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温州乐清白象中学,浙江乐清325603)

摘要:诗歌语言本身具有暗示性,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暗示性有奇妙的用处,用暗示性寻找那些微妙的言外之意则成了诗歌鉴赏的一把钥匙。拟从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四方面阐述如何利用暗示性寻找诗歌的言外之意。

关键词:暗示性;诗歌语言;诗歌鉴赏

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重要方面。读懂并且会鉴赏古代诗歌,有各种方法,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他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综观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暗示性在其中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巧妙利用暗示性寻找那些微妙的言外之意则成了解答此题的一把钥匙。

下面从四方面来论述古诗语言的暗示性。

1 题目的暗示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如窗户,是诗歌明亮的眼睛,是诗歌的灵魂和主旨,认真审视可以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进而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古诗题目尤其讲究。如王维诗《山居秋暝》,题目中“秋”为“秋天”之意,“暝”即“傍晚”,“秋暝”也就是“秋天的傍晚”的意思。写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等,这就含蓄地告诉读者此诗的意境。阅读鉴赏时,抓住题目进行分析,就能迅速捕捉住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

如2005年广东卷14题:“从首句…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若只从诗歌本身分析,对学生来讲颇具难度,然而若能跳出范围,扣准题目,这道题将迎刃而解。《春日登楼怀归》,“怀归”一词即道出作者情感变化了。“归”,归家,作者想起了家乡。而“怀”则带有怀想思念之意,因此这中间的感情变化自然是因联想起家乡,触景生情,说尽思乡之情了。如果不借助于题目,回答时便会很难答到要点上。可见题目可暗示出诗人的思路。题目除可暗示诗歌的思路外,当然也可暗示诗歌的内容。以这首诗为例: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你会以为其内容写的是新妇初见公婆前不安的心理,但如果知道它的题目是《闺意进张水部》,那么便可以知道这是用闺房之意来询问张水部自己文章是否入时。

2 作者的暗示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诗品出于人品,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表现。一位作家选择什么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是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另外,由于作家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不同,在创作中会形成不同风格。如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他们的作品都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但是由于个人的经历、所处环境、各人气质的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李白的诗歌主要表现的是其飘逸和浪漫。杜甫的沉郁诗风,是对现实生活的如实描绘。

此外,陶潜的诗之所以多素心之语,是因为他不是功名人士;辛弃疾词“英雄出语多本色”,正是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苏轼的豪迈旷达、李清照的婉约柔美等,也皆如此。

而分析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从作者方面看,古诗鉴赏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品。例如2005年福建卷第10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要准确地解答本题,关键要了解作者。如果不联系李白生平、创作风格,孤零零地解题,很难抓住要害。李白人称“诗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浪漫主义集中体现为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写祖国的景色。此句中“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即是诗人那瑰丽奇特的想象之词,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以诗人气质、创作风格去透视作品,对主旨的理解极有利。

3 注释的暗示

注释是对诗歌字词句的解说,其作用是帮助读者理解作品。考题一般少有注释,若有,就比较重要。阅读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注释的内容主要有对作者、写作背景和关键字句等的注释。

3.1作者

出现在注释中的作者与上文恰恰相反,这种情况,往往是影响大而作者名气一般的。命题者在出题时,往往会对作者的生平作简略注释。抓住这些关键性的注释,往往能见微知著。如2005年山东卷考的时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第17题对第三联的分析必须建立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而注释中对作者的简介恰恰是一个切入口。戴复古是南宋后期诗人,联系时代背景,正是时代动荡、国土沦陷之时,则作者的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自在其中了。

3.2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的注释暗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了解时代背景也会帮助理解诗歌。例如2004年春季招生上海卷的诗歌鉴赏题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文后附有一段背景材料,详细地介绍了杜甫的写作背景。19题根据提供的时代背景可知它点明了相逢时令在晚春,象征二人漂泊无依的身世命运。象征大唐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由此可知,如果诗歌题后附了背景材料,那它一定是十分重要的。

