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绪论

考核知识点:(一)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二)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考核要求:

(一)识记:(1)文化的定义;(2)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二)领会: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社会、认识国情、指导实践的能力。

这一章内容不是很复杂,但肯定会出一两个小题目,甚至简答题,划定的重点要注意掌握,特别是文化的分层学说。

一、“文化”界说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2、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3、自然的人化即文化。

4、西汉以后,文与化开始结合成一个整词,其涵义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5、四大文明古国是指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2、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5、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6、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经由文化专家的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著作、艺术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

7、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后者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注意:基层政法)

8、基层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保持着密切联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高层意识形态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

9、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10、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2、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3、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理伦理等。

4、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二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是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末来。(简记:认识民族,认识国情,理性继承)

2、学习中国文化:一是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注意:三个结合很特别,要记住:梳理与分析研习与考察继承与创新)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考核要求: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识记: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特征。

2.领会: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 识记:(1)中国所处地理位置;(2)地理环境队中国文化的影响;(3)不同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2. 领会: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关系。

3.应用: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关系。

这一章内容不太复杂,掌握划定的重点即可。

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3、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它们放在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来研究。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

2、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

3、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4、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5、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后,郡县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国。

6、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尚书省。

7、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惯称为三大阶梯。

8、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是吐鲁蕃盘地。

9、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乾隆年间最终确定的。

10、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注意前面是先分自然和人文,再从人文中分出经济和社会文化)

2、地理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严格区分越来越难。

3、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4、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注意:这一条很可能考简答题,简记:为人类决定一切生物能量守恒一切活动)

5、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的活动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因为第一它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6、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

8、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

9、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11、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注意,江苏卷2001年专门考了简答题)

13、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考核知识点:(一)自然经济(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四)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考核要求: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识记:(1)自然经济(2)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3)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2.领会: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1. 识记:(1)土地国有;(2)土地私有化的原因;(3)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2. 领会: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 识记:(1)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3)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2. 领会:中国古代社会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

3. 应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 识记: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2. 领会: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这一章的内容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如何影响文化发展,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本章的要点也就有了。整个《中国文化概论》的学习和复习都要注意这一点,切忌断章取义,机械地记忆。

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自然经济就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

2、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

3、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们为了斗争而进行的改革,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如商鞅的“耕战”政策。

4、农耕文明是指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成的人类文明。

5、中国的农耕文明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由于黄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故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得到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发展,农耕区域才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

6、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7、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长期的对垒,也有相互的融合。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常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在对垒的同时,两种民族也在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8、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文化。

9、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10、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11、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1、中国数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最显著的标志是土地所有制,因为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2、夏商周时期,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接受,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这种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作制是由当时的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众人、协田是当时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

3、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也就是“井田制”。

4、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

5、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促进了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的过度。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6、中国的商品经济呈现波浪式前进的态势,较之于西欧,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它既是补充农耕经济不足的需要,也是满足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由于它对农耕经济的依附性,决定了它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7、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有三: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二是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三是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简记:早熟失调束缚)

2、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从早熟的一面讲,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于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土地买卖出现在秦汉之际、农民较早地拥有了离开土地的自由等。从不成熟的一面讲,过于早熟的经济形态及时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否定作用被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及时化解或吸收。

3、中国农耕社会经历多次王朝的盛衰交替,经历了多次的稳定与战乱交替,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4、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对于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尤为明显。

5、中国农耕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五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6、西方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经济单位是领土庄园。

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简记:延续力包容力凝重性)

2、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这种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和中华文明的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3、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国文化的守旧性的重要原因。

4、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5、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考核知识点:(一)宗法制度(二)家国同构(三)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特点(四)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考核要求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1.识记:(1)宗法制度(2)宗庙祭祀制(3)封邦建国(4)嫡长子继承制。

2.领会:宗法制度的产生和确立。

(二)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1.识记:(1)宗法制度的本质(2)家国同构

2.领会: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三)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1.识记:(1)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2.领会: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 应用: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这一章还是比较重要的,出简答题的资源点较多,不排除出论述题,因此要重点把握。

1、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包括: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外来因素以及社会政治结构。

2、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有两个特点影响中国文化: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3、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是理解中国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1、由于自然环境和各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血缘关系在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现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地中海沿岸国家较早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形成了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中国人则过着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较多地保留了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2、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产生于商代后期。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

3、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简记:家族国构)

2、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断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如郡县制、官僚制、俸禄制、符玺制、上计制、耕田制等。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中央集权,废分封制,行郡县制,实行编户齐民。

