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癫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癫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癫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癫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痫性发作和癫痫症两方面。部分性发作包括单纯部分性、复杂部分性、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三类。系神经元异常放电从局部扩展到侧脑部时出现的临床发作。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癫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癫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小编详细的分析如下: 1、全身性发作 ①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典型大发作分为先兆期、强直期、阵挛期、恢复期。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肌肉强直收缩,常伴有痫叫,四肢抽搐,双目直视,口吐涎沫,发作后呈昏睡状,逐步清醒。 ②失神发作:小儿多见,典型失神为突然发生,突然停止的短暂(不超过1分钟)频发的意识障碍;非典型失神发作半数以上有智能障碍,类似失神发作,但时间短,意识障碍轻,有时仅有短暂的精神错乱,还可表现为肌阵挛发作,强直性发作等。 2、部分性发作 ①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时间较短(不超过1分钟),不伴有意识障碍,包括运动性发作,感觉性发作,植物神经性发作。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伴有精神、意识、运动、感觉等症状。 3、特殊类型发作 ①婴儿痉挛症:痉挛发作,智能发育迟缓,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 ②小儿良性癫痫:有遗传因素,发作时意识不丧失,无智力缺损,抗痫药物有效。 ③小运动型发作:有智力障碍,表现非典型失神,强直发作等。 ④新生儿癫痫:出生4周内发生的癫痫。 ⑤晚发性癫痫:20岁以后起病的癫痫,多为外伤、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病所致。

⑥腹型癫痫:以内脏感觉性发作为主,腹部疼痛为特点。 4、反射性癫痫 属部分性发作,常为视觉(光、电刺激)、听觉、躯体感觉、触觉、内脏诱发等刺激反射性发作。 5、癫痫持续状态 频繁而持续的癫痫发作,形成一个固定而持续的癫痫状态,包括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隙期意识不恢复者。 6、精神症状性发作:可表现为: ①言语障碍性发作:多为重复一字或一句,表现为不完全性失语。病灶在颈叶外侧面。 ②记忆障碍性发作:常见者为似曾相识感,即对生疏事物感到曾经经历;似不相识感,即对熟悉事物感到陌生。偶有快速回顾往事,或强迫思维、病炊多在海马部。 ③认识障碍性发作。如环境失真感,脱离接触感、梦样状态等。病灶多在海马体。 ④情感性发作;多为无名恐惧;也有感到愤怒北郁或欣快者。一般仅持续数分钟。病灶在扣带回。 ⑤错觉性发作:如视物变大或变小,听声变强或变弱;以及感觉本人肢体变化等。病灶在海马部或颓枕部。 ⑥复杂幻觉性发作;复杂视幻觉如人物,复杂听幻觉如音乐等。病灶在诲马部或颈枕部。 以上文章内容介绍的是癫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希望通过以上的文章内容可以帮助更多的癫痫病患者,祝大家健康。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c16777513.html,/dxb/2012/1126/32758.html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工作评估报告 (20XX年、20XX年上半年)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以病例为单元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为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公室、信息科、党委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精神卫生办公室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各试点科室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容 成员: 艺 萍 (二)相关职能科室工作职责: 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临床医师路径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护理部:负责组织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党办:分别负责单病种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工作; 信息科:负责相关病案的信息收集、统计工作; 财务科:负责入出院管理、监审科:负责合理收费的实时监控工作; 医院办公室、精卫办:负责社会公告及宣传工作; (三)实践小组 试点科室成立实践小组。组成人员包括:科室(治疗组)临床医生、护士。 临床辅助科室、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均应指定专人给予积极协作。 小组组长由各科室科主任担任。