3.3题干内容

往往还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如2000年秋考的填表题,填空题空格的前面或后面。2001年上海春考的18题中,杜甫的《月夜忆舍弟》,“(2)从诗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安史之乱”的暗示,有助于把握住诗歌内容。

4 意象的暗示

哲学家用概念明志,诗人靠形象说话。诗歌中的形象,即意象,具有暗示性。这些意象反复地出现,并且,这些意象无论在任何诗人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中国人的思维。

“木”“叶”如此,更有其他意象。如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关山、杨柳、兰舟、长亭等物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而南山、幽居、禅寺等则多与隐逸情怀相连。这些意象呈现出丰富多彩、相对稳定的含义,从而为我们理解诗歌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002年全国卷17题选择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题目为:“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因此此题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的许多

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柳”,留,二字同音,有“留客”的含义。因此古人有折柳赠送的习俗,也寓示着朋友、亲人将要远离。“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弄懂来龙去脉,寓意自然明矣。由此启发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暗示性在鉴赏一首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暗示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若能熟练运用,即可以一匙开启解题之门!

参考文献

[1]张国辉.高考诗歌鉴赏[N].语文考试报.2007-06-08(1-4).

[2]古远清著.留得残荷听雨声——诗词的魅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问题及答题策略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问题及答题策略 语文组康理明 在“唐宋诗词”这一模块的学习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如何把握诗人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如何使自己的理解和诗人情感结合到一起,回答问题时有没有相应的公式套话,有没有什么具体技巧等等。古代诗歌鉴赏题一般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进行评论。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考题来看,所选的古代诗歌并不难懂,但从考试情况来看,考生答题失误频频,得分的情况很不理想,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即学生读不懂诗,不明题意,不会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使学生具备这么四种意识:整体意识﹑语言意识﹑审题意识和表达意识。 整体意识和语言意识的作用是让考生能够把一首诗读懂。所谓整体意识,就是诗歌虽然很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一个完整生命力,所以有些学生把某一句孤立的理解,脱离整体来理解这是不恰当的,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整体的把握,局部问题要依托整体得到…如果一个考生善于把握诗歌的语言,比如说情语,就抒情的语言,比如说论语,议论的语言,因为议论是表达诗人主张的,抒情语是表达诗人情感的,抓住了这些,一首诗的中心就有了。其实学生不仅读懂一首诗应该具备这两种素质,读文也应该具备。 那么答题则需要另两种意识,一种意识是审题意识,就是学生懂不懂这个题目在问什么,现在的考题它的题目很少直来直去,它有时候要出一个诗论,比如说“外诗造化,中得心缘”,向大自然学习,从自然景物里引起感悟,实际上这就是平时老师教的,我们训练的借景抒情,或者说融情于景。考生把这个题看透了,这个题本质是什么他才好下笔,有时候学生答题答了很多,但是最后一分不得或者得分很低,常常是由于答非所问,通俗的说他说的这些话并不是命题者让它说的话。要想把这个题答对,除了审题意识,看清题之外还要有一种表达意识,有时候学生答了很多字,和答案要的那个要点却靠不上,这是什么原因?首先说学生是不是按某种规律答题的,命题者那个答案并不是想当然的,而是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即阅读的一般规律,诗歌欣赏的一般规律。这就需要和前面说的整体意识与语言意识再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鉴赏一个字,要使这个字达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局部要向整体看齐。我们鉴赏某一个地方好还是不好是说它能不能很好反映这个诗歌的整体。学生要总借出答某一种题要鉴赏某一个点规律的话,带着这些点上做题他就会有个正确的大方向,而不是瞎转,最后他离标准答案无限趋近。学生若是四种意识都具备,我想古诗鉴赏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啦。 其次是答题不规范。考生在答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以下几种: 一、忽略信息,答非所问 命题者一般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设题由易到难。标题、注解往往暗含提示,但不少考生常忽视题目要求,漏掉标题或注解提供的信息,在混沌状态中仓促答题,结果答非所问。 二、审题不当,任意发挥 一些考生误把对古代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进行鉴赏,理解为借题抒怀,抛开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谈自己的感想,任意发挥,结果离题万里。 三、寻章摘句,硬套术语 与“借题发挥”相反,部分考生由于担心漏掉得分点,生怕鉴赏得不够全面,常常引经据典,生搬硬套术语,而不去认真揣摩品味诗句本身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结果往往导致画蛇添足,徒劳无益。 以上是考生在答题时常犯的错误,那么,如何读懂诗歌,避免答题失误呢?考生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关于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关于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诗作为人类形象思维的产物,必然离不开这个外壳。下面是关于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欢迎阅读: 一、关于变异性 韦勒克、沃伦说:“诗是一种强加给日常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诗没有现成的媒介,需从其它语言那里借用媒介。“‘借’就是‘破坏’。没有‘破坏’诗就寻觅不到自己的媒介。”[1](p38)“借”的结果就使得语言的内涵发生了变异,从而也增加了语言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这种变异主要是通过“破坏”词义和“破坏”语法来实现的。 我是如此为疼痛所烧炼/我渴,我渴,我渴得必须咬破自己的皮肉/狂饮在动脉中涌流的自己的鲜血! ——阿垅《琴的献祭》 收割季节/麦浪和月光/洗着快镰刀 ——海子《麦地》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的怒吼/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海子《春天,十个海子》

