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学习建筑清华建筑系流传的经典文章

如何学习建筑清华建筑系流传的经典文章

如何学习建筑清华建筑系流传的经典文章
如何学习建筑清华建筑系流传的经典文章

如何学习建筑?(清华建筑系流传的经典文章)

多年以来,建筑学院的新同学们普遍地要经历一个"困惑"的阶段,对建筑学(尤其是建筑设计)如何去学习、为何去学习感到困惑。而困惑之后,或者因无奈而颓废,或者放弃思考,或者转向其他,当然也有的能够在挣扎之后豁然开朗。可惜据我所知,最后一类结果,在本科的阶段能达到的实属少数。

解除困惑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去广泛的获得知识。这也是本文主旨。

一、心态上的准备

各位新来到清华建筑学院的同学们,过去都曾是自己学习领域的佼佼者;但是在开始学习建筑学这样一门"新鲜"的学科之前,还有必要在认识上做一些准备。

1、.应试教育的缺陷和因此产生的障碍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诸位从前擅长的十八般武艺,诸位赖以获得多年荣耀和挤进清华的利器,多数都要失效了。诸位曾经如鱼得水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知识对象多数也将失效,甚至将会成为下一步前进的障碍。因为我国的中学教育,是非常狭小和机械的。虽然具体的知识并不错,但是局限于小圈子的思维将难以适应更大更复杂的新形势。所以当你对新的课程、学习工作方式感到不适应、困难、迷茫的时候,不要先急于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评判和指导自己,甚至希望退回到过去简单愉快的思维中去。因为多数的同学仅仅受过这样

一些教育:科学上是简单的18世纪牛顿时代的数理逻辑的训练;哲学上是简单化的辩证法;艺术上完全无知或者仅受过一点机械的技能训练;宗教上不但无知而且有错误认识;方法上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在少量固定的知识内容里兜圈子;对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也所知极少。这样的相当局限的思想基础对于建筑学这样的综合学科当然是相当不利的,但这也是目前我系教学无法逃避的实际问题。所以明智的对策是不要固执己见或者轻下断言,而是先尽快广泛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等到自己大概齐对各种问题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开始慢慢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大概1~2年的时间。

当然在此过程中,新生过去的训练也不是没有用。其实有两样关键的东西是需要继续发扬的:一是积极向上的态度,二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也是残酷的应试教育带给大家仅有的两样好的东西。当然,各位的中文修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作风,如果有的话,也是应该继续保持的。平时的各种文体爱好,丰富的人生经验,对于建筑学也是很有好处的。

2.、建筑专业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建筑学和各位以前的中学学习有所不同的话,最主要的应该是在建筑的人文内容上。作为工程的建筑,各位可以很轻松的以工科的思维去把握;但是作为人文的建筑却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而建筑的人文属性,却恰恰是建筑最核心的、我们的教育中又最缺乏的品质。

具体的说来,方法上主要的是整体思维和经验积累。整体思维是个比较大的话题,下面再说。经验积累的方法是个基本的方法。因为建筑学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法则,关键靠见多识广(基本上,人生主要是见多识广)。所有建筑的问题,都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实地调查去获得经验。在大量的实例学习中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将会逐渐提高,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以5年计。(个人以为实际上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这都不算长,只不过中学的教学实在太简单化了,以至于大家对新知识的正常学习周期产生了误解。)

3.耐心的态度

由于建筑学作为工科招生,社会上对于建筑学专业也了解颇少,所以大一新生往往是对建筑学一无所知。没关系,实践表明,新生此方面的不足,包括绘画和艺术素养的缺失,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而心态才是第一重要。

第一是耐心。建筑学的素养提高通常是以十年计的。40岁还可以自称青年建筑师,60岁才算经验丰富,90岁还在干设计的也颇有一些。对于前面18年的基础来说,后面的50年显然更为重要。很幸运,建筑学博大精深而且就业出路宽广,基本上不需要天分和幼年基础的行当也可以干得很好,不像音乐和绘画。如果你不是要和高迪、柯布这样的顶级天才火拼的话,尽可不必着急,安安稳稳的坐下来慢慢的发力。靠自己的耐心学习,持续而愉快的长期学习来赢得美好的专业前途。总的来说即便是比较功利的做法,也不必像中学考试那样每个

学期的就能排出个一二三来。当然,虽不必悬梁刺股三天两头突击熬夜x天,但是踏踏实实的努力,而且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长达十年以至五十年的不停止,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在极度浮躁的当代中国,有几人不希望能如超女般一夜成名呢?不过等到你对本系的老教授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的绝对不少。不像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条件、成熟的明星机制,能在中国做出成就的老同志们,其惊人的耐心和超长的寿命,有时会令后来者绝望不过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以及他们被历史耽误的二十年,各位新人还是大有机会的。

关于这方面,读一些传记大有好处。《建筑师梁思成》是首选的好书。另外一些著名的大师传记也都值得一看。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艰辛历程以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对你是否决定这么一条路走到黑大有好处。比如如果你一心希望40岁挣够了钱退休或者18岁成为万众瞩目的超级,又或者希望成为与世无争的科学家,那还是尽快改行的好。

4.长远的人生规划。

想对人生有个长远的合理的规划,是从事建筑学所必须的但又是很有难度的。这时候,有个世家的背景会好太多了。信息就是力量,你看梁启超的儿子们个个成就惊人,少不了老梁先生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和高瞻远瞩。如果你没有这么走运,那就多花些力气吧,多做一些概论性的阅读和调查,努力成为"世家第一代"。本系的教学因为种种原因,基本上集中在建筑设计上。然而真正到毕业的时候继续设计下去

的其实相当有限。没办法,现在简直是干什么都比干设计轻松和来钱。与中学最不同的,大学里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以及以后如何工作和生活,需要你自己拿主意了。不幸的是,为自己安排计划拿主意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中学偏偏没有教过。这个恐怖的缺陷将会在4

年后推研定专业和5年后研究生选题的时候集中体现。建筑历史、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其实都有各自很专门的基础知识和很不同的就业出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就业热门。早一点搜集相关信息并不费力气,而且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个全面的建筑从业人员也都是有用的。不要等到4年后匆匆拍脑袋,选错方向/选错导师的人简直如过江之鲫。即使选对了路线,早点开始阅读和适应非设计类的专业,也很有帮助。比如相对于本系薄弱的规划教学,如果你以后从事遍地黄金的规划行业,你会发现那些本科就接受规划训练并且师资力量庞大的同济对手相当可怕(且不和国外比)。而早点开始看研究资料会使你研究生选题轻松不少。

三、基础知识

由于考入本系的,一般都是人文素质相当欠缺的理科学生,所以恶补人文知识是逃不掉的。人文知识并不直接帮助你学好建筑学。其实,只是能帮助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普通大学生的水平。它们是底线,不是目标。

不过不必担心,这些知识只要达到普及的水平就可以。这个其实《建筑十书》里就说过。而且大家知道,初次接触到一个新的学科时,因为是全新的内容,对于开拓视野和增长知识都是非常高效率的,兴趣

也特别大,学习起来往往事半功倍。这里关键是要在设计课之前抢先学习,越早越好。这些本不是建筑学专门研究的,但是因为中小学教育的残缺,需要通过补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水平,否则这些方面的缺陷会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学生后来的发展。

