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代谢与平衡复习提纲

代谢与平衡复习提纲

代谢与平衡复习提纲
代谢与平衡复习提纲

代谢与平衡复习提纲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糖类、蛋白质:16.8千焦;脂肪的热量价为37.7千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粗纤维。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1)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输送。

(2)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存在于大米、马铃薯、麦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3)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瘦肉、鱼、蛋、奶)

(4)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当人体内糖类氧化分解不足时以提供必要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食物油、花生、蛋黄、

奶油)

(5)无机盐:不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6)维生素:不提供能量,但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7)粗纤维: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还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主,预防心血管病和发生。

维生素—不供能,调节人体重要生理活动。

维生素种类主要功能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

持正常视力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

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维生素C 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坏血病牙龈出血

抵抗力低下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4、昆虫的各种口器:

蛾蝶类:虹吸式蝇类:舐吸式蚊类:刺吸式

蜂类:嚼吸式蝗虫: 咀嚼式

5、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牙从外形和部位可分为牙冠:露出牙龈以外部分

牙根:嵌入牙槽内部分

牙颈:牙冠与牙根之间部分,外包以牙龈

(2)牙从成分分牙釉质:牙冠表面被覆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3)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牙髓破坏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1、消化系统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入口:口腔、胃、小肠、小肠、小肠

2、三大类大分子物质最终产物

淀粉唾液、胰液、肠液葡萄糖

蛋白质胃液、胰液、肠液氨基酸

脂肪胆汁、胰液、肠液脂肪酸+甘油

3.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①消化道依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②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③唾液腺:分泌唾液,流入口腔;

④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

⑤肝脏:分泌胆汁,暂存胆囊,流入小肠中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⑥肠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

⑦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

4、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胃:少量水、酒精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

5、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的特点为:

适于消化的主要特点:

小肠很长,食物在其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多种消化液流入;

适于吸收的主要特点:

小肠很长,食物在其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小肠内壁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内表面积;

③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6、酶:生物体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酶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敏感性)

影响酶的催化作用的因素有PH、温度等。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抗传染

红细胞:运输氧气(内含血红蛋白)CO2

血小板:加速凝血,促进止血,阻止病菌入侵

A.血液包括血浆(55%)和血细胞(45%)。

血浆: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①白细胞(有细胞核)作用吞噬、抗传染。(个头大,数目少)

②红细胞(无细胞核)作用运输。(饼状,中间凹陷)

③血小板(无细胞核)作用止血凝血。(长方形)

B.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1)血红蛋白的特点。

红细胞内一种含铁的蛋白质,使血液呈红色。

生理特点:在含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反之,在含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与CO结合后很难分离,因此常令人缺氧窒息。(煤气中毒的原因)

(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特点。

血管名称结构特点功能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送血出心脏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大静脉管腔内有静

脉瓣.

送血回心脏

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管壁薄、血流速度慢、

血细胞单行通过。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血液循环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体循环过程: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过程: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为什么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比肺循环长得多。

动脉血:含氧量高,血呈鲜红色;

静脉血:含氧低,血呈暗红色。

(1)血液循环的过程

(2)血压、心率、脉搏

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称之为血压。可用血压计测量

收缩压指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正常值为12~18.7kPa 舒张压指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 正常值为8~12kPa (3)了解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炎症的判断

3、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不断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器官组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4.心脏的结构 5.心脏的功能。

心脏能 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 ,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

瓣膜的作用: 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1、氧化供能:糖类+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糖类 --- 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 --- 贮存能量的物质 蛋白质--- 也能供应少量的能量

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转化和利用。

2、无氧呼吸

葡萄糖 酶 乳酸+能量(少量) 动物

葡萄糖 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植物

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转化

葡萄糖

脂肪

蛋白质

人体蛋白质

利用(氧化分解供能) 糖元

分解供能 贮存 细胞利用 转化

转化

转化

转化

肝脏

细胞中

血糖: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维持在0.1%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贮存的能量

主要排泄途径:汗液皮肤

气体呼吸系统

尿泌尿系统(输尿管:运送尿液;

膀胱:暂存尿液尿道:尿液由膀胱经尿道排出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1.尿液的形成

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滤过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

尿液(成分:水、无机盐、尿素)

2.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

血浆: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3.新陈代谢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第六节代谢的多样性