“疼痛”、“烧炼”、“渴”、“洗”、“劈开的疼痛”……这些词语的意义已遭“破坏”。它们,连同与它们相组合的诗歌语言,其指称表意功能已经微不足道,重要的是语言的意味。它们主要不是对外在世界的叙述,而是对内心世界的呈现。《琴的献祭》中的字句,表现了诗人渴望新生、渴望巨变的强烈心情;《麦地》中的“洗”字虽尚有些许原义,但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对于“麦浪”是“擦”的意义;对于“月光”则有“渡”的含义,同时反映出丰收给农民带来的喜悦和他们在割麦时的愉快心情。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臧克家《场园上的夏夜》:“蛛网上斜挂着一眼闷热”——“闷热”本为肤体觉,但因为“斜挂”而转移为视觉;陈敬容《野火》:“我要采撷所有/春天的香气”——“香气”本来是嗅觉,也因为“采撷”而转化为视觉。 遭到“破坏”的语言,其交际功能已经退化到最低限度,而抒情功能则发展到最大限度。凭借诗中前后语言的反射,日常语言就披上了诗的色彩,蕴涵了诗的韵味,变成了诗的语言。 通常,书面语言是要遵循语法的(包括诗以外的其它文学语言),但诗常常违“法”,它在词义的搭配、词语的顺序等方面常常破“格”,以造成一种突兀、奇特的效果。“破坏”的结果,产生了特殊的语言,中国人称为“诗家语”,西方人叫做“poetic diction”。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一)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特征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所以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刘勰《文心雕龙》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况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简约性、象征性、音乐性、画意性。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思想否认或怀疑语言的表达能力。其实,“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之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区别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即“有尽之言”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古典诗的水平之高下,主要不在于说出的东西,而在于说出的言词对未说出的东西所启发、所想象的空间之广度和深度。中国古典诗的语言所具有的上述基本特征,兹作如下论述。 一、言约旨远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引述了《漫斋语录》中这样一段话:“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也。”我们当然不必拘泥于这些比喻性的具体数字,也不必认为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是一个距离“言约旨远”的水平愈来愈低下的过程。这段话无非指明了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说出来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唐庚的《唐子西文录》称赞杜诗之含蓄深远说:“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杜诗虽小而大……”“小”者,词量少之谓也;“大”者,含意深远之谓也。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歌语言的这一特征:“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了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但仅仅词量少并不足以暗示未说出的空间之深远,“言约”一条并不足以保证“旨远”。这说出的少量语言还必须具有更积极的特点,才能达到“旨远”的目标。 二、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 它以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语言暗示(象征)深远的意境。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利科认为,“语言的神奇性正是在于:语言是利用象征的特性玩弄‘指明一隐藏’的双重方向的运动的魔术——语言在‘指明’时就包含了一种新的‘隐藏’,而在‘隐藏’时又包含了再次指明的可能性”利科这段话是就一般语言的特性而说的,至于诗的语言,我想当然更具这种象征性特色。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凋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 当然,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都以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见长,但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在中国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常见意象举隅)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举例说明。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③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

