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阶电路的仿真实验

一阶电路的仿真实验

一阶电路的仿真实验
一阶电路的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1 RC电路的过渡过程测量

一、实验目的

1、观察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曲线,了解RC电路由恒定电压源激励的充放电过程和零输入的放电过程。

2、学习并掌握EWB软件中虚拟示波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

1、充电过程

当电路中含有电容元件或电感元件时,如果电路中发生换路,例如电路的开关切换、电路的结构或元件参数发生改变等,则电路进入过渡过程。

一阶RC电路的充电过程是直流电源经电阻R向C充电,就是RC电路对直流激励的零状态响应。对于图1所示的一阶电路,当t=0时开关K由位置2转到位置1,由方程:

初始值:Uc(0-)=0

可以得出电容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RC充电时,电容两端的电压按照指数规律上升,零状态响应是电路激励的线性函数。其中τ=RC,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时间常数,它是反映电路过渡过程快慢程度的物理量。τ越大,暂态响应所待续的时间越长即过渡过程时间越长。反之,τ越小,过渡过程的时间越短。

2、放电过程

RC电路的放电过程是电容器的初始电压经电阻R放电,此时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为零输入响应。在图1中,让开关K于位置1,使初始值Uc(0-)=U S,再将开关K转到位置2。电容放电由方程,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内容

1、RC电路充电过程

(1) 在EWB软件的元器件库中,选择直流电压源、接地符号以及所需的电阻、电容、双掷开关等,电容C= μF (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电阻R= KΩ(另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按照图2接线,并从仪器库中选择示波器XSC接在电容器的两端。

(2) 启动仿真运行开关,手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切换,开关置于1点,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观测电容的电压变化,移动示波器显示面板上的指针位置,记录电容在不同时间下的电容电压,填在表1中。

表1 RC电路充电

2、RC电路放电过程

将电容充电至10V电压,手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切换,将开关K置于3点,电容通过电阻放电。观测方法同上,数据记在表2中。

表2 RC电路放电

3、RC电路时间常数的影响

按图2接线,按下面4种情况选取不同的R、C值,用示波器观察uc(t)波形的变化,电路充电和放电的快慢情况,并将其描绘下来。

(1)电容C= μF (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100)),电阻R= KΩ(另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

(2)电容C= μF (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100)),电阻R= KΩ(另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

(3)电容C= μF (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电阻R= KΩ(另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100)

(4)电容C= μF (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电阻R= KΩ(另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100)

四、思考与报告要求

1、绘制出电容充电及放电过程,并做出必要的说明。

2、RC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中电容电压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并与仿真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3、时间常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其值大小对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影响如何?

仿真实验2 正弦激励下RC 电路的过渡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研究RC 电路在正弦交流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二、原理及说明

1、正弦交流波激励下的响应

图1 RC 电路在正弦交流激励情况下的响应

设输入到RC 电路的正弦电压为u S = U Sm cos(ωt + ψ),t>0,为初相角,电路方程为:

)cos(ψω+=+t U u dt

du RC

Sm C C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为U 0,即u C (0–) = U 0 , 微分方程的解由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构成。 瞬态响应:0=+C C u dt

du RC

,求解得到:τ

/''t C Ke

u -= 稳态响应:)cos("u Cm C t U u ?ω+=)cos()

(12

RC arctg t RC U Sm ωψωω-++=

全响应:)cos("'/u Cm t C C C t U Ke

u u u ?ωτ

++=+=- 其中,K=U 0- U cm cos ?u ,

Cm U =

u arctg RC ?ψω=-。

三、实验内容

(1) 按图2接线,在EWB 软件的电源库中选取交流电压源,参数设置:幅值为2V ,

频率为50Hz ,初相角为0°。C=0.01μF ,R= 1KΩ。用示波器观察uc(t)波形的变化情况,并将其描绘下来。

图2

(2)R、C不改变,按下面3种情况选取交流电压源不同的参数。①幅值为2V,频率为50Hz,初相角为-180°~+180°,间隔30°;②频率为50Hz,初相角为0°,幅值范围是1-10V,间隔2V;③幅值为2V,初相角为0°,频率为0~1KHz,间隔200Hz。用示波器观察uc(t)波形的变化情况,并将其描绘下来。

四、思考与报告要求

1、给出仿真电路和仿真结果。

2、绘制各种激励下的响应,并做出必要的说明。

3、正弦波三个参数(振幅、角频率和初相位)对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影响如何?

仿真实验3 方波激励下RC 电路的过渡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研究RC 电路在方波激励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学习基本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结构特征,掌握其波形变换作用。

二、原理及说明

1、方波激励下的响应

对于RC 电路的方波响应,在电路的时间常数远小于方波周期时,可以视为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的多次过程。方波的前沿相当于给电路一个阶跃输入,其响应就是零状态响应,方波的后沿相当于在电容具有初始值uc(0-)时把电源用短路置换,电路响应转换成零输入响应。

由于方波是周期信号,可以用普通示波器显示出稳定的图形,以便于定量分析。本实验采用的方波信号的频率为1000Hz 。

为了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暂态过程,需采用图1所示的周期性方波u S 作为电路的激励信号,方波信号的周期为T ,只要满足T ≥10τ,便可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形成稳定的响应波形。

S

U

T

2

图 16-4

图 16-5

图1 图2

电阻R 、电容C 串联与方波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示波器观察电容电压u C ,便可观察到稳定的指数曲线,如图2所示,在荧光屏上测得电容电压最大值

(cm)a Cm =U

取(cm)0.632a b =,与指数曲线交点对应时间t轴的x点,则根据时间t轴比例尺(扫描时间t/cm ),该电路的时间常数cm

(cm)x t

?