自养:植物和一些微生物

营养方式腐生

异养寄生

代谢的多样性捕食

有氧呼吸:大多数人和生物

代谢类型

无氧呼吸:微生物和寄生虫

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从而大量繁殖;后进行无氧呼吸获得葡萄酒

1.微生物指自然界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2.新陈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异养又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类。3.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代谢工程复习

一、根据生化代谢系统反应反应特点对生物体生化反应进行分类: 1. 装配反应(Assembly Reaction):完成大分子的修饰,并将大分子运输到细胞内的特定区域,最终使其参与细胞结构元件的合成,如细胞壁、细胞膜等 2. 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Reaction):使细胞构建单体聚合形成生物大分子,聚合过程均为长链式,中间伴有分支反应。 3. 生物合成反应(Biosynthesis Reaction):最终产物是参与聚合反应的构建单体以及一些辅酶等。以级联形式组合,形成特定的生物合成途径,合成途径中编码不同酶的基因成簇分布,通常是一个操纵子。 4. 产能反应(Fueling Reaction):分解代谢途径中的12种生物合成前体,产生能量合成ATP。ATP提供能量,产生还原力(NADPH)。 二、术语 1. 底物:培养基中的化合物,能被细胞进一步代谢或直接构成细胞组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 2. 代谢产物:细胞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化合物,分为初级代谢产物(CO2、乙醇等)、次级代谢产物(该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蛋白质 3. 生物基质要素:生物大分子,RNA、DNA、蛋白质、脂质、糖类 4. 胞内代谢物: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以及用于合成大分子的结构单元 5. 途径:代谢物的转化、信息传递以及其他反应的过程 6. 生化反应途径、代谢途径:由一系列连续的生化反应构成。在活细胞中则称为代谢途径 7. 生物反应网络:生化途径汇总构成网络 8. 代谢网络:包括物质代谢网络、能量代谢网络,由分解、合成、膜运输途径构成 9. 代谢网络的联网:通过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将化合物与代谢网络连接 10. 通量/物流:物质、信息通过代谢途径产生的速率 11. 代谢流(碳架物质流):代谢物在代谢途径中形成代谢流,某一代谢途径的代谢流(Flux)定义为流入代谢物被途径加工成流出代谢物的速率。在代谢工程上称为,碳架物质流 12. 代谢主流:一定培养条件下,代谢物在代谢网络中流动,流量相对集中的代谢流为该条件下的代谢主流 13. 载流途径:代谢主流经过的代谢途径,代谢工程中,指碳流在网络中通过的主要途径,即生产产物让碳流相对集中进行生产的途径 14. 代谢主流的变动性、选择性:微生物的代谢主流处于不断变化中(变动性),其方向、流量、载流途径由于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选择性) 15. 理想载流途径:代谢主流从设定的途径通过,该途径为理想载流途径 16. 代谢网络节点:代谢网络的交叉点即代谢网络分流处的代谢产物(代谢流的集散处)。条件改变,代谢流去向变化大的节点为主节点。分为柔性(流量分配容易改变并满足代谢需求的一类节点)、柔刚性(介于两者之间)、强刚性(是流量分配不容易改变的一类节点) 17. 节点的刚性:微生物自动抵制节点处流量分配的改变的特性 18. 代谢网络的刚性:微生物自动抵制代谢网络流量分布的改变的特性 19. 代谢物流分析:计算各途径的物流,描述不同途径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支点物流分布 20. 代谢控制分析:指通过某一途径的物流与以流量控制系数表示的酶活之间的定量关系 21. 流量控制系数:流量的百分比变化/某一酶酶活(该酶理论上能够引起的流量的变化)的百分比变化 22. 总和原理:某一代谢系统中某一物流的所有酶的流量控制系数之和,为1 23. 弹性系数:表示酶催化反应速率对代谢浓度的敏感性;弹性系数是个别酶的特性 24. 物流分担比:途径A与途径B的物流比 生物技术的上、中、下游过程: 上游加工----最重要的是提供和制备高产优质和足够数量的生物催化剂 下游加工-----从反应液中提取目的产物加工精制成合格产品 中游加工-------生物反应器为中心 生物化学工程------包括中下游两部分