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从来不曾看见。《折杨柳》为伤春叹别的内容。 ④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⑥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常见意象举隅)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举例说明。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③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从来不曾看见。《折杨柳》为伤春叹别的内容。 ④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

最新古典诗词中风意象解说

古典诗词中风意象解说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风意象在古诗词中表达作者情感,更好地理解诗词。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表情达意,形成了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意象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表现物,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要。意象的表意性,暗示性,让形象更丰富、立体。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积淀中,一些意象被古代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具有固定的表意表情作用。风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不同的风——“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在古诗中有不同的意蕴。 结合中国古代诗歌中风和季节的联系,以熟悉的诗句为例,讲解东西南北风不同意象的内涵。在古诗词中,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是带有季节性的,可以把诗词里的风简单对应为东风――春风,西风―秋风,北风―冬风,南风―春末夏初的风。 一、东风 东风方旭日东升,为一日之始,预示着生机活力,古代诗词们往往借东风表达温暖、和煦、热闹、喜庆、欢乐之情,东风往往和春天联系在一起,变成了春风的代名词。 (1)东风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东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 (2)反衬“伤逝”之情,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诗人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3)渲染离别情绪,如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感情深挚‘委婉缠绵、咏叹忠贞爱情。“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出自然环境,也写出了抒情者的心境。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4)象征专制者和造成悲剧的恶势力,如陆游《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5)比喻重要的条件,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俗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南风 古诗中的南风即夏风,常象征欣欣向荣,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南风的意象,通常含有温暖、舒适、幸福的意象,多写暖春以及夏天。 如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南风有时还用于寄寓思乡之情,如李白《寄东鲁二稚子》中的“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 (1)烘托恬淡的心境,如刘攽《新晴》中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南风也叫“薰风”,如苏轼的《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三、西风 古诗中的西风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西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

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 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

诗歌意象大全精简篇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象)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意)。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事物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这些在诗歌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就是意象。对于今天的中国古典诗歌爱好者来说,从意象入手来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不失为一条捷径。笔者搜集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稍加整理说明,希望对大家阅读和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有所帮助。 1.飞鸟:自由的灵魂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回日夜思念的故乡。 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向往隐迹江湖的生活,愿与悠闲自在的鸥鸟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众鸟安居巢中,诗人爱其庐宇,人鸟之间有种幻化为一的感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的飞鸟的诗人看来都是快乐自由的。天遥地阔中一只飞鸟,在诗人看来,可能是孤凄无伴、漂泊无依的,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感情,无疑正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反应: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处,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 2.青山:身与心的家园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从人与青山的自然关系来看,山脉通常是人类居住环境中最恒定、最醒目的存在之一,故乡山脉的轮廊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已《送休师归长沙宁觐》),“青山”在诗歌中常带有故乡居所的象征意义。 3.离愁与乡愁:寒衣处处催刀尺 ——中国古曲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1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作者情感的载体,包括景、物、事、人) 2 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3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墨梅》)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营造出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 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例如:折柳: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长亭:在中国古典诗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芳草: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菊: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松柏: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例析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例析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例析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为何可理解成“思”呢其实,这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双关语。在古汉语中,运用双关语的诗词歌赋很多,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有其的运用特点和一些规律。 一、古汉语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如: 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 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古典诗词语言的暗示性

