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临床研究# 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沈敏,方栋,顾秋燕,李宏杰,何龙文

[摘要]目的研究T 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梗死偏瘫伴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T et rax平衡测试评估,并根据分析结论给予相应的平衡训练及运动功能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F ug-l M ey-er运动功能评定(F M 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 DL)评定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A DL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105),经4周、8周、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101),且治疗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105)。结论T et rax平衡功能测试评估可进一步了解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点,从而制订更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法,更好地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关键词]平衡功能;T etrax平衡测试;运动功能

Effect of Tetrax Balance Test and Exercise on Balance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S H EN M in,FA N G D ong,G U Qiu-y an,et al.Shanghai Rehabil itation&T r aining Center f or the D isabled,S hanghai20012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study the effect o f T etr ax balance test and ex ercise o n the balance function o f str oke patients w ith hem-iplegia.Methods50st roke pat ients w ith hemiplegia and w ith disor der o f balance functio n w ere divided into t reatment g r oup(25ca-ses)and co ntro l gr oup(25cases).T he patients in both gr oups received regularly rehabilitatio n train and medical t her apy.T he t reat-ment g roup was g iven balance train and moto r functio n tr ain r espo nd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 et rax balance assessment as well. T hey w ere evaluated with Berg balance scale,moto r function of lo wer ext reme in F ug-l M eyer Assessment(F M A)and activ ities o f daily liv ing(AD L)befo re and4w eeks,8w eeks,12w eeks after t reatment respectiv ely.Results T her e was no difference in balance function and motor function of lo wer ex treme and ADL betw een tr eat ment gr oup and contro l g roup befor e tr eatment(P>0105),but 4w eek,8w eek,12week after tr eatment,there wer e signif icant impr ovement for balance funct ion and motor function of low er ex-tr eme in bot h g ro ups(P<0101),and the t reatment g ro up impro ved mo re sig nificant ly than tho se o f co nt rol gr oup(P<0105).C on-clusion T ex rax balance assessment can help understand the obstacle in balance functio n and fo rmulate mor e suitable r ehabilitation treatment.

Key words:balance function;T etr ax balance tests;moto r funct ion

[中图分类号]R7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10)03-0249-02

[本文著录格式]沈敏,方栋,顾秋燕,等.T etr 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3):249)250.

平衡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四肢、躯干通过有意识或反射活动以恢复稳定的能力[1]。平衡控制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技巧,人体平衡的维持取决于正常的肌张力、适当的感觉输入、大脑的整合作用、交互神经支配或抑制、骨骼肌系统[2]。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步行速度及安全性[3]。如何更好地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2009年5月间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并有平衡障碍的患者50例。纳入

基金项目: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协会科研课题(2008A08001)。

作者单位: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上海市200127。作者简介:沈敏(1971-),女,江苏海门市人,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脑瘫、脑卒中康复。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o所有偏瘫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证;?病程为6个月~3年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56;?年龄29~78岁;?既往发生过脑卒中且伴有平衡功能障碍。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29~78岁,平均(5618?216)岁,平均病程11个月。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为29~78岁,平均(5412?312)岁,平均病程9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障碍点、病情程度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1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在脑卒中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T etr ax平衡测试与训练。

T etrax测量方法:采用Tetrax平衡仪(以色列阳光医疗有限公司,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

(进)2005第2211845号),患者站立在T etrax的四点平台上,测量在8个姿势(睁眼站立、闭眼站立、软垫睁眼站立、软垫闭眼站立、闭眼头部左转、闭眼头部右转、闭眼抬头、闭眼低头)下施加在4个平台上的压力,得出其平衡能力的相应图表及数据;据此给予相应的平衡能力训练,其中以T etr ax平衡训练为主,包括:捕捉目标、保持稳定、步态控制、重心移位等项目。每周5次,每次30min。

1.3疗效评定标准采用Berg平衡能力量表(BBS)、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 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定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各评定1次。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以(

x?s)表示,使用SPSS13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显著性水平A= 0105。

2结果

治疗后两组BBS、FMA(下肢)、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1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105)。见表1~表3。

表1两组BBS评分比较

组别入院时入院后4周入院后8周入院后12周

治疗组15.4?2.327.5?2.5a,b29.4?2.3a,b32.6?2.6a,b

对照组17.3?2.423.6?2.8a25.0?2.1a26.4?2.4a 注:a:与治疗前比较,P<0101;b: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105。

表2两组FMA(下肢)评分比较

组别入院时入院后4周入院后8周入院后12周

治疗组7.6?1.815.6?1.3a,b18.4?1.7a,b24.3?2.0a,b

对照组 6.4?2.610.4?2.6a12.6?2.4a15.6?2.3a 注:a:与治疗前比较,P<0101;b: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105。

