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双口网络的流控型和压控型VCR说课稿

双口网络的流控型和压控型VCR说课稿

双口网络的流控型和压控型VCR说课稿
双口网络的流控型和压控型VCR说课稿

双口网络的流控型和压控型VCR 说课稿

111102066 11电信 刘小玉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讲讲双口网络的流控型与压控型VCR 。 首先看一下内容简要: 1、双口网络划分。

2、双口网络与四端网络的区分。

3、流控型VCR 与压控型VCR 。

最后简单介绍几种特殊情况下的VCR 。中间我们还将结合例题讲解怎样求解VCR 。 好,首先我们再看看我们之前学的单口网络与双口网络的区别以及双口网络的特征。

单口网络只有一个端口电压和一个端口电流。不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其端口特性可用联系u-i 关系的一个方程u=Roi 或i=Gou 来描述。双口网络则有两个端口电压u1、u2和两个端口电流i1、i2。 下面看双口网络划分,双口网络是根据各个子网络在整个电路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划分。但要注意有些子网络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图中的放大电路。第二点双口网络划分后的分析对象和单口网络一样仍旧为端口的电压电流。

图5-1

图5-2放大电路

i s u 1u 1

'

1

'

2

2L R S

R 2u N 2

N

1

N

2

i

再看下一屏双口网络与四端网络,是不是被切分为两个端口的网络就是双口

网络呢?如果端口有自己各自的电流,即: , .则不满足双口网络,此时为四端网络。

下面进入本节课的重点,流控型与压控型VCR ,先看流控型VCR

在双口网络两端均施加电流源,由叠加定理可得端口的表达式(以电流为自变量)

式中:

(5-1)式为端口1的VCR 。r11和r12分别为双口内部电源置零时(因而uoc1=0)端口1的开路策动点电阻和开路反向转移电阻;uoc1为两端均开路时端口1的开路电压。

同理可得端口电压u2的表达式为

式中: 1

1

'i i ≠()

53-22'i i ≠N

12'1'21

i 2i 2u 1u 1s i 2

s i 图5-5求双口N 的流控型VCR 11122211111'""'oc r r i i u u u u u =+=+++()51-121112000000111115212211o c o c u i u i o c i i u r i u r i u u ??

??

?

??????? ?? ?????

??

?

???

??======-===、、、22

2112000000

221125422222

o c o c u i u i o c i i u r i u r i u u ?

?

???

?

??

?

??

?? ?? ????

?

??

?

??????

======-===、、、21222212222'""'=++=++o c u

u r r i i u u u

(5-3)式为端口2的VCR 。r21和r22分别为双口内部电源置零时(因而uoc2=0)端口2的开路策动点电阻和开路反向转移电阻;uoc2为两端均开路时端口2的开路电压。

流控型VCR 写成矩阵形式为 :

双口网络VCR 是单口网络VCR 的推广,推广式采用电压向量和电流向量的形式:

R 称为双口网络的电阻矩阵,或R 参数矩阵。

如果双口网络内部不含独立电源,则uoc=0。双口流控型VCR 为: 由(5-1)和(5-3)式可得双口的等效电路:

压控型VCR :可由对偶思想直接得出双口网络的压控型VCR 表达式为:

压控型VCR 可得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如果双口网络内部不含独立电源,则压控型VCR 为:

接下来将几个例题来加深对双口网络的理解。 最后简要介绍几种特殊情况下的VCR 。

谢谢!

11111122122222+(5-5)oc oc u i R R R R u i u

u

????????=??????????????????u R i o c u =+

11111221

2222u i R R R R u i ??????=????????????

11

r 22

r 2

12i r 1

21i r 1

O C u 2

O C u 2

u 1

u 1

i 2

i ++

+-

-

+

--+

+

-

-

sc

i G u i =+

压控型等效电路

2

u 1

u 1

i 2

i +

+-

-

11

g 1

21u g 2

12u g 1

S C i 2

S C i 22

g ??

?

