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记者新闻采编人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015年记者新闻采编人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015年记者新闻采编人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015年记者新闻采编人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015年记者新闻采编人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题型:填空,选择)

1.什么是新闻?答: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本源?答:事实。

3.新闻的价值?答: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

4.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答:即社会性和阶级性。

5.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繁荣经济。

6.职业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与16世纪的欧洲,它是伴随近代哪一类性质的报刊形式而产生的?

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报刊。

7.作为新闻记者面对未成年中学生杀人的新闻事件,你做如何选择?

答:我们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条规定,叫做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法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由于他们身心尚待发育,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们的隐私是披露还是不披露,披露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披露,还不能够准确判断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法律就给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叫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个“任何”是绝对的,就是说没有例外的,这里头就包括他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他的父母,也包括他的老师,包括医生、护士,当然也包括媒介。所以,在侵犯私人信息这个问题上,未成年人可能是最易受到伤害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获得保护,所以媒介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8.作为新闻单位不服从法院对自己的败诉判决,你做如何选择?

答:如果纠纷发生了怎么办?我们要有一些办法,首先要及早地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这个专业人士主要的就是律师。

第二个办法就是更正和答辩。更正和答辩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挽回不良影响的措施。更正比较好理解,答辩是什么意思?答辩就是说,新闻报道的相对人,他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可以公开地提出说明或者提出异议,也就是说反批评的权

利。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是太受到重视,但是它对于预防新闻侵权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个办法就是道歉。是不是要道歉?要看是不是错了。如果真的是错了的话,那就赶快道歉。因为道歉有可能会挽回影响。这也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一种尊重,当然如果没有错当然不必道歉,但是道歉一定要真诚。

第四个办法就是寻求和解。寻求和解的前提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和解,而是发生纠纷,错了,一定要打官司了,特别是要败诉了,在这个时候赶快要寻求和解,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挽回不利的影响,避免败诉的结局。这就是寻求和解的意义。如果一个必打无疑的官司可以做到不打了,然后让原告人撤诉了,那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为什么呢?官司打下来,因为你必败无疑,你打下来要败,还要赔,必败无疑的官司可以不打了,这就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成本,也就减少了损失。这就是一旦如果发生了新闻侵权纠纷的话,应该怎样应对。

此外,如果真的要是打官司不能和解,非打不可的话,那怎么办呢?一定要选择有专业经验的优秀律师,出庭支持诉讼。现在律师业发展得越来越专业化了,有些律师专门做房地产,专门做期货,专门做知识产权等等等等,分工很细。分工越细社会就越进步,因此找律师也一定要找得准。那么找准了律师,他在这个方面法律熟悉,诉讼有经验,那么也是可能转败为胜,有可能。这是第五个办法。第六个办法,就是不要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诉讼文书。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件,媒介未经法院许可,然后发表了诉讼文书,最后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当庭训诫记录在案,有过这样的案子。

再此外还有一个,不要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打官司的消息或观点

9.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事件在那一范畴的要求?

答: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即“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作纪律”。

10.最早提出“把关人”这一概念的是谁?答:卢因

11.新闻传播者作为新闻事实报道的终结,在报道中怎样表达主观倾向?

答:

12.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新闻工作的关系?

答:

13.“报道受众需要的实用信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采编试题[1]汇编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三贴近”,即()。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或报道)。 3.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基本分为三个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 ()广播电视制度,以英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以()为主的双轨制,少数欧洲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盛行的政府控制国有制。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3)(),破坏民族团结的;(4) ();(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如下几类作品:(1)文字作品;(2)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拟作品;(8)计算机软件;(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6.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7.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做到坚持辩证法,防止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______。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 2.数字电视的特点是______。 A 、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可以实现双向、互动传播,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还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B、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是单向的;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C、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但是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D、频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但能改善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3.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求“新”与求“真”,是记者这

