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

说“木叶”

【学习目标】1.积累古诗词名句;学习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

性的特点。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

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

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

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理解“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2.学习

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

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自主学习—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知识链接】

1.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问题。(阅读文章第5段)

诗歌中的形象,即意象,具有暗示性。意象无论在任何诗人

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它

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

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木”“叶”如此,更有其他意象。如松、

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关山、杨柳、兰舟、长

亭等物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而南山、幽居、禅寺等则多与隐逸

情怀相连。这些意象呈现出丰富多彩、相对稳定的含义,从而为

我们理解诗歌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002年全国卷17题选择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题目为: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

‘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许多考

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

个问题的思考,因此此题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

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柳”,留,二字同音,有“留

客”的含义。因此古人有折柳赠送的习俗,也寓示着朋友、亲人

将要远离。“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

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弄

懂来龙去脉,寓意自然明矣。由此启发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

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2.诗歌意象

“意象”一词是诗词欣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意象”简

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

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作家作品”。

3.走近作者

林庚(1910.2.22-2006.10.4),字静希。1910年2月22

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

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

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

学教授,1952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

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

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与吴组缃、李长之、

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

精辟的创见。著有《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

国文学简史》等多部著作。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出版过《春

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他数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

后学,桃李满天下。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

年97岁。

4.人物评价:

(1)燕园,少了一位良师;天堂,多了一位诗人。――载自北京

大学校园网

(2)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

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

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

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袁行霈

【自学检测】——基础积累

1.给加粗字注音

征戍()橘颂()招徕()落木萧萧()

涔阳()无妨()陇首()得鱼忘筌()

寒砧()桅杆()漂泊()秋风袅袅()

疏朗()窸窣()迢远()灼灼其华()

亭皋()冉冉()门栓()翩翩起舞()

2.解释下列成语

(1)得鱼忘筌:

(2)得意忘言:

【整体感知】写出段意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6段)

第三部分(7段)

2.第二段在引用诗句时有“树”“木叶”“落木”等意象,作者

想表明一个什么观点?

3.“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

“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

4.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

正目的何在?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5.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

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6.“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填

【当堂检测】

1.请同学们为下列词语“速配”(画斜线连接)。

A.春秋菊月梅

B.萧瑟高洁生机勃勃傲然惆怅

2.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

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

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

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

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

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

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阅读以下三首咏

梅诗歌: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

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

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王诗:

陆词:

高二语文必修

导学案

白银市一中快乐阅读,轻松完成,稳步提高!

- 1 -

毛词:

【感悟总结】

1.中心主旨

2.写作特色——根据分析文字归纳写作特点

(1)

文章旨在阐释文艺学原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若从纯理论的角度论述,恐怕会写成比较艰深的学术论文。作者没有摆出学者的面孔吓唬读者,而选取了古诗中的木叶形象作为论题,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这样,言近而旨远,深入而浅出。

(2)

文章一个主要的特征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领读者一起进入“树叶”与“木叶”的不同意境,品味“木叶”的形象魅力。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先由诗句总结“木叶”出现的场合,再由此深入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由于作者紧扣诗句,并对诗的意境进行想像挖掘,读者也一同进入诗歌鉴赏的境界,学会品味诗歌的内部和外部语言。

(3)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借鉴文中的联想的写作技巧。全文从“木叶”开始,联想到历代诗人笔下的“木”与“叶”,并且对这些诗中所表达的意境进行分析,使人体会到语言的精美和不断的发展与完美,这种精妙的联想使文章内容充实,且富有说服力。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缠绵寒砧垂手可得俗不可奈

B.桅杆梦魇突如奇来混为一团

C.窸窣招徕飞黄腾达火烧眉睫

D.干燥缄默捍然不顾同仇敌忾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2)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_______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_______不同起来。

A.传诵启示精炼显著

B.传诵启发洗练显然

C.传颂启示洗练显著

D.传颂启发精炼显著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年来,中国新一代电影女导演异军突起

....,她们的作品不少在国际和国内赢得了声誉。

B.在这次亚运会中,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的表现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好。在男子径赛中,中国运动员获得了金、银、铜牌各三枚;

在田赛中仅获得一枚铜牌,更是差强人意

....。C.今天的主题讨论,各组角度不同,因而侧重各异,如此南辕北

...

