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试卷(四)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班级姓名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惊悚.(sǒnɡ)亢.奋(kànɡ)繁花嫩.叶(nèn)

B.痴.想(chī)踌.躇(chú)颔.首低眉(hàn)

C.骄奢.(shē)伎.俩(zhī)合辙.押韵(zhé)

D.磐.石(pán)枯涸.(hé)不落窠.臼(kē)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A.嗔怪济济一堂赎罪重蹈覆辙

B.忏悔骁勇善战跻身良莠不齐

C.气概迫不及待和谐融会贯通

D.祈祷物竞天择推祟随机应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

....的黑色幽默故事,让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B.平民英雄吴斌在突遇横祸的危急时刻,强忍着肝脏被毁的剧痛,安全停稳飞驰的客车,

其英雄壮举实在是可歌可泣

....。

C.部分商家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行为势如破竹

....,屡禁不止,严重危害了百姓的健康。

D.我们大力提倡韦编三绝

....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加快土坯房改造的同时,江西赣州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

B.我们应该倡导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通过对话和磋商妥善解释中欧的分歧和摩擦。

C.中国政府在打击新疆暴力恐怖袭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是对企图在中国西部地区制造动荡局势的一些敌对势力的有力回击。

D.中俄“海上联合—20”军演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附近海空域举行,双方将出动9艘舰艇、8架飞机以及2个特战分队参加联演。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扩充)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B.乃不知有汉,无论

..(不论)魏晋。(《桃花源记》)

C.不独子.(以……为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D.故患有所不辟.(通“避”,躲避)也。(《鱼我所欲也》)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繁星》《春水》是冰心依照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写成的,兼采中国古典诗词之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B.《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

燕之歌”。

C.“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表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D.《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把他救下的那个人起名为“星期五”,以纪念他是在星期五那一天获救的,他讲话的声音成了鲁滨孙在这个岛上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听到的人声。

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2.5微米。因为

①它们吸附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则会产生致癌、致畸效应。

②它们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通过下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血液。

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叫它们“凶手”并不为过。

④这些颗粒物由于太轻,很难自然沉落到地面上。

A.④②③①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 默写填空(8分)

(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2)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

(3)《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4)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5)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2分)

10.阅读下面苏轼小品文两则,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甲】徙木立信

《史记》

令既具①,未布,(商鞅)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②,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③。卒下令。

【注释】①令:新的法令。具:准备好。②已乃:于是,随即。③欺:骗。

【乙】毁信破魏

《刘子》

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①。鞅谓昂曰:“昔鞅与公子善②,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愿一饮宴,以休二师。”公子许焉,遂与之会。鞅伏甲虏公子,击破魏军。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夫商鞅,秦之柱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弃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见尤③,卒至屠灭,为天下所笑也。呜呼,无信之弊,一至于

此,岂不重乎?

【注释】①逆:迎。②善:交友、友善。③尤:过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令既.具,未布()②公子许.焉()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卒下令②卒至屠灭

B.①以明不欺②愿一饮宴,以休二师

C.①为天下所笑也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①及惠王即位②及为相(《赵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民怪之,莫敢徙。

(2)呜呼,无信之弊,一至于此,岂不重乎?

(4)阅读两文,起初商鞅采用什么方法来取信于民,后来又为什么被“车裂于市”?由此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12分)

午睡的神奇力量

你有很好的饮食习惯,少油、少盐、少肉、多蔬果;你每天补充维他命,有规律的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一整天下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感觉不错。但在午餐和晚餐中间,你会觉得头昏脑胀,思路缓慢,好像也不太能集中精神。这时候你也许开始找咖啡或茶叶,也许在懊悔午餐吃错了。小睡片刻,或许是你可以考虑的。

正常的生理反应

不是婴儿、老年人或病人才需要午睡,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在经过半天的活动之后,有一股力量会驱策我们休息一下。早在远古时代,祖先为了躲避午后的暑热,会小憩片刻以保持体力。

睡眠专家狄曼特、布劳顿和丁吉共同发现,人类的身体倾向两段式睡眠,一次在晚上,中心体温和清醒程度会同时下降;另一次发生在下午,但程度较轻微。

不管晚上睡眠是否足够,一天之中会想小睡片刻,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要。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那么困意恐怕会浓到无法抵抗。

但是当社会愈来愈工业化时,午睡却愈来愈不能被人接受,有些人甚至批评睡午觉是“农业社会的人才做的事”。“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让人不敢在午后打个小盹,以满足生理的基本需要。承认自己有倦意,似乎在告诉别人“我精力不够旺盛”,反而用咖啡、可乐等不同的刺激品来提神醒脑。