4、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主要原因是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一直延续。

5、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6、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族权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化而来的,即是政权的补充,又能起到政权无法起到的特殊的社会作用。宋代以后族权膨胀与宋明理学学发展宗法制度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

7、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中国传统社会家与国的组织系统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受中国长期以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影响,中国的国家结构一直有着很深的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8、宗族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

9、商鞅制定连坐法,把百姓按5家一伍,10家一什的户籍办法编制起来。

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1、欧州政治与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要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

2、欧州封建皇权的专制一直受到宗教力量的抗衡,宗教势力一直制约着皇权。

3、中国从迈向文明开始,统治者就凭借武力使神职人员成了它的奴仆,形成了以个人为核心的权力专制体制。

4、中国君主专制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5、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简记:武控长经基固专极端人控严)

6、从春秋时期开始,以郡县制为其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体产生,这种新的专制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末期。

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三: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简记:伦理型政治型两个化)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考核知识点:(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二)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三)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就(四)宋代文化的雅与俗(五)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

考核要求:

(一)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1.识记:(1)士阶层的崛起(2)诸子百家主要流派(3)儒、道、法、墨、阴阳等各学派思想特征

2.领会:(1)儒学以“仁”为学说核心(2)道家学派尊崇“天道”(3)法家学派在治国方略(4)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二)隋唐:隆盛时代

1.识记:(1)文化背景(2)辉煌的艺术成就

2.领会:“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三)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1.识记:(1)理学的学派特征雅化的宋词的特点

2.领会:(1)理学的深远影响(2)市民文化的勃兴

3. 应用:总结宋代教育和科技成就

(四)明清:沉暮与开新

1.识记:(1)文字狱(2)早期启蒙思想家(3)古典文化名篇名著

2.领会:(1)文字狱盛行,文化领域气氛恐怖(2)短篇小说创作空前繁荣(3)西学

这一章内容比较多,需要全面把握。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1、中国文化中的上古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此时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2、有人就有了历史和文化;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的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化产生于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其间产生出来的工具(火)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的起源。

3、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4、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崇拜。

5、中国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其中母系氏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社会铜石并用,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唐尧、虞舜。

6、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经过征战和磨合,最终成为中华文化。

第二节商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1、至商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2、商代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存的典册,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3、商人尊神重巫,体现了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这种神本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4、神本文化也就是尊神,率民以事神。

5、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6、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周人入主中原,具有决定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7、周人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这种兼具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

8、周人的另一个文化创新,就是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即“制礼作乐”。

9、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

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一是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土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度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文化创造的阶层。二是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交织,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三是竞相争霸的诸候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为多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后,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下次向下层,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2、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因为此时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1、秦汉文化的主旋律是对宏阁的追求。

2、秦始皇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一是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二是统一车辆形制;三是统一度量衡;四是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设官专掌教化;五是实行郡县制,废除封建制。

3、西汉末古文经出现,学者内部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派别。

4、今文经是指以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为依据写成定本;古文经是指用古籀文写成的儒家经书。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1、魏晋南北朝战乱和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出现了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表现在一是玄学的崛兴;二是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三是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2、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3、玄学对魏晋文化思深潮的影响:一是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因此使魏晋学术富于谈玄析理。二是玄学与美学联系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促成了重神理而遗形骸、重自然而轻雕饰的美学观念;三是玄学的现实意蕴对魏晋人的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上的建构。

4、道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到南北朝时基本定型。

第六节隋唐:隆盛时代

1、隋唐文化气象恢宏,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在门阀世族衰落的同时,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地位上升。

2、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其次是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3、唐代诗、画、书、文都有着巨大的成就。

第七节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1、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有着昂扬的生命活力。

2、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3、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强调以天理遏人欲。

4、两宋的土大夫文化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宋词、宋画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5、两宋的市民文化逐步兴起。

6、瓦舍勾栏是指市民文化表现自我的固定游艺场所以及专供演出的圈子。

7、宋代官学的特色:一是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二是重视发展地方学校。

8、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的发明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

第八节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双重效应是指:一方面,两宋汉人因被动挨打而产生的忧患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是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2、元朝,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学。

3、元杂剧的文化意义是谴责黑暗,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

4、元代有了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表现在:一是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形成了回回民族;二是元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有利的气候和土壤;三是亚欧大陆的沟通,为东西方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马可波罗及其《马可。波罗游记》。