我院20XX年开展临床路径试点专业3个,开展病种数10个,20XX年增加4个病种,完成情况如下: 为的随意性,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精神病人以及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自伤自杀或严重药物副反应等,进入临床路径的病例就可能发生变异或退出临床路径管理。由于卫生部未制定精神科病种临床路径方案,我院是摸索中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因此,下一步会根据以往开展情况修订精神科临床路径方案。 二〇一二年九月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 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写作组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mesenteric ischemia,AMI)、慢性肠系膜缺血 (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 I)与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本建议拟通过介绍缺血性肠病得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与防治依据,本建议不包括门静脉高压所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得肠缺血。 流行病学 一、患病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得患病率也有所增加,但目前有关缺血性肠病患病率得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多见。国外研究表明,急诊监护病房每1000例患者中就有1例AMI患者;我国90%IC患者为老年患者(≥60岁)。 二、危险因素 静息状态下胃肠道动脉血流量占心排血量得10%,而运动或进餐后消化道血流量变化较大。引起本病得主要病理基础就是局部血管病变、血流量不足或血液得高凝状态。危险因素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各种原因所致得休克、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梗阻等。医源性因素有动脉瘤切除术、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肠切除术、肠镜、钡灌肠、妇科手术等;药物因素有可卡因、达那唑、地高辛、雌激素、苯异丙胺、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导致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发生。 三、预后 缺血性肠病常无特有得临床表现,误诊、漏诊率较高,因此早期症状与体征特别重要。对于年龄大于70岁,诊断延迟超过24h,伴休克、酸中毒得患者,预后差。国外报道,AMI患者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篇一: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

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试点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和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和症状甲减又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疾病,它主要会出现便秘,不排卵,蛋白尿等症状,这样说对于大部分来讲也不是很清楚。 那么甲减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跟大家详细的讲一下:甲减的常见临床症状: (1)皮肤:甲减患者皮肤的特征性表现是黏液性水肿,表现为面部,胫前,手,足的非凹陷性水肿,有些病人的水肿呈凹陷性,皮肤增厚,粗糙,干燥,由于真皮及表皮增厚,血流减少及有些病人存在贫血,皮肤苍白,发凉,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加重皮肤干燥,头发干,粗,易脆,生长缓慢或停止,头发,眉毛及四肢毛发脱落,指(趾)甲生长缓慢,增厚,易脆。 (2)心血管系统:甲状腺激素减少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休息时外周阻力增加,血容量减少,这些血流动力学变化使脉压差变小,循环时间延长,组织血供减少,皮肤血供减少使得皮肤发凉,苍白及畏冷。严重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脏扩大,心音弱,这主要是由于富含蛋白质和氨基葡聚糖的液体渗漏到心包腔所引起的,同时心肌也是扩张的,心包积液很少达到引起心包填塞的程度,垂体性甲减患者心脏通常变小。心绞痛少见,但在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甲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甲减伴随的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变化包括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P波和QRS波群低平,T波低平或倒置,偶见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提示房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和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高,黏液性水肿经过适当治疗后上述异常可以消失。血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同工酶谱分析提示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来源于心脏。如不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用甲状腺激素可以纠正血流动力学,心电图和血清酶异常,并使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3)呼吸系统:声带增厚引起声嘶较常见,部分病人X线检查发现胸腔积液,但很少达到引起呼吸困难的程度,严重甲减患者,由于呼吸肌发生黏液性水肿,以及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刺激换气的作用受抑制,导致肺泡换气作用减弱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黏液性水肿的发生,是极危重的一种表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较常见,随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纠正,睡眠呼吸暂停现象消失。 (4)消化系统:舌常肥大,食欲通常减退,但大多数病人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是由于组织中水潴留所致,胃排空延缓,肠蠕动减弱导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甲减患者很少出现腹水,但可伴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而发生腹水,甲减对肠吸收的影响很复杂,虽然对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速率减慢,但由于肠蠕动减慢,吸收时间更长,总的吸收量可能正常或增加,偶见明显吸收不良。肝脏功能正常,但转氨酶水平可以升高,可能是由于清除速度减慢所致,胆囊扩大,收缩迟缓。 (5)神经系统: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胎儿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大脑皮质细胞发育不良,髓鞘形成延迟,如果甲状腺激素缺乏未能在出生后早期得到纠正,大脑的损害将不可逆转,成年人的甲状腺激素缺乏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不太严重,临床上表现为疲乏无力,无雄心壮志,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欠活跃,反应迟钝,语速减慢,记忆力下降,动作迟缓,淡漠,嗜睡常见,腱反射迟钝。 (6)肌肉骨骼系统:肌肉痉挛,疼痛,发僵常见,气温低时更明显,肌肉收缩和舒张迟缓导致动作笨拙缓慢,腱反射迟钝,甲状腺激素对骨的正常生长和成熟有重要作用,生命早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线形生长受阻,表现为侏儒症,且相对于躯干而言四肢不成比例的缩短,骨龄明显落后于年龄,血浆钙,磷水平一般正常,钙可能略升高,婴儿和青少年患者碱

