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10条矿区地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等布网方法建立。

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必须考虑矿区远景发展的需要。一般在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等级应依矿区走向长度,参照表1选定。

表1

矿区走向

(长度)km

首级控制加密控制

26~100 5~25 <5

三等

四等

一、二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四等、一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一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在满足当前生产建设的前提下,加密网可以采用越级加密控制网的方法。

第11条矿区地面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三角网的布设应符合表2规定。

2、测边网的布设应符合表3规定。

3、光电测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表4规定。

4、钢尺量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表5规定。

表2

等级一般边长

(km)

测角中误差

(″)

起算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三等网四等网5~9

2~5

±1.8

±2.5

1/200000(首级)

1/150000(加密)]

1/150000(首级)

1/80000

1/40000

一级小三角网二级小三角网

1

0.5

±5.0

±10

1/80000(加密)

1/40000

1/20000

1/20000

1/10000

表3

等级一般边长

(km)

测距相对中误差

三等网

四等网

一级小测边网(相当于一级小三角网)

二级小测边网(相当于二级小三角网)5~9

2~5

1

0.5

1/150000

1/100000

1/50000

1/25000

表4

等级附(闭)合

导线长度

(km)

一般边长

(km)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三等导线四等导线一级导线二级导线15

10

5

3

2~5

1~2

0.5

0.25

1/100000

1/100000

1/30000

1/20000

±1.8

±2.5

±5

±10

1/00000

1/40000

1/20000

1/10000

表5

等级附(闭)合

导线长度

(km)

平均边长

(m)

往返丈量

互差的相

对误差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一级导线二级导线2.5

1.8

250

180

1/20000

1/15000

±5

±10

1/10000

1/7000

第12条在矿区布设基线和基线网作为控制网的起算边时,其布设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等级基线一般长度

(km)

基线丈量的

相对中误差

基线网扩大边或起

算边的相对中误差

三等基线

四等基线

一级小三角基线二级小三角基线

2~3

1~2

0.5~ 1.0

0.3~0.8

1/350000

1/200000

1/200000

1/150000

1/40000

1/20000

第二节水平角观测

第13条水平角观测所用的经纬仪,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于无检验资料的经纬仪,应按照《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中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全面检验。在进行矿区地面各级平面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和重要工程测量前应先调整好经纬仪三轴关系,然后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和校正。

1、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

2、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及较正;

3、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4、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验;

5、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6、光学对点器的检验和校正。

经纬仪检验应详细记录、计算和整理,并装订成册。

第14条矿区地面各级平面控制网的水平角观测:

1、三角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等级测角中误差

(″)

三角形最大闭

合差

(″)

方向观测测回数

DJ1DJ2DJ6

三等网

四等网

一级小三角网二级小三角网±1.8

±2.5

±5

±10

±7

±9

±15

±30

9

6

12

9

3

2

6

3

2、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规定

表8 等级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最大闭

(″)DJ

1

DJ1DJ1合差(″)

三等导线四等导线一级导线二级导线±1.8

±2.5

±5

±10

8

6

12

8

4

2

6

4

±3.6n

±5n

±10n

±20n

注:n为测站数

3、各测回间度盘整置位置σ用下列公式计算:

1)DJ1、DJ2级仪器:

σ=180°(j-1)/m+i′(j-1)+ω(j-1/2)/m

2)DJ6级仪器:

σ=180°(j-1)/m

式中m——测回数;

J——测回序号(j=1、2、……m);

i′——水平度盘最小间隔分划值,DJ1级仪器为4′,

DJ2级仪器为10′;

ω——测微盘分格数(或格值),DJ1级仪器ω=60格,DJ2级仪器ω=600″

4、水平角的观测限差应不超过表9的规定。

表9

仪器级别

光学测微器两次

重合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内2C

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

测回互差(″)

DJ1 DJ2 DJ61

3

6

8

18

9

13

6

9

24

第三节光电测距

第15条根据光电测距仪出厂的标称精度,按1km计算的测距中误差按表

10规定划分为三级。

表10

测距中误差

(mm/km)

测距仪精度等级

≤5 6~10 11~20 ⅠⅡⅢ

第16条新购置或经过修理后的光电测距仪及其主要附件,应进行下列项目检测:

1、经纬仪视准轴和测距仪照准头光轴之间平行性的检验与校正;

2、照准误差的测定;

3、幅相误差的测定;

4、周期误差的测定;

5、加常数、乘常数的测定;

6、棱镜常数的测定;

7、测程的检验;

8、内部符合精度的检测;

9、精测尺频率值的测定;

10、电源电压对测距影响的检测;

11、气压计和温度计的检验与校正;

12、光学对点器的检验与校正。

在进行矿区三、四等控制网测距前、后,应对第5项进行检测,取其平均值作为边长改正值。

在作业过程中,当仪器稳定性较差或边长实测精度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1、4、5、11、12项的测定与校正工作。

第17条选择光电测距边的要求:

1、测线应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5m以上,对精度要求较低的测距边可适当放宽;

2、测线上不应有反光物体;

3、测线应避免通过吸热、散热不同的地区,加湖泊、河流、沼泽地和水稻田等。若无法避免时,应把测线高度提到2m以上,并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以减弱大气折射的影响;

4、测站应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5m以外;若测线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时,测线应离高压输电线2m以上:

5、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不宜过大,当采用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进行倾斜改正时,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不应超过表11的规定。

用水准高程测量的两端点高差不受表11限制。

第18条光电测距的作业要求:

