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怎么教育宝宝不打人

怎么教育宝宝不打人

怎么教育宝宝不打人
怎么教育宝宝不打人

怎么教育宝宝不打人

孩子上幼儿园才3个月,可每次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时,其他家长见到我就告状,说我们家孩子总爱打她的孩子,让我好好管教管教孩子,弄得我很恼火。

孩子总爱打人,是否与他婴儿期的经历有关?还记得儿子才五六个月时,邻居王老师总喜欢到我家逗他玩,拿着他的小手不是打自己就是打妈妈。当儿子主动去打人的时候,王老师很开心地哈哈大笑,孩子似乎也很高兴。

我把孩子的这段经历告诉了幼儿园的园长,园长说:孩子这样频繁地打人与小时候的诱导有关系,你不要过多地自责。其实,两岁多至三周岁的孩子,多数会出现打人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正处于口手脚的敏感期,热衷于用口手脚来认识事物、探索世界,因而会出现咬人、掐人、打人、踢人等攻击行为。另一个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急之下,就会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来替代语言。比如,他可能要表达“你走开,别挡着我”,还不及开口,自己就横冲直撞过去了;他可能想说“你不要玩我的东西”,话还未说,就已伸手推搡或抢夺了。

我说,我在家时,常常教育孩子不要打人,然而怎么说也不起作用。园长告诉我,给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讲道理没多少作用,并教了我纠正孩子行为的方法:正性惩罚或负性惩罚。所谓正性惩罚,就是当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时,立刻跟随着一个刺激物的出现。比如,把他隔离到一个小屋内(出现刺激物),几次后他就不会打人了。负性惩罚,即当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时,立刻消除一个刺激物。比如,孩子们因为玩紫尖教育出品的“宝宝智商修炼”或“宝宝认图形”应用(在应用市场搜索下载)而打了起来,就立刻不让他接触“宝宝智商修炼” 或“宝宝认图形”(消除刺激物),以后就不会因为玩玩具而打人了。或者,孩子想引起母亲注意而故意打人,这时母亲远离他,不理他(消除刺激物),慢慢地他就不会打人了。孩子天生爱尝试并重复那种有趣的、有刺激后果的行

为,想引起成人的注意,每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家长或老师应置之不理,让这样的行为变得毫无意义,他自然就会因无趣而放弃了。

我很感激园长教给我的这些方法,并立即实行,仅仅过了两周时间,孩子就不再打人了。

家长教育大班孩子的几种基本方法

家长教育大班孩子的几种基本方法 1、在家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睡前刷牙,整理自己的玩具,定时看电视(如一次看15分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2、培养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不在乎学的知识多少(比如认字,写字,算算术);还要培养他沟通能力,善于交际。 3、每周和孩子一起计划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期盼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和他在一起,如去少年宫玩、去爬山、去旅游等等。多跟孩子在一起:即使工作再忙,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户外中去玩“最美妙的书”; 欢迎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或去外面玩,很开心的事。 4、每天夸孩子一句,经常鼓励孩子,很重要。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前者成才率比后者高5倍。 如果今天夸孩子手干净,第二天他的手会更干净;如果今天夸他的字比昨天写得好了,明天的字准写得更工整;如果今天夸他讲礼貌了,明天他也会更注重礼貌……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受到大人的夸奖时,他不仅心情愉悦,而且懂得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大人提倡的,什么是大人反对的。这样,比家长直接对他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效果要好得多。 5、引导孩子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编故事,开发儿童语言潜力。 学习语言最佳的途径是通过故事,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聪明的爸爸妈妈,每天在孩子睡觉之前,给孩子讲生动的故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用大量的信息激活了儿童的大脑。研究表明,儿童生长的环境,收到的信息越丰富,大脑发育的越快。而书籍,恰恰是最好的资源。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故事开发了。孩子们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同时,引导孩子表演故事,动作协调能力,表演能力,理解能力也进行了训练,渐渐引导孩子创编故事,孩子的想象力,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只要家长持之以恒,对待孩子就像农民对待庄稼那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智力的发展是惊人的。同时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6、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父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不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 7、孩子有话对你说时,不管你多忙也要耐心倾听;对孩子许诺的事,说到做到; 8、、父母把任性误解为个性,孩子不守纪律,不讲道理,还觉得高兴,认为孩子有个性,加以肯定,乃至给予赞美。这样会使得孩子在个性与任性中陷入迷茫,分不清是与非,在学校和家中,全由着性子来,有了缺点,父母讲不得,老师说不得,稍受一点委屈,就接受不了。把任性当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溺爱的结果,过分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过分顽皮、无理要求加以怂恿,生怕孩子受到委屈; 10、家庭教育要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不可听之任之,一定要认真处理。必须向孩子严厉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去做的,并要根据孩子错误的严重性给予必要的惩罚,让孩子体验到做错事后所引起的不愉快,从而牢记教训。

