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社考试复习题

科社考试复习题

1、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特点。

答:空想社会主义最初出现于16世纪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到19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为止,前后经历了三个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16~17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通常称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他们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矛盾,对理想社会制度作了空想的描写。

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从情感上着眼,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2)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与法国大革命的准备相联系,主要代表有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他们认为,应当消灭的不仅是阶级特权,而且是阶级本身,他们要求建立完全平等的共产主义体制。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于是他们设想通过普遍平均的办法来消灭阶级的不平等和社会矛盾,因此他们的学说具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点。

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

(3)19世纪初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为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这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他们不仅相当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而且还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设想未来社会,并作了广泛的社会实验。

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A、理论基础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含有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社会历

史观,倾向于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上升的和进步的过程,并试图以此证明资本主义将被更完善的理想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

B、注意到了大生产条件下分散经营与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并试图用大生产与协作制度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来构建未来的理想制度。

C、为了实现理想社会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苦地探索。

D、从经济上着眼。

2、空想社会主义的两种类型即“闵采尔式”和“莫尔式”空想社会主义

的联系

答:(1)闵采尔式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群众运动的直接产物。主要代表人物有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闵采尔,17世纪英国掘地派运动的领导人温斯坦莱,18世纪法国平等派运动的领导人巴贝夫,19世纪30、40年代法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布朗基。

他们一般都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他们的学说直接代表了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利益和要求。

(2)莫尔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群众运动的间接产物

在空想社会主义史上,他们是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16世纪的莫尔,17世纪的拉维斯,18世纪的摩莱里和马布利,19世纪的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们出身于上层统治阶级,但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阶级对立,目睹了城乡劳动群众所受的苦难,同情无产者和劳动群众,表达了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抗议。一般都否认阶级斗争,企图通过小规模的示范活动,和平改造社会。

(3)两种不同类型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分离和对立,实质是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理论的分离和对立。

3、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背景,理论源头,物质条件。

答: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处在形成之中;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很不成熟;人类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第二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第三阶段:产业革命基本完成时期13世纪末14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5世纪末16世纪初:资本主义冲破封建关系的束缚

16至17世纪初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随着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地理新大陆的发现,形成了世界市场。于是,西班牙、尼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开始了家庭手工业时期。

?①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法、德等国的工业化,也在深入推进中(欧洲大陆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00年前后。法国工业革命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804-1848为起步和缓慢推进阶段,1848-1870为全面展开阶段;1820年代德意志工业开始活跃,1830年代迎来突飞猛进时期)从而引起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②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工人运动蓬勃展开比如:英国工业革命初

期开始到19世纪初期的的捣毁机器运动,

③随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4、马恩为什么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答:(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社会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近代大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统治地位并得到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已经有了暴露,如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已经从经济斗争走向政治斗争,

(1)1830—40年代英国工人的三次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上已经成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列宁)。125、300、500万人。普选权;废除贫民法;限制工作日;政教分离;对劳动成果的优先权。

(2)1831年11月、1834年4月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做工不能生活、不如战斗而死”。

(3)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反对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剥削,一开始就“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马克思)。

3、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840年的英国宪章派全国协会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

法国,1837年布朗基领导成立了“四季社”;40年代出现了平均主义工人社、德萨米的人道派秘密工人团体。

德国1834年的“被压迫者同盟”;1836年的“正义者同盟”。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1)德国古典哲学,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

?产生于十八世纪未,十九世纪初,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哲学

?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乔治.威廉.弗里德利希.黑格尔(1770-1831):德国伟大的唯心主义

哲学家,系统叙述了辩证法的规律。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人本主义者

的主要代表

5、马恩在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如何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答:(一)马、恩对欧洲1848年革命的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1、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道路。

2、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阶级力量。

3、“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

4、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二)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革命

1、第一国际(1864—1876)成立后,马、恩批判了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巴古宁主义等社会主义流派,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A、阐明了无产阶级统一的阶级斗争必须把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结合起来。

B、必须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

2、马、恩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到新的高度。

A、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把革命进行到底。

B、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的国家政权,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再次强调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重要性。

(三)从巴黎公社失败(1871)到第二国际(1889.7.14~1914)

该时期,马、恩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系统阐述和重要补充。

1、针对无政府主义,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

2、研究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

3、系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4、第一次制定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科学纲领。

5、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革命的科学纲领、策略原则、组织建设)。

6、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实质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一)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二)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群英会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三)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四)调整分配制度,制定新的工资条例(五)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放弃了在俄国建立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为特征的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社会主义,然后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7、列宁最后八篇书信与文章的主要思想

答: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1)突破不经过商品货币关系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制度时,认为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列宁分析了俄国经济中实际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

A、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

B、小商品生产(它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

C、私人资本主义;

D、国家资本主义;

E、社会主义。

这五种经济成分中,小商品经济占优势,因此不可能消灭商品货币关系。(2)发展现代大工业,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A、要优先发展大工业

B、在新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只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堵塞产生资本主义的各种渠道。P.62.