第九节明清:沉暮与开新

1、明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阶段,也是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转型的历程。

2、文字狱是指以文字之过定罪处罚的案件,始于明初,盛于明清,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横祸。

3、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表现一方面是盛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方面是崇正宗,灭异端,明朝以朱理学为宗。乾隆发动了19年的禁书活动。

4、明清两代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空前,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出现了不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以“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局面的王阳明。

5、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都对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提出了批判。

6、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反映,其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说,代表作是《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

7、明清两代进入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是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8、西学东渐起始于明末清初,进展不快,在雍正年间几近中止。

9、明清文化的特点:一是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二是早期的启蒙思潮;三是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四是西学东渐。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考核知识点:(一)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二)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三)中原文化与北方及南方文化交融的途径。(四)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大交汇

(五)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四、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1.识记:(1)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2)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3)南方山地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2.领会:(1)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2)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3.应用: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二)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1.识记:(1)中外文化两次大交汇的时间与内容(2)四大发明

2.领会:(1)二次大交汇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这一章不是太重要的,内容不多,掌握要点即可。出大题目的可能很小;简答题也不多。

第一节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1、中国文化并非封闭的系统,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之间都在交融共进。

2、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经济类型是农耕、游耕与游牧。

3、秦汉以后,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其中中原定居农业文化是核心。

4、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一方面是冲突、战争;另一方面是文化互补、民族融合。

5、游耕文化的特点: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二是与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三是由游耕模式决定了该民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的水平。(简记:刀耕火种游动生活不成熟水平)

6、汉化即少数民族融入汉族;胡化是指汉族人融入北方游牧民族;夷化是指汉族人融入南方游耕民族。

7、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体现在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化、史学等诸方面。

8、藏族的史诗《格萨尔》中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9、用蒙文创造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并称为蒙古三大历史名著。

第二节中外文化的交汇

1、中国文化在发展史上,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州文化。

2、中外文化大交汇有两次:一次是汉唐时期,一次是明清以后。

3、从汉代开始,中国文化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当时的外来文化,先是西域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后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深。

4、南亚次大祟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

5、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它是在改造了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文化组合的典型。

6、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州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为”亚州之中国“时期。

7、明清以后的中西文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万历年间开始。

8、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包括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自然科学。

9、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被日本称为日本佛祖。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考核知识点:(一)汉语汉字有哪些主要特征(二)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三)汉语汉字与文化交流与传播

考核要求

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1.领会:(1)汉语的结构特点,汉语的神韵(2)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

这一章出大题目的可能性不大,但2001年江苏卷出的小题目有8分之多。可见细的地方一定要记牢。

第一节汉字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1、人类最初的精神产品是语言。文字的出现晚于语言,直到5000年前才产生。

2、在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只有语言和遗传代码是人类从祖先传给后代的两种最基本的信息。

3、语言是人最重要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人的思维、感情、知觉意识、文化承诺等;语言又是维系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媒介。

4、语言是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深藏在民族语言中,因而语言结构具有民族文化的通约性。

5、汉语的组织方式有很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根源于汉语建构的简易性;主要表现在词语的弹性上,即词义功能的发散性上。

6、汉语在组成句子时,除了讲究语法上的选择和词汇上的选择之外,还讲究音韵上的协调平稳。

7、汉语句子组织建构过程的两个基本环节是组块和流块。

第二节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

1、上古初民所采用的原始记事方式有:结绳、木刻、图画,以及在器物上划刻,用以帮助记忆、交流思想。

2、随着一些符号的反复使用及先民在使用原始记事方法中的经验的积累,文字因此孕育而生。

大约在距今4500年左右,出现了文字。

3、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 以上。

4、汉字形态的演变:最初的造字过程是观物取象的过程。

5、汉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汉字的发展史又是图画文字的象形、象意特征逐渐退化的历史。

这种退化不是要将汉字发展成为一堆纯粹假定性的符号,而是要使汉字的表意功能更好地适应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汉字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是其与生俱来的象形表意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

6、汉字逻辑框架的核心是表意。在汉字的表意功能不断完善中,汉字的结构形态无论在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历时层面来说,汉字的文化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符号化的嬗变过程。

7、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属于比较成熟了的中国文字,具备象形、指事等多种造字法,并大量使用假借字;但还保留着种种图画文字的胎迹;与图画文字相比,其象形字部分已经线条化、轮廓化、特征化了,尤其是其用形与声的互注发展汉字的表意功能,使汉字能适应日常交际中大量新概念、新语汇的形成。