古典诗词语言的暗示性 摘要:中国诗词简约而不失丰富,含蓄而不失形象,轻灵而不失厚重。这些特质使得诗词的语言具有了暗示性,而暗示性是借助诗词语言的词性、意象、标题、注释等来传达其极耐寻味的内容和情感的。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语言暗示性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中,把欣赏中国诗比作文艺欣赏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但简短却可以有悠久的意味,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这种看法正如一位诗人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就告诉我们,中国诗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穷妙境来展现其无穷魅力,这就是中国诗歌的暗示性。 一、一言一语溢情思 春天的柳树,摇曳飘逸,仿若翩翩起舞的少女,撩动古今词作家的情怀。柳树能如此撩动人的情思,这和枝叶的绵长细柔分不开,如果枝条长着肥厚宽大的叶子,美感定然不存。所以柳树有了枝叶恰如其分的点缀,才充满了美感。而中国古典诗词正如那一棵棵柳树,那精妙的语言正是舞动的枝叶。有了这些“枝叶”,诗词才会流溢光彩,引读者走进多姿多彩的诗词百花园,撩动读者的情思,给人留下深秘的静默。真正有如此神妙功效的,当属形容词、动词,其次为叠词、表颜色的词。 中国诗词篇幅短小,犹如象牙雕刻。要用短小的篇幅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所选词语表现力一定要强,而形容词是汉语中表现力最强大的词,也是中国古诗人喜爱用的一类词。他们选用最生动、最形象的形容词,准确精妙地再现当时的生活,几百上千年后,人们读之,仍如临其境,如观其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能够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这就是形容词暗示性的威力。如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此诗一个“乱”字,引人遥思远怅:残月下,驿站里,昏灯中,孤床上,思乡而路遥,思国而病缠身,引得诗人心烦意乱。更有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又能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故“乱”字有含蓄不尽之妙。读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我们能感受到它除了传达老年杜甫的漂泊无依,颠沛无告,政治失意外,更告诉我们难以言传的怅惘、失落之情,这种情怀不单是作者的,也是读者的。 袁枚说过:“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一首好诗的标志就是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准确,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活”的印象。动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活”,它只用一两个字含蓄地点拨读者,给你以仙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言在此而意在彼,不用明说什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杨柳 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 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等。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 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 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 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 晚”等。 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 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梧桐 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独失意者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 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 来,往往就是梧桐树叶先行凋落。于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 为古人常用手法。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 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李 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煜《相 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写尽凄凉悲伤之情。 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徐再思《水仙子》“一 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吴文英《唐 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 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杜牧《雨》“一夜不眠 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梅花 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 子 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 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 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 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 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 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 操。 兰 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 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 兰一般的品质。

归纳古代诗歌意象完整版

归纳古代诗歌意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 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两个方面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芳草:1.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 梅花:傲霜斗雪,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松柏:孤直、顽强菊花: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美女的容颜牡丹:高贵、富贵 扬花:飘零、离散 柳树:分别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四种英译为例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 四种英译为例-汉语言文学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四种英译为例马风华 摘要:古典诗歌中修辞格的翻译历来是汉诗英译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那些基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段,更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本文以《红楼梦?金陵判词》的修辞翻译为例,就四种英译里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展开探讨,以期对古典诗歌中修辞格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古典诗歌《金陵判词》修辞翻译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修辞格是组成诗歌的重要部分。在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使语言鲜活或曲折达意,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如何在古诗英译中形神兼备地将这些修辞传达出来,是对译者的一大挑战。作为小说的谶语,《红楼梦》中的《金陵判词》通过多种修辞格的运用,隐晦地对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做了总结性的预叙,其翻译难度更是非同寻常。本文将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下简称“杨译”)[1]、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翁婿(以下简称“霍译”)[2]、邦索尔神父(B. Seaton Bonsall)(以下简称“邦译”)[3]和英国驻澳门领事馆副领事乔利(H. Bencraft Joly)(以下简称“乔译”)[4]的判词英译为研究对象,就各位译者在修辞翻译中主体性的表现展开探讨。二、译者主体性的定义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译者的身份一直存在争论。译者到底是“隐形人”还是