基本能力复习学案物理

基本能力复习学案 ---------物理部分 一学科知识纲要 知识点: (1)运动的描述 (2)力与平衡 (3)机械能与能源 (4)抛体运动与圆运动 (5)生活中的电现象 二设计内容要点 (1)交通与运动:如怎样防止汽车尾气;机车性能的体现;机车行驶的安全速 度与距离等。 (2)体育与运动:如影响百米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助跑器、钉子鞋、增大地面 摩擦力等)。 (3)力与日常生活:如游乐场所各种器械的力学原理;人走路、各种机车前进 的动力等。 (4)力与建筑:如各种风格的建筑物(各类桥梁、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民族建筑等)体现的力学原理,以及与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的联系等。 (5)力与现代科技:如神州飞船重的力学现象及蕴含的力学原理等。 (6)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风能、水流动时的机械能、太阳能、沼气、 核能等的转化及应用原理。 (7)各种机械蕴含的物理原理:如吊车、打夯机、钻井机等。 (8)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危害:如温室效应、酸雨、赤潮、声、光、热、电、 射线等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9)体育运动中的曲线运动:如掷铅球、标枪、铁饼等运动中应用的物理原理。 (10)游乐设施中的曲线运动:如过山车、海盗船、魔盘等。 (11)交通与圆运动:如弯道上的机车运动、机车通过拱型桥、凹型桥等遵从的物理原理。 (12)天体与圆运动:如卫星运动的特点、遵从的规律、及运动中的有关物理现象等。 (13)生活中的电现象:①厨房电器:如电饭锅、微波炉、高压锅、电冰箱等

的工作原理。 ②如何防止各种电器的电磁辐射。 ③静电屏蔽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④雷雨天的避雷措施。 ⑤光纤通信等。 三、题例部分 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发射了“神州五号”后,又于2005年10月12日成功的发射了“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继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之后, ————————、 ———————— 搭乘“神州六 号”,顺利完成航天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极大的贡献。 (2)随着航天员在轨道舱内时间的增长,体育锻炼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器材适于航天员体育锻炼的是() A、哑铃 B、弹簧拉力器 C、单杠 D、跑步机 (3)在载人飞船中,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如培育新品农作物、制造泡沫金属、研制优质合金等。你认为在飞船中开发新产品利用的条件是 ————————————————。 (4)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国家不断的发射各种卫星。有同学担心随着太空卫星的增多,同轨道运行的卫星会相撞,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你认为它的观点正确吗?试阐述理由。 二、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好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化酶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①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右上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过程 2 H 2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胞液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t c v ??=(A) (A);单位:mol/(L ·min)或mol/(L ·s)。 (3)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动”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v 正=v 逆≠0 ②“等” :达到化学平衡时v 正=v 逆,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 ③“定” :外界条件不变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各物质的浓度、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④“变” :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影响平衡的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即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3.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涵义。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4.学会应用建立等效平衡的思维方式解决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问题。 【经典题型】 一、化学反应速率 题型一: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 【例1】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 v(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C ) A.) mol/(L 0.010 ) (NH 3 s v? =B.) mol/(L 0.001 ) (O 2 s v? = C.) mol/(L 0.001 (NO)s v? =D.) mol/(L 0.045 O) (H 2 s v? = 【方法点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题型二:以图象形式给出条件,计算反应速率 【例2】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X+Y_______2Z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0.05mol/(L·min)__________。 题型三: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例3】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B ) A.10℃20mL 3mol/L的X溶液 B.20℃30mL 2mol/L的X溶液 C.20℃10mL 4mol/L的X溶液 D.10℃10mL 2mol/L的X溶液 二、化学平衡 题型四:已知一个可逆反应、一种起始状态