探析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探析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新闻学 探析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李洁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新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行业人员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都有了快速的提高,这也对广播电台的新闻采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积极进取,以适应这种新环境,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来探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在社会中的引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及人民心声的传话筒,是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所以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不仅可以使得社会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智力和精神上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广电系统需要不断加快转型,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形势。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成效的好坏不仅与机器设备有关,也与新闻工作者有着深深的联系。其中,采编人员是最重要的因素。作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更需要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创新,熟练掌握和运用新闻采编的方法技巧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获得在行业内的一席之地。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近300 万,传统媒体所有的记者编辑仅75 万,从规模上和数量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已超过传统

媒体。从专业素质层面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已从具有计算机背景的技术编辑发展到拥有新闻、文、史、哲、经、情报、出版等多专业背景的文字内容编辑,呈现出学科背景多元化,不同专业与行业相互渗透的现象。 对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资讯,如何在有限的播出时间选取最及时、最准确、观众最关注的新闻信息,是每位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立足点。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出现的新特征,并就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点 1、信息来源广 许多采编人员在做传播的同时,也是受众,在不断地进行着转发的搬运工作。但是有的人不懂得媒体规律,一直在被动的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表现的无所适从。一些新闻信息重复报道的现象比比皆是,观点不清,使受众往往陷入不知所云的状态。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学者就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它会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面对这些现象,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擦亮自己的双眼,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度,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筛选出有价值可以引发社会关注的新闻信息,由此才能编辑出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2、传播多样性 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传播方式有了新的需求,新媒体层出不穷,引发了与传统媒体的革命。如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新闻信息。如今的电视媒体改变过去的单一性和被动性的窘境,可以通过网络电视,BBS,视频链接随时观看,还能进行点评。这就使得采编在采写报道的时候,需

新闻记者考试基础知识教学文稿

新闻记者考试基础知识 1、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广泛性、持续性。 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熟悉带机采访、灵活把握记者角色、熟练操作摄录器材、注重分工协作。 3、选题确立的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新闻政策标准和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4、新闻价值要素? 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5、新闻政策标准通常体现为?政治一些单位,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6确立选题的方法? (1)要综合徇新闻价值要素。(2)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要看是否合乎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7、选题谁通过哪些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8、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1)搜集背景资料。(2)掌握相关政策。(3)补充相关知识。(4)熟悉采访对象。(5)设计采访计划及提纲。(6)做好物质技术准备。 9、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 一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二是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10、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有?旁观式、参与式。 11、广播电视记者进行的现场观察有哪些特点? (1)观察的直接性。(2)观察的综合性。(3)观察的客观性。(4)观察的经常性。(5)观察的敏感性。 12、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录具体生动的情节。(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13、在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时要注意什么?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得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也关系到记者能否准确清晰地采录到需要的音响与影像,获取宏观的细节的信息。(2)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3)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采录,某些情况下,记者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 (4)把握好开机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5)将观察与思考结合。 14、采访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知情,愿讲,善于表达。 15、什么情况下可采取开放式问题? 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关于表达 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16、什么情况下可采取闭合型问题? 闭合式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式问题。 17、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注重音响的素质。(2)音响绝对真实。(3)力求自然。(4)捕捉特点。(5)尽量清晰。(6)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18、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1)恰当地运用景别。(2)精心选择拍摄角度。(3)巧妙运用光线。(4)恰当运用长镜头。 19、调整转换景别主要有什么方法? 我: 改变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机位不变时,改变镜头的焦距。 20、运用光线要注意什么?要确保画面的基本亮度,当室内自然光亮度不够或不均匀时,需要用人工照明来补光或平衡室内亮度。21、长镜头有何优势?长镜头拍摄的画面完整、连贯,对动作场景和情节的介绍和表现有一气呵成的特点,适合报道动态性强、持续时间短的新闻。 22、什么情况适用中景?主要用于表现事物的局部和人物动作、活动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由于中景画面可以包容两个以上的人,便于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记者现场采访也常用这一景别。23、近景的特点? 在拍摄人物时,近景把主要画面空间留给了人物,而人物的面部表情则异常清晰,所以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近景拉近了观众与新闻人物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与新闻人物同处一个空间的感觉,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交流感。

