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66?毒理学杂志2007年2月第21卷第1期JToxicolFebruary2007V01.21No.1

一系列继发反应导致胆汁形成和排泄的障碍,从而出

现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根据发生部位的差异可分为肝

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这种分类方法临床使用

最为广泛。肝外胆汁淤积最常见的原因是机械性阻

塞;肝内胆汁淤积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包括感染性、药

物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遗传性、妊娠性和手术

后等。

近年来,胆汁形成和分泌在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

得了重大进展,参与胆汁形成和分泌的转运体基因相继被发现和克隆。与此同时,这些进展也极大推动了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着重对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1胆汁形成和分泌的分子机制

胆汁主要在肝细胞形成,排人毛细胆管,再进入叶问胆管、胆管和总胆管。肝细胞是一种高度极化的上皮细胞,它的基侧膜面向肝窦,顶端膜形成毛细胆管腔,在基侧膜面与毛细胆管膜交界处有一种特殊装置,称为紧密连接,将细胞旁间隙封闭,使毛细胆管与肝窦隔开,阻止胆汁流人血液。肝细胞水平胆汁流形成的过程包括:(1)将血液内的胆汁酸、胆红素、卵磷脂等有机物质从肝窦摄入肝细胞;(2)以上物质在肝细胞内转运;(3)胆汁通过毛细胆管排出。近年来关于胆汁形成和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肝细胞和胆小管细胞膜上许多具有胆汁成分转运功能的分子及其功能已经鉴定,它们共同完成胆汁的形成和分泌…。肝细胞是一种具有极性和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分基底面(血窦面)和顶面(胆小管面),基底面和胆小管面质膜上的转运系统驱动着溶质从血中运输到胆汁,和人类肝脏胆汁形成分泌密切相关的转运装置见图1。

研究证实肝细胞基底面质膜上有2个主要的胆汁摄入系统,完成从血中摄取胆盐的功能旧o。根据摄取胆盐过程中是否依赖钠离子,分为钠离子依赖型和钠离子非依赖型两种形式,分别通过钠离子一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介导,以及产生ATP的钠泵,共同作用,将血液内的胆汁酸盐输入到肝细胞中,同时也将电解质和水分一起带人,然后通过细胞质内经被动弥散或微泡转运至毛细胆管附近。胆汁酸盐从肝细胞基底面质膜上转运到肝细胞中,到达胆小管质膜,最后分泌到胆汁中。肝细胞分泌胆盐到胆小管腔则主要是通ATP依赖型ABC转运蛋白家族介导下完成‘3J。BSEP,MRP2,MDRl,MDR3都属于ABC转运体家族,除了这类转运体外,胆小管

NTCP: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

BSEP:ATP.依赖性胆盐输出泵

MDRl:多药耐药p.糖蛋白1

MDR3:磷酸卵磷酯转移酶D.糖蛋白3

MRP2:多特异性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Bs:胆汁酸OA:有机阴离子

图1肝细胞和胆小管细胞膜上参与胆汁形成

和分泌的转运装置

膜上还含有分泌重碳酸盐的阴离子交换器和P—ATPase,p-ATPase参与氨基磷脂从肝小叶外侧到内侧的转运。FICl属于p-ATPase家族的一员,它的功能目前还不确定。

2肝细胞胆汁转运体异常

临床胆汁淤积病例和动物胆汁淤积模型上,发现特定肝细胞胆汁转运体蛋白表达降低或发生缺失。这些异常造成胆汁转运体蛋白功能受到损伤,继而引发胆汁流降低,发展为胆汁淤积。

2.1基底面膜转运体NTCP只在肝脏中表达,主要转运肝细胞中的钠离子依赖型胆汁酸盐,正常生理状态下,NTCP负责转运80%的牛磺胆酸盐和40%的胆酸盐到肝脏,转运结合型甘氨酸和牛磺酸二羟基和三羟基胆汁酸盐时的活性最强。

研究发现低胆汁盐浓度提高Ntcp的表达,高胆汁盐浓度则降低Ntcp的表达。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损伤时,可能由于胆汁盐浓度升高而导致Ntcp表达的下调H。。Ntcp在肝外胆管闭锁引发胆汁淤积病人中的表达下调,而通过肝门肠吻合术修复胆汁流后NtcpmRNA的表达量增加。Ntcp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的总胆红素浓度成负相关,这说明胆汁的阻滞导致了Ntcp表达的下调∞1。

