中心至实际轮廓的最小 B.凸轮转动中心至理论轮廓的最小 C.凸轮理论轮廓的最小曲率 D.从动件静止位置凸轮轮廓的 2.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中,有刚性冲击的运动规律是()。

电网的三段式距离保护系统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学院 继电保护课程改革三级项目任务书 设计题目:电网的三段式距离保护系统设计 系别:电力工程系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项目设计目的 1. 掌握电网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计算方法及灵敏度校验。 2. 了解及掌握微机继电保护原理,其中包括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原理、数字滤波器、微机继电保护算法及微机继电保护软件原理。 3. 完成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研究设计及开发,分别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进行研究与设计,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网三段式距离微机保护系统,从而达到彻底掌握保护原理及整定计算方法的目的。 二、项目设计要求 1、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网三段式距离微机保护系统。其中包括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整个系统应能够实现当电网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都能够按照设定的保护原理动作切除故障。 2、完成电网三段式距离保护动作值的整定计算,包括一次及二次侧的电流动作值。 3、选取合适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及电压、电流变换器;完成对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4、采用基于单片机及DSP构成微机保护系统,在C语言环境下完成数据采集、数字滤波、整定值修改、保护判据、保护出口等程序设计。 三、项目设计内容 (一)双侧电源供电网络距离保护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 1、设计规程 (1)线路阻抗及整定阻抗。 (2)计算各段的灵敏系数。 (3)整定各段的动作时限。 (4)保护的配置. 2、电网运行参数

系统接线图 图1 系统接线图 系统的主要参数: 双侧电源网络,电压等级为115kV ,AB 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为350A ,线路电抗为0.4Ω/km ,母线最小工作电压U W.min =0.9U N ;可靠系数分别为 8.0''rel ‘rel ==K K ,7.0' ''rel =K 。其中QF3的动作时限为0.5s ,时限级差为 0.5s 。 设计要求:按照电网的三段式距离保护整定方法,确定线路AB 的保护方案。 (二)双侧电源供电网络距离保护系统设计方案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硬件可以分为数据采集系统、CPU 主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人机接口与通信系统、电源系统等5个基本部分。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硬件系统结构框图 1、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 (1)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12.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第二章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 –b;S4=w:=c+1; 8.试说明迚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操作系统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 1 .设计现代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 .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 .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7 .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12 .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 1 )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 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 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 .OS 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高分子物理】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本习题参考答案大部分均来自于《高分子物理》(修订版),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名词解释 ●旋光异构体: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能够形成互为镜像的两种异构体,表现出不同 的旋光性,称为旋光异构体。p12 ●顺序异构体:由结构单元间的联结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称为顺序异构体,即头尾、 头头、无规表示的键接异构。p6 ●有规立构高分子:“等规高聚物”。分子链中旋光异构单元有规律性地排列的高分子。一 般指全同或间同高分子。p13 ●立构规整度:“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p13 ●链段:我们把由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算作一个独立的单元,称它为“链段”。P27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P17 ●平衡态柔顺性:静态柔顺性又称平衡态柔顺性,是指大分子链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柔 顺性。高分子链的平衡态柔顺性,通常用链段长度和均方末端距来表征。链段是指从分子链划分出来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运动单元。动态柔顺性是指高分子链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从一种平衡态构象转变到另一种平衡态构象的速度。 ●高斯链:高分子链段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的高分子链。P28 ●受阻旋转链: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对于分子骨架中环绕单键的旋转造成了阻碍,这种类型 的高分子链称为受阻旋转链。 ●自由旋转链:假定分子链中每一个键都可以在键角所允许的方向自由转动,不考虑空间 位阻对转动的影响,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旋转链。P21 ●自由联结链:假定分子是由足够多的不占有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 键角限制和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等,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联结链。P20 ●等效自由结合链:令链段与链段自由结合,并且无规取向,这种链称为“等效自由结合 链”。P27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错误构象数与规整度无关。 (2)错误共轭双键间的单键实际上具有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 (3)错误与结晶条件有关(如淬火样品中可能没有结晶);正确,具有结晶能力。 (4)正确温度高,内旋转越容易,内旋转异构体数目越多。 (5)正确结晶是三维有序,取向是一维、二维有序,有序代表着构象数减少,显然结晶构象数最少。 (6)错误高分子处于无定形态时,其末端距相等。 (7)错误自由结合链统计单元是一个化学键。而高斯链的统计单元是一个链段。高斯链包括自由结合链,而自由结合链只是高斯链的一个特例。 (8)错误高分子链段无固定长度,无固定位置,是个统计概念。可以通过le=h2/lmax求得平均链段长度,但是h2仍需通过实验得到。 (9)正确对于极端刚性链,高斯统计理论不适用。 (10)错误依据分子链柔顺性的不同,几何计算得到的末端距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无扰状态分子链的末端距。 (11)正确键角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长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个数变多,均方末端距变大。 (12)错误长支化---分子链之间的物理缠结作用增加,分子链活动受阻,柔顺性下降。短

