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期末模拟卷2

马克思期末模拟卷2

马克思期末模拟卷2
马克思期末模拟卷2

考试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分,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们在一切实践中所作的无非是两件事,即()A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B 认识社会,改造社会

C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D 改造自然,认识社会

2,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A 批判的和革命的 B 唯物的和辩证的

C 科学的和革命的

D 实践的和科学的

3,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A 绝对主义 B 唯物主义 C 不可知论 D 诡辩论

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 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B 世界是发展的

C 世界是物质的

D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5,在对待运动和静止的问题上,形而上学的典型命题是()A 天不变,道亦不变 B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C 此亦彼矣,彼亦此矣

D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6,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A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 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观点()A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 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8,人工智能的出现证明()

A 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规定己经过时

C人脑是可以认识的。思维模拟是可能的

D 人类思维最终会发展到机器思维

9,“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观点属于()A 机械的条件决定论 B 形而上学的外因论

C 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10,运动和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

A 运动是根本变化,发展是一般变化

B 运动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则是指前进性、上升性运动

C 运动是量变,发展是质变

D 运动是位移,发展是新陈代谢

11,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A 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斗争性 C 矛盾的普遍性 D 矛盾的特殊性

12,质变的复杂性表现为()A 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 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 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中包含着量变

D 事物构成成分的变化引起质变

13,“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种观点属于()A 机械决定论 B 神学目的论 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 唯物主义决定论

14,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相互区别主要在于()

A 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B 第一次飞跃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次飞跃获得理性认识

C 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主要是改造世界

D 第一次飞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飞跃的目的是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

15,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A 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B 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 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 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1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 制造和使用工具 B 具有宗教信仰

C 具有语言文字

D 具有思想意识

18,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人口增长的快慢 B 地理环境的优劣

C 社会风气的好坏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9,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20,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反映和代表了进步的社会势力的利益和要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这说明()

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不依赖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完全同步

D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21,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它们是()

A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B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 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2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逐渐不相适合的过程

B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始终相适合的过程

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过程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再到新的基本不适合的过程

23,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 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 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 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 取得劳动产品方式和多寡不同

24,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为了解决()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 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25,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A 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 心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26,“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 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

27,群众路线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 B 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

C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路线

D 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28,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A 惟一标准

B 必要标准

C 最高标准D潜在标准

29,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其核心是()A 人生目的 B 人生理想 C 人生态度 D 人生意义

3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其基本的、总的趋势是()

A 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B 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 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

D 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

3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3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C.依靠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D.用暴力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3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3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

B.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过剩

C.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

D.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绝对过剩

3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 )。

A.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C.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围绕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6,规律的特点有()A 客观性 B 无条件性 C 稳定性和重复性 D 普遍性 E 具体性

37,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A 时空的客观性 B 时空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时空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D 否认了时空的绝对独立性

E 混淆了时空与物质之间的质的区别

38,某山乡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钒矿以来,办了三个钒矿厂,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钒烟,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

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A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 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 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E 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39,客体与客观存在的区别是()

A 一切客体都是客观存在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都是客体

B 部分客观存在的是客体,客观存在的不完全是客体

C 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体与人的实践密切联系

D 客观存在的是无限多样的,客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有限的

E 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客体还包括精神客体

40,在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有()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 哲学高于所有具体科学

D 具体科学可以藐视哲学

E 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

4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是()

A 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

B 地理环境的优劣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 地理环境对社会作用的大小受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

D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E 地理环境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4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对这一原理的正确理解是()

A 它是对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的概括反映

B 它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复性和常规性

C 它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整齐划一、按照同一模式进行了

D 它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共同性质、一般规律,但不包括全部内容和细节

E 它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全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所有细节,以及彼此之间的各种差别

43,下列各项属于交往概念含义的有()

A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 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C 交往是人们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D 交往是以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E 交往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44,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其表现有()

A 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B 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

C 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

E 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总是超前于科学发展的水平

4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 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

B 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C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

D 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

E 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

4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

A.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E.反映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47,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是(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D.生产资本构成中,固定资本比重大,周转速度就慢