如何教育一岁半宝宝,一岁半宝宝教育方法

如何教育一岁半宝宝,一岁半宝宝教育方法宝宝在1至2岁时,将学会开口说话,其语言能力突飞猛进。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同他(她)玩耍,寓教于乐。通过玩各式各样的玩具,宝宝会认识更多的事物,拓展视野。通过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宝宝能逐渐建立起关于母子、父女、兄弟、姐妹等 __的概念,并模仿大人的行为方式。总之,玩耍是宝宝的最好的老师。因此,一有时间就同宝宝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吧! 宝宝的学习能力 宝宝在1至2岁期间,会在语言能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多数宝宝会在第12个月和第14个月之间会第一次开口说话,学会叫“妈妈”和“爸爸”。当你第一次听到他叫你“妈妈——”那稚嫩而清晰的声音时,你是多么地幸福和激动啊! 15个月至18个月之间的宝宝会喜欢玩各种语言游戏。例如,“你的耳朵在哪里?”他就摸摸他的耳朵,嘴里咕哝着“耳朵”。“妈妈在哪儿?”他就用小手指向你,嘴里重复着“妈妈”。他还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色彩鲜明的婴儿画册,喜欢听你跟他讲解。 在这个时期,他的词汇量会突飞猛长,但是发音有所滞后,怪腔怪调地,一定会令你们全家忍俊不禁。因此,你除了注

意教他新词之外,还要耐心地纠正他的发音。只要他发错音,就及时予以纠正,但是 __斥他,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给他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相信不久他就可以用常用词汇连成简短的,并能结合手势,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在此期间,宝宝的能力进步不是渐进式的,而是突飞猛进式的。对于新奇的事物和玩法,他总能很快掌握,而且一旦学会就像着了迷似的,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尽管他的玩法显得笨拙,而且似乎学得快、忘得也快,但却不喜新厌旧。新的玩具固然是非常喜欢,但旧的玩具也不错,玩起来照样是爱不释手。对于宝宝的玩耍,妈妈不要过多干预,只要他玩具安全、卫生,就让他玩。为了让他开阔眼界,不妨多给他买些新式的玩具。 宝宝还常常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学习物品的使用方法。当他见你天天梳头时,他也会拿起梳子梳自己的头发。看见你打电话,他也想拿起话筒哇哇地叫一通。总之,无论他看你做什么,他都想试一把。 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变得更加独立,但是仍然不能长时间地离开你。如果有好玩的玩具,他也能自娱自乐一段时间,不

家庭教育:适合3-4岁幼儿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适合3-4岁幼儿的教育方法 孩子在一天天的成长,他们的所需也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当幼儿成长到三岁时,这个阶段的自立多是因为孩子的任性来表现的。在这个时期的宝宝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父母要如何协助宝 宝学会控制情绪呢? 1、指令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坚持完成这个事情 而责怪孩子,而是要对孩子所付出的每一个努力都要表现出非常的赞赏。 2、协助宝宝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良好的行为举止。如在开饭前 要让孩子作好饭前的准备工作,洗手摆放好自已的小餐具、洗好后的 小手不乱摸东西等着开饭等。 3、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对于三岁的幼儿惩罚时不要让孩子体会 到过于漫长的惩罚期,但为了避免事态的严重发展,让孩子少受一点 挫折的教育也是好的,不过时间要短,惩罚结束后还要想办法让孩子 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面。 四岁宝宝的典型牲是对于游戏会更加地注重。当孩子玩得正引劲 的时候,想让他们放下或是停止就会变得格外的困难。因为四岁宝宝 的自主意识已经很强了,他们明白自已想要什么,所以如果家长强行 的制止就会换会孩子更增强烈的方式来抱怨。有时孩子想要满足自己 某一需求时,还会用隐瞒事实的真相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们并 不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对于这个时期的教育,父母要尽量配合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需求要与他人的达到平衡,能够这样做。 1、给予宝宝充足的时间去玩游戏,等游戏结束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2、这个时期宝宝的哭闹往往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在孩子哭闹时不 要过于注重,也不要有明显不同于往常的反应。

3、对于孩子的谎言和欺骗行为要冷静地对待,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这种行为是正常的现象。 从孩子四岁起教育时能够适当地严格一点,因为孩子在四岁前还不了规则和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对于孩子违规的行为父母的处置要言行一致,不要光口头上说要如何如何,却从来都不落实至好到真正的行动上,对于孩子父母要做到言出必行。