小睡片刻工作更有劲

其实,午后小睡片刻,比喝咖啡、可乐有效且健康。研究显示,居住在热带和地中海地区的人比居住在北美或北欧的人,较不易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原因之一可能是前者有午睡的习惯,因为午睡能帮助人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有一项研究发现,24分钟的午睡,能够有效地改善驾驶员的注意力与表现;《活力睡眠》一书的作者马思指出,午睡能有力地帮助人集中注意力,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研究也显示,需不需睡午觉的确有个别差异,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强烈午睡倾向。如果你

的生理反应倾向小憩片刻,那么就让自己休息一下,而不是一味压抑自己的困意在下午昏沉几个小时。

如何睡午觉?

那么,该如何睡午觉、何时睡、睡多久最好呢?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钟最恰当,若是超过30分钟,身体便会进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还不如延长到1—1.5小时,完成一整个睡眠的周期。午觉睡太久,刚起来的半小时会有轻微的头痛、全身无力,这是“睡眠惯性”所造成。这时候别期望会马上清醒,经过一个小时的缓冲就能恢复正常。不过,这种较长的午睡只适用于补充前晚的睡眠不足,真正的健康午睡不应该超过30分钟,否则就容易打乱生理时钟,影响正常睡觉。

如果要午睡,要养成每天定时定量的习惯。午睡最好的时间是在早上睡醒之后的8小时,以及晚上睡觉前的8小时,也就是一天活动时间的中间。即使在那个时间不觉得困,也可以稍做休息,而不是把喝咖啡当醒脑汤。咖啡因可能提供短暂的提神效果,接着会带来昏沉迟钝的感觉,也会减少晚上的睡眠周期。别用人工刺激品来哄骗身体,还是小睡一下来解决问题吧。

午睡的习惯要持之以恒,因为午睡习惯不规则也会搅乱生理时钟,影响睡觉的规律。例如拖到傍晚才睡,不但对健康没有帮助,也会延误晚上的入睡时间。

有失眠问题的人,要避免白天的午睡。新生儿的父母则应在小孩午睡的时候一起休息,而不是一直工作,忽略睡眠。

晚上若是有重要的晚宴或活动,可能会耽误晚上的上床时间,可以在下午预先储存睡眠。这种预防性睡眠可长达两三个小时,的确很有帮助。“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最能说明小睡片刻的神奇力量。

(选自《大众养生》)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在有倦意时用咖啡、可乐等不同的刺激品来提神醒脑。

B. 每个人都需要睡午觉,因为睡午觉的好处特别多。

C. 午觉睡太久,对健康也不一定有好处。

D. 咖啡因可能提供短暂的提神效果,接着会带来昏沉迟钝的感觉,也会减少晚上的睡眠周期。

1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六段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理由。(3分)

1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养成午睡的习惯要注意些什么?(2分)

15.根据文中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现象的合理性。(2分)

【链接材料】以前人们会自然地在午后假寐打盹,某些拉丁美洲国家和欧洲国家到现在仍然保有此习惯,商家会在午后关门,以便小睡片刻。据估计,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仍然有这种午睡的文化,他们会在午后暂停工作,回家充电。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8分)

将离别推远,再推远

王春鸣

①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脸上热泪滚滚。我想念父亲了,不知道他是否在离我几十里的老屋,安然地睡着。

②我的儿子小树和同学打架,失败后向人示威:“我太阳公公的骨头是铁做的。”太阳公公就是我的父亲,他力气很大,一掌下去,砖头应声断开。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阵乱跳。就是这样的父亲,除了感冒和牙疼,从来看不见他身上有病。养育我们长大的这几十年,(A)他就像个太阳一样在无数的日子里穿梭来穿梭去,教书、挣钱、奔波……浑然圆满,活力四射。

③可是,冬天刚来的时候,我回家去看他和妈妈,大清早在橘树下面,我捶了他一拳:爸爸,你为什么不站站直?弓着腰像个老头儿似的?他揉了一下腰,回答我:我每天要到上午十点之后才能渐渐站直,腰椎不行了。

④我装作去追一条狗,迅速地离开他,离开我弯弯的父亲。然后,隔了一条田垄又一条河,我远远地、远远地看着我的父亲,弯弯的父亲。

⑤我不想描述他的样子给任何人听,我心痛地等着十点钟的到来。我也不想问他,他的腰是何时开始这样的。问什么,难道问了之后,从前那些我没有在意的弯腰弓背的早晨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回去看他,那些下午与黄昏,他将电瓶车开得呼呼生风。他有时候说他血压高,半夜小便困难,我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觉得那都是人家父亲的病,关他什么事。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他常常粗暴地反击我:我不吃怎么办啊,我已经七十啦!你看好了,我一死你妈还能活几天!