E. 生产资本构成中,固定资本比重大,周转速度就快

4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II(C+M-M/X)>I(V+M/X)

B.I(V+M)>IIC

C. I(C+V+M)=IC+IIC

D.II(C+V+M)=I(V+M)+II(V+M)

E. I(V+M)

49,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

A.资本周转速度快慢

B.剩余价值率高低

C.资本有机构成高低

D.劳动生产率高低

E.工人人数多少

50,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 )。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C.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

D.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E.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的竞争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1,阐述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的表现。

5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5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54,阐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

55,阐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56,阐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四、论述题:(20分)

57,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10分)

58,阐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如何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0分)

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5分)

1-5 CBCDA 6-10 ABCCB 11-15 DCACC

16-20 AADBD 21-25 ACBAD 26-30 BDCDA

31-35 CDDCA

二、多项选择题(15分)

36 ACD 37 ABD 38 ABE 39 BCDE 40 BCD 41 AD 42 BD 43 ABD 44 BCD 45 ABCE

46 ABCD 47 ABD 48 CD 49 ABCD 50 ABDE

三、简答题(30分)

51,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动性主要表现有:第一,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三,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四,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及生理过程和活动。

52,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变化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2)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3)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4)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3,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54,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55,答: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56,答: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四、论述题(20分)

57答: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总之,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现代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在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面导致离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只有认真汲取教训,充分估计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坚持正确的政策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解决好我国的人口问题。我们既要看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又要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58答:原因: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艰巨性和长期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马克思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卷面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B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D )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B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B )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C )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B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D ) A.强调真理的客观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11.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D )

人教版数学必修2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点(1,-1)到直线x -y +1=0的距离是( ). A . 2 1 B . 2 3 C . 2 2 D . 2 2 3 2.过点(1,0)且与直线x -2y -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x -2y +1=0 C .2x +y -2=0 D .x +2y -1=0 3.下列直线中与直线2x +y +1=0垂直的一条是( ). A .2x ―y ―1=0 B .x -2y +1=0 C .x +2y +1=0 D .x + 2 1 y -1=0 4.已知圆的方程为x 2+y 2-2x +6y +8=0,那么通过圆心的一条直线方程是( ). A .2x -y -1=0 B .2x +y +1=0 C .2x -y +1=0 D .2x +y -1=0 5.如图(1)、(2)、(3)、(4)为四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可以判断这四个几何体依次分别为( ). A .三棱台、三棱柱、圆锥、圆台 B .三棱台、三棱锥、圆锥、圆台 C .三棱柱、四棱锥、圆锥、圆台 D .三棱柱、三棱台、圆锥、圆台 6.直线3x +4y -5=0与圆2x 2+2y 2―4x ―2y +1=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 .相交且直线过圆心 7.过点P (a ,5)作圆(x +2)2+(y -1)2=4的切线,切线长为32,则a 等于( ). A .-1 B .-2 C .-3 D .0 (4) (3) (1) (2)

大学马克思主义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复习知识点汇总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6.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7.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的本质? (1)客观实在性。 (2)时间和空间 (3)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8.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实践 9.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原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11.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特点?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3)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12.发展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1)区别:性质不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动作,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运动;而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联系:发展一定是运动,而运动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叫发展。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2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小计:0.00分已经批改 1、“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自由理性的外化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3、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4、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A、发现真理 B、改造世界 C、创立科学理论 D、改造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6、哲学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试卷四及答案资料

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D)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B)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D)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D) 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 B、经济收入的多少 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 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C、能保存资本价值 D、能转移资本价值

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C)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B) A、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B、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C、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 D、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 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 D )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 B、消除经济危机 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生事物是(CDE)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E、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马克思大学期末考试辨析题整理

