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2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25、《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26、《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六十三)条。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1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B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5.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6.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7.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C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8.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9.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21.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 )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2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D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 )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C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2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2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22.一个人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的(BD )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习惯D学习倾向性E学习途径

23.在档案袋评价中,理想型档案袋的构成部分主要有(BCE )

A作品意义的说明B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

C系列作品D作品效果的说明E学生的反省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 D )

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利用信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D )

A.语文

B.数学

C.政治

D.体操

17、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 A )

A.内容

B.手段

C.方法

D.程序

1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A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教师培训》

C.《学校质量》

D.《今日之教师》

19、下列说法不符和新课程对教师定位的是( D )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D.教师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20、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指( A )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D.教师培训

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C )

A.现代教育

B.减负

C.素质教育

D.科技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B )

A.教育政策

B.“三个面向”“三个代表”

C.教育法规

D.素质教育

3、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对的是(A )

A.空无课程

B.隐性课程

C. 分科课程

D.活动课程

4、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二是( B )

A.开设活动课程

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

C.边缘学科的开设

D.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D )

A.可评估性

B.可伸缩性

C.可完成性

D.家长可参与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A)

A.组织复习,认真考试

B.问题牵引,有问必答

C.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D.选取课题,开展研究

7、课程标准中,要明确各门学科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

标的部分是( D )

A.前言部分

B.内容部分

C.评价部分

D.课程目标部分

8、下面不是教学大纲弊端的是( D )

A.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

B.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C.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D.教学以掌握技能为目的

9、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 B )

A.被动学习

B.主动学习

C.机械学习

D.他主性学习

10、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 )

A. 激发学习动机

B.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C.要便于家长课后辅导

D.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问题

11、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

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 B )

A.范围

B.范围和性质

C.性质

D.范围或性质

12、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表述是( B )

A.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

B.客体取向的课程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

D.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13、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 C )

A.国家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14、学生档案袋最具代表和教育意义的类型是( B )

A.展示型

B.理想型

C.评价型

D.课堂型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

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

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二、多选题(5题10分)

2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取原则是(ABCD )

A.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联系

B.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C.鼓励动手,重视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

D.注重综合,注意各科知识相联系

E.便于考试得高分

22、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包括(ABE )

A.国家

B.地方

C.农村

D.城市

E.学校23、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ABCDE )

A.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入

B.通识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

C.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D.教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惑

E.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

24、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有(ABC )

A.自主

B.探究

C.合作

D.默写

E.死记

25、“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BCDE )

A.为实践者的知识保密

B.收集资料和理清情境

C.形成行动策略

D.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

E.寻找研究的起点

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

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

3、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4、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5、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6、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7、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可以收杂费。(×)

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10、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11、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

12、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13、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14、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可以出版、选用。(×)

15、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16、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

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定人员应当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8、宁宁今年小学毕业了,他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20、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

未成年人保护法试题

一、单项选题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

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的权利。

A.初级教育B.基础教育C.义务教育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

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B.不得C.不应

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

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

A.合理B.合法C.不合法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A.处罚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

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C.生活、教育

1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A.父母B.家庭C.监护人

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

13、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

A.未成年人保护法B.婚姻法C.教育法

14、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B.隐私权C.受教育权

15、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是否合法?( )

A.不违法B.违法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尊严B.人身、财产C.成长、健康

17、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B.国家机关C.任何组织或个人

1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B.简陋的C.临时修建的

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品德等方

面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B.体质、美育C.体质、智力

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A.学习成绩差的B.有残疾的C.生活能力差的

21、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春游,公园()按成年人标准对学生收取门票。

A.可以B.不可以C.根据公园制定的规则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A.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B.中央国家机关C.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23、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

A.职业教育B.青春期教育C.特长教育

2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25、对离家出走且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机构收容教育。

A.居委会B.工读学校C.儿童福利机构

26、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A.年龄因素B.智力因素C.身心特点

27、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B.有利于女方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28、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

A.其班主任老师代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C.未成年人自己

29、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隐私权B.人格尊严C.人身安全

30、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送入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当()。A.比一般学生更为严格管教、约束其行为