OATP主要介导转运钠离子非依赖型非结合型胆汁酸盐,此外,OATP还介导转运大量不同电荷和结构的化合物,如胆红素结合物、甲状腺激素、中性类固醇、

大量药物和外源化学物。OATP基因在胆汁淤积病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诊治进展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诊治进展 近年来对引起BRIC的遗传异常进行了鉴定,使临床医师对该病引起胆汁淤积的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并最终为发现治疗该病的新方法提供了可能。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enign recurrent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BRIC)是一类以反复发作的自限性严重瘙痒症和黄疸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该病临床发病率低,患者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一般不会发生进行性肝损伤和肝硬化。40年前,由Summerskill和Walshe首次提出BRIC这一概念,他们称其为良性复发性肝内梗阻性黄疸。目前该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未明确,治疗目标主要是经验性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近年来对引起BRIC的遗传异常进行了鉴定,使临床医师对该病引起胆汁淤积的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并最终为发现治疗该病的新方法提供了可能。 1BRIC的临床特征 1.1流行病学英国首次报道了2例BRIC病例,随后发现该病也存在于北欧、地中海、非洲、南北美洲和日本等地区。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100 例BRIC病例的报道,而在来自荷兰的一个家族中存在高发现象。尽管大部分报道显示该病呈散发性分布,但超过50%的患者伴胆汁淤积家族史。早期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BRIC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最近基因图谱研究发现,缺损基因位于第18号染色体长臂上。 首次瘙痒和黄疸的典型发作通常在十几或二十几岁。有明显家族性BRIC病史者在婴儿期即可诊断。据报道,该病好发于男性,而女性易漏诊,瘙痒和黄疸作为BRIC的两个常见特征,在女性患者中常被误诊为由其妊娠或口服避孕药物所致。发作持续时间及次数个体差异较大,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2周至18个月,平均3个月,患者一生中发作次数甚至可超过30次。发作间期为无症状期,时限可低至1个月,高至33年,平均发作频率稍高于每2年1次。 1.2体征与症状关于BRIC的体征和症状的总结见表1。瘙痒和黄疸是BRIC 的标志,常以瘙痒为首发症状,约2~4周后出现黄疸。约1/4患者没有瘙痒症,同时患者的巩膜黄染常被忽视。其他一般症状包括全身不适、过敏、恶心、呕吐和厌食,少数患者可有发热、关节痛、头痛和荨麻疹等症状。也有报道2例患者有皮肤划痕征。在胆汁淤积的持续发作期,由脂肪吸收障碍引起的脂肪泻和厌食症可导致患者体重下降。如并发凝血障碍和出血倾向(擦伤、鼻出血、阴道和牙龈出血)则继发于维生素K吸收障碍后。尽管患者的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但复发时每例患者的症状仍非常一致。相反,其他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如蜘蛛痣、肝掌和黄斑瘤)一般没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主要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迄今国际上尚无有关ICP 的统一诊治意见。2011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第 1 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该指南的发表对我国ICP 诊治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在ICP 诊治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为此,对其进行了重新修订。ICP 曾有过许多命名,也引起了诊断和治疗的混乱,自第 1 版ICP 诊疗指南发表后,国内教科书和文献已基本一致采用了第1 版ICP 诊疗指南中的命名。 高危因素 具有ICP 高危因素的人群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加强识别ICP 高危因素对提高该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包括: 1. 有慢性肝胆基础疾病,如丙型肝炎、非乙醇性肝硬变、胆结石或胆囊炎、非乙醇性胰腺炎,有口服避孕药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史者; 2. 有ICP 家族史者; 3. 前次妊娠有ICP 病史,再次妊娠其ICP 复发率在40%~70%; 4. 双胎妊娠孕妇ICP 发病率较单胎妊娠显著升高,而ICP 发病与多胎妊娠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并积累资料; 5. 人工授精妊娠的孕妇,ICP 发病危险度相对增加。 临床表现 1. 皮肤瘙痒 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初起为手掌、脚掌或脐周瘙痒,可逐渐加剧而延及四肢、躯干、颜面部;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夜间加重,严重者甚至引起失眠。70% 以上发生在妊娠晚期,平均发病孕周为30 周,也有少数在孕中期出现瘙痒的病例。瘙痒大多在分娩后24~48 h 缓解,少数在48 h 以上。 2. 黄疸 出现瘙痒后2~4 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黄疸发生率较低,多数仅出现轻度黄疸,于分娩后1~2 周内消退。 3. 皮肤抓痕 ICP 不存在原发皮损,但因瘙痒抓挠皮肤可出现条状抓痕,皮肤活组织检查无异常发现。尽管ICP 不存在原发皮损,但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和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有学者提出将ICP 的皮肤表现归属于妊娠期皮肤病的一种,但未得到公认。 4. 其他表现 少数孕妇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轻微脂肪痢等非特异性症状,极少数孕妇出现体质量下降及维生素K 相关凝血因子缺乏,而后者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辅助检查 1. 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变是ICP 最主要的实验室证据 目前,血清胆汁酸水平的测定主要包括总胆汁酸和甘胆酸。既往将总胆汁酸和甘胆酸列为同等重要,结合近年文献,特别是英国皇家妇产科协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RCOG)2011 版的指南,考虑甘胆酸在ICP 诊断与程度分类中的稳定性差,故在ICP 诊断及监测中以总胆汁酸水平作为检测指标更合理。 现对胆汁酸系列的临床价值比较一致的评价是: (1)ICP 孕妇胆汁酸水平较健康孕妇显著上升;

胆汁淤积性肝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胆汁淤积型肝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1胆汁淤积型肝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肝脏病变,肝脏的生理功能有解毒、代谢、分泌胆汁、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免疫防御等功能,胆汁淤积造成肝脏功能受损时可使上述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并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目前糖尿病发病机制考虑为遗传与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葡萄糖毒性及脂毒性等,胆汁淤积型肝病对肝脏的损害引起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糖尿病。 关键词胆汁淤积型肝病糖代谢紊乱糖尿病及其发病机制 Accumulated type liver bile Is Various cause arouse bile the formation and secrete and (or )bile drainage exception of the liver disease,The physical capabilities contain Eliminating toxins、Metabolic、Bile from Liver、Hematopoietic、Storing blood and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quantity、Immune against and so on.Bile deposition causing Liver function damage can decrease the Liver functions,and make it loss. And lead to glucose metabolism disturbance;At present,Diabet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diseased is considered Genetic and Environment factors、insulin resistance and the function defects of βcells、Glucotoxicity and Lipotoxicity and so on. Accumulated type liver bile for Liver defects cause glucose metabolism disturbance and finally bring about Diabetes. Key words Accumulated type liver bile glucose metabolism disturbance Diabet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diseased 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病理生理特点胆汁淤积型肝病是指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肝脏病变,依据病因可分为肝细胞性淤积性、胆管性胆汁淤积、混合性胆汁淤积;2其病理特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内见有胆汁积聚,该处的色素负荷大,特别是在小叶中央区、枯否氏细胞和毛细胆管。组织学上,色素主要是结合胆红素。肝细胞,特别是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呈“羽毛