辨析: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主观的。错误。单靠大脑人不能产生意识,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3.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应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律。 错误。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但社会规律一旦形成同样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如果社会规律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律,则说明规律能为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4.辩证法对现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正确。其一:辩证法认为现存事物既包含肯定因素,也包含否定因素;其二:现存的事物都是要灭亡的,相对于更高的条件而言,现存的事物必然要失掉存在的合理性。5.社会发展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在社会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错误。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它一旦形成后制约人的活动,这就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但人可认识.利用.驾驭规律为实现主体的目的服务。6.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直接地改造客观世错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思想不可能直接创造什么东西。7.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8.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错误。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于”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错误。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10.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错误。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1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错误。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而不是时间的新近。12.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之所以是错误,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1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错误。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三章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错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两种属性。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有真理都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性,所有真理都是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所以,真理既符合唯物论也充满着辩证法,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拆开去认识是错误的。2.能动反映论与消极反映论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能动性。正确。能动反映论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用于反映论,不仅承认认识的能动性,而且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3.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理性认识。错误。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它只是现象的.表面的.直接的认识。它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须经过一番改造制作,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从现象中概括本质的东西来,才能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当然要得到理性认识必须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材料再丰富,不经过改造制作,仍只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4.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错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模拟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B)角度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A、狭义的 B、广义的 C、具体的 D、抽象的 2、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C)的代表人物。 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B、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D)。 A、认识运动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4、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A)。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B、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产品分配关系 D、产品交换关系 5、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C)的关系。 A、价值 B、反映与被反映 C、改造与被改造

D、认识与被认识 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B)。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7、商品经济是一种以(A)为根本特征的经济形式 A、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 B、生产使用价值 C、自给自足 D、社会分工 8、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做(B)。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全部资本 D、固定资本 9、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是(A)的产物。 A、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资本主义 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 10、列宁立足于(B),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A、社会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学说 D、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学说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四下期末模拟卷(二)

高崎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四年级期末模拟试卷(二)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5分) 一、单项选择题(2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巡弋.(yì)撩. (liào)袖子与世常辞驱寒取暖B.豌.(wān)豆赚. 钱(zhuàn)愚不可及笑逐颜开C.手腕.(wàn)呻吟.(yíng)一丝不苟随心所意D.镶. 嵌(rǎng)俯. (fú)身胆大望为 横七坚八 2.课堂上,王老师夸奖王佳的文章:“这篇文章hān 畅淋漓,感情勃发,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王佳想把这句话 写进日记里,但不知道“hān”怎么写。根据字典,“hān”的本义是“形容酒喝得畅快有滋味,酒兴正浓。也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的形象或表达感情很充分。”下列选项正确的一组是() A.憨 B.鼾 C.蚶 D.酣 3.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的瑰宝。根据对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落”的特点,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中“扇”的读音应该是()。 A.shàn shān shàn shàn B.shàn shān shàn shān C.shàn shàn shàn shàn D.shàn shàn shàn shān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②李晨总是拖欠作业,不管组长再怎么软磨硬泡,他也不交,简直是无坚不摧....。③全校师生发起爱心捐款,集腋成裘....,终于帮助这位同学度过难关。④作任何事情前都要先想清楚,切不能寸进尺退....,得不偿失。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入横线,使句子表达更形象生动,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 ;秋天的 风,凉爽而惬意,;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 。 ①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②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③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④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6.下面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B.“一千零一夜”被誉为世界民进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C.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D.“你!......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心里充满阳光。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通过这次《珍爱生命》大型演讲,使师生们很受教育。 D.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8.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百岁之人被称为是()。 A.弱冠 B.古稀 C.花甲 D.期颐 9.当你做事因为困难、挫折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时,以下诗句可以激励你迎难而上的一项是()。 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忆江南》和《渔歌子》两首宋词,它们的题目就是词牌名。 B.“鹏程万里”这则寓言出自《庄子·逍遥游》,相传鹏鸟能飞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C.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思想者》《巴尔扎克》《青铜时代》均出自他的创作。 D.《文成公主进藏》通过描写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赞扬了文成公主的聪慧。11.下列句子中无法具体表达“中国企业呈现一派勃勃生机”的意思的一项是() A.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突破万亿元大关。 B.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掀起一股创业热潮。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今日的中国企业充满活力。 D.一天运输1亿件快递、一年产生29.2万亿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12.将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的最恰当的位置是( ) 晚上睡觉之前,他总会把他的行囊摆在他认定的方向。 ①他想转动身体。②往四周看看。③但他不敢——他怕在转动中改变了前进的方向。④这些天,他一直朝一个方向走去。⑤他怕一觉睡去,丢失了方向。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二、日积月累。(5+2+2+2=11分)13.我会读,我会写。(1)hǎi ōu( )在chén jì( )的大海上空fēi xiáng( )。fēng luán xióng wěi()的大山间,几条wān yán( ) 的小路像等待腾飞的巨龙。 (2)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 力量,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3)《乡村四月》中说明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体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之情的诗句是“ , 。” (4)这本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简直是“ 。”(歇后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四、简答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 识根源 3. 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 著、最根本的特点。 4.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 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 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 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 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 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 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7. 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 其次,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 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 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 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马克思考试试题2