具体的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读书》2006.4月号的大学人文教育的专题。看完也令人绝望:即便是这样的理工大学,其人文社科大要求也是恐怖的。文中说"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相当于我国大学生前两年的主课,而不是仅仅相当于我们目前的通选课。"没办法,不管发达但人文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原因还是结果,你不能真的以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仅有百年历史并饱经战祸困扰的大学能这么快"国际一流",这个目标太遥远了……

1.哲学和宗教

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不可能躲开哲学。而中国教育最残缺的一面,也是哲学。但要命的是人不能没有哲学思想不学哲学就意味着你有的是一团糟或者很原始的哲学思想: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局限,对于仅仅做一个思维健全的起码的人都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对于综合复杂的建筑学的学习。比如最基本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什么是逻辑,什么是形式,什么是科学,还有系统思维和整体思考的方法论,基本美学概念,绝大多数学生这些都不知道,更不用提什么混沌、天人合一这些东西方理论了。这样的哲学基础应该说进行基本的大学学习都成问题。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学科的历史学起。如果是前两年,我会首先推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但是好书,而且好看,几乎必读。不过现在有了新出的斯特龙伯格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要更简单更好看,可以放在罗素之前先看。中国方面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是必读。另外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再有一定基础之后读一读罗森堡的《科学哲学》,对做研究写论文有着"基础的基础"的作用。

宗教是中国教育根本没有的项目,却是西方文明的基础(其实对东方也是)。中国宗教的一般性的知识看过《中国哲学史》就大概齐了,佛教史可以看南怀瑾的《中国佛教发展史略》,比较轻松。基督教最基本的书目就是《圣经》和《基督教史》,鉴于我们的学习对象主要是西方文明,西方建筑发展又和基督教密不可分,只好啃了它(不过《圣经》在清华图书馆仅有两本,哎哟….)。

2.社会学以及政治法律经济学等。

社会学是个很关键的学科,尤其是要走规划路子的话。对于理解建筑深层问题也很有好处。我看过的书里《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是最好看的一本,《消费社会》也还不错。基本是用到什么看什么,总能有很丰富的收获。可能也是因为国内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欠缺的缘故。象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或者《经济与社会》就比较艰苦了。社会学是个急迫的领域但是又过于庞杂。一般的,新生看过《西方现代思想史》就差不多了,对于普选民主、社会契约这些可以慢慢的了解起来。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以及乱七八糟的建筑现象也大有好处。法律、政治还有经济学这些,需要选择性的看一些,否则常识上会有

缺陷。我都是零星的看着学着,倒也不必着急。

3.艺术

虽然入学要求美术加试,但是实际无关紧要。事实证明入学前是否学过美术不是关键问题,入学以后一样可以学好。而且最重要的不是绘画技能,而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学好美术对于把握建筑中最难把握的感性因素非常重要。艺术关键是亲历亲为。不拘那一类,至少学一门。因为艺术集中代表了感性思维方式的作用,和整个科学的理性思维互补共鸣。尤其是整体思维和综合感知。艺术其实起步的时候并不难,难在下决心入手。绘画、古典音乐是基础,比较容易入门。直接上摄影、电影这样的综合艺术可能进展反而比较慢。学艺术最好有活人当老师,光自己琢磨恐怕比较难,这也是学艺术的重要难点之一。好在现在媒体发达,要好一些。不必犹豫,谁知道你不是一个艺术天才呢。

我个人认为我系的美术教学还是相当成功的。但是对于确实美术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应该认真对待,坚决补上。书目当然还是《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绘画史》,不同的版本问题不大。自从美院来了以后有很多很好的画册看了,这比我们以前强多了。不看美术史,以后去了国外美术馆是要抓瞎的。

4 .历史

特别的,历史本身是值得认真读点书的,否则看史的时候会晕。历史在中国是巨无霸学科,恨不得5000年都在搞这个。像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或者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这样的大砖头可能比较难看(不

过也物有所值)。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那几本就很轻松愉快了,还有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是必看的。具体历史的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可看性很强。

四、专业路线:

按照秦佑国教授的说法,现在的建筑教育的问题是建筑学/建筑术不分,以致于教育相当的混乱。不管系里教改如何运行,各位自己弄清楚自己以后可以学什么,学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从而考虑自己应该学什么,大有必要。基本上,以后从事实践工作的,不惧怕下工地与民工面对面和能耐心于无比繁琐永远改不完的施工图的,偏重建筑术;搞理论研究或者教学工作的,甘于枯燥艰深的理论探讨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的,偏重建筑学。当然即使目标明确,也不能过于偏废。能全面发展最好。还是那句话,见多识广是建筑学习的关键。

1.建筑设计技能为主的路线.

打算毕业出去打拼挣钱养家糊口的,务必重视建筑术.也就是进行建

筑设计的实际技能.

基本上,包括:

1 、全面理解建筑设计任务的社会流程。

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问题答题"的简单过程。它更多包含服务行业和创造的内容。理解设计任务的关键是对设计任务前因后果的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从策划立项到了解业主的意图,理解并能自行编订合理的任务书,了解建筑设计从接任务到提交方案以致于工地监督直到交付使用,这一整套业务流程的必

须熟练掌握。其中特别不同于正常教学的是制定任务书。任务书的背后是对整个设计事件的综合把握能力,值得大家从第一个案子开始留意。再说一遍: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针对任务的非此即彼的答题过程,而是一个理解驾驭业主动机和社会环境限制并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价值实现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要花费多年的事件,一般在本科毕业之前多数人达不到这一要求。

调研也是一项很重要但是本系教学因为种种困难而比较薄弱的环节。把与设计任务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并整理出来,是一个基本功。调研发现的,总有很多超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影响因素,这是一个完善题目和逐步形成答案的过程。相关的书籍,个人觉得首推凯文林奇的《总体设计》,另外很多介绍具体工程项目的文章也可以参考,核心期刊里有无数这样的文章。

2 快速的发散的丰富的独特的多方案草图构思能力。

单的说,就是要能迅速的发现多种可能性并迅速形成草图方案的能力,而且在草图形成的同时,要已经考虑到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最终形象的特色和基本功能结构的顺畅)。这一点没有别的办法,一是多画图做设计,推敲功能和形象,二是每个设计都深入细致的思考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三是认真研习经典的大师作品。在本科阶段比较实用的是根据设计题目搜集案例。这是建筑师一生都要保持的习惯:在每个设计任务之前搜集和调查同样类型的先例。因为本科的阶段,主要是学习而不是创造。所以我个人以为这个搜集和咀嚼经典案例的过程是本科学习的主体,而随后的设计方案基本是以之为基础的照猫画

虎照葫芦画瓢。由此我个人以为目前系里教学一上来就是方案设计,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草图构思总的来说是必须用手的,电脑到大脑的距离比手到大脑的距离远太多了。同时构思平面关系和透视效果是必须的。草图构思一定是构思一整个建筑的整体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平面-立面-形象这样的流水线。综合的形象和逻辑同步的思维很重要。

这一能力当然也是要多年培养的,但是比第一条见效更快。参考书首推C·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然后就是各大著名建筑师的经典案例。