电视新闻复习题总结版

《电视新闻采编》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台湾无线五台是台视、民视、中视、华视、公视(P12) 2、香港电视三巨头是亚视、港视、香港有线电视台(P16) 3、语言语种有画面语言、声响语言、光照语言、字幕语言(P28) 4、画面语言句式有前进句式、后退句式、环绕句式、蒙太奇句式、长镜头句式(P30) 5、画面语言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P37-40) 6、由句子来实现的修辞有比喻、婉曲、层递、反复、对偶、排比、顶针(P40) 7、能达到夸张修辞作用的词汇有快慢动作和广角、长焦镜头和俯、仰、转、晃、虚(P41) 8、声响语言有人声、物声(P43) 9、声响语言还可分为同期声、创作声、效果声和意境声(P43) 10、常见的附加技巧有压缩时空、加快节奏,暗示,替代,映衬,反衬,朦胧(P50) 二、简答题 1、画面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局限性有哪些?(5;P41) ⑴在新闻要素的交代上,常显得无能为力,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在多数情 况下无法交代清楚。 ⑵对没拍到的画面事实,就无法把其经过的现场情景、气氛通过视觉作用来 向观众交代。 ⑶对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状态较难揭示,它除对人物流露出的喜怒哀乐可通 过特写镜头表现之外,对那些不形于色、毫无表露的心理活动,往往无法通过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 ⑷对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又没有发生的事件,没法交代; ⑸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无法表达; 2、字幕语言有哪些?(8;P46) ⑴片名⑵栏目名⑶人名⑷物名⑸地名⑹年代⑺日期⑻大串的数字

3、对画面语言进行模糊处理的方法有哪些?(4;P49) ⑴快进或抖晃 ⑵马赛克处理 ⑶以他物遮挡 ⑷将对象隐藏 4、电视语言艺术的表现手法有哪些?(6;P56) ⑴压缩时空、加快节奏⑵暗示⑶替代⑷映衬⑸反衬 ⑹朦胧 5、什么样的语言可实现对任务的美化和丑化?(30) 俯、仰、侧三种语言可以实现对人物的丑化和美化。比方说若是要表现以反面人物为主时,宜采用正面俯拍反面人物,使人物变得卑鄙委琐。但若是以正面人物为主时,就可以通过仰侧来让人物形象更加完美,同时通过对反面人物的正面拍摄来使其形象变得呆滞,来抵消仰拍所带来的美化效果。 6、哪些词类可用于叙述?(13;P37) 可用于叙述的词汇有中、近、全、特、平、推、拉、摇、移、升、降、随、分镜头等。 7、哪些词类可用于描写?(8;P38) 可用于描写的词汇有远、特、动、静、随、晃、虚、快慢动作等。 8、哪些词类可用于抒情?(10;P39) 具有抒情功能的词汇有远、摇、移、升、降、隐、转、虚、黑场、慢动作等。 9、电视新闻的特点有哪些?(6;P74) ⑴形象直观⑵信息量大⑶精确度高⑷感染力强⑸传播迅速⑹受众广泛 10、从题材上分,电视新闻可分为哪些类型?(8;P75) 分为时事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卫生新闻、军事新闻和社会新闻。 11、从体裁上分,电视新闻可分为哪些类型?(8;P75) 分为快讯、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访谈录、新闻述评等。 12、节目串联的方法有哪几种(P157)

新闻采编与写作[1]