专题二世界的本质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5、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7、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8、在运动与静止二者关系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明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10、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11、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13、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4、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其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 15、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人类社会的基础是实践。 16、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简答题(不需把答案完整写出,只需在书上标注清楚即可)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4)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简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物质第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放映。 4、简述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节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2011学年第2次远程课程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符号填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1、金融资本是由 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D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自由是指 D A.摆脱了自然规律的束缚 B.摆脱了社会规律的束缚 C.能够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D.实现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C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工人罢工和起义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7、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其中包含的涵义有A A.人类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B.世界各国家、民族是没有差异的 C.人类的文化观念和想法是完全相同的 D.人类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8、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B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C A.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0、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D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11、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C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经验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12、资本的本质是D A.一定量的货币 B.一定量的生产资料 C.投入到生产中的货币和生产资料 D.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期末检测模拟试题2

初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题(二) 一、选择题 1、青蛙和鸭子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它们生殖发育的共同之处是() 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水中发育 D变态发育 2、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 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 育植物新品种 B.②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 C.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D.①②③都是无性生殖 3、要想培育无病毒侵染的康乃馨,最理想的方法是() A.种子繁殖 B.压条 C.扦插 D.植物组织培养 4、科学考察发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慢。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B.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C.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D.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激烈 5、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6、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 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如 图所示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水蒸气凝结降雨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7、如图某生物体细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从 图中读取的正确信息是() A.如果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B.该个体既可表现A的性状,也可表现a的性状 C.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8、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A.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B.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9、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 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A.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和原始陆地 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D.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生物的变异对于个体来说,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 C.“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D.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了证据 11、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 ①草履虫——表膜②蚯蚓——体壁③缢蛏——鳃④鯽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⑥蝗虫——肺⑦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12、有关如图所示几种动物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雀体温恒定,飞行时利 用气囊辅助呼吸 B.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 C.蝗虫体表有外套膜,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活动,属两栖动物 13、如图环状DNA(质粒A)上含抗氨苄青霉 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现将人的生长激素 基因由a点切开嫁接到质粒A上形成重组 质粒,将重组质粒倒入细菌B并获取“工程 菌”进行培养。结果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及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都能成功表达,而四环素抗性基因不能表达。这事实说明:()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 (卷面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 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 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

期末模拟二试卷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二)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6小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匿.名(nì)禁锢.(kù)倔.强(jué) 杳.无消息(yǎo) B.横.蛮(hèng) 炽.热(zhì) 酒肆.(sì) 颔.首低眉(hàn) C.吹嘘.(xū) 悄.然(qiāo)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D.颓.唐(tuí)滞.留(zhì) 颓.唐(tuí)广袤.无垠(m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轩昂躁热因地治宜油光可鉴 B.简陋落弟坦荡如砥筋疲力尽 C.窒息仁慈摧枯拉朽为富不仁 D.慰勉畸形名符其实诚皇诚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C )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 .. 顿挫 ..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 ....,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C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5.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 C )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吟诗作对了。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6.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白杨礼赞》一文作者一唱三叹,反复咏叹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不平凡”即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