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又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农业大国而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意义尤为重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品、工业品潜在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农业和其他行业、农村和城市只有协调发展,形成全国统一的而不是彼此割裂的经济体,国民经济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农”问题的产生是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长年累积的结果,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其产生原因。在产生“三农”问题的诸种因素中,农业投入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理论和实践表明,任何经济增长在一定意义上都是资本投入的增加和资本产出的提高,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投资自始至终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亦同此理。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支撑,因此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是农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种服务设施,是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举措,是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重要内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当前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之一,它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为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直在增加,速度在提升,建设内容在不断拓展丰富,成绩比较显著,但是由于原来的起点低、底子薄,我国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下。

1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低下

(1)投资增长相对缓慢,总量仍然不足。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偏低,平均4.28%,更新改造投资中农林牧渔投资占比平均只有0.7%。

(2)投资结构不合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比偏大,平均占到60.97%。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不仅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够,而且主要用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能源、电信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及大江大河的治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偏小。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设施及配套设施功能陈旧、老化、落后,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投资渠道分散,投资效率低。目前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渠道较多,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投入有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和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建设性预算投入。这种农业投入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使得不同渠道的资金分散在不同政府管理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科技部门、林业部门、气象部门、扶贫办、防汛抗早办等等十几个部门。各个部门都倾向于使本部门的预算规模最大化,而把资金的使用效果放在其次,必然不利于有效实施国内农业支持措施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大部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渠系灌溉设施配套不全,全国水库中约有113带病运行,60%的排洪工程设施需要维修,许多河道淤积,行洪排涝能力下降。据调查,90年代因水利设施老化,农田灌溉面积每年减少500多万亩,减少粮食生产能力达20亿公斤,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另外,由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使中低产田的改造难以实现。我国目前中低产田总面积为13.13亿亩,占耕地面积的80%。由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逐年下降,使中低产田改造费用少且难以落实,土坡质量越来越差,综合肥力下降,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据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达367万平方公里:全国退化草原面积达0.82亿公顷,而且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退化速度在扩大。

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以农村电力基础设施为例,1998年以前,我国农村电网基本上是农民自筹资金建设起来的,国家仅承担大的电网和大输变电站布局建设投入,只对农村电网建设进行少量的扶持。由于长期对农村电网投入不足,使得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和发展缓慢,供电设施落后,设备陈旧老化,性能低下,供电可靠性和质量较差,线损率相当高,并且农村与城市实行不同的电价,农村的电价高于城市,农村电力设施已不能满足农村地区随着经济建设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

4 农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

在农业用水方面,由于灌溉技术及管理水平落后,我国主要灌区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先进国家已达50%~70%,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水白白浪费掉了,在田间灌水中,习惯了大畦漫灌,每次的灌水量过大,总的灌溉定额也偏大,北方灌区的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2~5倍,浪费实在惊人。据测算,中国每生产1kg粮食需要消耗1300kg水,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在l000kg以下。有人估计,每年农业浪费的水量高达1000亿时。化肥、农药浪费现象更甚,真正能够对农作物产生作用的只有10%~30%。

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所需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当然有所不同,不过有些共同的基础设施发展却很不平衡。以农村道路建设为例,尽管目前农村公路等级比改革开放前有很大提高,但我国农村公路仍以四级和等外路居多,二者占总里程的88.51%。而西部地区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就更低一些,二者占总里程的93.75%,其中西部10省的四级路所占里程比重为30.82%,低于全国四级路所占里程比重(40.93%)10.11个百分点,而等外路占里程的比重高于全国15.35个百分点。2003年全国农村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比重分别为99.6%和91.9%,西部相应比重为98.90/0和87.3%。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精心整理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县农业主管部门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坚持市场化思维、工业化理念、信息化方式、产业化路径,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分散经营 ,足。 (二)科技服务缺失。当前,农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深。随着机构改革的几经变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