=τ。 2、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在方波信号u S 作用在电阻R 、电容C 串联电路中,当满足电路时间常数τ远远小于方波周期T 的条件时,电阻两端(输出)的电压u R 与方波输入信号u S 呈微分关系,

t

u RC

u d d S

R ≈ 该电路称为微分电路。

当满足电路时间常数τ远远大于方波周期T 的条件时,电容C 两端(输出)的电压u C

与方波输入信号u S 呈积分关系,

t u RC

u d 1

S C ?≈

该电路称为积分电路。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输出、输入关系如图3(a)、(b)所示。

图3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三、实验内容

(1) 按图4接线,调整信号发生器,使之产生1KHz 、VP-P=2V 的稳定方波。

图4

(2) 按下面4种情况选取不同的R 、C 值。 ① C=1000 PF ,R= 10 KΩ;②C=1000 PF ,R=100 KΩ;③ C=0.01μF ,R= 1 KΩ;④ C=0.01μF ,R=100 KΩ。计算时间常数与方波脉宽的关系,用示波器观察电容电压uc(t)波形的变化情况,并将其描绘下来。

(3) 重复上述过程,用示波器观察电阻电压uR(t)波形的变化情况,并将其描绘下来。

四、思考与报告要求

1、给出仿真电路和仿真结果。

2、绘制方波激励下的响应,并做出必要的说明。

3、时间常数的大小对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影响如何?

4、构成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条件是什么?

仿真实验4 二阶电路响应

一、实验目的

1、观测二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分析电路参数对二阶电路响应的影响。

3、观察零状态响应,学习判定电路动态过程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1、二阶电路的响应

线性网络中,当含有电感L 、又含有电容C 时,称为二阶电路,如图1所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压、电流,可用二阶微分方程表达:

s c c u u dt

du RC dt uc

d LC =++2

为便于分析并解答,现以电容C 对R 、L 放电为例,具体分析图2所示电路,其对应的二阶微分方程为:

20c c du d uc

LC RC u dt dt

++=

设初始值为:u c(0+)=u c(0-)=U 0, ,I (0+)=I (0-)=0,上式微分方程的解为

t p t p c Be Ae t u 21)(+=

式中A ,B 是由初始条件决定的常数,P 1,P 2是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的根,且有:

LC

L R L R P 1

)2(2221\-±-

= 令:

σ=L

R

2 (称衰减系数)

01

ω=LC

(称固有振荡角频率) 2

2)2(1d L

R LC ω=- (ωd 称振荡角频率)

则 : 2

0221\ωσσ-±

-=P

d j P ωσ+-=1 d j P ωσ--=2

显然,电路的响应与电路参数有关,当电路参数为不同值时,电路的响应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 当R>2

C

L

时,称为非振荡(过阻尼)放电过程。其响应为 )()(2112120t p t p c e p e p p p U t u --= t p p

c e P P L U dt du C t i 2

1)

()(120--=-=

(2) 当R=2

C

L

时,称为临界(临界阻尼)状态,其响应为 t c e t U t u σσ-+=)1()(0 t c te L

U

dt du C

t i σ--=-=0)( (3) 当R<2

C

L

时,称为衰减振荡(欠阻尼)放电过程。其响应为: )s i n ()(00βωωωσ+=

-t e U t u d t d c t e L

U dt duc C t i d t d ωωσsin )(0--=-= (4) 当R=0时,称为等幅振荡(无阻尼)过程。其响应为

)2

sin()(00π

ω+

=t U t u c )sin()(000

πωω+=

t L

U t i 三、实验内容

1、在EWB 软件中建立如图1所示电路, c 选1000PF 电容,L 为25mH ,R 为10KΩ。电压源选2V 。电容两端接入示波器。

2、观察R 、L 、C 串联电路响应,观测电路响应波形。

3、调整电阻R 值,分别将R 设置为0KΩ,5KΩ和50KΩ,记录不同参数时,观察u c (t)几种状态并记录波形。

四、思考与报告要求

1、给出仿真电路和仿真结果,记录不同参数时二阶电路响应波形。

2、总结二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特点及其参数对电路响应的影响。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和实测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报告111-副本

课程专题实验报告 (1)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小组成员:涛,敏 学号:0,0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2-1班 指导教师:房建东 成绩: 2014年5月25日

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专题设计任务书(1)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专业班级:电子12-1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学号:涛 0敏0

实验观察R B 、R C 等参数变化对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R B 、R C 等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 信号发生器 2、 双踪示波器 SS —7802 3、 交流毫伏表 V76 4、 模拟电路实验箱 TPE —A4 5、 万用表 VC9205 四、实验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 B ≈ 2 11B B CC B R R U R +? I E =E BE B R U U -≈Ic U CE = U CC -I C (R C +R E )

图1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图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 ≈I E = E E R U 或I C = C C CC R U U 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计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五.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在Multisim中构建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a)所示,电路中晶体管采用FMMT5179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可在仿真电路中接入虚拟数字万用表,分别设置为直流电流表或直流电压 表,以便测量I BQ 、I CQ 和U CEQ ,如图所示。