3岁孩子家庭教育方法

3岁宝宝家庭教育方法总汇 一、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 一个大约3 岁的小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 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这些圆柱体大小 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 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奏。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 外观察她的老师便数了数她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42 遍。所幸的是,周围都很安静,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她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 感觉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这个女孩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 以至于感觉不到有人在一边看着她。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 也出现过,我们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 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脸上充满了喜悦和快乐其实孩子们的这种重复练习,正是其锻炼和学习的需要。通 过反复的训练,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得以完善,智力也因此得到 发展。只要一开始教得仔细,甚至细致到每个细节,那孩子们就 会不断地重复这个练习。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 象的乐趣和满足,这些动作根本无需大人强迫,他们自己会完成 得很好。 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孩子的能力才得到 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这一重复练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一 直处于忘我的境地,这样对孩子智力的培养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自由选择:让我自己做 孩子不喜欢被父母或老师人为地规定,渴望自己选择不同的 事物和行动。这种自由选择,使我们能看到他们心理的需要和倾向。只要有机会,而且保证大人们不去干涉他们,他们总会选择 一些自己偏爱的东西,哪怕只是一把小尺子,他们也会玩得不亦 乐乎。 有些孩子在家里,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小到晚餐吃 什么,该看什么电视节目,大到是否参加培训班,一切都是父母 说了算。孩子总有事不关己,无权过问的感觉,因而,他们的童 年可能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快乐。正因如此,很多孩子都希 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孩子们自由地做一些选择,是培养他们形成乐观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父母在大 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让孩子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 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但 有些事让孩子做决定也无妨,比如听任孩子画白马而不是画花草。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决定更重要的事情。

浅谈幼儿任性行为的形成及教育策略

浅谈幼儿任性行为的形成及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17-01-11T15:38:42.110Z 来源:《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作者:高学学[导读] 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如果不及早发现并矫正,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陕西省清涧县第二幼儿园 718399 摘要:幼儿任性行为,在儿童心理病理学中给诊断为“儿童行为失调综合征”,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属于非理性意志发展。任性行为会影响孩子生活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如果不及早发现并矫正,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关键词:任性自我健康发展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小班的班主任工作。新入园幼儿的问题真是不少。由其是轩轩这名幼儿,每天来园总是哭闹不休,缠着家长不放手,任凭家人和老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而这样的幼儿,在幼儿园数不胜数,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太任性了!”还有的说:“现在的孩子啊!都这样,把父母都操心死了!”那么针对轩轩这一类幼儿,我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得出结论,认为轩轩这类孩子属于任性。 任性其实是一种心理反映,幼儿在3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要求,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甘心处处听成人的照料和摆布,渴望在成人面前通过各种方式显示自己的能力。刚开始,幼儿用打人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的态度,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都是“不”,最后,幼儿就可能引起行为冲动,以哭闹为手段,换去自我满足,如果这样的问题不及早纠正,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一、根据轩轩这类幼儿的表现,我认为新入园幼儿形成任性心理和行为主要是以下原因 1.幼儿自制力差。自从幼儿有了行为能力、思想,这种由自我所引发的任性行为就随处可见。幼儿会因为自己系不上纽扣生气,会因为爸爸妈妈没给自己梳小辫子生气,也会因为没有让吃糖生气,会因为自己的想法没有实现而生气,而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问原由地训斥、打骂等方式回应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对抗父母的粗暴,因而助长了幼儿的任性行为。 2.父母缺乏耐心。孩子一不听话,父母一开始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可当孩子为所欲为时,父母觉得烦,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因此,父母不再坚持。其实,这些父母还不知道,幼儿的自制力已经有所觉醒,他们大多数都希望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 3.父母的过分纵容。因为现代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呵护倍至,对孩子的要求诚惶诚恐,无节制,无原则。对孩子,如果孩子受了一点委屈,孩子自然会得寸进尺,助长幼儿的任性行为。 二、根据幼儿的任性形成原因,防止和纠正幼儿的任性心理和行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取有效的教育活动进行矫正。针对这类幼儿,我在班里设计了一些活动,通过采用幼儿喜欢的“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听听、说说、讲讲中,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懂得任性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在“应该怎样做?”的环节中,让他们不断提高自控能力,以达到克服任性的教育目的。 2.实行短时间“冷处理”的方法。我们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小朋友来园一直哭闹,老师越哄,他的哭闹声音越大,可当老师放弃哄的时候,过一会儿他就好了,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哭闹是给成人看的,目的是引起成人的注意。一旦他发现成人不注意他,他自然会放弃。 由此,我认为“冷处理”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家长在孩子出现任性行为的时候,可以不必理会孩子,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做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行为。如果家长次次妥协,孩子稍微有一点无理取闹,就唯命是从,由此孩子得寸进尺任性行为会越来越严重,反之孩子发现没人理会,他会觉得无趣而放弃他的任性,当孩子不闹的时候,再给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这种“冷处理”的方法也叫“负强化”。 3.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孩子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平时对幼儿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所以家长不能随意地给孩子许诺,因为孩子年龄小,父母的每一句话他都是认真对待的,如果父母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办到的事情最好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许诺,如果不经意间已经许下诺言,那么再困难也要实现,这样家长在孩子面前有个模范作用。“曾子杀猪”的故事也是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4.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和事情上,比如说当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的时候我们带着他去做游戏,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以前认识一位年轻的爸爸,很有教育手段。一天孩子就要闹着买一件贵重的玩具,他就对孩子说:“那个玩具真的好,我的宝宝很有眼光,可前面还有更好玩、更酷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就会把刚才的事情忘掉。 参考文献 [1]王烨芳著王振宇主审《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江苏教育出板社,2012,(03)。 [2]孙瑞雪著《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11)。 [3]赵敏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5)。

