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说课稿)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说课稿)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说课稿)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说课稿)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实践。并谈谈自己的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1教学容:

统计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收集的样本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对总体进行简单的估计。

1.2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在高中统计部分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一方面,通过学习抽样方法,学生已经会收集样本数据,但样本数据依旧杂乱无章,无法提取有效信息,如何处理样本数据成为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面研究总体密度曲线、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节课通过对样本分析估计总体,突出了统计的实用性,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基础、年龄特点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了分布的有关知识,对样本估计总体有一定的认识,对用图、表来反映样本的规律有较强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生活经验,对问题情境有所体会。

2.学生学习该容可能存在的困难

(1) 学生对数据分析缺乏目的性,会引起认识上的困惑。如:为什么要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 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会影响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如:如何通过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依据本节课容、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三、【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可以概括为(1)合理分组、列表画图;(2)体会图表,合理估计;(3)提高能力,体会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感受实际生活对数学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指导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本节通过探究“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问题”,学习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并尝试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学生在列频率分布表时,对如何合理分组存在困难,对分布的理解存在困惑.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认知规律,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概括为列表画图、用表用图;教学难点:概括为合理分组、理解意义。

四、【教法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发现规律、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5.1

5.2具体环节

下面具体分析各环节及其设计意图: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展示五幅图片,这五幅图片反映了一方面因为缺水,土地干裂,牲畜饮水困难,小麦等农作物枯死,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人类肆无忌惮地浪费珍贵的水资源。

震撼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刻不容缓!此时提出问题1:如何才能将节约用水落到实处?并安排学生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需要制定一个节水用水制度,可以立法,还要规定一个用水标准,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引出将要研究的问题。

2. 探究问题,形成新知

探究: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市的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一)从总体到样本

问题2:如果标准太低,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标准太高,则不利于节水.如果希望由你来确定这个标准,你需要了解哪些相关信息,做哪些工作?

将“某市”改为“市”,学生读来有“在身边”的亲切感,问策于学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设置问题2,安排学生探究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确:

①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需要知道每个家庭的用水量.

②如何获得家庭用水量的有关信息?需要对家庭用水量进行调查.有些学生建议调查每一个家庭的用水量,大部分学生觉得这样做工作量太大,建议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③样本容量定为多少比较合适?有学生提到应抽取10000个样本数据或者更多.而教材上只给出了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在此我向学生说明,理论上抽取100个样本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课堂上处理数据的方便,我们理想化地只抽取了100个.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逐步明确,我们关心总体分布,又不便于考查每一个家庭的用水量,因此希望用样本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进而体会从总体到样本的统计思想.

(二)从样本到总体

面对表中100个杂乱无章的数据,学生呈现出焦虑状态。因此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处理数据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

此时出示问题3:

问题3:期中考试后班上的数学成绩,你想了解哪些信息?类比考试分析,应如何处理收集到的居民用水量样本数据?

考试成绩这个问题,学生是熟悉的,因此先安排学生思考,再讨论,归纳.

考试结束后,学生除了关心自己的分数外,还关心班上的最高分是多少,自己是多少名,处于哪一个层次(即分数段).由此类比到用水量,自然想到需要了解用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用水量分组.

如何将成绩分段来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呢?通常是10分为一段.为什么这样分段呢?分段是不是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好呢?学生通过讨论普遍认为:分段太少,看不出规律,达不到效果;分段太多,工作量太大,没有必要.在此我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合理分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实际操作时含有经验的成分, 100个样本数据通常分为5~12组.

还关心些什么呢?还希望知道每个分数段有多少人?他们占全班同学的比例是多少?也就是及格率、优秀率等.类比到用水量,我们也关心这些问题,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完全类似.这样就实现了由成绩分析表到用水量分布表的转化.

明确了处理数据的方法后,学生动手操作:首先寻找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极差;然后将上述100个数据按组距为0.5进行分组,确定组数及分点;接着统计100个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频数和频率,并将这些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得到了频率分布表,完成了数据处理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此时出示问题4:

问题:4:为了直观反映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将频率分布表中的有关信息用下

面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表示.这里强调: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

小长方形的高

组距

,并提出两个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直方图横轴、纵轴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认识频率分布直方图,明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点。

正确认识频率分布直方图后,出示问题5:

问题5:你能概括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作图步骤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样本数据处理过程,形成方法。

接着考虑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出示问题6:

问题6:如果市政府希望85%左右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根据上述频率分布表,你对制定居民月用水量标准(即a的取值)有何建议?