?????????????=????????u u g g g g i i 21

2212211121

关于现代网络资源共享方面的几点想法

关于现代网络资源共享方面的几点想法 (优秀资源不应该被霸占在社会上层)首先欢迎大家关注这篇文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更希望对现代的互联网资源共享方面有所帮助。 我是一名机械、电气方面的大专生,平时很少在网络上发表过言论。以前对网络的使用并不太多,是通过近几年的合理利用,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样,我也相信网友们也是这样的。 但是,今天一个我感觉很不好的新闻传进了我的耳朵,——一条关于百度文库与版权之间的纠纷,想到去年的争论,想到无法方便的浏览阅读的痛苦,顿时让我新潮澎湃,万分激动。下面在下作为一位普通网民的身份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下面先来讨论一下网络在我个人认为的一些好处。网络作为现代社会里传递信息,资源的一个最快速的载体,让我们的人类生活更加方便让我们人类的知识更加的丰富,从而,人类才能更好的改造世界,发展社会。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互联网便捷的功能;人类认识只有在积聚了更多数的思想下才能更快速、合理的提升。犹如法律的制定只有在更加多数人的共同探讨之下,才能更加的完善健全。否则,无异于闭门造车的危险。 既然网络资源的共享是这么的重要,那么为什么多的反对的呼声在社会中长久出现呢?仅让我先从人类的本性谈起。 人自从出现在这个星球上,首先就具有了动物的本性(动物的本性很多,这里就不谈与这个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本性了),我个人总

结出来的就是;人作为动物类的生物,从形成之初内部的基因就决定我们要在大自然中不断地延续生命,否则就只能被自然所淘汰。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基因的终极宗旨,让我们的这个现实生活变得这样的残酷。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在现代社会中延续生命能力的强弱,而这个竞争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结果。比如:个人地位,社会声誉,个人的财富拥有量,等等。人类不择手段的攫取这些来满足这样的本性,这可以理解,因为这是最本质的本性。但是,我想呼吁全世界的高等动物们,请站在一个高度来思考我们的这一行为。我们之所以是高等的动物,是因为我们有着比其他动物更有远见卓识,更懂得舍小取大。因此我们要超越这样的一个本性,为我们人类传递信息的平台添砖加瓦,因为这样能够让我们的社会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力提高,这才真正有利于我们全人类的延续。 如果没有“百度文库”这样一个知识快捷方便的共享平台,那么将会导致下层社会中的一部分有识之士由于得不到优秀的资源,从而自身价值得不到真正的体现,难道这不是人类社会的损失吗?这样,让一些徒有虚名、毫无建树的所谓上层社会的精英们,由于缺少了真正的竞争,从而在上层社会永保安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秦末农民陈胜的愤怒,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不可化解的程度,难道现代社会还要把这种社会矛盾激发到这种程度,让阶级又再一次从新组建吗?这样势必造成社会的大步后退,对谁都没有多大的好处。因此,希望上层社会的精英们,你们在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太自私,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第三章 作业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作业3 一、思考题: 3.1 为什么说研究Feistel密码很重要? 答:Feistel 密码结构是用于分组密码中的一种对称结构。Feistel提出利用乘积密码可获得简单的代换密码,乘积密码指顺序的执行两个或多个基本密码系统,使得最后结果的密码强度高于每个基本密码系统产生的结果。他的优点在于:由于它是对称的密码结构,所以对信息的加密和解密的过程就极为相似,甚至完全一样。这就使得在实施的过程中,对编码量和线路传输的要求就减少了几乎一半。此外,Feistel密码结构开辟了新的加密算法模式,很多密码标准都采用了Feistel 结构,其中包括DES。 3.2 分组密码和流密码的区别是什么? 答:分组密码是将一个明文分组作为整体加密并且通常得到的是与明文等长的密文分组。流密码是每次加密一个字节或一个位。 3.3 为什么使用表3.1所示的任意可逆代替密码不实际? 答:对于像N=4这样的较小分组,密码系统等价于传统代替密码。用明文的统计分析方法攻击它是轻而易举的。这种脆弱性并非来自于代替密码,而是因为使用的分组规模太小。如果N充分大,并且允许明密文之间采用任意的变换,那么明文的统计特征将被掩盖从而不能用统计方法来攻击这种体制,但是对于系统来说不切实际。从实现的角度来看,分组长度很大的可逆代换结构是不实际的。如果分组长度太小,系统则等价于古典的代换密码,容易通过对明文的统计分析而被攻破。表3.1定义了n=4时从明文到密文的一个可逆映射,