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要点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和粗纤维 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如缺 锌 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缺铁易贫血,缺钙易患佝偻症,缺碘易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 5(1)海葵——触手捕食 (2)昆虫——口器:舐吸式——蝇类 虹吸式——蝶类 咀嚼式——蝗虫、蚕 嚼吸式——蜜蜂、蜂类 刺吸式——蚊类 (3)鱼类——滤过方式(4)青蛙——舌(舌根倒生)(5)啄木鸟——喙 (6)猫——可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7)蛇——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牙的组成:①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 ; ③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1]牙釉质; ④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病菌 已侵入[ 3 ] 牙髓腔 而引起 神经发炎 所致; ⑤保护牙齿要做到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 微生物发酵 → 产生酸性物质 → 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 破坏牙骨质 → 牙髓腔受到破坏 → 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3)牙齿的作用: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发音和语言。 (4)牙的分类: ①形态和功能分:切牙(8颗)、尖牙(4颗)、前磨牙(8颗)、磨牙(12颗) ②存在时间分:乳牙(20颗)、恒牙(32颗)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 和 消化腺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 消化液 作用下消化。 (1)消化道: 口腔 、 咽 、 食道 、 胃 、 小肠 、 大肠 、 肛门 。 (2)消化腺: 唾液腺 、 胃腺 、 肝脏 、 肠腺 、 胰腺 。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流入部位 消化物质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口腔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蛋白酶)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不含消化酶) 暂存胆囊流入小肠 促进脂肪消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一 二 三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代谢与平衡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4章代谢与平衡单元复习 4.1 食物与营养 知识点1 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 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知识点2 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

知识点3 平衡膳食 1.合理膳食 (1)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2)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2.食品安全 (1)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 (2)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3.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知识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的结构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根据组成成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等。牙釉质位于牙冠的表面,损坏后不能再生。 知识点2 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与脂肪酸 知识点3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具有的特点: 小肠很长,内壁有许多皱襞,小肠内壁有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知识点4 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知识点5 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 化学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3.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知识点1 血液 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4.0升。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环,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 2.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3.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输送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预防保护作用,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4.会读血样分析报告 如果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白细胞大值于正常值通常患有炎症。 知识点2 心脏 1.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脏能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 2.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知识点3 血管 知识点4 血液循环

等效平衡知识点总结

等效平衡知识总结 一、等效平衡原理的建立 化学平衡理论指出:同一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相同时,反应不论是从正方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最后都能达到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此,我们把: 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压或怛温、恒容)下,只是起始物质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数(体积、物质的量、质量)均对应相等,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切记的是:组分的百分数相同,包括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百分数,而不仅仅是指浓度相同,因为同一组分百分数相同时其浓度不一定相等。 概念的理解: (1)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 ②恒温、恒压。 (2)“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是指在达到平衡状态时,任何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等,并且反应的速率等也相同,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同。而“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同,反应的速率、压强等可以不同。 (3)平衡状态只与终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如:①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②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③反应容器经过扩大—缩小或缩小—扩大的过程,)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就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判断“等效平衡”的方法 (1)使用极限转化的方法将体系转化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观察有关物质的量是否相等或成比例。 等温等容:A、m+n≠p+q 相同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B、m+n = p+q 相同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 等温等压:相同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等压比相等,等容量相等。但若系不变,可为比相等。 a.气态物质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可逆反应 Ⅰ:恒温恒容时 1.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反应物的投料相当即“等量”加入 2.判断方法:“一边倒”的极限转换法 即将不同的投料方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比换算到同一边时,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组分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则互为等效平衡。 2、恒温恒容时,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若一边倒后的比例关系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平衡时相同物质的含量相同,n、C都成倍数关系) a.气态物质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可逆反应 Ⅱ:恒温恒压时 1.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反应物的投料比相等即“等比”加入 2.判断方法:“一边倒”的极限转换法 即将不同的投料方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比换算到同一边时,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的比例相同,则互为等效平衡。 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 图像题是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题型,这类题目是考查自变量(如时间、温度、压强等)与因变量(如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 重点内容复习

第二讲力与平衡 学习目标 1、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确定弹力的方向,能熟练应用胡克定律求弹簧弹力的大小。 2、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能确定摩擦力的种类。 3、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 4、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并能用来解决平衡问题; 5、能结合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等解决与实际相结合的力学平衡问题。 知识点一 一、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可用公式G=mg计算得出,式中g是比例系数,g=9.8N/kg.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二、弹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物体会对与它接触的另一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使物体恢复原状.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2、公式:F=kx. 3、适用条件:在弹性体的弹性限度内. 4、劲度系数: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单位为N/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的物理意义:弹簧伸长或缩短1 m时产生的弹力大小为1 N. 四、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效果: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2、公式:f=μN. 其中N表示压力,μ叫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及接触面的情况有关.

