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 农产品贸易一改以往长期顺差的局面, 已连续几年出现逆差。虽经多方努力,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度缩小, 但今后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本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缩小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战略调整思路。

[关键词]农产品; 对外贸易; 逆差; 战略调整

作为一个具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早已被世界贸易伙伴广泛关注。因此,我国农业贸易不仅在国内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市场上也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量。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后, 农业发展将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几个部门之一。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 又有负面的压力与动力同在, 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就这些影响的积极意义而言, 那就是中国农业将有可能在国际贸易的驱动与引导下, 引发在结构上、技术上、制度上的一场革命, 由一个以安全为基本目标的农业, 改造成为建立在市场制度上的商品农业, 进而成为适应全球贸易的现代化贸易农业, 这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 也是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加入WTO后, 我国农业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农产品贸易一改以往长期顺差局面, 已连续三年出现逆差。虽经多方努力,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大幅度缩小, 但今后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扩大农产品出口, 扭转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局面, 实现农产品进出口均衡增长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目标。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

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战略意义。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2005年-2006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

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500亿美元大关,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

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看, 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空前提高: 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已降至15. 3% , 远低于62%的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 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大宗农产品关税配额的准入数量已达到承诺的最终水平。加入WTO以来,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 但仍呈现大进大出中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基本格局。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双增长, 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大幅度缩小。2006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634. 8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8%。其中, 出口额为314. 0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9%; 进口额为320. 7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7%。农产品贸易逆差由去年11. 4亿美元缩小为6. 7亿美元, 下降41. 3%。

从主要农产品具体情况看, 2006年我国大米出口123. 7万吨, 比2005年增长84. 1%; 大米进口71. 9万吨, 比2005年增长37. 7%。小麦出口111. 4 万吨, 比2005 年增长28. 5%; 小麦进口58. 4万吨, 比2005年减少83. 5%; 玉米出口307万吨, 比2005年减少64. 3%; 玉米进口6. 5万吨,比2005年增长15倍。大豆进口2827万吨, 比2005年增长6. 3%。2006 年我国棉花出口1.

3 万吨, 比2005 年增长160%; 棉花进口364. 5万吨, 比2005年增长41. 7%。食用植物油出口40万吨, 比2005年增长75. 5%; 食用植物油进口677. 4万吨, 比2005 年增长9%。食糖出口15.

4 万吨,比2005年减少57%; 食糖进口137. 4万吨, 比2005年减少1. 2%。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农产品进出口继续较快增长。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7年增长, 并创出历史新记录。但是, 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势如果继续下去, 不仅会造成和增大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逆差, 而且进口农产品规模过大会对我国农业带来冲击, 进而影响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必须重视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特别是大宗农产品, 如棉花、大豆进口过多, 会影响国内生产的发展。

三大发展趋势

体制下的国际农产品贸易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三大特征或三大趋势。

一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功能化、安全健康化

①多样化, 是指农产品由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致力于提高生活质量转化。这表现为农产品的范围不仅包括衣食类农产品, 而且包括观赏类农产品, 如花卉、园艺不仅包括初级农产品, 而且包括加工型农产品不仅包括以传统方式种植、饲育的农产品, 而且包括以现代高科技定向强化的农产品, 如转基因食品。②优质化, 是指初级农产品在品种与品质上的专用化。现代社会中农产品特别是加工型农产品的多样化, 是以初级农产品的专用化为前提的。这种专用化通过一系列品种分类、品质分级的措施予以确保。谷物、糖料、油料、水果蔬菜、肉类、乳类等等, 均有专门的品质要求。③功能化, 是指现代农产品加工中通过人工强化手段而获得的特定功能。功能化同样也表现在纺织品和家具产品的材料改性上。农产品的功能化的目的, 是尽可能更准确、全面地适应不同类型人群、不同生理条件时的营养需求、生理需求、感官需求以及文化需求。④安全健康化, 有两种理解。其一是狭义的卫生角度的理解, 这就是说农产品应达到卫生健康标准。其二是广义的环境保护角度的理解, 这就是说农产品应是“绿色”产品。显然, 对安全健康化的广义理解包括对它的狭义理解。值得注意的是, 在国际农业贸易中, 正越来越重视基于这种广义理解即从环境保护角度来审视与处理有关安

全健康问题。

二初级产品深加工化

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化的发展, 来自以下三方面因素的推动①农产品加工能克服农产品的易腐问题与存储问题, 从而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跨季节、跨年度消费以及跨地区、跨国家消费②农产品加工能从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功能、形态、包装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营养、健康、卫生、经济、文化、心理等诸多需求。③初级农产品加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当初级农产品由原始形态加工成谷物制品、棉毛制品、油制品、奶制品、肉制品、酿造制品等等时, 其经济效益就能提高几倍、几十倍、上百倍, 以至更高。

三国际农产品贾易制度化

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化一直是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竹至世界贸易组织一系列国际谈判的主题之一。有关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协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农业协定有关卫生和植物标准协定有关技术性贸易障碍协定以及纠纷处理机制。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制度化, 既有助于促进贸易的自由化, 又有助于推动贸易的规范化。这些无疑会使国际贸易的参与国获益。

四国际农贸趋势两重性

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三种发展趋势具有两重性。①这些发展趋势是必然和合理的。它们体现着现代社会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方向, 体现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体现着市场机制在调节贸易活动中的杠杆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国际贸易关系中公正与公平原则。

②这些发展趋势对各个国际农产品参与国的得失影响并不一致。

正是由于第二重性质, 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三种发展趋势构成了对加人体制的发展中国

家包括中国农业的压力与挑战。这是因为在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功能化、安全健康化方

面, 在初级农产品深加工方面, 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是弱者在农产品贸易制度化方面,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既不是主要的利益保护对象,也不是主要的受益者。然而, 又由于第一重性质, 上述压力和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无可选择与不可回避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而且应当以积极的姿态来正面应对。

