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解构主义解读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解构主义解读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解构主义解读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解构主义解读

题目:《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解构主义解读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美文学

学生姓名: 赵荃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解构主义解读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创作多部戏剧并产生广泛的影响。《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是其中代表作之一。本文将从颠覆戏剧中的男人和女人,异性恋和同性恋,生和死这三组二元对立项的角度,揭示西方现代人的精神压抑和生存危机。

关键词:《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二元对立;男人/ 女人;异性恋/同性恋;生/死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史上最多产、创作时间持续最长久的剧作家。他同尤金·奥尼尔、阿瑟·密勒并称为“美国三大现代戏剧家”。他以结合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为题材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戏剧作品,并多次获奖。其中《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影响力最为广泛。前两部在国内讨论的热度至今不减,相比较而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的关注度不够高。在威廉斯的创作中“两种文化的紧张关系一直萦绕他的一生,一种是耕地式的南方,让人回想起绅士和精致的部分神秘色彩的过去;一种是工业化的北方,富有商业气息的敏锐和实用性”。(Adler 131)从他的作品中更多流露出来的是对工业化社会的批判。尤其,在这部戏剧中,作者细致地从描摹几位主要人物之间对话中充分展示出戏剧的张力,揭示人物在面对越来越高度发达的工业会社会时,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暴露出人性的缺陷以及信仰丧失后的自我堕落,逃避现实的消极人生观念。

深入细读本剧,我们发现有三组主要的二元对立项。本文试图从解构主义的视角通过颠覆男人和女人、异性恋和同性恋、生和死的二项对立关系来展示剧中人物的真实生存状态和人性中的丑陋部分,探讨西方现代社会群体普遍的精神困惑以及无所适从的生存危机。正如“德里达描述过‘解构的一个主要策略’:传统哲学的一个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方面统治者着另一个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解构这个对立命题归根到底,便是在一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卡勒72)即打破常规的思维,不再遵循普遍认可的规律,以反权威,反理性的观念,站在对立面的位置研究文本的意义是如何产生和表达的。

一、男人/ 女人

人类世界只存在两种性别:男人和女人。从过去的母系社会到解放妇女运动,提倡男女平等到大肆宣扬的女权主义,女人的地位始终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她们始终处在劣势,受男权占主导地位社会的压迫。但随着女性意识地不断觉醒,女性经济上的进一步独立,女性的社会地位正在逐渐上升。在本剧中,体现在大阿爹和大阿妈,布里克和玛格丽特,这两对之间的紧张关系。

大阿爹在第二幕出场时,有关他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是“大阿爹先进门,身材高大,一副凶相,焦急不安。”(威廉斯274)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第一幕中关于

大阿妈的描述“她是个有矮又胖的老太婆;高龄六十,体重一百七十磅,使得她多半时间都气喘如牛。”(威254)从对这两人出场的描述,我们注意到大阿爹的形象是高大威猛,气势如虹,即便略显急躁也不减其震慑力;而大阿妈却是又矮又胖的老太婆,走路都吃力。人物形象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暗示在接下来他们几次交锋中的结果。大阿爹进场时,众人正在为大阿爹的六十五岁做贺寿准备。大阿妈为活跃气氛,拉住牧师坐在她腿上,并且发出刺耳的笑声。不过,大阿爹显然对她这种行为甚为不屑,大声呵斥“大阿妈,你别胡闹了行不行?你上了年纪,身体又胖。”(威279)大阿爹的反应流露出厌恶,并且当着孩子们和女仆的面毫不留情地发泄他的不满,嘲讽大阿妈这种低俗的玩笑。大阿妈一贯就是个喜欢粗俗胡闹的人。她原本看到气氛紧张,想缓和一下,却反被批评。然而,大阿妈一句反驳的话也没有,只是招呼大家开始祝寿结束尴尬的玩笑。接下来,大阿爹盘问布里克喝酒,夜晚出去摔骨折的事情。布里克很生气,不正面回答,躲躲闪闪地逃避问题。父子俩争论之时,大阿妈插话进来,提议要大阿爹吹灭生日蜡烛,大阿爹拒绝了。大阿妈以为大阿爹开玩笑,又继续劝说大阿爹开始庆祝生日,这时,大阿爹怒气冲冲“而你也当我快死了,就动手接管了,好吧,现在起别再接管了。艾达,因为我还没死呢,你就趁此停止接管的活动吧,因为轮不到你来管。”(威285)大阿爹这段大发脾气说出的话立刻凸显出大阿爹和大阿妈之间的对立关系。大阿爹看到在以为他患的是癌症,生命受到威胁之时,大阿妈带着她哇啦哇啦的嗓门,到处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似乎积极地在接管他的权力。这点大阿爹无法容忍,他不允许自己被忽视、被取代。大阿爹说话里强调的“接管”,可以理解为大阿妈作为女性,多年来受大阿爹的领导,服从和执行他的命令。大阿爹生病期间,她得到一些机会去行使她作为母亲的权利,处理家中的矛盾和纠纷。女性一旦受压抑久了,也会不自觉地寻求合适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行使话语权,发号施令。可大阿爹作为男性,他绝对不允许其地位受到威胁,也不愿与大阿妈分享作为家长的权利。他要永远的高高在上,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大阿妈。男人的权力欲望和贪恋权利的强烈虚荣心在大阿爹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女性若要跨越这样的限制,摆脱依附男人的命运就要继续地斗争。

