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办教育发展历史脉络

民办教育发展历史脉络

民办教育发展历史脉络
民办教育发展历史脉络

民办教育发展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教育得以再次崛起,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大背景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之初公有制一统天下,政府无所不包,也无所不在,没有民营企业,没有个体行医,更没有私人办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各级政府成为经济发展型政府,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客观上为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这些领域创造了条件。自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个体经营首先从经济领域获得突破,很快在医药、卫生、教育等领域也开始生根发芽,相比之下个体行医比私人办学更早获得政府正式许可。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为形成国有、集体、个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

1982年《宪法》修正案正式认可个体经济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合法地位,民办学校开始大量涌现。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直接影响到卫生医疗、教育等领域民间社会资本活动的范围、规模和地位。1988年《宪法》修正案视私营经济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但私营经济被限制在指定范围,必须接受国家引导、监督和管理。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1999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都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宪法》修正案还提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从改革开放之前的资本主义尾巴,到公有制补充,再到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国家从未放松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并没有真正获得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地位。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二年3月、4月、5月,《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出台,改革从经济体制到科技、卫生、教育体制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因此1985年被看作是中国改革元年。1986年12月《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换句话说,民间社会力量可以参与管理经营国有企业,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对其他领域的改革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是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建立计划和市场双重调节机制,赋予企业经营自主权,在有限范围内准许私营经济出现。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其他领域改革的重要参照和最直接的模板,简政放权、提高效益、减轻政府负担、民间资本进入成为各个领域改革的共同特征。相对卫生体制改革而言,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温和迟缓,且后期改革趋于保守,甚至被称作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但是教育体制改革一样存在照搬经济体制改革的现象,对教育事业发展自身特性和规律认识不足。

当然,同个体经济发展类似,民办教育从起步到大发展,其间并非一马平川,至少在1992年以前政府对于民办教育发展的鼓励和支持态度不够坚决,甚至直到今天民办教育也没有真正获得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平等地位。社会力量和个(私)人办学的提法在政府文件中交替出现,反映出政府对鼓励和支持私人办学的犹疑矛盾心态。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3年《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表述则是“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集资办学和私人办学”。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1986年《义务教育法》重回1982年《宪法》“其他社会

力量”的表述。1986年《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个人依法办学可以进行试办”。1987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把社会力量界定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企业事业组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学术团体,以及经国家批准的私人办学者”,私人办学首次明确地被视为社会力量办学的一部分。社会力量办学在短期培训、助学活动、基础教育等领域发展迅猛,但是高等学历教育仍没有对社会民间资本开放。

无论是经济、科技、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还是教育体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无疑都是分水岭。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成为衡量各个领域改革得失的新标准,纠缠于“姓资姓社”的思想观念束缚得到彻底解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宪法》修正案都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被认可,教育体制改革也加快步伐,发展民办教育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谨小慎微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办学首次被允许,社会力量几乎可以参与所有教育领域的办学。《纲要》规定,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所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这十六字方针被后来的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等重要文件照单继承。1994年《关于民办学校向社会筹集资金问题的通知》规定,学校不得与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得通过办学为企业或其他部门集资或变相集资,民办学校依法收取的教育费用和筹集的资金应当全部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这是非营利性原则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

1993年《教师法》、1995年《教育法》和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都有专门针对民办教育的条款,表明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立法不可或缺的内容。1995年《教育法》在继续表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包括个人办学)的同时,已经注意到民办教育机构普遍存在的营利性行为,再次强调民办教育的非营利性原则,但是对于民办学校营利性行为如何规范和管理,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事实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教育领域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普遍受到市场经济改革的冲击,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大发展,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背景下,这样冲击更是显得不可阻挡。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和学前教育学杂费上涨迅猛,高中招生则是以分论价,基础教育阶段出现择校费、赞助费、学校转制,大学开始有了委培生、自费生等(1996年以后实行并轨招生,同时收取学费,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国家不再包分配),一时间教育甚至被视为暴力产业成为资本寻利的新热点。民办学校举办者更是雄心勃勃,民办教育通过教育储备金、集资、银行贷款及高额学杂费等方式迅速扩张。