竞争性挑战

中国农业的弱势地位使中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分为两类市场, 即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上, 中国一直受到来自国外的进口农产品的竞争性挑战在国外市场上, 中国也一直受到其它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的竞争性

挑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类国家①欧盟、北美、澳新等农业发达国家②新兴工业化的东亚国家韩国与东盟③作为潜在竟争对手的拉美国家与中亚非洲国家。中国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面临的进口竞争压力主要在以下领域谷物、油料、棉花等种植领域林业领域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领域。中国在这些领域中将遭遇的主要挑战分别为谷物, 来自北美油料, 来自北美与东南亚棉花, 来自澳、新林产品, 来自东南亚、拉美、北欧纸浆深加工型农产品,来自欧盟、北美、澳新。在国际农产品市场方面, 中国现时的出口空间相当狭小。第一, 中国农产品贸易顺差区主要为东亚的邻近国家与地区。1997年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农产品进出口值占中国农贸总值的69.15%。所产生的农产品贸易顺差为中国农贸

顺差总额的122.3% 也就是说, 中国在世界上其它的农产品贸易区如北美、欧盟等皆为逆差。第二,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优势领域, 基本为四个初级农产品生产领域。它们是蔬菜、水果、干果领域猪禽产品领域水产品领域中草药产品领域。在这些传统的贸易顺差区与传统优势出口领域中, 中国会面临着日益增强的来自区内外贸易参与国的挑战。这些挑战首先来自贸易顺差区内的东亚国家, 其中有东南亚在果蔬领域、猪禽领域和水产品领域的挑战, 韩国在中草药领域的挑战其次, 来自区域外的欧、美、澳新及拉美等国的挑战, 特别是当中国打算将农产品出口到那些地区的市场时, 所遭受的挑战将十分激烈。

运营障碍分析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状况

中国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实质上是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挑战。这种竞争能力涉及农产品的品种, 品质方面。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除少数品种外, 基本上不具有竞争优势。这主要表现为①中国的初级农产品因缺乏严格与细致的分级分类而没有足够的多样性, 中国加工型农产品的多样化与发达国家相距更远。②中国的农产品品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在种植业与养殖业方面基本实现了良种化, 在加工产品方面实现了功能化, 但中国尚未做到。③中国农产品在达到国际安全健康标准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一点既体现于中国农产品的内在成分如化学残留物, 菌类总数等上, 又体现在农产品的包装上包装材料, 包装方式。它们已日益成为中国农产品进人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的主要障碍。

二偏畸的农业结构

长期以来, 中国一直以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而且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唯一目标, 因而可以将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农业称为“安全农业”, 长期地单一地关注粮食安全已造成中国农业结构的偏畸。这就是在现代农业的诸门类中以种植业为主, 在种植业中以粮食生产为主, 在粮食生产中以高产作物为主。这种偏畸农业结构的问题是第一, 它不符合资源利用的优势原则, 为了粮食而进行的围湖造田、毁林造田、毁草造田等行动, 不仅是逆自然资源优势而行, 而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二, 这一结构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农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理应以追求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 但这一结构导致了对于具有优异品质、

独特功能、从而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与广阔市场前景的农产品品种的忽视。这样, 这一农业结构既从农产品的品种、品质上, 又从土地和生物资源潜力上, 伤害了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三散漫的农业经营制度

中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 虽已完成由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模式向以家庭承包制为基本

内容的经营模式的过渡, 但尚未完成向现代市场制度的接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农业经营应完善三个方面的体制与制度建设①农产品生产中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肥、农业机械、技术咨询服务系统②农产品销售中的合作制如股份合作与契约制如购销合同③农业经营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如灾害保险及其它类型的经营风险保险。然而现在的中国农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散漫的、随机的、小农式的。上述三类制度仅在少数地区开始蕴酿、筹建与实施之中。它们既未成熟, 也未普及, 这必然会相当严重地影响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四落后的农业科学技术

在农业科技方面,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相当明显。以花卉业的单位面积产值万美元公顷为例,这一产值在荷兰为44.8、在以色列为13.0、在哥伦比亚为1.0、在中国为0.8。另外, 在发达国家中,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80%-85%,而在中国仅为30%-35%。中国农业科技的最突出成就是在高产粮食作物的育种方面, 而在下述领域中则有相当大差距, 它们是具有专项功能作物品种的培育具有优异内在品质的作物品种培养在中国资源条件下的如干旱、缺水、薄土层、坡地、盐碱土等成套农业产业化技术能够适应SPS与TBT规则和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如残留物控制、包装技术等。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来讲, 在适应SPS与TBT规则方面的差距或许更为突出, 其次是产品品种与品质方面的差距。

五初级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业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从总体看在农产品加工业与整体农业的产值之比方面, 中国为0.8比1.0, 而发达国家为3~4比1.0;在初级农产品加工的比例方面, 中国为20%-30%,而发达国家为90%以上, 其中深加工为70%以上;在加工类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例方面, 中国小于30%, 而发达国家达80%;在加工类产品相对于初级农产品的增加值方面, 中国仅为2-3倍, 有的甚至为0.5倍, 而发达国家平均高达5-7倍在农产品加工业与初级农产品生产业的劳动力之比方面, 中国远远小于1, 而发达国家远远大于1。如果再进一步深人考察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品种和品质、加工技术等方面,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更加明显。这一切表明, 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初级水平,它远不能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力量。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的因素分析

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今后还会有所变化, 可能会重新出现顺差, 但长远来看, 出现

逆差的几率更大, 逆差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虽然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继续增长, 但由于农产品出口面对的不利因素增加,尤其是日本、欧盟等提高农产品进口的质量安全性指标以及人民币升值、禽流感疫情等因素, 可能会导致农产品出口增长率下降。同时, 我国对进口某些外国农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当大, 特别是大豆、棉花、油料作物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这是由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发展结构所决定的。