别是乡镇农技站多年不进人,甚至只出不进,农技人员兼业化、老年化、少量化问题突出,人才青黄不接。加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不充分,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发 严重,土地产出率不高,水肥药利用率不高,亟须加强整理、整合与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小麦油菜机播、秧苗机插、油菜玉米机收、设施农业机耕和喷滴灌等方面发展滞后。

(五)种养衔接缺扣。种养结合不紧、农牧融合不深,循环农业发展滞后,农业拼资源、拼消耗、拼投入现象没有根本改观,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动物养殖的排泄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工作正有序推进,但由于上下沟通不足、左右协调不够,各自为阵、各说各话问题依然存在,将不利规划的有效执行。建议加强上级对下级的指导,推动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保证规划的整

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力推进,增强重点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夯实作风。对瞄准的方向、看准的重点,如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就坚定信心, 避免“有钱就任性”问题的发生。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使农村金融产品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农民需求。

中国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现状

中国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现状 1.1污染现状 中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数以几十亿t计,由于污染事故与事件逐年增加,才渐渐被人们重视。农业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可利用品位不高,成分复杂,二次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同时缺乏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投入,导致农业废弃物污染呈现出数量大、品质差、危害多的特点。农业废弃物污染主要表现在:秸秆焚烧增加了空气污染指数并影响到交通和航空运输事业;养殖场周边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景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的健康,直接导致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兽药和重金属等残留进入土壤,一方面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增加土壤微生物的耐药性;农业“白色污染”影响景观、土壤的正常功能、作物的生长以及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等。 1.2资源潜力 农业废弃物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中国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按目前的沼气技术水平能转化成沼气3111.5亿m3,户均达1275.2m3,可解决农村的能源短缺;以农作物秸秆为例,将目前的5亿t秸秆转化为电能,以1kg秸秆产生电1kW·h计算,就有电能5亿kW·h的潜力;作为肥料可提供氮(N):2264.4万t;磷(P2O5):459.1万t;钾(K2O):2715.7万t;作为饲料,

仅玉米秸秆能提供1.9~2.2亿t。通过表1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潜力分析可见其巨大的商业开发前景。 1.3资源化现状 中国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中国的堆肥(composting)和沼气(bio2gas)技术在传统的生态理念指引下被广泛应用,从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收集到的370多个生态农业(ecologyagriculture)实用模式中,就有103是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技术为纽带联结形成的高效生产模式。 近些年来,农业废弃物在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和材料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能源化 农业废弃物是农村能源(ruralenergy)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村环境污染方面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中国先后对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农作物秸秆热解气化等技术进行了攻关研究和开发,已经取得__了一定成绩,生物质能高新转换技术不仅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也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目前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的方向有:高效沼气和发电工程系统研究;组装式沼气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

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 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建议与对策,对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问题;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对自然因素依赖较强的情况下,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产连获丰收,并不是连年风调雨顺,而是科学技术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确实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仅依靠以科研教学为主的科研部门和农业院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依靠与农民联系密切、熟知生产实际,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会卞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措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尽管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推广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技推广投资强度(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部分地方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认识不到位,加之经济条件限制,自收自支、差额拨款还占相当比例、人头费尚不能保证,用于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就更少。 1.2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农业科技转化,人才是关键。但当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少、素质低,而且出现断层问题。据调查,有的地方在乡镇基层农技人员中,年龄在35―50岁的仅占18%,年龄结构的“断层”导致了知识结构的“断层”。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较为严重,到岗率低,在岗的农技人员也不能保证将时间全部用于本职工作中,一年中至少有1/3的时间从事乡镇分配的其它工作,技术人员改行情况非常突出。二是由于工作环境及待遇不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很难吸引、留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的进入,造成有些地方推广队伍素质偏低。三是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许多农技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技