辙.,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D.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高度重视安

全,将以谨慎小心、如临大敌

....的工作态度,确保安全生产,创造

安全工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

暗示的颜色性。

B.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

而“木”的潜在的更为普遍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C.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

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

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D.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

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

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的鲜明形象。

5.默写。

(1)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曹植《美女篇》)

(2)九月寒砧催木叶,___________ _。(沈佺期《古意》)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高树多悲风,__________。(曹植《野田黄雀行》)

二、文本阅读(20分)

阅读教材第六段的文字,完成6~9题。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

“木”……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6.分条简述“木”的更为普遍的暗示。

7.比较“木叶”“黄叶”“落木”在诗歌形象上的异同,分别写

出其特征。(6分)

木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屈原在《九歌》中用“落叶”表达湘夫人的性格形象,肯

定不如用“木叶”,根据文中所给信息说说理由。

9.试对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四句诗作一点鉴赏。(不多

于100字。原诗见课文第6段)

2011年国人常犯十大语文差错

新华社上海12月12日电(记者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

之称的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21日公布了2011年中国出现

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这十大语文差错分

别是:

一、社会影响最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2011年5

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捍祖国强盛”错

写成“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语文专家指出,“捍”是保卫、

防御的意思;“撼”是动、摇动的意思。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

字并不通用。故宫“撼”事,令人遗憾。

二、最容易混淆的繁体字是:復/複。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

“光复”一词频繁现诸媒体报章。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把“光

復”误写为“光複”。其实,“復”表示还原、恢复;而“複”

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重复。

三、出现在媒体上的重大知识差错是:2011年也是建党九十周

年,但一些媒体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

刀与斧头”。《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

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代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共产党依靠的两大基本阶级。锤头和镰

刀交叉的图案,代表工农联盟。

四、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泄露/泄漏。日本地震

引发核泄漏危机,但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经常将“泄漏”错写

成“泄露”。语文专家指出,“泄露”的对象一般是机密信息。

而“泄漏”则使用较广,凡是液体、气体等的漏出,应当使用“泄

漏”。

五、最容易误用的称谓是:村长。媒体在报道当下农村新闻时,

经常把“村主任”误称为“村长”。相声小品中也常说“别把村

长不当干部”。这是语言运用中的滞后现象。根据我国《村民委

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

治组织,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其主要领导称

“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

六、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龙”误为“合拢”。2011

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不少媒体将事故原因

归结为大桥在施工中“过分强行合拢”。

事实上,“合拢”应作“合龙”。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

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

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龙”。

七、最容易读错的金属元素名称是:“铊”。2011年6月,中

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持人在播报有

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ó中毒”。

语言专家指出,“铊”是一个冷僻字,也是多音字。读tu

ó时,同秤砣的“砣”;读tā时,则表示一种元素名称。

八、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

“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准确的

说法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摄氏度是法定计量单

位,不能随意拆开。

九、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

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

白银市一中快乐阅读,轻松完成,稳步提高!

- 2 -

说木叶导学案

《说“木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作者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的说理方法。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作者作品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史》等。 二、自练自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袅.袅()照浦.()褒.扬()灼.灼() 亭皋.()寒砧.()涔.阳()万应锭.() 言筌.()窸窣 ..()()迢.远() 2、词语释义。 (1)万应锭: (2)不落于言筌: (3)相去无几: (4)一言难尽: 3、积累名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 (3)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4)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5)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 4、质疑问难 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

【课堂导学】 一、解题 文题为“说木叶”,速读课文,弄清楚什么是“木叶”?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难懂的诗句和段落中的关键句,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并划分层次。 三、重、难点突破。 1、潜心默读课文,摘录出课文中所引用的诗句,并揣摩老师分列排列的用意:(板书或多媒体显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午阴嘉树清圆 2、引导学生理解上述诗句,体会总结“木”与“树”的区别,初步领会作者引用诗句阐明问题的写法: (1)比较一下,看上面两列诗句按什么规律排列? (2)、上述左边一列运用了“木叶”或“落木”的诗句,有什么共同特点?(3)、上述右边一列运用了“树”、“绿叶”、“落叶”的诗句,有什么共同特点?