表11

等级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

(m)

三等四等一级二级≤0.08S ≤0.08 S ≤0.27 S ≤0.40 S

注:S为测距边长度(m)。

1、作业人员必须受过专业训练,并按测距仪说明书的规定操作仪器;

2、测距应在成象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雪天和大气透明度很差及大风天气不宜作业;

3、三、四等边长测量应选在最佳观测时间内。最佳观测时间一般指日

出后0.5~1.5h(小时)和日落前3~0.5h(小时)。在山地沟谷地区应选择日落前的时间段内观测;

4、晴天作业时,应给测距仪遮阳,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架设仪器后,测站和镜站均不得离人;

5、当反射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体时,应在反射镜后方遮上默布。测距时应暂停无线电通话,以免干扰;

6、作业时一般应用检定测距仪时所用的温度计和气压计。测距前,应预先打开温度计和气压计,并将温度计悬挂在离地面约1.5m左右的高处,气压计置平,放置地点应通风良好且不受阳光直射。使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时,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测记温度;

7、气象数据的测定要求应符合表12规定。

第19条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3规定。

第20条对采用三角高程测定的高差进行倾斜改正时,其往返观测的高差互差应不大于S/10000(S为测距边斜距)。

表12

等级

最小读数

测记的时

间间隔

气象数据

的取用温度

(℃)

气压

气压(Pa)

气压计温度

(℃)

三、四等一、二级0.2

0.5

50

100

0.5

1.0

单程观测始末

每边测记一次

单程两端的

平均值

测站端的数据

表13

等级采用仪

器等级

往返

次数

时间段总测回数

一测回最

大互差

(mm)

单程测回间

最大互差

(mm)

往返测或不同

时间段互差

(mm)

三等Ⅰ

1 2

6

8

5

10

7

15

±2·

(A+B·D)

四等Ⅰ

1 2

4~6

4~8

5

10

7

15

一级Ⅱ

1

2

4

10

20

15

30

二级Ⅱ

1

2

2

10

20

15

30

注:1、测回的含义是照准目标一次,读数四次;

2、时间段是指不同的观测时间,如上午、下午或不同日期测同一条边;

3、往返测量时,必须将斜距化算到同一水平面上方可进行比较;

4、±(A+B·D)为测距仪的标称精度。其中:A为固定误差,单位mm;B为比例误差,单位mm/km,D为测距边长度:单位km。

第21条采用倾斜角直接计算平距时,倾斜角测回数应符合表14的规定。

第22条测距边计算应包括:记录的整理和检查;气象改正;加、乘常数的改正;倾斜改正;投影到水准面和高斯-克吕格平面的改正等。

表14

观测方法

仪器等级

DJ2 DJ6

对向观测中丝法对向观测三丝法

2

1

4

2 第四节钢尺量距

第23条采用因瓦基线尺丈量基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5规定。

表15

等级作业

尺数

往返测

的次数

定线最大

偏差

尺段高差

较差

读数次

估读

(mm)

温度读

同尺各次或

各尺的较差

成果取位

(mm)

给各项收正

后,各次或各

(mm)(mm)(℃)(mm)尺全长较差

(mm)

三等基线

四等基线3

2

1

1

20

25

3

3

3

3

0.1

0.1

0.5

0.5

0.3

0.3

0.1

0.1

5S

8S

注:S为基线长度,以km为单位。

第24条采用普通钢尺量距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6规定。

表16

等级丈量

方法

定线最

大偏差

(mm)

尺段高

差互差

(mm)

往返

测量

次数

读数

次数

读数

互差

(mm)

温度

读至

(℃)

往返丈量互差

的相对误差

一级二级悬空

悬空

50

70

5

10

1

1

3

3

2

3

0.5

0.5

1/20000

1/15000

注:检定钢尺时,其丈量的相对中误差应不大于1/100000。

第五节内业计算

第25条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中所有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限差要求,确认观测成果全部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当使用电子计簿器时,打印输出的项目应与手记相同,存储在记簿器内的各项限差应打印在记录中。

第26条三、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方法,四等以下平面控制网计算可采用简化方法平差,平差后应进行精度评定。

第27条采用电子计算机平差时,计算程序必须经过手算验证,否则应对使用计算程序的数学模型、计算精度、输出项目等进行严格审查,确认无误后方可采用。在进行平差计算时,对数据的输入应进行仔细核对,对计算结果亦应进行检校。打印输出的平差结果中,应列有起始数据和观测数据以及必要的中间结果。

第28条内业计算数字取位应符合表17的规定。

表17

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

项改正数(″)

边长观测值及各

项改正数(m)

边长与坐标

(m)

方位角

(″)

三、四等四等以下0.1

1.0

0.001

0.001

0.001

0.001

0.1

1.0

矿区控制测量管理技术标准

矿区控制测量管理技术标准 1.1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等布设方法建立,其布设精度应满足《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也可采用GPS网布设方法建立,其布设精度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2 水平角观测所用的经纬仪、全站仪,须进行严格的检验,调整好仪器三轴关系,并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校正。正常使用的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至少每年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一次。 1.3 矿区地面各级平面控制网的水平角观测;包括三角测量及导线测量中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及限差。应符合表5(4).1-1~3的规定。 表5(4).1-1 表5(4).1-2