我国设施农业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我国设施农业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摘要: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本文主要说明我国设施农业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设施农业特点 1. 高投入高产出 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从中国现有情况看,土法上马的大棚,建筑投资一般为每667 m2(1亩)5 000~8 000元(土墙、水泥立柱、竹竿棚架、覆盖草帘),钢架结构、砖墙(附保温材料层)、覆盖保温被、无立柱的大棚,一般投资为50 000元左右。国内外设施配套较全的先进大棚,每667 m2投资高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中国现有土法上马的蔬菜大棚每667 m2一般年收人为一万元左右,近几年,有的地方因种植高档稀有蔬菜、水果等作物,且管理有方,年纯收入高达5万~10万元。从中国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大棚建设正朝着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向发展。 2. 抗灾害能力强 大棚具有很强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可防风、防寒、防涝,植保方便且宜于防病虫害,浇灌方便且宜于防旱。即便是无加温设施的普通大棚,在外界达零下10℃的寒冷冬天,也能保证棚内作物安全生长。

即使棚外刮八级大风,也不会影响作物生长。 3. 科技含量高 设施栽培为农业高新科技的应用提供了条件。设施栽培不仅应用了现代工程技术,也应用了现代生物技术。如增施二氧化碳技术,对作物生长增产效果明显,但在大田作物中无法实现,而温室大棚为其应用提供了可能,各地的试验证明,增施二氧化碳可提高作物产量30%~50%。又如反光膜的应用,使大棚降温成为可能,可确保作物在外部高温下良好生长。 4. 需要市场推动 设施栽培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流通,才能不断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如山东寿光蔬菜大棚之所以规模不断扩大,就是因为建立了规范有序的蔬菜市场,使蔬菜每天销往全国各地,良好的生产体系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前提。 设施农业的现状 科技部为了推动工厂化农业的发展,“九五”期间创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五大工厂化农业示范园。上述种种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到2003年,全国单设施园艺面积就发展到210多万 hm2,日光节能温室发展到95.2万hm2, 大型设施的比重由31%上升到59%;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由0.2 kg增至67 kg,增长335倍。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推出了像山西农业大学研制出的“WTX-系列温室综合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和“温室二氧化碳气体环境智能化调控系统”等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化水平、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强的具有自主知识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述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述 一、前言 农业废弃物包括植物类废弃物(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动物类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加工类废弃物(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和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等四大类。通常农业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从资源经济学上讲,农业废弃物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农业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将其加工转化不仅对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和生活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能源日 益枯竭的今天具有重大意义1 。 二、途径 我们可以从这些农业废弃物产生的来源与发展现状出发,探讨出具体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对现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将废弃物作用到农业上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下,家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作为天然农家肥的使用越来越少,反而被当做废弃物堆放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若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眼光来看,这些农业废弃物 可以转化为传统的各种堆肥、沤肥等,以此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2]。 (2)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规,提高全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识。从以上发展现状可知,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农民对于处理废弃物的的意识也不够高,在这种情况下,以政策法规进行引导很有必要。 (3)加大对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完善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面对农村对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较为低下和落后的现状,必须要从技术上予以支持,从资金上予以帮助。 三、应用 1肥料化 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用方式,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直接利用是一种最直接最省事的方法,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缓慢分解,释放出其中的矿物质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分解成的有机质、腐殖质为土壤中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从而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地力、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但自然分解速度较慢, 尤其是秸秆类废弃物腐熟慢,发酵过程中有可能损害作物根部[3] 。间接利用是指废弃物通过 堆沤腐解(堆肥)、烧灰、过腹、菇渣、沼渣、或生产有机生物复合肥等方式还田。堆沤腐解还田是数千年来农民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堆沤腐解具有占用的空间大,处理时间较长等缺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利用催腐剂、速腐剂、酵素菌等经机械翻抛,高温堆腐、生物发酵等过程能够将其高值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具有流水线生成作业、周期短、产量高、无环境污染、肥效高、宜运输等优点;烧灰还田主要指秸秆通过作为燃料、田间直接焚烧的 方式,由于田间直接焚烧损失肥力、污染空气、浪费能源、影响交通等缺点[4] , 现政府已出台 相关禁止焚烧的法律法规;过腹还田具有悠久历史,是一种效益很高的方式,是适当处理的废弃物经饲喂后变为粪肥还田,对保持与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有积极作用;菇渣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6902672.html,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户俊峰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3期 摘要阐述了科技创新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 科学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意义;问题;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62-02 科学技术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法宝。但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在管理机制、推广体系、农民素质以及科研力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不断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新思路,提高农业科技在推动过程中的新认识,才能更好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从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来看,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我国早在2001 年印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就已郑重提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然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1]。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竭动力。 1 科技创新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1.1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和高效化,使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会改变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组合,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步转变为高效精细农业,如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等的出现,从而适应社会新的产业发展需求。 1.2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业科技传播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 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应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存在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管理措施不到位。就*** 而言,虽然2018 年在*** 投资5000 多万开展了农开工程和千亿斤粮食工程,较大的改善了我镇落后的生产条件。但是,作为传统的农业乡镇,我镇依然有大部分村组农田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加之多数基础设施存在有人修无人管,甚至荒废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效果。 (二)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来务农的多是妇女及老弱病残,体力差、科技文化素质低,难以掌握现代种养技术。加之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往往等收货的时候卖不上价钱,卖粮难问题偶有发生;面对突发的灾害天气, 不能及时应对,康灾 害能力较弱,比如去年冬天的大雪对当地很多设施农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三)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使用水平不高。目前我镇