表3两组ADL评分比较

组别入院时入院后4周入院后8周入院后12周

治疗组43.8?1.755.6?1.4a,b59.5?1.5a,b63.2?2.1a,b

对照组47.5?2.351.7?2.5a53.8?2.1a56.2?2.8a 注:a:与治疗前比较,P<0101;b: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105。

3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浅感觉、本体感觉、肌张力、肌肉运动控制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平衡能力下降。平衡能力是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康复的重要内容[4-8]。适当的平衡功能评定,对合理制定和调整康复计划,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H or ak等认为,人体平衡功能不是基于一个固定的平衡反射模式,而是基于灵活的、功能性的运动技能,通过训练可以改善这种技能,从而提高平衡控制能力[9]。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综合、合理评定有助于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平衡功能评定主要分为传统观察法、量表评定法和定量姿势图即平衡测试仪评定法3大类[10]。选用适当的平衡评定方法,对具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客观、准确地评定,可以正确地指导临床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归社会。本组研究显示,Tetrax平衡测试可以很好地反映患者的平衡障碍,对于康复训练具有指导性意义。另外,在使用Tetrax平衡仪所提供的平衡训练时,其特有的趣味性更能提高患者参与性,对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田沈,桑德春,苑之明.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评定[J].中国康

复理论与实践,2003,9(6):330-331.

[2]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

[3]陈少贞,张保峰,赵江莉,等.认知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影

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182-184.

[5]邢晓红,常淑娟.平衡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

理论与实践,2008,14(6):560-561.

[6]刁建生,范晓华,宫艺.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度脑损伤患者步行与平衡

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8):761-762. [7]江晓峰,邵爽,胡雪艳,等.社区康复简易技术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15(3):257-258.

[8]李欣,桑德春,朴春花,等.骑马机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

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51-1053.

[9]H orak FB,H enry SM,S humw ay-Cook A.Postural pertu rbations:

new insights for treatment of bablance disorders[J].Ph ys T her, 1997,77:517-533.

[10]金冬梅,燕铁斌.平衡功能临床评定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

康复杂志,2002,24:187-189.

(收稿日期:2010-01-20)

书讯

5脑瘫婴幼儿发育的促进方法)))中级康复工作者工作指南6该书由世界物理治疗联合会及世界作业治疗联盟选派的Lia Carring ton女士和M ichael Curtin先生起草,经世界卫生组织六个区域富有经验的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评阅、修订。是一部权威的参考书。定价:25元/册,邮购另加邮资8元。

5肺康复6:由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孟申主编的5肺康复6一书已于2007年7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面向呼吸内科医师、全科医师、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详细介绍了肺康复的临床问题和涉及肺康复评价方法、心理治疗、营养治疗等内容。全书约30万字,定价45元,邮费6元。