1~4岁孩子的最好陪伴方法

1~4岁孩子的最好陪伴方法 太有用了,对孩子每个阶段的表现都描述的很到位。有点长,建议大家收藏慢慢看。 1-2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3岁 从情绪上看,三岁的他是个快乐的年纪,他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在两岁半是吵闹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安静而斯文。他会经常说,好或者要。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多,对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协。

管教孩子任性的六种方法

管教孩子任性的六种方法 (一)任性的表现 孩子太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理根本行不通。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想要,否则就大哭大闹。相信很多妈妈为此都伤透了脑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 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的6种方法 转移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提示在先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有意冷落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榜样示范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适当惩罚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注重表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这样孩子就会懂得什么是大人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人反对和制止的;就会知道专由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听话乖巧、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您常常为管教孩子而感到束手无策吗?不管您是喋喋不休地说教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其实,孩子完全可以变得既听话又懂事——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下面所讲的6个秘诀非常有效。 虽然,它不能防止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可以帮助您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孩子从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孩子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0来表示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知道怎样能逃避惩罚。但当他知道您一定会在他做错事后怎样做时,他就可以预测那种行为的后果,自己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这一点? 其中关键的部分是家长不要心软,不要在“只此一次”面前让步。总结出您认为重要的规矩,定好无论何时他们破坏这些规矩都会出现的后果,然后,将这些统统告诉孩子。例如,您要带他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告诉他违反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他犯错,就按说的来惩罚他。 不要小看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最无效的方法,只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为什么要这样做? 孩子并不会因为您惩罚了他,就从自己做错事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的批评(“为什么您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令其挥之不去。 如何做到这一点? 您要相信孩子,暗示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也就促进孩子做出了更好的行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这样想:“如果做了正确的事,我

儿童4岁家庭教育方式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很多爸爸妈妈头疼吧,与3岁或5岁的时候相比这下,4岁儿童最不温顺;家中有4岁宝宝的父母,有时被孩子烦得几乎手足无措,甚至泄气得不想理他们,这时候他们才深深体会到育儿工作实在不简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亲也必须经历这一阶段才能自我成长。其实4岁宝宝的确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认为那样是反抗意识强烈,反而十分喜欢与人亲近地接触社交生活;只不过富有傲慢、自信和独立的反抗意识而被人认为喜欢反抗。 此外,4岁宝宝非常喜欢任何事都尝试,不论是锤子、剪刀、秋千或三轮车,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见他披着花衣服模仿电视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 他们在这时期成长的脚步非常快。如果他们稍加停留,用认真的眼光注视着某件事时,一定会发现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接着便穷追不舍地发问:“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呢?妈妈。”对4岁宝宝来说,这世界上的事对他们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为了想了解,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去追究。对幼儿这种穷追不舍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 4岁宝宝同时也有大方、自夸且喜欢吹牛的一些特点。如果谈到他们有趣的话题,往往令大人自叹不如。总之,4岁的幼儿已具有整个人格的缩影,日后会很巧妙地陆续表现出来。 这阶段的幼儿,家庭教育必须留意下列几点: 1、不要嫌烦 首先要父母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 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小孩

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此外,在妈妈为晚餐忙碌时,由爸爸代为陪伴孩子也是个好方法,这时候爸爸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见闻告诉宝宝,更能满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进父子女间的情感。 2、内外的差异 话再多的4岁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这时候大人也许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很好吗?现在怎么搞的?”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问题。只要让他们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这种障碍了。 3、不要在意孩子的粗话 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总之,幼儿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1、饮食 能够正确地使用筷子吃饭是5岁以后,4岁宝宝虽然还不太会拿筷子,但也要让他经常使用,以渐渐学会正确的方法。