布里克和玛格丽特的关系一直处于拉锯战中,彼此互不相让,针锋相对,又彼此妥协。剧幕拉开后,玛格丽特一边洗澡,一边骂着古柏的孩子们是没脖子的,因为弄脏了她的衣服。剧中旁白暗示着布里克的态度。“他跟玛格丽特说话有个特点,就是声调里客客气气地装着感兴趣的样子,掩饰住内心中的冷漠,或者更加恶劣的情绪。”(威233)由此可见,布里克对玛格丽特是一种冷漠的,却又故意要维护男人的绅士做法。从后面的对话中知道,其实,他们是分开睡,也就是没有正常夫妻的性生活,理由是布里克的拒绝。然而,玛格丽特觊觎大阿爹的财产,而大阿爹的另一个儿子古柏确实多子多女,她心里很不服气。所以,她特别需要和布里克生个孩子来获得继承财产的权益。她洗完澡出来后,冲着布里克妩媚地笑,还十分得意地展示其诱人的身材,宣称就连大阿爹也迷恋她,并且在孟菲斯城社交界很受欢迎。玛格丽特的絮叨原本要激起布里克作为男人和丈夫的嫉妒和欲望,从而对她产生占有欲,可惜的是布里克不把她的话当回事,总是冷冷的回答,让玛格丽特感到受挫。作为女人,她的魅力却无法获得丈夫的认可,且一再地拒绝她。她强调自己感到寂寞,其实就是渴望得到布里克的爱抚,布里克以沉默的方式再次拒绝。而当布里克的拐杖掉了,玛格丽特告诉他“扶住我”,但,布里克却回答“不,把拐杖儿给我就行了。”玛格丽特又强调可以扶在她的肩上,但布里克仍是不接受,坚持只要他的拐棍。他的语气强硬,玛格丽特只好

给他拐杖。这次交锋中,布里克坚定地拒绝玛格丽特的帮助,也即拒绝信任她、依靠她。布里克作为男人,彰显他作为男人强烈的自尊心和独立性。他不想依赖于女人,降低他的男子气魄,更不可以在女人面前表现得脆弱。他选择放弃帮助,放弃相信女人。他只愿依赖自己,以自己的力量掌控拐杖,掌握自己的路。这也从侧面看到男人的大男子主义,以及对女人形成的偏见和固有的评价标准。甚至,玛格丽特为布里克准备好送给大阿爹贺寿的礼物,让他在上面写句贺词,布里克也毫不客气地拒绝,再次看到布里克对于玛格丽特的安排一点也不配合。后来,两人一度因为斯基普的事打起来,布里克生气地扔拐杖,而玛格丽特则躲避他的追打。在双方较量中,玛格丽特还是比较大胆,她敢于提到明知会引起布里克不愉快的话题,但还是忍不住要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委屈。比起大阿妈被大阿爹职责后仍坚持说很爱他,玛格丽特不单是装弱者,试图博取同情;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进攻性,引起布里克的愤怒。因此,才会引发二人的激烈冲突。即便要闹翻,甚至是挨打,玛格丽特还是会宣泄她的情绪。“不同于布里克,玛格丽特能够面对真实的世界,并且完全地接受有关自己和他人的一切现实。毫无疑问,她的力量和欲望使她能说服布里克。”(Martin 253—254)到第三幕的最后,玛格丽特借藏起布里克的酒瓶逼迫布里克与其发生关系。所以,我们看到她的野性、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性格。女性的韧性和耐力让她在最后时刻在这场与男人的斗争中占据主动权。

二、异性恋/同性恋

在这部戏剧之中,布里克和玛格丽特这一对夫妇,从恋爱到结婚到后来的无性婚姻生活,一直都在维持着一种正常的“异性恋”关系。这一关系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合情合理的。然而戏剧中同时还潜藏着,另一种较为隐晦的关系即布里克与斯基普,他们的关系是一种不被认同的,认为不合乎伦理道德的“同性恋”关系。尽管,布里克坚持两人是纯洁的友情关系,并不是他人定义的“搞鸡奸”。但三个人间的两股对立关系已经形成,最终是斯基普自杀了,布里克的心也死掉了。他无法面对现实,只能借助酒精麻痹自我,逃避失去爱人的痛苦。

从剧幕开始,布里克和玛格丽特之间关系就比较紧张,随着两人对话的展开,揭示出二人关系冷谈的原由,他们之间的“第三者”——斯基普。他们三人是大学时代认识的,经常聚会。后来,大学毕业,布里克娶了玛格丽特。然而布里克和斯基普之间交往过密引起玛格丽特的怀疑和嫉妒,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因为他而冷落自己,得到比她更多的关爱。于是,玛格丽特利用布里克受伤之际,与斯基普单独在外地时挑逗他,而斯基普为表明他与布里克的清白而同她发生关系。但斯基普还是堕落了,成天的酗酒,最后自杀了。而活着的布里克也不好受,他迷恋上酒精来逃离现实世界。他对于玛格丽特只剩下名义上的丈夫这个称谓。虽然,玛格丽特最后成功地迫使布里克与她发生关系,但是布里克其实真正在乎的人显然是斯基普。他因为斯基普的离去,整个人失去生活的信心和目标。他曾经是著名的解说员,如今却什么也做不了。玛格丽特即使是占有了他的身体,也进入不了布里克的内心世界。她是真正的失败者,他的精神世界里只有斯基普。斯基普走了,酒精成为了他的精神依赖。他的世界似乎就是被判无期徒刑,他活着就是在服刑。在为斯基普的牺牲而活着,以证明他们很正常。一旦布里克选择离去,那么更多的流言蜚语会更加猛烈地证明他们就是“同性恋”。“如果真有这回事,在他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里,要‘保全面子’也硬是不能承认”。(威315)他们的关系永远无法获得认可和理解,一旦真有这样的感情,也只能是断然的否认,就是死也不能承认。因为,斯基普的确这样做了。如果内心的痛苦已无法承