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案教学设计 说“木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文中引用的古代诗句的含意。 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 ●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自读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仔细体会本文所辨析的“木叶”“树叶”“落木”的细微区别,教师适当点拨,由个别推及一般,使他们明白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2.探究阅读,让学生通过鉴赏实践,提高诗歌的解读 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教师: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无边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问:其中的“落木”何意? 学生思考后明确:“落木”即“落叶”。 教师: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和“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阅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谜”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难懂的诗句。教师巡视并 帮助解决。 2.学生再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四人一小组交流后明确: 第1自然段,以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

第2自然段,探寻古诗中多用“木叶”的理由,排除了 诗人们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由“木叶”而“落木”,指出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 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第3自然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 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 的因素。 第5自然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 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第6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 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7自然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3自然 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 “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 在一个“木”字。第4~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自然段是小结。 三、具体研习课文

《说木叶》导学案

高二语文编号: 19 编制:小组:姓名:评价: 《说“木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征,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重点)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难点)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法指导】本文的学习用二课时。第一课时: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本导学案。第二课时,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预习案为序,完成知识积累;然后,按121课堂模式,进行讨论探究,进行展示交流与点评,完成学习目标。 预习案 一、背景知识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二、文学常识 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起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著有《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国文学简史》

说木叶学案 教师

《说“木叶”》学案(教师) 编写:王智斌审核:樊洁 姓名: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引用诗句,通过赏析诗句,挖掘“木叶”文字后面的艺术特征。 2.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融会贯通。针对本文,学会抓取语言信息,理清文章分析思路,融会贯通地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 【课前预习】 1、积累本文引用诗句,抄在下面空白处 2、抓住关键词句,梳理本课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课内探究】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明确: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统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明确:“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必修5《说木叶》导学案

语文必修五编号YW-BX--0301--09 《说“木叶”》导学案 编写人:阮景荷审核:刘凤时间:2013.4.6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2、根据诗歌语言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理解“木”与“树”、“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落木”与“木叶”的不同意味。【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法指导】: 1、朗读法 2、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第一学时 一、走近文本 1、导入新课: 学生共同背诵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阐述个人对诗句的境界的感受。 杜甫的这两句诗历来以境界阔达闻名,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重要的因素是“落木”传递出了这种意境。让我们一同走进林庚的《说“木叶”》,详细探究其中的奥妙。 二、走近作者 林庚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逊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学生们这样回忆自己的老师:80年代初,林庚先生给那时的师兄师姐上了一堂“告别课”。为了这一堂课,林先生整整准备了一两个月。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本来已经不用备课,可是先生说要讲出最高的水准来,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教案。讲完这节课,先生回家后大病一场。 人物评价: 燕园,少了一位良师;天堂,多了一位诗人。 ――载自北京大学校园网静希先生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袁行霈学生活动:利用有关资料,对作者自然情况以及文学成就、创作主张进行自学了解 三、知识积累: 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基础自测(运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识记字词,做好读书笔记) 1、注音: 万应锭()桅()杆接踵()而至寒砧()迢()远窸窣()沈佺.期()门闩 ( ) 心有余悸()姣姣()袅袅 ..()柳恽.() 2、阅读文本整体把握 思考:文题“说‘木叶’”表明了作者的论题,作者就此论题阐述了自己怎样的看法? 阅读文本,抓住关键语句。思考讨论并作出回答。 思路点拨:论题只是表明了论述的范围,并不是作者的观点体现。依据说理的思维格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再结合关键性的语句,可以很快的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层次,便于理解作者的真实写作目的。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初步感悟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学习难点: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诗歌鉴赏知识,鉴赏诗歌的意象 概念: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