动平衡测量原理

动平衡测量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刚性转子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校正 回转体的不平衡---回转体的惯性主轴与回转轴不相一致; 刚性转子的不平衡振动,是由于质量分布的不均衡,使转子上受到的所有离心惯性力的合力及所有惯性力偶矩之和不等于零引起的。 如果设法修正转子的质量分布,保证转子旋转时的惯性主轴和旋转轴相一致,转子重心偏移重新回到转轴中心上来,消除由于质量偏心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使转子的惯性力系达到平衡校正或叫做动平衡试验。 动平衡试验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一般由机座部套,左右支承架,圈带驱动装置,计算机显示系统,传感器限位支架,光电头等部套组成。 当刚性转子转动时,若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将产生惯性力,其水平分量将在左右两个支撑上分别产生振动,只要拾取左右两个支撑上的水平振动信号,经过一定的转换,就可以获得转子左右两个校正平面上应增加或减少的质量大小与相位。 在动平衡以前,必须首先解决两校正平面不平衡的相互影响是通过两个校正平面间距b,校正平面到左,右支承间距a, c,而a, b, c 几何参数可以很方便地由被平衡转子确定。 F1, F2: 左右支承上的动压力;P1, P2 : 左右校正平面上不平衡质量的离心力。m1, m2 : 左右校正平面上的不平衡量;a, c : 左右校正平面至支承间的距离 b : 左右校正平面之间距离;R1 R2: 左右校正平面的校正半径 ω:旋转角速度 单缸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测量方法 活塞的速度为 活塞的加速度为 我的论文中的对应表达式与以上两个式子不同: 测量系统机械结构 惯性力测量机的机械系统主要包括驱动机构、摆架。驱动机构通过联轴节带动曲轴达到额定测量转速。摆架支承测量曲柄连杆机构,使之在惯性力作用下产生振动。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 康复训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中风后1—3个月为最佳康复期,半年后肌肉渐渐萎缩或形成偏瘫的模式化动作,再想恢复则难度大,所需时间长。步行是中风偏瘫老人独立生活的关键。应该在发生中风后一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五个阶段循序渐进。1.坐起训练。坐位平衡是偏瘫老人最基本的训练。首先在床上帮助老人进行被动训练,扶住老人的肩、肘;踝、足等关节,缓慢有节律地反复做外,展、屈伸、旋转、上举和关节加压等动作,每天1—2遍。并鼓励老人用健侧腿伸人患侧腿下面,将患侧腿抬高,不断重复。开始坐起训练,要在床上放好靠垫,让老人缓慢坐起,由半卧位状态逐渐提高角度,延长时间。还可以在床架系上布带,让老人自己拉布带练习坐起。之后,让老人背部不依靠东西,自己扶床栏保持平衡坐位,最终达到能自己控制坐位平衡,进一步能移位、转身实现动态平衡。2.准备站立训练。老人坐在床沿上,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亡肢支持下,臀部缓缓离开床面。家人要做好辅助和保护动作。3.站立平衡训练。站不稳,就无法迈开腿。老人在家人帮助下双脚平行站立,脚掌完全着地,足趾不能钩地,膝关节伸直但不能过度。站立时间由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至几分钟。切忌—串拉老人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老人能自行站立后,可进行靠墙站立、扶床站立的训练。家人两手扶持老人患侧腋下或臀部,用双膝控制好老人膝部至伸直状态,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住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独自靠墙站立。在此基础上,再让老人扶床栏或平衡杆站立,并逐渐做到不扶物而站立。在站稳的基础上,两手扶床栏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和弯腰运动,左右两足交替提起,慢慢扶床横向移步等平衡训练。4.步行训练。主要目的是消除异常偏瘫步态,形成正常的步行姿态。先练习原地踏步,然后以患侧下肢和健康下肢互为重心,交替向前跨步和退步,左右侧向跨步。跨步后重心要随之转移,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直位。步行训练时家人应站在老人的患侧进行保护和辅助。尽量将重心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过分将身体重心偏向健侧,反而引起患侧肌张力过高,难以形成正常步态。5.上下台阶训练。遵照健肢先上,患肢先下的原则,进行上下台阶练习。—上楼梯时用健手扶住楼梯栏杆,将身体的重心移向患侧,并使患侧髋关节保持在伸直位,然后用健足踏上台阶,患足跟进站在一个台阶上。下楼梯比上楼梯难,要在重心偏向健侧的同时,适当降低重心,用患足下台阶,待患足放平稳、重心移至患侧下肢后,将健足跟进同一台阶。在练习中,若出现头晕、胸痛、运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面色苍白出虚汗,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脑梗塞中风病人后期康复训练计划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评分,SAS、SD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泉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标签: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全国第4届脑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排除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排除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患者。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58.6±6.1)岁。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60.1±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要求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需要立刻报告给主管医师,协助其给予相应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早期护理干预。 1.2.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恐惧情况,因此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必要的,让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让患者认识到接受治疗对其病情的改善的有非常大的作用。保持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及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有效的回复,缓解病患者的不良情绪。讲述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1]。 1.2.2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一对一护理和训练,调动患者的自身康复意识,使其自觉遵从康复训练,不断的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1.2.3药物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提醒并要求病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同时要认真观察记录患者服药之后的反应情况,如果患者

脑卒中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康复训练 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在不影响临床抢救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护理、按摩、被动运动(切忌粗暴)及卧床时肢体应置于抗痉挛的体位等措施来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痉挛、变形(如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等)等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发生,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 恢复期康复治疗: 一般在病后3天—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顺序进行,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顺序进行。顺序如下; 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 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强调的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力训练。训练中应包含患侧恢复和健侧代偿。 ⑴床上训练: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⑵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⑶站立和站立平衡训练: 先作站立准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训练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训练),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⑷步行训练: 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作步行前准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训练中应强调,必须注意改善步态训练。 扶拐步行步态有三种: ①手拐先前伸着地,患足迈出,然后健足跟上。 ②手拐先前伸看地,健足迈出,然后患足跟上。 ③患足和手拐同时向前,然后健足再跟上)→徒手步行。 ⑸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应按健腿先上,患腿先下的原则进行训练。 ⑹复杂步态训练:如绕圈走,转换方向走,越过障碍走等。