2014年度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医院 2014年度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2014年我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及省、市、县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不断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各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院11个临床科室中,计划开展44个病种,实际累计运行30个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患者数****人,进入路径****人,入径率87.1%,完成路径****人,完成率96.36%,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15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在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落实责任,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由于医院领导班子的变化和分管工作的重新调整,医院新成立内四科、内五科等科室,部分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人员进修和变动等原因,为使该项工作有序持续开展,我们按照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要求,适当调整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管理组织和管理成员,同时细化职责,落实责任,使此项管理工作从院方到科室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为顺利开展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调整和细化管理内容,使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按照“二甲”复审标准要求,从第二季度起,废除了以前所有统计表格,增加了“入组登记本”、“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临床

路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新的表格增加了“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并要求科室认真执行。 (三)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年初,与各临床科室进行研究讨论,调整和增加了15各临床路径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共有11个科室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开展临床路径病种数44个,运行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30个,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病种患者数****人,进入路径****人,完成路径****人,变异166人,入径率87.1%,变异率13.17%,出径率3.14%,完成率96.36%。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15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 (四)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监管力度,使管理逐步规范化。今年以来,除日常的数据统计监管外,定期和不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督导,了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的管理程序和内容的运行,工作量较大,临床科室不习惯,我们进行认真讲解,对于每月的数据汇总填报和工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对做的好的科室及时予以表扬,逐步规范了全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今年以来,科室对临床路径病例管理质量和管理细节上有了较大提高。 (五)加大对临床路径病种的筛选,增加入径人数。针对个别科室入径人数少的问题,我们下科室了解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卫计委新增临床路径病种,筛选适合本科室的病种作为路径病种,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目前,三个开展临床路径不好的科室分别新增了三个病种,4个月共完成***人。现内二科一月完成的路径人数就相当于去年一年的人数。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部分科室仍然思想重视不够,怕麻烦,符合入径标准的病例不愿入径,或者为了追求入径数量而入径后不完全按照路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不能完全按照《路径单》要求进行诊治,

糖尿病肾病病例分析

一、病例分析: 王XX,女,56岁, 主诉:反复泡沫尿两年余,加重一周。 病史:患者2年前体检时发现蛋白尿、血尿,当时查尿常规示:pro(2+),RBC(3+),后于肾炎康复片、中草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自诉尿pro波动于+~2+,RBC(-),近一周自觉尿中泡沫增多,故来院就诊。刻下:患者小便混浊,小便乳白如脂膏,精神萎靡,消瘦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咣白,形寒肢冷。胃纳一般,便溏,夜寐尚安。 查体:T 37℃P72次/分R 18次/分BP 150/100mmHg。 神清,精神一般,皮肤粘膜未见黄染,颈静脉无怒张,心率72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红,脉沉细。 辅检:尿常规:pro(2+)。24h尿蛋白定量1、2g。血钾5、2mmol/L。肾功能:尿素5、4mmol/L;血肌酐162umol/L;尿酸333umol/L。血脂:TG 1、5mmol/L,TC 4、8mmol/L。空腹血糖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血浆白蛋白38g/L。 进一步问诊: 诱发因素:两年前及此次发病(如劳累、剧烈运动、发热、食物、药物等)。若有发热,多久后发病。 主症特点:泡沫尿就是一过性还就是持续性;就是否有肉眼血尿 伴随症状:有无口干、多饮、多尿等;有无关节红肿热痛、畸形;有无皮疹;有无体重减轻;有无发热、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腰酸腰痛等;就是否有口苦,尿道有灼热感;有无小腹坠胀,劳累或进食油腻则发作加重等。(结合十问歌)。 诊疗经过(略) 既往史:就是否有泌尿道感染、一过性蛋白尿、血尿病史等,有无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肿瘤疾病等病史。 过敏史: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家族史:就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肿瘤疾病等病史。 进一步查体:颜面部及眼睑就是否有水肿?肾区叩击痛?肾脏就是否可以触及?输尿管点压痛?腹部体检? 进一步辅助检查:ANA 、ENA、ds-DNA、C3、C4、ANCA;肿瘤指标;肝功能、三对半;血常规、凝血功能;β2-MG、尿MA、尿RBP、尿NAG酶;尿沉渣、尿相差、中段尿培养;B超、CT、造影、甚至膀胱镜;肾穿刺、肝肾功能、眼底检查等。 二、完善病史: 王XX,女,56岁, 主诉:反复泡沫尿两年余,加重一周。 病史:患者2年前体检时发现蛋白尿、血尿,当时查尿常规示:pro(2+),RBC(3+),后于肾炎康复片、中草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自诉尿pro波动于+~2+,RBC波动于+,近一周自觉尿中泡沫增多,故来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予以诺与灵30R(早16u 晚8u)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欠佳。有无高血压、肝炎、肿瘤疾病等病史。此次发病以来,有无关节红肿热痛、畸形;无皮疹;无体重减轻;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刻下:小便混浊,小便乳白如脂膏,口干多饮,消瘦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咣白,形寒肢冷。胃纳一般,便溏,夜寐尚安。 过敏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查体:T 37℃P72次/分R 18次/分BP 150/100mmHg。 神清,精神一般,正常面容。皮肤黏膜未见紫癜及黄染。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