实验一、电路模拟基础

实验一、电路模拟基础 概要 该实验包括用户基础界面,ADS文件的创建过程包括建立原理图、仿真控件、仿真、和数据显示等部分的内容。该实验还包括调谐与谐波平衡法仿真的一个简单例子。 目标 ●建立一个新的项目和原理图设计 ●设置并执行S参数模拟 ●显示模拟数据和储存 ●在模拟过程中调整电路参数 ●使用例子文件和节点名称 ●执行一个谐波平衡模拟 ●在数据显示区写一个等式 目录 1.运行ADS (2) 2.建立新项目 (3) 3.检查你的新项目内的文件 (5) 4.建立一个低通滤波器设计 (5) 5.设置S参数模拟 (6) 6.开始模拟并显示数据 (7) 7.储存数据窗口 (9) 8.调整滤波器电路 (10) 9.模拟一个RFIC的谐波平衡 (12) 10.增加一个线标签(节点名称),模拟,显示数据 (16)

步骤 1.运行ADS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Advanced Design System2005A → Advanced Design System”(见图一)。 图一、开始菜单中ADS 2005A的选项 用鼠标点击后出现初始化界面。 图二、ADS 2005初始化界面 随后,很快出现ADS主菜单。 图三、ADS主菜单

如果,你是第一次打开ADS,在打开主菜单之前还会出现下面的对话框。询问使用者希望做什么。 图四、询问询问使用者希望做什么的对话框 其中有创建新项目(Create a new project);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项目(Open a existing project);打开最近创建的项目(Open a recently used project)和打开例子项目(Open an example project)四个选项。你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始当的选项。同样,在主菜单中也有相同功能的选项。如果,你在下次打开主菜单之前不出现该对话框,你可以在“Don’t display this dialog box again”选项前面的方框内打勾。 2.建立新项目 a.在主窗口,通过点击下拉菜单“File→New Project…”创建新项目。 图五、创建新项目对话框 其中,项目的名称的安装目录为ADS项目缺省目录对应的文件夹。(一般安装时缺省目录是C:\user\default,你可以修改,但是注意不能用中文名称或放到中文名称的目录中,因为那样在模拟时会引起错误)。在项目名称栏输入项目名称“lab1”。 对话框下面的项目技术文件主要用于设定单位。在微带线布局时有用,我们选择mil。

(最新整理)实验6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

(完整)实验6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实验6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实验6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的全部内容。

实验六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特点。 (2) 学习二阶电路衰减系数、振荡频率的测量方法,了解电路参数对它们的影响; (3) 观察、分析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变化曲线及其特点,加深对二阶电路响应的认识与理解。 二、原理说明 (1) 二阶电路 在一个动态网络中,若同时有两个性质独立的储能元件L 和C 存在, 则这个可以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电路称 为二阶电路。 对于一个二阶电路,典型的RLC 串联电路(图6-1所示),无论是零输入响应还是零状态响应, 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都完全由特征方程 012=++RCp LCp (6.1) 的特征根 LC L R L R p 1222 2 ,1- ?? ? ??±-= (6。2) 来决定。 该特征根是二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所以该电路被称为二阶电路。一般分三种情况来分析: 1) C L R 2> P 1,2是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是过阻尼的非振荡过程。响应是单调的。波形如图6-2所示. 图4-3-7 二阶电 图6-1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原理实验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王向展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原理 实验名称: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科技实验大楼606 实验时间: 2017年6月12日 2017年6月12日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一、实验名称: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原理 1、转换速率(SR):也称压摆率,单位是V/μs。运放接成闭环条件下,将一个阶跃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运放的输出上升速率。 2、开环增益:当放大器中没有加入负反馈电路时的放大增益称为开环增益。 3、增益带宽积:放大器带宽和带宽增益的乘积,即运放增益下降为1时所对应的频率。 4、相位裕度:使得增益降为1时对应的频率点的相位与-180相位的差值。 5、输入共模范围:在差分放大电路中,二个输入端所加的是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叫共模信号,此信号的范围叫共模输入信号范围。 6、输出电压摆幅:一般指输出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图 1两级共源CMOS运放电路图 实验所用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有多个电流镜结构,M1、M2构成源耦合对,做差分输入;M3、M4构成电流镜做M1、M2的有源负载;M5、M8构成电流镜提供恒流源;M8、M9为偏置电路提供偏置。M6、M7为二级放大电路,Cc为引入的米勒补偿电容。 其中主要技术指标与电路的电气参数及几何尺寸的关系:

转换速率:SR=I5 I I 第一级增益:I I1=?I I2 I II2+I II4=?2I I1 I5(I2+I3) 第二级增益:I I2=?I I6 I II6+I II7=?2I I6 I6(I6+I7) 单位增益带宽:GB=I I2 I I 输出级极点:I2=?I I6 I I 零点:I1=I I6 I I 正CMR:I II,III=I II?√5 I3 ?|I II3|(III)+I II1,III 负CMR:I II,III=√I5 I1+I II5,饱和 +I II1,III+I II 饱和电压:I II,饱和=√2I II I 功耗:I IIII=(I8+I5+I7)(I II+I II) 四、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基于微电子技术应用背景和《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设置及其特点而设置,为IC设计性实验。其目的在于: 根据实验任务要求,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自主完成相应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掌握基本的IC设计技巧。 学习并掌握国际流行的EDA仿真软件Cadence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电路的模拟仿真。 五、实验内容 1、根据设计指标要求,针对CMOS两级共源运放结构,分析计算各器件尺寸。 2、电路的仿真与分析,重点进行直流工作点、交流AC和瞬态Trans分析,能熟练掌握各种分析的参数设置方法与仿真结果的查看方法。 3、电路性能的优化与器件参数调试,要求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