“有形人”,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世纪70到8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成为译学研究的一大重要命题。屠国元和朱献珑把“译者主体性”定义为:”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5](P9)我们也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身兼双重身份:原作的读者和译作的创造者。首先,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或多或少会受到本人价值评判标准、语言水平、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对原作主观的、历史性的理解;其次,译者在按照此种理解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又可能会受到自身翻译观和翻译目标的左右。 [6] 三、《金陵判词》的修辞特征 《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在景幻仙姑陪同下梦游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共十四首附有插画的判词,但不懂它们究竟意为何指。而根据曹雪芹的创作意图,这些判词是对小说中至关重要的十五位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结局的暗示性预叙。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含蓄地向读者表述了关于小说情节发展走向的总体构思。据笔者粗略统计,十四首诗中约有修辞手法10余种、40余处,包括反问、比喻、婉词、夸张、双关、析字、藏字、回文、借代、用典等。 四、译者主体性在《金陵判词》四种英译里的体现 《金陵判词》的谶语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修辞手段的运用而实现的,而这些修辞手段无疑增强了作品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它们在给译者带来困难的同时,也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因为“审美信息、文化内涵

高二说明文字:中国诗歌的暗示性

高二说明文1000字:中国诗歌的暗示性 中国诗歌相比于外国诗歌,最广为认知的区别便是它的暗示性了。 早在《诗经》出现,文字刚刚成熟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能用“赋比兴”的手法将像“求子不得,辗转反侧”、“宛在水中央”的心情,用雎鸠的叫声和穿过茫茫蒹葭,道阻且长来委婉地表示出来。后世的田园诗、现实主义诗歌、浪漫主义诗歌、讽喻诗、言志诗无一不继承发扬了这一特点。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钱钟书如是说。中国诗人暗示的方法之多,题材之广,实在不是我所能掌握的。因此,我只想从“意象”这一角度,浅析中国诗歌的暗示性。 意象对于诗歌的作用,表现最直接的是它能够构建一首诗歌的基调,也就是为诗里其他的内容烘托出一个特定的氛围。这种作用很像我们打出租车的时候,往往一进入车内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太一样的氛围。如果司机非常沉默寡言,车里没有任何背景音乐,我们就会感受到压抑的气氛;反之,如果司机很热情,车里放这轻松的音乐,车里的气氛就是温暖的。意象也是如此。举个粗糙的例子,如果我们把山、水、禾苗、人家几个词并排放在一起,不需要任何的连接,我们也能联想出一幅山野乡村的景象,而且,禾苗的嫩绿,山间清新的空气,流动的水,劳作的人会使这个景象显得欣欣向荣,营造了一个很轻松、欢快的氛围。意象所营造的这个特定的氛围十分关键。如果此时诗人处在我们上述的那个山野乡村中,他的心情多半和那个很轻松欢快的氛围一致,而不太可能是阴郁痛苦的,除非他再用转折的诗句。 因为这个氛围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情感,甚至暗示了诗歌的内容,进而暗示诗歌的主题。 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正是用意象暗示情感的好例。“古道”见得坎坷“西风”见得强劲而寒冷“瘦马”见得贫而无力“夕阳”见得光热微弱“断肠人”见得失意致及。几个词创造了一幅失意的断肠人骑一匹体弱的瘦马,顶着风,在被踏的坚硬却不够平坦的古道上缓缓前行,在微弱的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肃杀的图景。那作者的心情大概就像骑马人那样凄凉、失意,感到希望的飘渺,但又隐约觉得内心中有东西在呐喊。能够将这么丰富的情感如此精炼地表达,意象的暗示真可谓功不可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表达的情感不用意象,我们尚且还可以表述,但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的情感,不用意象来暗示,几乎是无法表达的。“向晚”给人一种淡淡的压抑;“古原”给人一种旷野沧桑之感;“夕阳”灿烂迤逦而宏大,使人流连;“黄昏”太阳光热渐收,让人感到消逝的哀伤。由于他通篇没有提到任何其他的人,我们就会觉得是他独行到一片古老的原野上,夕阳将天、古原与他都染成金色;他静静地矗立在那片高原上,看夕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可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蒋勋先生将这解释为孤独。可是这好像也不是一般意义上脱离人群的孤独,是另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孤独。意象在此诗中构建了一个我们在生活中体验过的场景(可能不是完整的,而是由一些碎片式的场景拼凑起来的),从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1、植物类 2、动物类 3、乐器类 4、自然类 5、场所类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 1、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代指音讯。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