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

————————————————————————————————作者: ————————————————————————————————日期:

?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

第一讲绪论

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

(2)实验生物学阶段( 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第二讲构造生物体的基本元件—从生物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

一、生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关系

二、生物小分子简介

1、水

水占生物体的60% 以上的重量。地球上生命起源于水中,陆生生物体内细胞也生活在水环境中。水的性质影响生命活动,如:溶解性质,酸碱度,pH。水影响生命活动的例子:△肺泡在水环境中保证O2和CO2的交换。△水分子间氢键造成水的表面张力,可使肺泡瘪塌。△肺泡中存在一种表面活性蛋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使肺泡胀开。

2、氨基酸

氨基酸是同时具有α-氨基和α-羧基的小分子。参与蛋白合成的共有20种天然氨基酸。根据侧链结构和性质,可把20种氨基酸分成不同的组:疏水氨基酸:亮氨酸。亲水氨基酸:丝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碱性氨基酸:精氨酸。氨基酸的功能:(1)作为组建蛋白质的元件(2)有的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具有生物活性(代谢调节、信号传递等)

3、单糖——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称为糖。

以葡萄糖为例,葡萄糖是六碳糖。单糖的生物功能:A、作为多糖的组成元件。B、作为燃料。C、组成寡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4、核苷酸

核苷酸分子由三个部分组成:碱基:嘧啶、嘌呤、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磷酸。参加大分子核酸组成的共有8种核苷酸DNA水解液中:腺脱氧核苷酸(dAMP)、鸟脱氧核苷酸(dGMP)、胞脱氧核苷酸(dCMP)、胸腺脱氧核苷酸(dTMP);RNA水解液中:腺苷酸(AMP)、鸟苷酸(GMP)、胞苷酸(CMP)、尿苷酸(UMP)。

5、脂类

脂类是指生物体内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各种小分子。葡萄糖--水溶性的、油脂--脂溶性的。

三、生物大分子的形成

生物大分子主要有三大类:蛋白质、核酸、多糖。它们都是由生物小分子单体通过特有的共价键联结而成。

1、氨基酸通过肽键联成肽链

寡肽:含有10 左右氨基酸残基(如二肽、五肽、八肽)。多肽:含10-2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含几十个氨基酸残基。注意:肽链有方向性,氨基端( N 端),羧基端( C 端)。一条肽链的两端有不同结构和性质:一端的氨基酸残基带有游离氨基,称氨基端;另一端的氨基酸残基带有游离羧基,称羧基端。

2、单糖通过糖苷键联成多糖链

(1)贰糖对贰糖结构的了解包括弄清楚:单糖基成份,α-还是β-糖苷键取代位置。(2)淀粉和纤维素都由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主要区别在于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的区别(3)注意:多糖链也有方向性,有还原端和非还原端。

3、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联成核酸

(1)核酸链也有方向性。(2)DNA 和RNA 在组成成份上有差别。

四、生物大分子的高级结构

1、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由生物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分子增大,出现新的性质。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生物大分子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空间构型和分子整体形状。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盘绕折叠形成一定

的空间结构形状。如纤维蛋白和球状蛋白。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条肽链之间

的位置和结构。所以,四级结构只存在于由两条肽链以上组成的蛋白质。

3、维持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的重要因素--非共价键

4、核酸的高级结构

(1)DNA双螺旋A、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共同盘绕形成双螺旋,糖-磷酸-糖构成螺旋主链。B、两条链的碱基都位于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C、两条链对应碱基呈配对关系A=T、G≡C。DNA 双螺旋可以看作是DNA的二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的形成需要蛋白质帮助。(2)RNA为单链盘绕,局部形成碱基配对。例如:转运RNA(tRNA)的三叶草结构。

5、多糖链的高级结构

不同高级结构带来不同的生物学性能淀粉形成螺旋状(能源贮存)、纤维素呈长纤维状(结构支架)。第三讲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

人们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包括微生物和动、植物的细微构造,到处都看到细胞结构。逐渐形成一个观念: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9 世纪初,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正式明确提出:?1、细胞是植物体和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这个观点,经过后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公认的细胞学说:(1)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2)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3)新细胞由老细胞繁殖产生。

2、细胞学说的科学意义

细胞学说的提出先于进化论约20年,它与进化论一起,奠定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细胞学说使生命世界有机结构多样性的统一,从哲学推断走向自然科学论证。细胞学说被认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从两篇经典的论文看来,细胞学说不但关系到生物体的构造,也关系到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最初提出细胞学说观点的论文: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38年发表的论文: 『论植物发现』;德国动物学家施旺1839 年发表的论文: 『动、植物结构与生长相似性的显微研究』。最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大分子和蛋白质大分子组成。但是,病毒颗粒必需进入寄主活细胞才能表现出生命的各方面特性。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细胞的典型结构

细胞膜和生物膜:磷脂和鞘脂分子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个极性的头两个非极性的尾巴。在水环境中,这类分子会自发形成脂双层微囊。细胞膜的框架,就是脂双层,还有蛋白质“镶嵌”其中。1970s提出的流动(液态)镶嵌学说,强调了生物膜中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这样的膜结构不但用以组成细胞膜,还用以分割形成各种细胞器,所以,统称生物膜。细胞核:由两层生物膜围成,遗传信息贮藏在核内,是DNA复制和RNA 合成场所。内质网:由单层生物膜围成。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和分泌;脂类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由单层生物膜围成,与蛋白质修饰和分泌有关。溶酶体:由单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大分子分解的场所。线粒体:由双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氧化、产生能量的场所。细胞质:有多种蛋白质和酶,是糖酶解和糖元合成等反应的场所。细胞骨架:由蛋白质亚基组装成,和细胞形状、迁移、信息传导等有关。核糖体:由RNA 和蛋白质形成的大颗粒,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植物细胞的典型结构(略)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细菌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不同,要简单的多。最主要的差别是细菌没有细胞核结构,核物质-DNA还是有的,形成类核区(又称拟核)。并且细菌细胞也没有其他各种细胞器。

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霉菌、酵母)。

三、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1、为什么会有细胞分裂

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表面积/体积)却在变小。活细胞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细胞表面担负着输入养分,排出废物的重任。表面积/体积比值的下降,意味着代谢速率的受限和下降。所以,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措施。

2、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

以细菌为例,细胞分裂比较简单。细胞生长增大到一定程度,DNA 复制,形成两个DNA 分子,分别移到拉长了的细胞两端,中间形成新的细胞间隔,进而形成细胞壁,成为两个细胞。这称为二分分裂。