在民办教育发展迅速的背景下,1997年第一部专门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出台,自此民办教育发展有法可依。《条例》是一部相对成熟的法规,再次确认社会力量办学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条例》规定,民办学校应该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为重点,鼓励民办学校参与实施义务教育,但是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相比1993年《纲要》,《条例》对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持更加明确的消极态度,因此受到民办教育举办者的批评和反对。《条例》规定,民办教育机构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民办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经过审批机关审核,由财政部门、价格管理部门核定。《条例》重申,民办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没有出台限制或规范民办学校营利性行为的政策措施,对于民办学校产权也没有作任何限定。

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

办学体制,鼓励民办学校滚动发展,保证民办学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等。针对日益壮大的民间资本投资办学,《行动计划》重提社会力量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同样没有给出有针对性的规范措施。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但不搞“一校两制”;“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等),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决定》明确提出,“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校”。至此,国家垄断的高等学历教育正式向民间资本开放,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迅速发展起来。

2002年正式颁布我国第一部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民办教育促进法》。《促进法》继承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基本精神,在民办教育举办者获取“合理回报”等问题上实现了突破。《促进法》及2004年《促进法实施条例》以是否要求获得合理回报为标准把民办学校分为两类,并对要求获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如何管理做出具体规定。2004年《实施条例》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捐资办学和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至今悬而未决。实际上,《促进法》及《实施条例》并没有从产权界定、会计制度、税收优惠、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实质性分类,严格地说二者还是被视为一类。直到今天,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还在学界讨论之中,尚未形成正式的政策措施。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学校发展的历程介绍汇报【精品】

世纪实验学校发展历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我先自我介绍,我是世纪实验学校金义都市新区鞋塘校区校长申方璐。欢迎各位莅临我校参观指导!我们学校创办于 1年,前生是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民工子弟学校,年正式更名为世纪实验学校。学校的创办从艰难起步、经历了不断发展壮大、到努力打造教育品牌;学校的规模也从单一校区的简单学校,发展到现在多个校区的教育联合体。我们现在所在的校区是我们学校四个校区之一,也是我们学校年9月刚刚招生开办的一个校区。鞋塘校区的开办既是我们学校适应金华市流动人口基础教育需求的结果,也是我们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努力打造品牌学校的成果。 今天,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仁莅临我校,我们非常荣幸,希望大家对我校当前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多给指导、多提宝贵建议,使我们学校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下面就由我以学校发展的历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开创发展篇( 0年——年) (解决民工子弟有学上的问题) 学校的创办者、董事长刘友花先生原是安徽省中西部地区在编公办学校校长,受家乡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派遣,从 5年开始,他先后前往上海、江苏苏州、北京等地“跟踪办学”,1年来到金华市创办了金华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 多年来的跟踪办学经历、多年来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交往,使他对民工子女的上学难问题感同身受。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办学总是怀着这样一种最朴素的办学理想:“让每一个民工子女与别的孩子拥有同等的就学机会,让每个民工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 1年带着全家来到浙江金华创办安徽省驻金华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时候,虽然当时的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简陋,但是第一学期招生就有276人。他的办学迅速被金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和属地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因为了解决了外来流动人口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因此,学校于 5年被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教育分局正式挂牌命名为“金华开发区第二民工子弟学校”,当时学生数已达 8人。 改革腾飞篇(年——年) (解决民工子弟上好学的问题) “孩子有学上”只是在当时情况下外来流动人口对教育最基本、最朴素的要求,“上好学”必然是他们进一步的要求,也是学校继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经验总结,学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终于化茧成蝶,翻开了新的篇章。 年,同样是世纪实验学校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金华开发区第二民工子弟学校更名