受,倒不如以死获得解脱。现实社会世俗定义的“同性恋”是肮脏不堪,伤风败俗的行为,即便是真诚的、纯洁的、心灵上的伴侣,也决不被大众接受。为了尊严,两个心灵彼此依赖的人也只有深深的掩盖起来,默默忍受痛苦。尽管异性恋是社会的主流,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然而,毕竟还有些人不同于大多数人的选择,但也不能因此备受折磨和指责,令他们不敢坦然地面对。本剧中,布里克和玛格丽特的关系是对那种虚伪的异性恋的讽刺,不相爱的偏偏被绑在一起,相知相爱的人却注定要被扼杀,被否定。所以,这里以布里克和斯基普为例,作者同情那些被世人所不耻的,遭到摒弃的同性恋人们。

三、生/死

生与死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在这部戏剧中,威廉斯最终关注的是精神死亡和人性的毁灭。因为这些防卫者处在怀疑和被社会抛弃的位置,所以他们否定对于其他人的责任,放弃理想。这也是一种死亡”。(Crandel 136)作者在这部戏剧中重点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生和死的问题,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态度。大阿爹得了癌症,即将死去,却不愿面对死亡,仍要挣扎着继续行使权力,想象着尽情享乐,以弥补从前的缺憾。大阿爹其实是十分畏惧死亡的,他也以结肠痉挛为自我麻痹的借口来逃避癌症的话题,逃避他的子女们虎视眈眈地等着他死后继承遗产,也厌恶大阿妈迫不及待地接管他的权力。他拒绝面对死亡而幻想他接下来能做些什么。“对死----一无所知----倒是福分啊。人就没有那个福分,他是想象得出死亡滋味的唯一生物,他懂得死是怎么回事。”(威 297)大阿爹早已看明白死亡是怎么回事,正因为了解其中的滋味,才会产生恐惧。并且以自我催眠的方式告诉自己其实没什么,只是结肠痉挛。当布里克问玛格丽特大阿爹是否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晚期,玛格丽特告诉他“你得糊弄他们,他们也得糊弄自个儿。因为人总是梦想着长生不老,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多半人想要在人间求得永生,可布想在天堂。”(威 263)玛格丽特的这番话概括了大部分人的心态:渴望永生。明知这是不可能。像大阿爹这样迷恋权力,充满欲望,在虚伪的环境下拥有顽强的适应能力,戴上一副虚假的面具的人才能应对自如的生存下去。斯基普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无法在这个世界真实的存在着,死亡是他的唯一解脱。

“同性恋”问题是布里克无法回避又解不开的心结。他不能假装不存在,若无其事地生活。他曾恐惧过,逃避过。但最终他认真地思考并试图寻求释放自我的方式。但现实世界的丑陋超出他的想象,种种的限制和误解令他感到痛苦、窒息。最后,他选择自杀,这是他对世界绝望后的最直接反应。现代悲剧认为个体的死亡和痛苦有双重意义:“是对旧的社会政治权力、文明束缚的否定,它把现代人作为个性的新丰收的第一批果实交付给未知的社会。在社会困境、精神、人体本体困境中挣扎的现代个人,正是在这种牺牲死亡痛苦中显示出人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显示出人的个体生存的真实性,并延续人类本体意义上的共同的自由生存。”(任生名 107)因此,斯基普的死是真实自我的完全宣泄和彻底解放,在尊严和价值受到创伤时,他选择坚决地维护作为人的真实存在和情感倾向。同时,控诉那些制造谎言,生活在虚伪世界的人。作者以斯基普的死亡来唤醒那些戴着面具生活的人,关注内心世界的精神需求,而不要在物质和感官体验中放纵自我,荒度人生。斯基普的死不荒谬,也不可耻。死亡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而大阿爹这样即将死去,却还贪恋活在虚情假意、物欲横流的世界,不肯面对现实内心空虚的人倒是有些可悲又可怜。

戏剧中还存在其它一些二元对立项,但这三组二元对立项是主体部分。它们

之间对峙、碰撞,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压制、超越对方,互相之间斗争以求获得主动权和控制权。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男性占主导地位,但是女性一直在寻求突破,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来争取更多权力。而不被大众认可和一度被世人嘲笑和蔑视的同性恋问题,在今天更具包容性的社会中,逐渐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人们对待生死观的态度也更加真实,评价生或死的意义的视野更加开阔。“作者主要是抓住群体经历中的真实特质和人类在共同危机的雷雨云笼罩下的相互影响。”(Thompson 78)通过各具性格特征的人物间的生动对话,透视出他们真正的精神世界。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洞悉人生的种种困境,揭露社会和人性丑陋的一面,以此告诫那些处于迷惘和痛苦的人,逃避是徒劳的,只有走出自我世界,勇敢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断地处于自我修复和完善中才能在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生存。

参考文献:

⑴Adler, Thomas P. American Drama, 1940—1960: A Critical History.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⑵Crandel, George W. 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Tennessee Williams.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96.