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 1、什么是新闻? 新闻就是指新近和正在发生的事实。 2、什么是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就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图像、文字为符号,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其二,广播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其三,广播电视新闻的功用。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 1、从传播速度上看,快捷迅速、时效性强 报纸新闻通常是固定时间一次刊发,广播电视新闻则可以多次固定时间滚动播出,还可以随时插播、并现场直播。 2、从传播对象看,受众广泛、覆盖面大 传播对象不受地域、文化水平限制。这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其它新闻媒介在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超越的。 3、从传播功能看,信息量大、服务性强 广播电视的包容性和声画一体的特征使其在传播功能上,除了传递信息和引导舆论的功能外,还具有传播知识、文化娱乐、服务受众等方面的功能。 4、从传播效果看,生动传真、参与性强 广播电视依靠媒介优势将可听可看的新闻形象通过技术终端传送给观众,使观众不仅闻其声、见其人,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较其他媒介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 5、从生产方式上看,技术手段、依赖性强 报纸新闻文字符号转换到纸质载体,只有文字录入和印刷的问题;广播电视声音和图像从信息到符号到载体的转换则牵涉到一系列技术问题。音像的录制技术、传输技术、贮存技术、接收技术等,较为复杂,技术含量很高。 6、从生产流程看,流水作业、工序复杂 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流程:前期采访、后期编辑制作、审查、制作播出 7、从接收方式看,线性收看、受限较多 报纸时可随意阅读,重复阅读,不受版面和时间限制,还可以收藏。广播电视新闻则是线性传播、顺序接收,选择性小,不能检索,难以保留。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定义 1、什么是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采访的涵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其中:记者是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新闻事实是采访活动的客体;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3、新闻采访的特点 目的的差异性 时间的限制性 事件的突发性

电视采访考试范围试题复习课程

电视采访考试范围试 题

电视采访考试范围试题 第一章电视采访概论 名称解释 电视采访 电视记者综合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电视采访工作可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建立在电视媒介的基础上,有 1.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摄录声画一的现场形象 2.记者出镜提问采访交流等动态过程 3.画外采访:记者围绕事件所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飞形象素材的采集等。 新闻采访的内涵 新闻采访时一种选择,新闻报道是一种提炼;采访报道的对象既是事件本身,又是其影响和延伸;事实的采访与事实的解读融为一体;采访体现了新闻的历史观。 新闻采访的主体是新闻记者,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事实,新闻采访的客体是新闻事实。新闻采访的方式是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素材采集活动。 思考题 电视采访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5 1.接近现场,强调现场 2.通过前方记者的连线报道牵带出最新,最鲜活的信息 3.通过多信息的整合,使空镜头成为一种动态 信息形态的特征?p17 直观:直观意味着具体、直接,当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下现场事态,其画面和声音信息就直观地向观众传达了信息。

形象:是信息表达的更高层次。实际上是要求记者用形象的观念去体现现场信息与新闻价值,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信息,把过去单靠文字、声音构成观众想象的信息表达转换为以画面为中心的直观信息表达,把空间展开的信息恶变为以时间延续的信息。 如何在电视采访中通过展示人经济交流传播信息? 电视采访时人本化的采访,它比其他任何媒介都更加要求交流的人计划和采访的个性化。 1.出镜记者通过人机交流的方式与被访者互动获得信息 2.出镜记者通过自身报道行为向屏幕前的观众传到信息,引导观众参与到现场中来,观众则是以心理 投射的方式与记者产生互动。 3.电视采访时通过镜头膳食人际交流让观众感到自己与现场的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获取信 息。 通过不同层次的人机交流展现,新闻的真实感,动态交流感、互动参与感就凸显出来了。 第二章采访线索和新闻敏感 名词解释 采访线索/新闻线索 采访线索就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 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灵感思维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体现。它表现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迅速、综合的反应判断力。 电视采访策划 电视记者为了迅速准确地采访到新闻事实,而在采访报道之前所指定的方法与对策。 选题 电视记者根据国家、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事物从平衡向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对事件的新闻价值形成判断,从而做出关于报道内容、报道方向、报道角度的选择。 课后题