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往后建设

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往后建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90多年来,中国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5月15日,在广州正式成立,成立时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6年11月,为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成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在1946年9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并且在解放区开展试建青年团工作。1949年元旦,党中央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9年4月,在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完成了青年团组织的重建工作。此后,青年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7年5月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共青团不但具有光荣历史,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始终站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突击队。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从“五四”运动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无论是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还是在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

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私立教育源远流长。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下文是对。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巨大,公共教育资源早已无法满足居民对于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育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已从我国教育体系的补充部分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此过程中,关于民办教育的理论准备和政策贮备都相对滞后,一些“瓶颈问题始终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比如,学校法人属性问题,举办者合理回报问题,公共财政资助问题,学校产权归属问题,税收减免问题,教师身份界定及权益保障问题等。的民办教育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显示,进入21世纪后,民办教育发展较早较快的沿海地区,率先遇到了不少体制性障碍,导致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上海、浙江等民办教育标志性省份,民办学校总量在不断萎缩。 据上海《解放日报》,2017年至2017年间,上海民办学校三年萎缩三成,由202所萎缩到134所,个别民办学校的骨干教师流失率近50%。 尽管民办教育的统计显示,近年来全国民办学校数量在增加,但实际上新增的多为相对规模投入较少的民办幼儿园,而非中高等教育机构。 民办教育行业改进之途民办教育遭遇到的发展瓶颈,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目前,《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评价的良性体系,并通过立法保障实施。 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第一,以建立公平环境为核心,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配套制度。

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只是一种形式,分类管理的核心是能够在分类的基础上,从财政、税收、土地、收费、招生、贷款、社保等等方面,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基于公办、民办学校及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之间公平竞争的制度体系。 最新民办教育行业现状分析内容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发展态势与投资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鉴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现阶段我国民办教育主要特征是投资(出资)办学而非捐资办学的基本国情,法,在社会上存在较大争议,并且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由中央政府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回报制度确有困难,建议在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或出台有关政策时,将“合理回报制度调整为“政府奖励制度,由中央政府确定基本原则和程序,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操作办法。 3.鉴于现阶段各级政府教育经费依旧紧缺,特别是在公办学校取消择校之后,社会对优质民办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旺盛,教育领域迫切需要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办学,建议在修改《民促法》或出台民办教育有关政策时,明确举办者出资及累积资产的归属。 “举办者办学投入资产视同充公或捐赠的政策可能会导致举办者的“政策性恐慌,为避免出现“逆向选择和“公地悲剧,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出资及累积资产的处置,建议兼顾举办者的实际利益,由国家确定基本原则,授权地方政府制定资产切割的具体操作办法。D C、根的呼吸作用、根的吸水 4、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A、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利用率 B C、提高作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 D

枫叶国际学校发展历程

枫叶国际学校发展历程 1995年 枫叶国际学校创建于1995年,是一所由加籍华人任书良先生投资兴办的国际学校。中西教育优化结合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成为国内外知名教育品牌。 1995年2月13日,大连市教委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大连枫叶国际学校。 1995年3月8日,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正式奠基开工。 1995年9月2日,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在大连开发区培训中心大厦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 1995年9月,枫叶第一批在校高中学生人数为14人。 1996年 1996年6月11日,学校全套资料报国家教委外事司正式备案。1996年9月,大连枫叶国际学校金石滩校园区第一期工程竣工1996年11月10日,北美教育协会执行董事、国际教育评估委员会主席斯蒂曼先生来我校进行考察,认为我校符合国际学校水准,被接纳为该教育组织会员。 1996年9月,枫叶在校高中学生人数为31人。 1997年 1997年,大连枫叶国际学校董事长任书良先生向共青团中央、