3、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

大多数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分裂称为有丝分裂;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则有与之不同的减数分裂。(1)细胞分裂周期细胞从前一次分裂开始到后一次分裂开始,这段时间称为一个细胞周期。通常,细胞周期区分为四个阶段:M 期—分裂期,在这个阶段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分裂过程。G1期—DNA 合成前期。S期—DNA 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G1期、S期和G2 期又总称为分裂间期。(2)有丝分裂过程前期:染色质浓缩,折叠,包装,形成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中期:核膜消失,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被分别拉向细胞两侧。末期:重新形成核膜,染色体消失。胞质分裂:胞质形成间隔,最终分开为两个细胞。(3)染色质和染色体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细胞核内的DNA 分子,在一些蛋白质的帮助下,有一定程度的盘绕,形成核小体。多个核小体串在一起形成染色质。所以,染色质是在细胞分裂间期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核小体直径10nm,光镜下看不到。当细胞进入M期时,染色质折叠包装,大约压缩8400倍,形成光镜下可以看到的染色体。

4、真核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生殖细胞包括卵细胞和精子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总量仅为体细胞的一半,称为n细胞。由2n 的体细胞产生n 的生殖细胞,需要经过减数分裂。(2)减数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第二次减数分裂:DNA不复制,细胞再分裂一次。(3)减数分裂丰富基因组合。减数分裂的特点:一是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二是子细胞基因组合大为丰富。经由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其基因组合表现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结果是,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丰富的基因组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进化潜能。经由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其基因组合表现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结果是,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丰富的基因组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进化潜能。

四、细胞分化、衰老与死亡

1、细胞的分化

成年人全身细胞总数约1012个。细胞种类有200多种。多种类细胞均来自一个受精卵细胞。细胞分化的定义:发育过程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不但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发育过程中,亦发生在成人阶段。如:人体血细胞的产生。分化以后不同种类的细胞,形态不同,功能不同,基因表达不同,代谢活动也不同。

2、细胞的衰老

衰老是人们永恒的议题,至今仍是一个迷。人体衰老时,身体各部分功能都发生衰老。身体的衰老是以细胞衰老为基础的。实验证明,细胞有着明显的衰老过程。衰老的机理,尚不清楚,有各种学说。自由基假说是其中广为人们接受的一种假说。生物氧化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破坏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类等。使得细胞结构破坏,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衰老。人体存在着清除自由基机制,这些消灭自由基机制受遗传控制。

3、细胞凋亡

多细胞生物个体的一生中,不断发生构成身体的细胞的死亡。有两种细胞死亡:因环境因素突变或病原物入侵而死亡,称为病理死亡,或细胞坏死。因个体正常生命活动需要,部分细胞必定在一定阶段死去,称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线虫是研究细胞凋亡的理想材料。每条线虫具有1090个细胞,其中131个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凋亡。从线虫中找到若干控制细胞凋亡的基因。

第四讲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酶是生物催化剂

1、酶的催化特点

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酶是生物催化剂,它的突出优点是:催化效率高、专一性质、可以调节。

2、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有的酶仅仅由蛋白质组成,如:核糖核酸酶。有的酶除了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外,还有一些金属离子或小分子参与。这些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是酶活性所必须的,称为辅酶/辅基或辅助因子。

3、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活化能

催化剂只能催化原来可以进行的反应,加快其反应速度。即使对可以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物分子应越过一个活化能才能发生反应。酶作为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酶是如何降低活化能的:首先需要酶与底物分子结合,酶蛋白结构中有底物结合中心/活性中心。然后,酶蛋白分子以各种方式,作用于底物

分子,使底物分子活化起来。酶与底物的专一结合,又是酶促反应专一性的体现。

4、酶的活性可以调控(略)

二、生命世界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能

1、生物体的每一个代谢反应都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侧面。

物质代谢―由底物分子变成产物分子;能量代谢―消耗能量或释放能量。

2、ATP是生物体能量流通的货币

一个代谢反应释出的能量贮入ATP,ATP所贮能量供另一个代谢反应消耗能量时使用。

3、生物体把能量用在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略)

4、太阳能是整个生命世界的能量源泉

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食物链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利用太阳能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成份。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光反应:在叶绿素参与下,把光能用来劈开水分子,激发其电子,放出O2,最终产生两种高能化合物ATP和NADPH。碳反应:把ATP 和NADPH 中的能量,用于固定和还原CO2,生成糖类化合物。

三、生物体主要从有机分子的氧化取得能量

1、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

一支火柴的燃烧是纤维素氧化(C6H12O6)n+O2==nCO2 +nH2O+能量(纤维素+氧== 温度+ 光和热)生物体也进行类似的反(C6H12O6)n + O2==n CO2+ nH2O +能量(淀粉+ 氧== 酶+ATP)

2、生物体内氧化分步骤进行(略)

3、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两条途径(有氧途径三阶段,无氧途径两阶段)

A、糖酵解阶段(途径)6个碳的葡萄糖分解为2个3碳的丙酮酸,净得2个ATP,同时还产生NADH。糖酵解途径可以在无氧情况下进行,但是要解决NADH变回到NAD+问题。B、三羧酸循环阶段三羧酸循环一定需要氧才能进行。在三羧酸循环中脱下的氢,形成NADH 和FADH2,然后再逐步传递给氧。C、氧化磷酸化阶段脱下的氢可以看作是电子加上质子2H ==2e+2H+在呼吸链起端,电子处在高能水平,传递到O2时,处于低能水平。传递过程中释出的能量,用于产生ATP。总之,一个葡萄糖分子经过: 无氧糖酵解途径丙酮酸2个ATP。有氧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完全氧化36个ATP、CO2和H2O。

第七讲人体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

一、人体的两道防线

1、免疫系统的任务是消灭“异己”

免疫系统的任务就是消灭“异己”,保证身体的健康生存。

2、人体有两道防线

面对病原物的入侵,人体出现两类免疫反应,亦可称为两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负责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是以B-细胞和T-细胞为主的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器官内产生、成熟、运行和贮存。

1、免疫器官

人体免疫器官包括以下各部分:骨髓:各种血细胞生成场所。胸腺: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脾脏:贮存淋巴细胞的场所。淋巴结和淋巴管:构成淋巴细胞贮存运输系统。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各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一切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人体淋巴细胞总数约2x 1010 个。其中最主要的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叫免疫活性细胞:B-细胞和