胆汁淤积性肝病 流行病学综述

胆汁淤积性肝病 概述: 胆汁淤积型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系指多种原因所致的细胞分泌胆汁发生障碍,毛细胆管、细胞骨架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功能异常,使胆汁分泌减少,导致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下达十二指肠,并使胆汁成分 (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临床上是一组有黄疸、瘙痒,伴血清结合胆红素、胆固醇、胆汁酸、ALP、5-核苷酸酶和白蛋白增高的症状体征。 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早期往往无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故国内外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曹旬旬等以ALP水平>1.5×正常值上限(ULN),且GGT水平>3×ULN为胆汁淤积的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胆汁淤积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胆汁淤积的总发生率为10.26%。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胆汁淤积的发生率较高,依次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75.00%)、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47.76%)、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2.86%),其他依次为肝肿瘤(35.97%)、自身免疫性肝炎(30.77%)、药物性肝病(28.31%)、酒精性肝炎(16.46%)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70%)。 表现: 主要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有时与肝外梗阻不易区别。患者常显重度黄疸,而且持续时间长,全身皮肤瘙痒,尿色深黄似浓茶样,大便灰白如陶土色。肝炎病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表现相似或较轻,全身状况也比急性黄疸型肝炎要好。 但整个病程长,黄疸至少持续在3周以上,甚至数月不退或消退缓慢。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 ALP)、谷氡酰转肽酶( GGT)、胆固醇均升高,ALT中度升高。尿液检查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此为梗阻性黄疸的特征,因为般黄疸型肝炎应该是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阳性。B超检查有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这点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相区别。淤胆型肝炎黄疸虽较严重,但病情轻,食欲好,一般肝炎症状均较轻者。 治疗: 2015中华医学会颁布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对于治疗方面,给出以下建议: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一、知识要点 1.药物性肝损伤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约占黄疸和急性肝炎住院患者 的2%~5%,非病毒性肝炎的20%~50%,并且是引起暴发性肝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2.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损伤是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发病形 式,约占报道病例数的90%以上。 3.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分为3种类型:(1)肝细胞性损伤:ALT>2倍正常值上限,或R≥5 (R=ALT/ALP);(2)胆汁淤积型肝损伤:ALP>2倍正常值上限,或R≤2;(3)混合性肝损伤:ALT与ALP均>2倍正常值上限,或2<R<5。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病程一般在3月以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病程较长,可超过1年。 4.药物性肝损伤时,有明显临床意义(需立即停药)的肝脏血清检测情况包括:(1)ALT >8~10倍正常值上限,可明确有肝细胞实质损伤;(2)药物诱发的肝细胞性黄疸预后较差,其征象是用药后ALT>3倍正常值上限以及TBIL>2倍正常值上限,而ALP正常;(3)既往无肝硬化,在26周内出现肝功能恶化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INR≥1.5)及任何程度的肝性脑病,则定义为急性肝功能衰竭。 二、临床诊断 1.诊断标准 (1)有与药物性肝损伤发病规律相一致的潜伏期:初次用药后出现肝损伤的潜伏期在5~90天内,有特异质反应者潜伏期可小于5天,慢代谢药物(如胺碘酮)导致肝损伤的潜伏期可大于90天。停药后出现肝细胞损伤的潜伏期≤15天,出现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潜伏期≤30天。 (2)有停药后异常肝脏生化指标迅速恢复的临床过程:肝细胞损伤型的血清ALT峰值水平在8天内下降>50%(高度提示),或30天内下降≥50%(提示);胆汁淤积型的血清ALP或TB峰值水平在180天内下降≥50%。 (3)必须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 (4)再次用药反应阳性:有再次用药后肝损伤复发史,肝酶活性水平升高至少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1)+(2)+(3),或前3项中有2项符合,加上第(4)项,均可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 2.排除标准 (1)不符合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潜伏期。即服药前已出现肝损伤,或停药后发生肝损伤的间期>15天,发生胆汁淤积型或混合性肝损伤>30天(除慢代谢药物外)。 (2)停药后肝脏生化异常升高的指标不能迅速恢复。在肝细胞损伤型中,血清ALT 峰值水平在30天内下降<50%;在胆汁淤积型中,血清ALP或TB峰值水平在