高中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总结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力物体的平衡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基本特征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力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他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 (1)按力的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按力的效果可分为:压力、拉力、支持力、推力、阻力、向心力等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 分布情况共同决定,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或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弹力的受 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4、弹簧的弹力大小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劲度系数,单位N/m) 四、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接触处粗糙且相互挤压; 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F f=μF N,F N指接触面的压力,并不总是等于重力;μ是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材料有关,还跟接触面的情况有关。 2、静摩擦力 (1)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相接处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接触处粗糙且相互挤压;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浙教版代谢与平衡知识点

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70%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七蛋白质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 大提供能量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经消化才能被吸收营 养脂肪: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 素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生化反应、营养物质在水溶液中运输 调节生理直接吸收 无机盐: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Ca、 Fe、 I、 Na、 骨骼血红蛋白甲状腺渗透压 、 C、 D 维生素:A、 B 1 夜盲症脚气病环血病佝偻病 不消化也不吸收:膳食纤维(水果蔬菜)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花生仁、大米、牛肉干燃烧法 (脂肪)(淀粉)(蛋白质) 注意点:1、质量相同控制变量法 2、切碎、再次点燃。扩大食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完全燃烧。 3、比较升高了的温度△t =最高温度-最初温度转换法 4、减小误差带孔橡皮塞 多次实验

物理性消化 消化:人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 吸收: 经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和一些不需消化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胆汁)(胰液)(肠液) ↓↓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淀粉→麦芽糖蛋白质→多肽对脂肪具有 乳化作用 消吸收:(水、无机盐、酒精)(所有)(水、无机盐、维生素)化 系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 统淀粉麦芽糖 口腔小肠 胃蛋白酶胰肠蛋白酶 蛋白质多肽 胃小肠 胆汁胰肠脂肪酶甘油 脂肪脂肪酸 十二指肠、小肠小肠 消化吸收 食物小分子循环系统 功能 排出食物残渣大便排便 1、消化液多(胆汁、胰液、肠液)消化 小肠 2、一层上皮细胞(薄) 的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结构 4、小肠最长(5至6米)消化 功能 5、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表面积吸收 主要是蛋白质(核糖核酸) 多样性 酶特点高效性 (生物催化剂)专一性诱导契合学说 温度 37℃先水浴加热达到所需温度,再混合影响因素唾液淀粉酶:7 酸碱度胃蛋白酶:1.8 小肠:8 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往往不同 胃蛋白酶:pH 1.8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总结(总)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总结 一、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涵义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方向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注意:“同一条件”“同时进行”。同一体系中不能进行到底。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同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要注意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研究对象: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平衡实质:V 正=V 逆 ≠0 (动态平衡) (3)平衡标志: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可用六个字概括——逆、等、定、动、变、同。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化学平衡状态只对可逆反应而言。 (2)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3)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不在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4)动:化学平衡从表面上、宏观上看好像是反应停止了,但从本质上、微观 上看反应并非停止,只不过正反应速率于逆反应速率相等罢了,即V 正=V 逆 ≠0, 所以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变:化学平衡实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是相对的,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6)同:化学平衡状态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达到,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时,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即反应是由反应物开始或由生成物开始,是一次投料或多次投料,最后所处的化学平衡是相同的。即化学平衡状态只与条件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1、同一种物质V 正=V 逆 ≠0 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包括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分数等)、含量保持不变。

代谢工程

代谢工程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代谢工程 英文名称:metabolic engineering 定义: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改变细胞的代谢途径。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新陈代谢(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代谢工程书籍图 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是生物工程的一个新的分支。代谢工程把量化代谢流及其控制的工程分析方法和用以精确制订遗传修饰方案并付之实施的分子生物学综合技术结合起来,以上述“分析——综合”反复交替操作、螺旋式逼近目标的方式,在较广范围内改善细胞性能,以满足人类对生物的特定需求的生物工程。 目录