其中第2列是每个明文分组对应的密文分组的值,可用来定义这个可逆映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第2列是从所有可能映射中决定某一特定映射的密钥。这个例子中,密钥需要64比特。一般地,对n比特的代换结构,密钥的大小是n×2n比特。如对64比特的分组,密钥大小应是64×264=270≈1021比特,因此难以处理。 3.4 什么是乘积密码? 答:乘积密码就是以某种方式连续执行两个或多个简单密码(如替代、置换),以使得所得到的最后结果或乘积从密码编码的角度比其任意一个组成密码都更强的分组密码。 3.5 混淆与扩散的差别是什么? 答:(1) 扩散(diffusion):将明文的统计特性散布到密文中去,实现方式是使得明文的每一位影响密文中多位的值,使得每一字母在密文中出现的频率比在明文中出现的频率更接近于相等。其方法是尽可能的使明文和密文间的统计关系变得复杂,以挫败推倒出密钥的企图。 (2) 混淆则是尽可能的使密文和加密密钥间的统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以阻止攻击者发现密钥。其目的在于使作用于明文的密钥和密文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使明文和密文之间、密文和密钥之间的统计相关特性极小化,从而使统计分析攻击不能奏效。 3.6 哪些参数与设计选择决定了实际的Feistel密码算法? 答:(1) 分组长度:分组越长意味着安全性越高,但是会降低加/解密的速度。 (2) 密钥长度:密钥越长意味着安全性越高,但是会降低加/解密的速度。 迭代轮数:Feistel密码的本质在于单轮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而多轮加密可取的很高的安全性。景点轮数是16。 (3) 子密钥产生算法:子密钥产生越复杂,密码分析就越困难。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优质课教案_1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网络。 2.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二>能力目标 1.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 2.能够并乐于进行网络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有关教学内容视频、手机等。 2、学生预习课文,歌曲排练。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 播放视频关于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说明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引出本课“网络改变世界”的话

题 二、新课讲解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之后又是怎样的? 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说明互联网出现前后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说明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请学生回答并在课本中标出,教师作出总结。 (1)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和迅捷。 通过图片进一步说明网络方便我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通过演示网上购物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过渡:提问题:想一想,互联网的出现还给哪些领域、行业带来了改变?有什么影响? 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拓展空间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

信息安全说课稿

信息安全 双辽市第一中学王宏伟 本节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中国地图出版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章节:第二单元有效获取信息第二节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 4.学时数:需3课时,本节为第3课时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 本节在提升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因素的同时,学会防范病毒和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知道保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 (2)基本认识黑客及病毒的本质、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威胁信息安全的四大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常用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对黑客及病毒的本质特征有基本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黑客、病毒等对信息安全有影响的事物形成的正确认识,提升信息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识水平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为: ◆教学重点: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同时,知道保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主体学生情况是 本课的学习者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会了解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识别能力较差。信息安全意识比较弱。对信息活动中有害因素认识不足,缺乏防范措施。 三、教学策略设计与分析 跟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多讨论,多探究,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掌握知识内容。 具体流程如下: 情景导入→案例分析(重点内容)→小组自主探究(难点)→教师总结评价→课外拓展四、教学媒体资源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运用了以下媒体和资源

第2课教案网络生活新空间

八上《道德与法治》新版教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1.知识目标:(1)认识网络应用的利与弊。(2)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网络对 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3)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及防范 措施;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具有对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的分辨能力。(2)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1.重点: (1)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发 展等方面的作用。 (2)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 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难点: 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各国领导人合影,提问:是什么让这些人走到了一起? 2.教师简介此次大会: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倡导并举办的互 联网盛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 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本次峰会的出席嘉宾中,国外嘉宾约占一半,来自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8位外国领导人、近50位外国部长级官员。 3.教师提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各国领导人齐聚乌镇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互联网这个

中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最全版)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中学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的第六章第1节,标题是“信息安全问题分析与讨论”。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析反思,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作为第六章的开篇,全面介绍了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在日常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信息道德问题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逐步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意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学习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 (2)、学会辨析日常信息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3)、初步了解信息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有趣的动画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会学生认识信息安全问题与道德规范知识;