2005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 新闻传播学习网资料购买下载

2005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传播学习网|资料购买下载 题目 1、把()性、()性、()性统一起来,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2、对一件文艺作品而言,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之中,第一位的是性。 3、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为()性服务的。()性是艺术性、观赏性的灵魂。 4、简述文艺作品“三性”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思想艺术观赏 2、思想 3、思想思想 4、(1)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起来,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2)“三性”统一,第一位的是思想性。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为思想性服务的。思想性是艺术性、观赏性的灵魂。(3)艺术性、观赏性同样重要。如果没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的思想性就难以发挥作用,思想性就难以体现,也难以产生影响。(4)只讲思想性,不讲艺术性、观赏性,作品会让人看不下去;只强调艺术性,不讲究观赏性,作品会让人看不明白。(5)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才是完整的,才能成为精品,才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题目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来反映和报道新闻。 2、简述对“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客观事实客观事实 2、(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决定主观的思想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2)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有事实才能写新闻,没有事实就不能写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尚未变为现实的猜测和设想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题目 1、主旋律指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主潮的,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在当前,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文艺创作中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主义、()主义、()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介绍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介绍 主要为各类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及宣传媒体培养节目编辑、编导,创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编辑、录像、摄影、播出等方面的技能,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新闻媒体及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安全生产领域从事新闻传播工作,获得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与制作等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熟练掌握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基本技能,适应各类报刊、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络等多种媒体的新闻采编、媒体管理和各类节目制作等工作的技能型新闻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新闻评论学、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基础、广播电视主持、媒体管理与经营、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 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可分为四类: 公共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德育、英语、文科高等数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等课程。 文化基础:基础写作、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美学、外国文学等。专业基础:传播学、新闻学概论、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安全导论等。 专业课: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学、广播采编、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网络新闻编辑、新闻伦理与法规、安全新闻、广告学等。

拓展模块:新闻心理学、普通话正音、媒体与语言、播音与主持、广告设计、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英语新闻写作、新闻专题报道、世界媒体现状研究、中外新闻名篇选读、媒介管理等。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复习资料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闻采访复习资料 1.新闻的功用是报道和评价事实 2.报道健康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属于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3.中国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4.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新闻概括力 5.新闻的宣传价值为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 6.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7.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求同存异,心理共鸣采访方法 8.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观察的直接性 9.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隐性采访 10.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瞬间印象 1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心理感应律 12.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真实 13.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增加真实感 14.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新闻特写的写法。 15.早期出现的人物通讯与古代的传记文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16.新闻文采须从叙事突出动感、修辞强调实感、描绘富有美感方面着手。 17.述评性消息分为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18.综合性新闻常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夹叙夹议、对比衬托 19.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带新、抓住被披露的事实变动、由近及远 20.新闻主体写作中按逻辑顺序来写是指依据事实的主次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因果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对比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并列关系组织事实材料 21.所谓新闻的结构,指的是新闻的内容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22.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动态消息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23.综合消息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载。 24.速写是通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写作特点与绘画的速写一样,重在快速捕捉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经过、轮廓、主要特征或人物事迹的粗线条表现。手法简练,反应迅速,不展开事件,只对其中有个性有特点的部分采用简笔勾勒的方法表现出对象的总体特征。 25.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观察中有访问,访问中有观察,通常二者结合。 26.为什么新闻须具有文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闻也须有文采,因为,新闻写作讲究文采,适应受众的审美要求,可以使新闻的传播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叙事突出动感,动作能使叙述增添色彩,又有引人入胜之效。所以,新闻的写作要有文采,就要善于多用充满活力的动词。B:描述富有美感,现实生活本身多姿多彩,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闻,在写作上也要采取真实而富有美感的描述手法,C:修辞强调实感,新闻作品传播的是新闻事实,任何事实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27.通讯中的议论和抒情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用为什么需经营位置和控制数量? (1)通讯中的议论和抒情,要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从事实出发,同事实的报道水乳交融。抒情和议论的作用,从内容上说,是为了表现记者的倾向和褒贬,发表记者对事物的