全国学联组织实施的全国中学生科技扶助计划捐赠人民币100万元,设立“枫叶创造基金”。 1997年7月18日,大连市外办、大连市教育局和我校联办的大连市第一届“枫叶杯”英语演讲比赛举行,我校学生获得高中组、小学组第一名。 1997年8月15日,辽宁省教委向我校颁发了“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 1997年9月27日至30日,加拿大B.C省高等学校代表团专程来大连对我校进行考察访问。 1997年,枫叶在校高中学生人数为65人。 1998年 1998年4月25日至28日,加拿大B.C省前省长、温哥华市前市长一行七人来我校视察,辽宁省副省长张榕明会见了加拿大客人。 1998年4月27日,我校举办了隆重的加拿大B.C省认可我校高中部学历资格证书颁发仪式,为我校百年教育大计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1998年4月27日,辽宁省教委副主任李树森先生与加拿大B.C 省教育部代表哈克特先生签署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 1998年12月,董事长任书良先生成功地在加拿大进行学校宣传推广,被称之为“破冰之旅”,为枫叶学子打开了留学成功之路。1998年9月,枫叶在校高中学生人数为126人。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自1922年5月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80年多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及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为了广泛团结进步青年,培育党的后备力量,就酝酿建立中国的青年团组织。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后,这些党的早期组织也在当地领导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领导正式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从此,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积极投身到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正值党领导酝酿和发动大革命高潮时期,青年团积极团结带领青年投身工人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发挥了先锋作用。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为了明确表示中国青年团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12日,在中国大革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集团叛变了革命。在白色恐怖中,中国共青团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毫不动摇。1927年5月中国共青团四大通过的决议庄严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五大所作出的各项决议,继续领导一切革命青年为中国革命努力奋斗。随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革命青年投身于武装起义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走上了党领导的十年土地革命的艰苦曲折历程。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中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率先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根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加入抗日救亡斗争的行列,于1936年11月作出决定改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坚决响应党的召唤,立即行动,把共青团改造成为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国青年救国会为代表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带领各族、各界青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人民解放战争。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于1946年9月提出试建青年团组织。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青年团工作取得很大成功。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 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并在全国领导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1949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刚刚解放的北平隆重召开,最后完成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这样,经过改造的中国共青团重新又以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的崭新风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并且走上新中国执政党助手和后备军的新历程。

关于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情况汇报

关于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的情况汇报 文章来源 课件w w 5 k J.Om 9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秘书长: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派,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8 次主任会议报告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9月底,全市经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的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共有463所,在校学生80219人,比2005年新增11703人,增长17.1%。民办学校在校生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12.4%,比2005年增长3.2%。其中幼儿园296所,在园儿童31999人;小学34所,在校学生6551人;中学2所,在校学生5677人;中等职业学校(含学历教育点)10所,在校学生18302人,比2005年增加2497人,增长15.8%;文化、艺体、职业培训等其他类学校121所,在校学生17690人。从事民办教育专兼职教职人员3962人。截至2006年9月,市直民办机构有72个,其

中:中等职业学校(含学历教育点)6所,各种培训机构66所。2006年,民间资金投入职业教育达4500余万元,历年累计投入达2亿多元。现已涌现出XX市民进中专、XX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射洪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XX市中山职业技术学校等一批在校学生达2000人以上规模的民办职业学校典型。同时,我们还审批了我市第一所集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为一体的民办中学——XX市安居育才中学校,该校今年秋季招生达5400余人。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以来,我市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坚持以“面向市场,自主发展;接纳民资,创办民校;扩大规模,做大品牌;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为基本方略,紧紧围绕“改体制、纳民资、革旧制、调布局、求质量”五方面做,有效地促进了我市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民办教育成效较为显著。 (一)认真学习宣传,营造发展民办教育的良好氛围。 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以后,市政府积极安排部署了对《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为顺利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做好了充分准备。通过政府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召开校长座谈会、组织街头宣传、散发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入学习和领会法律条文,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该法的深远意义和重大作用。配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大讨论,积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发展