8、金文是周代的文字。其在结构上与甲骨文没有太大的不同。

9、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地方势力和地方文化对汉字作了种种改造,或分化、或繁化、或简化,但汉字的发展历程并没有中断,作为汉字发展主流的秦系文字出现了直线化、笔画化的趋势。

10、小篆化是秦统一后的文字,字形简化,形体固定,异体字减少,合文淘汰。

11、隶书孕育于秦汉之际,其产生是汉字形态的巨变。因为此前的汉字都以曲线构形以象实物之形,小篆的象形表意作用仍很突出;隶书将圆润的线条改为方折的笔画,使汉字的书写彻底摆脱了描绘而成为符号的书写。隶书还大大简化了汉字的形符。当然隶书并没有改变汉字象形表意的性质,只不过是使这一手段简化了而已。

12、文字只有便于书写,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文字改革的迫切原望,来自于下层的人民。

13、楷书孕育于汉末和南北朝时期。

1、论述题:汉字形态的演变。(包括要点4、5、6.再加:汉字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是其与生俱来的象形表意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世界上许多文字都曾经历过图画文字的阶段,后来多走上了以字母记音的发展道路,成为语言符号。但汉字却把它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发展、保存了下来)

第三节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1、金刻是指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它是最早的书籍形式之一。铭文的内容以宣扬周王功德、记载重要事件为主。

2、石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碑文。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春秋时的石鼓文,其内容都是四言诗。

石刻最大的书籍功能在于石经的刻制,起始于汉平帝年间,此后历代都有。主要功能是校订经典。唐以后,这一功能趋弱。

3、简策,是上古时代书籍的另一种形态。简就是一竹片,策就是用牛皮或线将多片编连起来的竹书。

4、帛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交,帛是一种丝织品。东汉时广泛运用。

5、纸,早在西汉初年就有发明,扩大生产是在东汉的蔡伦改进、推广之后。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写本盛行。在唐以前,写本的形式是卷轴。

6、雕版印刷起于中唐,最初是从印刷历书和佛经开始的。敦煌发现的金刚经是我国发现最古的印刷实物。唐五代后,雕版印刷开始规模化。并逐步形成了官刻、坊刻、私制并行的盛况。此后,刻书成为历代朝野一项重要的工作。北宋仁宗时期毕升发明了泥活字版。宋刻本和元刻本都极其珍贵。

7、《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都是手钞本。

8、中国书籍的演变以独具传统的物质形态发挥着汉字的文化传播、承继功能。汉字的典籍形态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第四节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1、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还有类书和丛书。

2、经书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最早的经书包括《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和《春秋》六种。汉代失《乐经》,加《孝经》和《论语》,合称为七经;唐代扩大为九经(即把礼经分为周礼、仪礼和礼记)和十二经(即把解释《春秋》的三传《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加为经书),后又增加《尔雅》,宋代增加《孟子》合为十三经。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书经是我国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包括虞夏商周的文诰号令;易经是占卜用书;《周礼》是一部谈论政治制度的书;《仪礼》记录了周代贵族的礼制,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春秋三传是对我国第一部编制史《春秋》所作的阐释;《尔雅》是一部古代训诂资料汇编。

4、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5、正史,是指纪传体史书。最早的是《史记》,以人物为本位,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东汉班固作《汉书》,将正史格局定为纪、表、志、传四体。

6、编年体通史的代表作是《资治通鉴》;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叫“政书”;断代的典章制度史称为“会要”。

7、诸子是指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著作。包括儒、道、墨、阴阳、法、名、杂、法、书等。

8、道家的主要经典是《老子》、《庄子》。

9、法家的代表作:《商君书》的基本思想是主张法治、实行农战,加强集权,以求富强。《慎子》、《韩非子》。

10、兵家著作有《孙子》、《孙膑兵法》和《吴子》。

11、《管子》包含了道、名、法等家的思想。《吕氏春秋》以儒、道思想为主。

12、汉魏六朝诸子的代表作有《新语》、《淮南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盐铁论》

(询以治乱的一场争论》《法言》《论衡》《申鉴》《潜夫论》,抱朴子》等。

13、集部是诗文词等书的总称。《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其中别集是指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总集是指汇录多人作品的集子。

14、《楚辞》是西汉齐向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在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而成的诗歌作品以及模仿它们的作品汇编成的书。