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 (色彩鲜明、色彩斑斓)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结合诗歌分析意象特征。 (找意象并概括意象特点) 景 第二步、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组合的特点。 (概括景象(意境)的氛围特点) 境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情 二、快速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袅袅陆厥王褒橘徕服兮 淮南皎皎灼灼 陇首秋去飞柳恽寒砧征戍 沈佺期庾信涔阳 万应锭不落于言筌桅杆窸窣 歧路冉冉卢纶 照浦亭皋迢远 2、看拼音写汉字: 征shù()jú()颂得鱼忘quán()cén ()阳无fánɡ() lǒnɡ()首寒zhēn()wéi ()杆shū()朗xī()窣 秋风niǎo niǎo()tiáo()远zhuózhuó()其华piānpiān()起舞 洗lian( ) 万应ding( ) 干zao( ) 词zao()典故甜mi() 三、认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整篇文章作者从传统的意象“”入手,论述了古代诗歌语言具有的特点。 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即。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浏览全文,勾出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关键句: 1)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3)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4)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5)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7)“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思路: 第1段:列举诗句,引出议论话题——“木叶”成为古诗意象。 第2段:提出古诗中用“树”“叶”“木叶”而不用“树叶”的文学现象(现象)第3段:提出要对“木”的来历进行思 索。(质疑) 第4至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 征。(解疑) 其一:艺术特征之一:“木”用于秋风叶落季节,含有落叶因素。 举例、比较:“高树”——满树叶子、饱满 “高木”——叶子越来越少、空阔 分析原因: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具体阐释:“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一致,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木叶”——“木”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不一致,“木叶”暗示着落叶。 其二:艺术特征之二:“木”有微黄、干燥之感。 比较分析:“树”——褐绿色,与叶接近 “木”——微黄色,干燥 举例阐述:“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 清秋的气息。 “落叶”——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说木叶 公开课一等奖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高考导航: 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 (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

《说木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说木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河北师大附中高新校区翁卫彬 《说“木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刚学完《咬文嚼字》一课,明白诗歌中的一字之差就可能使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相差千里,自然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研读1、 2、3段 1)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段,勾画出此段中心句。 2)从第2段中勾画出以下诗句说明古诗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招隐士》)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3)总结1、2自然段中含有“木叶”的诗句,强调古诗歌中“木叶”形象备受钟爱,被诗人们一用再用,不仅熟能生巧,还能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杜甫和庾信的诗句正说明了这一点。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导学案:说木叶

《说木叶》学案 编者审核 课堂导学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预习导学】 一、背景知识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二、文学常识 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著有《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国文学简史》等多部著作。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他数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后学,桃李满天下。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三、整体感知 1.“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2、前三段“引子”中说,古代诗人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第7段说,“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这三段是解说原因的。那么,你认为解说清楚了吗?用自己的话解说。 四、课内纵横

说木叶 学案 教师

9 说“木叶” 学习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提高鉴赏领悟古典诗歌的能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赏析诗歌。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6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史》等。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2.背景剖析 《说“木叶”》是一篇文艺随笔,可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妙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二、自练自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袅袅( ) 2.灼灼( ) 3.寒砧( ) 4.庾信( ) 5.招徕( ) 6.言筌( ) 7.疏朗( ) 8.涔阳( ) 9.翩翩( ) 10.迢远( ) 11.皎皎( ) 12.蛊惑人心( ) 13.心有余悸( ) 14.窸窣( ) 15.接踵而至( ) 16. 万能锭( ) (二)名句积累。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 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 3.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4.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 三、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1.阅读1~3自然段,简要回答作者引用大量诗句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2.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琴诗说木叶导学案解答

【课前寄语】 有种力量叫放大目标,有种智慧叫把问题缩小,有种承诺叫人生诚信,有种约定叫顶峰相见,有种幸福叫结缘惜缘,有种信念叫必定成功。 使用说明: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 必须牢记:未读课文,不做学案。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标示出来。 《说“木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初步感悟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学习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学习难点: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预习案】知识链接 一、背景知识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 、 “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二、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阅读文章第5段) 诗歌中的形象,即意象,具有暗示性。意象无论在任何诗人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木” “叶”如此,更有其他意象。如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关山、杨柳、兰舟、长亭等物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而南山、幽居、禅寺等则多与隐逸情怀相连。这些