最新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我院临床路径工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将我院一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如下:

二、2017年1-10月临床路径信息统计

三、存在的问题 1.临床路径变异率高。 能成功完成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完全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2.实施临床路径以来,平均住院费没有逐年降低,因为我院本身次均费用低,收费标准由县级标准调为市级标准,且每年平均住院费用与前一年比较的增长率在逐年下降。 3.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缺乏。 由于实施临床路径增加了管理成本,临床路径需要专人审核,流程需要不断维护升级,增加了科室的工作量,导致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等,导致路径变异率高。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4.临床路径评估、评价、统计分析还不到位。 由于我院未设立独立的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且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虽在临床路径的评估审核工作上作了许多的工作,但仍有一定的不足,如:

未对临床路径病历进行逐一检查,对变异情况无分析总结等。 5.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晚、水平低,未达到全覆盖。 临床路径工作开展以来,仍有部分临床科室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如:外四科、中医科。且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仍为单一病种,未开展合并路径病种,处于临床路径管理的起步阶段,水平较低。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省卫计委的要求,结合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实施细则》,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作如下安排。 1.科主任、管理员认真履职,结合科室实际,优先制定院部规定的各科室临床路径(各科室拟实施路径见附件),重新核准已实施的临床路径模板,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覆盖面。 2.进一步优化路径表单,增加护理版和患者版临床路径文本。医师版、护理版、患者版文本应当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患者版文本应具备诊疗流程告知和健康教育功能。 3.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其入组率不得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完成病历数须达到本科出院病例数的50%以上。各科主任、个案管理员要加强对变异病历的管理,要定期组织对变异原因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变异发生较为集中的环节,分析变异原因,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逐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体系,力争临场路径实施的变异率≤15%。

癫痫临床表现

癫痫临床表现 (一)癫痫发作的类型 1.强直阵挛发作特征为突然丧失意识,伴以躯干和四肢的肌肉伸直性强直性收缩(强直期),呼吸肌受累可出现“癫痫哭声”以及呼吸停止和青紫,其他相关肌肉受累可出现咬伤舌和尿失禁,此期患者血压增高、心律加快和流涎。肌肉强直性收缩持续短时间后出现短暂的肌肉松弛,随后变为短暂的肌肉强直性收缩和松弛交替发生(阵挛期),肌肉松弛期逐渐延长,最后肌肉强直性收缩停止,发作共持续数分钟。发作后(发作后期)患者可有短暂的意识不清和昏睡,此后可主诉头痛和肌肉酸痛,其他恢复如初。少数患者于发作前几分钟或几小时有性质不清的先驱症状,如焦虑、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和腹部不适感等。症状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多由局限性发作或有定位价值的先兆发展而来,于发作后可出现暂时l生轻偏瘫(Todd麻痹)、黑朦或失语。 2.部分性发作首发起源于一侧半球的局限范围内神经元放电。临床上有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为局限性,此时意识清楚;而复杂部分性发作在发作时为双侧性发放,至少在双侧额、颞叶,此时意识状态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3.局限性运动症状发作最常见于一侧口角及上肢,因其在运动皮质代表区最大,发作可严格限于局部;也可以从局部