B.关心、爱护、尊重、不得歧视、厌弃

C.不必管教、约束,任其发展

1-5.BCBAB 6-10.AACBB 11-15.BBACB

16-20.BCACB 21-25.AABAC 26-30.CABAB

二、多选题

3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

有理想B.有文化C.有纪律D.有道德

3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1)爱祖国(2)爱中国共产党(3)爱人民(4)爱劳动(5)爱科学(6)爱社会主义A.(1)(2)B.(3)(4)C.(6)(1)D.(5)(4)

33、对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A.图书B.报刊C.电影D.音像制品

34、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人们可以做的是()。

A.聊天B.吸烟C.停留D.酗酒

35、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不受歧视。

A.考试B.复学C.升学D.就业

36、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A.集会B.文化娱乐C.社会实践D.游行

3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A.思想教育B.文化教育C.劳动技术教育D.职业教育

3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A.完善B.建立C.改善D.促进

39、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A.过重B.有毒C.有害D.过多

40、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也不公开审理。

A.一律B.一般C.通常D.应该

三、判断

4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4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承担责任。()

4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4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45、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6、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4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4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49、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50、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本卷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就是(C)。 A、场独立 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就是 (D)。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就是(D)。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就是(B)。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C)。 A、就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就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就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就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 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9、激发、维持与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C)。 A、学习需 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10、最重要与最良性的学习动力就是(B)。 A、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与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与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与家长的期待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就是用(D)。 A、图 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教师的5种类型

5种类型教师的(一)理智型教学风格 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构严谨,证严密,进程。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讲授,不仅学到知识,也受到思维的训练,还受到教师但内心却充满严谨的治学态度的熏陶和感染。虽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苟言笑,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对人的理智能力发展的执著追求。 一般说来,在数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采用这种风格的教师相对较多一些。这种教学风格的表现是,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将对科学(二)情感型教学风格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的信教导和期望之中,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心、赖。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扣人心弦,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所获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引导下,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训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价值。 外向型性格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采用情感型教学相比内向型性格的教师而言,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三)自然型教学风格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而谈,细细道来,师生之间在一word 编辑版. 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获得知识。教

师讲课虽然声音不高,但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犹如春雨渗入学生心田,润物细无声,它虽没有江海波澜的壮阔,却不乏山涧流水之清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教师讲课生动形象,这类教学风格所体现的最大特点是,幽默型教学风格(四)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如饮一杯甘醇的美引来学生会心的微笑,一种恰如其分的幽默,开启智慧之门;酒,给人以回味和留恋;哲人的警句、文化的箴言不时穿插于讲述中间,给人以思考和警醒。听这样的教师讲课,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和笑声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智的训练,变机械学习、被动模仿为心领神会、主这是一种值得着力陶铸和追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言,动思考。求的教学风格。 这类教学风格体现在,教师讲课精于教学的技巧,充满(五)技巧型教学风格着机智,各种教学方法、技巧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并丝毫不带有雕琢的痕迹。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构就像一种设计好的程序,过渡自然,组织严密,搭配合理,有条不紊。讲解、分析、论证时,思路清晰;提问、讨论、练习时,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掌透彻了解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和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所实施和追这是一种追求高效率的教学风格,握知识而言,求的一种境界。word 编辑版.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word 编辑版.

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

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 今天,无论是教育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认识到,教师素质是 提升全民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是教师专业 素质的关键要素。“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本论文旨在对教师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进行研究与探讨, 选取的角度则是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主要研究教师知识与技能发展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其中,“是什么”,指研究教师的知识技能作为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其概念和内涵曾经是什么?应当是什么?“为什么”,指历史上教师知识技能的形成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何,构成当代教师知识技能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怎么样”,是指教师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发生作用的实际形态以及现实结果。“发展研究”,既是为了描绘教师知识技能在漫长时代中的历时性变化,也是为了挖掘和分析当代教师个人专业知识技能内涵与实践变迁的动力、根源以及表现。本论文把“教师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探究其各方面的“发展”,并以此结构全文。研究思路是:在教师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存在“应该是什么”(应然)和“实际是什么”(实然)两个维度,它们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矛盾的,由此构成的张力与空间,就成为教师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因此,这一研究应当探讨的问题应当包括:1、一般“知识技能”与“教师知识技能”之间存在什么的联系?教师知识技能究竟意味着什么?其特殊性何在?这是本论文应予阐释的核心概念。2、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内涵与现实,与其历史发展(曾经是什么)和当代理论基础发展(应该是什