3 基本功:娴熟的电脑绘图技巧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什么是建筑学的基本功?过去的建筑教学一直把墨线、水墨渲染、水彩渲染当作基本功。我个人的意见是,这在当时是没错的。因为那时候墨线和渲染确实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工具。至少在我刚入学的几年,针管笔、喷笔都是干私活挣钱的必备利器。我以为基本功就是指针对当时(而不是过去)建筑行业基本设计工具而练习的技能。今天电脑制图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手段已经无庸置疑,只是是否在本科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引入可能还有争议。我看来和3d软件才是今天的建筑学基本功。当年针管笔的粗细今天变成了的线型和分层,当年水彩渲染的笔法变成了今天3的布光和材质,当年保养疏通针管笔的技术,今天变成了软件安装杀毒破解到技术。工具发展了,基本功的具体内容也变了。

同样是手头功夫,容易混淆的是把修养和基本功混为一谈。相对墨线

渲染,草图能力手绘透视,我看其实属于艺术修养的内容,不算建筑学应该由美术学习而不是墨线练习来培养。

具体操作上,我的意见是双管齐下,构思草图用手绘,正式成图用电脑。早期认真花几张墨线图当然还是好事,而且不可不画。但是制图也一样最好从小抓起。可惜的是据我了解系里能教制图的寥寥无几,主要是年纪大些的老师们都没有学过,年轻一点的也多年没有机会亲自上机了。其实手工墨线固然能画的漂亮(如莫宗江先生的图绝对是典范),电脑绘制的线条图一样能画出云泥之别。这和工具无关。比如我见过我的班主任的平立面图,虽然是简单的现代建筑,但是画得简直如入化境。我想如果当年莫先生是学起步的,他的文件一样会画成艺术。新手上路,只好看书学或者找别的同学学了。另外良好的操作和存盘习惯也很重要,这里就没法子细讲了。

4 大量经典和时尚作品的资料积累。

没有办法,学建筑就是要见多识广。学建筑尤其要行万里路。一般来说建议是从经典现代主义作品看起,一直看到当下的时尚名作。再往前看,把中西方古典建筑也仔细看看。再有时间了,把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乡土民居再看一看。看建筑的时候,顺便把规划和环境景观也了解了解。关肇邺先生就说自己是从小看画册受的建筑启蒙。初学者看图册难免看不出趣味来,完全正常。经典作品本来就是要反复体会的。但是也不尽然。伟大的艺术就算是投射到纸上也依然有夺人魂魄的能力。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见泰姬玛哈的幻灯片的惊艳,不过看出康的作品的好处来就是数年以后的事情了。

按照一般艺术和文学教育的正常步骤,先花大力气临摹和赏析经典作品是基本的,象咱建筑系这么急功近利上手就要"创作"的其实少见,早就该改革了。系里的赏析类课太少。不过许愗彦教授开的通过模型学习大师作品的课我觉得相当的好。有精力的同学更可以辅助以3D 模型来细致体验名作的妙处,可以深入到细部、材质、光线和环境,虽然费时较多,但效果也好,宜量力而行。

说句闲话,我以为早先巴黎美院传统的古典建筑立面制图渲染这样的训练,其实决不如今天看来那么死板。当时渲染的仿古立面,其实正是当时的"当代建筑",渲染也是当时的主要绘图手段,其训练极为实用,就如同我们现在用软件搭赫尔佐格的作品那么的实际,转手就能拿去挣钱。另一个启发就是,建筑设计训练应该一部分一部分的来,立面、平面、流线什么的都有必要单项逐个学习,整体构思也是个相当独立的训练项目,正如同语文里学习组词造句的训练,整篇文章的写作是很高端的事情,尤其是大部头。在本科就加入数万平米的旅馆设计,我以为实在没有什么价值。复杂的功能设计完全可以在功能组织专项训练里解决,不必搞成整个设计。很多很多大师,也就是能把小住宅设计好了而已。本科阶段做一整个建筑物的设计的话,我觉得有个几百平米小题目就很好了,比所有建筑类型走马观花的草草设计有价值多了。如今街上那么多大而糙(甚至小也糙)的建筑,多少和这种粗陋的建筑设计教育有关。

看作品的时候,一部小巧的数码相机是必要的,同时一本速写本也是必要的。看大师作品顺便描绘平面和照片好处极大。

相关的书籍,以几名经典现代主义大师为首选,当代明星建筑师参差不齐,不过也不能不看。至于东西方古典名作是非看不可,只是总量太大,只好逐步收集。核心期刊和几本重要的国外建筑杂志,应该养成经常翻看的习惯。不如经典作品可看性强,其主要价值在于了解社会现实情况,不至于沦为火星人。

5 敏锐的感觉和多层次综合的鉴赏力。

正所谓眼高比手高重要,跟艺术沾边的难免要看重审美能力。要能体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艺术的趣味,据说感觉是要看天分看境界的。不过靠着见多识广,也能补上不少。如果小时候对艺术一窍不通的,现在抓紧恶补还来得及,至少对付建筑设计还够用。话说柯布当年的日常生活是半天绘画半天搞设计,感觉真是不一般的好。一是要自己学好绘画,另外就是多看一点画展艺术展,还有周边艺术的理论,都有好处。其实这还真是个美差。去美术馆看画展,可是要门票的。

可惜北京虽然有点文化设施,但是其实很配合咱国家温饱阶段的发展程度。比比巴黎还是罗马的博物馆,还是两个字:绝望。上次去国家博物馆,仅见几百件展出的藏品…..据说藏在故宫地下这样的大仓库里有9万书画珍品,49年至今只展过1万而已。那些海量的艺术品,你我普通人估计此生不会有机会见到了!陈丹青的在《常识与记忆》(《退步集》)一文里很残酷的说出了真相:咱的文化建设实在差的太远了……只不过对于初学者应该还不至于设计这个问题。先把目前能看到的好东西看看再说。陕西、河南这些文物大省的省博物馆真是有相当多的好东西,不容错过。

2.建筑理论学习的路线

对理论研究有长远志向的,最好早开始学术阅读。

很难说新生会对以后的学术研究有什么概念,不过留在高校就职过上安稳闲适生活的不在少数。这样一来理论研究也就热了。有此打算的,或者自己觉得做方案不适应,不喜欢谈合同喝酒下工地画施工图的,以下这些是重点:

1 、各种建筑史的娴熟了解。

一切研究都是对历史的研究,不了解历史者没有谈理论的资格。初学者可以从西方现代建筑史看起,再到中国古代建筑史,再进而西方古代建筑史,再有精力可了解各种其他文化的建筑史。看建筑史的过程里,其实就把经典作品看了。对应的书主要有塔夫里的《现代建筑》(弗兰姆普敦的那本比较晦涩,可以结合柯林斯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来看),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本虽然比较早也有些争议但很好看,其他的版本都材料过多堆砌,可看性差),还有建工出版社那一套《世界建筑史丛书》(塔夫里那本就是其中一本)。另外关心城市的必看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以及贺业钜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我个人觉得,本系教学对建筑史教育过于轻视,尤其忽视了建筑史对建筑设计的基础意义。相比中文学习,大家可是从学前就开始被唐诗的。如果能把几种建筑史结合建筑赏析,作为入学头两年的主要科目,我相信不论是基本修养还是现代建筑的设计,都应该会好很多。2、建筑各种建筑理论的初步积累。