2-3岁宝宝如何教育

2岁宝宝如何教育 一、宝宝脾气大,是谁在作祟 如果不是因为疾病导致的宝宝脾气异常,基本上就是以下集中情况导致的。 ☆宝宝脾气大是没吃对最新研究证明,儿童情绪不稳与饮食有关,一些儿童脾气暴躁可能祸在饮食。具体原因是: 1.饮食中含钙量少钙有抑制脑神经兴奋的作用,脑神经有充足的钙容易保持情绪稳定,缺钙则会情绪不安,易激怒、周身无力。 2.饮食糖分过量食甜点、饮料,会使体内血糖升高,为了降低血糖,胰脏必须分泌大量胰岛素,引起副肾素分泌过剩,从而引起烦躁、发怒、情绪不稳。 3.B族维生素缺乏糖分摄入过多,要变成热量,必须消耗B族维生素。如果饮食B族维生素缺乏,就会造成精神亢奋,情绪失控。 4.维生素C缺乏精神经常紧张要消耗维生素C,饮食中如维生素C不足,脑神经机能就会降低,也会造成情绪不稳 ☆宝宝脾气大是心理需求:孩子发脾气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因此,当宝宝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比如摔东西或是拉妈妈的头发。但是这样的行为只能是偶尔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宝宝惯有的一种习惯。 ☆脾气大是两岁宝宝毕经阶段:两周岁左右的宝宝普遍存在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摔玩具,和小朋友闹别扭就挥起小拳头。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孩子在心理上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几乎所有的宝宝在两周岁左右都会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只是有些宝宝表现的明显,有些不明显而已。 ☆宝宝脾气大是在要求更多的爱:在情感上感到饥饿的孩子,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都比较弱。明明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却不知怎么表达。有的孩子为了引起爸爸妈妈和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会故意做出一些表现异常现象,像咬人、打人、撒谎、哭闹等行为。有攻击力倾向的宝宝并不一定都是个性强悍的,反而是因为内心比较脆弱,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罢了。

四岁孩子的教育讲解

3-6岁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与客观世界接触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生活知识。 1、认识自己和别人,包括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自己的家庭及所在地区,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的关系。 2、认识周围的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小学、工厂、商店、军营、邮局、本地名胜及它们与人的关系和具有的意义。 3、认识劳动的主要内容,使用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以及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4、知道国家的名称和首都,认识国旗、国徽,知道重大节日。 5、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特征、功能,了解必要的交通规则等。 (二)自然知识。 1、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知道有晴天、阴天、雨天、刮风、下雪,知道春夏秋冬,知道一年四季与人的生活及生物生长的关系。 2、认识常见的蔬菜瓜果、花草树木。 3、认识常见的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习性并进行初步分类。 4、了解日常生活中浅显的科学常识。如水、冰、蒸汽的变化情况,物体的沉浮以及电、热、光、声和磁等物理现象。 5、知道有关安全和卫生的一些常识。

(三)数的初步知识。 包括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宽窄、厚薄、深浅、轻重等;认识几何形体;认识时间,知道一年有几个月,一月有多少天,一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一个星期有几天等;学会看时钟、日历;认识空间,分清上下左右前后;认识100以内的数,学会20以内的加减法。 (四)音乐和美术知识。 教给孩子有关唱歌、跳舞、欣赏音乐的一点粗浅知识和技能;教给孩子有关绘画、泥工、纸工和欣赏美术作品的一些浅显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画画的知识。 (五)生活和活动的技能。 教给孩子一些日常生活技能,包括穿脱衣服、鞋袜,盥洗、吃饭、入厕、睡眠,整理床铺、收拾房间和整理图书、玩具等。教给孩子正确地走、跳、跑、平衡、投掷、攀登和钻爬等基本动作技能。 (六)语言技能。 教孩子掌握口头语言,发音正确,学会说普通话;能讲出自己经历和想象的事物;能比较连贯地看图讲述或围绕一定题目谈话;会正确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如果有人问:“宝宝最吸引人的阶段是什么时候?”专家一定毫不犹豫地说:“四岁”。但是对一般的大人而言,这个年龄却是最令他们头痛了。与3岁或5岁的时候相比这下,四岁宝宝最不温顺;由于他们正处于所谓“精力旺盛年龄”,身体的一切机能都生气勃勃地向各方面开始发展。 家中有四岁儿的父母,有时被宝宝烦得几乎手足无措,甚至泄气得不想