T-细胞。此外,还有K-细胞,NK-细胞,N-细胞,D-细胞等,也是免疫活性细胞。B-细胞和T-细胞的共同特点:(1)特异地识别抗原;(2)在抗原刺激下,活化起来,分化,增殖;(3)发挥特异的免疫应答效应,产生抗体,产生因子,直接攻击“变坏”细胞。

三、特异性免疫的工作机理

1、免疫细胞负责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针对不同抗原给出不同反应。外来的蛋白质或多糖大分子,分子量在10000以上,可以作为抗原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2、B-细胞分泌抗体,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

抗体是由四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轻链可变区,重链可变区,补体结合区。抗体与抗原形成特异结合,再通过下列反应消灭抗原。中和反应:抗体结合抗原以便吞噬细胞吞噬。聚集反应:抗体是双价的,可以使抗原聚集,以便吞噬。沉淀反应:抗体结合后,使可溶性抗原大分子沉淀,以便吞噬。活化补体:抗体结合在细菌细胞表面,Fc 结合并活化一系列补体, 活化了的补体分子在细菌细胞膜上打个洞,使后者裂解死去。(补体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组蛋白质,参与免疫反应)?3、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Tc ——细胞毒、T -细胞直接参与杀伤靶细胞。杀伤机理:(1)直接使靶细胞裂解;(2)诱导靶细胞进入凋亡程序。?4、免疫细胞的相互配合

在抗原刺激下,免疫细胞从静息状态的淋巴细胞活化起来。免疫细胞的活化,不仅需要抗原刺激,还需要其他免疫细胞帮助。

5、克隆选择学说

(1)特异性免疫的两个特点——专一性、记忆性。(2)记忆性的来源是因为激活后的免疫细胞中一部分变成记忆细胞。(3)免疫细胞何以会对付千变万化的抗原?回答——免疫细胞表面有特异结合抗原的受体。免疫细胞表面对付千变万化抗原的各种受体从何而来?有两种可能的回答:或者:身体内储有千千万万种各带不同受体的免疫细胞,每种抗原刺激从中选择活化一种——克隆选择说。或者:身体内只有一种或数种免疫细胞,不同抗原诱导产生出千变万化的受体来——诱导说/定做说。

四、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1、人工免疫和生物制品

通过注射、口服等方法使人体摄入抗原类或抗体类物质,使人体增强对外来入侵的免疫能力,称为人工免疫。用大规模工业化手段生产用于人工免疫的各种生物来源的制剂,统称生物制品。生物制品主要用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1)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促使人体产生特异免疫能力。注射抗原,使人体“主动地”产生特异抗体。(2)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向人体提供特异或非特异免疫能力。注射含抗体成份的抗血清,使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的或非特异的抵抗能力。卡介苗——经过处理,变成弱毒或无毒的活的结核杆菌。白百破疫苗,伤寒疫苗——经过处理的死菌体。抗狂犬病毒血清、抗乙肝病毒血清、抗破伤风毒素血清、胎盘球蛋白、血浆-球蛋白。

2、免疫技术用于疾病治疗

(1)一些抗血清已用于狂犬病、乙肝、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2)器官移植要求免疫抑制——环胞菌素作为良好的免疫抑制剂,已广泛用于器官移植。(3)癌症的免疫治疗人体免疫系统为什么不能阻止癌细胞增长形成肿瘤?免疫活性细胞能否在治疗癌症发挥威力发挥威力?能。

3、免疫技术用作研究手段

(1)亲和层析:利用抗原/抗体专一性结合原理,从各种杂蛋白中分离目的蛋白。(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专一性检测微量的蛋白质(10-9克)。专一性强,灵敏度高。

4、单克隆抗体

随着应用日益广泛,对抗体的数量和质量(专一性)要求越来越高。数量多——传统的实验动物马、兔等免疫不方便。质量高——大动物免疫难以做到单克隆。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综合了两方面优势:淋巴细胞肿瘤——能不断增值,但没有产生专一抗体能力。从脾脏得到淋巴细胞——能产生专一抗体,但不能不断增值。

5、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

(1)过敏过敏反应表现:打喷嚏,哮喘,风疹等。过敏源:花粉,地毯灰尘,食物中某些蛋白质,蜜蜂刺蛰。许多脱敏药物都有抗组胺效应。(2)自身免疫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由于某些尚未清楚的原因,免疫活性细胞攻击自身组织,出现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综合症、硬化病、肌无力症等等。(3)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综合型免疫缺失症(SCID),因为编码腺苷脱氨酶(ADA)的基因缺陷造成。(4)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失综合症(AIDS)现在认为由HIV病毒引起。

第八讲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一、信息传递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

1、生命活动中充满着信息交流?生命活动的基本内涵是维持和延续生命,包括:觅食、繁殖和躲避危险等环节。生命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着信息的交流:猎食者和猎物之间、雄性和雌性之间、同一种群个体之间。(信息交流)

2、生物体内部的信息协调??每个生物体都是信息发送源,又是信息接受体。信息的发送包括:光、形体动作、声、气味等等。人体协调内部的生物信息过程主要涉及两个系统:神经系统——协调内、外;内分泌系统——主要协调内部。哺乳动物和其他较为低等的动物亦有这两个系统

二、神经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神经系统协调生物体对外界的反应

(1)人体的一个简单的反应——膝跳反射。膝跳反射实际上是两个神经元细胞分别联系着:感受器(肌梭)和效应器(横纹肌)。(2)实际上,人的神经活动,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脑的影响,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神经元细胞之间联系要比上述协调膝跳反射更复杂一些。(3)神经系统中担负神经传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另外,还有几种神经胶质细胞,它们不担负神经传导任务,主要是起着帮助和支持神经元的作用。

2、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的细胞结构很特别,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细胞体:含有细胞核的膨大部分,还含有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体的表面膜有接受刺激功能。(2)树突:短分支的突起。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传入刺激。(3)轴突:每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条轴突。轴突可以伸得很长。所以,人的神经元可长达1m,鲸的神经元可长达10 m。轴突外面常包着充满磷脂的髓鞘。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出神经冲动。(4)突触:轴突的末梢有若干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小球状,这是神经元传出神经冲动的终端; 通常,在小球后面,紧紧靠着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或紧紧靠着一个效应细胞(例如肌肉细胞或腺细胞)的细胞膜。

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静息电位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即未接受刺激,未发生神经冲动时,细胞膜内积聚负电荷,细胞膜外积聚着正电荷,膜内外存在着-70 mV 电位差。造成静息电位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存在Na+,K+—ATP泵,这是一个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蛋白质,每水解一个ATP分子,可将3个Na+ 泵向膜外,同时将2个K+ 泵向膜内。