民办教育研究报告

民办教育研究报告

目录 ?引言 (5) ?第一部分:还教于民,中国民办教育的兴起 (7) 一、我国民办教育的历史演进 (8) 二、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阶段 (9) 三、我国民办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 (11) 四、我国民办学校发展的两个台阶 (14) 五、两种力量的结合——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希望 (15) ?第二部分:民办教育,不拘一格塑人才 (16) 一、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 (17) 二、民办教育的主要办学领域 (18) 三、民办教育的社会价值 (19)

目录 ?第三部分:我国民办教育的区域发展模式 (20) 一、民办公助模式(上海模式) (21) 二、教育储备金模式(广东模式) (23) 三、拾遗补缺模式(温州模式) (27) 四、扶贫教育模式(中西部模式) (29) ?第四部分:我国民办教育的办学模式 (30) 一、民办教育办学模式分类 (31) 二、教育股份制模式 (33) 三、教育集团模式 (36) ?第五部分:我国民办教育的资金运作模式 (42) 一、经费来源 (43)

目录 二、收费模式 (44) 三、经费运作模式 (46) 四、合理营利渠道 (48) ?第六部分:我国民办教育的内部管理模式 (49) 一、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50) 二、明确民办学校的财产属性 (52) 三、赋予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53) 四、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 (54) ?第六部分:我国民办教育的外部环境 (57) 一、我国民办教育的市场环境 (58) 二、我国民办教育的政策环境 (61) 三、我国民办教育的法制环境 (63) 附:民办教育相关法规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及路径

独立学院从创办至今已逾十年。截至2010年12月,全国现有独立学院308所,本科在校生达258万,占全国本科生总数的22%左右,占全国民办高校本科生总数的58%左右。少数独立学院已拥有硕士点,部分独立学院正在筹备升级为二本院校。可以说,独立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一、独立学院的发展阶段分析(一)初创期(1999~2002年) 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独立学院的前身“二级学院”“民办二级学院”或“新制二级学院”产生。从此,“独立学院”作为公办高校教育资源外延性扩张的一种特殊形式,发展势头强劲,短短几年,就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全国的大部分省市。这些学院凭借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结合充裕的民间资本,引入民办或民营办学模式,在本科学历教育的高起点上快速发展,办学形式逐步多元,办学目标服务于母体高校的整体利益,但尚不具备独立办学的主体资格,对母体高校的依附性极强。此阶段,二级学院的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承担着为母体高校筹资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任务。在母体高校的扶持下,二级学院逐步明确了办学理念,确定了体现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从严从高,二级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步入正常轨道,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部分学院拥有了独立校园。由于处于摸索时期,相关政策没有出台,少数二级学院也出现了违规招生等不良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二)建设期(2003~2007年) 2003年,以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为标志,独立学院从无序扩张进入治理整顿、规范发展的新阶段,独立学院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 教育部对原有360多所二级学院进行清理整顿、重新登记。经过逐个审查,取消了其中100多所二级学院的办学资格,并对其中249所进行了重新登记。通过整顿,独立学院“优”“民”“独”的特征获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同,这一新的办学形式基本得到社会认可。与此同时,面对教育行政部门密集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独立学院迅速调整了发展思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体制与机制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实现办学模式由理论型本科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部分独立学院基本达到与母体高校错位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确立了充实、巩固、提高的指导思想,总结、完善富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学生特点,大力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考核的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了独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和“3.5+0.5”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阶段,独立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一些教学关键指标与一般本科院校基本持平或接近,教学成果开始涌现。这些办学业绩为独立学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也为其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转型期(2008年至今) 2008年,以教育部颁发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为标志,从政策层面对独立学院的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提出了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于目标举措,独立学院进入向民办普通高校过渡的“转设”期。在此阶段,独立学院的总体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以及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出现了一批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代表的办学理念先进、条件较好、资金雄厚、质量上乘的优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开始由规模扩张、校园建设向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和注重特色的发展阶段转变,总体呈现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有十余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部分独立学院开始举办十年院庆,总结十年办 [摘要]十多年来,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经了初创期、建设期、转型期三个阶段,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国家政策调控也历经了默许试办、整顿定性、规范发展的调整。面对新形势,独立学院应针对自身实际,在发展路径上做出合理判断与正确选择。 [关键词]独立学院26号令转设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路正南(1960-),男,江苏武进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周西安(1977-),男,湖北京山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孙国(1977-),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民办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8JYD014)和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选择与重构”(项目编号:JJ08A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26-03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及路径分析 路正南周西安孙国