么)密切相关,因此探讨这两个方面对于正确释读教师知识与技能将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目前教师知识技能得到专业培养的路径主要是职前与职后的教师教育系统,而教师教育的结构和内容可以显示不同国家对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关注领域及培养侧重,对此也应作出比较分析。在这个层面中,课程的设计,既出于应然考虑,同时又表现为实然的架构。4、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受的职前专业培训基本相同,但这是否构成了他们在教学作实践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来源?还有无其他来源?其知识与技能又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发展的? 这主要是一个实然的维度,从中可以判断、比较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课程的效果,也可以发现理想状态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探讨富于现实意义。5、学科教学是真正考验与展现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场所,在此,学科内容专业知识和学科 教学专业知识必须结合,那么,在一门具体学科中、在一位具体教师的身上,教师知识技能的要求与教师表现如何?何谓学科领域中的专家 教师?这里也是应然与实然的结合点,通过对两位真实的专家教师知 识技能的分析,展现其知识技能的独特发展道路,能够给予其他教师 以启示。6、教师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是应然维度。目前我国的教师知识技能评价现实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是实然维度。现实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这是由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空间以及现实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所决定的。但无论何种教师评价,都将直接反作用于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选择和教师个体知识技能的 运用状态,引领或激励教师在学科教学领域的专业表现。上述各部分

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

[标签:标题] 篇一:教师专业知识(通识部分) - 副本 教师专业试题 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该 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了新课标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 习方式转变,既强调合作学习,又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 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 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中的倾听、分享、 交流、互助与反思,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师生的双向信息和情感沟通, 从而在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动态的沟通途径。使合作者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孤军奋战''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很巧妙。 5、试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 理论在这一课堂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人,体现出评价是为了孩子发 展的理念。但也有个别处引导得不够巧妙。 6、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 段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事实上, 除了显性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体验也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它虽是隐性的、潜在的,但一旦得以唤醒、激活,它是相当可观、丰富的。在窦老师执教的这个片段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 读时,强调的是“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这无疑给学生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文本意思,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文本在孩子的体验与接受中 获得了意义。而学生则通过阅读、体验,提高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使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更深。同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 能力。 7、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请你综合评述这教学过程。 答: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 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足的是:① 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 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②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 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赠汪伦》。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 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8、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 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要素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要素。 1.教师的教育信念 信念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持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然而,教师的教育信念则应该是教师对教育中的某些观念的坚定确信和倾向,具体表现为对教育目的、学生应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及其实施和评价等问题的理解,教师的信念是积淀于个人心智中的价值观念,通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假设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它是应用型的。 2.教师的自我知识 教师的自我知识是指教师对自身以及其内心世界的有意识的反映,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体验、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此类知识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知道运用“自我”进行教学,是否了解自己的特点和教学风格,扬长避短,适度发展;能否从错误中学习,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教师的人际知识 教师的人际知识包括对学生的感知和了解、热情和激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品质: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体现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会通过身体力行表达自己对某些人际交往原则的理解,并表现在课堂管理中。