发展前沿 展开 编辑本段发展 为了满足人类对生物的特定需求而对微生物进行代谢途径操作,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在氨基酸、抗生素、溶剂和维生素的发酵法生产中,都可以找到一些典型实例。操作的主要方法是,用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并用创造性的筛选技术来检出已获得优良性状的突变菌株。尽管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地接受并已取得好的效果,但对突变株的遗传和代谢性状的鉴定是很不够的,更何况诱变是随机的,科学不足技巧补! DNA重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开发把代谢操作引进了一个新的层面。遗传工程使我们有可能对代谢途径的指定酶反应进行精确的修饰,因此,有可能构建精心设计的遗传背景。DNA重组技术刚进入可行阶段不久,就出现了不少可用来说明这种技术在定向的途径修饰方面的潜在应用的术语。如分子育种(1981年),体外进化(1988年),微生物工程或代谢途径工程(1988~1991年),细胞工程(1991年)和代谢工程(1991年)。尽管不同的作者提出不完全相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均传达了与代谢工程的总目标和手段相似的含义。 我们曾经把代谢工程定义为,代谢工程就是用DNA重组技术修饰特定的生化反应或引进新的生化反应,直接改善产物的形成和细胞的性能的学科。这样定义代谢工程强调了代谢工程工作目标的确切性。也就是说,先要找到要进行修饰或要引进的目标生化反应,一旦找准了目标,就用已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去扩增、去抑制或删除、去传递相应的基因或酶,或者解除对相应的基因或酶调节,而广义的DNA重组只是常规地应用于不同步骤中,以便于达到这些目标。 编辑本段优势与研究方向 优势 尽管在所有的菌种改良方案中都有某种定向的含义,但与随机诱变育种相比较,在代谢工程中工作计划的定向性更加集中更加有针对性。这定向性在酶的目标的选择,实验的设计,数据的分析上起着支配的作用。不能把细胞改良中的所谓“定向” 解释为合理的途径设计和修饰,因为“定向选择”与随机诱变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地我们可借助于“逆行的代谢工程”(reverse metabolic engineering), 从随机诱变而获得的突变株及其性状的实验结果,来提取途径及其控制的判断信息(critical information)。 研究方向

浙教板九上《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要点归纳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本章知识点归纳 §4.1、动物的食物与摄食 一、呼吸和食品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不同点:呼吸作用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食物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能。 呼吸作用的意义:a.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为生物体合成其他物质,提供能量 2.实验:燃烧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注:物质在体内体外均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理论上等质量的物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应等于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但是由于实验时有部分热量的散失,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3.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注: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它的热量价也各不相同:脂肪﹥蛋白质=糖类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功能: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包含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 主要存在于大米、小麦、马铃薯等。 蛋白质:功能: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来源: 瘦肉.鱼.蛋.奶.豆类 脂肪:功能:①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②备用的能源物质。当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必需的能量时,脂肪也会分解提供能量. 来源:食物油.豆类.蛋黄.奶油等 水:功能: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③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尿素等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无机盐:占体重约为4%,很少,但作用很大:无机盐包括钙.铁.碘.锌等 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它参与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 活动 食物纤维:功能:①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②促进肠道蠕动,③利于排便等。 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1.儿童.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奶.蛋.鱼.肉? 答: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反应速率 ?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 2. ※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_不移动_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__减小__,生成物浓度也_减小_, V正_减小__,V逆也_减小__,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大_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吸热反应_____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放热反应__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_体积缩小___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__体积增大__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__不移动___。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三、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___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____比值。符号:__K__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基因工程、代谢工程部分:

基因工程、代谢工程部分: 名词解释: 1、基因工程的基本定义? 在体外对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进行剪切、重组、连接,然后插入到载体分子中(细菌质粒、病毒或噬菌体DNA),转入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并表达出基因产物。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序列,并切割DNA双链。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菌中,帮助细菌限制外来DNA的入侵。 3、质粒 质粒是生物细胞内固有的、能独立于寄主染色体而自主复制、并被稳定遗传的一类核酸分子。 4、质粒的不相容性 任何两种含有相似复制子结构的不同质粒,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细胞中,这种现象称为质粒的不相容性。 5、分子杂交技术 不同来源的单链DNA或RNA,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异质双链核酸分子的过程。包括DNA与DNA、DNA与RNA,RNA与RNA之间的杂交。 6、鸟枪法 随机获得供体细胞的全基因组DNA片段,然后通过快速有效的筛选程序从众多克隆中分离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目的重组子,进而获得目的基因。鸟枪法适用于原核细菌目的基因的克隆分离。