说木叶优秀教案

说木叶优秀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说木叶 答案

《说木叶》参考答案 第1课时 一、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 第二课时 一、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二、后者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高木”则空阔;“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高树”则饱满, 三、明确:“木叶”或“落木”的意象①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③“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④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①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②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③色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小结:①“木叶”往往形容秋天干黄的落叶,与秋风紧密相连,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③“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 说明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读第五段: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四、迁移延伸: 1、理解该诗最为关键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课文中所说,“落木”不是从天而降的木头,而是比“木叶”更加干燥的、干枯的树叶,杜甫用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风扫落叶”及“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远望,满眼的萧杀凄凉,为下文的忧国伤时做好充分的铺垫。使用落木进一步渲染秋天的气氛:使秋意甚浓甚浓,无边的枯叶纷纷落下,一片萧杀凄凉的景象,为下文写人生之秋的情感表达铺垫张本。主题更为鲜明,意境也更为开阔。 2、1)落花流水——“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2)鸿雁——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雁过也,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 3)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4)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练案 1.A.萧萧xiāo落木;B.无妨fánɡ;C.漂泊bó答案:D 2.A.垂—唾,奈一耐,B.奇一其,团一谈,D.捍一悍。答案:C 3.“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用来形容在家中看电视,语意不合。答案:C 4.A项动宾搭配不当,“培养”不能与“水平”搭配;C项滥用否定词;D项删“更”。答案:B 5.横线前的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几种意音文字”,本着陈述对象统一的原则,可排除C项;D项的主语与前一句的末尾重复,不简明,也可排除;B项陈述对象虽与前句一致但内容与后一句矛盾。答案:A 6、梧桐是这篇托物言志散文描写的形象,对其外形特征的描写集中在第2自然段;对梧桐内在精神特征的揭示集中在第7自然段,也就是作者对“梧桐的寂寞”所作的诠释。 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或:身躯高大,树冠繁茂)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的大度 7、借物喻人,这“人”与“物”之间定有相似点,当然也有不同点。相同点①在“契合”一词之后,比较好找。相同点②见第3、4自然段,“暴风”一指自然界的现象,一指“史无前例的岁月”(指“文化大革命”)。 【答案】相同:①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②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8、本题主要测试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及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三小题表达的都是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意念。 【答案】“风暴”过后,新生命还会充满活力;表现前辈对后代的托举和祝福;应以正义必胜的信心去看待历史的生活。 9、A项错在“感到寂寞”,原文中说“梧桐的寂寞”“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B项“表现了母亲的细腻”是虚晃一枪,原文中没有这一层意思。D项“从容豁达”不是外祖父所具有的特征。【答案】CE 10、略(每个句子构成恰当的比喻) 11、.家庭的影响,个人的性格,经历的缘故,国事的安危是李煜信佛佞佛的原因。 12、我国自7月1日起实行境外就业中介许可证制度。 1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 修五)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初步感悟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 阅读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学习难点: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诗歌鉴赏知识,鉴赏诗歌的意象 概念: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 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结合诗歌分析意象特征。 (找意象并概括意象特点)景 第二步、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组合的特点。 (概括景象(意境)的氛围特点)境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情 二、快速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袅袅陆厥王褒橘徕服兮淮南皎皎灼灼 陇首秋去飞柳恽寒砧征戍沈佺期庾信涔阳 万应锭不落于言筌桅杆窸窣歧路冉冉卢纶 照浦亭皋迢远 2、看拼音写汉字: 征shù()jú()颂得鱼忘quán()cén()阳无fánɡ()

lǒnɡ()首寒zhēn()wéi()杆shū()朗xī()窣 秋风niǎoniǎo()tiáo()远zhuózhuó()其华piānpiān ()起舞 洗lian()万应ding()干zao()词zao()典故甜mi() 三、认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整篇文章作者从传统的意象“”入手,论述了古代诗歌语言具有的特点。 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即。 第2-3自然段:区别和两个词语,指出更常见,其关键在字。 第4-6自然段:分析“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 一是 二是 第7自然段:总结诗歌中一字之差而意境不同。 第二课时 一、课堂活动,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为了阐述“木叶”这一诗歌形象的艺术特征,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和理论,请简要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 二、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萧萧落木