有了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学生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很快解决标准a的制定问题.

【设计意图】:把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实际,体现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明确这一“方法”对决策者的重要,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责任心”。

3.应用举例,深化思想

「屏幕显示」〖例1〗:下表给出了某校500名12岁男孩中用随机抽样得出的120人的身高(单位cm)

(1)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 (2)一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身高小于134c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分析:根据样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解题。

【设计意图】本道题较简单,无需求极差、决定组距和组数,直接根据条件列出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百分比即可,通过这道题,让学生初步掌握画图的一般步骤。 「屏幕显示」〖例2〗:为了了解高

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

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次测试,将所

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

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

小组频数为12.

(1) 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

量是多少?

(2) 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

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

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道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层层递进,较例1 难度有所加大,涉及到频率分布直方图每个小长方形面积的意义,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所学容。

4. 当堂训练,自我检验

(1)在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体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B.总体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

C.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D.样本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

(2)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40,0.125,则n 的值为( )

A.640

B.320

C.240

D.160 (3)将一批数据分成5组列出频率分布表,其中第1组的频率是0.1,第4组与第5组的频率之和是0.3,那么第2组与第3组的频率之和是_______. (4) 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则时速在[50,60)的汽车大约有____辆.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o 0.004 0.008 0.012 0.016 0.020 0.024 0.028 频率/组距 0.032 0.036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容和思想方法,实现对知识的再次深化。

5.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你对哪些数学方法有了更深地认识?请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及感受作一小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学生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6. 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1、个人作业必做课本练习 1⑴选做课本练习 2

2、小组合作作业课本P70探究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探究容置后,以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争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动手操作,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体验数据处理、信息分析、到最后进行决策等统计思维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与统计方法、统计思想的渗透实现了“无缝对接”,使学生感受不到设计的痕迹,而是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润物无声”中,体会了统计的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为止,敬请各位评委指正!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说课稿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 必修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说课人:王自强 东华高级中学数学组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在已经学习了用图、表来组织样本数据,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情况下,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从而使我们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并初步体会、领悟“用数据说话”的统计思想方法。 ★学情: 本节课的学习者是普通班学生,他们的观察、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紧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利用频率颁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②结合实际, 能选取恰当的样本数字特征,对问题作出合理判断,制定解决问题的有 效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判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频率颁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难点:1.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计算出中位数; 2.选取恰当的样本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从而正确的对实际问题做出决策。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熟知的一组数据的代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下,并辅以计算器、多媒体手段,通过一定手脑结合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在只能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情况下也可以估计总体数字特征。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仔细观察—分析研究---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的方法,使知识的获得与知识的发生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由于内容较繁琐,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随机抽样有哪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2.随机抽样是收集数据的方法,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估计总体的基本特征,即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3.高二某班有50名学生,在数学必修②结业考试后随机抽取10名,其考试成绩如下: 82,75,61,93,62,55,70,68,85,78. 如果要求我们根据上述抽样数据,估计该班对数学模块②的总体学习水平,就需要有相应的数学方法作为理论指导,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二)新课讲解 知识探究(一):频率分布表 【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通过抽样调查,获得100位居民2007年的月均用水量如下表(单位:t): 3.1 2.5 2.0 2.0 1.5 1.0 1.6 1.8 1.9 1.6 3.4 2.6 2.2 2.2 1.5 1.2 0.2 0.4 0.3 0.4 3.2 2.7 2.3 2.1 1.6 1.2 3.7 1.5 0.5 3.8 3.3 2.8 2.3 2.2 1.7 1.3 3.6 1.7 0.6 4.1 3.2 2.9 2.4 2.3 1.8 1.4 3.5 1.9 0.8 4.3 3.0 2.9 2.4 2.4 1.9 1.3 1.4 1.8 0.7 2.0 2.5 2.8 2.3 2.3 1.8 1.3 1.3 1.6 0.9 2.3 2.6 2.7 2.4 2.1 1.7 1.4 1.2 1.5 0.5 2.4 2.5 2.6 2.3 2.1 1.6 1.0 1.0 1.7 0.8 2.4 2.8 2.5 2.2 2.0 1.5 1.0 1.2 1.8 0.6 2.2