4.教师的情境知识 教师的情境知识主要透过教师的教学机智反映出来。教学智慧是教师作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时自然展现的一种行为倾向,这一层次知识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情境性、不确凿性、动态性和过程性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场景中会面对许多不可预测的各种随机性偶然性变化,这些不能回避的变化和现实情况要求教师必须做出适当判断和选择,要超越理论的条条框框,根据情境“当机立断”、“急中生智”。 5.教师的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基于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此类知识包括:教师对学科内容、教学法、教育学理论的理解,对整合了上述领域的教学学科知识的把握,将原理知识运用到教学中的具体策略等。 6.教师的反思性知识 教师反思性知识是指教师静下心来对自己已经经历过的、现在和未来正在经历的教学行为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和选择的知识。主要表现在教师知道如何对日常教学中已经习惯性了的、部分常规化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理性的判断、检验与评价。尽管以上论述并没有说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所有内容,事实上也不可能用语言或符号表达所有的实践性知识,但笔者认为上述几个方面内容能够说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构成成分。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系统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职业: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专业: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3.教师专业化: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4.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成为成熟专业人员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 5.教师专业知识: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等的总称。 6.教师专业技能: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含义:1.教师专业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2.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 7.教师专业技能:教师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教师专业伦理: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 9.教师专业精神: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敬畏与自豪,对社会、对学生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教育工作的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对自己的一种严格要求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是一种专业自律和自我教育的力量。 10.教师专业智慧:教师学识、能力、经验、人格等方面的专业要求在教师身上高度综合的结果,又是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感悟、反思、探索、创造的结果,表现为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深刻洞悉、深度思考,合理判断与抉择,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11.教师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实现职业目标,体现职业价值而进行着与职业期望相关的职业活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个体在主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扮演教师角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12.职业生涯规划:指在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与测定,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措施,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的动态过程。 13.专家型教师: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能高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师。 14.课堂叙事:指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课堂教学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思想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15.课堂设计:指教师利用系统思维来规划、安排教学实践活动以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16.创建学习型学校;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学校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16.校本培训: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17.教师共同体: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教师自愿为前提,以开放、对话、发展为核心理念,能为教师个体、教师群体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教师团体组织。 18.教师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认知对象,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再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19.“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行为、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目的,是通过对教学实践中实际问题的审视、探讨、研究等来实现教师教学改善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20.教师行动研究:指教师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和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持续的反思为基本手段的教育研究方法 简答: 1.专业的特征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 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4.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 2.专业的标准:①其成员的业务实践有系统的理论做依据,有专门的技能做保证,有不断的研究做支持。②其成员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③其成员的行为不受外力的限制,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备知识

201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备知识 湘钢一中陈明春整理 1、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育思想上(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用,由博返约);在道德教育上(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刻苦锻炼);教学原则(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启发引导、循序渐进)。荀子:首倡性恶论,他认为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有尊严有威信;(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四)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徐特立:关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基本观点教育。他说:" 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以“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三、纪律教育。他认为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他指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修养," 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陶行知: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由"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三大部分构成。"教育思想的三个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蔡元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文科和理科相通。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倡用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后世启发式教学法的先导。“苏格拉底法”:相互答问、交相争辩的方法,诱导交谈者从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所以,人们也称" 苏格拉底法" 为" 产婆术" 。柏拉图:西方古代大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和教育家。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被称为" 客观唯心主义" 。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史上(他最先按照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顺序来确定教育年龄分期。" 体育应先于智育" ," 躯体之注意应先于心灵之注意" );对道德品质教育(他把重点放在道德习惯的形成上,主要通过练习,例如通过勇敢行动的多次练习,培养勇敢的品质); 在教育问题上(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依据儿童身心发展顺序划分年龄阶段的尝试,都为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进步教育家所重视)。昆体良:西班牙籍的罗马化公民,罗马著名律师、教育家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主张儿童应提早入学,但学习不能负担过重,教学中应多渗入游戏的成份。他相信游戏可以增强儿童智慧,培养儿童的道德品格,不过不能让儿童游戏过度。夸美纽斯:出版了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题的著作《大教学论》;提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特别强调了普及义务教育;倡导“泛智教育”,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提出学校教育制度的初步设想,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杜威:(1)就教育的本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主张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应该连接起来。(2)提出了“从做中学”和“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的教学论。(3)强调“儿童中心”的思想。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心理或行为模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的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布鲁纳:强调理解每门学科基本的知识结构;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早期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教学中使用发现法。奥苏伯尔:强调主动地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的过程是有意义的过程;不要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等同起来,也不要把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等同起来;有意义教学必须要具备学习的材料有意义和学习者有学习的心向、必备的认知知识;提倡讲授法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系统地向家长讲授教育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与丰富的课外活动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发展智力、培养动手能力及兴趣特长并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和谐发展。中小学教师必备知识2 1、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突出体现的四个方面是: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2、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的内容有:政治思想素养、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业务素养。 4、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包括的内容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育人观;正确的学生观;现代的教学观;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5、教师的业务素养包括的内容有:知识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除了在考试中应用外,在教师就任工作也会使用得到,因此考生需要多复习,以下是由整理关于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一) 1、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输送运动员 2、智力的核心要素是( ) A、思维力 B、想象力 C、观察力 D、判断力 3、下列不属于小学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心理过程的是( )。 A、识字 B、阅读 C、写作 D、背诵 4、《深圳教育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有( )。 A、坚持改革创新 B、促进教育公平 C、提升教育质量 D、扩大教育开放 E、服务城市发展 5、陶冶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 )。 A、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艺术陶冶 D、座右铭