C、实现社会主义需要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

3)通过合作社建成社会主义

?早在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曾幻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组织“以联合劳动和消费为原则”的合作社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列宁口授的《论合作社》一文,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发展消费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的实践经验,完整地提出了关于通过合作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A、合作社是解决工农联盟、小农经济的最好办法。

B、创办多种合作社

C、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制是进入社会主义的两个入口。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1)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列宁考察了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状况和阶级力量对比情况,指出俄国当时的五种经济成分中,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是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与此相适应存在着三个基本阶级,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列宁还科学地论述了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标志和实质等问题。

(2)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已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十月革命后,列宁力图把这个理论贯彻到苏维埃的政治生活中去。

另外,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使一些非无产阶级分子,甚至善于“适应环境”的投机分子和其他危害分子混到党内来。为了保证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列宁主张,除加强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外,还应该有一些重大的组织措施。

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

1)利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2)加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为了改变苏维埃俄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必须坚决扫除文盲。

?列宁还十分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教育必须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并实行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非常重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列宁高度评价莫斯科一喀山铁路分局工人参加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认为它具有巨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8、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答:原因:(一)客观因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在俄国,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专制君主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十月革命推翻了这种封建专制政权,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它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转入了社会主义而自动消失,它还在继续影响进入了社会主义的人们。至斯大林时期,苏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已发展到了顶峰。

2.落后的经济文化。沙皇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20年代末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落后,而“经济文化落后是中央集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国内阶级斗争。在斯大林时期,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意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斯大林逐渐把权力集中于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决策大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到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激烈的斗争是这种高度集权模式形成的原因之一。

4.国际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诞生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被西方称为“红色的孤岛”。为了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苏联必须以最快速度把一些具有国防意义的工业搞上去,加之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苏联只能通过高度集中,调动有限的资金、资源,发展最急需的工业部门。俄国早期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受到拜占廷的强烈影响,从俄国统一国家形成时起,莫斯科沿袭了拜占廷的专制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又同东方蒙古的专制形式结合在一起而长期存在。苏维埃政权诞生后不久,就遭到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这一政策保证了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暂时偏离了民主的方向。然而这一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却被斯大林长期固定下来。二战更强化了这种体制,党和国家的一切都由斯大林决定。因此,“斯大林模式”是国际环境长期影响的必然结果。

(二)主观因素

1.斯大林个人因素。斯大林的粗暴专横、权力欲极强的品格,使他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当他感到自己的错误威胁其地位、威望时,他往往采取高压手段清除对手,压制不同意见,并伴之个人崇拜,以维护其权力。

2.错误的理论指导。斯大林在国家问题上曾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能彻底铲除垂死阶级的残余”。在20至30年代的苏联,大多数理论家还未摆脱传统教条主义束缚,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在这些错误理论的指导下,斯大林和苏共中央因而无限制地强化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影响:

、1、该模式为苏联发展急需的经济部门起了积极作用。

2、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现代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3、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的人类文明。

1、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减弱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3、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1)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

(2)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

(3)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

(4)对外关系中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向霸权主义道路

9、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教训和内容。

答:教训:1、必须始终不渝地把改革开放与“四个坚持”紧密结合起来。

2、执政党建设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兴亡。

3、必须在改革中探索和完善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4、要在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5、要清醒地认识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警惕其“和平演变”的战略。

1、赫鲁晓夫的改革

A、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中的政治犯。

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农业改革

C、由“条条”管理改为“块块”管理

D、党的领导制度和民主制度建设

例如,在经济改革的同时,赫鲁晓夫还进行了政治改革。他提出必须经常更换党的领导机关成员的主张。并将其写进新党章。他还废除了每月发给高级官员津贴的规定。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他把统一完整的党分成两个平行的党,一个管工业,一个管农业。

后期的改革过于鲁莽,好心办了坏事,像撤销各部,代之以各种经济委员会;将党分成工业部和农业部两个部分。这种做法损害了党的各级官僚们的利益,直接导致了赫鲁晓夫下台。

2、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的范围内进行修补,坚持把

发展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戈尔巴乔夫

、加速发展战略(“加速发展机械行业、赶超美国”。)与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涉及所有制、分配制度、管理方式、农业方面