(3)、通过网络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交流和探讨信息安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 (2)、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3)、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利用网络探讨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 (1)理解“维护信息安全”的定义; (2)理解信息系统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3)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4、教学难点 } (1)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讨与学习信息安全问题的兴趣; (2)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关定义。 5、学生分析 本案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他们的感知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一定的选

对等网络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对等网络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 实验报告 组员:

1.实验目的 (1)了解对等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 (2)了解所在系统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3)学习所在系统共享目录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4)学习安装远程打印机的方法 2.实验环境 Window8,局域网 3.实验内容 (1)查看所在机器的主机名称和网络参数,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 (2)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3)设置和停止共享目录 (4)安装网络打印机 4.实验步骤 首先建立局域网络,使网络内有两台电脑 (1)“我的电脑”→“属性”,查看主机名,得知两台计算机主机名为“idea-pc”和“迦尴专属”。 打开运行输入cmd,进入窗口输入ipconfig得到相关网络参数。局域网使用的是无线局域网。 (2)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网络和共享中心”→“本地连接”→“属

性”即可看到网络组件,可看其描述或卸载。 “控制面板”→“卸载程序”→“启用和关闭windows功能”,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即可启用或关闭网络功能。 (3)设置和停止共享目录(由于windows版本升高,加强了安全措施和各种权

限,所以操作增加很多) 使用电脑“idea-pc”。“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高级选项设置”。将专用网络,来宾或公用,所有网络中均选择启用文件夹共享选项,最下面的密码保护项选择关闭,以方便实验。 分享文件夹“第一小组实验八”,“右键文件夹属性”→“共享”→“共享”,选择四个中的一个并添加,此处选择everyone,即所有局域网内人均可以共享。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第十一章 作业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11章课后习题 一、思考题: 11.1 消息认证是为了对付哪些类型的攻击? 答:伪装(假冒)、篡改内容、修改顺序、修改时间(包括重放) 11.2 消息认证或数字签名方法有哪两层功能? 答:任何消息认证或数字签名机制基本分两步: 产生认证符(是一个用来认证消息的值)的函数; 将该函数作为原语使接收方可以验证消息真实性的认证协议。 11.3 产生消息认证有哪些方法? 答:用于消息认证的最常见的密码技术是消息认证码和安全散列函数。MAC是一种需要使用密钥的算法,以可变长度的消息和密钥作为输入,产生一个认证码。拥有密钥的接受方产生一个认证码来验证消息的完整性。哈希函数将可变长度的消息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或叫消息摘要。对于消息认证来说,安全散列函数还必须以某种方式和密钥捆绑起来。 11.4 对称加密和错误控制码一起用于消息认证时,这两个函数必须以何种顺序执行? 答:先错误控制码后对称加密。 11.5 什么是消息认证码? 答:消息认证码,是用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工具,可以防止数据未经授权被篡改,用数学语言描述,

是一个让双方共享的密钥k和消息m作为输入函数,如果将函数记为mask (m),这个函数值就是一个认证标记。 11.6 消息认证码和散列函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消息认证码(MAC):依赖公开函数,密钥控制下对消息处理,生成定长认证标识,并加以认证。 散列函数:将任意长度的消息换为定长的消息摘要,并加以认证。 11.7 为提供消息认证,应以何种方式保证散列值的安全? 答:a.用对称密码对消息及附加在其后的散列码加密。 b.用对称密码仅对散列加密。 c.用公钥密码和发送方的密钥仅对散列加密。 d.若希望保证保密性有希望有数字签名,则先用发送方的密钥对散列码加密 e.该方法使用散列函数但不使用加密函数来进行消息认证。 f.如果对整个消息和散列码加密,则(e)中的方法可提供保密性。 11.8 为了攻击MAC算法必须要恢复密钥吗? 答:不需要。 11.9 安全散列函数需要具有哪些特性? 答:1.H可应用于任意大小的数据块。 2.H产生定长的输出。 3.对任意给定的x,计算H(x)比较容易,用硬件和软件均可实现。 4.对任意给定的散列码h,找到满足H(x)=h的x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有些文献中称之为单向性。 5.对任何给定的分组x,找到满足y≠x且H(x)=H(y)的y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我们有时称之为抗弱碰