模拟电路_Multisim软件仿真教程

第13章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本章Multisim10电路仿真软件, 本章节讲解使用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目录 1. Multisim软件入门 2. 二极管电路 3. 基本放大电路 4. 差分放大电路 5. 负反馈放大电路 6. 集成运放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 7. 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 8. 信号产生和转换电路 9. 可调式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13.1 Multisim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 13.1.1 Multisim用户界面 在众多的EDA仿真软件中,Multisim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受到电类设计开发人员的青睐。Multisim用软件方法虚拟电子元器件及仪器仪表,将元器件和仪器集合为一体,是原理图设计、电路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来源于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原名EWB。 IIT公司于1988年推出一个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软件Electronics Work Bench(电子工作台,简称EWB),以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分析功能强大、易学易用而得到迅速推广使用。 1996年IIT推出了EWB5.0版本,在EWB5.x版本之后,从EWB6.0版本开始,IIT对EWB进行了较大变动,名称改为Multisim(多功能仿真软件)。 IIT后被美国国家仪器(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收购,软件更名为NI Multisim,Multisim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已经有Multisim2001、Multisim7、Multisim8、Multisim9 、Multisim10等版本,9版本之后增加了单片机和LabVIEW虚拟仪器的仿真和应用。 下面以Multisim10为例介绍其基本操作。图13.1-1是Multisim10的用户界面,包括菜单栏、标准工具栏、主工具栏、虚拟仪器工具栏、元器件工具栏、仿真按钮、状态栏、电路图编辑区等组成部分。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独立式键盘与LED显示示例 例4—17: 功能:数码管的数据端与P0口引脚采用正序,试编写程序,分别实现功能:上电后数码管显示“P”,按下任何键后,显示从“0”开始每隔1秒加1,加至“F”后,数码管显示“P”,进入等待按键状态。 Keil编程: 电路图: 初始状态时:

3 秒后:程序: TEMP EQU 30H ORG 0000H JMP START ORG 0100H START:MOV SP,#5FH MOV P0,#8CH MOV P3,#0FFH NOKEY:MOV A,P3 CPL A JZ NOKEY MOV TEMP,P3 CALL D10ms MOV A,P3 CJNE A,TEMP,NOKEY MOV R7,#16 MOV R2,#0 LOOP:MOV A,R2 MOV DPTR,#CODE_P0 MOVC A,@A+DPTR MOV P0,A INC R2 SETB RS0 CALL D_1S CLR RS0 DJNZ R7,LOOP JMP START D_1S:MOV R6,#100 D10:CALL D10ms DJNZ R6,D10 RET D10ms:MOV R5,#10 D1ms:MOV R4,#249 DL:NOP NOP DJNZ R4,DL DJNZ R5,D1ms RET CODE_P0:DB 0C0H,0F9H,0A4H,0B0H,99H, 92H,82H,0F8H DB 80H,90H,88H,83H,0C6H,0A1 H,86H,8EH END 例4—18: 功能:执行程序时,先显示“P” 1、按键K0按下后,数码管显示拨动开关S3~S0对应的十进制值; 2、按键K1按下后,P0口数码管显示拨动开关S3~S0对应的十六进制值; 3、按键K2按下后,P2口数码管显示拨动开关S3~S0对应的十六制值;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19 Multisim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 用Multisim 的仿真软件对数字电路进行仿真研究。 2.实验内容 实验19.1 交通灯报警电路仿真 交通灯故障报警电路工作要求如下: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指示灯在下 列情况下属正常工作,即单独的红灯指示、黄灯指示、绿灯指示及黄、绿灯 同时指示,而其他情况下均属于故障状态。出故障时报警灯亮。 设字母R 、Y 、G 分别表示红、黄、绿三个交通灯,高电平表示灯亮, 低电平表示灯灭。字母Z 表示报警灯,高电平表示报警。则真值表如表 19.1所示。 逻辑表达式为:RY RG G Y R Z ++= 若用与非门实现,则表达式可化为:RY RG G Y R Z ??= Multisim 仿真设计图如图19.1所示: 图19.1的电路图中分别用开关A 、B 、C 模拟控制红、黄、绿灯的亮暗,开关接向高电平时表示灯亮,接向低电平时表示灯灭。用发光二极管LED1的亮暗模拟报警灯的亮暗。另外用了一个5V 直流电源、一个7400四2输入与非门、一个7404六反相器、一个7420双4输入与非门、一个500 表19.1 LED_red LED1 图19.1