6、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教育普及化开始 B、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判断题) 8、学校德育可以简单地概括叫: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判断题) 9、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苛勒。(判断题) 10、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知识=成长。(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A。解析:智力指人们顺利的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等。 3、【答案】D。 4、【答案】ABCDE。 5、【答案】ABC。解析:陶冶主要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三类。 6、【答案】ACD。解析: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

教师专业知识学习

教师专业知识学习 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总是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请专家名人作报告,讲授新观念、新思想;请教师教育者系统开课,讲授新科学。新理论;让教师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这一切都有重要价值。然而,在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是促进学校教师隐形专业知识的显性化。 一、专业知识显性化的提出 最早注意“专业知识显性化”问题的是美国、欧洲、日本那些积极倡导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组织和努力建立“知识管理学”的学者。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RonYang)将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的总量和存在方式作了比喻性的说明:“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崇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形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转引自王德禄:1999)。那么。在实际生活中“隐性知识”又隐藏在何处呢?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罗斯(G.ROTH,1997)认为,隐性或未编码的知识隐含在经验中。哈佛学者、《知识管理学》一书的作者布鲁克(Brucker,etc,1998)也同意这样的观点:隐性知识存在于人们的经验和诀窍中,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因此他提醒人们:“知识创新并不仅仅是对客观信息进行的简单加工处理,更重要的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灵感和智慧”。最早研究专业知识显性化问题的日

本一桥大学学者野中郁次郎注意到,许多专业和行业中都有很多“知而不能言众”的、“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野中郁次还告诫说“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的关键就是要从人们的过往经验中发掘隐性知识,以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的要求”(Ikujiro,1991)。 野中郁次郎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隐性知识”问题时,曾经受到松下电器公司一位软件专家改进烤面包机过程的启示。一位名叫田中郁子的工程师在1985年接受了一项任务:改进松下公司制造的考面包机,原因是松下的烤面包机总是无法与面包师傅的面包制诀窍抗争,生产出的面包没有特色,烤面包机因此也没有销路。于是。田中郁子开始走访大、东京的各大阪西餐点,面包房,并且大饭店首席面包师为师,详细记录他们叙述的经验,分析他们的制作和烤制过程,仔细研究这些面包大师的技术,编制精致的模拟程序,制造灵巧电控的机械设备。经过一年的努力,田中郁子和她的项目工程师终于研制出了新型的面包生产机。野中郁次郎{Ikujiro,1991}认为田中小姐工作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将面包师傅们自己无法说清的隐性知识显现出来,并且以这些显性知识来改进面吧机。 教学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存贮着大量隐性知识的专业。“教学无定法”这句话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效方法,存在着大量的尚未规范和显性化了的知识。在欧美各国,学者们也日益认识到,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 分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并于1995年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确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我国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特别是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知识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发展要经历哪些阶段、发展是否有关键期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有关观念的指导下,给教师提供哪些外在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诸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因素,即根据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形象的要求和期望,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二是内在的因素,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的愿望、个人需要以及教育教学实践和个人的精神追求。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强调对自己职业发展目标做出设想,通过学习、进修和对实践的反思、改进等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纵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国外持行为习得观点的学者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这种划分显得过于简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质和量方面的变化都没有表达清楚。而以德耶弗斯(Dreyfus)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和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有研究表明,教师至少在积累了十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室里讲述1万小时的课,在此之前至少当过15万小时的学生之后才有可能发展到专家水平阶段,每位专家水平的教师都有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 国内学者也以分阶段的方式对教师的发展问题作过研究,他们认为,教师的发展要经历适应阶段、定型阶段、突破阶段和成熟阶段。但这种划分明显缺乏清晰的界定,人们很难从各阶段的称谓上理解和把握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与各个阶段的本质属性,因此,这种划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综合上述观点,特别是借鉴德耶弗斯的研究,结合自己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及开展的研究,我认为,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新手阶段、胜任阶段、成熟阶段和专家阶段这四个阶段,比较符合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目前,我处于成熟阶段。 三、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的知识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经历的阶段不同,所要完成的知识转型任务也不相同,从而表现出仅属于自己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 1、新手阶段:实现理论知识的物质存在形式向心理存在形式转化 我们把德耶弗斯划分的新手阶段和优秀新手阶段统称为新手阶段,是指毕业三年以内的教师。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培训实践,新手阶段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他们在把握教学进度、突破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导入新课、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知识缺陷。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手阶段的教师必须把理论知识的获得放在重要的位置。这里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考5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汇总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考50个教育理论基础 知识汇总 【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其主要表现有三点: 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因素得到发展,使心理生理素质得以呈现 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 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3】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认识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地发展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原则、方法 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4】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1历史性2永恒性3相对独立性 【5】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马克思主义教育阶段4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资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