开始,最常见于一侧口角或手指,在发作过程中逐渐扩展至整个半身,称Jackson发作,但不应扩展至全身。如扩展至全身应称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 4.躯体感觉或特殊感觉发作临床上较少见,嗅幻觉较多见,视、听感觉发作可以是单纯的闪光、亮点、音调等,也可以是结构性幻觉,如成形的幻视和成为曲调的音乐,后者更为罕见。 5.自动症在轻度意识障碍或无知觉的情况下出现重复性固定的简单动作,如咀嚼、吞咽、咂嘴、搓手;也可以是原有动作的继续;少见的情况下出现一些似有目的的行为,如似在做家务事。也可以表现为语言自动症。 6.失神发作为突然的活动中断,凝视,持续数秒,突然恢复,仍可继续原来的动作或谈话。而不典型失神的发生是短时逐渐的,发作后的恢复也是逐渐的,有数秒茫然期。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失神发作时脑电图表现为两侧对称同步 的3Hz棘慢复合波,而非典型失神为不规则棘慢复合波、快活动或其他暴发性活动,虽为两侧性的,但时常不对称或不同步。 7.肌阵挛发作为突然短暂闪电样肌肉收缩,可以为一块肌肉,一组肌肉,一个肢体或全身。常出现手中东西掉下或突然跌倒。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很短不到1秒,但可以成串发作。

上半年呼吸内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上半年呼吸内科临床路 径工作总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上半年呼吸内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13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通过6个月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呼吸内科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确定了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怀岭担任组长,范建新、单长波、李静担任副组长,李红建任个案管理员,闫庆红、刘贞、刘磊、孟亚、赵琰、郝敬林、李明慧任临床路径医师医疗组成员,王露露、孙静、张瑞任临床路径护理组成员。明确了我科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2013年上半年,完成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19例,未有变异退出,平均住院总费用元,平均抗生素费用元,平均住院日天。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呼吸内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入径人数、入径率,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呼吸内科每季度将分析和评价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医务处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并于每月底组织呼吸内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前期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进行小结、评价,详细分析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对下一步临床路径工作提出了质量改进建议。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科室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

肾病综合征大病历

住院病历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42 婚姻:已婚 职业:个体户 单位或住址:XXXX 籍贯:内蒙古 民族: 汉族 入院日期:2017年9月10日记录日期:2017年9月10日病史陈述者:本人 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乏力4月,双下肢浮肿1月 现病史:患者于2017年5月劳累后出现乏力,仅能步行上3层楼。无喘憋、心悸,无肢体麻木、肌痛。服用中药汤剂后症状略有减轻(具体不详)。8月中旬发现双下肢可凹性浮肿,伴双眼睑浮肿、尿中泡沫明显增多,尿色及尿量如常,无夜尿增多,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胀。9月1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尿微量白蛋白2840mg/L,尿沉渣RBC 3/ul。肝肾功:Alb 24g/L, Cr 84umol/L,血脂:TG 3.05mmol/L,TC 13.37mmol/L, LDL 10.82mmol/L;泌尿系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肾病综合征”,建议转入上级医院。患者遂于2017年9月10日就诊我院门诊并收住入院。 无皮疹、脱发、光过敏无明显口眼干、口腔溃疡。发病以来,精神差,睡眠可,纳可,小便如上述,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1992年患结核性胸膜炎,规律抗痨1.5年后好转(具体不详)。2001年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2012年始出现间断双膝关节疼痛,约1月发生一次,每次持续数小时,VAS 6分,受寒易诱发,未规律诊疗。2017年8月20日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疼痛,VAS 3分,但上述关节无红肿、晨僵、活动受限。2014年腹部B 超检查提示“多发胆囊息肉”,未诊治(具体不详)。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肝炎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中毒及输血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咳痰,无喘息、咯血。 循环系统:无气短、发绀、心前区疼痛。 消化系统:无吞咽困难、呕血,无慢性腹泻,无黑便、便血、黄疸。 泌尿生殖系统:详见现病史。 血液系统:无皮下出血点、淋巴结肿大、骨痛。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无畏寒、怕热、多汗,无食欲异常、烦渴、多饮,无皮肤、毛发和第二性征改变。 肌肉与骨骼系统:无关节红肿、活动障碍,无肌痛、肌肉萎缩、肥大。 神经系统:无情绪、性格改变,无头痛、癫痫、意识障碍,无肢体感觉异常、尿便出汗障碍。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为个体户。否认外地旅居史,否认明确有毒有害物质接