⑶Martin, Rober A. ed. Critical Essays on Tennessee Williams. New York: G. K. Hall

& Co., 1997.

⑷Thompson, Judith J. Tennessee Williams’s Plays: Memory, Myth, and Symbol

(Reversed Version). New York: Peter Lang, 2002.

⑸乔纳森·卡勒. 论解构[M].陆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⑹任生名. 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⑺田纳西·威廉斯. 外国当代剧作选(3)[M].东秀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1992.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estructuralism to Interpret Cat on a Hot Tin Roof

Abstract: Tennessee William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laywright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drama, who creates various works causing extensive influence. Cat on a Hot Tin Roof is one of his most typical plays. This paper will reverse three groups of binary opposition: man and woman, heterosexuality and homosexuality, life and death, revealing the spiritual oppress and existent crisis of western modern people.

Key Words:Cat on a Hot Tin Roof; Binary Opposition; Man/Woman; Heterosexuality/ Homosexuality; Life /Death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马梦琪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论文

大 众 文 艺大 60摘要:当今社会,整个城市建筑的风格不尽相同,混泥土、钢 筋结合下得现代建筑缺乏生机。解构主义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解构主义设计不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艺术;德里达;哲学 在现代设计史上,设计风格的转变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转变后的设计基本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发展。而这些设计基本都是基于形式主义上的探索。解构主义便是其中的一支分支。 一、解构主义的由来 解构主义(d e s o n s t r u c t i o n)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来的 。因此,它的形式实际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的角度上讲,1967年前后就被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从字意上来讲,解构主义是指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德里达所攻击的对象,恰恰是列维·斯特劳斯理论,他认为其理论“毫无生气”。在70年代已有一些学者攻击斯特劳斯理论。他们被成为“后结构主义”。德里达也是其中成员之一,但最后发展自己的体系,最终形成了所谓的“解构主义”理论,独树一帜,影响甚大。 二、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影响 对于设计、建筑界来说,德里达理论的提出比较适时。从建筑设计来讲单调的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垄断设计风格几十年之久,在建筑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厌倦。而解构主义正是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具有强烈个性的新哲学理论的提出在建筑设计领域被采用。 三、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运用及代表人物、作品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是语言的创新、尝试与探索,它不是保守的而是反传统的、激进的、凭建筑师的直觉经验而来。按伽德纳的理解,直觉是另一种东西,人们可以借助它来达到某种内心的、对于潜藏在世界背后并且弥漫于世界之中的创造流(crearive flow)的交感进行认知。直线(垂直、平线)的古典原则在这儿遇到了斜线。零散与偶然的挑战,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因此,解构是反传统和约定俗成的,它是一种新思想、新方法的起点。 进行“解构”思考的著名设计师有P?艾曼森(P e t e r Eisenman)、哈迪德(Zaha Hadid)、盖里(F.Gehry)等人以及赛特集团和OMA集团,他们的共同是从整体上或部分地对建筑系统进行批判,寻求平衡性。如在美中寻丑,理性中寻求非理性。其核心思想是克服约束和真正的阻碍,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断整个连续的“文本性”,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对受压制、约束的不纯和杂乱无章的东西以及内在的粗野狂暴进行描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建立的城市和建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1.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 最早反映在弗兰克?盖里被认为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代表作:1989年设计的德国维特拉国际家居展览中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建于(1995~1997)年,作为90年代世界最著名的新建筑,盖里重新撰写了建筑手法的传统 盖里的设计基本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形态。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他重视解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但本身却是一种新的形式。是解析了以后的结构。他对于空间本事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所谓的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感。 2.P?艾曼森(Peter Eisenman) P?艾曼森(Peter Eisenman)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与P?艾曼森有较多联系,对其思想也有一定影响。艾曼森的两大作品——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克斯纳艺术中心与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 艾曼森主持的DAAD学院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始于1987年,学院1996年底建成。原建筑呈折线互相联系,扩建部分在原有建筑北侧而且沿着山坡布置。总体布局、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独具特色。设计借助计算机,建筑轴网的每个交点都在三度空间不断位移,多层次交叉、错动。利用扩建部分与己建成部分的空间作为中庭。新旧建筑之间的空间本来就极不规则,设计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并予以发挥。沿中庭北侧布置单跑大楼梯,平面呈曲线状,坡度极缓而且有宽度变化,大楼梯与横跨中庭的天桥、顶光组合成极具特色的共享空间。由于高层的变化、结构的扭转、空间的穿插,形成强烈的动感,这种扑朔迷离的空间在建筑艺术确实有所突破。DAAP学院的外立面也很有特色。新主入口由轻淡的红、绿、蓝三色组成交叉的状构图,具有独特的动感,有人称之为“交响乐式的地震”。 3.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在德里达解构主义观点的影响下,屈米在拉维莱特公园设计中一反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类型学,生态学和文脉主义的观点,认为那些观点都是怀旧、保守的表现,脱离今天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拉维莱特公园应当是无中心、无边界开放型公园,建筑艺术不依赖传统的构图规律,如等级、秩序等,而是以点、线、面整体并列、交叉、重叠、创造出动态的空间构成,一种新的空间模式。 无中心或许是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拉维莱特公园中心构思是设计的核心思想。 在 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成为西方建筑届的热门话题。“解构主义”可以说是一种设计中的哲学思想,它采用歪曲、错位、变形的手法,反对设计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等彼此的有机联系,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解构主义的风格并没有成为主流,但极大的丰富了建筑设计的表现力。在当今社会,整个城市都是一样的白灰色盒子,显得呆滞而缺乏生气。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都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世界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解构主义像是七彩多元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那一抹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6. [2]许力主编.薛恩论.李道增等编著.《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2005. [3]尹国均编著.