表5(4).1-3 水平角观测的最高限差 1.4 光电测距的要求: 1.4.1 测线应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5m以上,对精度要求较低的测距边可适当放宽; 1.4.2 测线上不应有反光物体; 1.4.3 测线应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离开高压线5m以外; 1.4.4 作业人员必须受过专业训练,并按测距仪说明书的规定操作仪器; 1.4.5 测距仪应在成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雪天和大气透明度低及大风天气不易作业; 1.4.6 晴天作业时,应给测距仪遮阳,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架设仪器后,测站和镜站均不得离人; 1.4.7 当反射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体时,应在反射镜后方遮上黑布。 1.5 矿区地面高程首级控制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时宜布设成符合路线或结点网,测量时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当矿区长度在5~25Km时首级控制应按不低于四等水准的要求进行布设,矿区长度在小于5Km时按等外水准的要求进行布设。 1.6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中的所有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限差的要求,确认观测成果全部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

平面控制测量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思考题 1.什么叫导线、导线点、导线边、转折角? 2.导线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3.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其外业工作如何进行? 4.如何计算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5.如何根据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确定坐标增量的正负号? 6.何谓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何谓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 7.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有何异同点? 8.什么是坐标正算?什么是坐标反算?坐标反算时坐标方位角如何确定? 9.导线与国家三角点联测有哪几种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10.何谓小三角测量?在路桥工程中有哪些应用? 11.小三角网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12.小三角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其外业工作如何进行? 13.小三角锁内业计算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二、习题 1. 如表6-1,已知坐标方位角及边长,试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X、?Y。(AB边坐标增量 ?X=49.660m、?Y=34 2.935m;BC边坐标增量 ?X=-41.702m、?Y=522.142m;CD边坐标增量 ?X=-24.254m、?Y=-526.466m) 表6-1 2. 表6-2,已知P1至P4各点坐标,试计算P1P2和P3P4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P1P2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分别是227-24-16、340.030m、P3P4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分别是66-52-15、31 3.442m) 表6-2

3. 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 - 0.35 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 + 0.46 m,如果导线总长度为1216.39 m ?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边长每100 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是1/2104,边长每 100 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分别为0.03 m、-0.04m) 4.图6-1为闭合导线,已知 α12 = 143?07'15",P1点坐标X P1 = 0 539.740 m,Y P1 = 6 484.080 m,观测数据如表6-3所列,求闭合导线各点坐标。(角度闭合差为0;f x=0.001m,f y=0.096m;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 D=0.096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是1/5132;x2=415.314m,y2=6577.400m;x3=402.768m,y3=6599.905m ; x4=511.869m,y4=6658.136m;x5=554.112m,y5=6594.258m) 图6-1 表6-3 5. 置仪器于三角点A(3 992.54 m,9 674.50 m),B(4 681.04 m,9 850.00 m)处,观测导线点P,并测得角值 为α = 53?07'44", β = 56?06'07"(如图6-2),试用前方交会公式求P点坐标。(x p=4479.298m,y p=9282.858m) 图 6-2 第六章导线测量 第一节概述 在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精度,无论是将地面的形状测绘成地形图,还是将工程设计图上的建筑物测设到实地卜,都是首先在全测区范围内选定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测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点为基础,测定其他碎部点的位置。这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了测区的骨干,这些骨干点称为控制点。测定它们相对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这就是测量工作“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所谓导线就是由测区内选定的控制点组成的连续折线,如图6-1所示。折线的转折点A、B、C、E、F 称为导线点;转折边DAB、DBC、DCE、DEF称为导线边;水平角βB,βC,βE称为转折角,其中βB、βE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左侧,叫做左角,βC 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右侧,叫做右角;aAB称为起始边DAB的坐标方位角。导线测量主要是测定导线边长及其转折角,然后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一、导线的形式 根据测区的情况和要求,导线可以布设成以下几种常用形式: 1.闭合导线。 如图6-2a)所示,由某——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又回到该点,组成—个闭合多边形,这种导线布设形式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

平面控制测量实验报告样本(通用版)

平面控制测量实验报告样本(通用版) Sample of plane control survey experiment report (general ver s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平面控制测量实验报告样本(通用版)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前言 1、课程设计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根据测区情况,确定导线形式及选择数量合理的图根点,掌握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 (2)掌握坐标格网的绘制和图根点的展会及地形测量方法,学会地形图的整饰和清绘。 2、实验设计任务及要求 每组完成指导教师指定测区范围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包括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坐标格网的绘制、图根点的展绘、碎部测量、地形图的整饰和清绘等。 3、实验仪器及工具

全站仪一台,百米绳,塔尺一根,三脚架一个,菱境一个,油漆适量、木桩若干,记录表若干、记录板一块《城市测量规范》一本。 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橡皮、毛笔、大头针、小钉、小夹子若干个、绘图纸、水笔等。 二、课程设计要求 (1)图根控制点的要求 平面控制测量每一个小组在测区范围内选定6~8个控制点,按图根导线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图根导线的技术指标 高程控制测量用普通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各图根点的高程,根据已知高程点(水准点)及地形条件拟定出所采用的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应不超过±12n 毫米。 (2)碎部测量 施测碎部点可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或方向交会法,在街坊内部设站困难时,也可采用几何作图等综合方法进行。地物点、地形点视距和测距最大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10条矿区地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等布网方法建立。 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必须考虑矿区远景发展的需要。一般在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等级应依矿区走向长度,参照表1选定。 表1 矿区走向 (长度)km 首级控制加密控制 26~100 5~25 <5 三等 四等 一、二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四等、一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一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 在满足当前生产建设的前提下,加密网可以采用越级加密控制网的方法。 第11条矿区地面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三角网的布设应符合表2规定。 2、测边网的布设应符合表3规定。 3、光电测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表4规定。 4、钢尺量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表5规定。 表2 等级一般边长 (km) 测角中误差 (″) 起算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三等网四等网5~9 2~5 ±1.8 ±2.5 1/200000(首级) 1/150000(加密)] 1/150000(首级) 1/80000 1/40000