《网络改变世界》优秀教学设计

《网络改变世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有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另外他们身上明显体现出幼稚与成熟并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等特点,特别是对网络认识,初步了解网络,网络中有新奇东西吸引他们,同时又认识不足,对网络中的各种陷阱不了解,因此,通过各种情境资料和导学法来增强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网络,认识网络,利用好网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确定认知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利和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分析能力,特别对网络陷阱的分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教学准备】 1、课件;2、视频资料;3、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阅读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启发式、讲授法和练习法等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播放,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老外惊叹微信正在改变世界![高清版].ifox) 思考:观察视频的信息,看看网络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我们? 教师过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今天我们具体全面了解网络的各方面的问题: (一)新课讲授 网络的积极作用 活动一:学生归纳视频中的信息,各小组准备回答--(展示知识框架) 1. 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信息安全》说课稿

《信息安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信息安全、法律与道德规范》这一节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维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整个计算机的学习过程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为以后更好的有效的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充满了神秘感,既害怕又向往。他们都有遭受病毒危害的经历,痛苦过、憎恨过,同时他们又很佩服病毒的制造者,甚至用“崇拜”这词绝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上信息技术课,都有学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丰富学习、生活、工作、素质拓展和娱乐的有利资源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垃圾,如果不提高警惕加以抵制,就会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大学生来说,保护好所使用的网络系统不被病毒攻击,遵守网络法规,讲究网络道德,避免网上侵权,不浏览网上的各类不良信息,不随意交结、会见网友,不搞网恋,不破坏网络秩序等方面的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审慎的态度,创造健康的上网方式,形成文明上网的风气;同时对网络依赖,对各种各样的网络成瘾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生拿来一些病毒的资料来问我,或者说一些中毒现象让我帮助解决)我就利用他们既爱又恨的心理来引导他们学习。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由于教材中讲解的“熊猫烧香”病毒现在已经基本灭绝,同学们基本不会遇到,他们学习的性趣就不高同时它的实用价值也不是很大,我就介绍了大家经常遇到的“U”盘病毒(大家经常要用U盘、MP3、MP4等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我想先让学生初步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感性认识,再由表及里导出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这样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由于这节课是针对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病毒的了解有限,对病毒的防治方法也有限,因此本节课的重点设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的讲解上,同时注重培养他们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和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病毒防治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理论和实际的对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分组探讨等形式,培养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研究性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病毒的危害性同时加强学生网络安全道德意识。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任务驱动: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

资源共享

容易!Windows7家庭组局域网共享资源 2011年07月10日 08:05 出处:泡泡网【原创】作者:陈涛编辑:陈涛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泡泡网软件频道7月10日还记得大学时代和宿舍里的同学想要建一个局域网玩游戏,但那时候大家都用WinXP系统,那可不是连几根网线就完成的事情啊,设置都要折腾半天,必须要有真正的电脑高手指导才有可能实现。现在很多朋友家中电脑多了,想要联网在一起共享资源方便,组建一个家庭网络,如果你还是用WinXP系统那同样是个艰难的工程。不过可能你听说身边好多朋友都有了家庭网,没觉得他们是电脑高手啊?那毫无疑问是Windows7系统帮助了他们。Windows7家庭高级版、Win7旗舰版、Win7专业版都支持强大且易用的家庭组网功能,说菜鸟都可以在Windows7电脑环境中建立局域网实现多台电脑的资源共享一点不夸张,微软为Windows7系统设计的这个功能成为了很多家庭用户的福音,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Windows7电脑之间资源共享有多容易! 在家里,宿舍,学校或者办公室,如果多台电脑需要组网共享,或者联机游戏和办公,并且这几台电脑上安装的都是Windows7系统,那么实现起来非常简单和快捷。因为Windows7中提供了一项名称为“家庭组”的家庭网络辅助功能,通过该功能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Win7电脑互联,在电脑之间直接共享文档,照片,音乐等各种资源,还能直接进行局域网联机,也可以对打印机进行更方便的共享。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Windows7电脑中创建家庭组 在Windows7系统中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点击其中的“家庭组”,就可以在界面中看到家庭组的设置区域。如果当前使用的网络中没有其他人已经建立的家庭组存在的话,则会看到Windows7提示你创建家庭组进行文件共享。此时点击“创建家庭组”,就可以开始创建一个全新的家庭组网络,即局域网。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第十四章 作业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14章课后习题 一、思考题: 14.1 列出在两个通信方之间分发密钥的方法? 答:1. A选择一个密钥后一物理的方式传递给B。 2. 第三方选择密钥后物理地传递给A和B。 3. 如果A和B先前或者最近使用过一个密钥,则乙方可以将新密钥用旧密钥加密后发送给另一方。 4. 如果A和B到第三方C有加密连接,则C可以在加密连接上传送密钥给A和B。 14.2 会话密钥和主密钥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主密钥是被客户机和服务器用于产生会话密钥的一个密钥。这个主密钥被用于产生客户端读密钥,客户端写密钥,服务器读密钥,服务器写密钥。主密钥能够被作为一个简单密钥块输出。 会话密钥是指:当两个端系统希望通信,他们建立一条逻辑连接。在逻辑连接持续过程中,所以用户数据都使用一个一次性的会话密钥加密。在会话和连接结束时,会话密钥被销。 14.3 什么是临时交互号? 答:用户A向KDC发送包请求一个会话密钥来保护到B的逻辑安全,其中包括A、B的身份以及该次传输的唯一标识N1,并称其为临时交互号。 14.4 什么是密钥分发中心? 答:负责为用户分发密钥,且用户和密钥分发中心共享唯一密钥。 14.5 基于公钥加密的两种不同的密钥分发方法是什么? 答:公钥授权和公钥证书。