(2)动作电位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急剧变化,大量正离子(主要是Na+)由膜外流向膜内,使膜两侧电位从-70 mV, 一下跳到+35mV,这就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意味神经冲动的产生。动作电位产生与传播有以下特点:“全或无”:刺激强度不够,不产生动作电位,刺激达到或超过有效强度(阈值),动作电位恒定为+35 mV。快速产生与传播:动作电位的产生很快,大约仅需1ms 时间。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很快从刺激点向两侧传播,传播速度可达100m/S。不应期:产生动作电位需1 ms,再加上恢复到原来静息电位状态3-5ms,所以在一个刺激作用后,直至恢复到静息电位状态,总共4-6ms,这段时间内,神经细胞对新的刺激无反应,称为不应期。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导神经冲动沿着轴突, 基本上都是按照引起邻段发生动作电位方式向远端传播,到了突触的地方,如何跨越两层细胞膜之间的空隙,传向后一个细胞?两种方式:电突触、化学突触。直接引起后面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方式,使神经冲动传播下去,这种情况下的突触称为电突触。电突触的前后两层细胞膜之间间隙甚小,不足2nm。电突触常见于低等动物如:蚯蚓、虾、海参等。神经元在突触处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突触后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殊受体,与神经递质特异结合而使神经冲动的信号传播下去。这种情况下的突触称为化学突触。化学突触的前后两层细胞膜之间间隙较大,约20 n m。化学突触常见于高等动物,如:脊椎动物,人体。

(4)神经递质及其效应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细胞释放,通过受体作用于突触后细胞,引起突触后细胞的反应。

(5)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整合器,随时接受成百上千个信息,进行加工,作出决定:兴奋/抑制。随时输出大量信息至不同细胞。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在信息加工中起关键作用。人体神经细胞体90% 在脑/脊髓中,10% 在外周神经节。

三、激素系统和细胞信息传递

1、内分泌,侧分泌和自分泌?激素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生物体个体内部的协调运作。激素系统原来一直称为内分泌系统。人有各种内分泌系腺,“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有机分子,由血循环带至身体各部分,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只需很低浓度即可引起靶细胞给出独特的反应”。激素特征:来源——由内分泌腺分泌;传播——无特定管道,随血流传布;作用——特定靶细胞;效应——低浓度、强效应。后来发现,不仅专门的内分泌腺,人体许多细胞都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例如,哺乳类的几乎所有细胞都能分泌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引起平滑肌收缩,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效应。还有一些细胞分泌激素,可作用于自身。这样,从分泌细胞调节目标的角度来看,不仅有内分泌,还有旁分泌和自分泌。这些细胞

调节物统称为激素。

2、激素——两类信号分子

激素在体内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细胞的代谢和行为。激素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就能起很强的调节作用,使靶细胞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通常把激素称为信号分子。有时候,神经递质也被称为信号分子。血流中一般激素的浓度10-8 M,突触间隙乙酰胆碱5 *10-4M。脂溶性激素——性激素(固醇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水溶性激素——胰岛素(肽类):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

3、受体——专一结合信号分子的蛋白质

激素能够特异地作用于靶细胞,因为靶细胞有专一结合某种激素的受体。这种激素—受体复合物的形成是靶细胞接受激素信号,作出一系列反应的开端。

4、脂溶性激素的信号传递途径

固醇类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质中/细胞核内。固醇类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和受体结合,受体活化后,能结合到DNA 的特定位置,调节基因表达。固醇类激素的受体又被称为转录调节因子。

5、水溶性激素的信号传递途径

肾上腺素与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活化后的受体推动腺苷酸环化酶的活化,在该酶的催化下,产生环状腺苷酸——cAMP。cAMP 再继续推动后面多重反应,使细胞出现总效应,最后使血糖上升。

(1)cAMP 被称为第二信使。后来,cGMP、Ca2+等陆续被发现在细胞信号传递中,起第二信使作用。通过第二信使,推动后续多步反应。由第二信使推动的多步反应,还具有使激素效应放大的作用。第二信使的基本特征:在激素作用下,胞内最早反映出浓度变化。能够推动后续反应。浓度一度升高后,能很快恢复,准备应付后一个刺激。

(2)受体蛋白质磷酸化也可以是信号传递的开端。胰岛素等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的第一步反应是使受体蛋白本身磷酸化—磷酸结合在受体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上。然后由磷酸化的受体,推动后面一步步反应,使信号通过一个个蛋白质传下去,直至活化能调节基因的蛋白质——转录因子。

四、神经、激素配合作用控制体内稳态

1、下丘脑-脑下垂体-内分泌系统形成调控通路。激素的分泌受着神经系统的调控。

2、例:钙的吸收和沉积受多种因子调控。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素;甲状腺:降血钙素;食物中:维生素D。

3、例二:血糖水平的调控的复杂网络肾上腺:肾上腺素;胰岛:胰岛素;胰脏:胰高血糖素。

生命科学 选修课论文

旅游与会展学院 生命科学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编号 上课时间 2015年10月22日

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大自然最玄妙的存在莫过于生命体的存在,总是引发了我们的无限的思考。到底生命是怎么诞生,生命的本质到底是怎么被塑造,在生命的进化的历程中又是什么在起着莫大的作用,在进化论的背后是不是有着不一样的秘密?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尤其生命科学领域的进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人类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知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地位和作为是不言而喻的。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正在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在减少人类疾病和动植物病害、改善人类的营养状况,减少环境公害、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生命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们就注意到了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并对生物进行观察、描述,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材料。17世纪前,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神学对人们思想的

影响,古老的生物学始终停留在观察和描述阶段。到18世纪,伴随工业革命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成为主要课题19世纪,物理学和化学进一步发展,新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生物研究,使生物学由描述性的学科发展为实验性的学科。20世纪以来伴随物理化学等有关学科的发展生命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建立起来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命科学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一方面传统生物学的学科分支进一步深化、细化,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进一步加强。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生物工程、克隆技术、PRC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生命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达尔文的选择论、分子遗传学说以及现代综合进化论。时至今日,各学科的科学工作者都已从掌握的生命程式中找到了各自所涉及科学的一些规律的认知:计算机学科专家在探索生物神经元的工作方式时,使电子计算机的运算的速度更快,已发明了生物计算机;农学家在作生命遗传基因的最合理搭配,使人类的食品更符合自己的营养、口感以及保健需求,转基因植物、动物已经出现;医学家正在为各种疾病建立基因档案,使人类对疾病的处理手段从预防、诊断到治疗出现了一个全方位的改善,已开始实施基因疗法。 对于生命科学大家早已不陌生,在高中课本上就讲过很多关于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蛋白质、酶、抗生素等知识。生命科学前沿与人类健康主要研究现在比较前沿的科学,即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科学。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很多的无赖,比如: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亲人朋友的