王贵祥先生新翻译的克鲁夫特的《建筑理论史》是在是一本好书,也非常重要,但是也非常的难看。(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理论领域的发展程度之低,如此重要的书籍在西方出版了20年才得以翻译为中文。当然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书籍至今未被翻译出版,只是流传着一些复印本的复印本的复印本...)刘先觉的《现代建筑理论》也不错,不过也很不好看。一般还是有需要再看比较好。至于一些经典著名的理论著作,最好早看,比如林奇的《城市意象》,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等等。只要是有考虑读研的,等到本科毕业再看肯定是晚了。

3 、几种重要哲学思想的深入了解。

读过基本的哲学史还不够,其他比较热门的存在主义、符号学或者维特根斯坦、康德这些,中国的传统哲学总要深入学一些。不过这些读了哲学史之后自己就能够判断和选择了。

4 、美学素养。

美学是目前建筑教育里特别缺乏又特别重要的相关学科,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或者《艺境》,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强力推荐,可看性极强。然后就是最基本的两本美学史,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和叶郎的《中国美学史大纲》都是必读,不过可以放在哲学史之后。光潜那本成书较早,可以考虑找一本现当代西方美学书补充看。象斯克鲁顿的《建筑美学》这些建筑类的美学书籍其实都比较晦涩偏僻和一家之言,远不如经典美学书籍来得清楚好看。

5 、强大的资料搜集和管理能力。

资料是研究的基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是搞学术必

备的基本技能。如果希望有良好的学术发展,从起步就认真的整理好自己的资料很重要。除了调研的照片、做过的设计,要清晰的整理归类之外,基本的资料积累模式是:1 买书,经典的书籍值得传世(有藏书也是世家的一个优势),而且书籍是人类目前为止最主要也是最正式的资料积累方式。2 写(或者用键盘敲)读书笔记,摘录和写感想,所谓不动笔(键盘)不读书。零星的资料随手就拍下来,放在硬盘里。不管是以后做设计,还是做作品集申请出国还是找工作,都用得上。

另外要特别重视目录线索,也就是绝世武功的目录。很多时候你没有时间去具体了解某些知识,但是记住他们的目录很有用。检索工具就是其中一种。学校图书馆花巨资买了一大堆电子资源不是白买的。但是有的学科本身知识积累就比较混乱,比如我们建筑学科。这时候就要自己有个结构良好的资源总目录,不断的把有价值的目录线索补充进去,需要或者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查找研究。各种著作,论文,期刊,零散的小文章,听到的报告讲座,导师的指导言论,某个比较专门的网站,某个新知道的文献数据库....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别人的著作和论文的参考书目,这个对自己的专业极重要;一个是期刊杂志,应该通览。

技术操作上,电脑上资料的整理,首先要分大类,大类里头个人觉得最好是按日期排列文件夹最好,不但好记而且方便备份。分类过于复杂的话,备份会非常困难。从一开始整理资料就要有长期考虑,试想50年的资料搁在一起,有任何文件名的不清楚就会无法查找。我自

己目前已经有快200g的资料了,照片就有6万多,如果不严格清晰的管理好,是没办法使用的。技术上因为现在大硬盘的普及,最合适的办法是一份硬盘拷贝+一份备份,或者双硬盘备份(比较贵)。因为硬盘一般只有5年寿命,光盘又容易磨损,双份才保险,而且要至少有一份硬盘的才方便用。光盘没办法用来日常查看,太麻烦。

6 、普遍阅读学术期刊。

国内的核心期刊虽然质量往往不高,但是毕竟是国内最高的了,对于了解业内同行的情况还是有必要的,对于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是绝对必要的。养成习惯每个月把新来的学术期刊都翻翻费时不多但大有好处。除了自己的专业期刊,一些相对学术的休闲性新闻性的综合期刊报纸比如《读书》《南方周末》《南风窗》都值得多看看,可以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是针对拥有良好知识框架(或者至少是学习计划)的人而言的。东一榔头西一棒、道听途说或者熊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都不是搞学术的办法。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三联的《读书》,我是作为睡前读物消遣之用,对开拓学术眼界很有帮助,是本很好的学术普及读物。

3.、读硕和读博

现在就业压力大,本科工作也不好找。能读硕的就读,没什么可犹豫的。但是读博确实需要慎重。基本来说,直博不是一个好制度,要么培养质量差,要么就得特别辛苦而且往往要延期。除非是一心要留高校做老师的,或者真心热爱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没有什么家庭经济负担拖得起也有钱吃饭的,可以考虑读直博。当然如果不是真心研究,

而是为了高校的饭碗来读博,本人是绝对鄙视的,并且个人认为得不偿失。至于普博,读过硕士的人自己会知道,不需要我废话了。五、实践建筑

建筑学终究是一门实践学科,感性的经验是至关重要的。把实践调研放在最后,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决定性价值,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件事不太能在书面上说清楚。前面所说所有的理论的阅读的工作,和实地调研相比,最多也就是同等重要的关系。做本科生的时候能多跑一些地方最好不过。虽然不像欧美学生有那么好的游历条件,国内还是有很多可看的,尤其是古典建筑和风景园林。逐步的利用各个假期把国内跑一跑,比如国内的世界遗产,名胜古迹,历史城市,必定受益无穷。这件事值得借钱去干,当然前提是确实是去学习而不只是去当地海吃胡喝逛街买东西的。

1.硬件准备.

学好建筑学确实是要花钱的。自己一定要有电脑,刻录机最好有。一台便携的数码相机也很重要,能有台质量比较好的高端数码或者数码单反更好,现也便宜了。长时间外出的话,一只数码相机伴侣是很好的装备,可以代替笔记本电脑。胶片相机不要考虑,不是因为胶卷贵,而是因为拍摄数量太少而且整理很困难。另外就是速写本,不必要再准备读书笔记本和课堂笔记本,白纸的速写本能干一切。资料的载体越简单,长期的资料整理和保存就越方便。

最重要的硬件是锻炼身体。除了日常的爱好之外,有一项简便易行的有氧运动习惯是很重要的。因为本专业的人都太忙,踢球这样需要场

地人手的活动很快就成为一种奢侈,也就是慢跑之类的方便坚持。我个人是打太极拳,清华的田秋信老师教得相当好,不学感觉亏了。据调查中关村高级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仅五十多,这是很可怕的。能健康活到90岁以上的话,对建筑行业真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2、动手动脑

每一次外出参观调研建筑或者风景,相机和速写本都需要。拍照是一项基本技能,这是从梁先生创系之前就有的传统。据说梁先生当时用的是莱卡。系里其实颇多老师都是个中高手,从很老的到很年轻的。毕竟对于学过绘画的人来说,摄影会很容易上手。建筑师的整个职业生涯,都离不开相机。拍好照片不但能积累资料,也能加深对建筑的理解。有些建筑师会认为自己的建筑摄影作品比职业摄影师拍的更加好,我相信是很有道理的。拍照不要怕多,这在数码时代不那么难为人了。不过即便这样回家以后你也常会发现拍的少了。视钱包和硬件设备情况尽量多拍吧。