生产主体仍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种植地块零碎,经营管理分散,无法大规模使用大型农业设备和先进农业技术,导致农业生产繁重,生产效率较低,不能适应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需要,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加之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本身就少,大多还的参加乡里的其他工作,造成科技带动能力弱,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 二、建议及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政策、科技和资金倾斜力度,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同时在新建基础设施时,充分考虑后期的管护和维修问题,可设置设施的保质期,在保质期内由建设单位免费维修,或者在项目立项时,按照比例设立工程维修基金,交由相关部门保管,专款专用;第二,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利用好现有的农技推广站,选优配齐农技人员,完善服务功能,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科学种养水平。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逐步提升科技推广水平;第三,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围绕特色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和家庭农场,引导各新型主体抱团发展,通过对生产、销售一定程度的统一,改变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单打独斗的弱势地位,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保险,增强防范自然灾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无公害生态型农业、加强农业化基地管理、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本文对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存在着理论不完备、技术不完善、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适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1基础理论有待完备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单一学科、单一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和处理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生态农业必须要从系统的、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处理和研究,要从生态的前瞻

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需要跨学科,多界面的专家人士来参与,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各要素之间的耦合、结构优化、科学分类、科学评价,发掘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存在的更多关系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要不断完善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未来的生态农业将结合现代科技及应用技术装备起崭新生态体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解决这一复杂的关系需要利用传统技术的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具体措施:①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②减少使用化肥