14.6 列出四种公钥分发模式的类型? 答:公开发布、公开可访问的目录、公钥授权和公钥证书。 14.7 公钥目录的必要要素是什么? 答:一是目录管理员的私钥安全,二是目录管理员保存的记录安全。 14.8 什么是公钥证书? 答:双方使用证书来交换密钥而不是通过公钥管理员。证书包含公钥和公钥拥有者的标志,整个数据块有可信的第三方进行签名。 14.9 公钥证书的使用有哪些要求? 答: 1. 任何通信方可以读取证书并确定证书拥有者的姓名和公钥。 2. 任何通信方可以验证该证书出自证书管理员,而不是伪造的。 3. 只有证书管理员可以产生并更新证书。 4. 任何通信方可以验证证书的时效性。 14.10 X.509标准的用途是什么? 答:X.509标准是一个广为接受的方案,用来规范公钥证书的格式。X.509证书在大部分网络安全应用中都有使用,包括IP 安全、传输层安全(TLS)和S/MIME。 14.11 什么是证书链? 答:数字证书由颁发该证书的CA签名。多个证书可以绑定到一个信息或交易上形成证书链,证书链中每一个证书都由其前面的数字证书进行鉴别。最高级的CA必须是受接受者信任的、独立的机构。

沪教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青少》说课稿

沪教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青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选用及教材: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第二节。 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信息的加工和表达、信息获取等知识。经过适当处理,确立《健康上网快乐成长—信息技术与青少年》为这节课课题。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而不照搬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从学生的角度阐述如何趋利避害,承担社会责任,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和道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掌握信息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2)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3)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规范和有关网络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判断的能力和自制力。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有关信息,然后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自己对网络的态度,最后以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已的观点。整个过程,就是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理念。 4.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充分、合理应用,信息社会的法律法规。教学难点——加强网络保护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二、教法学法: 总体原则“以学为本、师生互动”