生命科学导论[智慧树]

第一章 1【多选题】(1分) 以下元素中哪种是微量元素? A.Na B.Cr C.K D.Mg E.Ca F.Se G.H H.F 2【多选题】(1分) 生命科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实验生物学 B. 描述生物学 C. 分子生物学 D. 结构生物学 E. 创造生物学 F. 新兴生物学 第二章1、【单选题】(1分) 多肽中,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称为:

C.二级结构 D.三级结构 2、【多选题】(1分) 以下哪些是生物大分子? A.核酸 B.磷脂 C.氨基酸 D.蛋白质 E.多糖 F.DNA 3、【多选题】(1分) 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区别,哪些话是正确的? A.淀粉是β(1-4)糖苷键形成 B.淀粉是葡萄糖构成的 C.纤维素是α(1-4)糖苷键形成 D.纤维素是β(1-4)糖苷键形成 E.纤维素是果糖构成的 F.淀粉是α(1-4)糖苷键形成; 4、【单选题】(1分) 多糖链是由单糖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 A.磷酸脂键 B.肽键

5、【单选题】(1分) 肽链是由氨基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 A.氢键 B.磷酸脂键 C.肽键 D.糖苷键 6、【单选题】(1分) 核酸链是由核苷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 A.氢键 B.肽键 C.糖苷键 D.磷酸脂键 7、【单选题】(1分) 核酸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什么键形成? A.氢键 B.磷酸脂键 C.肽键 D.糖苷键 第三章1【单选题】(1分) 以下有关酶的催化效率的表述,哪句是错的: A.酶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C.酶的催化专一性强 D.细胞内生化反应速度可通过酶的活性来调节,但不能通过细胞产生酶的数量多少来调节2【单选题】(1分) 反密码子位于: A.tRNA B.rRNA C.DNA D.mRNA 3【单选题】(1分) 以下哪个途径是用于固定CO2的: A.电子传递链 B.卡尔文循环 C.三羧酸循环 D.糖酵解 4【单选题】(1分) 磺胺可以杀死细菌是因为: A.磺胺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 B.磺胺可以破坏DNA的结构 C.磺胺可以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D.磺胺是一种变构调节剂 5【单选题】(1分) 科学家发现大肠杆菌可以进行多种代谢方式,以下哪种方式产能最多: A.发酵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答案

1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 ,新陈代谢,生长特性,遗传和繁殖能力,应激能力,进化。 2 微生物发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有哪些? 在医药方面,很多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医学方面很重要的药品,比如胰岛素的大量制取,抗生素的大量制取等。在食品方面,酵母菌发酵制酒,醋,黄色短杆菌发酵制味精,以及一些高蛋白含量的细菌的菌体就是很好的食物。在农业方面,转基因的农作物的目的基因一般用微生物体内的质粒作载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自生固氮的圆褐固氮菌等。在生物工程方面那就更多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本上都离不开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根据科学的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植物的育种,用到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产生新的遗传基因的植物,加快植物进化,选取出更优良的植株。在工业发酵,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依靠生物氧化提供的代谢能来支撑,因此工业发酵应该覆盖微生物生理学中生物氧化的所有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3 为什么说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致命性的危害,但对人类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先进而重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往往还得靠这些共生菌一起将它们驱除。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有一部分也意味着维持人体和共生菌之间的微妙平衡,而达到一种互利的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4 简述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各自组成和各自特点? 天然免疫,指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不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所以也叫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屏障结构为:(1)皮肤粘膜屏障—体表皮肤与腔道黏膜(2)物理屏障(3)化学屏障(4)生物屏障(5)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其效应分子有:(1)补体系统(2)细胞因子(3)溶菌酶(4〕其他分子;其免疫细胞有:(1)吞噬细胞(2)NK细胞(3)肥大细胞(4)嗜碱性粒细胞免疫效应:从即刻起到96小时之内被启动。由于是非特异性的,所以抗原识别谱广,无免疫记忆,且作用时间较短 适应性免疫应答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体提呈抗原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T/B细胞识别抗原后在细胞间年股份自协同作用下,启动活化的阶段。 2. 增殖分化阶段: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的阶段。 3. 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并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生物科学导论》结课论文优秀范本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姓名:詹晓琴 学号:1000530234 专业:商学院10级电子商务 《生命科学导论》主要涵盖的内容,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意义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细胞内严密组织和高度有序且动态的结构体系,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NA 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生物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生命是集合这些主要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生命科学导论”是生命科学的入门科学。基础生命科学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能量与代谢、繁殖与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控制、生物的起源进化与系统分类、生物个体的发育、结构、功能和行为、生态环境、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新进展等。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正在由宏观向微观深入发展,分子生物学正在向揭示生命的本质方向迈进。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是一些杰出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科学态度和精神。 作为非生物学专业的我,认真学好《生命科学导论》主旨在于培养自己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主动探索生命的奥秘,把握生命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建立进化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知识框架,培养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留出想象的空间的能力,把学习到的生命科学知识与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相结合,打开生命科学知识创新大门。 根据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特点,联系实际浅谈我们现代人健康合理的膳食 通过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基本特点和他们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深刻感觉到我们人类也应该根据各类食物构成的不同营养价值合理健康饮食,促进营养需要与饮食供给建立平衡关系,达到合适的热量、合适的蛋白质、合适的无机盐、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食物纤维、

智慧树知到 《生命科学导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命科学导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多选题】(1分) 以下元素中哪种是微量元素?(F;Se;Cr) 2、【多选题】(1分) 生命科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创造生物学;描述生物学;实验生物学) 第二章 1、【单选题】(1分) 多肽中,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称为:(二级结构) 2、【多选题】(1分) 以下哪些是生物大分子? (DNA;蛋白质;核酸;多糖) 3、【多选题】(1分) 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区别,哪些话是正确的? (淀粉是葡萄糖构成的; 纤维素是β(1-4)糖苷键形成; 淀粉是α(1-4)糖苷键形成) 4、【单选题】(1分) 多糖链是由单糖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糖苷键) 5、【单选题】(1分) 肽链是由氨基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肽键)