直方图说课稿

《直方图(1)》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进行数学交流。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直方图》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几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统计学”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在三个学段均有安排,教学要求随着学段的升高逐渐提高。这三章内容采用统计部分和概率部分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基本过程的不同侧重点来安排,分别是7年级下册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8年级下册的第20章“数据的分析”;概率部分为9年级上册的第25章“概率初步”。 对于直方图,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没有接触,这是本学段学习的一种新统计图。教科书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入手:从63名学生中选出40名参加广播体操比赛。选择参赛队员的一个要求是队员的身高应尽可能整齐。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选出符合这个要求的队员,教科书介绍了利用频数分布确定人选的方法。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是将数据分组,根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范围。参照极差,可以确定组距,进而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频数分布表给出了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身高分布在哪个范围,由此可以确定参赛选手的身高。对于连续性数据(如身高),分组后可以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来描述频数分布的情况,教科书介绍了根据频数分布表做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以及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表作出频数分布折线图的方法。教科书这样安排,是结合一个实际问题介绍了如何利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方法,从而使得对于统计图表的认识具体化。 根据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 (2)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 (3)会列频数分布表 2.数学思考 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列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感受列频数分布表的作用 3.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运用频数分布表的能力以及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4.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地利用频数分布表分析数据。

用样本频率分布体分布

用样本频率分布体分布

————————————————————————————————作者:————————————————————————————————日期: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荣成二中宋海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出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实例引课 为了解某地区女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不仅要了解其平均身高,还要了解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 为了解某次考试成绩,不仅应知道平均成绩,还应知道90分以上占多少,80分~90分占多少,……,不及格占多少等. 要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需要从总体中得到一个包含大量数据的样本,并且把这些数据形成频率分布,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样本数据的特征,从而估计总体的分布情况。 2.引出课题: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看下面的例子 某钢铁加工厂生产内径为25.40mm的钢管,为了掌握产品的生产状况,需要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测。又由于产品的数量巨大,不可能一一检测所有的钢管,因而通常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如果把这些钢管的内径看成总体,我们可以从中随机抽取的100件钢管进行检测,把这100件钢管的质量分布情况作为总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来看待。根据规定,钢管内径的尺寸在区间25.325~25.475内为优等品,我们特别希望知道所有生产的钢管中优等品所占的比例,这时就可以用样本的分布情况估计总体的分布情况。 下面的数据是一次抽样中的100件钢管的内径尺寸:(幻灯示). 25.39 25.36 25.34 25.42 25.45 25.38 25.39 25.42 25.47 25.35 25.41 25.43 25.44 25.48 25.45 25.43 25.46 25.40 25.51 25.45 25.40 25.39 25.41 25.36 25.38 25.31 25.56 25.43 25.40 25.38 25.37 25.44 25.33 25.46 25.40 25.49 25.34 25.42 25.50 25.37 25.35 25.32 25.45 25.40 25.27 25.43 25.54 25.39 25.45 25.43 25.40 25.43 25.44 25.41 25.53 25.37 25.38 25.24 25.44 25.40 25.36 25.42 25.39 25.46 25.38 25.35 25.31 25.34 25.40 25.36 25.41 25.32 25.38 25.42 25.40 25.33 25.37 25.41 25.49 25.35 25.47 25.34 25.30 25.39 25.36 25.46 25.29 25.40 25.37 25.33 25.40 25.35 25.41 25.37 25.47 25.39 25.42 25.47 25.38 25.39 上面的100个数据有点散乱,从中很难看出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必须对样本数据用统计的方法加以概括和整理。下面我们列出这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步骤如下: (1)计算级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5.26-25.24=0.32 (2)决定组距与组数(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组数常分为5~12组) 如果组距定为0.03,那么 级差/组距=0.32/0.03=10 2/3 于是应将样本数据分成11组(组距还可以定为其他的数值) (3)决定分点

用样本估计总体

用样本估计总体一、基础知识 1.频率分布直方图 (1)纵轴表示频率 组距 ,即小长方形的高= 频率 组距 ; (2)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率 组距 =频率; (3)各个小方形的面积总和等于1 . 2.频率分布表的画法 第一步:求极差,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极差组数 ; 第二步: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 第三步: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3.茎叶图 茎叶图是统计中用来表示数据的一种图, 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就是从茎的旁 边生长出来的数. 4.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定义 (1)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3)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n个数据x1,x2,…,x n的 平均数x=1 n(x1+x2+…+x n).