设施农用地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设施农用地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2010年以来,亭湖区切实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促进区域设施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严格界定设施农用地范围。为防止用地单位擅自改变设施用地用途,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按照市里要求,对设施农用地范围进行严格控制,以列举方式对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进行界定。对于经营性粮食存储、加工和农机农资存放、维修场所以及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严格按照非农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二是合理确定设施农用地规模。为有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门制定标准,合理确定设施农用地规模。亭湖区要求,对畜牧用地指标原则按每头猪2平方米~3平方米、每头牛7平方米~8平方米、每百只鸡15平方米的面积匡算建筑面积,以此确定畜牧用地数量及相应的管理和生活用房。其他畜禽水产圈舍用地标准,比照类似标准执行。 三是重点把关设施农用地审批流程。近年来,亭湖区严把设施用地审批关,注重源头监管。分局联合区农委,对设施农用地项目审批实行集中会办,明确办理时限,制作统一格式的《还耕保证书》交由经营者填写。 四是切实加强设施农用地过程监管。着重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加强设施用地监管。在项目建设前,由国土部门牵头,会同项目所在地镇政府和农业、村建等部门进行施工放样标定界址点后,正式动工建设。整体工程竣工后,由农业生产经营者向农业和国土部门申请验收。将设施农用地纳入土地执法巡查体系,对设施农用地建设范围、进度、开竣工时限和适时用地状况等进行联合监管,对违反备案内容的用地行为,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停电、停水、停办营业执照等措施,及时制止破坏耕地行为。对于设施农用地使用期满后不申请续办的,明确由经营者负责复耕到位或者由镇政府负责拆除复耕,向经营者收取复耕相关费用。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魏家玺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农业科技;科技创新 我国粮食安全是建立在稳固的农业科技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不但要突破资源环境的限制,还要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是许多农业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模式、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1.1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可观。设施农业是一项集高资本、高技术、高劳动、高投入以及高产出等特点为一体的密集型产业。国家农业科技的创新及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设施农业发展之上的。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再创新高,已经突破430万公顷,产值突破10000亿元,农民平均增收达到2300元,新增就业岗位4500多万。其中在温室农业方面,得益于我国自主农业科技的创新和突破,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提升巨大。 1.2小麦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目前我国小麦前沿相关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相关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借助前沿技术,专家培育了100多个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新品种,新品种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的特点。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开始显著增长,到2016年,已经实现65%的增速。小麦新品种的研发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双重动力大大推进了农业生产及发展。2016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高达355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高出60%,总产量为1.28亿吨t,占世界总产量的17%,居世界第一。1.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较高。过去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导致大量资源浪费,违背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现代农业发展除了要求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之外,还要注意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数据显示,通过农业科技创新,2017年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7%,基本上达到了品种改良的目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也得到优化。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支出占国内生 专题论述 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3期 来说,一方面,金融规模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吸纳外部投资的能力较差,农村经济发展对外部资金的需求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农村金融风险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落后地区出现了与经济发达地区完全相反的状况。农村金融风险指数越高,对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越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这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活动本身就面临着极高的风险。当金融机构收紧贷款业务时,虽然会降低不良贷款比重,但同时也收紧了市场上原本就数量较少的流通资金;增发贷款,相应的不良贷款比重就会显著上升。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效率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明显弱于经济发达地区。从整体上来讲,落后地区的市场资金流通规模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没有余力进行储蓄。金融机构吸纳到的存款规模本身就有限,转化为贷款的能力自然相应较差。与经济发达地区较为相似的是,金融结构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不明显。 综上所述,在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下,政府在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时,要因地制宜的制定金融改革的适应政策。对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着力扩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扩大金融机构的金融规模,提高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要鼓励金融机构发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帮扶作用,建立良好的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凤嘉,项繁繁.基于DEA方法的农村金融效率 实证分析——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J].现代金融,2018(11):31~34,30. [2]李雪林,唐青生.微观金融杠杆率测算及合理波动 阈值测度—— —基于我国农村地区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10):108~115. 8 ··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区畜牧业、林果业、特色产业在大农业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尤其是传统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农民的传统农业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根深蒂固,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服务机制僵化,科技服务水平不高,良种程度、单产水平还明显低于周边团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困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能够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有些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十分紧密,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滞后,农业抗风险机制不健全,致使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盲目性、短期性、脆弱性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六是土地流转机制建设滞后,土地难以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七是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外销平台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