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报告导读 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民办 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职教职工总人数,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职教师数量,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兼职教师人数,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经费来源总数量,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财政补助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培训补贴等,对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 最大化,是了解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占全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同全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职教职工总人数指标分析 (7) 一、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职教职工总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职教职工总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职教职工总人数占全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职教职工总人 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职教职工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建国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

幼儿园发展历程

xxx幼儿园发展历程 xxx幼儿园成立于2005年,系社会力量办学。全园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办学规模5个班,在园幼儿150人,教师20人。 (一)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园条件 2009年我园在争创优质园的过程中,先后投资50万元,用于幼儿园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对室内外教育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新。活动室全部更新配备了,42寸液晶平板电视、空调、电钢琴,配备了标准的幼儿桌椅和床铺,每个活动室铺设了地板。室外的活动区域配有新型滑梯,及健身等器材。 (二)严格管理,提升幼儿园内涵发展。 我们重点从教师队伍管理、外出培训学习、以教研促发展、以考促学等各个方面着手,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快乐向上、精诚团结的优秀团队。 一是把好教师入口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近年来,为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我们定期面向社会招聘幼儿教师。聘任幼儿教师重点严把学历关、严把面试关、严把体检关、注重教师专业特长。教师聘用后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满签订聘任合同。把好教师入口关,为我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积极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我们利用市优质课观摩、参观名园、手拉手结对等方式去外地学习,更新了理念,开

阔了视野。为鼓励年轻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我们出台优惠政策:凡参加学前教育专科学习的教师,中心园承担一半的学费。 三是认真开展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做好自己的成长规划,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树立专业学习的榜样,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与步骤。每周五定为幼儿园教师集中学习日,开展各种业务学习活动,通研教材,进行讲课比赛,以赛促学。 四是抓好教师基本功培训,实行以考促学。我们制定了《教师工作质量考核细则》、《幼儿园安全工作量化细则。开展了舞蹈、弹唱、普通话、绘画四项基本功达标活动。 (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代表参与幼儿园管理。针对各年龄组幼儿特点,我园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家长委员会议,主要听取、讨论幼儿园年度发展计划,对幼儿园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针对幼儿自身养成习惯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做法。 2.多种形式强化家长的家教意识。充分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幼儿成长故事档案、班级QQ群、家长座谈会、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引领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家长由被动变主动,强化家长参与教育的主体意识。 3.各种活动吸引家长走入教育中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家园双通活

中国共青团团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史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共青团”全称。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5月,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党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青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决定把共青团组织改造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青年团体。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为适应新的形式和任务的需要,在1946年10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经过两年多的试办,1949年元旦,党中央发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倡议。1949年4月,召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该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还决定把解放前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的系统领导被破坏,团的工作被迫处于停顿状态。1978年10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开始全面恢复工作。198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团的章程。1988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3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8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团十四大以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党工作大局,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着力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团的组织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2003年7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跨入21世纪后中国共青团召开的第一次盛会。大会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共青团的主要任务,即:新世纪新阶段,各级团组织要引导广大青年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巍然发展这一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带领青年参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经济发展提高智力支持;组织青年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培养青年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要在青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动青年文化建设。共青团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组织。建团早期的许多领导人和共青团员后来都成为我们党卓越的领导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赵世炎、陈延年、任弼时、方志敏、关向应、王若飞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主要表现在: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站在革命队伍前头,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向人民学习,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信党的领导,永远跟着党走;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等。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某民办学校发展规划方案