一级小三角网二级小三角网 1 0.5 ±5.0 ±10 1/80000(加密) 1/40000 1/20000 1/20000 1/10000 表3 等级一般边长 (km) 测距相对中误差 三等网 四等网 一级小测边网(相当于一级小三角网) 二级小测边网(相当于二级小三角网)5~9 2~5 1 0.5 1/150000 1/100000 1/50000 1/25000 表4 等级附(闭)合 导线长度 (km) 一般边长 (km)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三等导线四等导线一级导线二级导线15 10 5 3 2~5 1~2 0.5 0.25 1/100000 1/100000 1/30000 1/20000 ±1.8 ±2.5 ±5 ±10 1/00000 1/40000 1/20000 1/10000 表5 等级附(闭)合 导线长度 (km) 平均边长 (m) 往返丈量 互差的相 对误差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一级导线二级导线2.5 1.8 250 180 1/20000 1/15000 ±5 ±10 1/10000 1/7000 第12条在矿区布设基线和基线网作为控制网的起算边时,其布设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等级基线一般长度 (km) 基线丈量的 相对中误差 基线网扩大边或起 算边的相对中误差 三等基线 四等基线 一级小三角基线二级小三角基线 2~3 1~2 0.5~ 1.0 0.3~0.8 1/350000 1/200000 — — 1/200000 1/150000 1/40000 1/20000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地控制点所组成地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地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地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地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3.3.1大面积地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地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地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地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地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展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地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地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地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地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地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平均. (2)方格网地顶点应布置在通视优良又能长期保存地地点. (3)方格网地边长合宜太长,大凡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地倍数.(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地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地方格网是一种较好地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地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地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地二级平面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地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地)、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地其他图形(图1). 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地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地密度应恰当,大凡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

控制测量规范与要求

第一部分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5标)控制网复测技术设计书 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大广高速公路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公路GPS控制网成果表》(设计院交给的)(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5)、《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二、平面GPS、四等水准加密方法与精度要求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隧道段控制网采用GPS观测方法时,精度按四等网技术要求施测。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面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进行。 2.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2.2 四等水准施测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3-3.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 3.1 GPS复测组网实施

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4太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高GPS观测网形的图形强度。GPS 网各时段全部以边连接方式构网,形成由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3.2 采用GPS测量方法的平面复测 遵循与设计单位建网时相同的构网原则,本次GPS方法的控制网复测组网以大地四边形为基本构网图形组成带状网,采用边联式构网。实际外业测量必须遵循基线组网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并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GPS外业观测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精度要求为1mm。天线应利用脚架和天线安置基座直接实现队中—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管水准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必须严格整平。脚架必须稳定、牢固安置。 —如天线有指北定向标志,则应借助指北针或罗盘,在开始观测和观测过程中都使接收机天线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 —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立即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GPS测量需要遵循的操作要点有: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开始同步观测。当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后对观测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者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各项连接正确,接收机设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天线高丈量必须按接收机使用规定,从天线相位中心标志处丈量至地面点位标志,丈量的天线高是垂直高还是斜高必须在记录手薄上清楚的表明,且无论是垂直高还是斜高,直接丈量距离的误差在前后2次丈量中必须小于等于1mm,方取两次直接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作最终距离丈量的结果。 —不同时段的观测间隔期间必须重新进行天线安置基座的整平、对中操作,并重新丈量仪高。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观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完整地记录在观测手薄上。同时严密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汇报和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大同矿区GPS控制网设计实例

3 大同矿区GPS控制网设计实例 3.1 任务来源及工作量 大同矿区为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大同矿物局所属,并且预测煤炭储量丰富,工业前景可观。但是该矿区原有测量控制网为90年代建立,历经十几年的采矿影响,认为破坏及地貌变化,使原有控制点大部分失去控制作用,使得服务于日常生产的多项测量工作难以正常进行,远远不能满足矿山生产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该矿区急需建立新的测量控制网。 该网不但要满足日常采矿生产需要,而且还要顾及远景规划及预测区,控制面积约600 KM2,测量范围(如图3-1)为: 图3-1 已知点分布图 东至:550km(大同矿区独立坐标系) 南至:4415km 西至:534km 北至:4439km 3.2 测区概况