《说木叶》导学案

《说木叶》导学案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说木叶》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初步感受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一艺术特质,学习提取知识要点的基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组织探究式学习,由整体阅读引向深层阅读,由课内精

读拓展到课外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提高审美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筛选有效信息,提取知识要点,是重要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课文长而难,训练提要能力有相当的困难。本课教学重在语言操作,通过指导与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提要的基本要领。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围绕下列问题预习课文:(1)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说明古典诗歌中“木”的适用场合、艺术特征和艺术效果。(2)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与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二者的意味和意境有何不同? 2.从网上查找一些描写落叶的诗文,比较一下不同作品中的“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情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

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和把握内容要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中的针对性。 【导入新课】 讲解知识,明确能力要求: 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是一种把厚书读薄的本领,也是现代化社会非常需要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首先要根据解题需要分辨哪些是必要信息,哪些是多余信息。必要信息是指能够完成解题任务的中心句、重点句,如指向和表明作者观点和理由的设问句、主题句以及过渡句,特别要注意把握句中的主题词、关键词。多余信息是指围绕中心句、重点句进行具体描述、解说或加以对照、衬托、旁证的语句。提取有效信息的关键是进行语言分析,分清一群句子中谁说明谁,谁证明谁,排除掉描述语、阐释语、对照语、映衬语、连接语,将能够完成解题任务的中心句、重点句或关键词提取出来。

《说木叶》导学案教师版

《说“木叶”》导学案教师版 饶纯刚 【学习目标】 1、理解“木”与“树”、“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落木” 与“木叶”的不同意味。 2、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3、根据诗歌语言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导语设计: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地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浅唱低吟…… 爱诗,其实,是在深深地爱着—— 我们的生活。 【预习导学】 预习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使用说明: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 必须牢记:未读课文,不做学案。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 1、词语认读 袅袅(niǎo) 照浦(pǔ) 褒(bāo) 灼灼(zhuó) 亭皋(gāo) 寒砧(zhēn) 涔(cén)阳万应锭(dìng) 言筌(quán) 窸窣(xī sū) 迢(tiáo)远 2、词语理解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3、作家作品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福州,现代诗人、著名国学大师。林庚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1933年出版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 4、诗歌意象“意象”一词是诗词欣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如“香草、美人”(屈原);“沙鸥、孤舟”(杜甫)。 探究案

9。说木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抓住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2)试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3)认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并尝试另举例说明。 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与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自主收获】 一、认识作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著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 他人评价: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袁行霈 二、词句积累 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合作探究】 一、理清思路 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第1段:举例说明诗人钟爱“木叶”这一现象,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 第2-3段:区别和两个形象,指出更常见,其关键在字。 第4-6段:通过区别和,和,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一是;二是。 第7自然段:总结诗歌中一字之差而意境不同。 二、局部分析 依据原文,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树叶: 木叶: 落木: 落叶: 三、探究主旨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咬文嚼字”的典范。作者借助“木叶”阐述了一种文学现象,即中国诗歌的语言具有性。 四、能力迁移 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柳、月等。请另选一例,尝试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拓展延伸】 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启示义,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启示义,我大致分为以下五类: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 在一般场合下,使用语言的时候,一个词只传达一种意义,而排斥它的其他意义,以避免发生歧义。而双关却是让两个意义并存,读者无法排斥掉其中任何一个。 双关义可以借助多义词造成。例如,“远”有两种意义:远近的“远”,表示空间的距离长;久远的“远”,表示时间的距离长。《古诗十九首》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的“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