途中务必携带速写本,我相信现场手绘速写,对建筑的理解远胜单纯拍照。当然时间成本更高。尽可能量力而行吧,认真写生一段,你会发现花费的时间精力是绝对值得到。大师们很多热衷于速写,虽然他们并不见得画的好。(柯布在雅典旅行时的速写还不是一般的难看!)但这决不妨碍你从现场速写中受益。重要的是动手去画,而不是是否画的好看。这一点上吴良镛老爷子八十多岁在登泰山雨中还坚持写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具体的参观调研,主要是城市、风景区、文物古迹和乡土村镇三类。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参考书目(1)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 (感谢五道口专家凯程老师给的指导) 五道口考研参考书,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请考研的亲特别注意一下。详细参考书见凯程杜老师总结的。非常到位。见下面。 凯程教育是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黄埔军校,在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8人,清华经管11人,五道口状元武xy出自凯程, 在2013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9人,清华经管5人,状元李少华出在凯程, 在凯程网站有很多凯程学员成功经验视频,大家随时可以去查看. 2016年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保录班开始报名! 2014年五道口考研学费是多少 凯程报道: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务会讨论通过和校财务处批准,现将我院2014级金融专业硕士新生奖学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学院对于通过推免方式和全国统一考试方式选拔入学的学生,均设立三类奖学金。其中: 1、10%的学生获一等奖学金,金额为学费的100%; 2、30%的学生获二等奖学金,金额为学费的50%; 3、60%的学生获三等奖学金,金额为学费的25%。 新生奖学金的发放采用直接减免学费的形式,评定标准为录取成绩。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新生奖学金分两年发放,根据学生第一学年综合表现,决定第二学年是否继续保有该奖学金。 问: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参考书(凯程集训营老师解读,我转载过来的。) 答: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参考书,专业课考试科目:货币银行、国际金融、投资、理财四科,其中国金部分放在货银里考。 凯程教育推荐的参考书目(特别提醒,市面有很多混淆视听,切勿相信,这里的就是最权威的。): 《货币银行学》易纲 《国际金融》姜波克 《投资学》中文第九版,博迪。 《公司理财》中文第九版,罗斯 关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参考书的详尽解析,大家可以去翻看五道口考研论坛或者凯程教育,信息是最全最权威的。 市面上各种参考书目非常多,其实大多是混淆视听,认真钻研这四本书足够。下面我来解析一下。 1、货银国金教材没有争议 2、投资学的话一定要买中文第九版的,因为前面的版本中文翻译不敢恭维,有时候会因为翻译的问题对书上简单的知识不明觉厉。中文第九版的翻译大大改观,值得仔细品味。 公司理财中文第九版罗斯这本和上本一样,也是必读书目。如果今年考试的同学发现英

不完全建筑学书单

建筑理论: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肯尼斯·弗兰普顿 ●《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的陈述》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译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美]弗兰姆普敦等著,王骏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德普拉泽斯《建构建筑手册》 ●《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 ●《现代建筑》塔夫里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引进版)(第二版)》/(国外建筑理论译丛),[英]柯林斯,英若聪著,2003 ●《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国外建筑理论译丛),[美]詹克斯/ 克罗普夫著,张鹏/ 雄一译,2005 ●《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歷史变迁》,艾伦·科洪著,刘托译,知识產权出版社,2005,●《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国外建筑理论译丛),[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译,2004 ●《现代建筑语言》/(国外建筑理论译丛),[意]布鲁诺·赛维著,席云平译,2005 ●《后现代建筑语言》/(建筑师丛书),[英]查尔斯·詹克斯著,李大夏摘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文丘里 ●《建筑经典》,《图解日志》,《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X住宅》,《住宅的终结》,《唱诗作

品L》,《彼得·埃森曼的作品与思想》《未知的住宅》、《飞驰的箭、爱神及其他谬误》(Moving Arrows 、Eros and Other Errors )、《卡纸板住宅》(Houses of Cards)他的两本专著是:《埃森曼建筑艺术》和《彼得·埃森曼》。埃森曼 ●《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国外建筑理论译丛),[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邓敬译,2003 科林罗 格式塔 ●《建筑模式语言(上下)》 ●《建筑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美]C·亚历山大,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国外建筑理论译丛),[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译,2004 ●《建成环境的意义》/(国外建筑理论译丛),[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2003 ●《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国外建筑理论译丛),[意]布鲁诺·赛维著,2006 ●《建筑类型学》/(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汪丽君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阴翳礼赞》《肌肤之目》《静谧与光明》现象学 ●《存在·空间·建筑/ 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建筑师丛书),[挪威]诺伯格·舒尔兹(Norberg-Schulz,C)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 ●奥格登与瑞恰慈的《意义的意义》 城市: ●《城市的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建筑师丛书),凯文·林奇(Kevin Lynch)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博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建筑学教育的看法,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有何建议? 建筑学教育目标的误区中国的建筑学教育理念却还基本停留在当初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在校学习方案设计技能。工程知识学习留给社会。于是大学毕业生走进国营单位,成为大设计院的学徒工。所以,在今天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建筑业领域,大量民营企业很难招到有相应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成熟建筑师,大学毕业生事实上需要再培养。不论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社会工作能力上。而西方的大学早已把培养学生全过程的设计知识(包括建造知识)以及自主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如德国的大学建筑学旨在培养出“毕业后便能进行独立工作的成熟的专业人员”。 社会背景与观念的误区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最后变成了艺术第一,从某一方面反映出建筑技术落后且不被重视的现状。而在关于艺术的理解方面,1950年以来的中国审美标准明显受苏联以及法国近代文化的影响。形式与尺度的准则占据了统治地位,北京城改建中的十大项目以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建设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直到今天,这一准则还极大地影响着大规模的中国城市建设。在西方建筑学教育普遍将工程知识放在首要地位的今天.中国的大学还沿袭替自己捡来的传统,训练大学生尝试若空中楼阁式建筑梦想。中国的教学模式的误区建筑学学制从四年本科改为五年、4+2模式、工学学位提升为建筑学学位等等。这些都没有改变建筑方案设计技能的训练占据统治地位,每学期两个方案设计的频率高强度但并非高深度,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与自主工作的时间和能力。只能在时间节点的控制下以及教师一周两次手把手的辅导下疲于奔命方案构思。同时,尽管在课程设里中工程技术知识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传统的观念中它们只是辅助课程,从未被理解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方案设计教学代替了建筑设计教学的建筑设计概念,使缺乏专业技术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未工作过的硕士研究生)一走进设计单位便成了学徒。 当今建筑教育的优点可举如开始重视与国际知名大学的长期合作交流,定期举行青年教师及学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世界知名建筑师讲座等。 建议对建筑学教育来讲,让学生建立一个关于设计工作全过程的签本轮廓应是培养的首要目标。 ?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是要把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设计,保护和节约资源能源,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如国家为缓解住房紧张问题提出新建商品住宅90-70的约束性指标,之前很多开发商和建筑师都在设计大户型,面对这种约束,建筑师通过不断的研究终于设计出了一大批平面布置紧凑,功能十分健全且造型美观的商品住宅。 产品终身责任制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是要对建筑设计产品终身负责。建筑师要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对城市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安全负责。设计上海外白渡桥的英国公司对他们100年以前设计的建筑发来了建议维修函,表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富人和高收入者还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中低收入者,其经济承受能力还没有到任意挥霍的程度。再者,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建筑师对建筑产品负责,这是极其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从学生阶段起就应该为自己的作品负责,认真进行每一个设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优秀建筑师也应成为城市人居环境的良心,要有独立的人格,敢讲真话。现在很多开发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开发理念,自觉地成为城市建设的推动者。但是,也有个别开发商和业主单位,不顾大局,惟利是图,擅自变更经批准的规划,开发建设的房屋影响环境,缺乏文化,破坏历史,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一些地方不顾国情和财力,热衷于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注重节约资源能源,片而追求建筑外形,忽视使用功能、内在品质与经济合理等内涵的要求,忽视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协调。对这种行为,建筑师要有敢于谴责和抵制,要把净化美化城市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责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 你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 从经济基础看关键在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萌芽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因为中国是农耕文明社会,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本质上是排斥科学的,中国古代曾长期将一些民间创造发明斥之为“奇技淫巧”,就是这种观念的一个典型例证。分析其原因,可以设想一个封建小农家庭,其产品都由自己家人消费,首先,自己是不会欺骗自己的,因此无需对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进行严格的定量检验;其次,没有市场需求,自己家庭的需求有限,因此无需费心巴力地探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方法;第三,家庭的能力有限,除忙于日常生产外,根本无力顾及其它。归纳起来,当这种封建小农家庭在社会上占据绝对多数的时候,即使少数人有兴趣进行科学研究,也成不了气候。反之,市场经济就不同了: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整个社会都有强烈的动机探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消耗、提高效率的方法。科学化是市场化的伴随产物,没有市场化,就没有科学化。 从技术本身内所需看技术有两个来源:经验和科学。以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技术与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中国古代的技术基本上都是经验技术,属于工匠文明,并且形成了强大的惯性,成为了一个无法逾越的文化形态。而近代科学的诞生是到了19世纪,由于西方技术与科学结合在一起,在整个世界显示出了强大威力,最终它迫使我们中国人最终抛弃了我们传统的科学,而全盘接受了西方的科学。西方的近代技术是以实证知识的科学作为基础的,它们之间的结合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所决定的。是一种必然趋势。近代中国既然没有出现实证知识的科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指定教材 1.《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系列课教案及学生作业选*一年级建筑设计》郭逊、俞靖芝、卢向东、刘念雄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二)参考书目 1.《人体工程学图解》阿尔文?R?蒂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维托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家具设计图集》劳智权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 4.《商店设计》Arian Mostaedi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商店设计》奥托?瑞伍德特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6.《室内设计资料集》张绮曼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建筑空间论》(意)赛尔维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9.《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形态构成解析》田学哲、俞靖芝、郭逊、卢向东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形态构成学》辛华泉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12.《平面设计基础》陈菊盛著工业美术协会1981; 13.《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1981; 14.《美术设计的基础》(日)王秀雄译(台湾)大陆书店1984; 15.《图案设计构成研究》(日)青木正夫著郑丽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16.《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17.《立体构成原理》王无邪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18.《立体构成》辛华泉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 19.《纸品立体艺术造型》冯啸著(香港)万里书店1976; 20.《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 21.《构图原理》清华大学民用建筑教研组编; 22.《建筑构图概论》苏联建筑科学院编著顾孟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3.《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4.《色彩艺术》(瑞)约翰内斯·伊顿著赵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5.《色彩技法》(日)深泽孝哉著白鸽译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26.《绘画色彩论析》冯健亲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27.《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8.《国外钢笔画技法: 建筑配景》柴海利、高祥生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1; 29.《建筑钢笔画》王时刚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0.《建筑与树木铅笔写生教程》周宏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1.《工程字的书写方法》于国平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32.《钢笔仿宋字书法》马子民著新时代出版社1984;