缺血性肠病

肠道疾病在我国常见[1-16],但缺血性肠病亦称缺血性肠炎则较少,它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自1963年Boley[17]、1966年Marston[18]报告该病以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报告病例正在增加. 凡全身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及其他某些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引起进入肠管的血流量减少,不能满足肠管的需要致肠壁缺血时,均可发生本病. 本病常在一些疾病基础上发生,最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 也有不少作者认为该病可无任何先驱疾病,而表现为特发性[19]. 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血管阻塞性缺血和非血管阻塞性缺血两种. 1 血管阻塞性缺血1.1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肠缺血的最常见病因,病变动脉的横径缩小至正常的2/3以下时,就会出现缺血的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于较大的血管,在肠系膜上动脉最常发生于腹主动脉开口的2cm以内,也是血栓的好发部位,肠系膜上动脉有12~16个分支向十二指肠及空肠回肠分布,另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等,其中中结肠动脉以侧支形成与腹主动脉相连接,其口径也大,易接受栓子的卡入,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以90°角相连,因此不易进入栓子,肠系膜下动脉老年人常易发生粥样硬化闭塞,但由于侧支血供丰富,故很少有症状. 供应肠道粘膜及粘膜下的小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管腔变小,这些小血管也可因炎症而闭塞,可导致溃疡性小肠结肠炎,局限性溃疡,极易穿孔,引起腹膜炎等. 这些小溃疡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结节性多动脉炎. Byun et al[20]对31例有急性腹痛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CT检查,发现31例患者具有缺血性肠病的典型改变. 说明全身血管病变也是肠缺血的常见原因. 1.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由于肠系膜上动脉管腔较粗,从腹主动脉发生的角斜行,因此由于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维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栓子脱落的各种栓子易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梗塞. 栓子来源大多为心房纤颤或近期内心肌梗塞引起者,也可来自人工瓣膜或心脏搭桥术后,其他如动脉瘤内栓子或有溃疡形成的动脉斑块脱落及主动脉病变引起但少见.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如发生过程较慢,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以毫无症状,但突然发生的血栓可引起肠梗塞. 一般在原有广泛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时,也可发生在夹层动脉瘤、系统性血管炎、口服避孕药或高凝状态. 在三支动脉中,肠系膜上动脉由于管腔大,从腹主动脉以锐角斜行分出,容易发生栓子栓塞,但无论哪一个动脉发生病变,严重的损伤将与该动脉分布的肠组织有关,也与该动脉的侧支循环有关. 腹腔动脉的血栓和血管病十分罕见,而肠道小血管和大动脉的闭塞可产生的症状,如缓慢闭塞或小血管病为肠绞痛、肠梗阻、局部溃疡、缺血性结肠炎及缺血性狭窄,而急性闭塞主要为肠梗塞. 恶性肿瘤栓子,手术的损伤及血管造影的并发症等也可引起肠壁的缺血. 肠壁血流主要由小动脉壁的张力变化来调节,肠粘膜大约接受肠壁血流量的50%~70%,对缺血最为敏感,一旦肠襻血流突然受阻,粘膜上皮脱落、溃疡、坏死,毛细血管壁因缺氧通透性增加,血浆或血液漏出肠壁、肠腔或腹腔内,细菌侵入肠壁,炎性细胞浸润,病变可向深层发展到肌层及浆膜层,引起全层肠壁梗塞甚至穿孔[21]. 如为暂时性缺血或缺血程度不重,侧枝循环建立,病理改变可恢复. 如侧枝循环不充分,在炎性改变基础上肌层纤维化,肠壁增厚,发生狭窄. 1.3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继发性病因包括肝硬变、脾肿大、门脉高压造成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滞缓、手术创伤、腹腔化脓性感染等,某些药物造成的高凝状态也可导致血栓形成,常见药物包括:可卡因、麦角胺、雌激素、苯丙胺、洋地黄、加压素以及口服避孕药等[22,23]. 静脉的阻塞多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关,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夜间阵发性血红蛋