⑥这些话真没意思。我不和他吵了。

⑦父亲也来追那条狗了,狗早不见了,(B)我看着河里面他的倒影,风和流水将那块走动的影子,割得破碎和流畅。蓝天和白云,深不可测地经过父亲水中的身影。我忽然很想念弟弟,如果他此时在,我真想抱着他大哭一场,告诉他,我们的父亲老了。我把眼泪和鼻涕擦在身边的竹竿上,退到林子深处。再早几天,我的五爷爷,比父亲大十岁的他的小叔,忽然在睡梦中去世了。那时我刚刚接到五爷爷要过八十岁生日的邀约,没有人相信他就这样离开了。妈妈说她一闭眼,还看见他活生生地站在窗子外面喊:“胜玉,你开一下门来,我给你带了几个庙里的馒头。”但是,他就躺在那里了,任凭我的表姑们如何哭喊,一动不动。穿着孝衣的父亲那几天没有任何表情,他有时候走到他的小叔灵前,看一看,不流泪,也不说话。那时我就隐约觉得父亲有点老了,他不动声色的背后藏着某种不舍与畏惧。与我感情很好的小表姑一直在哭,她的手一直掐到我的骨头里,在哀恸中用叙事的方式回忆着五爷爷生前的种种好,和她们作为子女的不知觉。最让我心疼的是她说她以为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时间的,忽然就没有了,忽然就没有了呀你知道吗?

⑧我的弟媳妇是不善言辞的,她回家以后,每天把爸爸妈妈的房间打扫得干净得不能再干净。有一回爸爸高兴地说,窗玻璃真干净,干净得像没有一样!弟媳妇忽然就扔了抹布哭起来。看着五爷爷安详的模样,其实我们都知道,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离别。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暗暗害怕,这些都说明,爸爸妈妈真的老了,离别的日子,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了,而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也意识到了。父亲买回来给我们吃的鱼更大了,他将藏着掖着几十年的工资卡密码在晚餐桌上宣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深情,自孩子幼年而始,经历了一长段的麻木期之后,又在他们晚年,被召唤出来,它岌岌可危摧枯拉朽,炽热如地火却又隐忍不发。

⑨那么,那些充斥着报纸和电视的保健品广告,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感激它们,使我曾经浑然圆满如太阳的父亲,在晚年放下一切雄心和梦想,一切奔波与劳碌,尘埃落定地做着唯一一个梦——健康的梦。一个孤独的人,是可以通达和超脱的,但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总要未雨绸缪,想着将离别的日子推远一点,再推远一点。

⑩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

(选自《文汇报》)

16.整体感知。文章的题目为“将离别推远,再推远”,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言品析。选文A、B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3分)

选择()处,赏析:

18.情感揣摩。文中两次写到“我”的泪水,请结合上下文,体会情感。(4分)

(1)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脸上热泪滚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眼泪和鼻涕擦在身边的竹竿上,退到林子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法探究。第⑦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内容拓展。“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80字左右)(3分)

材料一:“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材料二: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材料三: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您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比尔·盖茨回答:我认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

四、综合性学习(共6分)

21.“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新课结束了老师将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列成一张表见下)布置了三项学习活动请参与。

(1)活动一:经典重温(2分)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风筝》《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雪》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2)活动二:观点争鸣

活动过程中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老师摘引了三句话见下)组织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来发表观点并结合材料②③陈述理由。

①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③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生命的路》)

(3)活动三:薪火相传(2分)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的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五、写作(共5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人生如一场马拉松,不一定每圈都得跑在最前面,阶段性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不可少的,关键是能向着终点不停地跑下去。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试卷(四)

答案

一、1.C(“伎俩”中的“伎”应读为“jì”)

2.D(“推祟”的“祟”应该为“崇”)

3.C(“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4.B(用词不当“解释”应改为“解决”)

5.B(无论:不必说,更不必说。)

6.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启发下写成的)

7.D

二、8.(1)为有源头活水来(2)闻说鸡鸣见日升(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每句1分,共7分,添字、漏字、有错别字均不得分)

9.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1分),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1分)。(意思对即可。)

10.(1)①已经②答应

2.C (A. 终于;B. 用来;C. ①被,②向、对;D.等到)

3.(1)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

(2)唉,不守信用的弊端到了此种地步,难道不重要吗?