5.样本的数字特征 如果有n个数据x1,x2,…,x n,那么这n个数的 (1)平均数x=1 n(x1+x2+…+x n). (2)标准差s=1 n[(x1-x) 2+(x 2 -x)2+…+(x n-x)2]. (3)方差s2=1 n[(x1-x) 2+(x 2 -x)2+…+(x n-x)2]. 二、常用结论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常见结论 (1)众数的估计值为最高矩形的中点对应的横坐标. (2)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3)中位数的估计值的左边和右边的小矩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 2.平均数、方差的公式推广 (1)若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则mx1+a,mx2+a,mx3+a,…,mx n+a的平均数是m x+a. (2)若数据x1,x2,…,x n的方差为s2,则数据ax1+b,ax2+b,…,ax n+b 的方差为a2s2. 考点一茎叶图 [典例](优质试题·山东高考)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 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 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和y的值分别为() A.3,5B.5,5 C.3,7 D.5,7 [解析]由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可得65=60+y,解得y=5,又它们的平

1.5.1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设计

1.5.1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组:王文英【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统计内容学生已经对数据统计全过程有所体验,高中阶段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随机思想,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其中包括:统计意识、统计方法及对统计结果的正确认识。本节课《用样本估计总体》是高中必修三第一章第五节“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第一课时---估计总体的分布,是抽样方法及数据的数字特征内容后又一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对样本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之—画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同时为学生后面在选修1-2和选修2—3统计案例的学习及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②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并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 ③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数据的总体分布。 (2)能力目标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 (3)情感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提出,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及各学科的方法,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并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数据的总体分布。 教学难点:利用样本数据对数据的总体进行估计。 【学情分析】 1.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生活经验,对本节课所提供的生活实例也有所体会,为新知识的学习与新方法的掌握打下了基础。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1)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会影响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与思考。(2)学生虽然在初中对这部分内容有所学习,但因遗忘等原因,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会有一定困难。 【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895年,在伦敦有106块男性头盖骨被挖掘出土。经考证,头盖骨的主人死于1655—1666年之间的大瘟疫。人类学家分别测量了这些头盖骨的宽度,数据如下所示(单位:mm) 146 141 1 142 4 140 9 141 0 140 141 143 2 36 141 14 3 143 141 4 7 142 146 14 46 153 148 1 6 141 140 139 8 142 9 143 148 138 149 146 141 142 144 4 138 150 148 2 14 3 143 148 141 145 141 请大家思考:用什么统计图可以直观表示上述数据的分布状况?你能根据上述数据估计在1655—1666年之间英国男性头盖骨宽度的分布情况吗?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图?不同的统计图适合描述什么样的数据? 问题2:对于本题,我们用什么统计图描述比较合适? 问题3:如何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基本步骤是什么?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教科书结合实例展示了频率分布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对于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重点放在比较它们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适用场合上,使学生能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人通过混用这些(描述平均位置的)统计术语进行误导.另一方面,教科书通过思考栏目让学生注意到,直接通过样本计算所得到的中位数与通过频率直方图估计得到的中位数不同.在得到这个结论后,教师可以举一反三,使学生思考对于众数和平均数,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进一步,可以解释对总体众数、总体中位数和总体平均数的两种不同估计方法的特点.在知道样本数据的具体数值时,通常通过样本计算中位数、平均值和众数,并用它们估计总体的中位数、均值和众数.但有时我们得到的数据是整理过的数据,比如在媒体中见到的频数表或频率表,用教科书中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总体的中位数、均值和众数的估计. 教科书通过几个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描述平均位置的特征是不够的,还需要描述样本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通过对如何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使学生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科书通过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用样本数字特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阅读与思考栏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布的数字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维目标 1.能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能用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并结合实际,对问题作出合理判断,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领悟“用数据说话”的统计思想方法;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判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能够辨证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对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据特征并作出合理解释,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体会样本数字特征具有随机性. 教学难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导入新课 思路1 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