病理生理学理论指导: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简述

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由于各种原因使肝细胞排泌胆汁障碍,以致肝内胆汁淤滞和血中胆汁成分增多,而无胆道阻塞者,称为肝内胆汁淤积。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病毒性肝炎、某些药物的损害(如酒精、氯丙嗪、睾丸酮、妊酮等)及个别孕妇。其病变特点:光镜下,可见有肝细胞肿胀,内有胆色素沉积;严重的,有少数肝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胆管内胆汁浓缩和有胆栓形成。电镜下,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减少,变平、甚至消失,滑面内质网呈不规则之增生,线粒体的嵴卷曲,毛细胆管周围溶酶体增多等。 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机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被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早期见小胆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和小胆管上皮细胞增生和坏死;以后发展成小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小叶间胆管萎缩,数目减少。病人血中抗线粒体抗体、抗小胆管抗体检出率高,免疫球蛋白浓度高。 (2)滑面内质网功能障碍 胆固醇先在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羟化,再在线粒体中进行侧链氧化,生成游离型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bs),其中主要是三羟基的胆酸(cholic acid)和二羟基的鹅脱氧胆酸(lithochocholic acid)很少。游离型胆汁酸再与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形成结合型初级胆汁酸(如牛磺胆酸或甘氨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或甘氨鹅脱氧胆),与胆红素、胆固醇形成亲水性强的乳粒,分泌入毛细胆管,经胆管排入肠道。胆汁酸盐在肠内受细菌作用,水解脱羟,成为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s),例如牛磺胆酸变为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甘氨鹅脱氧胆酸变为石胆酸,然后被重吸收入肝,再经过羟化生成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图15-7)。 肝细胞主动分泌胆汁酸盐,使毛细胆管内渗透压升高,使水和电解质进入毛细胆管,因此胆汁酸盐是决定毛细胆管胆汁流量的重要因素,这部分胆汁称为“胆盐依赖性胆流”(bile salt dependent bile flow, BSDF)。滑面内质网质损,羟化胆固醇功能降低,此时胆固醇直接经侧链氧化而生成大量的石胆酸;从肠道重吸收入肝的石胆酸也增多,而在肝内又不能再羟化,因而在细胞内石胆酸过多。胆汁酸为两亲性化合物,一端为极性基团(-0H等),另一端为非极性基团(CH等),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含羟基较多,极性较高,与胆红素和胆固醇形成的乳粒亲水性强,较易通过毛细胆管微绒毛分泌入毛细胆管,而石胆酸的羟基少,极性低,与胆红素和胆固醇形成的乳粒亲水性差,在毛细胆管微绒毛内发生淤积,渗透活性降低,从而使胆盐依赖性胆流减少,引起肝内胆汁淤积。 (3)毛细胆管内胆流受到抑制 胆盐分泌可以带动水分流入毛细血管,这是推动毛细胆管内胆管内胆汁流动的一个因素。但是,在毛细胆管内胆汁流动率中还有40-70%是由另外的因素推动的,叫做“不依赖于胆盐的胆流(bile salt independent bile flow, BSIF)。BSIF在毛细胆管的胆汁流中似有更重要作用。实验证明,氨丙嗪、雌激素、特别是炔雌醇可抑制BSIF.凡能抑制细胞质膜Na+-K+-ATP酶的物质(如毒毛旋花苷),可抑制BSIF.氯丙嗪和炔雌醇(避孕药)在人可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可能是通过抑制Na+-K+-ATP酶而起作用的。 胆汁酸的生成和肝肠循环正常石胆酸生成很少,结合石胆酸约占结合型胆汁酸总量的1-2%,滑面内质网功能障碍时,石胆酸生成增多。 (4)微丝的功能降低 毛细胆管微绒毛中有丰富的微丝,其中含有肌动蛋白样的收缩蛋白。微丝在胆汁分泌中的重要性可用下述实验说明;用细胞松弛素(选择性地降低微丝的功能)灌流大鼠肝脏1小时,胆汁流量减少50%,灌流2小时,胆流完全停止,微丝的作用大概是通过它的收缩、松弛,使微绒毛变形,毛细胆管扩张或缩小,从而推动胆汁流动。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几乎无例外地都有毛细胆管微绒毛的形态变化,如肿胀、

中医药辨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概况(一)

中医药辨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概况(一) 【摘要】通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病机的讨论及临床辨治的分析,认为其发病主要与湿邪、七情内伤、饮食、劳逸、体质因素等因素有关,气血失调,湿邪蕴脾为其主要病机。在临床上应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为原则,及早防治,辨证用药,力图治病与安胎并举,改善有利于围产儿预后。 【关键词】ICP中医药围产儿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的特有的一种并发症,以皮肤瘙痒和胆酸高值为特征,主要危及围产儿。可引起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自发性早产、孕期羊水胎粪污染甚至发生不能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1.2〕。 1病因病机 在我国古代医籍中无此病的专论,散见于“妊娠身痒”、“妊娠黄疸”,且多属阳黄。《妇科秘方》:“妇人胎产遍身生疮,此症乃因内受风热之故”。 1.1病因现代医学从大量流行病学材料及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看,本病与激素、家族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笔者根据病症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认为ICP的发病可能与湿邪、七情内伤、饮食、劳逸、体质因素等因素有关。 1.1.1湿邪外感湿邪,由表及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发为黄疸。或过食肥甘厚腻,内伤饮食,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

生,郁而化热,湿热醺蒸,胆汁泛溢而发为黄疸。或劳倦太过,或病后脾阳受损,导致脾虚寒湿内生,困遏中焦,壅塞肝胆,致使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为黄疸。 1.1.2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持久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内伤,皆可导致机体功能紊乱。情志所伤最易致肝的疏泄功能失调。若肝郁气滞,则血行不畅,气血失和,肌肤失养发为妊娠身痒。胆汁是参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精汁”,乃肝之余气所化,肝的疏泄功能失调而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汁浸淫,郁于肌肤发为黄疸。 1.1.3饮食不节、劳逸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常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而发为黄疸。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ICP的发生可能与饮食中微量元素如硒、锌、铜含量异常环境因素有关。 1.1.4体质因素体质形成与胎儿期,受之于父母。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和体质特征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影响其体质。且父母体内阴阳的偏颇和机能活动的差异,也可使子代具有同样的倾向性。体质对外界致病因素存在着极大的易感性和患病后证型的倾向性。现代医学研究发现ICP发病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差异,还表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和遗传倾向。Savander等4]发现16%的CP患者有家族史,家系结构呈现常染色体显性或x连锁显性遗传,患者同胞姐妹