15、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集是梁萧统的《文选》,收录了先秦至梁的各体诗文。

16、类书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工具书,它将群书中的各种资料以类相从,供检索之用。最早的类书是三国魏文帝编的《皇览》;明代以前,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册府元龟》;明代类书规模最大的是《永乐大典》;清代规模最大的是《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善的一种。

17、丛书是将数人之书合为一编而别提一总名,以利学者系统览阅。清代乾隆年间编成的《四库全书》是丛书中的代表作。

1、中国古代丛书林林总总,最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成的大型从书(B ) A《古今图书集成》 B《四库全书》 C《二十四史》

2、诗经分为(ACE )三大类。A 风 B乐 C雅 D礼 E颂

3、汉魏六朝诸子的代表作有(ACDF)A 《新语》 B《文馆词林》 C《法言》 D《论衡》E《玉台新咏》F《淮南子》

4、2001年江苏自考卷:至今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D ) A永乐大典 B《古今图书集成》

C 《康熙字典》 D《四库全书》(这道题出得无根无据,书上没有,可见偏度之大。)

5、2001年江苏自考卷:《周礼》又名周官,是一部(D ) A记录周代贵族礼制的书 B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C占卜书 D谈论政治制度的书

6、2001年江苏卷:汉代六经中的《乐经》不存在,增加了(B )合为七经。A 论语孟子 B孝经论语 C孟子老子 D 老子庄子

7、2002年江苏卷: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8、(孙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9、战国时法学家商鞅及其后学著作的合编是〈商君书〉。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考核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考核要求:

(一)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1.识记:(1)天象记录(2)《九章算术》

2.领会:中医典型地体现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指导之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科学体系。

3.应用:解释这些成果的科学意义。

(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1.识记: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领会和应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这一章是重点,大小题目均可以出,而且出题点较多,要细看备考要点。

第一节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1、世界公认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西汉成帝河平元年的记载。最早记载哈雷慧星的是公元前613年,记于《春秋》(有星孛入于北斗)。

2、对现代天文学贡献最大的,要数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最早记录新星是公元前134年。

3、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

4、中国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经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即浑仪。宋代天文学家苏颂设计的水运仪象台,沈括改综合型为分工型,元代郭守敬于1276年制成的简化的浑仪-简仪。

5、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开始把天体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性分为28个星区,每个星区各取一星为主,称为二十八宿。

6、战国天文学家石申著《天文》8卷记录了121颗恒星的赤道座标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7、唐代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一行和尚创制的黄道游仪以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情况,最早发现了恒星位移的现象。

8、中国远在一万年前氏族公社初期的人皇氏时期,就发表了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搭配以计日的方法,这是人类历法的开端。

9、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首推十进位值制。远在四五千年以前,中国就已使用了十进位值制。

10、十进位值制,指我国商代发明的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13个数字计算进位的算学方法。

11、公元1世纪成书的《九章算术》对中国古代数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对面积和体积的各种算法以及应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等。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和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了计算,前者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圆周率是3.1416;后者算出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13、宋元四大数学家是: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其中秦九韶在《数学九章》中提出了“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李冶的《测圆海镜》系统论述了天元术;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创造了“四元术”。

14、中医学是至今依然屹立于现代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它以完整系统、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典籍著名于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15、中医五大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简记:阴天形经脏)

16、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

此书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学四大经典。

17、东汉名医华佗发明全身麻醉剂“麻沸散”和针灸疗法。

18、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收录各种药物365种。公元659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人修成《新修本草》收录844种药,是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19、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医方11096首,插图1162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药学成就。它不仅对中国医药学和自然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海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1、2001年江苏卷:《春秋文公四十年》中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一次对(C )的记载。A 太阳黑子 B慧星 C哈雷慧星 D月食

2、2001年江苏卷:中医学四大经典是(ABCD)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E 针经。

第二节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1、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

2、中国至迟在唐代就开始发现了火药。宋代开始生产火药武器。

3、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空间形式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发明了指南针。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南宋发明了罗盘。元代有了专为海上航行而编制的由针位标示的航线-罗盘针路。

4、纸的发明是人类文字载体的一次革命。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是西汉初期的麻纸。

说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完成了造纸技术的重大革新。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提供了至今也不可缺少的信息存贮和传递手段。