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 教学重点: 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了解样本频率分布与总体分布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正确画法,体会分布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问题情境: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武汉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 二、操作讨论,构建新知 <知识探究1 改良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表> 问题1:如果标准太低,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标准太高,则不利于节水.那么你认为,为了较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了解哪些相关信息,做哪些工作? 【学生活动1】探究讨论,得到结论: ①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需要知道每个家庭的用水量 ②如何获得家庭用水量的有关信息?对家庭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③抽样时,样本容量定为多少比较合适?武汉市1000万人口,抽样10000比较合适 课堂上为了处理数据的方便,我们理想化地抽取100个数据的样本,比如: 通过抽样调查,获得100户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如下表(单位:t) 3.1 2.5 2.0 2.0 1.5 1.0 1.6 1.8 1.9 1.6 3.4 2.6 2.2 2.2 1.5 1.2 0.2 0.4 0.3 0.4 3.2 2.7 2.3 2.1 1.6 1.2 3.7 1.5 0.5 3.8 3.3 2.8 2.3 2.2 1.7 1.3 3.6 1.7 0.6 4.1 3.2 2.9 2.4 2.3 1.8 1.4 3.5 1.9 0.8 4.3 3.0 2.9 2.4 2.4 1.9 1.3 1.4 1.8 0.7 2.0 2.5 2.8 2.3 2.3 1.8 1.3 1.3 1.6 0.9 2.3 2.6 2.7 2.4 2.1 1.7 1.4 1.2 1.5 0.5 2.4 2.5 2.6 2.3 2.1 1.6 1.0 1.0 1.7 0.8 2.4 2.8 2.5 2.2 2.0 1.5 1.0 1.2 1.8 0.6 2.2 问题2:从表中随意记录下的数据中很难直接看出规律,因此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回顾你看到全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后是怎样分析的?

必修三2.2.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案)

. . . .. ..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案 A 第1课时 教学容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 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 在NBA的2004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下﹕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1,36,36,37,39,44,49,50 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28,38,39,51,31,29,33 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 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二、探究新知 探究1: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较为合理地确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一)(解析版)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一)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频率分布的过程中,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②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40,0.125,则n的值为240; ③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等于该小组的频率; ④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一个端点顺次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⑤每一个总体都有一条总体密度曲线,它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 A.①③B.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样本越多往往越接近于总体,所以①正确;②中n=40÷0.125=320;③中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等于该小组的频率÷组距;④中应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顺次连接 起来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⑤中有一些总体不存在总体密度曲线,如“掷硬币”这样的离散型总体(结果是固定的,只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可能,且可能性相等),故②③④⑤错误. 2.观察新生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儿体重在[2 700,3 000)g的频率为() A.0.1 B.0.2 C.0.3 D.0.4 解析:选C.由题图可得,新生儿体重在[2 700,3 000)g的频率为0.001×300=0.3,故选C. 3.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某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其他小长方形面积之和的1 4,已知样本容量 是80,则该组的频数为() A.20 B.16 C.30 D.35 解析:选B.设该组的频数为x,则其他组的频数之和为4x,由样本容量是80,得x+4x=80,解得x =16,即该组的频数为16,故选B. 4.某厂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如图是抽检产品净重(单位: 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数据分组为[76,78),[78,80),…,[84, 86].若这批产品有120个,估计其中净重大于或等于78克且小于84 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A.12 B.18 C.25 D.90 解析:选D.净重大于或等于78克且小于84克的频率为(0.100+0.150+0.125)×2=0.75,所以在该范围内的产品个数为120×0.75=90. 5.对于向量a,b,c和实数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人教A版高中数学说课稿】必修三第二章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说课稿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说课稿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2.2.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随机抽样的三种抽样方法,他们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今天内容的学习,更能让学生们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

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由于内容较繁琐,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 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板书以传统的三块式为主,借助计算机教学)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屏幕显示」在NBA的2004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下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1,36,36,37,39,44,49,50 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28,38,39,51,31,29,33 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 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呢? 「设计意图」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本无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对接下来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通过这个例子引出我们今天将要讨论的课题。 2. 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屏幕显示课本探究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分析) (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 )「屏幕显示样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如课本P 56 本数据」 给出思考题:由上表大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通过讨论之后由学生回答,从回答的结果发现,我们很难从这些随意记录下来的数据中看出规律,为此,我们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用样本估计总体知识讲解

用样本估计总体 【学习目标】 1.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2.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3.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4.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5.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要点梳理】 要点一、频率分布的概念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其一般步骤为: 1.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要点诠释: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 1.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趋势. 2.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要点二、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 1.频率分布折线图的定义: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2.总体密度曲线的定义: 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 要点诠释: 总体密度曲线能够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息,能够精确的反映一个总体在各个区域内取值的规律. 要点三、茎叶图 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 要点诠释: 茎叶图的特征: (1)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在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 (2)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要点四、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1.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如果变量是分类的,用众数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班委会要作出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完美版)