妊娠综合症之肝内胆汁淤积症

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甘胆酸含量:1.3±0.8mg/L,范围0.4~2.98mg/L,肝炎诊断低限值为<3.18mg/L。 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CG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妊娠CG值较非孕时增加30 %~60 %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故曾有“妊娠瘙痒症”和“妊娠特发性黄疸”之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妊娠后体内雌激素代谢失调有关。妊娠后,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造成某些孕妇肝细胞内酶的异常,导致胆盐代谢能力的改变,造成肝内胆汁淤积。当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时,就可出现黄疸。又由于胆盐存积于皮下,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就产生了瘙痒症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家族性的特点,常常母女或姐妹都会发病。本病国内发生率约为2%~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无明显危害,也不会遗留慢性肝脏病损,瘙痒和黄疸通常于产后1~2周可自行消退。部分产妇可因肠道内胆汁酸减少,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引起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发生产后出血。本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对围产儿的不良影响。胆酸可以刺激子宫及蜕膜释放前列腺素,过早激发子宫收缩,引起早产。资料显示,本病引起的早产发生率约为36%。由于胆酸的影响还可引起胎盘绒毛间隙体积减少、滋养细胞水肿等病理改变,造成母儿间氧和营养物质交换的障碍,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缺氧,甚至可发生胎死宫内的严重后果。胎儿的宫内死亡常常是突然发生的,难以预测。资料显示,本病围产儿的死亡率约为正常妊娠者的6~10倍。由于本病对围产儿的严重危害,已将本病列为高危妊娠,以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可疑者应及时作肝功能和血清胆酸的测定。本病孕妇的血清转氨酶可轻度或中度升高,上升的幅度约为正常值的2~3倍。血清胆酸增高是诊断本病的敏感指标,其升高的幅度常可为正常孕妇的10~100倍,而且,血清胆酸的增高比瘙痒、黄疸的发生时间要早,所以,不少医院常在妊娠28~30周时,常规检测血清胆酸,作为对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筛查,以便早期捡出本病,及时采取医治措施。 本病确诊后,可服用消胆胺、苯巴比妥或地塞米松等药物,中药茵陈汤加减也有较好治疗效果,可以降低血中胆酸水平及其对母儿的不良影响。除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的状况。并且应认真进行胎动计数,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1小时。按时进行产前检

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

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 作者: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委员会 出处: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5,08(05): 402-406. 【声明: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医脉通,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胆汁合成、分泌异常,以及肝内外胆管中胆汁流动的机械性或功能性障碍,继而使得胆汁成分入血所致的临床症候群[1]。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IHC)和肝外胆汁淤积,本共识主要针对IHC的诊治进行探讨。 IHC是指肝内胆汁酸代谢和转运障碍,早期往往无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GGT)升高,以后可表现为乏力、瘙痒、尿色加深和黄疸等[1]。IHC常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s,CLD)、妊娠相关肝内胆汁淤积、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以及遗传代谢相关胆汁淤积等。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IHC诊断和治疗,肝内胆汁淤积诊治专家委员会制订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利用最新临床证据,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 1流行病学 IHC发病率目前尚无确切的数据,主要是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以致结果不一致。在一项纳入2 520例患者的研究中显示[2],初次诊断的慢性肝病患者中有35%出现IHC,其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为67%,自身免疫性肝炎为55%,原发性胆汁性肝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为54%,药物性肝损害为53%,酒精性肝炎为35%,病毒性肝炎为32%,肝硬化为43%。我国一项关于1 000例慢性病毒性肝

胆汁淤积性肝病-流行病学综述

概述: 胆汁淤积型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系指多种原因所致的细胞分泌胆汁发生障碍,毛细胆管、细胞骨架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功能异常,使胆汁分泌减少,导致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下达十二指肠,并使胆汁成分 (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临床上是一组有黄疸、瘙痒,伴血清结合胆红素、胆固醇、胆汁酸、ALP、5-核苷酸酶和白蛋白增高的症状体征。 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早期往往无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故国内外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曹旬旬等以ALP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且GGT水平>3×ULN为胆汁淤积的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胆汁淤积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胆汁淤积的总发生率为%。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胆汁淤积的发生率较高,依次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依次为肝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表现: 主要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有时与肝外梗阻不易区别。患者常显重度黄疸,而且持续时间长,全身皮肤瘙痒,尿色深黄似浓茶样,大便灰白如陶土色。肝炎病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表现相似或较轻,全身状况也比急性黄疸型肝炎要好。 但整个病程长,黄疸至少持续在3周以上,甚至数月不退或消退缓慢。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 ALP)、谷氡酰转肽酶( GGT)、胆固醇均升高,ALT中度升高。尿液检查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此为梗阻性黄疸的特征,因为般黄疸型肝炎应该是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阳性。B 超检查有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这点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相区别。淤胆型肝炎黄疸虽较严重,但病情轻,食欲好,一般肝炎症状均较轻者。 治疗: 2015中华医学会颁布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对于治疗方面,给出以下建议: 推荐意见6:熊去氧胆酸(UDCA)和S-腺苷蛋氨酸(SAMe)可用于治疗多种