5、唐宋时期,造纸业有了重大进展,成为誉满天下的名纸的有宣纸蜀纸歙纸苏纸池纸等。

6、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书籍的新纪元。晋代有了墨拓技术,随代有了雕版印刷。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架。元代发明的锡活字和铜活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明代在世界上最早使用了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根本改变了社会文化环境,为欧州的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极有力的武器,从而为近代科学从中世纪欧州的漫长黑夜中腾飞,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7、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1、唐宋时期,造纸业有了重大进展,成为誉满天下的名纸的有(ABCDE )A 宣纸 B蜀纸 C歙纸 D苏纸 E池纸(此题较偏,没把握就全选)

2、2001年江苏卷: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第三节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1、中国古代科技存在着相同的思维定式和精神特质,也因此具备了统一的走向、特征和形态。

2、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征:一是实用性。其中又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二是整体观,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3、最能体现中国科技整体观的是中医学。

4、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一是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轻视理论探讨,使科技在经历一定的发展之后很难跃入新的水平。二是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三是封建制度的扼制。

首先是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是统治者为了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1、2001年江苏卷: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整体观的是(C ) A古代天文学 B古代农学 C中医学 D古代数学。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考核知识点:

(一)西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

(二)“九品中正制”(三)科举制优缺点(四)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考核要求

(一)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1.识记:(1)西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2)教学机构(3)教育内容(4)管理制度(5)科举考试制度

2.领会: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这一章较抽象,主要是记住第一节的内容,可以出一些小题目;第二节将备考重点择其要而记住就行了。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1、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的动力,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是靠中国古代教育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

2、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

3、学官:是虞时设置的管理教育事务的官员,负责对人民进行伦理道德和音乐诗歌的教育等。

4、国学,西周时出现,同时还有乡学。

5、商周时代,我国不仅有宫廷教育,还注意幼儿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6、私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民间教育形式,以私人自由讲学为主。如孔子、墨子、孟子等。

7、《礼记》中的《学记》和《大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总结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教育学专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此外还有《荀子。劝学》《管子。弟子职》。

8、太学,西汉时期出现的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机构,汉武帝时设在长安,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的课程是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受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官吏。

9、博士:是指汉代太学里选聘的学优德劭者担任的教授,其学生为博士弟子。

10、汉代地方政府办的官学在郡国称“学”,县称“校”,乡称“庠”,聚称“序”。私学中小学程度的称为“书馆”。(学校庠序)

11、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其教育设施、教育思想和汉代的选举制度是互相配合的。

12、晋代中央学制分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国子学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太学为平民子弟而设。

13、隋唐时期建立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官员任用、均服从或从属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以后,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当时的政治革新。

14、唐代取士之法:一是生徒法,即从各地学生中选成绩优良者到尚书礼部受试;二是贡举法,即从非在校学生通过州县试后送到京师复试。三是制举法,是指特种考试,产生非常之才,试于殿廷。此外还有武举。

15、国子监,是唐代中央兼大学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双重性质的组织。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馆。

16、书院,出现于唐宋之后,原为藏书、校书之地,宋时将书院与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之地方。主持人称洞主或山长。建制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其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可以弥补科举制度之不足。

17、明清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还有卫学(军事学校)。地方各学校互不隶属,皆有送学生到国子监的资格。

18、明清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议和殿试三种。

19、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传播中国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0、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主义的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

2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把教育看成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主张教育一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1、2001年江苏卷:晋代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为国子学,一为(太学)。

2、学记和(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古典教育学专著。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1、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2、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是孔子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要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

3、孟子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基本意思:教师如同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4、学记的“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则和,强而弗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矣”的含义: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求得理解。

5、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

6、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学思并重,以学习为基础,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

7、孔子循循善诱人的含意: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既不能松懈或间断,也不能流于急躁。

8、学记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的含意:

9、荀子提出教育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敬服;二是教育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育学经验;三是教师需具备有条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反师说;四是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能够解说清楚。此外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

1、2001年江苏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A ) A论语 B孟子 C墨子 D管子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二)汉赋的分类、特点、代表作

(三)盛唐文学繁荣的原因。(四)“文以载道”的内涵及其影响

考核要求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1.识记:(1)《诗经》与《楚辞》(2)先秦散文发展分期(3)汉赋分类特点、代表作(4)盛唐文学的繁荣原因(5)宋词分类、特点及代表作家(6)“元曲四大家”(7)六大小说

2.领会:(1)大赋的文化意义(2)“盛唐气象”所蕴含的文化因素(3)宋词的美学特征

(4)元杂剧的文化意义(5)《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成功在对封建制度及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1.领会:(1)“文以载道”的内涵、发展阶段及影响(2)中庸的内涵