欧姆电阻。 在模拟实验中可以看出,当开关A、B、C中只有一个拨向高电平,以及B、C同时拨向高电平而A拨向低电平时报警灯不亮,其余情况下报警灯均亮。 实验19.2数字频率计电路仿真 数字频率计电路(实验13.3)的工作要求如下:能测出某一未知数字信号的频率,并用数码管显示测量结果。如果用2位数码管,则测量的最大频率是99Hz。 数字频率计电路Multisim仿真设计图如图19.2所示。其电路结构是: 用二片74LS90(U1和U2)组成BCD码100进制计数器,二个数码管U3和U4分别显示十位数和个位数。四D触发器74LS175(U5)与三输入与非门7410(U6B)组成可自启动的环形计数器,产生闸门控制信号和计数器清0信号。信号发生器XFG1产生频率为1Hz、占空比为50%的连续脉冲信号,信号发生器XFG2产生频率为1-99Hz(人为设置)、占空比为50%的连续脉冲信号作为被测脉冲。三输入与非门7410(U6A)为控制闸门。 运行后该频率计进行如下自动循环测量: 计数1秒→显示3秒→清零1秒→…… 改变被测脉冲频率,重新运行。

怎样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路课程的学习

怎样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路课程的学习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二 学习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一.实验要求与目的 1.进一步熟悉multisim软件的各种功能。 2.巩固学习用multisim软件画电路图。 3.学会使用multisim里面的各种仪器分析模拟电路。 4.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二、实验仪器 电脑一台及其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基本界面的电子平台上组建如图所示的仿真电路。双击电位器图标,将弹出的对话框的“Valve”选项卡的“Increment”栏改成“1”,将“Label”选项卡的“RefDes”栏改成“RP。 ” 2)调节RP大约在35%左右时,利用直流工作点分析方法分析直 流工作点的值。直流工作点分析(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是用来分析和计算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进行分析时,Multisim 自动将电路分析条件设为电感、交流电压源短路,电容断开。 单击Multisim 菜单“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待分析的电路节点,如2图所示。单击Simulate 按钮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列出了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各节点对地电压数据,根据各节点对地电压数据,可容易计算出直流工作点的值,依据分析结果,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中,比较理论估算与仿真分析结果。 表1 静态工作点数据 电压放大倍数测试 (1)关闭仿真开关,从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虚拟仪器工具条中,调出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和虚拟双踪示波器,将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将虚拟示波器两个通道分别接到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4所示。 (2)开启仿真开关,双击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图标“XFG1”,将打开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放大面板,首确认“Waveforms”栏下选取的是正弦信号,然后再确认频率为1kHZ”;再确认幅度为 10mVp,如图5所示。 四.仿真分析 动态测量仿真电路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数字仿真实验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数字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各种典型环节传递函数及其特性,掌握电路模拟和数字仿真研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各种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编制获得各种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数字仿真程序。 3.完成各种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 4.运行所编制的程序,完成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数字仿真研究,并与电路模拟研究的结果作比较。 三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设计并连接各种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 3.用MATLAB编写计算各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数字仿真研究,并与电路模拟测试结果作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 1.积分环节模拟电路、阶跃响应

仿真结果: 2.比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阶跃响应 仿真结果:

3.比例微分环节模拟电路、阶跃响应 仿真结果: 4.惯性环节模拟电路、阶跃响应

仿真结果: 5.实验结果分析: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1/Ts(T为积分时间常数),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1/(Ts+1)(T为惯性环节时间常数)。 当时间常数T趋近于无穷小,惯性环节可视为比例环节, 当时间常数T趋近于无穷大,惯性环节可视为积分环节。

实验二典型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分析的电路模拟与数 字仿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动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研究典型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观测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测出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并研究其参数变化对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设计并连接由一个积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组成的二阶闭环系统的模拟电路; 2.利用实验设备观测该二阶系统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并测出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3.二阶系统模拟电路的参数观测参数对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影响; 4.分析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 典型二阶系统 仿真结果:1)过阻尼

北京理工大学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1叠加定理的验证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并按上图连接; 2.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I1为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原理分析: 以电流表示数i为例: 设响应i对激励Us、Is的网络函数为H1、H2,则i=H1*Us+H2*Is 由上式可知,由两个激励产生的响应为每一个激励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响应之和。 则有,I1=I2+I3(1);同理,U1=U2+U3(2). 经检验,6.800=2.000+4.800,-1.600=-4.000+2.400,符合式(1)、(2),即叠加原理成立。

实验2并联谐振电路仿真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电阻R1、R2,电容C1,电感L1,信号源V1; 2.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10Ω,电阻R2=2KΩ,电感L1=2.5mH,电容C1=40uF。信号源V1设置为AC=5v,Voff=0,Freqence=500Hz。 3.分析参数设置: (1)AC分析: 要求:频率范围1HZ—100MEGHZ,输出节点为Vout。 步骤:依次选择选择菜单栏里的“simulate->Analyses->AC Analysis”,调出交流分析参数设置对话窗口,起始频率设为1Hz,停止频率设为100MHz,扫描类型为十倍频程,每十倍频程点数设