1.我国农业资源不足是贸易逆差根本原因。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几年出现逆差, 其根本原因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相对不足。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不足, 并且优先确保国家粮食生产, 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效应明显的经济作物, 因此近几年大量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而且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这种情况是导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稳定、较快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以及油脂压榨业、纺织业和啤酒业生产较快发展的情况下, 通过进口方式解决大豆、棉花和大麦需求增长的问题。

2. 我国农业自身劣势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农业劣势具体体现在生产规模小、农民素质低和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三个方面。我国平均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为0. 4公顷, 而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国家每个农业生产单位经营的土地面积平均为76. 5公顷。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低, 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技术应用、信息获取与利用等形成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 由此产生的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低。我国农业的上述小规模、分散性、粗放型、初级产品为主的特征, 无法与规模型、集中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国外农产品展开竞争。

3. 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扭曲的国际竞争环境。尽管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WTO “农业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际农业竞争环境, 但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普遍对农业实施高额补贴政策, 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 也严重损害了我国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利益。此外,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新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反倾销是我国农产品走出去的巨大威胁。目前, 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 技术壁垒不但没有减少, 发达国家还采取绿色壁垒、环保措施来限制农产品进口, 主要有: 检验检疫壁垒措施、身份认证壁垒措施、知识产权壁垒措施、食品标签壁垒措施等等。再就是特保条款、“非市场经济”的反倾销、过渡性审议机制等也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构成威胁。譬如, 作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美、日、欧等国家为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加强对我国的反倾销力度, 对我国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就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农业革命

中国加人WTO以后, 中国农产品市场与国外农产品市场将面临一个彼此开放的新的贸易格局。这要求中国需要对农业发展的若干基础观念进行认识。它们包括农业地位、农业结构、农业制度方面。无论从深度看还是从广度看, 中国加人世贸很可能带动中国农业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一以贸易农业取代安全农业中国农业发展, 首先需要在思想认识上的重大转变。中国长期以来以“粮食安全”为主导的农业思想,不仅产生了一个单一的、低质量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安全农业”, 而且产生了一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经济效益低下”的错误认识。这一认识既隐含在“农业为基础、工农业为主导”、“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等决策原则中, 又实际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乡镇企业实践中。甚至至今仍有一些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者认为, “从长期发展看, 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下降将导致农产品贸易由盈余转为逆差”, 并且“不可扭转”, 因而应“促进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如果将这一转移理解为由初级农产品生产业向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转移, 那将是合理的

如果理解为主要向与农业无关的部门转移, 那将是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误解,是中国发展具有高度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的最大思想障碍。

具体而言,中国农业应当完成由安全导向过渡到商业导向, 由国内需求导向过渡到国际贸易导向,由计划经营过渡到市场经营, 由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过渡到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由单一型结构过渡到多样化结构, 由小农式经营过渡

到产业化经营。

二由多样化初级农产品生产结构取代单一型结构

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竞争优势的多样化的初级农产品生产结构, 既有必要也

有可能。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条件建立起多样化农业的国家, 这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 极具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所形成的鲜明的地区差异同时, 由多样化结构带来的不仅是农产品生

产优势, 而且还有它的经济优势。1994年中国种植业的经济效益表明, 粮食/棉花/苹果/橘柑的效益之比为1.00/2.19/11.24/12.10。如果考虑到畜牧业与渔业等, 经济效益还会进一步

上升。中国多样化的初级农产品产业结构的具体落实, 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当地的综合农业资源条件②市

场条件③相应的生产技术的可获得性。

发展中国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应体现新的思路、新的创造。它既要寻找传统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自然资源中更为积极的要素, 更要寻找传统的被视为消极性自然资源中的积极要素。在中国有两类自然资源, 尤应优先重视。一类是山区, 另一类是干旱的荒漠地区。前者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谷”农业, 后者可以形成高效的干旱荒漠

农业。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在中国, 建立起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应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是洁净、卫生、安全性加工, 即表面处理意义上的加工;第二是强化初级农产品固有生物化学品质意义上的加工, 即MADE OF意义上的加工;第三是改变初级农产品固有生物化学性状意义的加工, 即MADE FROM意义上的加工;第四是复合性加工,即合成意义上的加工, 这就是说, 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实现多物品的功能组合。上述层次表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断加深, 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

四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

一切农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效果都表现为农产品, 而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则取决于它们的内在质量。从现代观念看, 这种内在质量主要包含三个部分①产品消费品质, 即产品为消费者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功能②产品环境品质, 即产品既不能影响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又不会妨碍自然环境③产品经济品质, 即产品应具有尽可能高的效益成本比。中国农业应由数量型转移到质量型轨道上。

五中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创新

中国以散漫的小农方式推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并不能构成现代化农业的经营体制与制度。中国农业要求一种以产业化为中心的体制与制度创新。它将具有三维功能有助于扩大产业规模有助于完善产业之间的产品链有助于满足产品的服务需求与营销需求。

六开辟更加广阔的国际农业贸易渠道与空间

国际农业贸易,不仅是指农产品贸易这样一种货物贸易方式, 还应包括更多的渠道与更广阔的空间。它们是①农业服务贸易, 如农业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管理技术的进出口, 技术咨询、农业基本建设工程, 农业金融投资等②农业劳动力贸易, 即与农业生产、加工、管理等活动有关的劳动力的进出口③农业资源贸易, 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租让。抓住这三个渠道和三类空间, 不仅从内涵上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 还可从外延上加强中国的农产品供给能力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面对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 客观上要求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加强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有效保护与促进。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 采取有效措施, 应对挑战。

1.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应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选择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并依照比较优势原则, 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等资源。要适当减少粮棉油糖等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 增加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如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前12种农产品依次为:生丝、天然蜂蜜、活猪、茶叶、花生油、玉米、黄麻和类似纤维、罐头肉及肉制品、蓖麻油、鲜肉及冷冻肉或冷却肉、大米、皮棉。依靠科技,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对我国农作物品种的保护,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品质, 以优良农作物品种为龙头, 搞好农产品品牌建设, 抓农产品出口创汇