SE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观察 肖勇

SE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观察肖勇 发表时间:2018-11-17T11:48:58.62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作者:肖勇 [导读] 现有对我国脑卒中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现有中风患者约7000万人。 郴州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SET(Sling Exercise Therapy,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48例,均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SET,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BB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 FMA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MA评分、BBS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患者Ba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SET可改善平衡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SET;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SET(Sling Exercise Therapy)on the balance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a total of 148 subjects,all of whom were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period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esults:FMA and BBS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while FMA and BB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thel index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combined with SET can improve balance function,exercise function and living ability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ey words] SET Stroke;Hemiplegia;Balancing function;impact 现有对我国脑卒中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现有中风患者约7000万人,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每年卒中死亡人数165万人,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1]。因脑卒中导致偏瘫不仅带给患者本身及整个家庭沉重的身心负担,对于社会而言同样对造成较大的负担。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目前主要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护理等[2]。其中SET是基于神经肌肉反馈重建技术,通过使用由无弹性、有弹性的悬吊带组成的悬吊辅助训练系统,对刺激神经、恢复躯干肢体控制有积极目的。本次研究共纳入1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4例,男性48例,女性36例,年龄在49-65岁之间,平均年龄(62.59±5.63)岁,类型:脑梗死45例,脑出血29例,偏瘫侧别:左侧39例,右侧35例。观察组74例,男性50例,女性24例,年龄在53-64岁之间,平均年龄(61.99±4.98)岁,类型:脑梗死42例,脑出血32例,偏瘫侧别:左侧40例,右侧3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充分、全面了解本研究相关情况,并且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与认可。 (1)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颅脑CT、MRI等确诊脑卒中;②肢体偏瘫;③意识清楚、查体合作;④第一次发病。 (2)排除标准:①合并痴呆、失语等;②发病前合并明显活动受限、肢体残疾、无法生活自理;③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翻身、坐位、站立、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行训练等,每次训练半小时,2次/天,每周共训练12次。 观察组在上述训练基础上结合SET训练,①腰背控制训练:患者取仰卧位,身体放平后在腰背下放置保护带并用拉力较大的两根弹力绳吊起,将患侧脚放置在另一根悬吊带上,嘱咐患者抱臂挺起腰背,调节悬吊带在下肢的位置,调整力臂,鼓励患者挺背持续20s,每个位置3组。然后进行仰卧位下患侧单腿悬挂,另一侧下肢水平外展,每次外展10次,做3组。②将患者健侧腿的踝部用无弹性悬吊带给予弹性悬吊带减重,将躯干与双下肢保护在同一直线上维持,持续20s,每个位置3组。③患者取仰卧位,健侧腿踝部使用无弹性悬吊带腾空悬吊,患侧腿踝部和膝部以无弹性悬吊带疼痛悬吊,进行休息位、双下肢、躯干保持在同一直线体位的交替动态训练。 1.3观察指标 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3]评估运动功能,分数越高,运动功能改善越好。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平衡功能的评定,总共56分,分数越高表示平衡功能越好。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4]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活动能力,分数越高功能障碍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共纳入的148例研究对象所有相关临床资料全部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组内相关资料的比较应用X2检验方式,计量资料应用(),组间比较检验方式为t,P小于0.05则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 两组在治疗前FMA评分、BB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MA评分、BBS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机械动平衡

机械动平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转子不平衡的危害。 2.巩固转子动平衡的理论知识。 3.掌握动平衡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动平衡机进行刚性转子动平衡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为DPH-I型智能动平衡机,如图6-1所示,测试系统由计算机、数据采集器、高灵敏度有源压电力传感器和光电相位传感器等组成。当被测转子在部件上被拖动旋转后,由于转子的中心惯性主轴与其旋转轴线存在偏移而产生不平衡离心力,迫使支承做强迫震动,安装在左右两个硬支撑机架上的两个有源压电力传感器感受此力而发生机电换能,产生两路包含有不平衡信息的电信号输出到数据采集装置的两个信号输入端;与此同时,安装在转子上方的光电相位传感器产生与转子旋转同频同相的参考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器输入到计算机。 图 6-1 DPH-I型智能动平衡机结构简图 计算机通过采集器采集此三路信号,由虚拟仪器进行前置处理,跟踪滤波,幅度调整,相关处理,FFT变换,校正面之间的分离解算,最小二乘加权处理等。最终算出左右两面的不平衡量(g),校正角(°),以及实测转速(r/min)。 DPH-I型智能动平衡机有关内容简介见附录Ⅲ。 三、实验原理 由于转子结构不对称、材质不均匀或制造和安装不准确等原因,有可能会造成转子的质心偏离回转轴线。当其转动时,会产生离心惯性力。惯性力将在构件运动副中引起附加动压力,使机械效率、工作精度和可靠性下降,加速零件的损坏。当惯性力的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时,机械将产生振动和噪音。因此,在高速、重载、精密机械中,为了消除或减少惯性力的不良影响,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 转子平衡问题可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类。 对于轴向尺寸b 与径向尺寸D 的比值b/D ≤ 0.2,即轴向尺寸相对很小的回转构件(如砂轮、叶轮、飞轮等),常常可以认为不平衡质量近似的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因此只要在这个一回转面内加上或减去一定的质量,便可使转子达到静平衡。 当转子的b/D≥0.2(如电机转子、机床主轴等),或工作转速超过1000 r/min时,应考虑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文章目录*一、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二、脑卒中后的并发症*三、脑卒患者的饮食原则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1、脑卒中的康复要保持良好肢位良肢位就是对抗恢复后期痉挛发生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好肢位。在发病急性期不论是侧卧位还是平卧位,都应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伸,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屈、指关节伸展;患者下肢则采用膝关节微屈,防止髋关节外旋。简言之,就是上肢尽量伸展,下肢保持微屈。在替患者穿衣、翻身或搬动患者时,切忌牵拉患侧上肢;乘坐轮椅时,注意防止患侧上肢悬垂于轮椅外侧,这样可以避免在上肢无力时,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减少偏瘫侧肩痛、活动受限的出现。坐位时肘下方提供支撑或佩戴肩吊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肩关节。 2、脑卒中的床上康复方法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3、脑卒中的被动康复运动方法 上肢被动运动先从肩部开始,家属及陪床人员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肘部,将上臂做外展、内收及向上、向下运