【VIP专享】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

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 ζ安全的基本含义:客观上不受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网络信息安全概念:通俗的说,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保护网络信息系统,使其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性等方面。 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及其本质: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 和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网络信息系统中传输、交换和存储消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性等。 ζ(开放系统互连)OSI安全体系结构:它定义了5类安全服务、8种特定的安全机制、5 种普遍性安全机制。5类安全服务:鉴别,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抗否性(不可抵赖性);8种安全机制:加密、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 鉴别交换机制、通信业务填充机制、路由选择控制机制、公证机制。 ζ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1.人为或自然威胁 2.安全缺陷 3.软件漏洞 4.病毒和黑客入侵 ζ网络安全模型:P2DR安全模型:(1)策略.(2)保护.(3)检测.(4)响应 PDRR安全模型:(1)保护 .(2)检测. (3)反应.(4)恢复 第二章密码学 ♂被隐蔽的消息称作明文,通常以m表示;密码可将明文变换成另一种隐蔽形式,称为密文,通常以c表示。 ♂这种由明文到密文的变换称为加密。由合法接收者从密文恢复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 (或脱密)。 ♂非法接收者试图从密文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破译。对明文进行加密时采用的一组规则 称为加密算法,通常以E表示。 ♂对密文解密时采用的一组规则称为解密算法,通常以D表示。 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是在一组仅有合法用户知道的秘密信息的控制下进行的,该秘密信息 称为密钥,加密和解密过程使用的密钥分别称为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如果以密钥为标准,可将密码系统分为单钥密码(又称为对称密码或私钥密码)和双钥 密码(又称为非对称密码或公钥密码)。 `单钥密码的特点是:无论加密还是解密都使用同一个密码,因此,此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就是密钥的安全。如果密钥泄漏,则此密码系统便被攻破。单钥密码的优点是安全性高,加、解密速度快。缺点是(1)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密钥的管理成为一个难点(2)无法解决 消息确认问题(3)缺乏自动检测密钥泄漏的能力; 双钥密码的特点:由于双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和解密不同,且能公开加密密钥,而仅需保密 解密密钥,所以双钥密码不存在密钥管理问题。双钥密码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拥有数字签名等新功能。缺点是算法一般比较复杂,加、解密速度慢。 如果以密码算法对明文的处理方式为标准,则可将密码系统分为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分 组密码的加密方式是首先将明文序列以固定长度进行分组,每一组明文用相同的密钥和加 密函数进行加密。序列密码的加密过程是把明文序列与等长的密钥序列进行逐位模相加。

网络改变世界 (2)教学设计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思考: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 教师过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一)网络的积极作用。 活动一:情景再现——网上求医(展示下列材料)。 41岁的肖萌头痛已经有3年了。她看过神经内科、中医科、脑外科,诊断有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好几种病,治疗的效果也是时好时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鼻窦炎的症状和自己的情况接近,通过好大夫网站她联系到公安医院耳鼻喉科的张良主任。经过三次网络咨询,张主任推测她的头痛可能是因为鼻窦炎引起的。通过检查和治疗,肖萌进行了鼻窦炎手术,她的头痛也一年多没有犯过了。 1.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利用网络做了什么? 2.通过阅读教材,你还知道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 提示: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络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活动二:古今通讯对比(展示下列图片)。 图1图2 1.古今通信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信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过去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友人的情感,如果在今天,杜甫可以更快地了解故乡、亲人、友人的情况。 活动三:利用网络的生活图片(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了解一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网络的图片。 教师总结: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教师强调: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目标导学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活动四:经济生活中的网络(展示下列图片)。

网络共享资源的四种访问方法

网络共享资源的四种访问方法 网络共享的资源访问是我们并不陌生,但一般都是通过网上邻居,其实它只不过是微软提供给用户最容易的一种方法了,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可帮助我们当通过网上邻居无法访问时,或者为了提高共享访问的效率都是很有用的。以下是在听微软Microsoft TechNet 讲座时整理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 一、容易的方法:网上邻居 这应该是最容易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也是最喜欢出现问题的方法,它实质上是微软为方便我们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操作接口,只需要通过鼠标简单操作就可以了。关于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出现一些莫名奇妙的故障相信大家都有同感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因为网上邻居能够正常使用实际上是依赖一个“网络客户端”服务(如下图所示)的正常运行,它可以在网卡属性或服务里面进行设置。如果该服务禁用,我们通过网上邻居什么也看不到了。或者没禁用,但如果被病毒破坏或替换同样也法通过网上邻居正常访问共享资源了。 2、如果网络上共享资源很多,我们要访问某一个共享资源时,要打开组(或域)-计算机-共享资源,进行多次操作了。比较麻烦了。这时用下面方法二就比较合适了。 3、网上邻居列表的维护依赖于浏览服务(Computer Browers),计算机通过广播方式登记到浏览器,访问时查询浏览器所维护的浏览列表。但是浏览服务,微软都承认它不是一个完善的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中断"。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是各种角色的浏览器(Browser)不联机。指关机了,或和你的本机不通。二是目标计算机关机了或不联机,但列表中的计算机名不会马上消失。这时用下面的方法三就比较合适了。 二、便捷的方法:影射网络驱动器