临床路径分析总结

临床路径分析总结 4-6月份临床路径分析总结 目前我科在医院指导下进一步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目前4-6月份纳入临床路径病种仅为LC术,目前第二季度共有4人纳入临床路径,占LC术病人总数的10%左右。分析原因:(1)我科目前临床路径表有缺陷,医师在将病人的入路径时用药及治疗受限制;(2)纳入临床路径病例患者,退出路径的较多,经我科上级医师分析考虑,均不再纳入临床路径,将目前路径表的缺陷向医院汇报。 目前我前在开展临床路径时仍处于探讨阶段,对于临床路径表中的有关硬性规定我科上级医师建议修改后再执行,目前LC术病人住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10天左右,目前平均医疗费用9500元左右,与纳入临床路径的病例相比,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无明显改变。 对于纳入临床路径患者,目前对于护理工作规范,及时有明显提高,对于病人而言,诊断、治疗规范明确,目前路径表中存在缺陷,对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不能及时规避,是目前临床路径开展不顺利的主要原因,已将目前情况向医院进一步汇报,拟调整路径表,明确医疗工作,规避医疗风险。 7-9月份临床路径分析 目前我科在医院指导下进一步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目前7-9月将纳入临床路径病例为4人,目前仅占LC术病人总数的10%左右。目前临床路径表经医院指导后,再以调节,我针对了临床路径开展仍处于摸索、探讨阶段,对于临床路径中存在的风险仍有一定顾虑,目前相关工作均在协调中。 目前我科仍然将LC术有关病例纳入临床路径,目前停止其它临床路经工作,拟得省卫生厅审查临床路径表后,再开展临床路径。目前拟将甲状性肿块(甲瘤)纳入临床路径相关病例,已将情况向医院汇报。

目前患者满意度好,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工作开展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纳入临床路径相关病例均未发生变异。 关于39床蒋志祥病情说明 患者蒋志祥,男性,16岁,因转移性右下股疼痛3天,于2011年11月12日住院。 患者入院时病情:T38.5?、P86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神志合作,急性痛苦面容,腹平,腹肌稍紧张,右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明显,麦氏点为甚,腹部B超提示:急性阑尾炎,Blood—R提 9示:WBC12.4×10/L,中性0.92,入院时诊断考虑:急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不排除阑尾穿孔的可能性。于2011年11月12日21:00在连硬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阑尾根部变黑、有穿孔、有恶臭味,术中吸尽腹腔脓性液体约80ml,术后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腹腔引流管共引流2ml左右黄色渗出性液体,于术后第三天(2011年11月15日)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伤口换药,伤口无明显红肿及渗出,患者于2011年11月20日伤口疼痛,伤口换药时可见伤口有少许红肿,撑开伤口有淡红色液体引流,考虑伤口感染的可能大,于2011年11月21日行伤口折线、引流。 目前的病情:目前伤口已拆线、引流,伤口无明显黄色脓性液体,伤口线结反应严重,有渗液,目前治疗上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伤口换药Bid、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目前伤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患者于2011年11月26日在局麻下行伤口II期缝合,目前正在治疗中。 患者本人无特殊不适,患者父亲对我院医疗行为提出异议:(1) 患者伤口感染是否是因为医生抗生素使用时间过短(患者于2011年11月16日停用抗生素);2、患者术后伤口换药次数太少。对于患者家属所提出的异议,我科医务人员反复向患者家属解释。(1)阑尾炎伤口感染的原因考虑阑尾化脓后、脓液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小儿最常见且较严重的是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可引起局部流行。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发病原因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炎症常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毛细支气管炎,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 流行病学