6、【单选题】(1分) 核酸链是由核苷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磷酸脂键) 7、【单选题】(1分) 核酸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什么键形成?(氢键) 第三章 1、【单选题】(1分) 以下有关酶的催化效率的表述,哪句是错的: (细胞内生化反应速度可通过酶的活性来调节,但不能通过细胞产生酶的数量多少来调节。)2、【单选题】(1分) 反密码子位于:(tRNA) 3、【单选题】(1分) 以下哪个途径是用于固定CO2的:(卡尔文循环) 4、【单选题】(1分) 磺胺可以杀死细菌是因为:(磺胺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 5、【单选题】(1分) 科学家发现大肠杆菌可以进行多种代谢方式,以下哪种方式产能最多:(有氧呼吸) 第四章 1、【单选题】(1分) 与动物细胞相比,以下哪种结构不是植物所特有的:(线粒体) 2、【单选题】(1分) 以下哪类生物的细胞壁可能由脂单层膜而非脂双层膜所构成?(古菌) 3、【单选题】(1分)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五界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病毒: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酸芯子为DNA或RNA分子。不是真正的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分为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病毒两大类 类病毒:是一类仅由裸露的RNA组成的颗粒,类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单链环状或线性RNA分子。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

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细胞学说: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自身既有生命,又能与其他细胞协调结合构成生命整体,按照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生命进程。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如果答案过长自己总结一下) 一、问答题 1.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成成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2.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繁殖的过程。 附着:是病毒与寄主之间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病毒外部的蛋白能与寄主表面的特殊好受体结合;侵入:先与细胞壁特异性结合,释放溶菌酶溶解细胞壁成一个小孔,将DNA 注进细胞内.有的噬菌体壳体也可以进入细菌;复制:侵染开始后,细菌的DNA合成停止,几分钟后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中止.噬菌体以本身DNA为模板,有寄主RNA聚合酶催化,复制形成噬菌体mRNA,翻译而形成噬菌体所需酶类,

可以修饰寄主RNA聚合酶, 被修饰过的RNA聚合酶能进一步转录噬菌体的基因;装配:噬菌体与壳体蛋白质装配为成熟,有侵染力的噬菌体颗粒;释放:释放时能产生两种蛋白质,一是破坏细胞质膜的噬菌体编码蛋白质,另一是噬菌体溶菌酶.前着破坏细胞膜,后者破坏细胞壁,然后寄主细胞破裂,病毒突然爆发式释放出来。 3.微生物有哪些与动植物不同的特点? 微生物是一大群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不可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的生物,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 主要的区别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是因为微生物肉眼不能观察 4.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a.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近来也包括生物的景观多样性。 b.体现在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解读生命 摘要:学习了生命科学导论,本就对生物充满好奇的我更加的对生命充满好奇,生命科学导论中,我认识到了更多关于生命的秘密,生命中有许多难以相信的巧合,生命是复杂的的,到现在我们仍不能制造一个新的大自然从未有过的生命,生命是那么的精巧,充满神奇!我在本片论文中将探讨生命的含义及生命的结构,有我对生命的理解,和什么是生命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生命、生命的定义、DNA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历史悠久,从人类思考我是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历史上有许多答案,但大多都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哲学答案,到了近代,生物科学有了初步的发展,对生命的理解才有了一个笼统的定义,定义分为五个点: 第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二、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第三、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第四、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进化的历史。 第五、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生命的定义就是:具有以上共同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是生命。 生命的定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的更新,在当今,生命不再有所谓的绝对定义,变成了一个泛泛的概念,如有这样的概念: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生命个体通常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病毒在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会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在没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不会表现生命现象,所以病毒是介于生命与无生命之间的一种奇妙的生物。 总得来说生命就是物质系统。目前主要分为二大类:一是无机生命如一粒光子、一台电脑、一颗星;二是有机生命如细胞、动物、植物。有机生命是地球这样的星体环境中所特有的,以水为载体组成的具有自行吐故纳新、精度复制、温和分裂等能力,不可逆转但总是持续不停地重复着或延续着这些能力的物质系统。根据人类的约定俗成,有机生命简称为生命。 从生命物质微观构成的共性来概括生命定义。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们对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生命体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可以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为骨架构成的 DNA是由四种不同的叫做脱氧核苷酸的小分子(单体)按一定排列次序组成的一条非常长的分子链。列如大肠杆菌的 DNA就是有约两万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组成的长链。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体中,DNA相当于同样的字母写出的长短不同、排列次序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的书。RNA也是有四种不同的叫做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分子链。其情况与DNA相似,

最新整理生命科学导论题库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 四、简答题 1. 病毒是不是生命? 为什么? 2. 当今人类社会面刷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请举出至少4个。 3. 一个假设需要有其逻辑性和可验证性,在生命科学中经常通过提出假设进行研究,应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对假设进行否定,但不 一定能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因为常常不可能对假设进行完全验证,请举例说明。 4. 你将如何验证“SARS”疫苗对人体的有效性? 5. 科技论文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思考与讨论 1. 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由于不可能对生命进行确切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 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2) 新陈代谢:生命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3) 繁殖:生物体有繁殖的能力。 (4) 生长:生物体具有通过同化环境中的物质来增加自身物质重量的能力。 (5) 应激性:生物体有对刺激物一一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应答的能力。 (6) 适应性:生物体可以通过其结构、功能或行为的变化来适应特定环境以生存下去。 (7) 运动:包括生物体内的运动(生命运动或新陈代谢)或生物体从一处移至别处。 (8) 进化: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2. 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请分析原因。对如何学好大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提出你的建议。 生命是一个未知的谜,学好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旦有所理解或有所启示,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生命科学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必须基于观察和实验,而答案必须能被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努力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将会使学习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验使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假设成为理论的桥梁。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一位正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问:生命科学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如何? 请您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和回答。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比任何其他的学科都要广阔。生物已经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可以从基因的角度进行研究开发。学习课程包括一般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胚胎学和基因学。而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课程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为理解生物学提供必需的适当背景和方法理论。 生物科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其中包括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显示,除了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外,生物以及相关专业就业机会还有以下相关产业: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生物摄影、生物统计学、消费品研究、动物营养、兽医、环境教育、水产业、基因顾问、工业卫生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医学插图、核能医药、公众健康、科学图书管理员、科普作家、科技插图画家、科技信息专家、科技代表、销售、科技写作、保险索赔、教育节目制作、职业杂志编辑等等。 随着国内生物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或交叉学科的人才。由于生物学正在高速发展,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只要有决心,就有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4. 什么是双盲设计,科学研究中的假象和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双盲设计是指被试和研究实施者(主试)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科学研究中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因不确定因素引起误差)和系统误差(由方法、仪器和人为因素而引起误差)两类。 5. 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哪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请用本书第六章图6-8和图6-9所介绍的实验研究实例,总结出科学研究的一 般步骤。 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包括: (1)归纳和演绎; (2)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具体; (4)逻辑的和历史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科学的思维,这就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辨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科学研究遵循的一般步骤: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