XX学校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1.学校内部的优势 多年来,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一直居于民办学校前列,有扎实的办学基础;拥有一支业务修养深、专业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领导团队和整体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团结和谐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学校地处城区中心,生源素质比较好,为学校创特色、创品牌提供了良好条件。 2.学校外部环境的机会 学校是XX区办学最早的一间民办学校,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较高,学生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较高,特别是XX教办区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的天赐良机,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3.学校内部的劣势 班额较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负担较重;教师流动较大,学校管理不够规范,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不强,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两支队伍建设,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教育价值取向:关怀生命。 内涵诠释:教育要直面生命存在,以生命为本体性前提,以积极的关怀做为基本的行为方式;以培育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为己任;以整体的、深层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生命的成长。 3.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开启灵性,升华人格,奠基人生。 4.办学目标: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5.教育目的: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6.办学愿景(七年奋斗目标):使艳阳成为令人向往的学园、乐园、书苑。 内涵诠释: 令人向往:用高品味的学校文化,高水准的教育团队,高层次的学校管理,高水平的教育质量赢得师生和社会的信赖,师生有强烈的归属感,对外界有强劲的诱感力,教师以在艳阳工作而自豪,学生以在艳阳读书而骄傲,家长以子女在艳阳上学而欣慰。 学园:学校是学生、教师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着自己。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一种生活需要,内在追求。学生能正确地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视学习为自己的义务与责任。 乐园:创设安全和谐的环境,师生间民主和谐,教师间友善、愉快,生生间团结互助。构建动态、生成、开放的绿色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感受创造的快乐,体验智慧,成功的愉悦,给学生以快乐的童年,给教师以快乐的人生。 书苑:创建“书香校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书香弥漫着校园,用书香浸润师生的心灵,用书香陪伴师生共同成长。 7.四年奋斗目标:把艳阳学校办成教育理念新、校园环境美、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好、社会信誉高、充满生命活力,在东区有相当影响力的示范学校,成为东区教育的一个窗口,

5.6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三、封建社会 (一)秦朝和汉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 ◆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称始皇帝(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前206年,秦被农民起义推;楚汉之争 ◆刘邦建汉(前202年,四汉: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莽改制 ◆公元25年,刘秀建东汉 ◆汉族、汉字、汉人由汉朝而来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三)隋唐时期为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581年,北周杨坚夺权,建立隋(科举制;京杭大运河) ◆618年,李渊建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四)五代十国、宋元 ◆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辽、西夏; ◆金灭辽、北宋;南宋 ◆成吉思汗灭西夏:1271年,忽必烈建元:灭辽、南宋 (五)明清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 (六)民国时期(1912)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一)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的文化经历开始的。 距今约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都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早期为仰韶文化以前时期(公元前8000--前5000年),中期为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3000年),晚期为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文化的发生绝不限于“三皇五帝”“一脉”相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两大流域之外的广大周边地区,都有古老文化遗址发现,而且相互间存在有明显的影响和交融。“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巢氏发明居室等,“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黄帝与蚩尤曾发生过重大战争,黄帝获得胜利,便“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可见宗教活动的重要。到帝颛顼则进行更深刻的宗教革命,他“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天神与地祗分开,祭祀行为专业化。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舜禅让”,另有一件重要的事便是“乃命羲和敬顺昊天”,内容是派人到四方测量一年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展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与此相伴的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收族”(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它所以能将众多人群辐辏在一起,是因为这里的宗教涵盖着先进的文化,因此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夏、商、西周: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文明起程的开始。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夏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500年。夏王朝的活动区域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后不断向东扩张,一时曾达东海之滨。夏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