基地建设, 形成我国农产品的特殊竞争优势。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是劳动力资源最富裕的国家, 因此, 积极发展蔬菜、水果、水产品和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 尽快缩短在生产技术、品牌、规格、等级以及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差距, 促进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增长。发展规模经营, 依靠先进科技,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化。积极引导从事农产品加工、经营的国有、私营、外资企业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 培育龙头企业。按农产品技术标准组织生产,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贸易, 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和高价值,而且可以通过有关加工过程, 提高产品的卫生和安全性能,既增加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又拓宽了农产品出口市场。国家应出台有关规范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出口农产品的政策, 通过提高出口企业的门槛和产品标准, 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向质量型转变。

3.充分利用WTO规则及协商机制, 用好“黄箱”、“绿箱”政策, 支持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及双边、多边的谈判协商机制谋求双赢结果, 努力创造良好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我国应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条款, 进一步扩大农业投资规模, 调整投入结构, 尤其要借鉴国际经验, 改革财政管理体制, 提高投资

效率, 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革农业“黄箱”支持政策, 积极研究和借鉴各国农业支持结构调整的经验, 将对部分“黄箱”支持措施转到“绿箱”支持的合法名义下来。我国可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对粮、油、糖等重点农产品的支持。从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卫生与食品检验等方面对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系统设计, 逐步实现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的国际化。合理利用非关税堡垒, 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工作, 限制国外有疫情农产品及劣质农产品的进入。

4.加强农业保护, 推进我国农产品公平贸易发展。在当今世界贸易中, 标准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之一, 我国应利用在WTO中的有利地位和享有的权利, 积极争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制定或修改的权利, 防止农产品进口国对我国农产品实行双重标准, 有效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努力建立我国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农业标准体系, 取得国际上的认可, 营造国际竞争优势。要重视和加强农产品全程安全质量管理, 必须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尽快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采取扶持农业保险的政策, 以保险取代灾害救济及价格补贴, 成为农民收益保险。调整国际贸易的市场方位,积极开拓我国农产品多元化出口市场。

参考文献

[ 2 ] (美) 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M ]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 3 ] 李业. 品牌管理[M ].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 4 ] 张传忠. 品牌战略精要研究[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

[ 5 ] 王新新. 品牌本体论——对品牌的另类解释,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网,

2006-12-12.

[ 6 ] 卫海英, 祁湘涵.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品牌资产生成研究

[ J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

[ 7 ] 白玉, 陈建华. 品牌生命周期的形成机理及其管理控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2, (12) .

[ 8 ] 史有春. 基于基本驱动因素的品牌投资决策分析[ J ]. 生产力研究, 2006, (7) .

中国农业银行概述

中国农业银行 一.农行简介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年1月,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了向公众持股银行的跨越。 作为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本行致力于建设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的一流现代商业银行。本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最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自营及代客资金业务,业务范围还涵盖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领域。截至2013年末,本行总资产145,621.02亿元,各项存款118,114.11亿元,各项贷款72,247.13亿元,资本充足率11.86%,不良贷款率1.22%,全年实现净利润1,662.11亿元。 本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3,547个,包括总行本部、总行营业部、3个总行专营机构、37个一级(直属)分行、351个二级分行(含省区分行营业部)、3,506个一级支行(含直辖市、直属分行营业部和二级分行营业部)、19,593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55个其他机构;境外分支机构包括7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处。本行拥有12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内9家,境外3家。 2013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本行位列第64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以2012年一级资本排名计,本行位列第10位。2013年,本行标准普尔发行人信用评级为A/A-1,穆迪银行存款评级为A1/P-1,惠誉长/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F1;以上评级前景展望均为“稳定”。 二.农行历程 1951年7月10日,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农业合作银行建立,隶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承担金融服务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的职责。1952年7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职能并入人民银行。 1955年3月,按照为农业合作化提供信贷支持的要求,正式以“中国农业银行”名称建立。1957年4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1963年11月,根据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再次建立,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65年11月,与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合并。 197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建立。 1984年6月1日,农业银行引进首笔世界银行贷款。 1985年6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首次统一行名字体。 1985年6月25日,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党委。 1993年12月,国务院明确做出“中国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 1994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向新组建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划转了绝大部分政策性业务。 1996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不再领导管理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1999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向新组建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 2004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 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总原则,中国农业银行进入股份制改革新阶段。 2007年9月,农行选择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八个省(区、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 2008年1月23日,农业银行明确提出“3510”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2008年3月,农行开始推动在6个省11个二级分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

[史前农业革命的主要农具是木石复合器] 木石

【内容摘要】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史前“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和耜。“农业革命”时期,农具的种类分为农耕用具、收割用具和加工用具三类。农耕类有耒、耜、锄、铲等;收割类有刀、至、镰、柌等;加工类有杵、臼、柫等,有些是木制,有些是石制,而大多演化为木石复合工具。在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了一批留存在远古土层中的木制农具的痕迹,而且,近年来出土了远古农具耒耜等考古实物。民族学调查也为研究远古农具耒耜等提供了许多旁证资料。考古发掘出的磨制石器刀、斧和斤(斫、斨),大多装有木柄,是古代狩猎、格斗、切割的武器,又是伐木、砍柴、斨材的工具;到“农业革命”时期,加工木石复合农具是磨制石器最基本的功能类型。此外,先民还发明了木石复合的汲水灌溉农具——桔槔等。因此,过去所谓“石器时代”(Stone Age)应该修正为“木石器时代”(Wood- Stone Age)。 【关键词】农业革命;木石复合农具;耒耜;臿;杵臼;桔槔;斧;斤;犁。 【作者简介】陈明远,人文学者,现居北京。 金岷彬,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在人类历史上,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出现,起初仅作为采集、渔猎活动的补充而已,在先民生活中,并不占有非常突出的经济地位。后来木石复合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柴尔德和布雷伍德把史前农业的发明称为“农业革命”,首先指出农业在史前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1],然而这个“农业革命”不是一下子产生的突发事件,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累。后人在考古与历史研究中才把“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加以联系。由此产生一个重要问题最初的农具究竟跟石器有多大关联?远古农业常用的专门的“农具”究竟是怎样的? 农业革命常用的农具是木石复合器。史前农具的基本形式,通常主体部分是木制、以木柄装上轻便的石质或骨质刃口(后代定型时主要是铁片头),不可能整体都由石质构成。 按照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可将古文献记载(纸上之材料)与考古发掘的文物(地下之新材料)两相印证。先看古文献关于农业起源所使用农具的记载。 一、古文献记载最初农具是木制 耒和耜(吕) 据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主要的农具,是耒(lěi)和耜(sì,原文“吕”),并非别的;只有耒耜的发明,才开创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 耒,象形字,是远古的一种翻土农具,形状像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尖头,用以松土。 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形,像一具直立的叉子,上端是直杆,下端分为两叉,旁边还有一只“手”。甲骨文里还有一个“耤(ji)”字,左边是一把“耒”,右边一个人形,上部有“手”,下部表现“足”的符号,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