强,市场竞争力弱。 二、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突出灌区配套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结合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搞好投入资金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受益快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二是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农民修路积极性,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公路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普及沼气等洁净能源,搞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质量退化恶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一是建设特色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棉花、番茄、辣椒、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沿国道经济区主要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扩大番茄、辣椒、蔬菜、林果种植,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业;老沙湾经济区主要依托水土光热资源,着力建设棉花生产、加工、转化基地;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在分析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对策分析 设施农业就是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人工建造的实用设施,该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便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从而获得速生、优质、高产、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 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久远,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多种结构、多种功能的综合发展模式。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其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随着设施园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基本解决,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目标。我们已经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的园艺设施,同时在保护种植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应用与推广在生产实践中。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但超越以前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而且在大田作物、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林果生产等诸多领域也获得广泛应用。 2、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手段来发展工业化农业,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则是采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吸引外来资金投资,引进了大量的污染企业;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为了发展经济,对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发展经济,过度放牧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严重,还有在云贵高原地区,由于植被的砍伐,导致石漠化严重等等。以上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环境的严重。特别是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下面将介绍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对策。 一、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1、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5. 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 42%,每年流失表层土在50亿吨以上,丧失的肥力高出全国化肥的产量,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土壤肥力愈来愈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据科学家研究推算,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 400倍。从50年代以来,由于水土流失而失去的耕地267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每年6. 7万平方公里以上。 2、土地沙化的面积增大。土地沙化有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但主要是不适当的人为活动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盲目开垦,50年代到70年代末,西北地区三次大规模毁牧、毁林开垦,破坏草地667万平方公里,毁林18. 7万平方公里,其结果是开垦一块沙化一块,农牧林三者皆伤。二是过度放牧。解放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 只)增加到9000万( 只),而草地面积却减少了6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草牧超载率达50% ~ 12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0%。三是滥采滥伐。沙化地区燃料匮乏,加剧了对沙生植被的破坏,同时滥挖沙生植物,如甘草、麻黄、发菜等。据测算,每挖1kg甘草就要破坏8~ 10亩土地,仅甘肃省每年因这样破坏的草地面积就达90万亩。四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少地方拦蓄河水,造成下游土地沙化严重。 3、土地荒漠化加剧。我国天然草原近40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0%,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天然生态系统,也是环绕东北、华北、西部最大的绿色屏障。但是草原在严重退化和沙化,目前我国沙化草原168.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 6%,其中有11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是在目前技术和财力条件下难以治理的,有52.9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经过努力是有可能恢复其原貌的。另外,还有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明显的沙化过程之中,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也会逐步变成荒漠。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寿瑶族乡 一、发展情况 延寿瑶族乡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7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8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580.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4公顷。XX年降雨量1680毫米,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0℃,年末总人口16512人,其中农业人口15106,少数民族人口13802人,占总人口的83.5%,是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5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元,比上年增长5%,养殖业产值620万元,出栏生猪19856头,出售家禽51748羽。粮食产量11045吨,瓜果产量168吨,境内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年产值560万元,形成了5000亩楠竹,2万亩小水果、3000亩订单蔬菜三大主导农业产业基地。XX年完成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227余人,新建沼气科技示范户240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9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67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5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产业化经营水平欠佳。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主

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二是产品优势不优。尖辣椒、楠竹等基地虽具规模,但受技术创新等影响,产品开发慢,竞争力弱。 生产要素支撑力欠强。一是素质不高。全乡农业科技人才格局是以初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老、少、妇且文化程度低的“386199”部队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加上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务工、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二是投入不足。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数量虽增长,但与农业的高需求、大投入相比远不够。三是农用物资有价高质差现象,直接增加了农业成本,降低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抗御风险能力欠强。一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受石灰岩地质结构影响,我乡是灾害多发、水源缺乏的农业乡,而标准良田比例不高、水利设施少而老化、基层疾病防疫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还客观存在。在去年的“7.15”、“7.26”洪灾中我乡遭受严重损失,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2600万元,今年的“8.19”洪灾,我乡又是全县灾情最严重的乡之一,民房倒塌19间,道路冲毁3.62公里,渠道冲垮860米,输电线路冲毁2.5公里,淹没稻田1650亩,全乡直接经济损