毛细支气管炎有时可造成流行,70年代在我国南方农村曾先后发生过3次在流行,80年代在山西运城地区,90年代在北京,天津地区流行,70年代初在南方流行时,对本病尚缺乏认识,当时病名不一,病原不明,后经卫生部组织全国协作对流行进行监测和研究,方定名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为了确定其病原,医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1997年成功地分离到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病原一呼吸道合胞病毒,并鉴定出流行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这对今后制作有效疫苗,预防毛细地支气管为的流行提出了重要依据。 临床表现 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日~3日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体温以中,低度发热为见,发作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日-3日较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可达每分钟60次~80次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鸣;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绀,患儿常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疾病症状 (一)年龄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 (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 (三)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1~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 周。 (四)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胸部x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 疾病特点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婴幼儿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吞下。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发热38~39℃,偶达40℃,多2~3日即退。感觉疲劳,影响睡眠食欲,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年长儿再诉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或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低,升高者可能有继发细菌感染。身体健壮的小儿少见并发症,但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儿中,不但易患支气管炎,且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窦炎。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基本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和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常见。其他如维生素B1缺乏和心肌淀粉样 变性等目前国内均属罕见。 2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循环)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 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两种情况,第一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 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第二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诱因:1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贫血、妊娠、分勉、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可增加心脏负荷。 4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可增加心脏负荷。 5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等。 心力衰竭的分类:按其发病缓急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根据发病机制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分级: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量降低表现为主 症状: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 2咳嗽、咳痰、咯血 3乏力、疲倦、头晕、心悸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体征:肺部湿性啰音;心脏体征 (二)右心衰竭 症状:1消化道症状;2劳力性呼吸困难 体征:1水肿;2颈动脉征;3肝脏肿大;4心脏体征 (三)全心衰竭: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出现后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

肾病病例分析题

患儿,男性,6岁,因全身浮肿8天,加重伴尿少2天入院。患儿7天前双眼睑出现浮肿,渐及面部和全身,无尿急、尿频、尿痛等,无发热咳嗽,无呕吐腹泻。2天前浮肿加剧,阴囊部水肿明显,出现腹胀,尿量明显减少,遂来就诊。既往无肾脏病史,无家族史,无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120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80/54mmHg,体重22kg。神志清,精神差,双眼睑高度浮肿,双眼不能睁开,颜面部浮肿明显。颈软,胸部体检无异常,腹部膨隆,腹壁皮肤紧绷发亮,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双下肢高度水肿,呈凹陷性,阴囊及包皮明显水肿,双侧阴囊与大腿摩擦处可见皮肤破溃,上有脓性分泌物覆盖。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心理社会状况:患儿家属担心患儿预后,对所患疾病不知所措。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Hb110g/L,RBC3.2×1012/L,WBC10.5×109/L,PLT268×109/L。 2.尿常规: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 3.肾功能检查:BUN:7.8mmol/L、SCr:90.1μmol/L。 4.肝功能检查:TP:51g/L、ALB:21g/L、GLB:30g/L,A/G:0.7,总胆固醇:240mg/分升,甘油三酯:280mg/分升。 5.免疫学检查:补体C3:0.8mg/L。 6.血电解质:K:5.6mmol/L,Na:137mmol/L。

问题: 1.该患儿的可能诊断与依据?患儿已出现什么并发症? 2.患儿遵医嘱激素治疗一段时间后,如何判断激素疗效? 3.患儿激素治疗效果不好,医生建议其做肾穿刺活检,患儿家属不 太配合,作为管床护士,向家属简要叙述肾穿活检的目的、操作过程。患儿行肾穿后24小时内的护理重点有哪些? 4.患儿住院2周后,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拟于明日出院回家, 请教会家长尿蛋白检测的方法与结果判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每日食谱。 5.请详细讲解患儿的居家用药方案,疗效判断与副作用观察。请指 导其如何做好家庭防护避免感染。请分析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并指导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