大同矿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地跨大同、朔州两市,地处东经112度53分─113度12分,北纬39度55分─40度零8分,距市区12。5公里,辖区与大同市南郊区交叉,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号称百里矿区。区内为平缓的丘陵地貌,西南高,东北低。尖口山最高,标高1835.9米,口泉沟最低,标高1093.6米。境内主要山脉有七峰山、鸡爪山、大钟山、马武山等;主要河流有口泉河、十里河,均为季节性河流。该区厂矿企业主要分布在口泉─黑流水(口泉沟),马军营─燕子山(云岗沟)两条狭长的山沟里。 通往矿区的铁路有大同—王村、大同—燕子山两条矿区专用线,各煤矿集运站都分散在两条专用线周围。以横穿矿区东西向的109国道、沿矿区东侧穿行的南北向大运公路为骨干线,配以矿区内专用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矿区供水水源以第四系潜水为主,现有大同市的白马城水源地以及时庄水源地,供水量严重不足,需另找新的水源。矿区电源主要来自大同市第一热电厂和神头电厂。 矿区现有生产煤矿55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8处,设计能力3645万吨/年。截至1996年末,大同矿区保有探明储量386。43亿吨,其中生产矿井保有储量77。41亿吨。 矿区原有国家二等三角网8个,经野外踏勘,发现有3个已明显被破坏或受采动影响;现只有代家沟、孙家沟、羊坊、怀仁、土台山5个点的标石保存完好(如图3-1)。设计采用的是比例尺为1:10000的大同矿区航摄地形图。1989年航摄,1992年成图,1994年缩编成图。地形图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5米。 3.3 布网方案 3.3.1 技术设计的依据与基准设计 1)技术设计的依据 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 范>>(CH2001-92)。 2)基准设计 GPS测量获得的是GPS基线向量,它属于WGS—84坐标系的三维坐标差,而实际需要的是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坐标。因此需要结合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图3-1),进行GPS网的基准设计。 根据大同矿区近期发展与远景规划相结合的战略目标,按照现阶段矿区建设的需要,采用大同矿区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2°30′,投影面与54北京坐标系相同而建立的坐标系统。 3.3.2 方案设计的技术分析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就是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经典的方法有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等。 三角测量是将控制点组成连续的三角形,观测所有的三角形内角以及测定至少一条边的边长(基线),其余各边长度以基线边长和所测内角用正弦定理推算,再由起算数据求出所有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这种控制点称为三角点,而这种图形的控制网称为三角网。 图5‐1 三角测量图5‐2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则是将地面上各相邻控制点用直线相连而构成连续的折线。观测连接角,并观测出各个转折角和所有的折线边长,即可由起算数据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而所连折线称为导线。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出现,给控制测量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与经典方法相比,GPS测量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布设灵活、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等优点。只要将GPS接收机安置于控制点上,通过接收卫星数据,利用随机处理软件及平差软件,即可解算出地面控制点坐标。 平面控制测量根据其控制范围大小,可分为国家控制测量网、城市控制测量网以及用于工程目的的小地区工程控制测量网。 国家平面控制测量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以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为主,按精度高低分一、二、三、四等逐级控制。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础控制,也是研究地球科学的依据。 城市控制测量网是在国家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的,用以满足城市大比例尺测图、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和各种建设工程的施工放样的需要而建立的控制网。根据城市面积大小和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可布设不同等级的城市平面控制网。 小地区控制网是为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或工程测量所建立的控制网,在布设时应尽量与高等级控制网联测。若联测不便时可建立独立控制网。直接为测图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布设方法以小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为主。小地区控制网的技术要求,可参照相应的《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执行。 按1993年《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5-1、表5-2所示。

控制测量的方法和解释

点位精度。在工程测量中,不一定观测网中所有的角度和边长,可以在测角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边长,或在测边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角度,以达到所需要的精度。 小三角测量是在小测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方法,它多用于小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或三、四等三角网以下的加密,作为扩展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图根控制网(点)的基础。此外,交会定点法也是加密平面控制点的一种方法。在2个以上已知点上对待定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前方交会法;在待定点对3个以上已知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后方交会法。 区域控制网同国家控制网相比较,前者控制面积较小,控制点的密度大,点位绝对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对于区域性平面控制网,根据测区面积、发展远景、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控制点的必要精度和密度的情况下,可以一次全面布网,也可以分级布网。分级布网通常先布设大范围的首级网,再分阶段进行低级控制点的加密。分级布网可以采用同一种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设计时,应进行精度估算,测图控制网要求全网的精度相对比较均匀。工程测量专用控制网,有时需在大范围控制网内部建立较高精度的局部控制网。 区域控制网一般在国家控制网下加密,或以国家控制网为起算数据,以便统一坐标系统。若测区内无已知控制点可以利用时,可在网中任选一点用天文测量方法观测其经纬度,换算成高斯-克吕格尔直角坐标,作为起算坐标。又观测该点至另一点的天文方位角,将其换算成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方位角。在个别情况下,小测区也可采用假定坐标和磁北定向。三角网所需的起始边长可用测距仪器直接测出。 当测区面积较小时,可将其视为平面。但在较大的区域内,则需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为了合理的处理长度投影变形,应适当选择投影带和投影面。观测成果一般应归化到参考椭球面(或大地水准面)上,并按高斯正形投影计算3°带内的平面直角坐标,以便尽量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有利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当测区平均高程较大时,为了使成果与实地相符,应采用测区平均高程面作为投影面。当测区中部远离3°带中央子午线时,应以测区中部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采用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见高斯-克吕格尔平面直角坐标系)。 工程测量中的专用控制网,往往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要求。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布网方案提供选择。随着计算工具的发展,可以应用最优化方法的理论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编辑本段高程控制网 主要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建立。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姓名:班级:学号(短号): 实验九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全站仪测距测角作业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外业布设和闭合导线测量的条件。 3、掌握平面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和成果处理。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油漆、2H铅笔、记录本及计算器。 三、课时安排:4学时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 1、外业布设 (1)踏勘选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训时间选择5-10个点,并做好标记) 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导线点周围要视野开阔,便于测图。导线的边长不宜过长,特别是钢尺量距,相邻边长比一般不超过1/3,点位要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闭合路线示例如下: 3 α01 D 500.00m 500.00m α01 =计算!!! 图1 闭合导线略图