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66?毒理学杂志2007年2月第21卷第1期JToxicolFebruary2007V01.21No.1 一系列继发反应导致胆汁形成和排泄的障碍,从而出 现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根据发生部位的差异可分为肝 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这种分类方法临床使用 最为广泛。肝外胆汁淤积最常见的原因是机械性阻 塞;肝内胆汁淤积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包括感染性、药 物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遗传性、妊娠性和手术 后等。 近年来,胆汁形成和分泌在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 得了重大进展,参与胆汁形成和分泌的转运体基因相继被发现和克隆。与此同时,这些进展也极大推动了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着重对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1胆汁形成和分泌的分子机制 胆汁主要在肝细胞形成,排人毛细胆管,再进入叶问胆管、胆管和总胆管。肝细胞是一种高度极化的上皮细胞,它的基侧膜面向肝窦,顶端膜形成毛细胆管腔,在基侧膜面与毛细胆管膜交界处有一种特殊装置,称为紧密连接,将细胞旁间隙封闭,使毛细胆管与肝窦隔开,阻止胆汁流人血液。肝细胞水平胆汁流形成的过程包括:(1)将血液内的胆汁酸、胆红素、卵磷脂等有机物质从肝窦摄入肝细胞;(2)以上物质在肝细胞内转运;(3)胆汁通过毛细胆管排出。近年来关于胆汁形成和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肝细胞和胆小管细胞膜上许多具有胆汁成分转运功能的分子及其功能已经鉴定,它们共同完成胆汁的形成和分泌…。肝细胞是一种具有极性和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分基底面(血窦面)和顶面(胆小管面),基底面和胆小管面质膜上的转运系统驱动着溶质从血中运输到胆汁,和人类肝脏胆汁形成分泌密切相关的转运装置见图1。 研究证实肝细胞基底面质膜上有2个主要的胆汁摄入系统,完成从血中摄取胆盐的功能旧o。根据摄取胆盐过程中是否依赖钠离子,分为钠离子依赖型和钠离子非依赖型两种形式,分别通过钠离子一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介导,以及产生ATP的钠泵,共同作用,将血液内的胆汁酸盐输入到肝细胞中,同时也将电解质和水分一起带人,然后通过细胞质内经被动弥散或微泡转运至毛细胆管附近。胆汁酸盐从肝细胞基底面质膜上转运到肝细胞中,到达胆小管质膜,最后分泌到胆汁中。肝细胞分泌胆盐到胆小管腔则主要是通ATP依赖型ABC转运蛋白家族介导下完成‘3J。BSEP,MRP2,MDRl,MDR3都属于ABC转运体家族,除了这类转运体外,胆小管 NTCP: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 BSEP:ATP.依赖性胆盐输出泵 MDRl:多药耐药p.糖蛋白1 MDR3:磷酸卵磷酯转移酶D.糖蛋白3 MRP2:多特异性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Bs:胆汁酸OA:有机阴离子 图1肝细胞和胆小管细胞膜上参与胆汁形成 和分泌的转运装置 膜上还含有分泌重碳酸盐的阴离子交换器和P—ATPase,p-ATPase参与氨基磷脂从肝小叶外侧到内侧的转运。FICl属于p-ATPase家族的一员,它的功能目前还不确定。 2肝细胞胆汁转运体异常 临床胆汁淤积病例和动物胆汁淤积模型上,发现特定肝细胞胆汁转运体蛋白表达降低或发生缺失。这些异常造成胆汁转运体蛋白功能受到损伤,继而引发胆汁流降低,发展为胆汁淤积。 2.1基底面膜转运体NTCP只在肝脏中表达,主要转运肝细胞中的钠离子依赖型胆汁酸盐,正常生理状态下,NTCP负责转运80%的牛磺胆酸盐和40%的胆酸盐到肝脏,转运结合型甘氨酸和牛磺酸二羟基和三羟基胆汁酸盐时的活性最强。 研究发现低胆汁盐浓度提高Ntcp的表达,高胆汁盐浓度则降低Ntcp的表达。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损伤时,可能由于胆汁盐浓度升高而导致Ntcp表达的下调H。。Ntcp在肝外胆管闭锁引发胆汁淤积病人中的表达下调,而通过肝门肠吻合术修复胆汁流后NtcpmRNA的表达量增加。Ntcp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的总胆红素浓度成负相关,这说明胆汁的阻滞导致了Ntcp表达的下调∞1。 OATP主要介导转运钠离子非依赖型非结合型胆汁酸盐,此外,OATP还介导转运大量不同电荷和结构的化合物,如胆红素结合物、甲状腺激素、中性类固醇、 大量药物和外源化学物。OATP基因在胆汁淤积病人  万方数据