4.甲文中的商鞅采用立木的方法来取信于民,乙文中的商鞅言而不信,用设宴的方法俘虏对手公子昂,击破魏军,由此败坏了名声,而被“车裂于市”。(1分)做人要讲信用,不

讲信用的人最后只会身败名裂。(1分)

译文:《徙木立信》新法已经准备就绪,还没公布,商鞅怕老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然后终于发布法令。

《毁信破魏》秦孝公使商鞅攻打魏国,魏国派遣公子昂抵御他。商鞅对公子昂说:“当年我和公子昂您友善,今天我们都是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伐,愿意用一次宴饮,来休解两国的军队。”公子昂答应了,于是和他相会。商鞅藏匿勇士俘虏了公子昂,击破了魏军。等到秦惠王即位,怀疑他使诈,于是把商鞅车裂于集市。商鞅是秦的砥柱之臣。名声遍及天下,贪图欺诈伪装的小功,放弃诚信的大义,一次做了不守信用的事,终身被看做过错,最终至于被杀灭的命运,被天下人耻笑。唉,不守信用的弊端到了此种地步,难道不重要吗?

三、(一)11. B

12.“可能”的意思是也许,表推测,并不代表只是因为午睡这个唯一的理由。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居住在热带和地中海地区的人比居住在北美或北欧的人,较不易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肯定是前者有午睡的习惯,过于绝对。“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严谨的特点,所以不能删去。

13.运用了引资料、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小睡片刻之后,工作更有劲、更高效,体现了午睡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权威性和说服力。

14.①以15—30分钟最恰当。②要养成每天定时定量的习惯。③午睡最好的时间是在一天活动时间的中间。即使在那个时间不觉得困,也可以稍做休息,而不是把喝咖啡当醒脑汤。④午睡的习惯要持之以恒。⑤有失眠问题的人,要避免白天的午睡。新生儿的父母则应在小孩午睡的时候一起休息。⑥晚上若是有重要的晚宴或活动,可以在下午预先储存睡眠。

15.人类的身体倾向两段式睡眠,一次在晚上,中心体温和清醒程度会同时下降;另一次发生在下午,但程度较轻微。不管晚上睡眠是否足够,一天之中会想小睡片刻,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要。午后小睡片刻,比喝咖啡、可乐有效且健康,能帮助人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二)16.从父亲的角度说,他不想与亲人离别,他还想担当起做父亲、做丈夫的责任,尽力庇护亲人;(2分)从作者的角度说,作者不想与父亲离别,因为他还没有尽到自己的孝心。(2分)

17.示例:选择A处,运用比喻,(1分)把父亲比作太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年轻时硬朗的身板、四射的活力。(2分)

18.(1)“热泪”表达“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深。(2分)

(2)父亲在“我”不知觉已经老去,“我”为未能尽到孝心而愧悔。(2分)

19.插叙了五爷爷突然去世时的场面,(2分)突出了家人的悲痛,衬托出“我”想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2分)

20.示例:时间是残酷的,人生是短暂的,趁我们还来得及,在父母还活着的时候,回报他们为我们做过的一切,别让文中小表姑那“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3分)

四、21.(1)示例一:一只风筝彰显自省精神。《风筝》)示例二: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示例三: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示例四:一幅相片寄托怀念感激。《藤野先生》)示例五:一条船舶满载纯真快乐。《社戏》)示例六:一座荒园尽显童真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分)

(2)示例:我认为鲁迅属于绝望而反抗者从“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没路的地方”可见鲁迅认为希望是不确定的现实缺少可走的道路;从对“路”的开拓开辟中可见鲁迅认为必须反抗现实、实践道路才可能创造希望。(2分)

(3)示例一: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是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追问《故乡》中对“新的生活”的思考都开拓了我的思想深度对我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他让我懂得在“众口一词”中说出自己的话要更有见识更有勇气。

示例二: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鲁迅的文章总让人嚼之不尽常读常新。如他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描写让我看到动词传神的力量;又如他在《藤野先生》中用“标致”一词所达到的讽刺效果显示了独特的文字魅力。

示例三: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我心里播下了温情的种子。当我读到《社戏》时我常常想起儿时的伙伴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则常常想起我的外婆、奶奶。鲁迅的冷峻给了那个时代他的温情给了那些童年的记忆。所以鲁迅并不遥远他写的故事也在我的生活里。(2分)

五、写作(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