2、外业测量 (1)边长/水平距离测量 光电测距仪测量:图根导线边长可采用单向观测,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2)角度测量 采用全站仪测角,注意测量左角与右角的差异,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3、内业计算 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值改正 (1)计算角度闭合差:n 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如下: ??-=∑180)2(th n β ;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理论上,实测的内角之和∑m β-∑th β= 0,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f β = ∑m β-∑th β ≠ 0,称f β为角度闭合差,即 ??--=-=∑∑∑180)2(th n f m m ββββ ,限差要求βf ≤ n f 06p ''±=β (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 n f v β β- =,则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 βββv i i +=改 (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计算公式如下: 测量方向为1 2 3,起始方向1 2通过已知的0点和1点计算方位角α01,通过 α01计算有α12 = α01 + β左 ± 180°,则有α23 = α12 + β左 ± 180°,多点测量可依次类推。测量中若是右角,β左也可用β右代替。 ㈡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改正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如导线边1 2的坐标增量计算如下: 30 .1830042335cos m 60.201cos 121212+='''??==?αD x 92 .830042335sin m 60.201sin 121212-='''??==?αD y

山东金矿矿区控制勘探测量的探索和思考

山东金矿矿区控制勘探测量的探索和思考 发表时间:2019-07-25T10:05:16.20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作者:慕海涛 [导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总结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为公司黄金生产贡献力量。 龙口市金鑫黄金有限公司265719 山东作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大省,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胶东金矿闻名全国。胶东金矿位于山东的烟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在这里发现了金矿储存量有20多吨。随着勘探技术越来越完善,这里依然带给人们不断的惊喜,胶东金矿先后经过了几次大规模的勘测,发现这里的黄金储量越来越高。 勘探技术越来越先进,可以勘测的深度也越来越深,根据最新的勘测情况表明,这个地方的金属储存量一共1万吨。我国的采矿技术目前不是说特别先进,如今只能开采近百米深度。一些比较完善发达的国家,现在已经能够达到4000米的深度,这是我们非常值得要学习的地方。相信随着我国采矿技术的不断完善,达到这个深度,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不过这里的储量丰富,还是有机会等着我们技术开发的。根据专家的估测,假如每天满负荷开采的话,开采时间需要长达40年,才能让这个地方的资源全部枯竭。而且前段时间在,山东威海也发现了一座金矿,探明金金属量31吨。说起来近些年山东在金矿探测方面取得的成果还真是不少,比如去年发现了国内有记载以来黄金史上最大的单体金矿床,550多吨的胶东三山岛矿区西岭金矿,其潜在经济价值达1500多亿元。从全国范围看,我们山东是当之无愧的,家里有(金)矿的地方。提到我国金矿分布,一个地方一定会提到山东招远。招远被称为“中国金都”,作为中国产金第一大市,其黄金年总产量占全国的1/7,已探明储量占全国的1/8。以招远为代表的胶东一带是山东金矿的主要分布区,莱州招远地区是世界第三大金成矿带。 金矿矿区控制测量是根据整个矿区的地物、地貌分布情况,以及矿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选择一些具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控制网,采用较为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出它们的三维坐标,作为下一步地形图测绘及工程测量的基础。在矿区范围内为建立基本控制网而进行的矿山测量工作。矿山建设和生产时,对勘探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点保存情况和精度要进行检查,已有测量成果要尽量利用。在精度和密度上满足不了要求的,要改造旧网或重建新网。重建新网时应与旧网联测,得出新旧网的换算关系,以便于利用资料。 矿区平面控制网常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和导线测量方法建立。按布网方法不同,分别简称为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和导线网。前三种网中的基本图形为三角形,各三角形顶点称为三角点。导线网的基本图形是一系列相邻点连成的折线,这些点称为导线点。 为了测量三角点的平面位置,网中一般需有4个起算数据,即两个点的平面坐标或一个点的平面坐标、一条边的边长和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见方位角)。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矿区平面控制网时,要求在多个已知点间布设导线。当矿区面积较大时,为了有效控制测量误差积累,常需要有多余的起算数据。 三角测量是建立矿区平面控制网的基本方法。通过测量网中各三角形的顶角值,用解析几何方法从已知点起推算各三角点的平面位置。三角测量要求每个三角点能与较多的相邻三角点通视,一般要在点上建造觇标,以供邻点照准用,因此人力、物力消耗较多。 三边测量是通过测量网中各三角形的边长,应用三角学的余弦公式计算各三角形的顶角值,再推算各点的平面位置。由于三边网检核条件少,推算得的各边方位角精度较低。 边角测量是测量网中各三角形顶角值和各边长。通过测角可控制各边坐标方位角的误差,而测边可控制边长误差,故布设边角网可提高点位精度,但人力、物力消耗多,因此常常在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前提下,以三角测量为主,再测量部分三角形的边长;或以三边测量为主,再测量部分三角形的顶角值。 在矿区地面布设一系列起控制作用的相联系的点,构成平面控制网,为确定网中各点平面位置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矿区平面控制网点是矿山进行各种测量工作的基础,对于地形测图是布设图根控制(见平板仪测图)的起算点,从而能使所测的地形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图纸;对于矿山工程测量,常在矿区控制网下布设专用的平面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井上下联系测量和开采沉陷测量的基础。矿区平面控制网具有统一矿区平面坐标系统和限制测量误差积累的作用。 矿区平面控制网一般在国家一、二等大地网下加密或以国家大地网点为起算数据建网。国家大地网主要采用三角测量方法,采取由大到小、逐级控制的原则布设。中国国家大地网按纵横锁系布网法分成一、二、三、四等网。大地测量法式规定,一等三角锁中三角形平均边长为25km,角度测量中误差为±0.7″,起始边长度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350 000,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测定中误差分别不大于士0.3″、±0.3″、±0.5″;二等三角锁中三角形平均边长为20~25km,角度观测中误差为±1.0″~±1.5″;二等全面网的三角形平均边长为13km,角度观测中误差为±1.0″;三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为8km,角度观测中误差不大于±1.8″; 四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和角度观测中误差视需要而定。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等级一般为三等网或四等网,视矿区范围大小确定;角度观测的精度要求与国家大地网一致;平均边长一般较短,以满足矿山工程测量的要求。 为了控制矿区控制网的长度投影变形,一般均要将观测成果归算到参考椭球面或大地水准面,并采用3°带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便尽可能与国家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一致,有利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当矿区地处高原或矿区中部远离3。带中央子午线,且所测得的边长投影到大地水准面和3°带高斯-克吕格投影面后的长度变形过大,不能满足矿山工程测量精度要求时,可采用矿区平均高程面作为投影面和矿区中部的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的地方(矿区)平面坐标系。矿区面积较小并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可将矿区地表面视为平面。 通过CAD等计算机制图方法,练习使用全站仪等现代化、数字化测量仪器,并在工作中倡导应用数字化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在2003年独立领导完成了黄山姚家金矿区0.5方公里的控制测量,并完成了矿区0.5平方公里的地质地形图数字化测量工作,相比以前的地质地形图提高了精度,极大地方便了地形图的使用。为找矿工作提供了高精度的地质地形图。 2004--2005年完成了矿区地下导线15800米的测量工作,将整个矿区的测量工作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变,并完成了井下各中段的测量和编录工作。2006年参与并协助山东省招远市黄金第六地质队完成了《黄山姚家金矿区地质普查》工作。并在矿区担任主测工作,完成天井贯通工作25例,为矿区矿脉的开采提供了数据。2007年在山岔口矿区做主测工作,测绘各种图件,并且完成两竖井间近1000米的贯通测量工作,贯通误差仅0.1米。获得了同行业同事和领导的好评。2008年继续担任主测工作,完成天井贯通测量工作50例。并且参与协助地质队完成山岔口矿区的地质普查工作。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主要工程数量 (1) 2.编制依据 (2) 3.适用范围 (2) 4. 测量人员的组成及仪器设备 (2) 5.平面控制测量 (3) 5.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3) 5.2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5) 6.高程控制测量 (6) 6.1.技术设计 (6) 6.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水准点的埋设 (6) 6.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6) 6.4.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7) 6.5.精密水准测量实施 (7) 7.测量资料管理及上报 (9) 8.质量保证措施 (9) 1、全站仪、水准仪应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在测量作业前也应按《测规》要求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9) 2、作业条件和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标准执行。 (9) 3、对外业实测成果,内业计算资料、现场放样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的成果才能采用,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9) 4、由于诸多施工因素影响,在利用已测GPS点、水准点测量前,已先检测、判明已知点是否位移、沉降,以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一旦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立即对原控制网进行复测。 (10) 5、导线测量中,坚持换手复测制度,减少人为误差(看错、读错、记错)的出现。 (10) 6、各种桩位、基点的埋设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并加强桩点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现象。 (10) 9.总结 (10) 本隧道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通过平差计算,精度指标各项指标均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有关要求,洞内平面坐标成果和高程成果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可以采用。 (10)