动。动作要轻柔,防止因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做前臂被动运动时,家属一手托住病人手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托住肘关节,将前臂做屈、伸及内旋运动。 下肢的被动运动亦先从近端开始,即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将 患肢膝关节屈曲,然后家属一手扶住患侧膝关节,一手扶住髋部,做左右转动动作。小腿运动的方法是家属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关节的伸屈运动。 脑卒中后的并发症1、痉挛:非常常见,很多脑卒中患者,特别是有运动障碍的患者,后期的康复主要就是和痉挛打交道。对于痉挛最主要的是预防。康复过程中要让患者处于一个合适的、可控的肌张力状态,并且在肌张力增高以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抗痉 挛措施。 2、废用综合征:脑卒中患者常常由于瘫痪而长时间卧床。国外研究显示,长时间卧床后如果不进行主动运动,两周左右就会 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其他表现还有:骨质疏松、神经系统功能退化、心肺功能减退、吞咽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退化、整个体质的下降等。 3、误用综合征:错误的康复训练目前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往往主张自己在家训练。但如果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在家练习和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的训练,

电机转子动平衡测试仪技术要求

电机转子动平衡测试仪技术要求 一、设备名称:微机控制硬支承动平衡机 二、概述:动平衡机可对规格内的转子进行动平衡检测,要广泛应用于电机、增压器、纺机及军工和教育等行业;要求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显示直观、人机对话等特点;电测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17″TFT彩显,用汉字和图形显示平衡量的大小、相位及合格标志,先进的硬支承振动系统和变频驱动控制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求长,稳定性高。 五、主要电路部分要求 5.1电测部分 a.测控用计算机:选用工业控制计算机Windows系统操作界面,工控机配置:P4/512MB内存/80G硬盘/17″TFT彩屏/USB与标准接口/键盘鼠标/其于准配,或以上配置; b.不平衡量显示:用图形和汉字同时显示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

位及合格标志。 c.专用程序:自动量程、自动电路参数补偿、电气标准转子、 计算、标定、控制和故障自诊等。 d.自诊功能:能检测各工作单元是否异常 e.量检测:采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带机械放大)或其它更先进的检测技术 f.角度检测:采用光电开关或其它更先进的检测技术 g.操作提示:采用菜单中文提示操作,要体现友好人机界面 h.打印机:提供打印输出标准接口和USB打印接口 5.2电气控制部分: a.电源:主电源:AC 380V±10% 三相/AC 220V±10% 单相b.操作方式:采用独立电柜,设置一启动按钮和停车控钮; c.驱动控制:采用变频驱动控制,具有匀加速启动,恒速测量、 快速停车功能; 5.3机械部分: a.支承系统:整体硬支承摆架,其上装有高度可调的滚动支承装置,适应宽范围要求; b.在床身导轨上开有两条T型槽,一条供导向键用,另一条紧固摆架;或其它更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外观更有线条感\机械强度更强\操作更方便。 六、其它 6.1要求提供平衡机用配套的标准电源,提供调试用配套合格工件 6.2标准转子:每台按国家标准至少配备一套标准转子和对应砝码;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关键词】脑卒 据有关报道,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185/10万~219/10万,生存者中,病残率高达70%~80%[1],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负担。所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1 临床资料 我康复中心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全面进行了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其中男68例,女57例;年龄为30~79岁,平均56岁;脑梗死72例,脑出血53例,均经CT 检查确诊,入院时都有不同程度偏瘫,平均住院日为81d。3个月后经评定效果明显者58例,效果不明显者17例,效果最好的患者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0分增至75分,差者ADL由75分增至85分,ADL 分数提高平均为34.2±13.97分。治疗前后总体ADL的Barthel指数的评价表见表1。 表1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ADL的Barthel指数评价(略) 2 护理措施 2.1 体位护理、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首先,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是预防关节挛缩、变形的重要措施之一。良肢位是指患者在卧位或坐位时躯干及四肢一种良好体位或姿势[2]。早期患者体位是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肘伸直,腕关节伸展、旋后,指关节外展。患者