《科学1》复习题纲 绪论 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生长。2.繁殖和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5.应激性。 第一章 3、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答:1.最好的溶剂。2.亲和作用,使体内物质呈解离状态,参与正常生理活动。3.参与呼吸作用,保持肺泡表面的张力,有利于肺泡的回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7、什么是必需氨基酸? 答: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连接单体的各是什么化学键? 答:蛋白质: 肽键。核酸:磷酸二酯键。多糖:糖苷键。 10、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答: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氨基酸序列,前后两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起来。2.邻近几个或几十个氨基酸,经过一定程度的盘绕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一条肽链在各个邻近区段形成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整体的结构状态,肽链内部各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各段二级结构单位之间呈现一定的空间布局,这就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仅含一条肽链的蛋白质到三级结构为止。许多蛋白质有两条以上的肽链组成,每条肽链应有其各自的一、二、三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几条肽链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布局,形成各条肽链之间特定的立体关系,使整个蛋白质呈现出独特的立体形状,这就是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2、简述DNA双螺旋模型的要点。DNA双螺旋模型揭示了DNA的什么级结构? 答:1.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多核苷酸链,围绕共同中轴,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2.双螺旋两条链的主干,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的“糖基——磷酸基——糖基”长链。3.碱基位于两条链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相垂直,两条链的对应碱基之间,呈A——T,G——C配对关系。有两对或三对氢键存在于对应碱基之间,加固碱基的配对关系。4.这个双螺旋模型的基本数据包括:螺旋的直径为2.0nm,螺距为3.4nm,每个螺距中包含10个碱基对,所以,相邻两个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第二章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特征。 答: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但有DNA,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糖体,细胞大小较小,(1um—10um);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细胞大小较大,(10um—100um),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结合。 2、试述“流动镶嵌模型”学说。 答: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得到广泛认可,大致内容去下: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上。 3.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简述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的功能特点。 答:内质网: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消化作用,防御作用。 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 4、酶的作用特点和酶的活性调节。 答:酶的作用特点: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技术进步改变未来 正文: 你瞧,那鸥鸟鸣集和鱼翔浅底;你瞧,那林木葱茏和绿草茵茵;你再瞧虎豹的威猛雄烈和猿猴的捷敏灵性;而最具奥妙的则是智慧、勇敢、富于创造、形体美丽的“人”。但是透过这些千变万化的表象,生命是什么?掌握生命的密码又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问号以一直追溯到生命的起源。现在,问题有了答案:基因。回答这个问题的正是生命科学这一学科,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回答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神秘的生命现象孜孜不倦的探索。生命为什么选择地球作为它唯一的家园,并在此生息繁衍进化;海洋是否真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中那样是起源于海洋;一颗休眠千年的种子缘何可以重新成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小小的细胞又怎样演变成复杂而有序的有机体?对万千生命现象的思考与探索贯穿人类五千年历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1840 年,英国的虎克首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此后,荷兰的列文胡克清晰地观察了活动的细胞,证实了细胞是所有生命的的结构基础;1865 年奥地利的传教士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阐明了生物遗传最基本最经典的规律,开创了遗传学研究的新纪元。1953 年,Watson 和Crick 共同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DNA 双螺旋结构的阐明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前后,生物学家们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开始了深入分子层面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使得生物这一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了青春。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命科学更使势不可挡,雄居影响当代人生活的四大科学之首,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21 世纪当之无愧的带头学科。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生物学占着越来越多的比例,世界优秀科技成果评选总不会离开生物学的最新成果,无论从这些还是从对人类生活及思想的影响来看,生命科学都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核心,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 但生命科学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科学家的解释也许太过复杂。那么请听听以下的新闻吧!

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生命科学与农业可持续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气候异常变化、人类的粮食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怎样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以前通过利用传统农业技术手段,如施加化学肥料及杂交育种等方法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虽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如何利用生命科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更好地提高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让人们满足不仅吃饱而且吃好的愿望,仍然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科技部认为植物生殖发育的研究对于作物育种、提高粮食产量,特别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及相关基础研究,对解决我国及全球粮食食品安全提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希望我国科学家能充分利用国家发展良机,与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开展广泛和深入地研究,共同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二)生命科学与人类的健康长寿 从现在的医学与药品发展来看,生命科学将为医学保健长期服务1、研制更有效的药物 制作药品一般分为1从天然生物中提取2化学合成3发酵产物。其中1和3都是与生命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利用生命科学技术将可以发现更多的药品,而且还可以将以前稀缺的药品通过利用基因工程进

行批量化的生产。 1、生成更多的生物医用材料 早期的生物医用材料有金属、陶瓷、高分子等人工合成材料,近些年也开始用或材料或者用组织工程制造出的活动组织与无生命的材料结合而成的杂化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首先必须具有生命相容性(一方面指生物医用材料在生理环境中对机体不产生明显的有害的效应;另一方面指机体对材料也不产生明显的有害影响)及与其使用的部位相适应的机械、生化性能。此外,生物医用材料还应具有相应的强度、韧性、弹性、耐磨、耐疲劳、耐腐蚀及润滑等性能要求。 生物医用材料的类型有: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复合材料以及生物衍生材料。除了以上材料还有具有远大发展的仿生智能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 2、改造人类的基因组成 人类基因组约含10万-20万个基因,把人的所有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及其破译全部遗传信息。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例如,人类的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如果患者的双亲外观都正常,更具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分析,患者的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在他们的后代中,发病概率是1/4。所以通过改造基因组可以成为人类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三)生命科学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导论 历年试题 修订版

生导07期末考题) 名词解释: 化学渗透学说 细胞全能性 半变态 半保留复制 双受精 限制性内切酶 阈刺激的全或无定理 伴性遗传 简答题: 连线:植物动物种类和代表生物 生命的特征 图表说明五界学说,列表比较五大分类系统的特点以及其代表生物 达尔文进化论内容与主要证据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 yc08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名词解释一共十个其实还蛮简单,ppt上都有的貌似回忆不全了,求强人补全 选择,比较难的一个是光呼吸的底物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内脏机能的重要调控中枢是什么 判断,原核生物是否都只能进行无性繁殖,还有一个细胞分裂的M期和S期分别代表什么期被我弄反了 连线,难度在于水稻和苹果哪个是单子叶哪个是双子叶植物 05 1免疫与免疫应答 2卡尔文循环 3突触与神经元 4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5生态系统和生态演替 2008年06月25日 名词解释:(5*3) 氧化磷酸化 减数分裂 全或无定理