2.应用:文学是如何体现民族性格、信仰、精神、品德

这一章对学中文以及一般考生都比较熟悉,当然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概括还是要注意牢记的。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1、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

3、公元前6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编定。其中的诗歌主要是四言诗。公元前4世纪,出现了另一类诗歌,即楚辞,属于杂言体,其句末多以‘兮“结尾。

4、中国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在艺术上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为追求目标。

5、《尚书》的出现标志着散文的形成。散文的三大功能是叙事、论说和抒情。其中抒情功能是在秦汉以后增加的。

6、中国真正的叙事文学始于魏晋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软事小说两大类。

7、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它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至迟在孔子出生前就编定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共收入诗歌305篇,分国风、大雅和小雅、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2、《诗经》描绘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周部落的历史;二是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三是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在整体上表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社会的批判意识。

3、诗经的艺术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类。

4、《楚辞》是中国古代另一部诗歌总集,是汉代刘向、王逸等收集整理而编成的。其主要作者是屈原。

5、《离骚》长达2400多字,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其发愤以抒情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玉、贾谊等都继承了他的传统。楚辞也因此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体。

6、《诗经》和《楚辞》合称为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7、历史散文是指先秦的史官记录成的史书,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8、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以论述为主的散文,分为战国初期的语录体、战国中叶的对话体和战国后期的专题论著三个时期。其代表作分别是《论语》、《孟子》和《庄子》、《荀子》和《韩非子》。

9、《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10、《孟子》、《庄子》的内容多为论辩之辞,是争鸣风气盛行时典型的散文形式。前者的内容以宣扬仁政为主;后者的主要内容是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礼乐制度希望人类社会返朴归真。

11、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以汉赋为盛。汉赋按题材取向分为两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如《鹏鸟赋》、《吊屈原赋》;

另一类是铺陈排比为主的“体物大赋”,这一类是汉赋的主流。

12、唐诗的发展经过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以盛唐和中唐为主。

13、唐诗中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首。

14、唐诗繁荣的原因: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们可以由多种途径实现人生的追求。

15、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前者以秦观、晏几道、李清照、柳永等为代表;后者以苏轼、辛弃疾等。

16、从总体上讲,宋词的特征是: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的生活而不是社会现实,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风格倾向上偏向阴柔和婉而不是阴暗刚雄豪。

17、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以前者为主。与唐诗、宋词并称。

18、元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戏曲的成熟形态。剧本主要有唱词、对白、动作三部分,一般为四折。

19、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和以“西厢记”著名的王实甫等。

20、元杂剧的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鲁斋郎》以及无名氏的《陈州粜米》等。

21、元杂剧的题材有五类:一是爱情剧。二是公案剧;三是水浒剧;四是世情剧;五是历史剧。

22、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以叙事为主,使文学更贴近人民的生活,更直接表现人民的喜怒衰乐,更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它成功地宣告了戏剧、小说等叙事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其文化意义:一是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判逆形象。二是褒贬分明,体现着多数人意志的价值判断,具有民主倾向的进步意义;三是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学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题材的特征。

23、中国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三个阶段。

24、明代四大奇书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清代的著名小说有儒林外史、红楼梦。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1、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一是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二是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三是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2、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3、文以载道即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设计,文是手段,道是目的。

文以载道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正负两方面的深刻影响,一是这种思想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人民利益,即使在纯属个人抒情的作品中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二是这种思想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负面影响,它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体自由。

4、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

5、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以下文化特征:一是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是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二是它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代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考核知识点:

(一)青铜纹饰的两个明显的现象(二)中国雕塑的特点(三)中国绘画中共同的美学原则

(四)中国音乐的特色(五)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六)中国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考核要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1.识记:(1)中国艺术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2)建筑方面的成就(3)书法的字体类型(4)古代绘画的分类(5)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

2.领会:(1)建筑、书法、绘画、戏曲的历史沿革(2)中国绘画中共同的美学原则中国古(3)代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这一章估计不会出大题目,中型题目量不大,最多是小题目,但可能偏,因此要注意全面掌握备考要点。

第一节辉煌的远古艺术

1、彩陶是6000年到4000年前华夏文化的核心。中国彩陶突出动态和谐。

2、中国原始彩陶,从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河口文化,在空间上分为三个区域,即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在器皿造型上包括摹拟植物、动物、人物、器物等。最多的是几何纹。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由实到虚的发展过程。