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当一名记者,尤其是当一名好记者,除了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我以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 记者的素质绝不是天生的和不用经过培养的,一个成功的记者所必备的素质大都是后天获得的,而并非遗传。从我们以上所说到的记者素质看,除了悟性可能有遗传因素外,其他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才能做到的。 当然,这种培养与训练有很多方法和渠道,在实际工作的实践中训练是最好的方法,应该怎样进行具体的培养和训练呢? (一)理论学习和语言文字能力 1、就是坚持每天写作,为职业记者,最低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很容易地将你采集到的新闻和你对新闻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 2、坚持每天看新闻,至少细看十条。将每天的你认为重大的新闻事件记下来。而后,对一些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跟踪看下去,既看事件的进展,也看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方法和步骤,从中体会新闻写作的一些规律。 3、坚持对同源新闻进行对比,从中总结新闻采写的规律性的东西。经常作同源新闻的比较分析,对我们提高新闻采写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二)敏锐的洞察力即新闻的敏感程度 (三)深入现场,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胡编乱造 (四)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及时准确的了解新情况新问题 (五)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社会以及受众负责。 (六)和社会生活要有广泛的联系,有阶级性和政治色彩,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面对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在动笔之前,记者必须搭建这条新闻的叙事框架,这个框架包括新闻价值的基本因素、报纸的定位、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新闻纪律的规范等,比如,要确定是突出时效,还是突出重要,还是突出显要;是从法律层面介入,还是从社会道德层面来表述;如何适应报纸的定位;读者的关注点在哪里;有没有违背新闻纪律的事实及观点。然后再根据这些因素设计适当的叙事方式,这里就包括确定体裁,安排结构,组织语言等。 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是被动地反映事实,从选择事件、确定角度到安排结构、组织文字,每一个环节都有记者的主观判断,为什么会出现同源新闻的不同报道,就是因为不同的记者有着不同的综合素质,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思维习惯,不同经历阅历。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重点全面复习材料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一.基本概念(题型:填空,选择) 1.什么是新闻? 答: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本源? 答:事实。 3.新闻的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 4.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 答:即社会性和阶级性。 5.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繁荣经济。 6.职业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与16世纪的欧洲,它是伴随近代哪一类性质的报刊形式而产生的? 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报刊。 7.作为新闻记者面对未成年中学生杀人的新闻事件,你做如何选择? 答:我们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条规定,叫做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法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由于他们身心尚待发育,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们的隐私是披露还是不披露,披露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披露,还不能够准确判断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法律就给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叫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个“任何”是绝对的,就是说没有例外的,这里头就包括他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他的父母,也包括他的老师,包括医生、护士,当然也包括媒介。所以,在侵犯私人信息这个问题上,未成年人可能是最易受到伤害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获得保护,所以媒介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8.作为新闻单位不服从法院对自己的败诉判决,你做如何选择? 答:如果纠纷发生了怎么办?我们要有一些办法, 首先要及早地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这个专业人士主要的就是律师。 第二个办法就是更正和答辩。更正和答辩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挽回不良影响的措施。更正比较好理解,答辩是什么意思?答辩就是说,新闻报道的相对人,他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可以公开地提出说明或者提出异议,也就是说反批评的权利。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是太受到重视,但是它对于预防新闻侵权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个办法就是道歉。是不是要道歉?要看是不是错了。如果真的是错了的话,那就赶快道歉。因为道歉有可能会挽回影响。这也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一种尊重,当然如果没有错当然不必道歉,但是道歉一定要真诚。 第四个办法就是寻求和解。寻求和解的前提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和解,而是发生纠纷,错了,一定要打官司了,特别是要败诉了,在这个时候赶快要寻求和解,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挽回不利的影响,避免败诉的结局。这就是寻求和解的意义。如果一个必打无疑的官司可以做到不打了,然后让原告人撤诉了,那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为什么呢?官司打下来,因为你必败无疑,你打下来要败,还要赔,必败无疑的官司可以不打了,这就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成本,也就减少了损失。这就是一旦如果发生了新闻侵权纠纷的话,应该怎样应对。 此外,如果真的要是打官司不能和解,非打不可的话,那怎么办呢?一定要选择有专业经验的优秀律师,出庭支持诉讼。现在律师业发展得越来越专业化了,有些律师专门做房地产,专门做期货,专门做知识产权等等等等,分工很细。分工越细社会就越进步,因此找律师也一定要找得准。那么找准了律师,他在这个方面法律熟悉,诉讼有经验,那么也是可能转败为胜,有可能。这是第五个办法。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策略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策略 近些年,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飞速进步,新时代下涌现出许多新型的媒体行业,其节目形式和内容更加新颖且更具有针对性,对传统的电视新闻行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在新时代下,电视新闻行业必须作出相应的创新,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蓬勃发展,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文章主要就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巧与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策略 一、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掌握采编技巧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多种多样的信息内容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需要注意的是,能够得到人们欢迎的信息应该是那些有价值、具有正确舆论导向以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采编技巧,才能从众多的新闻信息中选择出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同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最终成为鼓舞人们精神的广播电视新闻材料。可见,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掌握一定的新闻采编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二、新形势下的新闻采编技巧及策略 (一)灵活设计采访方式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本身就属于一项专业性较强的采访工作,需要采访者以及新闻工作者适时提出合理问题,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以及采访环境和事件来进行不同的采访方案设计,采编人员应该灵活运用采访模式,不断提升整体的新闻采编效率和采编质量。同时,还应该关注和重视新闻事件的细节处理,让整体的新闻报道更加具有感染力,此外,还应该重视广播电视新闻的报道真实性,由此才能体现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价值和意义。 (二)新闻事实更需要推敲 社會发展中部分新闻媒体为获取点击量,提升收视率,往往通过对新闻的歪曲与捏造,杜撰新闻事件,从而获取更大的受众群体。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就需要充分认识这种现象,充分尊重新闻事实,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实际的采编工作中,对从其他渠道获取的新闻事实应保持理性头脑,具有高度负责的职业素养,切实通过实际行动调查事实真相,通过新闻价值的提升,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寓情于理,以真感人 新闻真实是在新闻事实之上,更加重要地体现新闻价值与新闻情感,通过新