下肢应放在中立位,膝关节微屈,防止下肢外旋。每1~2h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再到患侧卧位,但仰卧位尽量少采用。其次,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有学者认为康复训练越早越好[3],从发病至24h内采取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是最佳时间[4]。但临床上多以脑梗死发病48h后、脑出血1周后[5],生命体征平稳、疾病不再发展,给予患侧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每日2次,护士或康复治疗师的手法要轻柔、缓慢,按由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动5~7次。一般先从被动活动开始,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逐渐减少辅助量,直至患者能完成主动运动。在护士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主动运动,每日2~3次,每次20~30min,主要训练方法有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翻身、起坐运动等,应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避免引起疼痛。 2.2 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的护理由于长期卧床,机体运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不良,易发生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根据病情每2h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为患者勤换床单、被套、衣服,床铺平整、无碎屑,必要时受压部位按摩。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患者翻身时应进行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2.3 肩手综合佂的预防及康复护理肩手综合征早期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手浮肿、疼痛、皮温上升。后期表现为皮肤及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病人坐位或乘坐轮椅时,应避免患侧上肢垂于一侧,上肢放于前面的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试验方法。 2、初步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特点。 3、了解动平衡精度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CYYQ —50TNC 型电脑显示硬支承动平衡机 2、转子试件 3、橡皮泥,M6螺钉若干 4、电子天平(精度0.01g ),游标卡尺,钢直尺 三、CYYQ —50TNC 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 该试验机是硬支承动平衡机,实物如图1所示。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一般由机座6、左右支承架4、圈带驱动装置2、计算机检测显示系统、传感器5、限位支架3和光电头1等部件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硬支承动平衡机结构示意图 1、光电头 2、圈带驱动装置 3、限位支架 4、支承架 5、传感器 6、机座 左右支承架是动平衡机的重要部件,中间装有压电传感器,此传感器在出厂前已严格调整好,切不可自行打开或转动有关螺丝(否则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左右移动只需松开支承架下面与机座连接的两个紧固螺钉,把左右支承架移到适当位置后再拧紧即可。支承架下面有一导向键,保证两支架在移动后能互相平行,支承架中部有升降调节螺丝,可调节转子的左右高度,使之达到水平。外侧有限位支架,可防止转子在旋转时向左右窜动。 图1 硬支承动平衡机实物照片

转子的平衡转速必须根据转子的外径及质量,并考虑电机拖动功率及摆架动态承载能力来进行选择。本动平衡机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调频变速,使工作速度控制自如。 2、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由于转子材料的不均匀、制造的误差、结构的不对称等诸因素导致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因此当转子旋转后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它们组成一个空间力系,使转子动不平衡。要使转子达到动平衡,则必须满足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 ???? ?==∑ ∑00 M F 或 ?? ? ??==∑∑0 0B A M M (1) 即作用在转子上所有离心惯性力以及惯性力偶矩之和都等于零,这就是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如果设法修正转子的质量分布,保证转子旋转时的惯性主轴和旋转轴相一致,转子重心偏移重新回到转轴中心上来,消除由于质量偏心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使转子的惯性力系达到平衡校正就叫做动平衡试验。 3、刚性转子的平衡校正 转子的平衡校正工艺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操作工艺: (1)平衡测量:借助一定的平衡试验装置(如动平衡试验机等)测量平衡机支承架由于试验转子上离心力系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或支反力),从而相对地测量出转子上存在着的不平衡重量的大小和方位,测量工作要求精确。 (2)平衡校正:根据平衡测量提供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选择合理的校正平面,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加重(或去重)修正,达到质量分布均衡的目的。 A 、去重修正是运用钻削或其它方法在重心位置去除不平衡重量。 B 、加重修正是运用螺纹联接、焊接或其它平衡块方法在轻点位置加进重块平衡。 选择哪种校正办法,要根据转子结构的具体条件择定。在本实验里采用适量的橡皮泥作加重修正。采用橡皮泥作试验的平衡试重,是工业上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之一。 4、刚性转子动平衡的精度 即使经过平衡的回转体也总会有残存的不平衡,故需对回转体规定出相应的平衡精度。各种回转体的平衡精度可根据平衡等级的要求,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查阅。 5、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 转子的动平衡实验一般需在专用的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机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各种动平衡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有通用平衡机、专用平衡机(如陀螺平衡机、曲轴平衡机、涡轮转子平衡机、传动轴平衡机等),但其作用都是用来测定需加于两个校正平面中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方位,并进行校正。当前工业上使用较多的动平衡机是根据振动原理设计的,测振传感器将因转子转动所引起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子线路加以处理和放大,最后显示出被试转子的不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和方位。 图3所示是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被试验转子6放在两弹性支承上,由电动机1通过圈带传动2驱动。实验时,转子上的偏心质量使支承块的水平方向受到离心力的周期作用,通过支承块传递到支承架上,支承架的立柱发生周期性摆动,此摆动通过压电传感器4与5转变为电信号,通过A/D 转换器,传送到计算机的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系统,直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或由打印机打印输出实验结果。 根据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转子总可以在与旋转轴线垂直的两个校正平面上减去或加上适当的质量来达到动平衡目的。