3岁宝宝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3岁宝宝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3岁宝宝教育日渐为家长所重视,是孩子一生最关键的教育,所以家长必须引起相关的注意和重视。3岁宝宝的教育,主要责任在家长,教育得好不好直接是家长的问题,请家长认真学习,并付诸实践。 今天我们所讲的是关于3岁宝宝“不听话”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多年的经验证明,“淘气”的3岁宝宝往往比“老实”的宝宝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宝宝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宝宝的智能。因此,给宝宝一点“不听话”的空间,对提高宝宝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创造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就不能去进行创造。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让他们有“淘气”的机会,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去想象、去活动、去创造。 本文“3岁宝宝教育”的目的: 1、通过实例分析引起家长对自己教育方式的检验和反思。 2、从幼儿身体、意识、情绪和思维等方面让家长全面了解三岁幼儿所具有的特点。 3、通过生活中的小例子分析造成幼儿不听话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视程度。 4、通过教学,让家长掌握几种对付幼儿不听话的方法,并从中摸索出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本文“3岁宝宝教育”的重点: 通过讲解让家长了解、正视幼儿的“不听话”是这个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 本文“3岁宝宝教育”的难点:让家长掌握处理以及应对幼儿随时表现出来“不听话”的措施和方法。婴儿到幼儿初期,一般都由成人照顾,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而3∽4岁幼儿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事事要求自己做,做不好也不接受家长意见,更不愿意让家长帮忙,经常由于家长过多干涉而引起对立情绪,烦躁、发脾气,甚至爱哭闹。这是因为幼儿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原因。孩子从1岁多开始认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直到3岁多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因此,幼儿独立性不断增强,独立愿望逐渐强烈,愿意自己独立行动,以表现自己的意识和能力。甚至不愿接受成人的指令而固执己见。因此,家长即时掌握幼儿心理发展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应尊重孩子合理的独立要求,或给幼儿独立自主选择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并认识自己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力量,培养自信心,这有利于独立个性的形成。 如果什么事都怕孩子做不好或怕耽误时间,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事都不愿自己做,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习惯,这样剥夺了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对孩子发展非常不利。有不少孩子3岁入幼儿园时还不会自己吃饭,就说明了家长对待孩子没有进行教育训练,而是无原则迁就。当孩子不听话哭闹时,也未耐心说服或转移注意力。总之,家长要提高教育水平,研究教育方法,顺利度过这一段年龄阶段。 3岁宝宝教育案例一: 我们平时常常遇到孩子不听话的问题,我也是孩子的家长,也有过这段经历,我非常理解我们家长现在的心情。平时的工作中我也经常遇到好多家长跟我诉苦:“我的孩子特别不听话,你叫他干什么他偏不干。还特别好动,好象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要动一动、试一试,你告诉他电源插座不能动,很危险,可他非要去摸一摸,什么都不怕,你说我该怎么教育他。” 3岁宝宝教育案例二: 有一次,我带着我的孩子去买衣服时,碰到一位妈妈领着宝宝买衣服,妈妈被一套漂亮的套装所吸引,并让宝宝试一试,可宝宝偏偏不试,而是拿着旁边的一双旅游鞋不放手,妈妈夺都夺不下,最后孩子号啕大哭,衣服没买成。妈妈只得拉着孩子离开了,并且一边走一边气呼呼地说:“没见过像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这么漂亮的衣服不要,非要双鞋子,还耍赖,真让你气死了。”

任性的孩子 如何教育

任性的孩子如何教育? 孩子任性主要表现为固执、不服从父母管教、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答应,内心不服,父母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对孩子不满,容易表现得不理智:有的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则对孩子的要求妥协,天长日久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任性的孩子很难与同伴友好协商、合作、分享,他们往往随心所欲,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和要求。如果这些消极行为经常发生,会强化孩子不良的个性品质。同时,孩子任性时通常会伴随着烦躁、愤怒的情绪,经常性的情绪失控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大致有哪些呢? 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想怎样就怎样,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知识方面的要求严格,而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孩子的消极行为。 缺少与同伴交往。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与同伴交往机会的缺乏,导致孩子的玩伴由成人来替代,这就会使孩子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 了解孩子任性的原因,对小儿的一些正当要求,如要求自己吃饭等,家长要给予鼓励和帮助。而不正当的要求,我们就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育:

1、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2、对无理要求要明确地回绝,而且要坚持一贯态度,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情绪为转移,高兴时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高兴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不同意。 3、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要一致,特别是有老人时,父母与祖父母的意见常不统一,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 4、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订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并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如果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 5、用“负强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打骂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孩子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6、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4--6岁孩子的最好教育方法