2019年记者证考试复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资料汇总5页word文档

2019年记者证考试复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资料汇总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我们的党在①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2)【基本要求】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7、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1)为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服务;(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8、什么是正面宣传?答:“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 C】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的好奇心 B、人的耳目喉舌 C、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D、人类交流新情况的意愿 2. 【 C】“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 B】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 A、16世纪初 B、17世纪初 C、18世纪初 D、19世纪初 4. 【 A】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A、传递新闻信息 B、引导社会舆论 C、提供文化娱乐 D、刊播商业广告 5. 【 A】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 D】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的方针不包括。 A、以正面宣传为主 B、以事实为主 C、以我为主 D、以迎合对象国受众为主 7. 【 C】“政治家办报”这一思想,最早是由明确提出的。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江泽民 8. 【 D】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了套电视节目。 A、12 B、13 C、14 D、15 9. 【A 】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A、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B、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酬 C、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 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 10. 【 B】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A、《开元杂报》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万国公报》 11. 【 C】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 A、有抢有压 B、有闻必录 C、争取时效 D、用事实说话 12. 【 A】提出报纸具有“耳目喉舌”作用,可以“去塞求通”的资产阶级报人是。 A、梁启超 B、徐宝璜 C、邵飘萍 D、史量才 13. 【 A】延安时期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是。 A、陆定一 B、邓拓 C、胡乔木 D、范长江 14. 【 D】西方资产阶级报业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后,报业资本家把报纸主要看作的工具。 A、维护公众利益 B、充当政府喉舌 C、提供娱乐 D、赚钱赢利 15. 【C 】着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A、《旅欧通讯》 B、《俄乡纪程》 C、《中国的西北角》 D、《陕北之行》 16. 【 D】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致读者》,所概括的党报工作的四项原则是。 A、党性、真实性、群众性、战斗性 B、党性、阶级性、思想性、倾向性 C、党性、客观性、鲜明性、生动性