7、基因文库 从特定生物个体中分离的全部基因,这些基因以克隆的形式 存在(人工构建)。根据构建方法的不同,基因文库分为:基因组文库(含有全部基因)和cDNA文库(含有全部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8、cDNA文库用鸟枪法构建基因组文库,材料来自染色体DNA 用cDNA法构建cDNA文库,材料来自mRNA 9、包涵体 在某些生长条件下,大肠杆菌能积累某种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它们致密地集聚在细胞内,或被膜包裹或形成无膜裸露结构,这种水不溶性的结构称为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IB)。 10、融合蛋白 除了直接表达异源蛋白外,还可将外源基因与受体菌自身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拼接在一起,并作为一个开放型阅读框架进行表达。由这种杂合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称为融合蛋白。 11、宏观逃逸率 当含有重组质粒的工程菌在非选择性条件下生长时,培养系统中一部分细胞不再携带重组质粒,这些空载细胞数与总细胞数之比称为称为重组质粒的宏观逃逸率。 12、初级代谢产物 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

高三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高三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高三化学知识点1 一、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实质、特征和规律 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 特征:既有新物质生成又有能量的变化 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形式: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反应热与焓变 1、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定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叫反应的焓变,符号是△H,单位常用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4、计算方法:△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据此,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 热反应。 (2)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许多放

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 中和热 (1)定义: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 高三化学知识点2 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Na2CO3、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盐: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 FaSO4·7H2O干冰:CO2明矾:KAl(SO4)2·12H2O漂:Ca(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乙炔)TNT:三硝基甲苯

代谢工程知识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代谢工程:应用重组DNA技术和分析生物学相关的遗传学手段进行有精确目标的遗传操作,改变酶的功能或输送体系的功能,甚至产能系统的功能,以改进细胞某些方面的代谢活性的整套操作工作(包括代谢分析、代谢设计、遗传操作、目的代谢活性的实现)。 代谢工程是生物化学反应代谢网络有目的的修饰。它属于基因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分支。2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生物化学方法,人为地在DNA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使目的产物大量的生成、积累的发酵。 3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4代谢网络的节点(Node):微生物代谢网络中的途径的交叉点(代谢流的集散处)称作节点。在不同条件下,代谢流分布变化较大的节点称为主节点。根据节点下游分支的可变程度,节点分为柔性、弱刚性、强刚性三种。 5柔性节点(Flexible Node):是节点的一种类型,是流量分配容易改变并满足代谢需求的一类节点。(指由节点流向各分支的代谢流量分割率随代谢要求发生相应的变化,去除产物的反馈抑制后,该分支的代谢流量分割率大大增加)。 6强刚性节点:若一个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分支途径的流量分割率受到严格控制,那么这类节点就称为强刚性节点。(指由节点流向某一分支或某些分支的代谢流量分割率是难以改变的,这是由产物的反馈抑制及对另一分支酶的反式激活的相互作用所致。) 7弱刚性节点:若一个节点的流量分配由它的某一分支途径的分支动力学所控制,则称该节点是弱刚性节点,介于柔性节点和强刚性节点之间。 8代谢流(Flux):定义为流入代谢物被途径加工成流出代谢物的速率。 9途径工程(Pathway Engineering):是一门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系统分析细胞代谢网络,并通过DNA重组技术合理设计细胞代谢途径及遗传修饰,进而完成细胞特性改造的应用性学科。 10合成生物学:简单地说,合成生物学是通过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物系统来解决能源、材料、健康和环保等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11底物:培养基中存在的化合物,能被细胞进一步代谢或直接构成细胞组分。 12代谢产物:由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培养基中的化合物,可以是初级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乙醇等),也可以是次级代谢产物或蛋白质。 13胞内代谢物(Intracellular Metabolite):细胞内其它的化合物,包括不同代谢途径的中间代谢物和用于大分子合成的结构单元等。 14生物基质要素:构成生物基质大分子池的一类物质,包括RNA、DNA、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 15途径:是指催化总的代谢物的转化、信息传递和其他细胞功能的酶促反应的集合。 16通量/物流:是指物质或信息通过途径被加工的速率,它与个别反应速率不同。 (名词解释不全……) 二、问答题: 1.代谢工程的基本原理: ①涉及细胞物质代谢规律及途径组合的生物化学原理,它提供了生物体的基本代谢图谱和 生化反应的分子机理; ②涉及细胞代谢流及其控制分析的化学计量学、分子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和控制学原理, 这是代谢途径修饰的理论依据; ③涉及途径代谢流推动力的酶学原理,包括酶反应动力学、变构抑制效应、修饰激活效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