《混杂搅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N中变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尹国均编著《国外后现代主义建筑》.重庆出版社,2008. [5]谷康.李晓颖.朱艳春.编著《园林设计初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英)杰里米·梅尔文编著:《…isms流派》建筑卷,王环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 倪晓明 (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 理论研究?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 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 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皆不满意;他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 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73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成视觉上的复杂、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 实际上,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 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设计师盖里、埃森曼、特斯楚米、本尼什、晗迪特、里伯斯坎、辛门布劳和日本的井广美藤。其中以生于加拿大的美国设计师盖里的作品最负盛名。 20世纪80-90年代,盖里的设计引起世界户泛关注,其重要作品也遍布世界各地:巴黎的“美国中心”、瑞士巴塞尔的维斯塔公司总部、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等。此外,还有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市市政会议中心;本尼什设计的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学院大楼等。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後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阅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阅读成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而这个的通常结论就是,这些分类实际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解构主义在学术界与大众刊物中都极具争议性。在学术界中,它被指控为虚无主义、寄生性太重以及根本就很疯狂。而在大众刊物中,它被当作是学术界已经完全与现实脱离的一个象征。尽管有这些争议的存在,解构主义仍旧是一个当代哲学与文学批评理论里的一股主要力量。 解构在建筑上: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一一,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这种简单集合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结果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德里达本人对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是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篇一: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①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总体上表 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60年代法国一些文论家、作家和哲学家组成了太凯系集团,明确打出后结构主义的旗号,德里达也是其重要成员之一,该集团在思想上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 密切的联系。随后德里达将解构主义介绍至美国,很快取代了新批评长期以来的支配地位,尤其是耶鲁 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颇负盛名,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②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 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⑴尼采和非理性主义: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与解构主义关系密切,他 主张文字超越一切观念形态,真理就是一支由隐喻、拟人和双关等修辞手段组成的军队,哲学和一切观 念形态都首先是文字。德里达受尼采影响也肯定文字的自由游戏。⑵海德格尔:德里达在解构西方形 而上学的哲学传统上与海德格尔极为相似,其语言第一的观点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拯救哲学的观 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⑶巴尔特:巴尔特后期转向了后结构主义,建构了独特的文本理论与 阅读理论:⒈能指群与复数的文本:从消解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认为文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不 能构成索绪尔所谓的完整固定的符号,能指所指涉的不是一个概念即所指,而是一个能指群,这就导致 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达到其所指前就已经转向了其他的能指,能指最终只能够在所 指的表面进行自由漂移,语词符号不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有限的能指符号所折射的是一个能指大海。巴尔特据此指出作品是单数的而文本则是复数的,任何文本真正成为文本时,其四周已经是一片无 形的文本海洋,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原初文本,这种复数特点 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散和转换,文本本身只是一个开放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都只不过是这个活 动中迅速生成而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这是对结构主义作品论的有力消解。⒉阅读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a、阅读结构主义作品只需要理解性思维,而阅读他所谓的文本则需要转喻式的思维,就是需要把 文本的每一部分和每一个象征都看作对另外更大部分和象征群体的无限替代品。 b、判断结构主义作品 间的区别主要根据我们所理解的确定的意义内容,而判断他所谓的文本之间的区别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能 指所指的活动路线和意义传播过程。 c、阅读结构主义作品是按照兴趣享受意义的文化商业消费,而阅 读他所谓的文本则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既要遵循文本意指活动玩文本游戏,不断再生产文本的意义,又要把文本当做乐谱来演奏,这种演奏不是解释而是生产,是一种合作式的创造,在此意义上阅读就是 写作和批评。④解构主义对文学的影响:乔纳森卡勒指出解构主义对文学产生了以下影响:⑴解构主 义影响了一系列有关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概念,包括文学本身的概念。⑵解构主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 话题。⑶德里达本人的解构阅读实践为一个新读解模式树立了样板。⑷解构主义还影响了人们对文学 批评性质目标的看法。⑤评价:⑴重要贡献:⒈试图推翻逻各斯中心主义,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 赖以安身立命的始源范畴的语言学基础,无疑是对企图为世界寻找某个终极根源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 根本的反叛和致命的打击。体现出一种极其鲜明的反传统色彩和大胆变革、锐意创新的强烈愿望,为西 方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现代变革打开了全新思路。⒉发现了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 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都看作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这是辩证而深刻的,对于 说明一切优秀作品的无限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⒊分解式阅读理论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 把阅读等同于写作,与接受美学遥相呼应,与当代主张文学平民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⒋解构主义文 论彻底反传统、反中心、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表现出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分子对抗资本主义现存 秩序的一种普遍心态,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反对现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思潮异曲同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⑵根本缺陷:⒈过分强调语言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从而实际上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由此对语言文本的一切阅读实际上也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⒉从怀疑、破坏、反抗一切权威、中心、 传统的怀疑主义出发,彻底否定颠倒消解一切现有的秩序、界限、传统和框框,终于走向相对主义和虚 无主义,走向充满自相矛盾的谬误,最终也难逃被怀疑、被颠覆和被消解的命运。 【篇二: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