胆汁淤积性肝病症状有哪些

胆汁淤积性肝病症状有哪些 胆汁淤积性肝病,通常会表现出黄疸或者是皮肤搔痒的症状,而肝内胆汁淤积症晚期,则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症状,或者是皮肤质沉着形成黄瘤,所以说这些病症造成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1.黄疸黄疸为肝内胆汁淤积症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根据 不同疾病呈慢性或急性出现,凡黄疸的严重度因疾病和病因不同、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而有差异。可在瘙痒前或后发生。黄疸的发生是因肝内的毛细胆管或小胆管因不同原因发生阻塞,或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由于其上方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扩张,终致胆小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中,从而出现黄疸。 肝内胆汁淤积症症时因肝细胞多不发生坏死,主要为结合胆红素增高,因此与肝性黄疸不同,皮肤多呈暗绿或绿褐色,并可有黑色素沉着,因粪中无胆汁致大便呈灰白色,尿胆原阴性。于黄疸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自觉症状。慢性胆汁淤积进展很慢,开始常见乏力、食欲不振等肝胆疾病症状。

★2.皮肤瘙痒可为胆汁淤积的唯一症状。其发生是由于血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胆汁酸于体内蓄积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所致。长期胆汁淤积的病人,由于胆汁酸在皮肤沉着,因此瘙痒可很显著,瘙痒的程度与高胆红素血症可不相平行。持续的瘙痒为可靠的临床特征,每夜间精神刺激或问发感染使瘙痒加重,重者影响睡眠。肝内胆汁淤积症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时,因合成胆汁酸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减轻,因此瘙痒减轻或消失。一般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比肝外完全阻塞性黄疸轻,皮肤瘙痒亦不如肝外时严重。皮肤瘙痒可与黄疸同时并存或单独存在,也可在黄疸后几个月出现。 ★3.黄瘤皮肤脂质沉着形成黄瘤,发生率依病因而有不同。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0%病例发生黄瘤斑,其发生与血脂特别

胆汁淤积性肝病流行病学综述

胆汁淤积性肝病流行病 学综述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胆汁淤积性肝病 概述: 胆汁淤积型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系指多种原因所致的细胞分泌胆汁发生障碍,毛细胆管、细胞骨架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功能异常,使胆汁分泌减少,导致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下达十二指肠,并使胆汁成分 (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临床上是一组有黄疸、瘙痒,伴血清结合胆红素、胆固醇、胆汁酸、ALP、5-核苷酸酶和白蛋白增高的症状体征。 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早期往往无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故国内外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曹旬旬等以ALP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且GGT水平>3×ULN为胆汁淤积的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胆汁淤积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胆汁淤积的总发生率为%。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胆汁淤积的发生率较高,依次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依次为肝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表现: 主要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有时与肝外梗阻不易区别。患者常显重度黄疸,而且持续时间长,全身皮肤瘙痒,尿色深黄似浓茶样,大便灰白如陶土色。肝炎病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表现相似或较轻,全身状况也比急性黄疸型肝炎要好。

但整个病程长,黄疸至少持续在3周以上,甚至数月不退或消退缓慢。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 ( ALP)、谷氡酰转肽酶( GGT)、胆固醇均升高,ALT中度升高。尿液检查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此为梗阻性黄疸的特征,因为般黄疸型肝炎应该是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阳性。B超检查有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这点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相区别。淤胆型肝炎黄疸虽较严重,但病情轻,食欲好,一般肝炎症状均较轻者。 治疗: 2015中华医学会颁布了,对于治疗方面,给出以下建议: 推荐意见6:熊去氧胆酸(UDCA)和S-腺苷蛋氨酸(SAMe)可用于治疗多种肝病所致的胆汁淤积,治疗剂量熊去氧胆酸为10-15mg/kg/日(A1)。S-腺苷蛋氨酸初始治疗使用注射用SAMe,每日,肌肉或静脉注射,共两周。维持治疗,使用SAMe片,每日(B1)。 推荐意见7:免疫机制介导的胆汁淤积需充分权衡治疗收益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可试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B1)。积极内科治疗无效时也可考虑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方法治疗(C1),出现严重肝衰竭者可以考虑肝移植(A1)。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 推荐意见9:各型肝炎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胆汁淤积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大多能自愈,无须特殊药物治疗。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治疗上首先选用抗HBV和HCV药物,有胆汁淤积表现者可选用UDCA和/或SAMe (B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

【指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 2015-08-10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刊于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7月第50卷第7期 481-485 来源:妇产科空间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主要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迄今国际上尚无有关ICP的统一诊治意见。2011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第1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该指南的发表对我国ICP诊治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在ICP诊治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为此,对其进行了重新修订。ICP曾有过许多命名,也引起了诊断和治疗的混乱,自第1版ICP诊疗指南发表后,国内教科书和文献已基本一致采用了第1版ICP诊疗指南中的命名。 具有ICP高危因素的人群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加强识别ICP高危因素对提高该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包括: (1)有慢性肝胆基础疾病,如丙型肝炎、非乙醇性肝硬变、胆结石或胆囊炎、非乙醇性胰腺炎,有口服避孕药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史者; (2)有ICP家族史者; (3)前次妊娠有ICP病史,再次妊娠其ICP复发率在40%~70%。 (4)双胎妊娠孕妇ICP发病率较单胎妊娠显著升高,而ICP发病与多胎妊娠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并积累资料; (5)人工授精妊娠的孕妇,ICP发病危险度相对增加。 一、皮肤瘙痒 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初起为手掌、脚掌或脐周瘙痒,可逐渐加剧而延及四肢、躯干、颜面部;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夜间加重,严重者甚至引起失眠。70%以上发生在妊娠晚期,平均发病孕周为30周,也有少数在孕中期出现瘙痒的病例。瘙痒大多在分娩后24~48h缓解,少数在48h以上。 二、黄疸 出现瘙痒后2~4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黄疸发生率较低,多数仅出现轻度黄疸,于分娩后1~2周内消退。 三、皮肤抓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 (完整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完整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主要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迄今国际上尚无有关ICP的统一诊治意见。2011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第1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该指南的发表对我国ICP诊治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在ICP诊治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为此,对其进行了重新修订。ICP曾有过许多命名,也引起了诊断和治疗的混乱,自第1版ICP诊疗指南发表后,国内教科书和文献已基本一致采用了第1版ICP诊疗指南中的命名。 高危因素 具有ICP高危因素的人群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加强识别ICP高危因素对提高该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包括: (1)有慢性肝胆基础疾病,如丙型肝炎、非乙醇性肝硬变、胆结石或胆囊炎、非乙醇性胰腺炎,有口服避孕药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史者; (2)有ICP家族史者; (3)前次妊娠有ICP病史,再次妊娠其ICP复发率在40%~70%。(4)双胎妊娠孕妇ICP发病率较单胎妊娠显著升高,而ICP发病与多胎妊娠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并积累资料; (5)人工授精妊娠的孕妇,ICP发病危险度相对增加。