Matlab第五章 Simulink模拟电路仿真

第五章Simulink模拟电路仿真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5.1 电路仿真概要 5.1.1 MATLAB仿真V.S. Simulink仿真 利用MATLAB编写M文件和利用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均可实现对电路的仿真,在实现电路仿真的过程中和仿真结果输出中,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ex5_1.m clear; V=40;R=5;Ra=25;Rb=100;Rc=125;Rd=40;Re=37.5; R1=(Rb*Rc)/(Ra+Rb+Rc); R2=(Rc*Ra)/(Ra+Rb+Rc); R3=(Ra*Rb)/(Ra+Rb+Rc); Req=R+R1+1/(1/(R2+Re)+1/(R3+Rd)); I=V/Req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ex5_1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注意Simulink仿真中imeasurement模块 /vmeasurement模块和Display模块/Scope模块的联合使用 Series RLC Branch模块中R、C、L的确定方式 R:Resistance设置为真实值Capacitance设置为inf(无穷大)Inductance设置为0 C:Resistance设置为0 Capacitance设置为真实值Inductance设置为0 L:Resistance设置为0Capacitance设置为inf Inductance设置为真实值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常胜

实验五一阶RC电路的过渡过程的multisim实验分析解析

实验五 一阶RC 电路的过渡过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研究RC 串联电路的过渡过程。 2、研究元件参数的改变对电路过渡过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电路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稳定状态,当条件改变,就要过渡到新的稳定状态。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到另一种新的稳定状态往往不能跃变,而是需要一定的过渡过程(时间)的,这个物理过程就称为电路的过渡过程。电路的过渡过程往往为时短暂,所以电路在过渡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成为暂态,因而过渡过程又称为暂态过程。 1、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电容C 充电) 在图5-1 (a)所示RC 串联电路,开关S 在未合上之前电容元件未充电,在t = 0时将开关S 合上,电路既与一恒定电压为U 的电源接通,对电容元件开始充电。此时电路的响应叫零状态响应,也就是电容充电的过程。 (a) (b) 图5-1 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电路及u C 、u R 、i 随时间变化曲线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t > 0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注:dt du C i CU q dt dq i c c === ,故,) 电容元件两端电压为 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5-1 (b) 所示。电压u c 按指数规律随时间增长而趋于稳定值。 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阻上的电压为 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5-1 (b) 所示。

2、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电容C放电) 在图5-2(a)所示, RC串联电路。开关S在位置2时电容已充电,电容上的电压u C= U0,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t = 0时将开关从位置2转换到位置1,使电路脱离电源,输入信号为零。此时电容元件经过电阻R开始放电。此时电路的响应叫零输入响应,也就是电容放电的过程。 (a) (b) 图5-2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电路及u C、u R、i随时间变化曲线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t >0时的电路微分方程为 电容两端电压为 其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5-2 (b)所示。它的初始值为U0,按指数规律衰减而趋于零。 τ=R C 式中τ = RC,叫时间常数,它所反映了电路过渡过程所用时间的长短,τ越大过渡时间就越长。 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阻上电压为 其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5-2 (b)所示。 3、时间常数τ 在RC串联电路中,τ为电路的时间常数。在电路的零状态(电容充电)响应上升到稳态值的63.2%所需要时间为一个时间常数τ,或者是电路零输入(电容放电)响应衰减到初始值的36.8%所需要时间[2]。虽然真正电路到达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为无限大,但通常认为经过(3-5)τ的时间,过度过程就基本结束,电路进入稳态。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脉冲信号源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仿真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多级集成运放电路的工作特点。 (3)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1.测试开环和闭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的通频带; 2.比较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在开环和闭环时的差别; 3.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1)基本概念: 1.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的措施称为反馈。 若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则称之为负反馈;反之,称之为正反馈。若反馈存在于直流通路,则称为直流反馈;若反馈存在于交流通路,则称为交流反馈。 2.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压,则称之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流,则称之为电流反馈。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形式相叠加,称为串联反馈;以电流形式相叠加,称为并联反馈。 3.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时,“有无反馈”决定于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是否存在反馈支路。“直流反馈或交流反馈”决定于反馈支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正负反馈”的判断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为正反馈;“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并联反馈,否则为串联反馈。 4.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可以改善放大电路多方面的性能: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等。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该放大电路由两级运放构成的反相比例器组成,在末级的输出端引入了反馈网路C f 、R f2和R f1,构成了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R110kΩ R2100kΩ R3 10kΩ R43.9kΩ R53.9kΩ R63.9kΩ R7200kΩ R81kΩ R94.7kΩR10300kΩ U1A LM324N 3 2 11 41 U1C LM324N 10 9 11 4 8 C110uF C210uF C3 10uF J1 Key = Space J2 Key = A VCC 10V VEE -10V 1 4 10 8 11 12 13 7 3 6 5VEE VCC 2 9

仿真实验二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

仿真实验二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 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实验目的: (1)、测试二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了解电路元件参数对响应的影响。 (2)、观察、分析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状态轨迹及其特点。加深对二阶电路响应的认识与 理解。 实验原理: 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以电容电压为变量,电路的微分方程为:022=++c t c c u d du RC dt u d LC 以上二阶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012 =++RCp LCp 方程的特征根为: LC L R L R p 1)2(2212-±-= (1)p 1和p 2为不相等的负实根(C L R 2>)应显示过阻尼状态; (2)p 1和p 2为共轭复根 (C L R 2 < )应显示欠阻尼状态; (3)p 1和p 2为相等的负实根 (C L R 2= )应显示临界阻尼状态。 仿真例题分析:

如图: L=10mH,C=100μF ,R 2为20Ω,电源V=5V 。 理论计算过程: 1、临界状态: 根据公式得: Ω=??==--2010 10010102263 C L R 则当R=20Ω时,为临界状态,此时模拟波形为:

2、阻尼状态: 当R=100Ω,即为C L R 2 >时,为过阻尼状态,模拟波形为: 3、欠阻尼状态: 则若R=1Ω,即为C L R 2 <,应该为欠阻尼状态,此时模拟波形为:

四、结果与误差分析 仿真结果为:在RCL 串联电路中, 当 C L R 2> 显示过阻尼状态; C L R 2< 显示欠阻尼状态; C L R 2= 显示临界阻尼状态。 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测量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主要原因有: (1)本实验中具体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的部分较少,主要通过肉眼观察波形,此时若 在波形上得出数据,则会产生较大误差。 (2)观测误差;我们通过观测得到的数值会受各种因素限制,如在观察示波器时,由于 是肉眼观察,相位差有误差,但是我们只要精心准备仿真试验,尽力减小各种因素 的影响,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仿真结果。

《阶电路的仿真实验》word版

仿真实验1 RC电路的过渡过程测量 一、实验目的 1、观察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曲线,了解RC电路由恒定电压源激励的充放电过程和零输入的放电过程。 2、学习并掌握EWB软件中虚拟示波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 1、充电过程 当电路中含有电容元件或电感元件时,如果电路中发生换路,例如电路的开关切换、电路的结构或元件参数发生改变等,则电路进入过渡过程。 一阶RC电路的充电过程是直流电源经电阻R向C充电,就是RC电路对直流激励的零状态响应。对于图1所示的一阶电路,当t=0时开关K由位置2转到位置1,由方程: 初始值:Uc(0-)=0 可以得出电容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RC充电时,电容两端的电压按照指数规律上升,零状态响应是电路激励的线性函数。其中τ=RC,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时间常数,它是反映电路过渡过程快慢程度的物理量。τ越大,暂态响应所待续的时间越长即过渡过程时间越长。反之,τ越小,过渡过程的时间越短。 2、放电过程 RC电路的放电过程是电容器的初始电压经电阻R放电,此时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为零输入响应。在图1中,让开关K于位置1,使初始值Uc(0-)=U S,再将开关K转到位置2。电容放电由方程,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内容 1、RC电路充电过程 (1) 在EWB软件的元器件库中,选择直流电压源、接地符号以及所需的电阻、电容、双掷开关等,电容C= μF (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电阻R= KΩ(另一位同学学号最后两位)。按照图2接线,并从仪器库中选择示波器XSC接在电容器的两端。 (2) 启动仿真运行开关,手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切换,开关置于1点,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观测电容的电压变化,移动示波器显示面板上的指针位置,记录电容在不同时间下的电容电压,填在表1中。 表1 RC电路充电 充电时间 t2(s) (近似τ值)0τ2τ3τ4τ5τ 注: 测量值Uc(V) 理论值Uc(V) 2、RC电路放电过程 将电容充电至10V电压,手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切换,将开关K置于3点,电容通过电阻放电。观测方法同上,数据记在表2中。 表2 RC电路放电 放电时间 t2(s) (近似τ值)0τ2τ3τ4τ5τ 注: 测量值Uc(V) 理论值Uc(V)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 xxx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18日

目录 1、目的和意义 (3) 2、任务和要求 (3) 3、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4) 3.1 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4) 3.11仿真 (4) 3.12结果分析 (4) 3.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5) 3.21理论计算 (7) 3.21仿真 (7) 3.23结果分析 (8) 3.3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8) 3.31理论计算 (9) 3.32仿真 (9) 3.33结果分析 (9) 3.4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9) 3.41理论分析 (11) 3.42仿真 (12) 3.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积分电路) (12) 3.51理论分析 (13) 3.52仿真 (14) 3.6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角波与方波发生器) (14) 3.61理论分析 (14) 3.62仿真 (14) 4.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14) 5.总结 (18) 6.参考文献 (19)

一、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二阶电路的动态响应实验报告

二阶电路的动态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 2. 研究电路元件参数对二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影响。 3. 研究欠阻尼时,元件参数对α和固有频率的影响。 4. 研究RLC 串联电路所对应的二阶微分方程的解与元件参数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图1.1 RLC 串联二阶电路 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电路称为二阶电路。图1.1所示的线性RLC 串联电路是一个典型的二阶电路。可以用下述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 s 2 U 2=++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 (1-1) 初始值为 C I C i dt t du U u L t c c 0 00 )0()()0(== =-=-- 求解该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电容上的电压u c (t )。 再根据:dt du c t i c c =)( 可求得i c (t ),即回路电流i L (t )。 式(1-1)的特征方程为:01p p 2 =++RC LC 特征值为:2 0222,11)2(2p ωαα-±-=-±- =LC L R L R (1-2)