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字数:2787 来源:金田2016年4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解构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在文学批评领域,解构最简便的定义为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各种对立关系的批评。这种解构是一种手段,它在解构的同时往往通过解构行动有意无意地产生新的意义置换。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的《忏悔录》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解构主义的文本分析,从而反证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二元论;异延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与理论主张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运动和哲学思潮,其思想主要源自“雅克·德里达和米歇尔·福柯的指引”(黄勇,2004)。在文学批评领域,主要集中在美国耶鲁大学文学教授保尔·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四人身上。解构最简便的定义为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各种对立关系的批评,要解构这种对立关系目的在于显现它不是自然的和无法避免的,更是一种建构,是由依赖于这种对立关系的话语制造出来的,并且还要显现它是存在于力图拆解和重新描述它的解构作品之中的结构。解构试图消解结构主义提倡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在场形而上学话语,而以思想和语言游戏对“中心化”的结构主义加以拆解。解构主义领军人物德里达以解除“在场”为其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性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的理论做出了推演展开。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独立存在的、非先天的,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样就能把语言、符号和文本从逻各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叛”解读《忏悔录》 《忏悔录》中,卢梭在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当仆人时,偷了一条“玫瑰色和银色相间的小丝带。”当他被人们发觉时,他说是一个年轻的女仆把丝带给他的,言外之意她试图勾引他。在当众对质时,他一口咬定是女仆玛丽永偷的,从而诬陷了一个从未伤害过他的纯洁清白的姑娘。然而,在《忏悔录》前三章叙述的各种各样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多少有点不道德、令人为难的情节中,正如上述叙述的,卢梭选择将玛丽永事件和具有特殊感情意味的丝带作为策略安排在文本中并以

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

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後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阅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阅读成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

浅谈解构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浅谈解构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摘要: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场新的思想风暴由法国掀起,之后迅速席卷世界各地,对诸多学科产生了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这便是解构主义。本文通过对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的简单介绍,使读者对解构主义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具体分析解构主义在数个领域内的应用,展现解构主义对人们日常生活中“衣”和“住”的影响。最后,分析解构主义的利弊,讨论如何正确对待解构主义。 关键词:解构主义;德里达;日常生活 Abstract Since 1960s, an ideological trend, originating in France, stormed all over the world. That is deconstruction. It has influenced other disciplines and the daily life of modern people. This paper firstly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deconstruction, then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of deconstruction in several disciplines, demonstrating how deconstruction affects people’s daily life, especially in clothing and housing, finally weigh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construction 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treat it properly. Key words: deconstruction; Derrida; daily life 第一章解构主义发展历程 第一节解构主义的生成背景 二战后,各国均致力于战后国内的经济恢复,这一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发展推进到后工业化阶段。大量商品和服务剩余,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满足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更大的关注。然而,物质的丰富没有带来充实的精神生活,人们的精神世界普遍被物质异化,信仰缺失,没有灵魂的归宿。 与此同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世界处在一个革命浪潮和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在美国,反越战运动、黑人争取人权运动、女权运动使得美国社会开始反思并作出改变。在法国,对当局不满的学生与政府展开对峙,并演化成一场革命运动“六月革命”。这些社会现象表明六十年代西方社会普遍存在严重的社会、文化、信仰危机, 知识分子与文化青年在表达他们的疑惑、愤感、失望、焦虑等情绪的同时也在反思,他们开始极度怀疑所谓正统文化和各种权威, 并发起挑战,逐渐形成一股强大地带有无政府主义特点的思潮[1]。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的暴发让人们意识到人们意识到在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于是开始改变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现代社会的正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质疑和冲击。 十九世纪末,尼采对传统西方思想进行批判, 宣称“上帝死了”,要求“重估一切价值”。虽然他带着浓重悲观主义色彩的思想被平息了,但是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带动了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 当时风行欧洲的左派批判理论也对解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解构主义先驱德里达 解构主义是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先驱雅克·德里达(Jacque Derrida)在他对文学作品的一系列评论中,逐渐形成了解构主义批评方法。他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对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解构、他的文本观、文学观的提出,都是在对他人作品的阅读中实现的,

德里达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此德里达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有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延异(diffé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不妨说,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解构主义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大多是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如此看来,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对抗策略。 海德格尔探查逻各斯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起先是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启发。作为现象学运动的领袖之一,海德格尔率先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查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与逻各斯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逻各斯问题十分要紧,它不仅涉及西方思想和语言的起源,还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西方人与当下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就此发出一个著名诘问:古代的逻各斯是怎样变成了近代的逻辑,进而与存在相分离?它又如何以理性的名义,达到一种西方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通过分析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的残篇,海德格尔声称他发现了“逻各斯与存在”的原始意义相通。在古人遗稿里,Logos并不代表逻辑(Logic)或理念(Idee),它原表示一种连续运作中的聚集状态。有趣的是,这种发生过程中的聚集,恰好印合古希腊人有关存在(Physis)的古朴看法。在他们心目中,存在本是一种不断涌现、聚合与消散的活动。也可以说,它意味着存在者的持续到场与离去。海德格尔据此认定,Physis与Logos的原始意义同一,但它们的血肉联系却在柏拉图那里发生了重大分离。 自从柏拉图创立形而上学,Logos便被西方人强行解释成一种“逻辑陈述”。对此,海德格尔尖锐地批评说,这一历史性的曲解不仅造成存在与思想的离异,而且导致西方思想中绵延千年的主客体对立。有一个具体例子关系到巴门尼德名言“存在与思想同一”的翻译:句中“思想”一词原先写作Noein,现代西方人将其理解为主体思想,这无疑严重偏离了巴门尼德的本意。海德格尔说Noein是觉悟,或是一种不断察觉、醒悟、并依据外界变化而调整自身的