电视新闻编辑期末复习

1、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1920/11/2【美国】匹兹堡市西屋电气公司(呼号KDKA) 2、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国无线电公司(上海)1922年建成,1923/1/23开播 第一座电视台;1958/5/1北京电视台试播,9/2正式播出 3、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11.2【英】BBC广播电视公司建成开播 4、列宁——您所发明的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含义是:广播同报纸一样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声音,不需要印刷发行; 在时间空间上几乎是零距离。 5、广播的优势是什么? ①传播迅速:传受同步 ②受众的范围广:覆盖面广,受教育程度低 ③诉诸听觉:联想自由 ④收听方便:移动收听(跟你走) ⑤费用低廉:广告的千人成本低——CPM=(广告费/受众数)×1000 ⑥忠诚度高:受众的换台率低 6、广播的局限是什么? 符号保留性差——转瞬即逝 选择主动性缺失——线性传播、限制性选择 同时空的排他性——选定了甲,其他都排除不存在了 会产生误解或歧义——同音不同字,说出来会产生歧义 7、广播编辑的职责:经办节目 宏观——各频道、频率定位;各类节目设置 微观——每档节目的内容、编排、制作;做到节目可听可见 8、广播编辑工作的特性: ①听的编辑工作——树立听众观念,用耳朵编辑 ②节目的编辑工作——节目的艺术,生产出可供编辑的节目 ③更强的时效性——从TNT到NNN ④更强的专业技术和相对繁杂的后期工作 9、录音报道:是录音新闻、录音特写、录音通讯、录音访问记等的总称。由记 2部分组成。把现场录音部分删去,报道仍完整那就不能称为录音报道。 10、主持人节目的特点(特指新闻节目) ①采编播合一,节目整体感强 ②以第一人称出现,交谈式传播 ③主持人长期固定,节目形象人格化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复习重点 广播记者工作的特点 广播记者的工作都是围绕声音这一表现形式进行。声音是报道的全部内容。 完全通过声音来传播新闻事实。主要是用语言来叙述、描绘新闻事态。这是广播新闻的特点,也是广播记者工作的特点。 广播记者要掌握录音知识,熟悉录音机的使用方法,需要熟练的录音技巧。会“录音”不仅仅是指单纯的技术,仅仅把声音录下来是不够的。 采录音响是搜集典型材料,录什么,如何发掘、驾驭提炼这些有声材料,大有学问。 广播记者要会说广播话,已成为运用声音报道内容的主要部分。 广播记者应该口齿流利、文思敏捷,又能即兴发挥。 广播记者要善于运用通俗、口语的文体,写出符合人们听觉习惯的稿件。 电视记者工作的特点 电视记者工作则贯穿于这个全过程。 1.形象画面的报道 电视记者应当尽可能少用文字语言,以免重复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映的事物,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形象的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 电视记者主要是通过画面来报道传播新闻事实的,而不是用文字叙述、描绘新闻事态。这是电视新闻的特点,也是电视记者工作的特点。 电视记者必须有迅速捕捉到有价值能反映新闻本质画面的能力。 形象画面的报道这一特点,还要求记者熟练掌握摄影技巧,掌握采访摄影的本领,善于把新闻思考、画面思考结合起来,当机立断地选择拍摄有价值的新闻画面。 2.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 电视采访报道,要求电视记者运用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既蒙太奇思维方式。这是区别于文字记者工作的特点之一。 电视记者要用蒙太奇思维方式去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发生的一切。 蒙太奇思维贯穿于选材、采访、摄影、编辑、制作的全过程。 采访构思时要运用视觉形象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在现场拍什么、怎样拍,哪些地方需要着力渲染,哪些地方可以一笔带过,每幅画面包含什么内容,各个画面如何组接,上下段落如何转场,都需要记者从节目的主题和整体出发,进行蒙太奇的构思,不断地在脑海里“过画面”。 电视记者掌握蒙太奇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采访报道工作中去。遵循这一规律采制的电视新闻,除同期声的语言交流外,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通顺流畅的画面语言。 3.人是电视报道的主体 电视新闻着重表现人的活动。人是电视新闻更活跃、最生动、最有力的表现因素。电视新闻使用ENG报道以来,人物讲话在电视新闻中成为重要的因素。电视记者可以通过在屏幕上发表言论,对新闻人物进行采访,或与特定对象探讨问题等来挖掘新闻的深度。 4.现场的交流判断 电视报道工作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到新闻现场。 电视记者要在现场拍摄画面,要在现场与人物交谈。文字记者的采访是读者所不能见到的,而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除了屏幕外的观众见到的采访外,还有在屏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