精选-建筑学必看书籍

一年级 A必看(与课程相关)B推荐(建筑素养) A 1《建筑师的20岁》 作者: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 译者: 王静王建国/ 费移山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浅显易懂,整本书洋溢的是建筑界巨人对建筑学的热爱和坚持,具有感染力。 2《型和现代主义》 作者: 贾倍思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对于大一的构成课时非常好的参考资料,对训练造型能力、表现手段很有帮助。比起清华出的那本构成书要好不少,有意思的多。但是图片够多够好容易让低年级同学落入简单的抄袭,还是应该学习造型的逻辑方法。 3《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推荐理由:每年大一要做的一个课程设计,但是找到有点难,必看的。 4《交往与空间》 作者: (丹麦)盖尔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是在讨论空间的基本问题。 5《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 作者:程大锦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10楼就有,很多高年级同学有,够基础从一个点讲起,够厚够打基础,够分量。这种书是要反复的翻反复的看的大一看大三也要看,一遍掠过不如不看。觉得基本功差的同学尤其推荐。相类似的书其实挺多的像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与它显得枯燥。 6《DOMUS》杂志 推荐理由:出了中文版后,中国的建筑人很有福,大一的同学常翻翻DOMUS的近期杂志,了解建筑界设计界关注的人物关注的问题,如今不知道Koolhaas 、Zaha是谁,枉学建筑。杂志很好很好,笔者的最爱。 B 1《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 作者: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

清华大学的建筑学课程表

清华大学 一年级 秋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 必修集中军训 2 3 考查排在上课前3周 必修体育(1) 1 1+1* 考查*为课外环节 必修思想道德修养 2 2 考查 必修英语(1) 4 4 考试参加学校分级考试 必修高等数学(1) 5 5 考试建筑学院开课 必修素描(1) 4 4 考查 必修计算机文化基础 2 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1.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1.2) 6 6+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1.3) 6 6+2* 考查 必修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2 2 考试 必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 1 1 考查 29 26 未含集中军训学时 春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毛泽东思想概论 3 2+1* 考试*为课外环节 必修体育(2) 1 1+1* 考查*为课外环节 必修英语(2) 4 4 考试参加学校水平考试 必修高等数学(2) 5 5 考试建筑学院开课 必修素描(2) 4 4 考查 必修建筑技术概论 1 1 考试 必修建筑设计(2.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2.2) 6 6+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2.3) 6 6+2* 考查 选修 2 2 选修课 26 25 夏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渲染实习1+1* 2周*为课外环节 必修素描实习 1 1 2 3 第一学年学分总计:29+26+2=57 二年级 秋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2+1* 考试*为课外环节 必修体育(3) 1 1+1* 考查*为课外环节 必修英语(3) 4 4 考试参加学校水平考试 必修水彩(1) 4 4 考查 必修建筑构造(1) 2 2 考试 必修中国古代建筑史 3 3 考试 必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1) 1 1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3.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为课外环节 必修建筑设计(3.2) 6 6+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3.3) 6 6+2* 考查 选修 3 3 选修课 27 26 春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邓小平理论概论 3 2+1* 考试*为课外环节 必修体育(4) 1 1+1* 考查*为课外环节 必修水彩(2) 4 4 考查 必修建筑力学 4 4 考试 必修外国建筑史 3 3 考试 必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2) 1 1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4.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属课外环节 必修建筑设计(4.2) 6 6+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4.3) 6 6+2* 考查 选修 3 3 选修课 25 24 夏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水彩实习 2 2周教师辅导2周,自己画1周,交暑假作业必修测量实习 1 1周新开课 3 3 第二学年学分总计:27+23+5=55 三年级 秋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限选体育专项(1) 1 必修CAAD方法 2 2+1* 考试*属课外环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硕士、博士)课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硕士、博士)课程 设计系列课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 80000484 文物保护规划及复原 设计 4学分(建筑历史 必修) (王贵祥) 70000044 建筑与城市设计4学分(建筑设计 必修) (导师) 70000224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4学分(城市规划 必修) (导师) 70000474 景观规划设计4学分(景观设计 必修) (杨锐) 70000104 建筑物理环境工程设 计 4学分(建筑技术 必修) (秦佑国) 70000454 设计专题(一)4学分(专业学位 必修) (朱文一) 70000464 设计专题(二)4学分(专业学位 必修) (朱文一) 70000444 最终设计专题4学分(专业学位 必修) (朱文一) 建筑历史理论系列课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 70000072 中国古典建筑与法式 制度 2学分(王贵祥) 70000512 西方建筑理论史2学分(王贵祥) 80000731 西方当代建筑思想纲 要 1学分(张利) 80000421 中国古代建筑典籍文 化 1学分(贾珺) 80000332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概 论 2学分(王贵祥) 80000502 文化遗产保护2学分(吕舟)80000511 文物建筑保护技术1学分(刘畅) 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建筑历 史理论方向) 2学分(王贵祥)