定义:衰减系数(阻尼系数)L R 2= α 自由振荡角频率(固有频率)LC 1 0= ω 由式1-2 可知,RLC 串联电路的响应类型与元件参数有关。 1. 零输入响应 动态电路在没有外施激励时,由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电路如图1.2所示,设电容已经充电,其电压为U 0,电感的初始电流为0。 图1.2 RLC 串联零输入电路 (1) C L R 2 >,响应是非振荡性的,称为过阻尼情况。 电路响应为: ) () ()()()(2 1 2 1 120 121 20 t P t P t P t P C e e P P L U t i e P e P P P U t u ---= --= 图1.3 RLC 串联零输入瞬态分析 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u C (t)由两个单调下降的指数函数组成,为非振荡的 过渡过程。整个放电过程中电流为正值, 且当2 11 2ln P P P P t m -=时,电流有极大值。 (2)C L R 2 =,响应临界振荡,称为临界阻尼情况。 电路响应为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pdf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电路图 二、实验步骤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连接; 2.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 I1为 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根据电路分析原理,解释三者是什么关系?并在实验报告中验证原理。 三、实验数据: 电压电流U/V I/A 第一组12V 10A 6.800 -1.600 第二组0V 10A 2.000 -4.000 第三组12V 0A 4.800 2.400 四、实验数据处理: U2 + U3 = 2.000V + 4.800V = 6.800V = U3 I2 + I3 = (-4.000A) + 2.400A= -1.600A = I1 五、实验结论: 由电路分析叠加原理知:由线性电路、线性受控源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中,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

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本次实验中,第一组各数据等于第二组与第三组各对应实验数据之和,与叠加原理吻合,验证了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即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模拟电路实验仿真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 1.1 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 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组态的基本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通过EWB 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熟悉三种电路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频率特性以及输入,输出电阻等方面各自的不同特点。 1.1.1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按图7.1-1搭建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选择电路菜单电路图选项(Circuit/Schematic Option )中的显示/隐藏(Show/Hide)按钮,设置并显示元件的标号与数值等 。 1.静态工作点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选项(Analysis/DC Operating Point)(当然,也可以使用仪器库中的数字多用表直接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管Q1工作在放大状态。 2.动态分析 用仪器库的函数发生器为电路提供正弦输入信号Vi(幅值为5mV,频率为10kH),用示波器观察到输入,输出波形。由波形图可观察到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信号反相位关系。再一种直接测量电压放大倍数的简便方法是用仪器库中的数字多用表直接测得。 3.参数扫描分析 在图7.1-1所示的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中,偏置电阻R1的阻值大小直接决定了静态电流IC的大小,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R1的阻值,可以观察到输出电压波形的失真情况。选择分析菜单中的参数扫描选项(Analysis/Parameter Sweep Analysis),在参数扫描设置对话框中将扫描元件设为R1,参数为电阻,扫描起始值为100K,终值为900K,扫描方式为线性,步长增量为400K,输出节点5,扫描用于暂态分析。 4.频率响应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交流频率分析项(Analysis/AC Frequency Analysis)在交流频率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定:扫描起始频率为1Hz,终止频率为1GHz,扫描形式为十进制,纵向刻度为线性,节点5做输出节点。 由图分析可得:当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电压VI为幅值5mV的变频电压时,

实验6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

实验六 二阶电路响应的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特点。 (2) 学习二阶电路衰减系数、振荡频率的测量方法,了解电路参数对它们的影响; (3) 观察、分析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变化曲线及其特点,加深对二阶电路响应的认识与 理解。 二、原理说明 (1) 二阶电路 在一个动态网络中,若同时有两个性质独立的储能元件L 和C 存在, 则这个可以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电路称为二 阶电路。 对于一个二阶电路,典型的RLC 串联电路(图6-1所示),无论是零输入响应还是零状态响应,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都完全由特征方程 012=++RCp LCp (6.1) 的特征根 LC L R L R p 1222 2 ,1- ?? ? ??±-= (6.2) 来决定。 该特征根是二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所以该电路被称为二阶电路。一般分三种情况来分析: 1) C L R 2 > P 1,2是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是过阻尼的非振荡过程。响应是单调的。波形如图6-2所示。 图6-2 过阻尼状态变化曲线图 图6-3 临界阻尼状态变化曲线 2) C L R 2 = 图4-3-7 二阶电路 图6-1

P 1,2是两个相等的负实根。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是临界阻尼过程。响应处于振荡与非振荡的临界点上。其本质属于非周期暂态过程。波形如图6-3所示 3) C L R 2 < P 1,2是一对共扼复根。零输入响应中的电压、电流具有衰减振荡的特点,称为欠阻尼状态。此时,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 ())t (ωke t)ωK t ω(K e t u d δt d d δt c ?+=+=--cos sin cos 21 (6.3) 式中: 2202 21δωω-=?? ? ??-= L R LC d , L R 2=δ, LC 10=ω δ是衰减系数,通常是一个正实数,ωd 是衰减振荡角频率,δ越大衰减越快,ωd 越高振 荡周期越小。若电路中电阻为零,就成为等幅振荡,即 00d R ωω=== (6.4) u C (t)的欠阻尼过渡过程如图6-4。u L (t) 的欠阻尼过渡过程与u C (t)相似。(当R→0时,u C (t)就变得与u L (t)完全一样而且是等幅振荡了)。 图6-4 欠阻尼状态变化曲线 图6-5串联电路接至方波激励的衰减振荡的波形 (2) 欠阻尼状态下的衰减系数δ和振荡角频率ωd 。 可以通过示波器观测电容电压的波形求得。R 、L 、C 串联电路接至方波激励时, 呈现衰减振荡暂态过程的波形如图4-3-11所示。 由图可见,相邻两个最大值的间距为振荡周期m ,由此计算振荡频率为 n T m T d = (6.5) 式中 m -- 振荡周期T d 所占格数; n -- 方波周期 T 所占格数。 振荡角频率为 d d d T f π πω22== (6.6) 衰减系数 2 1ln 1 h h T d = δ (6.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