重商主义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重商主义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重商主义直接催化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构成了发展经济学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增长, 外资大量流入,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扩大,使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重商主义的种种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重商主义; 对外外贸; 影响 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经济学说,但即使经济发展处于更高的阶段时,过去的经济学说仍然有效,它会在被扬弃和吸纳综合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新的环节。重商主义,既是一种理论思想,又是一种政策体系。本文拟对重商主义进行重新认识,分析重商主义的政策和措施,并从中引发一些对现阶段中国外贸发展的启示。 一、重商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阶段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重商主义的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来的。在许多经济学教科书中,重商主义被看作一种过时的、幼稚的、可笑的早期经济理论,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就曾尖锐地抨击过它。重商主义虽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它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主张都是为国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服务的。可以说重商主义是近代经济学的起点,是经济民族主义的理论代表,也是国家干涉主义的先导。欧洲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随着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欧洲商业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加之西欧对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掠夺,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各国,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财富,导致封建主义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和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货币财富成为各个阶级共同追逐的对象,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货币。与此同时,欧洲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庞大开支,日益需要大量货币。为了进一步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商业资本家要求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商业资本要实现货币资本的积累,要求国家保护,而封建统治者要进行宫廷挥霍与战争也需要得到商业资本支持,因而两者结成联盟,通过强有力的中央国家来推行新的体现商业资本利益的政策,利用行政措施,尽量地把货币吸收到国内来,重商主义就是这些措施在理论上的表现。它反映了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历史阶段。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Stanford和法国Montch- restien,他们认为货币即是财富,主张在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都保持顺差,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以增加货币的流进,因此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主要是直接管制汇率和贵金属交易的方法实现国内贵金属的存量增加。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Thomas·Mun,他们主张保持全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不反对本国金银的流出,只求有顺差即可,因此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则是以贸易管制政策为主要

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853年6月) 有一位思想极其深刻但又怪诞的研究人类发展原理的思辨哲学家,常常把他所说的两极相联规律赞誉为自然界的基本奥秘之一。在他看来,“两极相联”这个朴素的谚语是一个伟大而不可移易的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是哲学家所离不开的定理,就像天文学家离不开开普勒的定律或牛顿的伟大发现一样。 “两极相联”是否就是这样一个普遍的原则姑且不论,中国革命对文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却是这个原则的一个明显例证。欧洲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决定于现存其它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决定于俄国的威胁及其带来的可能发生全欧战争的后果。这看来像是一种非常奇怪、非常荒诞的说法,然而,这决不是什么怪论,凡是仔细考察了当前情况的人,都会相信这一点。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

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从那时起就在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黄金吸引之下迅速地发展起来。同时,这个帝国的银币——它的血液——也开始流向英属东印度。 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可是从1833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因此皇帝下诏严禁鸦片贸易,结果引起了比他的诎书更有力的反抗。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后果之外,和私贩鸦片有关的行贿受贿完全腐蚀了中国南方各省的国家官吏。正如皇帝通常被尊为全中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官吏也都被认为对他们各自的管区维持着这种父权关系。可是,那些靠纵容私贩鸦片发了大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却逐渐破坏着这一家长制权威——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间的唯一的精神联系。存在这种情况的地方,主要正是首先起义的南方各省。所以几乎不言而喻,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成规的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统治权。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 中国过去几乎不输入英国棉织品,英国毛织品的输入也微不足道,但从1833年对华贸易垄断权由东印度公司手中转到私人商业手中之后,这两种商品的输入便迅速地增加了。从1840年其它国家特别是我国也开始参加和中国的通商之后,这两项输入增加得更多了。这种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对本国工业也发生了类似过去对小亚细亚、波斯和印度所发生的那种影响。中国的纺织业者在外国的这种竞争之下受到很大的损害,结果社会生活也受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的读书笔记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的读书笔记 中国的人口压力是如此沉重,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革命,而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 这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其主要动力来自农业外,即主要来自非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转型和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以及连带的农业生产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向。这意味着全人口在食物消费上的结构性转化,即从以粮食为主的消费型转到粮—肉、鱼并重的消费型。而种植业内部,更有另一个结构性的转化,即从“以粮为纲”到粮—菜、果兼重型。 但即便是发生了这样的结构性转化,持续上升的大规模非农就业、持续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以及持续转型的食物消费和农业结构,也导致了务农人数的显著下降,而这样的下降又正好与农业向相对高价值和高劳动需求产品转型同步,其结果将是农业劳动人员人均劳动以及收入的提高。 农业向高值农产品的转向赋予农业人员较高的人均GDP,主要不是体现于绝对产量的上升,而是体现于产值的上升。 在向高值农产品转化的趋势下,部分农民获益于相对高值的“新农业”,诸如新型种养结合或拱棚蔬菜的农户。在中国,从事新农业的农户也许已经占到1/3的比例。他们得