建筑设计理论系列课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 70000012 现代建筑引论2学分(朱文一)70000022 环境行为概论2学分(庄惟敏)70000032 建筑评论2学分(关肇邺)80000021 建筑与城市理念1学分(朱文一)80000411 体验建筑1学分(吴耀东)80000271 室内设计1学分(尹思谨)80000302 建筑策划导论2学分(庄惟敏)80000432 建筑艺术专题2学分(王丽方)80000561 前卫建筑1学分(吕富珣)80000591 印度建筑1学分(单军) 80000671 建筑理论与原创性思 维 1学分(李晓东) 80000822 住宅精细化设计2学分(周燕珉) 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建筑设 计理论方向) 2学分(朱文一) 城市规划理论系列课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 70000212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2学分(吴良镛)70000142 城市历史与理论2学分(吴唯佳)70000152 近现代住宅2学分(张杰)70000261 城市改造理论与实践1学分(张杰)70000502 城市经济学2学分(邓卫)70000251 城乡土地利用规划1学分(尹稚)70000521 规划研究方法1学分(顾朝林)70000491 城市基础设施与规划1学分(毛其智) 80000061 城市规划方法论与技 术应用 1学分(尹稚) 80000261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与 控制 1学分(谭纵波) 80000201 近现代城市规划引论1学分(毛其智)80000131 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1学分(杜鹏飞)80000221 城市政策与法规1学分(吴唯佳)80000351 城市生态理论与应用1学分(林文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介绍

201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介绍 对于考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而言,由于建筑历史这门专业科目复习参考书较多,考试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然而专业课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复习的时候需要拿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 建筑历史的复习大家的区别最主要在于复习的精细度,那些大的线索有用心的人基本都能记下来,可是比如某个建筑的建造年代这样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一定大家都会去记,赢就赢在这些地方了,所以在复习的开头就要养成好习惯,要关注细节信息。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4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具体专业: 目前,建筑学院已经形成"建筑、规划、景观、技术"四位一体、交叉融贯的学科架构,以及六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建筑学院是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二级学科是该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2003年和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连续两次被评为第一名。六十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培养了近五千名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建设岗位上、在国际建筑舞台上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批建筑大师、两院院士、学术名家,造就了一批中国建筑事业各个时期的领军人物。 建筑学考研分为三个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技术方向和建筑历史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和建筑技术方向的初试内容一样,参考书目也一样,建筑历史方向的专业课不同,单独出题。 081300建筑学 01建筑历史与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4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小时)

清华大学建筑课程

一,建筑系的所有课程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初步,素描,色彩,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构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理,CAD,3dmax,专业外语,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经济,建筑设备,园林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防火设计,建筑节能,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空间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主课. 二,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TJ030010 课程名称:素描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学习形体透视、基本构图、比例的协调、体积感的把握、表达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素描》,周若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素描基础》,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20 课程名称:色彩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掌握色调变化规律,增强色彩感觉,提高色彩搭配能力,表达色彩的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练习,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水粉》,漆得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色彩静物写生》,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60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学分:1 学时:16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通过训练可以充分启迪学者的思维力、想象力和组织形态,获得新的感性知识和创作领域的开拓,从而提高创造能力,为后面学习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构成的概述;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形式法则;材料的要素;技术要素;练习的程序;场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 参考书目:1.《平面构成设计》,李槐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2.《平面构成》,夏镜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70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 课程学分:2.5 学时:40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二维构成的基础上提升为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培养他们对立体形态的设计,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构成形式,对立体材料的学习,线材、面材、块材的加工方法和设计技巧、设计思路及设计创意。 主要内容:色彩构成部分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的搭配交变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的学说。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造型和形态的学科。色彩构成主要内容包括色彩构成、色彩三属性、色彩补性特性、色彩混合、色彩心理、结构色彩、色彩的节奏和色彩的调和;立体构成主要内容包括立体构成观、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和练习程序(点五维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和线、面、块综合构成)。 使用教材:1.《色彩构成》,钟蜀珩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立体构成》卢少夫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书目:1.《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建筑学研究生要读的书目

城市保护与更新系列 Historic Preserv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王景慧,阮仪三,王林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杨宏烈,2006(图书馆馆藏可看)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调整性方法》 城市设计理论系列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东南大学出版社 《人性场所-城市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设计的维度》卡莫纳,江苏科技出版社(图书馆馆藏可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 《城市设计》【美】埃德蒙·N·培根著 《城市形态》【美】凯文.林奇,华夏出版社 选读: 《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 罗杰·特兰西克 (作者) 《拼贴城市》~ 柯林·罗 (作者) 《城市建筑学》~ 阿尔多·罗西 (作者) 《城市设计》~ 培根 (作者) 《城市建筑学》~ 阿尔多·罗西 (作者) 《伟大的街道》~ (美)阿兰.B.雅各布斯 (作者) 《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 ~ Peter Hall (作者) 《总体设计》~ 林奇 (作者) 《西方建筑的意义》~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作者) 《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 弗兰姆普敦 (作者) 《明日之城市》~ 柯布西耶 (作者) 《透明性》~ 柯林·罗 (作者) 《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 原口秀昭 (作者) 《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 越后岛研一 (作者) 《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 陈志华 (作者) *****《安藤忠雄论建筑》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建筑: 一部批判的历史》作者: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必读: ● [美]弗兰西斯·D·K·程著,《形式/空间/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 [美]保罗·拉索著,邱贤丰等译,《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 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等译,《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 [德]迪特尔·普林茨、[德]迈那波肯著,赵巍岩译,《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 [美]盖尔·格里特·汉娜著,李乐山/ 韩琦/ 陈仲华译,《设计元素(罗伊娜·里德·科斯

建筑学必读书目(更新)