大地测量矿区控制网设计说明

学院:班级:: 学号:

灯湖矿区控制网设计 一、工程控制网设计任务书 灯湖矿区控制网设计任务通知书 矿大测绘队: 灯湖矿区位于XX省XX煤田东北域。本矿区已列入国家经济建设计划,准备进行重点开发。根据建设计划,首先需施测80平方公里的1:2000的地图。所给图为1:50000地形图,虚线围为1:2000测图区。 为了加快建井速度,需在竖井间进行对向掘进,最大贯通距离为3km,矿井最大单翼长度为5km,井深一般不超过800m。 为了满足矿山设计、建井、生产三阶段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井巷贯通以及工业场地施工测量的需要,应在全矿区建立统一的具有足够精度密度的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要求你队在任务通知书下达后一周完成控制网技术设计,一月完成建网任务。 XX省煤炭管理局年月日 二、测区自然地理条件及已有测绘成果资料 (一)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17°13′,北纬34°12′。测区地面高程为+30~+244m。位于XX省XX县境,属于华东丘陵地带,南部及中部为山地。其上林木繁茂,不利通视,其余为平原,密布村庄和厂矿,建筑群遍地,影响观测。灯湖位于测区东部,湖面开阔,中有大堤。 2.交通情况 测区有铁路支线通过,公路四通八达,村间大道可行汽车,交通方便。 3.气候情况 测区地处华东近海地区,气候宜人。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040mm,雨量集中于6、7、8三个月份。全年平均气温为+15℃,夏季气温较高,一般为30℃左右,冬季有雪,但不寒冷,最低气温为-5℃,冻土线深度为0.1m。全年平均风力为2~3级,夏季略受台风的影响。宜于野外作业时间为3~11月份,年平均作业时间利用率为21天/月。 4.居民及居民点 测区地少人多,人口稠密,多为汉族,少数为回族。测量作业所需人力、物力、材料及食宿均可就地解决。 (二)已有测绘成果资料 1.三角成果及其精度 国家二等网点3个: 点名等级 x(m) y(m) H(m) 玉山二 3793400 20506000 195.4 广具山二 3790725 20515900 135.0 太山二 3786800 20510250 244.0 此点系1959年有XX测绘队施测,作业依据的规为《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细则》(1958年)。三点标石保存完好。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三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17°。 2.高程网成果及其精度 国家Ⅱ等水准路线由西向东横穿测区北部。根据二等水准路线图,本测区及附近应有三个二等水准点,依点之记只找到其中的2个标石保存完好: 点号等级 x(m) y(m) H(m)