益于单位土地的进一步劳动密集化和资本密集化,可以凭借更小面积的农场达到全就业的状态,并且获得成比例或更高的劳动报酬,由此提高收入。 当前中国农业的劳动力,即使减掉一半,中国的农业仍将以小规模、相对密集的经营为主,并且未来也仍将依赖小农场。 中国农业的出路不在大农场而在于新时代的小农经济,在于使用市场机制和激发农民通过市场牟利的积极性,让农民自愿成立独立的合作组织或其他类型的利益团体,疏导市场信息,组织、指导生产和销售,并从有谈判权力的位置来利用市场,而不是单独且脆弱的受人摆布,从而农民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团体,在与商人和公司交易时,才有可能达成平等交易的关系。

中国农业银行存款类型介绍

中国农业银行存款产品介绍 人民币活期储蓄 什么是人民币活期储蓄? 人民币活期储蓄(以下简称活期储蓄)是指个人将其所有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储蓄机构,不规定存期,储蓄机构开具存款凭证,个人可随时续存或取款、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存款。 个人活期存款账户分为个人结算账户和个人储蓄账户两种。 个人结算账户是指自然人因投资、消费、结算等需要,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在储蓄机构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业务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个人结算账户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存取,开户时必须以人民币开户,开户后可以存入外币。 个人储蓄账户是指自然人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在储蓄机构开立的办理资金存取业务的人民币储蓄存款账户。个人储蓄账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开户时不限制币种,一折多币。一元起存,多存不限。 能为您办什么? 方便您将个人生活待用款和暂时不用款暂存;存款、取款灵活方便;在通存通兑区域内我行的任一营业网点可以办理存取款、查询及口头挂失等业务;还具有代收代付、代发工资等功能。 如何办理? 1、开户 客户凭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开户。申请开户时,客户要正确填写储蓄存款凭条,交存一定金额并约定支取方式等,柜员审核无误后,签发存款凭证。 2、续存和支取 客户凭存折和约定的支取方式办理续存和支取,每笔业务均打印或登记在存折上。 3、销户 客户不再需要该存折时,可到银行办理销户。 常见问题解答 1、个人活期存款账户分为哪几种? 个人结算账户和个人储蓄账户两种。 2、个人储蓄账户是否可以办理转账结算业务? 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业务。 3、个人结算账户是否可以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 可以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 4、个人结算账户开户时,存款的货币有何规定? 必须是人民币。 友情提示

如何看待中国革命

如何看待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摘要:近代中国,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近代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主要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革命的分析,探讨中国革命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关键词:中国革命、必然性、进步性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这是最基本的国情。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我们不得不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祖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政府统治时期,最为轰轰烈烈的汉人复国运动及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一帆风顺地围桂林、围长沙、下武汉、下南京而定都天京。太平军的足迹踏过了大半个中国,大大地震撼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最终被清朝联合列强镇压下去,后来其余部仍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太平天国所到之处都恢复了华夏衣冠,废除裹脚等恶习,女子的地位得以和男子同等,是近代中国民主的开端。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 那么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进步的影响呢?第一、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并且提出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第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深远的影响和激动人心的革命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第四、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第五、集中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阻止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图,使他们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他们决不可能直接统治如此英勇坚强的中国人民,从而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第六、它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在十九世纪中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各国进行侵略的时候,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太平天国革命,则是这次亚洲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洪峰,它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改良运动。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签定《马

革命传统主题班会

五年级红色文化主题班队队会设计方案 班级: 一、活动主题: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为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激励学生们刻苦成材,立志报国。 3、认真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战斗的历程,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功绩,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的真理。 三、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四、活动时间:班会 五、参会人员: 六、活动准备: 1、让学生查找有关中华民族革命先烈的事迹和感人故事。 2、搜集有关歌颂革命先烈的中华美文和诗歌。 3、安排讲革命先烈故事和朗诵诗歌美文的学生。 4、设置问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继续需要传统的革命精神?”

七、活动过程: 1、主持人给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意义及目的。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大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哺育着中华儿女,传统的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照着我们,现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需要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优良革命传统精神呢?答案是否定的。相反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加强我们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不断增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激励我们刻苦成材,立志报国。 2、讨论(10分钟):学生以3—5人的小组讨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继续需要传统的革命精神?” 3、代表发言:各组选一名代表宣读讨论结果。 4、主持人评价结果:通过以上各组同学讨论,我们不是不要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优良革命传统精神呢?相反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5、有选派的几个同学朗诵革命传统美文诗歌和进行演讲。(见附录) 6、主持人总结。 7、班主任总结本次主题教育活。

国际贸易对国民生活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国民生活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看生活的小片断: 2006年的一天早晨,中国东部某城市,从事IT行业的白领张天利,早上八点钟准时起床。 他洗刷完毕后,喝了一杯“雀巢”咖啡戴上“劳力士”手表,找到他心爱的“诺基亚”手机,提上他的“戴尔”电脑,出门搭乘地铁到公司上班。 一路上张天利在考虑,是否购买一辆小汽车了,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究竟是购买日本的“本田”车好呢?还是德国的“奔驰”车好呢?同一时间,地球的另一边,美国东部的某一城市,布鲁斯一家三口在家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日。 布鲁斯先生在客厅里仔细品尝来自中国的“龙井”茶。 另一边布鲁斯太太正在厨房准备美味的晚餐。 她打开“海尔”冰箱寻找材料,用“格兰仕”微波炉加热食物。 小儿子布鲁斯一边抱着“中国制造”的小玩具,一边看着“创维电视机中播放的动画片。 布鲁斯太太准备再为小布鲁斯购买一双来自中国的布鞋,这种布鞋美观舒适,价格实惠,能为家庭节约支出。 从这些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 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了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过程。 商品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我国,国际贸易对国民生活同样产生深刻的影响。 1.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但资金与劳动力比例严重失衡,国民就业的压力相当的大。