在线分享文档 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够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 断和推测,能与同学进行交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根据有关问题查找资料或调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能用 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从而对总体有个体有个合理的估计和推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问题:2010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请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该年的30 天,记录并统计这30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求出这30天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 据此估计北京2010年全年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请同学们查询 中国环境保护网。 二、新课 师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如下表中的30天,通过上网得知北京在这30天的空 气污染指数及质量级别,如下表所示: 这30个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为107,据此估计该城市2010年的平均空气污染 指数为107,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 讨论: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算一算自己选取的样本的污染指数为多少?根据 样本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估计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2、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下面是老师抽取的样本的空气质量级别、所占天数及比例的统计图和该城市 2010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两张统计图,体会用样 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经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从样本获得的数据与总体的不完全一致,但这样的误差还 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较好的估计。 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抽取的样本绘制统计图,并和2010年全年的相应数据 的统计图进行比较,想一想用你所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合理? 显然,由于各位同学所抽取的样本的不同,样本的污染指数不同。但是,正如我 们前面已经看到的,随着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的增加,由样本 得出的平均数往往会更接近总体的平均数,数学家已经证明随机抽样方法是科学 而可靠的 . 对于估计总体特性这类问题,数学上的一般做法是给出具有一定可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教学设计

课题: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本节内容为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2章第2节第1小节——《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与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思想与使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要求学生系统地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做出推理与决策的全过程.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统计思想与确定性思想的差异,并能从所获得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 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科书选择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中总结、抽象出一般规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统计原理,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高中统计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与前面学习的抽样方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习完抽样方法后的第一节课;另一方面本节内容本身就是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后面即将要学习的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的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分析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利用它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理解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引言首先说明了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框架,明确了估计总体分布和总体数字特征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问题”的探究,引出对总体分布的估计问题及估计总体分布的途径的讨论,这个问题贯穿本节始终.通过对该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习列频率分布表和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最后又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尝试用直方图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了解频率分布与总体分布之间的关系,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1)在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合理分组; (2)理解分布的意义与作用. 3.学情与对策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由于内容较繁琐,

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生 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随机抽样有哪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2.随机抽样是收集数据的方法,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估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即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3.高二某班有50名学生,在数学必修②结业考试后随机抽取10名,其考试成绩如下: 82, 75, 61, 93, 62, 55, 70,68, 85, 78. 如果要求我们根据上述抽样数据,估计该班对数就需要有相应的数学学模块②的总体学习水平,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样本的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二)新课讲解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课时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三、课堂过程 【创设情境】 在NBA的2004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下﹕ 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1,36,36,37,39,44,49,50 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28,38,39,51,31,29,33 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 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展开讨论) 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 分析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用图将它们画出来,或者用紧凑的表格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作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二是利用图形传递信息.表格则是通过改变数据的构成形式,为我们提供解释数据的新方式. 下面我们学习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则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 〈一〉频率分布的概念: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其一般步骤为: (1)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整体的分布说课稿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1)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2节第一小节《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下面我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等方面围绕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汇报我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与解读。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知识结构 ①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 ②本节的知识结构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在高中统计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与前面学习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前面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节约费用等方面考虑,一般是从总体中收集部分个体的数据来得出结论,即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而样本中的数据依旧是杂乱无章的,我们无法从众多的数据中来提取信息,因此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这些数据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常常借助于图、表、计算的形式来分析数据,帮助我们找出数据中隐含的信息,并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因此样本频率分布直方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就出现了,同时它也是我们通过样本研究总体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它与后面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在思想上是一致的,都为后面学习总体密度曲线和正态曲线做铺垫,并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习过频数条形图,在初中就知道了分布的初步概念,对用样本估计总体有一定的认识,也已经学过把样本数据表示成频率条形图的形式,能从图表上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对用图表反映知识有一定的意识,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虽然有些学生对直方图有所接触,但具体的操作步骤并不熟悉,同时,学生根据图形处理数据的能力不足,更不会利用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常见的数学思想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表面层次上。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并利用它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作出总体估计,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思想与运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系统地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做出推理与决策的全过程.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统计思想与确定性思想的差异,并能从所获得的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决策.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科书选择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中总结、抽象出一般规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统计原理,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幻灯出示样本数据。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