在AA学建筑 建筑设计起点与过程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从速写到设计---建筑师图解思考的学习与实践 DOMUS 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 《此时此地》刘家琨 《设计的开始》王澍 《文学将杀死建筑:建筑、装置、文学、电影》董豫赣 《不只中国木建筑》赵广超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 总体设计 贺叶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中国古建筑大系(1-10)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 42.00 2003.4 7 [(美)亚伯] 可持续性建筑 48.00 2003.6 7 [(英)爱德华兹] 建筑美学 [(英)罗杰?斯克鲁] 冯?格康-玛格建筑事务所作品集 建筑设计[(德)迈因哈德?冯?格康] 建筑名家名作精选系列 格瓦西梅-西格尔事务所[(美)格瓦思梅—西格尔事务所] 科恩?佩德森?福克斯事务所[(美)KPF] 约瑟夫?路易斯?塞特[(西)H KLICZKOWSKI] 石本建筑工程事务所[(意)毛里齐澳?维塔] 捷德国际联合事务所 米格尔?A?阿拉贡内斯事务所 阿尔伯特?卡恩联合事务所[同上]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与学生的对话 [张育南] 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 [张育南] 北京宪章在中国-中国建筑师作品集1999-2005 外国建筑师作品集1999-2005 国外青年建筑师设计作品译丛 城市限界 2005.1 10 [(美)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 世界建筑大师优秀作品集锦 西萨?佩里 218.00 2005.1 14/箱 [(澳)Images出版集团] 哈特曼-考克斯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巴顿?迈尔斯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特里?法雷尔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COX建筑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SOM建筑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墨菲/扬建筑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埃森曼建筑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阿鲁普联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黑川纪章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距离录取名单公示,已经有差不多有2个月了,回首这一路征程,百感交集,充满了疑虑、不自信、焦躁等等,好在学长学姐及老师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得偿所愿,跨入清华大学的大门,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为了让考清华的学弟学妹不在那么迷茫,鄙人特此整理一篇考研经验以飨学弟学妹! 清华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涉及到政治、英语一、建筑学史论、快题设计四科,公共课占比为40%,专业课占比60%,由此可见,专业课还是挺重要的。今年建筑学的复试分数线定在了370的总分,小分线是50、90,今年参加复试的有5个人,最终名额就只剩下1人,所以这个还是非常残酷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备考复习,初试和复试都不容小觑!下面就将我当时备考的时间节点给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择其精华! 政治:政治这科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的,恰逢考试大纲出来,就买了一本红宝书还有肖大大的一套资料书,还有网上的视频课程,一边看一边做肖大大的1000题。到了后期就主要是以肖大大的8套卷和4套卷为主了,疯狂记背,所以政治压力不大,要相信自己! 英语:个人感觉英语还可以吧,前期还是以背单词为主,利用朱老师的恋恋有词,反复滚动记忆,与此同时还要每天至少要做3套考研真题,我个人建议可以做近10年的考研真题,建议大家去用黄皮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了,可以跟着新祥旭老师学学阅读理解,毕竟得阅读者得高分。到了后期,大家可以买一本高分写作预测20篇,把这20篇全部背完,你的写作就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够用的。 下面就主要来讲讲专业课的备考经验,市面上的经验贴是在是太少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 清华建筑学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快题设计部分,需要在6个小时里面完成2张A1图纸设计及其上色,对于快题设计的熟练程度相当高。清华今年的快题考的是4000㎡的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每年的题型都相对比较稳定,但在环境的限制上每年都会有变化,灵活度也逐年提高,今年也不例外,比以往更加灵活。清华的快题相对其他学校考察得更加综合,既考察考生对场地条件的处理,还考察对功能的组织。 355建筑学基础,我在新祥旭联系到了学长学姐,他们给我推荐了一下参考书目:《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董鉴泓,主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玉麟,编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

建筑类必读书目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 | 留言交流 | 退出 首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建筑学必读书目- 建筑人生- 新浪地产网(转载) 绾绾w 收藏 于 2011-10-24 阅读数:1 被转藏: 33 公众公 开 原文来 源 修改如何标记批注? 建筑学必读书目 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864) 2010-02-09 19:01 标签:必读书目建筑学 基本文献是建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阅读,基本按年级之顺序先基础后提高排列。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则要看学生的“学力”,这两部分是无止境的。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读经典的积累,一方面一定要重视原著,要高起点、看精华,自然就会有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变成红色的是我看过的,我还加几本吧:《艺术发展史》,《安藤忠雄都市彷徨》,《建筑的革命》(郑光复著),《我的视觉日记>(王小慧著) 基本文献[/B] ●[美]弗兰西斯·D·K·程著,《形式/空间/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热点推荐?【精品】名曲轻音乐欣赏... ?【扫盲贴】|||教你听... ?令你心头 一震的亦舒名言?[分享]蛋蛋 全集 ?哦,阐释终极完美的女人... ?阿弥陀佛 保佑你(李娜)?[音画]蝴蝶 飞飞 ?寿山石雕?50道家常 菜肴大集合,... ?青花瓷,碎 了谁的心?(... ?【国乐飘 香】宋婷婷古 筝... ?神龙天成 ——毛泽东祖 坟...

●[美]保罗·拉索著,邱贤丰等译,《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等译,《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德]迪特尔·普林茨、[德]迈那波肯著,赵巍岩译,《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美]盖尔·格里特·汉娜著,李乐山/ 韩琦/ 陈仲华译,《设计元素(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与视觉构成关系) 》/设计初步丛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丹麦]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美]史坦利·亚伯克隆比著,吴玉成译,《建筑的艺术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德]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建筑师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年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译,《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的陈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德]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英]托尼·亨特著,于清译,《托尼·亨特的结构学手记1》/(原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英]托尼·亨特著,于清/ 杨有福译,《托尼·亨特的结构学手记2》/(原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你是我今 生的爱人 ?红色宣传 画里的中国当 代... ?古词欣赏?哈耶克与 维特根斯坦 ?如何删除C 盘上没有用的... ?[九个顶级 心理预言]_... ?颜色?虚 空?缘分 ?股票交易--聪明人控制...

建筑学考研书目整理

建筑学考研书目整理 建筑设计类书目: 《建筑设计笔记》作者 : A·彼得·福西特,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设计基础》刘昭如 《建筑设计资料集》1-10册,编委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上下册(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上下册(刘建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及本科相关教材的基本内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构造设计》(上、下)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构造与设计基础》刘昭如,科学出版社,2000年 《结构选型》,陈保胜,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建筑特种构造》颜红亮,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设计力学》陈保胜,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国:弗朗西斯 《建筑构造设计(上)》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设计(下)》刘建荣、翁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第2版) 》 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 (2008-05出版)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2版)》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 (2008-05出版) 《建筑模式语言(上下)》亚历山大等、李道增、高亦兰、关肇邺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附盘)》中国建筑工业 《建筑物理(第2版)》 (东南大学)柳孝图编著 《建筑构造原理与设计(第3版)》樊振和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07出版)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3版)(附光盘1张)》程大锦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1》(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2》(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4》(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5》(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6》(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7》(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8》(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9》(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10》(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的永恒之道(精装)亚历山大 (Alexander)》赵冰知识产权出版社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建筑系 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本专业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求,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具备成为专业帅才潜力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二、基本要求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丰富的人文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具备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和建筑技术以及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广泛的建筑相关领域知识。 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思维,具备整合建筑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具有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跨专业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与领导潜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设置两种学制: 1.本科学制五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学位。 2.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四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175,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2;集中实践环节由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18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200,其中课程学分156;集中实践环节由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29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10门,42学分 建筑设计(1)(6学分)、建筑设计(2)(6学分)、建筑设计(3)(6学分)、建筑设计(4)(6学分)、建筑设计(5)(3学分)、建筑设计(6)(3学分)、建筑设计(7)(3学分)、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3学分)、城市设计(3学分)、设计专题(1)(3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