浅谈解构主义

浅谈解构主义 对于一般人而言,解构主义似乎是离很远的东西。即使是一些专业的文学工作者,如果不太接触西方理论,也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地说:“解构主义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了不起?”事实上,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早已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思想方法上的一场广义的革命。结构主义诞生之后,它像一把利剑一样改变着人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并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文化思潮,它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部门,如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作为文艺思潮,解构主义几乎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创作,从小说、戏剧、诗歌到电影。这一思潮还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扩展到英、美、西德、意大利、丹麦,并对苏联、东德、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产生了影响。它是战后继英美新批评派和法国现象学派而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界的第三大思潮。有人认为,从6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的人”取代了“存在主义的人”。 解构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学说,而是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就是试图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 通过阅读和总结我认为解构主义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解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正如霍克斯所说:“在任何情境里、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解构主义方法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共时性的强调。强调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是索绪尔对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有意义的贡献。索绪尔指出:“共时…现象?和历时…现象?毫无共同之处:一个是同时要素间的关系,一个是一个要素在时间上代替另一个要素,是一种事件。” 就像索绪尔认为的那样,既然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同时并存的,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 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化特点。它打破了正统的现 代主义设计原则和形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什么是解构主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 严春友 【按语:“后现代”、“解构主义”是国内知识界相当流行的词汇,然而存在着根本的误解,在媒体、艺术和文学领域尤其如此。他们把后现代主义或解构主义简单地理解成“破坏”、理解成“无意义”。他们这种理解不过是道听途说,与后现代的实质风马牛不相及。描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文本就摆在那里,为什么不去读一读呢?如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和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两本书的文字并不难读,特别是德里达的文字很有气势,思路也非常清晰。 【法国巴黎后现代艺术展览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外景。严春友摄,2006年10月20日】 前几天法国马赛大学艺术系主任高利耶教授来举办了一次讲座,讲的是《法国艺术三十年》。讲完以后,有艺术学院学生说,后现代艺术就是无意义,“我作的曲子都是无意义的”。这种说法既不是后现代的精神,也没有概括出高利耶教授讲座所展示的艺术精神。高利耶教授所讲述的那些后现代艺术,并非要消灭意义,恰恰相反,那些艺术作品是要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追寻,以至于觉醒。这些后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负载着更多的意义,更着重于引导人们去进行独立思考。 那位同学所说的话自身也难以成立:既然她在作曲,那就一定有意义,作曲本身就是意义;如果没有意义,你为什么要作曲呢?既然作曲,就是在表达什么,也就是在表达意义。如果你作的曲子是没有意义的,那就只能是噪音——不!即使噪音也有意义。 假如作品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为什么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有作品产生呢?为什么你的作品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呢?这些不同难道不就显示了意义吗?

按照解构主义的思路,并不是说作品没有意义,而时说作品的意义是多重的,也不是由作者完全决定的,即:不存在一个像实体那样的真理或意义固定在文本里,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就行了。相反,对文本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意义发生分叉的过程,正如文本自身内部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分叉一样。 鉴于上述,特将旧作发表在这里,它是对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一书思想的概括,以正视听。】 “解构主义”这个词,在国内很是时髦,被看做是后现代的核心思想,人们将其理解为“破坏”,意思好像是要拆除一切既定的结构。实则不然,解构主义并不仅仅是破坏,而是同时在建构着。许多人动辄德里达如何如何,实际上对他的思想并没有完整把握,存在着很多误解。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与上述理解相去甚远。 在他看来,解构,就是以非哲学的态度来思考哲学,即:要超出哲学,就必须以某种非哲学的方式超出。在哲学中本来也存在着非哲学的活动,如当我们思考哲学是什么的时候,这种思考本身就不是哲学的。一般地说,任何思考本身都存在着与思考本身相异、甚至相对立的东西,都会超出其本身,这种超出不能还原为所要思考的东西,我们对于理性、哲学和人本身的思考,不能还原为这些东西本身。 在对待哲学的态度上,解构主义诚然要批判形而上学的错误,但另一方面它又不主张否定哲学,哲学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已经过时。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不存在绝对清晰的界限,或者说这个界限是相对的、移动的,因而我们无法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做出选择。一般地说,对于任何问题也都不能简单地做出“是”或“否”的断言。毋宁说,解构主义是一种妥协和和解的策略,德里达称之为“双重约束”,这是因为事情的复杂性、多重性所致,更是因为事情的矛盾性所致:我们常常遇到两种截然相反、不能相互兼容但又同样必要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肯定或否定,而是协商和和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处于“是”与“不是”之间。 在这样一种态度之下,德里达对于传统的书写模式进行了质疑。传统的书写模式是封闭的,与百科全书类似,所提供的是绝对知识,统治其中的是单线的逻辑,由此形成了清晰的知识,构成了绝对真理。这种传统的哲理观是建立在逻各斯之上的,也就是说,统御它们的是逻各斯。逻各斯就是理性、话语、比例关系、计算和语言,也意味着逻辑和秩序,逻各斯通过这些方式把知识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有条理的系统。这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知识体系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其后一直统治着西方的哲学与文化,直到海德格尔还是如此。 他认为存在着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可能性,比如中国的文化就有可能是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即使在传统的书写中,也并不存在像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允诺的那样的逻辑一致性、自洽型、单线性和明晰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姿态,这些姿态之间进行着不知不觉的滑动和变换、迂回和弯曲。换言之,是多逻辑的,在沿着一条逻辑线索前进的时候,往往超出了原来的逻辑,走入了非逻辑的胡同。逻辑总在超出逻辑。于是可以说逻辑具有生殖能力,从中不断产生出它原来没有的、预料不到的东西。 他认为书写实质上是断片式、格言式的,尽管形式上可以很系统,逻辑上似乎也是连贯的,如黑格尔的体系,可实际上却是断续的碎片,它们只是用语言连缀起来的格言,根本不能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和观点的绝对自洽性,而总是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书写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断裂,意义的断裂、逻辑的断裂。书写既是表达又是遮蔽,当某种意义被表达出来时,同时也就遮盖了其他的意义,意义的获得也意味着意义的丧失:当一种结构形成,其它结解构就被隐藏起来。理性、逻辑不能完全揭示出这种间断性。意义的道路如同森林中的道路一样,不时地会发叉,究竟这些道路通向何方,书写者是不知道的,他更不能决定这些道路的走向。