组织设计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教师的活动实施方案

金凤区良田回民学校 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争做知识型教职工”活动的实施方案 金凤区良田回民学校工会委员会 2011年3月 金凤区良田回民学校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争做知识型教职工”活动的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争做知识型教职工”活动的有关精神,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迎接金凤教育新壹轮的大发展和挑战,为着力构建“和谐金凤、和谐良田”,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根据金凤区总工会和教育工会的关联要求,学校工会决定于全体教师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教师”的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壹、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地区社会进步服务;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职教师素质建设为重点,以增强教职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推进教职工知识化进程,为全面推进金风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开展“创争”活动的总体目标是:着眼于金风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整体战略,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教职教师,和时俱进,开拓进取,提高素质,教学创新,迅速兴起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全面提升学校的学习力、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努力造就壹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为金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通过“创争”活动,把良田回民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知识型教师面达95%;“职工之家”达到学习型组织的示范标准;70%教职工参加继续教育,30%之上职工成为金凤区之上及骨干教师,全体教职教师参和科学文化、业务技能的知识提升活动。 三、主要方法 1、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教职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各工会小组要于教师中深入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广大教职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通过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职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 2、以建设“教工之家”为载体,提升建家的“知识”内涵。把“创争”活动作为“教工之家”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通过建家,进壹步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教工之家”阵地,通过不断创新建家的内容和形式,寓学习于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中,为职工学习创造条件,吸引职工群众积极广泛参和,提高“教工之家”的科学和文化内涵,满足教师多样化要求,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3、以团队建设为载体,提高教职教师的技术技能素质。

《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点总结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赵昌木编著版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意识,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探究,建构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情意,拥有专业自助,具备专业发展意识,从而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 2.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非专业人员转变为专业人员的过程,由新手教师转变为专辑型教师的过程,强调立足于教师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以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完善。 教师专业化:是对教师队伍整体而言,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明示教师专业化。 3、(人们一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学业成绩之间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教师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他人的评价和劝说及自我规劝、情绪和生理状态,这些信息常常综合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产生影响。 第二章教师与社会 1.教师的社会地位从经济收入看,中小学教师位于社会阶层的中下层;其职业声望位于社会阶层的中上层 2.教师在社会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1)教师以社会赋予的合法权力分配文化资本 2)教师以学校教育代理人身份促进学生社会化 3)教师以权威者角色引领学生职业取向 4)教师以引导者身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文化资本: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首先提出,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比如词语能力、一般的文化意识、审美偏好、关于教育体系的信息以及教育文凭等。 4.学生社会化:意味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社会规范和信念体系内化到学生的人格形成之中,向学生提供为准备承担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个体能够适应并融入社会。 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4个方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