4--6岁孩子的最好教育方法 4岁 三岁的小孩有颗温顺的心,四岁小孩的心则是活泼的。典型的四岁孩子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喜欢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 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的。 典型的四岁孩子动作迅捷,他做每件事情都很快,兴趣转移得也很快,而且一件大事大多做一次。他没有兴趣讲究完美,只有兴趣继续做下一个活动。 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乱跳的、荒谬好笑的、无拘无 束,对什么事情都跃跃欲试的。和三岁半那时爱吵又爱闹的情形相比较下,他的改变可不是不小哦。他们一般是这样的: 1、四岁的孩子经常说话多一点。 有点爱吹牛,有的时候还有些跋扈,这些都是因为他开始进入表现自我的领域,新鲜加上过度兴奋所致。 2、四岁的孩子对母亲怀有极度强烈的感觉。 如果有什么东西改变了眼中的母亲,他就会对这个东西表示出特别强烈的恨意。 他或许讨厌母亲戴某些首饰,也许不喜欢母亲改变发型,或者,她脸上若有一种特殊的表情告诉他,她不喜欢他,他可能特别讨厌这种表情。无疑,大人应当随时配合四岁孩子的迅捷和善变。 3、四岁的孩子喜欢向外扩张的特性,有时候连他自己都有点受不了。 因此,他还是喜欢而且会尊重有限度的规范,但是并不会常记心里,得要你经常地提醒他才行。 所以很多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最远到树那里,最远到门那里”这些口头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诉他,你应当做或者不要做这个时,他就会很遵守这些规矩。 5岁 五岁,是孩子开朗而愉悦的年龄。五岁的孩子像阳光一样,温暖,明朗。 五岁小孩是所有母亲愿望的实现。从孕育,生产,初生时的事事包办;到一两岁时的步步紧盯;三岁四岁时的蛮不讲理;到了五岁时,终于可以让父母松一口气,欣慰地欣赏自己养育多时的成果,充分吸收五岁小孩爱的回报。 那个小捣蛋,终于变得懂事了,讲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个好小孩,要讨妈妈喜欢,他的世界都以妈妈为中心。他的小小心灵充满了对人、对物、甚至对神的爱。他张大眼睛,好奇地学习,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给他的一切美好。

3岁孩子的教育办法

3岁孩子的教育办法 一、不要包办一切: 两三岁的孩子与婴儿有很大区别,他们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较大的转折时期,孩子开始由被动地位向主动地位转化。父母要仍以控制、包办代替为主,这就不符和孩子的年龄特征,必然要引起他们的反抗。父母应从包办代替一切中解放出来,给孩于主动权,使孩子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两岁的孩子吃饭时,喜欢自己拿匙吃饭,但却把饭送不到自己的嘴里,而使饭撒的哪儿都是,父母对这种现象往往足担心吃不饱,强行把匙夺过来。为此,孩子大哭,不愿意。这个时候,父母可准备两把匙,父母拿一把,父母边示范讲解,提醒启发,边往孩子嘴里送饭,这样,既满足了孩子自己动手的心理,又不会让孩子饿着肚子。也促进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二、要让孩子多动手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要使两三岁的孩子较快地学会正确地使用用具,使他们的全身动作协调,只有让孩子亲自活动不要怕孩子做不好而过多的限制。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做事,可以要求让他们做一点自理生活的事。如教孩子脱衣、穿鞋、收拾玩具等,这样父母既节省了时间,又满足了孩子的愿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要孩子肯做,做的好与否足次要的。主要是培养孩子那种肯学,肯动手的精神及行动上的独立性。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不是危险的,贵重的、有毒的东西,能摸即让他摸,能做即做,这对他的个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三、要极度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任何事情处于萌芽状态,都需要耐心地扶植和爱护,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促进事物的发展。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效果适得其反。所以,封待两三岁的孩子,父母应该多加耐心,耐心地理解孩子的语言,并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教孩子发展动作和掌握简单的行为规律。两三岁的孩子喜欢做事,又做不好。如果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笨;或者急于求成代替孩子做:或不断催促孩子快做,结果引起孩子哭闹。父母不应该责备孩子,更不应禁止他们,要看到这是孩子在探索,在学习,在了解自己的力量。如果一味打击他们的探索活动,他的求知欲就会泯灭,并且使他们怀疑自己的力量,扼杀正在萌发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将来学习活动的最大障碍。 对待2~3岁的孩子应当在哪些方面多加耐心呢? 1、帮助孩子发展动作。2~3岁的孩子喜欢做事,但又做不好。父母应懂得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提出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要求,采取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大胆操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2、理解幼儿的语言所要表达的意图。2~3岁的孩子由于刚学会说话,还不能用语言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理解孩子的意图,千万不要因孩子说不明白而嫌孩子罗嗦,甚至厉声斥责孩子。孩子若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语言环境中,就可能会形成口吃,或变成不愿说话的