安全教育说课稿 网络与信息安全

中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八年级适用第五章 网络与信息安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的安全我知道》八年级适用版第五章网络与信息安全。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教法与学法,第三个方面是教学过程,第四个四个方面是板书设计。 我们先来看看对教材的分析 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我的安全我知道》一书是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的。本课内容来自《我的安全我知道》八年级适用第五章。“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网络对中学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明确要求,以及八年级学生 的认知、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及其用途初步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自我保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观念。做到安全上网,文明上网。 只有在头脑中树立安全意识,建构安全知识,才能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实施安全有效的操作,新课程的理念则是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样,结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这三方面的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全面了解网络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树立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做到安全上网。 难点定为:让学生学会并遵守安全上网守则。 其次说教学方法 我根据中学生好奇,乐于交流,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采取了多媒体教学,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 第九讲 访问控制 王昭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软件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室 wangzh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7247689.html,

安全服务 ?安全服务(Security Services): 计算机通信网络中,主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被称作安全服务。 根据ISO7498-2, 安全服务包括: 1.鉴别(Authentication) 2.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3.数据机密性(Data Confidentiality) 4.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 5.抗抵赖(Non-repudiation)

访问控制的概念和目标?一般概念—— 是针对越权使用资源的防御措施。 ?基本目标: 防止对任何资源(如计算资源、通信资源或信息资源)进行未授权的访问。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决定用户能做什么,也决定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做什么。 ?未授权的访问包括:未经授权的使用、泄露、修改、销毁信息以及颁发指令等。 –非法用户进入系统。 –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

访问控制的作用 ?访问控制对机密性、完整性起直接的作用。 ?对于可用性,访问控制通过对以下信息的有效控制来实现: (1)谁可以颁发影响网络可用性的网络管理指令(2)谁能够滥用资源以达到占用资源的目的 (3)谁能够获得可以用于拒绝服务攻击的信息

主体、客体和授权 ?客体(Object):规定需要保护的资源,又称作目标(target)。 ?主体(Subject):或称为发起者(Initiator),是一个主动的实体,规定可以访问该资源的实体,(通常指用户或代表用户执行的程序)。 ?授权(Authorization):规定可对该资源执行的动作(例如读、写、执行或拒绝访问)。 ?一个主体为了完成任务,可以创建另外的主体,这些子主体可以在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并由父主体控制它们。 ?主客体的关系是相对的。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说课稿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说课稿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说课稿 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刘锋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六章第一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特点、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六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对信息安全各方面作一个总体介绍,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学生在以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能最大可能的保障信息安全。并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更多的计算机犯罪知识,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预防计算机犯罪。 本节包含有四个方面内容: (1)信息安全问题 (2)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3)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4)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全面介绍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在日常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学生在以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能最大可能的保障信息安全。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3、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预防计算机犯罪。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2、通过网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主动学习新知识和研究问题能力。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预防计算机犯罪意识。本着高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点: 1、掌握“维护信息安全”的定义及维护措施;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及防治方法; 3、对计算机犯罪行为的理解,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四)、教学难点: 1、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讨与学习信息安全问题的兴趣; 2、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关定义; (五)、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对信息技术各方面的问题和对计算机的操作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还对网络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信息安全了解不多,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2、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技能的差异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他们的个体差异,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习资源,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课时 1课时(45分钟) 二、说教法

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安全》说课稿

4.2 加密算法 尊敬的各位考官: 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加密算法》,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八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首先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第四章第二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加密技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而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学生后面学习加密技术与数字签名奠定基础,可见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下面说说学情 我授课的对象职业大学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数据加密算法,了解的非常少。 三、因此,根据以上学生和教材的分析,我讲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 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古典加密算法;了解现代加密算法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四、在以上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 加密算法的编码原理;难点定为能够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与解密 五、说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节课中我将主要以讲授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自信心。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一台教师机、学生一人一台电脑) 七、下面将进入最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把教学过程按以下5个环节展开: 1环节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我将在本节课的前几分钟利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最近的京东用户数据泄露的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顺势提出疑问:相信大家早已听过数据泄露事件,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防止数据泄露的发生吗?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密算法。通过这种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2紧接着进入环节二:整体感知,梳理知识点 首先我会结合课件向学生简要介绍密码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古典加密算法与现代加密算法的分类与特点。通过梳理知识点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加密算法各个类别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3接下来进入深入剖析、各个击破环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