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百孝经圣训辑要

百孝经圣训辑要

-

今值末後 世風不古 綱紀湮沒 導致人道反常 君臣無義 父子不親 男不忠貞 女鮮柔順 夫不義 而婦陵 兄不友 而弟不恭 舉念違道 行為脫軌 造罪招愆 人心用學識來提昇 價值以物質來衡量 五常作瓦屋班唾棄 三綱如亂世般動蕩 人心失去本質 道德如天方夜譚 是以百孝經傳世 廣佈流傳 希能自上而行於下者 自先而施於後者 使老中青少皆明孝之本義 以格物致知入手 誠意正心 行出孝字 冀挽世人之心歸仁 知義理謹禮規守信實 寄望有志之士 撥亂反正兼善天下 使百孝經蔚蔚成風化 亦是天下眾生之福澤也

西元二00五年 歲次乙酉 仲夏 路中一為序

夫堯舜之道 文武之規 聖德百代感召 萬民欽服 皆是以孝垂化群黎也 觀今學修之儒者 力行之士 幼壯能孝弟 耄耋能好禮 不從流俗者 鮮矣 故聖賢仙佛殫精闡百孝經訓 是期世人明體達用 竭力著百孝經義 是匡世道正紀肅綱 又惟恐後人行之不徹 難見實踐之功 故飛鸞垂世 金口木舌 忠告善導 望能振聾啟瞶 移風易俗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仁孝之德 必以中和成行也 欲中和不失 當持敬存養 持誠省察之 誠敬一發 定靜隨之 安慮而得 盡其本性 以全體大用 茍至如此 則智仁勇皆可沛然充之 不因富貴貧賤 寵辱優渥而改其途也 不因成敗得失 窮達險夷而失其職也 則孝行久矣 孝至恆矣 故誠敬二字乃孝之基 處順處逆 無往不宜也

夫經者 徑也 通行之路也 是故學修士儒 欲紹繼聖賢遠志 當明盡百孝經義 二六時中 一以貫之 正五倫百端 八德流行也 以開萬古之教化 尊千秋之根杫矣 是為序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歲次乙酉 孟秋 仲尼序於濟德宮

道育天地 運行日月 萬物長養

一寒一暑 陰陽消長

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然後夫婦 父子 君臣 上下 進而禮義樂章

 

宇宙間息息相關 禮之始 孝居上

天地明察 神明彰

歷代的先王 以孝治國安家邦

聖賢仙佛 孝慈為標榜

 

孝悌 仁之本 本立道生

上天降幅 祥瑞臻 家運昌隆

事事順暢 子孫代代康寧

反之 有如車離軌 災禍不斷

故君子應以孝當先 怡謹盡孝 尊親事親為大 慎恭篤行

凡為人子 孝敬是先 其次友愛 協和兄弟

若非父母 豈有此身

試問身從何來 親為生我之本

孝為何事 人所自有之心也

慈烏反哺 由知報恩

人而不孝 烏雀不若

 

孝之道 言不可得而盡也

盡得小孝 可稱端人良士

盡得大孝 即可入聖超凡

家家孝友 兄弟雍和

息事省爭 安分循理

 

孝行由自親長而推之

始于事親則家和 中于事君則國安

終于立身行道 揚名于後世 以顯父母 罔極之恩 報於萬一 稱蓋世之孝也

夫孝乃天之經 地之義也

綱常倫理 首重乎孝

千經萬典 猶以孝悌為先

當思父母

撫育栽培 推乾就濕之恩

及不忍孩子飢寒之心

觀羊有跪乳之恩 鴉有反哺之義

人生於天地之中 萬物之長 亦應知孝親

順親之意 承親之志 顯親之名

 

雖父母有過 當是諫而不逆

婉容愉色 勞能無怨 勿有惱怒愁煩之態

下氣怡聲 竭己心力之奉親 以得歡心為本

冬暖夏清 晨昏定省

雖為菽水雞豚之養 猶勝於親歿之椎牛之祭也已矣

古有廿四孝 各居賢名 現代孝子女 幾顧親心

科技多昌盛 文明之下 天性多泯滅 弒親可聞 智士於靜夜 捫心自想 父母生養苦 數十寒春 一朝兒長成 各立門戶 兒供親溫飽 以博孝名 侍老少所需 體恤關心 毋以養犬馬 一般心情 莫待親不在 空燒紙金

 

想想孩提時 有過親不怪

今父母有錯 你卻恨難排

無冤不成家 父子互為債

退一步思量 海闊天空白 關係可改變 只要心存愛

夫先王之道 莫大於孝 仲尼

之教 莫本於孝

欲成聖人之全德

必立孝以誠其身 廣其忠恕

 

孝者 人倫之始 大道之基 事親之本也

冠乎眾德而開其端

本乎聖志而立其基

首乎善行而達世範

尊乎宗祖而淵流長

誠乎親朋而忠社稷

終乎慕親而身示道

故推其孝悌 以奠萬德之基 注萬世之源 已行無慊 達純德全孝 以宜家宜國人

孝悌 德行第一事

故曰 行仁之本

始以事親 中以事君 終以立身

愛親者 不敢惡於人

敬親者 不敢慢於人

 

事雙親

氣要平和 色要溫雅 語要真誠 心要寬慈怡 不可冷淡心 不可生煩惱心 不可生驚怖心 不能有愁悶心 不能有難言 不能有愧恨心 居則致其敬 養則致其樂 病則致其憂

喪則致其哀 祭則致其嚴 是故

子曰

安民親愛 莫善於孝 親民禮順 莫善於悌

眾善之首 乃孝為先

孝者德之本歟 教之所由生也

是以為人子 當侍親無違 事之以禮

於居 養 病 喪 祭

必敬 樂 憂 哀 嚴

時時持孝之始 切切體孝之終

盡心竭力 勞而無怨矣

 