三四岁开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四岁开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也早早教孩子学数学了呀……”说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不少家长觉得自己没少费心思。荣合灵说,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绝不只是唱数和计算,她建议家长在儿童期要培养孩子十大数学思维能力,即数量、计算、分类、集合、时间、空间、对应、排序、抽象、解决,从孩子三四岁时家长就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了,具体建议如下: ●数量 包括唱数、计数。唱数是1、2、3、4、5……计数是孩子能查清到底是几个,比如几根手指等。这两种家长都比较重视,却常常忽视另一种——测量,包括对刻度、重量等单位的感知。不妨抽空带孩子拿一个棍子,量量跑道有几棍子长,或拿橡皮量量铅笔盒有多宽,让他知道测量是用一个个单位去量,并且这个单位是统一的,让他能在最简单的测量中理解和感受单位。 ●计算 多数家长可能是掰着指头教孩子算加减法的,这不够。我们不是主张让孩子在小时候一定学会计算多少数,而是在算的过程中,更多地让他去理解,而非死记硬背。比方说,小明有10颗糖,毛毛有8颗,小明比毛毛多了几颗?豆豆有20颗糖,他分给小朋友8颗,还剩几颗?虽然都用到减法,但实际不同,前者是比较型,后者是剩余型,家长重要的是帮孩子去理解两者间有什么不同,而非算出最后的结果。 ●分类 想让孩子思维发展,必须重视多元化分类。比如: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你会把三角形归属一类;但把这三样变一下,一个蓝色三角形、一个红色圆形、一个红色三角形,除了按形状,也可按颜色,把红的归为一类,这就是多元化分类,它能更好地锻炼孩子思维的清晰程度。不过,在孩子刚接触一

个高的、矮的、粗的、细的等新概念时,可以先单一分类,当这些概念形成后,再开始多元化分类。 ●集合 从小学开始,所有计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清楚了,以后解决问题会好很多。比如:小明10颗糖,毛毛8颗糖,小明的糖和毛毛的糖各是一集合,两集合比较相减,就得出了小明比猫猫多几颗糖。当孩子感知集合以后,就能分析出两种集合之间有何相关或完全不同之处,也有助分类。 ●时间 除认识钟表,让孩子知道这个针走到哪儿是10分钟,要让他感知时间,亲身感受一下多长时间是10分钟。 ●空间 除让孩子感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方位词,还要培养孩子的空间建构能力。拼积木、拼图等游戏都是在进行空间建构。拼积木是随意的、创造性的、立体的空间建构;拼图前事先就想好要拼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是有目的、平面性的空间建构。 ●对应 小猫对应小狗、小狗对应动物等等,找相同、找关系的对应,是家长常给孩子布置的连线游戏。除此以外,空间对应就比较欠缺。事实上,老师排座位,在黑板上列一个座位表,下面的同学根据排表找到自己座位,这就是空间对应。

3岁儿童的教育方法

3岁儿童的教育方法 2—3岁的幼儿在身体发育方面没有1岁时增长迅速,但相对而言还是一个增长得快的阶段。2岁以后的幼儿乳牙已出齐,这对食品的限制减少,父母还可以让幼儿多摄入些豆类食品及某些可生食的蔬菜、水果。 早期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自然吸收,而非硬性灌输;让孩子随兴趣自然发展,而非单纯地积累知识;是儿童启蒙教育,而非系统的正规教育。我们教幼儿简单的字词,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语言学家,让孩子欣赏音乐,也不是一定要使他成为音乐家,早期教育注重开发多元智能,本着兴趣、需要的原则对孩子实施儿童启蒙教育,是创造适当条件使幼儿的各项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为培养孩子体格健康、智力发达、品质和个性良好打基础。 知识灌输的结果是高分低能,所以,我们认为:“学问”不等于“知识”,所谓有“学问”的人并不仅指他掌握多少知识,而更是指他是一个“学会了问”的人,是一个“会问、能问”的人。孩子能发现问题并有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了无限的发展潜力,这比灌输大量的知识强一千倍。幼儿园不是培养“知识型”的人才,而是要培养“探究型”的人才我们提倡“大课程观”,即幼儿园的课程包括幼儿园的全部生活和学习活动,幼儿的生活即学习,幼儿的学习并不是只在

每天短短的十分钟的集体活动中,孩子的每一个生活活动都是课程的一部分,不要把幼儿的学习限制在所谓的“课堂”内。例如:孩子和别人的交往、孩子的进餐、孩子的体育活动、区域活动等等都是学习。 总之,儿童应该享有童年的快乐,我们家长也没有必要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有多调皮,孩子是在和周围环境的探索中发展起来的,如果他们老是在束缚中生活,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他又如何能发展起来呢。因此在孩子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放开孩子的手脚,多一份自由,少一份约束,让孩子尽情的感受世界的奇妙。当然自由也不是指完全的放任自由,基本的规则还是要遵守的,我们要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为他们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打好基础。 儿童早期教育方法 1.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来认识周围事物,适应生活环境和发展智力。因此要给孩子买或借用有利于开发智力的玩具,要多让其和小朋友一起玩。 2.引导儿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学习。大自然和社会环境最能吸引孩子们,最容易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愿望。因此,节假日应多带孩子到外边去玩。 3.注意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在学前期,儿童的具体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