(2)追求速度和重工业优先

(3)目标模糊

2、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与政治体制改革

(1)淡化党的领导

(2)设立三权分立的体制

3、“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

(1)全面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2)把“全人类价值”和“共产主义理想”并列为苏共纲领性目标的基础

(3)否定党的阶级性质,改变党的领导

(4)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10、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答: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共同发展,将是长期的现象。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通过调整使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仍有较大的空间;

第二,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仍拥有科技、军事上的优势,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依赖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

第三,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虽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他们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仍属于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他们需要加快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具有必然性,但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两种制度共存和发展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社会主义国家要善于抓住机遇,学习、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经验和成果,减少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充分的表现出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11、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

答:经验之一: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向”也没有出路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

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更不能动摇,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停顿、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经验之二: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不解放思想,不冲破传统观念,不打破思想枷锁,不抛弃“左”的教条,改革就无从谈起。

同时,我们要警惕右。右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思想上、政治上否定四项基本原则、鼓吹“全盘西化”,等等,往往被外国敌对势力利用,还曾酿成政治风波。正因为党中央始终警惕右,才保证了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

经验之三:要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

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有改革理论的提出和一切改革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展开的。

正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内容的改革实践,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若没有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将不堪设想。

经验之四:是“异端”,还是正途,要靠实践来检验

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早在1979年,

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被人们接受。因此,后来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的方针,不提市场经济的模式,而是先做起来,从最易被接受的,从原有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简政放权起步,如扩大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搞承包制,地方财政包干等。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使市场调节作为手段,被引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之中。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在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取得了突破。邓小平对本次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做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解放思想,我们老同志有这个任务。”在这个新思想指导下,开展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面对新旧体制并存的复杂情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原则。此后,在国内外复杂局面的条件下,市场导向的改革一度遭到非难,但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仍在向纵深发展。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才对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地位作了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界定,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根据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当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郑重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中国改革向更深的层次推进。这种“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尊重改革实践,尊重群众创造,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确立改革目标的做法,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同时又防止了出现大的挫折。

经验之五:“骑自行车原理”的启示自行车骑得太快,易栽跟头,若骑得太慢或者不动,最终也会摔下来,这就是“骑自行车原理”。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改革必须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稳步前进。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急躁冒进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上,急躁冒进也没有一次成功的先例。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稳定,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经济建设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一些后来居上的国家成功之要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我国经济建设的最主要教训就是急躁冒进。形势不好时,头脑还比较冷静,形势一好,头脑就发热。这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躁冒进,曾经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这方面的教训要牢牢记住。

经验之六: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和巩固改革成果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我国的法律建设比较薄弱,人治的色彩比较浓厚,许多具体法规和政策往往随着领导人的改变而变更,领导人个人的好恶对政策影响过大,这是社会生活无序、政策缺乏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以往发生许多失误,包括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重大失误发生的重要根源。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这一深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启示是,要把改革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运用法制手段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改革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化,还可以避免由于人事更迭,使改革进程发生逆转。

经验之七: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权力的调整,又涉及到利益的分配,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要把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领导核心只能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有组织、

有秩序、分步骤地积极推进,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否定党的领导,解散党的组织所导致的灾难性恶果,从反面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当今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就失去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不仅改革搞不下去,建设也无从谈起,甚至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难以维持。这是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的实践中认识到的一条真理。

经验之八: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进行改革理论准备

回顾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改革之所以步履艰难,曲折多变,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理论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足,就是理论上的不成熟,而理论上的不成熟就会导致思想上的不清醒;思想上的不清醒,又会导致政治上的不坚定;这一切又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条主义,机械地照搬别国经验,别国理论,别国改革模式;二是经验主义,越是缺乏理论指导,就越容易忽视理论的作用,凭老经验,靠想当然;三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只注重眼前,而忽视长远,重小利而损大局,急功近利。在有些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存在的忽冷忽热,朝令夕改,顾此失彼,究其根源,盖出于此。社会生活中的无序和混乱,根源于思想上的混乱,而思想的混乱又源于理论上的混乱。只有澄清理论上的是非,才能解决思想混乱问题,只有解决理论和思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社会生活的混乱和无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上,许多党吃理论准备不足的亏是相当大的,为此我们党和国家也曾付出过巨额学费。这个深刻的教训要牢牢记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