中风偏瘫的康复流程

评估病情 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 患者处于早期 患者处于中期或后期 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入院 急性期 非急性期 (1) 精神意识状态评定:目的在于评定患者精神意识状态清醒与否。 (2) 认知功能评定:主要是运用MMSE 量 表评定患者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及障碍的类型,主要有失认症、失用症、注意力的评定。 (3) 吞咽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定 患者是否饮水呛咳及确定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 (4) 肌张力评定:运用改良Asworth 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是否有肌张力增高及增高程度 (5) 感知觉功能评定:确定患者是否有感知觉障碍,为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及预后 判断提供依据。 (6) 运动功能评定:运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同时为康复训练提供指导。 (7) BR 分期:确定患者功能恢复处于几期。 (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运用改良巴氏 指数即ADL 评定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障碍程度。 (2) 平衡功能评定:Berg 平衡量表评定患 者的平衡功能,同时对临床康复也具有指导意义。 (3) 痉挛评定:使用改良Asworth 评定量表 确定患者的痉挛程度。 (4) 运动功能评定:运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同时也可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5) 疼痛评定:确定患者疼痛性质及疼痛程度。 (6) 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确定患者的异 常步态及分析形成原因,以助临床康复矫正。 (7) 语言-言语功能评定:通过语言-言语功 能评定确定患者语言及言语功能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可判断预后。 (8) BR 分期:确定患者功能恢复处于几期。

脑卒中康复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脑卒中康复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各项不属于废用综合症的是: A.肺炎 B.关节挛缩 C.痉挛 D.褥疮 E.深静脉血栓 ( )2.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A.在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内进行 B.动作轻柔、缓慢 C.每个关节活动3-5次,每日2次 D.仅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活动 E.活动顺序应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 ( )3.下列哪项不属于痉挛的不利影响: A. 限制关节运动 B. 影响运动模式、运动速度、精细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C. 引起挛缩、关节畸形和疼痛不适 D.易出现肌萎缩 E. 不利于清洁护理 ( )4. 关于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 A.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B.从有意识地保持平衡至无意识地保持平衡 C.从静态平衡、自动态平衡到被动态平衡 D.身体重心逐步由低到高 E.从闭眼时训练到睁眼时训练 ( )5. 关于静态(I级)坐位平衡训练错误的是 A.要求患者取无支撑下床边或椅子上静坐位 B.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均屈曲90° C.足踏地或支持台 D. 手抓床边 E.双足分开约一脚宽,双手置于膝上 ( )6.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误用综合症表现不包括: A. 肌肉及韧带损伤 B. 肩痛及髋关节痛 C.关节挛缩 D. 肩关节半脱位 E. 异常步态及尖足内翻 二、多项选择题 ( )1.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包括: A.瘫痪 B.共济失调 C.肌张力增高 D.言语障碍 E.认知障碍 三、填空 1.脑卒中患者的继发障碍包括__________ _和__________ _。 2.预防肩关节半脱位重要的是在护理和治疗时应避免_____肩关节,取直立位时_____ 应给

偏瘫的运动处方

写在课前的话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脑血管意外与心脏病及肿瘤,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其中脑血管意外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都是非常高的。在幸存者中,50% ~70%的患者遗留严重的残疾。偏瘫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如何提高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的疗效是值得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临床医生考虑的重要课题病学。 一、概述 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家人亲戚或朋友,或者周围的人,突然中风,急诊送到医院。1~2周后病情平稳。却发现患者不能说话,不能行走,肢体活动障碍,不能自理日常生活。接踵而至的是一些社交障碍、心理障碍等。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脑血管意外与心脏病及肿瘤,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其中脑血管意外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都是非常高的。在幸存者中,50%~70%的患者遗留严重的残疾。 (一)脑血管意外的定义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 (二)脑血管意外的分类 脑血管以外分为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其中出血性疾病占20%,缺血性疾病占80%。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疾病常见的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及脑栓塞等。 (三)脑血管意外的临床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常见的有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治疗。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治疗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必要时手术。 目前,现阶段药物治疗没有根本性的进步时,出路在于康复治疗。而且已经有证据表明,康复医学的介入,使得各种后遗症的恢复率和10年存活率均有明显的提高。那么何时进行康复、如何康复、如何掌握康复的强度及时间,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订一个科学规范并量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指在身体测评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运动的目的、运动的项目、运动的强度、时间、频度,以及注意事项等。

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巩固转子动平衡知识,加深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2.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3.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组成、工作原理,通过参数化和可视化的方法,观察转子动平衡虚拟实验的平衡效果。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DPI—I型智能动平衡机结构如图一所示。测试系统由计算机, 数据采集器、高灵敏度有源压电传感器和光电相位传感器等组成。