通过国际贸易活动,可以为产品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我国整个对外贸易总额中,仍将占有较大的比重。 2.国际分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降低国际产品价格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商品国际化,商品国际化使企业面临便于营销环境。 企业为了使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纷纷将工厂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国家或地区,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更低。 这也是大多数工业消费品价格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3.国际贸易使国际产品普及国际贸易活动,使商品消除了国家的归属,统一成为国际商品。 越来越多的企事业为了寻求更加广阔的市场,都将自己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销售到世界各地。 无论身处哪个国家,人们都可以购买自己所需的国际产品。 国民能够以比从前更低的价格购买更高品质的商品,享受全球一致的服务。 4.国际贸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过去,我国的物质比较缺乏,人们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仅仅停留在使用价值上。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通过频繁的国际贸易活动,人们的收入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下降了,可供选择的商品增加了,总体关税水平下降了,产品的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 现在人们对于生活服务用品的要求从单纯的满足使用要求转向了品质的追求,开始懂得享受生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以往,小汽车是一个家庭的奢侈品,但现在拥有水汽车已经不再是人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随着我国货物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领域、对外放进一步扩大,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由于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到位,加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还在发展,如能源短缺、利用率不高、对外贸易的摩擦,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是,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平台,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货物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上升。贸易主要对象和贸易差额对象变化不大,但对日本却从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中国贸易的十大对象顺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盛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中,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能否顺利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入乡贫富差距。农业谈判能够有效地纠正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的扭曲现象,有力地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欧美农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和农产品品质来看。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将由以前高补贴下的价格转向以品质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然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却因其成本和管理流通费用的增加而上涨。从总体上讲,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和棉花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价也随之快速增长。据匡算,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水平已经高于国际平均价格的二至七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另外,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是质量低劣、档次偏低、高附加值少的初级品,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来源于价格优势,而其价格优势又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上,面对发达国家优质廉价的农产品,中国的优势农产品如果不及时增加科技含量,迟早将被国际市场所淘汰。 目前,美国和欧盟对削减工业产品关税均表示支持。建议提出削减发展中成员七大领域的主要出口产品关税,其中包括目前关税普遍较高的服装、鞋、纺织品,皮革制品等,对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中国来说还是有利的。但对于贸易方面的摩擦仍需通过谈判,协商。工业产品关税委员会希望这些要点的提出可以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对此展开具有建设意义的讨论以使市场准入委员会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谈判模式上取得一致。同时,还希望在讨论上述内容时,各成员能够遵守世贸组织协议并从维护基于市场开放的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出发发表各自的观点。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贸易增长点。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出口的商品主

中国农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调研报告

银行理财产品调研报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2012级金融6班 闫虹伊 20128056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个人对所增长的财富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与运用,越来越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老百姓手中的闲钱多起来了,理财不仅成为人们生活得一部分,也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竞争点。就此,我以中国农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作为调查对象,对银行理财产品做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以及居民的理财需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我进行了一次对中国农业银行(温江支行营业部)理财产品投资情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主要类型 首先,在了解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之前,让我了解一下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分类。目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 1. 根据风险和收益特征,可以分为保证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一般银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风险仅次于储蓄风险,是追求稳定收益的稳健型客户的最佳选择。 2. 根据投资币种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和双币理财产品。如外币理财产品只能用美元、港币等外币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只能用人民币购买,而双币理财产品则同时涉及人民币和外币。 而人民币理财产品根据其投资方向和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债券类理财产品,信托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代理境外理财产品(QDII型) 债券型——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 信托型——投资于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 结构型——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节选) 马克思(1853年6月)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从那时起就在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黄金吸引之下迅速地发展起来。同时,这个帝国的银币──它的血液──也开始流向英属东印度。 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可是从1833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因此皇帝下诏严禁鸦片贸易,结果引起了比他的诎书更有力的反抗。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后果之外,和私贩鸦片有关的行贿受贿完全腐蚀了中国南方各省的国家官吏。正如皇帝通常被尊为全中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官吏也都被认为对他们各自的管区维持着这种父权关系。可是,那些靠纵容私贩鸦片发了大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却逐渐破坏着这一家长制权威──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间的唯一的精神联系。存在这种情况的地方,主要正是首先起义的南方各省。所以几乎不言而喻,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成规的

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统治权。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 中国过去几乎不输入英国棉织品,英国毛织品的输入也微不足道,但从1833年对华贸易垄断权由东印度公司手中转到私人商业手中之后,这两种商品的输入便迅速地增加了。从1840年其它国家特别是我国 也开始参加和中国的通商之后,这两项输入增加得更多了。这种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对本国工业也发生了类似过去对小亚细亚、波斯和印度所发生的那种影响。中国的纺织业者在外国的这种竞争之下受到很大的损害,结果社会生活也受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 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 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工业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旧税之外又加新税。因此,1853年1月5日皇帝在北京 下的一道上谕中,就责成武昌、汉阳南方各省督抚减缓捐税,特别是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准额外加征;否则,这道上谕中说,“小民其何以堪?”又说:“......庶几吾民于颠沛困苦之时,不致再受追呼迫 切之累。”这种措辞,这种让步,记得在1848年我们从奥地利这个日耳曼人的中国也同样听到过。 所有这些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结构的破坏性因素,到1840年在英国大炮的轰击之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 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

国际贸易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探究..

摘要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为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本国收入公平分配而采取的限制或者是鼓励自由贸易的策略。国际贸易理论中,自由化国际贸易政策一直以来是占主导地位的,针对世界上各国贸易限制政策及相应的保护政策,中国必须结合国际环境及制度,选择符合本国国情、遵守国际准则、加强本国经济实力的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和一国对外贸易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政策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环境、中国国际贸易政策改变过程中对外贸易的特征以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本文搜录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并结合图文来分析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关键词:国际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环境

ABSTRACT Foreign trade " foreign trade " or "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 refers to the a country’s activities with another country between the goods, services and technical exchange .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is the strategy used by the government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 to promote it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restrict or encourage free trade.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has always been dominant. According to world trade restri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policy, China must choos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integr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ystem, and with native national condition and adherence to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foreign trade is closely linked,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the environment that Chinese foreign trade faces, the process of foreign trade and achievements made by Chine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paper, there is some basic information combining graphic analysis to show you.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foreign trade foreign trade environment.