GPS控制网等级分类和规范标准

1 分类方法一:A、B、C、D、E级 1.1参考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 1.2 界面显示参数 1.3 划分标准 B、C、D和E级的精度应不低于表1的要求: 表1.2 布设原则: 表1.3 各级GPS网点位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宜超过网平均间距的2倍。

接收机的选用: 表1.4 级别 B C D、E 单频/双频双频/全波长双频/全波长双频/单频 观测量至少有L1、L2载波相位L1、L2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 同步观测机数≥4 ≥3 ≥2 观测: 表1.5 级别级别 B C D E 卫星截止高度角/度10 15 15 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 ≥4 ≥4 ≥4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 ≥6 ≥4 ≥4 观测时段数≥3 ≥2 ≥1.6 ≥1.6 时段长度≥23h ≥4h ≥60min ≥40min 采样间隔30 10-30 5-15 5-15 注1:计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应该各时段的有效观测卫星扣除期间的重复卫星数 注2:观测时段长度,应为开始纪律数据到结束记录的时间段 注3:观测时段≥1.6,指采用网观测模式时,每站至少观测一时段,其中二次设站点数应不少于GPS网总点数的60% 注4:采用基于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点观测模式时,可连续观测,但观测时间应不低于表中规定的各时段观测时间的和 数据处理 (1)外业数据检核 1)B级GPS网基线外业预处理和C、D、E级GPS网基线处理,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应满足公式1.1的规定: ds≦2σ (1.1) σ---为基线测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 2)B、C、D、E级GPS网基线测量中误差σ采用外业测量时使用的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计算时变长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3)B、C、D、E级GPS网同步环闭合差,不宜超过以下规定: 三边同步环中只有两个同步边成果可以视为独立的成果,第三边成果应为其余两边的代数和。由于模型误差和处理软件的内在缺陷,第三边处理结果与前两边的代数和常不为零,其差值应符合公式1.2 ≦

测量控制点-1

测量控制点 传统的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测量控制点是指在进行测量作业之前,在要进行测量的区域范围内,布设一系列的点来完成对整个区域的测量作业。 平面控制点的选择 在选点时,首先调查收集测区已有的地形图和控制点的成果资料,一般是现在中比例尺(1:10000-1:1000000)的地形图上进行控制网设计。根据测区内现有的国家控制点或测区附近其他工程部建立的可资利用的控制点,确定与其联测的方案及控制网点位置。在布网方案初步确定后,可对控制网进行精度估算,必要时对初定控制点作调整。然后到野外去勘探、核对、修改和落实点位。如需测定起始边,起始边的位置应优先考虑。如果测区没有以前的地形资料,则需详细勘察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的拟定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控制点位置的选定应满足相应工程的基本要求《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中规定。公路平面控制网应满足一下要求。 (1)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对于钢尺量距导线,相邻点间还要地势平坦,以便于量边长。(2)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硬、稳定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便于进行加密、扩展、寻找和碎部测量以及施工放样。 高程控制点的选择 高程控制点通常以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成为水准点。水准点的选定应满足一下要求。(1)水准点应选在能长期保存,便于施测,坚实、稳固的地方。 (2)水准路线赢尽可能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湖泊、沼泽等障碍物。(3)在选择水准点时,应考虑到高程控制网的进一步加密。 (4)应考虑到便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 (5)水准网应布设成附和路线,结点网或环形网。 (6)对于公路工程专用水准点,应选在公路路线两侧距中线50-300M的范围内,水准点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适当加密;大桥两岸、隧道两端、垭口及其他大型构造物附近亦应增设水准点。 平面控制点的埋设 平面控制测量的标石中心就是控制点的实际点位。所有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坐标、距离、

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2012级 平面控制测量 技 术 设 计 书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2012级测绘工程 指导老师:刁建鹏 作者姓名:施向文 学号:20120456023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目录 一、任务概述 二、任务范围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应用 四、技术指标 五、投入的人员仪器设备 六、工作流程 七、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八、仪器管理 九、外业记录规则 十、提交成果资料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老校区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更为了满足课程需要,对老校区采用导线控制测量实训,前期任务是线路勘察、选点、埋石和控制测量。为使该项任务顺利实施,特制订本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二、任务范围 西南林业大学老校区D栋、A栋、B栋、图书馆、林学楼、理学院。测区地势相对平坦,但楼房树木较多,通视条件较差。从D栋开始到11栋结束,全长约1km。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应用 (以上数据是参考示例坐标,不是准确数据,实际操作时应用真实坐标) 四、技术指标 实训技术指标及作业限差按城市一级导线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同时也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和《城市测量规范》的技术要求执行。 五、投入的人员仪器设备 投入人员:5人 仪器设备:国产苏一光全站仪1台,棱镜2个,对中杆两个,水泥钉等

六、工作流程 踏勘、选点、埋石 编写技术设计书 人员分组、设备组配 导线控制测量 数据平差整理 提交结果 七、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1、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