操作系统课后部分答案分析

考核试题模板 湖南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2学期2005年级期末课程 操作系统 考核试题 (计算机专业) 课程代码: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类型:A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可以把整个操作系统分成 ( )、存储管理、( )和文件系统。 10、按用途可以将文件分为:系统文件、( )和( )。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 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 分,共 10 分) 1、在现代操作系统中,线程是一个执行单位,它总是隶属于进程的……………………………………………………………………( ) 10、顺序文件在顺序存取时,其存贮速度较慢……………………( ) 三、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 2 分,共 30 分) ………………….. ( ) ①硬件 ②操作系统 ③编译系统 ④应用程序 15、通常不采用下面哪种方法来解除死锁……………………( ) ① 终止一个死锁进程 ② 终止所有死锁进程 ③ 从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 ④ 从非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 四、简答题(每题 4 分,共 12 分) 1、进程调度中“可抢占”和“非抢占”两种方式,哪一种系统的开销更大?为什么?

五、综合应用题(第1题8分,第2、3题10 分,共28 分) 0~199,当前移动臂的位置在53号柱面上,并刚刚完成58号柱面的服务请求,如果请求队列的先后顺序是98,183,37,122,14,124,65,67。请按下列算法分别计算为完成上述各次访问总共需要的磁头移动量,并写出磁头的移动顺序。 (1)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SSTF); (2)扫描算法(SCAN)。 湖南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2学期2005年级期末课程 操作系统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计算机专业) 课程代码: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C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②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答:可抢占式会引起系统的开销更大。 可抢占式调度是严格保证任何时刻,让具有最高优先权(级)的进程占有处理机运行,因此增加了处理机调度的时机,引起为退出处理机的进程保留现场,为占有处理机的进程恢复现场等时间(和空间)开销增大。(注:不写空间开销也可) 五、综合应用题(第1题8分,第2、3题10分,共28 分) 2、(10分) SSTF:总量:236 移动顺序:53->65->67->37->14->98->122->124->183 SCAN:总量:236 移动顺序:53->37->14->0->65->67->98->122->124->183 第一章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审计学》第02部分作业参考答案_20110424

《审计学》第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4) 一、判断题 1、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计人员和审计行为具有制约功能。 (V) 2、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V) 3、独立审计准则是民间审计的行为规范,因而民间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参照执行。(V) 4、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有了规范和指南,便于考核审计工作质量。(V) 5、审计准则按照其性质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法规性的和指标性的两大类。 (X) 6、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V) 7、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则是由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负责拟定并颁发的。(X) 8、内部审计制度是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V) 9、与审计相关的法规其层次越高,覆盖面就越大,具体适用性也就越强。 (X) 10、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和主体行为的规范性文件。(V) 11、审计依据的相关性是指它要与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相关联。(X)12、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就其演变历史来看,是并非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X)

二、单项选择题 1、审计准则,又称(B),是对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A.审计依据B、执业准则C、审计假设D、审计条例 2、一般审计准则,无不对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品德操行提出一个很高的标准, 而且把(A)视为审计工作的灵魂。 A、独立性 B、客观性 C、权威性 D、真实性 3、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利益相关者和(D)的信任。 A、审计人员 B、委托审计者 C、被审计单位 D、社会公众4、我国民间审计的独立审计准则,是对执行(C)所作的规定。 A、咨询业务 B、会计业务 C、审计业务 D、管理业务5、审计人员根据(D)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才能令人信服,取信于社会公众。 A、审计目标 B、审计任务 C、审计准则 D、审计依据6、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A),这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A.内部控制系统B、内部会计系统C、内部管理系统D、内部审计系统 7、审计过程中,如遇低层次的规定与高层次的相抵触时,则应以(A)的规定为准,做出判断和评价。 1 A.高层次规定B、低层次规定C、审计制度D、会计制度E、国家最高法律 8、许多审计依据都有一定的(B),不是在任何地区都能适用的。 A、局限性 B、地域性 C、层次性 D、时效性9、在时间上,各种审计依据要受到(D)的限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