繼能宜廣此心

推至社稷 親親仁民 孝事於君

立身行道 以忠孝節義制身謹度

察古今聖賢輩 皆為忠孝士 能持忠孝大義者 方為孝子乎

其為人也以孝悌 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作亂者 未之有也其所聞

先王之道經天下 禮之用也和為貴

恭近於禮訪賢良 文能安邦武定國 忠臣出於孝子弟 精忠報國岳武穆 三顧茅廬亮出仕 李密

陳情誓盡忠

 

聖朝以孝政經綸 亙古明君舉孝廉 周公

吐握民歸心 德孝輿也國之基

令德也夫無貳心 恕思明德以民政令

信為天地之大本 用之以國安民心 堯帝禪讓舜

攝政 不久天下以大治 四海昇平

天下溺 援之以道

闡道宏德 不遺餘力

明體達用 本立道生 樹立典範

禮之規循 義之濟貧 孝之竭力體行

神色恭敬 誠懇態度

奉養雙親 慎行其身

大孝尊親 其次弗辱 其下能養

 

身也者 父母之遺體也

行父母之遺體 敢不敬乎

居處不莊 非孝也

事君不忠 非孝也

蒞官不敬 非孝也

朋友不信 非孝也 戰慄無勇 非孝也 災及於親

父母恩德 南山巍巍 生我劬勞 衣食無缺

拊我畜我 長我育我 出入腹我 顧我寶貝 日夜伴隨 綻放光輝 日復一日 始盡無悔 歲月人催 臉頰憔悴 換得兒女 功成名位 欲報恩德 孝心為貴 親親為大 仁者德培

孝子事親 居致敬意 晨昏定省 虔誠以對 承歡濃情 微言禮節 菜根淡薄 方是真味 養親和樂 氣平悅色 愛心關懷 不至無微 事親幾諫 見志不從 順意承志 委曲無違 了然根源 正心修身 立身行道 光耀門楣

事親竭心力 和順誠敬矣

出告反面 合乎情與理

能設身處地 婉容低聲氣

遠慮周而密 往來識大體

鞠育之恩情 永銘記心底

點水泉湧報 效聖法賢奇

敦品更勵志 言行不越矩

 

綱常與倫理 用心來倡提

恢復那古禮 移風挽頹溺

承先啟後進 宜鞏固根基

反樸歸真 少煩惱憂慮

萬靈之首兮 孝行來力舉

齊家和安樂 能立身與揚名 威儀傳千里

竭力孝父母 小心存敬意

愼勿慢親顏 凡事體用心

奉勸世上人 供養父母親 常當孝順兒

親恩重如山 抱之育之憐

知養生孝親 人子望厚報

有親不能孝 何以堪稱人

居敬表孝心 衣食備其全

時時來體踐 昊天罔極德

 

仁孝若推廣 治家則家齊

天理仁風施 明道覺性真

倫常若遵蹈 純孝己克全

侍側和悅態 恭敬德懷愼 堯舜

之孝行 世人須效法 十哲立楷模 廉潔閔子騫 千秋萬人頌 白陽立典範 聖賢德業永留傳

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孝道乃為人之根本 本立道生 家和萬事興

惜乎世人不識真孝 倫常顛倒 道理不明

以致造下無邊罪過 苦海沉淪 何日盡矣

 

斯今臨義

白陽修士 當篤志力行

挽化社會不良風氣

推廣三代同堂 提倡道化家庭

實踐孝悌治家 振興禮儀之邦

此生立身行道於人間 少懷老安為心愿

行大大孝以慰父母 顯親揚名 開萬世太平 功崇德昭 孝範美評

孝子反古復始 不忘其所由生

是以求修身嚴謹 涵養中和 不敢偏離正道

若有心不存慎終之規 口不吐訓格之言

好利不厭 淫行無度

私心詭譎 從惡如流

暴慢失禮 驕縱無德

忤親 逆親 傷親之心者

悔悟 思痛 改過

回復到赤子純真之情性

 

擇賢託身 以忠信仁義自勉

能知所務 知所執

自強不息 又篤行信道

方為愛親 敬親 安慰親心之舉

更是轉禍為福之法 天道好還 絲毫不爽 至理之言勿忘

觀今之天下 而言孝悌

人幾視為迂腐之談 皆謂不適于用乎

如今不重孝悌之人多也

聖人之德 本於人倫 堯舜

之道 不外孝悌

古來旋乾轉坤之偉人 皆出自孝悌中來哉

 

不孝與不悌相因 事親與事長並重

故薄於倫常之地者 必無真事業

所謂入則孝 出則悌

人人興起 家家慕傚

則漸還淳古之俗

天下萬善孝為之本 眾當自省 勉勵行之 福報自臻

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 以養父母 孝無始終

孝順不失 保其祿位 敬事則順 可以化民

則天之明 孝之大也 天地之經 民之也行

 

先王之教 陳以德義 博愛之心 莫遺其親

明王以孝 治天下也 以事其親 百姓歡心

有覺德行 四國順之 災害不生 天下和平

 

聖人之德 加以孝乎 容止可觀 以臨其民

成其德教 行其政令 君親臨之 仁德歌頌

莫善於孝 教民禮順 安上治民 風調雨順 修身慎行 通於神明 天祐社稷世大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