临床表现 一、皮肤瘙痒 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初起为手掌、脚掌或脐周瘙痒,可逐渐加剧而延及四肢、躯干、颜面部;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夜间加重,严重者甚至引起失眠。70%以上发生在妊娠晚期,平均发病孕周为30周,也有少数在孕中期出现瘙痒的病例。瘙痒大多在分娩后24~48h缓解,少数在48h以上。 二、黄疸 出现瘙痒后2~4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黄疸发生率较低,多数仅出现轻度黄疸,于分娩后1~2周内消退。 三、皮肤抓痕 ICP不存在原发皮损,但因瘙痒抓挠皮肤可出现条状抓痕,皮肤组织活检无异常发现。尽管ICP不存在原发皮损,但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和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有学者提出将ICP的皮肤表现归属于妊娠期皮肤病的一种,但未得到公认。 四、其他表现 少数孕妇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轻微脂肪痢等非特异性症状,极少数孕妇出现体质量下降及维生素K相关凝血因子缺乏,而后者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辅助检查 一、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变是ICP最主要的实验室证据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极具挑战的难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在2007 年发布了「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内容仅针对急性DILI,2014 年7 月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发布了首个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迈出了药物性肝损伤规范化诊治的第一步,然而该指南仅适用于特异质性肝损伤。 近期,中华医学会肝脏分会发布了国内首个药物性肝损伤指南,该指南同时适用于固有型DILI(InDILI)和特异质性DILI(IDILI)。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本指南的要点。 流行病学 1. 我国尚缺乏面向普通人群的大规模DILI 流行病学数据,其主要原因为我国DILI 数据多来自医疗相关机构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难以明确DILI 在人群中的确切发病率。 2. 明确指出DILI 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如药物代谢酶等的HLA 遗传多态性、非遗传因素如年龄、性别、妊娠、基础疾病等)、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酒精、吸烟等)。DILI 的耐受性、适应性及敏感性的定义 指南明确了DILI 耐受性、适应性以及敏感性的定义,耐受性是指个体在药物治疗期间未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但继续用药生化学指标恢复正常;易感性是指个体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甚至停药后出现DILI,且不能呈现适应性缓解。准确区分上述概念对DILI 的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仍然分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肝毒性和特异质性肝毒性两大类,而亦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上游」事件以及肝脏靶细胞损伤通路和保护通路失衡构成的「下游」事件,目前观点倾向于认为「适应性免疫攻击」是最后的共同事件。 指南提出,将DILI 的发生发展完全归因于活性代谢产物增多而导致毒性增加的传统观念并不准确,目前观点认为,肝组织修复状态可能是肝损伤进展或消退的内在决定性因素。 指南新引进「恢复性组织修复(RTR)」的概念,RTR 以肝细胞再生和肝组织修复为特征。近年提出的「两阶段模型」备受重视,阶段I 是DILI 的启动阶段,与药物的中间产物、自由基生成等机制有关,而阶段II 是肝损伤的「进展或消退阶段」,与RTR 的「缺乏」或「充分」相对应。 DILI 的病理分类 起初,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将DILI 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而随着有关DILI 研究的不断发展,其分类也随之发生变化,而目前国际上对DILI 尚无统一的分类系统,而本指南综合各家意见,提出了我国的DILI 病理学分类。 根据靶细胞分为肝细胞损伤、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和肝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根据临床分型分为肝细胞损伤型、混合型、胆汁淤积型和肝血管损伤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DILI 包括小叶性肝炎(轻、中、重度)、混合性肝炎、淤胆性肝炎、单纯性淤胆和肝窦阻塞综合征(SOS)、肝小静脉闭塞症(VOD)。 慢性根据其发展过程分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胆管消失综合征/慢性淤胆型肝炎-胆汁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SOS/VOD-淤血性肝纤维化-淤血性肝硬化以及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不同分类之间均有其对应关系。 此外,本指南指出,药物诱导的肝脏肿瘤与非药物诱导的肝脏肿瘤难以鉴别,已证实的有口服避孕药及达那唑等合成代谢类固醇。 总结而言,DILI 的特点为损伤靶点多,病理类型多,囊括了肝脏病理的所有范畴,无特异性。DILI 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基于发病机制可分为固有型DILI 和特异质性DILI,前者有预测性,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潜伏期短,个体差异不显著,相对少见,后者可进一步分为免疫特异质性DILI 和遗传特异质性DILI。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