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农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 1.我国虽是世界上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但是按12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占有的粮食还不足400千克,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0多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3倍,但因人口也增长了1倍多,每年增产的粮食大部分被增加的人口所消耗,平均每人增加的粮食不多。 2.农业综合生产力尚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率常有较大波动。 3.农业结构还不合理,农、林、牧、渔没有全面发展,林业和渔业比重太小,各地农业发展很不平衡。 4.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受污染的耕地达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为了摆脱我国农业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不懈地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农业生产率稳步增长,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就需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几件大事: 1.建设一批治理大江大河大湖的水利设施和引水工程;

2.增加农田浇灌面积,同时把现有浇灌面积中的相当一部 分建成能够抵御旱涝灾害的稳产高产农田,并积极推广节水浇 灌技术; 3.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重要农产品商品基地;加强农业区域 综合开发,改造一批中低产田,有步骤地开垦宜农荒地; 4.加强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的建设, 改造和建设草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大力抓好科技、教育兴农,逐步把农业生产体系转移到 光进技术基础上来; 6.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 进军。 一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州在农产品的市场建设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没有按照自治州确定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来规划布局。已建的8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小,设施不完善,仓贮条件差,辐射能力有限。随着我州香梨、葡萄、色素辣椒、西红柿酱等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专业性的批发市场已势在必行。 二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不适应当前结构调整的需要。目前我州八县一市农业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手段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业部门不能给农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服务,各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县农业主管部门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坚持市场化思维、工业化理念、信息化方式、产业化路径,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努力开创了农业发展新局面。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的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主体缺位。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贯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需要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而现实的农业劳动力状况堪忧,农民总体科技文化水平不高,不仅素质不合要求,而且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二)科技服务缺失。当前,农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深。随着机构改革的几经变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农技站多年不进人,甚至只出不进,农技人员兼业化、老年化、少量化问题突出,人才青黄不接。加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不充分,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发展潜力巨大。 ??(三)财政投入缺少。长期以来,财政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欠帐巨大。虽然近年来,投入有大幅增加,但无论是从财政的支出结构,投入方向,还是从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来说,都远远不够。而且,有限的资金整合不足,用力分散,使用效率不高。同时,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机制不活,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农业废弃物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主要包括:农林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植物残余类废弃物,畜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类残余废弃物,农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类残余废弃物和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等[1, 2]。而日常所说的农业废弃物主要是指狭义农业废物即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本课题所说种植类及其加工废弃物指其中农业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大约产出40多亿吨。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产量随之提高,同时畜禽养殖数量也逐渐增加,使得农业废弃物种类和总量逐渐上升。然而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的缺失和劳动成本的增加,对用于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导致农业废弃物随意遗弃现象严重。 1.1.1 我国农业废弃物特点 我国农业废弃物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养殖业废弃物,种植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加工废弃物[3]。 1.1.1.1 养殖业废弃物 养殖业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和栏圈垫物等。其资源来自于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主要来自圈养的牛、猪和鸡3类畜禽。畜禽粪便年产出量约为26.1亿吨,其中牛粪12.7亿吨,猪粪4.7亿吨,羊粪5.4亿吨,家禽类3.3亿吨,乡镇生活垃圾和人类粪便2.5亿吨。畜禽粪便资源量最丰富的6个省份的排序为河南、山东、河北、四川、湖南、云南[4]。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粪便的生产量还会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畜禽粪便量将达到40亿吨[5]。 1.1.1.2 种植业废弃物 表1-1 2009年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Tab.1-1 crop straw resources of 2009 秸秆种类可收集资源量(亿吨)占理论资源量百分比(%) 稻草 2.05 25% 麦秸 1.50 18.3% 玉米秸 2.65 32.3% 棉秆0.2584 3.2% 油料作物秸秆0.3737 4.6% 豆类秸秆0.2726 3.3% 薯类秸秆0.2243 2.7% 可收集总量 6.87 83.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