中国农业银行产品创意大赛获奖作品 (3)

附件2 “金擂台”第十届产品创意大赛 作品参评申报表 创意名称:玩转企业微信银行,3秒完成银企对账 申报人:赵在坤

一、基本情况 创意名称玩转企业微信银行,3秒完成银企对账申报人 所属单位 创意产品板块对公板块创意产品 板块条线 银企对账 创意概述 当前的银企对账环节,我行庞大的中小企业往往为家族产业,缺乏专职会计人员,客户会面临不会操作、企业网银丢失、密码忘记、对账过程复杂、出差不方便移动对账等体验性差的问题,客户急需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银企对账方式。 微信银企对账的创新点在于“新”字,全新电子对账产品!全新对账概念!带给企业全新对账体验! 1、对已签约微信对账的客户提供双重身份验证 2、客户可对账单随时随地进行余额对账,对账不符的账单,可重新对账 3、企业客户可在线申请查余额、查明细、查电子回单 4、对账消息推送,客户只需点击通知进入对账界面,轻松完成对账。 我行尤其是县域支行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可以不会电脑、不懂财务知识,但只要客户会玩微信,“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服务”微信银企对账就能解决以上所有不足,无论客户身在何地,只需一部手机一个微信即可在1分钟之内完成对账并反馈结果给银行,银行则在系统中保存电子数据。在提高客户服务体验、减少办理成本的同时,银行也获得了高效、低成本的好处。 (不多于400字)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联系电话:NOTES:

二、主要内容 一、产品创意概述 (一)产品定义。 微信银企对账是指企业客户在我行营业网点签约银企电子对账协议,通过绑定“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服务”企业微信银行公众号,验证登录密码后,在对账周期内通过手机微信进行余额对账的电子对账方式。 (二)创意背景。 银企对账是我行需要客户配合的一项必不可缺的业务,然而在目前的对账业务操作中,我行庞大的中小企业往往为家族产业,缺乏专职会计人员,无论是手机K码短信对账、银企通平台还是网银对账等传统电子对账方式,客户经常会面临不会操作、没有对账意识、企业网银经常丢失密码忘记、对账流程过长、老板出差不方便移动对账等种种体验性差的问题,中小企业客户急需一种更加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新型银企对账方式。 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微信作为一个具有超强社会影响力的手机应用,已覆盖90%以上智能手机,根据2017年4月24日腾讯旗下的企鹅智酷公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共计8.89亿月活跃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超过80%的用户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微信银行公众号已成为银行业服务体系的新锐力量。 据了解,同业中,浦发银行企业微信银行正式上线,微信银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一、什么是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最初是有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四个国家于2005年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内签署的小型多边贸易协定。但与过去的经济合作不同,TPP增加了“战略合作”的内容,涵括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内容。2009年新加坡APEC会议上,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美国加入TPP谈判。2015年10月5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12个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 二、TPP的发展趋势 最初的TPP(美国未加入之前的TPP)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TPP只是FTA的一个升级版。美国加入前的TPP之所以倡导更高程度的贸易自由,是因为它原本只是小国之间的贸易协定,协定国家无论是领土还是人口都在世界上占领较少的比例。这些小国在世界范围内对资金成本、劳动力价格、能源价格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因此TPP缔约国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业链上施加影响。所以,小国之间进行高度自由贸易,贸易国双方地位相对平等,贸易关系是互惠互利的。 但是,自从美国2008年2月美国加入之后,TPP所倡导的高度程度自由化就彻底变了味。TPP从原本只是几个小国间的贸易协定,变为一个大国和几个小国之间的贸易协定。这个大国可以控制全球的资金成本、劳动力价格和能源价格,因此美国必然处于其他小国经济产业链的最上端,控制着其他小国的贸易成本。 三、美国加入TPP的意图 美国加入TPP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亚洲的市场,美国一直未真正离开过亚洲,但是随着亚洲经济体中国、日本、韩国的迅速崛起,美国意识到由于对东亚地区的忽视,导致了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实际上在慢慢被削弱。增加在该地区的战略投入,有利于美国主导亚太多方位、多层面的合作进程。除了经济目的外,TPP还将有助于美国对外输出价值观,提升在该地区的“软”实力影响。 四、TPP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通过TPP绸缪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努力,无疑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未被邀请参与TPP谈判,美国虽然没有明确宣布排除中国,但考虑到TPP有些条款,比如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以及国有企业等相关条款直接针对中国,基本上已经把中国排除在外。考虑到中国和平崛起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以及美国东亚战略有着眼的约束中国的意图,TPP作为美国力推的重要战略砝码,给中国在亚太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中国尚未加入该协定,但未来不排除中国在适宜的时候提出加入。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是12%,也为全球最多。中国已经和TPP协定中三分之二的成员国签定了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平衡TPP的负面影响。 五、结论 美国力推TPP谈判,不仅让自那个是自己重新成为亚太发展的中心,更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让中国的影响最小化。这是针对中国和平崛起协定谈判,是遏制中国继续发展的协议,面对这些,中国应该从自身考虑,不能盲目去追求谈判的权利而忽略当前现状,同时我们也要改善本国的经济现状,达到一个更合理的模式。从短期看,该协定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形成某种程度的冲击,但从长期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多边贸易安排都无法将非协定国家和地区排除于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否则其自身发展将大为受限制。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 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 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 放以前一般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 39%,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 , 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 , 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 , 都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 , 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 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 服务贸易将越来 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 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 , 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货物贸易正在萎缩 , 高知识 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 , 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 , 在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 信息技 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 , 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 , 刺激了整 个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 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 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