解构主义批评DECONSTRUCTION专题

解构主义批评DECONSTRUCTION 解构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的,并同后期罗兰·巴尔特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一起,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构主义运动,最后在美国形成的以希利斯·米勒、杰弗里·哈特曼、保罗·德·曼等为代表的“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成为当代西方又一重要批评模式。 德里达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他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索绪尔语言学的批评开始对结构主义的批评,声称书写文字并不见得天生就低劣于语言发音,为了打破传统的“语音中心”偏见,他力图建立一种“文字学”。他对文学二元对立进行彻底解构则标志了他的解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认为任何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都是无中心的系统。德·曼最富创造性的见解,是他继承并发扬了尼采的修辞理论,使之成为重要的解构策略。他指出,修辞并不是雄辩和劝说的点缀,也不是文本中可有可无的成分。实际上,修辞是语言本身特有的、必不可少的本质。它的特性就在于怀疑、拒绝并否认外在真理的存在。哈特曼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继德里达之后彻底消除了文学与哲学的界限,进而把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同样看待。在他看来,文学批评并不是一种被动工作,它与文学创作一样,具有鲜明的思考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创造性,使得文学与批评相互沟通,融为一体。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打动人类情感的性质与功能。至于米勒的解构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他对具体小说的阅读分析中。在米勒看来,语义扩散的结果揭示了文本层出不穷的解释可能。他的解构主义策略,就是仔细挑选某些重复出现的关键修辞、概念或文章主旨,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况下重复时所释放出来的破坏性力量,从而瓦解文本所依赖的等级秩序与权威经典,暴露它对边缘思想和“非法”传统的压抑。 解构主义具有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的特征,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但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它有明显虚无主义倾向,是极端和片面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把文本仅仅看成一种符号游戏,实际上是极端的形式主义,并没摆脱它所批判的结构主义的局限,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仍是西方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 解构主义批评 ●保罗·德·曼:《辩解——论〈忏悔录〉》《解构之图》 ●周兰桂:《水浒传》小说主题释读的多重困境——《水浒传》小说主题研究的 解构主义尝试 ●周涛:试论《围城》中的解构主义特征

浅析解构主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对于这个问题,德里达也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在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延异、替补、互文性。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为“五月风暴”,可惜它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用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是一曲“带着脚镣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手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三位解构主义大师及其作品。 1扎哈就是一个大胆尝试建筑创新的解构派建筑师,扎哈的建筑创作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首先是20世纪初俄国先锋派艺术的影响;其次是她继承了她的导师库哈斯关注城市的思想;三是扎哈在建筑创作中对电脑的娴熟应用。她的代表作品有:维特拉消防站,银河SOHO,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 扎哈的第一个建成作品是维特拉消防站。建筑物与环境十分契合,动态构成的形式与消防站的性格也十分的相符。建筑物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库,另一部分是辅助用房。入口处理是整体构图的焦点,入口前的雨篷向上倾斜,悬挑长达6~7米的尖角像一把飞刀,投射到墙上的阴影随着日照的变化而变化,与钢管束柱构成一幅抽象图案。 建筑最特殊的就是由这些极不规则,极不稳定的建筑元素形成的室内空间。由于无论是墙体还是天棚都少有平行或直交的关系,人在其中会产生一种迷离、晃动的戏剧性感受,仿佛时刻都有行动的爆发。 2丹尼尔·里伯斯金,思想基础:解构主义哲学。代表实例: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李伯斯金因其代表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而被看作是解构主义的又一重要人物。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是在柏林老博物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三条“路径”和一个“虚空”。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入口是从老馆地下层进入,入口连接了新馆的三条路径:一条较短的狭窄空间将参观者引向一个死胡同,进入这个绝境空间底部的一扇门,即屈米设计的“大屠杀塔”。第二条路径的侧墙上布满了当年犹太人逃亡世界各地的城市名,路的尽端通向一个小庭院,院中一组密集的混凝土柱,象征犹太人的流浪与迁徙。第三条也是最长的路径空间里,陈列着当年犹太社区幸存下来的各种遗物这个空间也将引导参观者返回博物馆入口。博物馆中最意味深长的是一个虚空的空间,它是屈米在设计中最想表达的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缺席的空间”,是柏林犹太人群体曾被彻底根除的见证。 3.弗兰克·盖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