三实验记录及结果 四思考题 1转子(试件)在什么情况下作静平衡?什么情况下作动平衡? 答:定义 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 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 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 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2作往复运动或平面运动的构件,能否用动平衡试验机将其不平衡惯性力平衡?为什么? 可以用动平衡试验机将其不平衡惯性力平衡 五收获和体会 做实验时虽然理论基础但同需要团队合作,操作时精度也需要很准确,即使只差1g也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伏直 帮幻 尺寸怅fi C 伽J ^18.50 密壬丰甩 G.) I 左购 r E ? 1.1 J II ■■rrnaimBiarmai i -ri■ j 綴命肅鸞娠鱷j I 手动底卑I 停I 卜藩试I 馥据冗翼忧 S ■ 滚了平断甌 > i 打VF 试验结尿]干衙成量{立〕0.30 I C1 IOS FT^ 龙不平ig 量 晶示 】 ;£H 砖扮0.23呢 } 1 £H 站 FITS 芋 曲钿柬右 T 平緡a 晁示 S4D 3M 20 理匕二二、严 刑30 2SD J |^^E 55?^>L 100 他 A 1. ■ 1 C W 寸萇 fi 1(^.) CO 退出 aim [ £&? 4C0 2兀 ]ZD ££□ 、J . i4jj ___ £00 lan leo 0( J 220 LB 2D0 1 站 LBO 如「湘D 20 3OT 40 号 nn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5-12-02T10:45:05.8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4期作者:刘振英 [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表现为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有意识障碍且发病持续24 h或以上。 刘振英 山东省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2301050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有意识障碍且发病持续24 h或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幸存者中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在40%以上。我院对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同时,进行了康复治疗与护理,在减少致残、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等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35~76岁,平均52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15例脑栓塞10例;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护理,未发生护理不当所致的护理并发症,大部分患者都能生活自理。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社会、生理、心理状况,更多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鼓励他们面对现实,排解不良情绪。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那些配合治疗获得成功的患者的实例,使病人和家属看到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避免动物脂肪及牛羊肉等,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品。多吃水果蔬菜饮食不宜过饱,宜少量多餐,要保持大便通畅。 2.3急性期康复护理:可以开始于发病后的24~48 h,如果是血栓塞脑卒中,病情稳定即可着手。此期配合临床治疗,可以减少继发性神经损伤,同时为下一步训练做好准备。良姿的摆放是早期偏瘫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肌肉萎缩最有效的方法。患者应卧于硬质床上,保证正确的卧床姿势,且经常更换体位,仰卧位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跃,可以加重挛缩模式,同时,由于患侧骨盆后旋,下肢外旋易致骶尾、足跟及外踝的压疮,不宜取仰卧位。俯卧位是预防髋部屈曲和腰部屈曲造成挛缩的最佳卧姿,但应防止窒息的发生。挛缩的预防主要是有规律地运动瘫痪的关节,每日3~4次,每次每个动作进行10次左右,活动顺序由上而下,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关节周围组织,多做与挛缩方向相反的运动,到主动运动恢复。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以减少肿胀,亦是对患肢的感觉刺激。对肌张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擦摩和揉捏。 2.4 恢复期康复护理:(1)软瘫期: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主动运动。鼓励患者健侧肢体主动运动;尽早进行患肢被动运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动作轻柔,幅度要大,避免粗暴用力,拉伤关节,影响恢复;安静时良性肢体摆放,患侧上肢处于伸展外旋位,下肢处于屈曲内旋位,下肢处于屈曲内旋位,膝关节下垫枕或褥子,通过拮抗上下肢前后肌群肌张力不同,改善肢体前后肌群牵拉均衡,协调肢体运动,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另外配合针灸理疗和面部热疗,1次/日,每次30分钟,通过以上康复护理治疗,促进支配患侧肢体神经再通。(2)痉挛期:通过肌肉按摩、热敷、针灸等理疗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出现。(3)改善期:评估患者的瘫痪情况,按由简到繁、由易至难的原则,对患者制定运动训练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注意上肢和手的训练,手的功能基本上是最后恢复的,有的终生都难以恢复,应注意其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性的训练。 2.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将各种训练方式融入日常活动练习中,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巧。 2.6后遗症护理:有一部分患者会遗留下痉挛、肌力减退、挛缩畸形、甚至软瘫的后遗症,仍应继续训练,利用残存功能,防止功能退化和肌肉萎缩。 3结果 生活完全自理者20例,基本能自理者19例,不能自理者1例。 4讨论 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其心理、病理及生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使患者的复发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者生活、工作、学习的能力,明显有效降低致残、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温云华,郭金娥,刘富英,等.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1,7(3):171-172. [2]李秀峰.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51-55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