全能干细胞 双受精 问答:(5*5) 三种RNA在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 种群的特征及具体举例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题中两个哪个是人的DNA,哪个是病毒的单链DNA,并说明理由 影响微管和微丝的毒素对细胞分裂分别有什么影响 06生导题 第一大题是名词解释,3*10 中心法则,种群,移码突变,静电位和动作电位,完全变态,生物多样性,能障,流动膜蛋白结构 第二大题是选择题,2#17 反正书后练习看下,提纲背背就可以了 第三大题是问答题,4+8*4 1.配对,就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和它们作用等的配对 2.简述磷酸化降解和无氧降解的区别 3.举出3种以上动物王国决定性别的机制 4.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哪些内容,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有什么区别? 5.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分裂以及意义 07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选择(1*40)不难。例如: DNA中如果有30%是T,则() A有70%的嘌呤,B有30%的胞嘧啶,C有30%的腺嘌呤,D有20%的尿嘧啶(差不多这个意思) 判断(1*20)不难。例如: 类病毒是只有蛋白质没有RNA。 也有偏一点的: 天花是由病毒引起的。 名词解释(3*5)答准不容易 同义突变和无义突变 同源染色体 中心法则 双名法 生态多样性 问答(5*5) 酶催化的特点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开始追求从饮食中吃出健康,即所谓的食疗。而食疗,无非就是通过饮食起到治病的效果,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也就是通过中药里的食物,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其实,食物和中药的界限并不是特别清楚。中药大都属于植物和动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恰好又是植物和动物,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所以,人们称这为“药食同源”。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国人希望通过饮食达到预防疾病甚至是治疗疾病的效果。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等。 五谷杂粮,有益于人类而无害于身体,所以性“中”,离得近些就是偏凉,偏热,离得远些,就是“寒”与“热”了。“热”了就得用“凉”药,但如果不是“热”得很厉害,就可以用偏“凉”的食物调理达到治疗的效果,比如绿豆等,既美味可口又能调理身体治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亚健康的人群比例已达到70%,这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敲响了警钟。但西医并没有调理身体的方法,所以人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医,这也造成了中国食疗市场的混杂,各种“专家”误导群众,把食疗的作用无限放大,甚至出现了“食疗包治百病”的谬论。所以,我们有必要自行了解真正的食疗。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那些中药里的食物。 韭菜 最常见的韭菜,又名起阳草,为百合科草本植物韭菜的茎叶,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古书史书《夏小正》中有“正月囿(菜园)有韭”的记述。韭菜既可调味,又可凉拌、做饺子馅,是茶楼酒家菜谱上的知名佳肴。而韭菜不仅仅是因为其美味而得到青睐,它的营养价值极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苷类、纤维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还含硫化物和挥发油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韭菜含丰富的纤维素,能加快食物在胃肠的蠕动,加速排便,着对于习惯性便秘最有利,也可预防结肠癌、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韭黄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但韭菜的饮食也是有禁忌的,李时珍说过:“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神昏目眩,酒后尤忌。”初次之外,胃虚内热,消化不良的人也不宜食用韭菜。 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无机盐、维生素、胡萝卜素、粗纤维和苦瓜素等。尤其是苦瓜中的维生素B的含量居瓜类之首,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苦瓜虽然食之很苦,但是这苦味是生物碱中的奎宁,有促进食欲、利尿活血、消炎退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的功效。虽然苦瓜效果颇多,但是名字却不讨人喜欢,所以苦瓜又名君子菜,因为用苦瓜做菜时,其余食材不会沾染上苦味。 西红柿 西红柿别名番茄,100多年前由南美传入我国。西红柿酸甜可口,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同时还可加工成番茄汁、番茄酱等,是人们喜欢的保健食品之一。西红柿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糖,期中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而淀粉及蔗糖的含量很少,所以糖尿病人可像吃叶茎蔬菜一样进食。美国学者发现,西红柿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同时,番茄素是预防前列腺癌的有效成分。如果牙龈出血,西红柿必是第一选择。但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西红柿。 芹菜 青翠爽口的芹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青菜,作为一种具有很好药用价值的保健蔬菜,它的降

生命科学导论思考题

第一章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生命的定义 1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2从物理学角度的定义: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负熵的增加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 3从生物物理学角度的定义:在生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贯穿了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统一。 4“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生命的涵义 1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 2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3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形式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生长发育2繁殖与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 本质特征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严整有序的结构 3应激性 4内稳态 5新陈代谢 6生长发育 7繁殖与遗传 8适应 1、简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1生命科学是解决世界难题的关键 2生命科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3生命科学正渗透到各学科领域 4生命科学充满未解之谜 5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4、试就“病毒是生命吗?”发表你的观点 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5、试就“现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吗?”发表你的观点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水对生命有何重要意义? 二、维生素对动物有何重要意义? 三、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请简述其意义。

四、谈谈你对基因工程的认识。 五、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

六、什么是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自动免疫? 人工免疫是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体的抗病能力。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细胞制剂,以及结核菌素、诊断血清、诊断菌液等诊断制剂,我们统称为生物制品。人工免疫分主动和被动两类。 生物制品有用于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两类。一般来说,自动免疫专用于预防疾病,接种的物质是抗原,免疫作用出现,即形成免疫力的时间较慢,但免疫力维持的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被动免疫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应急的预防,接种的物质是抗体,免疫作用可以在接种后立即出现,但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数周至数月)。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 疫苗有多种类型。死疫苗是选用能够引起较强免疫反应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杀死而制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死疫苗的优点是易于保存,在4℃时可以保存1年左右。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后局部和全身副反应较大,且常需接种多次。 活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很小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叫活疫苗。活疫苗的毒力低弱,不会引起人类生病。例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类毒素疫苗是用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把细菌毒素的毒性消除,但仍旧保留抗原作用的生物制品。例如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现在已经可以把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综合在一起,打一针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我们把这类疫苗叫做多联疫苗。近来开发出一些新类型疫苗。它们是: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 如果宿主已受到感染,采用人工主动免疫便为时过晚,此时应该进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注射细胞因子等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