3、彩陶暗含了两个重大的艺术法则:一是游目法则,这是后来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的一个基本审美原则,即画面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呈现为一个整体;二是彩陶的创造和观赏按照“仰观俯察” 这一中国观照方式进行,这也是后来在诗词画和建筑中广为应用的一个基本法则。

4、青铜纹饰是中国远古艺术的又一高峰,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礼器。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饕餮纹,代表了重组变形法则;二是人兽共生。

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和成就

1、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构成,可分为三个显著时期:一是远古到春秋,艺术与中国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相联系;二是战国到两汉,各门艺术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三是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基本确立。

2、中国古代艺术并没有被古代学者作为一个整体把握过,其等级高低:诗文最高,其次是绘画和书法;再次是建筑、雕塑。

3、中国古代建设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从远古到东汉,以宫廷建筑体系为主,东晋后出现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南北朝后出于大量寺庙建筑。

4、宫殿建筑四大特点:即高、大、深、庄。大是占有空间众多;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

5、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10年建立的洛阳白马寺。

6、中国园林可以追溯到西周初的苑囿合池。其发展和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园林的核心是情趣。且以自然情趣为主。

7、中国建筑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不追求纯空间凝固的音乐,而追求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

8、中国的雕塑主要有四个集群组成:一是陵墓集群,包括陵墓表饰、墓室雕饰和明器艺术;

二是宗教集群,即佛教寺庙和佛教石窟里的塑像、浮雕;三是建筑装饰;四是工艺雕塑。

9、中国雕塑从来没有脱离建筑整体而独立出来,具有很强的整体的服从性。整体性决定了中国雕塑是程式化的,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绘画的特点: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

10、书法是诸艺术中最具中国独特性的,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11、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从汉末魏晋开始,这时出现了专门的书法家。

12、中国书法从字型上分为篆、隶、草、楷、行五类。

13、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是王羲之、颜真卿、张旭,其代表作分别是《兰亭集序》(行书)、《颜勤礼碑》(楷书)和《古诗四帖》(草书)。

14、魏晋六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时期。

15、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人物画以顾恺之为代表;山水画以宗炳、王微为代表;宗教壁画以敦煌壁画为代表。

16、中国古代绘画分为五个类别,即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民间绘画。

其中宫廷绘画分为政教实用性的和闲适性的两类;市民绘画主要是指小说戏曲剧本中插图。民间绘画主要是与民间习俗相关的门神等。(宫文宗市民)

17、中国绘画显示的共同美学原则:一是散点透视。二是以大观小。三是道貌取神。四是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

18、中国既创立了七音阶体系,也创立了五音阶体系,以后者地位为高。

19、中国音乐按功能分五类:一是仪式音乐,用于宗教仪式;二是宫廷舞乐,服务于舞蹈;三是声乐,用歌词的内容来规范音乐表现的多样性;四是独奏器乐。五是民乐,指民俗庆典中的音乐。

20、中国音乐的特色:一是旋律为主。二是理性精神。三是节奏喧泄。

21、中国古代戏曲的最优秀代表是昆曲和京剧。

22、戏曲以其本身的综合性把各门艺术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精致化。

23、戏曲之美表现在它的程式化和虚拟化。

24、戏剧中的生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小生分为中生、冠生、穷生。

25、戏曲程式化的表现:一是角色分行,分生旦净丑四行;二是穿戴类型;三是唱法分类。

第三节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1、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决定的。

2、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是阳刚与阴柔。儒家重阳刚,道家主阴柔。

3、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和。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考核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二)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极其特点(三)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考核要求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1.识记:(1)编年体纪传体、《史记》与二十四史的形成(2)典制体史著(3)“纪事本末体”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1.领会: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对史学的正、负面影响。

2.应用: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特点的看法

这一章出大题目不太可能,中型题也不太复杂,难点是把提到的诸部史著要弄清楚,作者是准,体裁是什么,反映的内容是什么,不能混淆。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1、远古传说是我国史学的源头;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录。

2、《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方性质的历史记载,主要记录了商、周王朝的大事。

3、《诗经》里的《大雅》有部分诗篇反映了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4、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候国都有了国史。《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为编写成的编年体史书;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5、秦汉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史记》首创了纪传体的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群象,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标志着史学的独立发展;《汉书》断代为史,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世以《史记》为通史的开山,《汉书》为断代的初祖。

6、荀悦的《汉纪》开创了编年体断代的先例;刘向和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开创了中国目录学。

7、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史学出现重要转折,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较大。二十四部正史中有八部修成于唐初。

8、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是史学的总结性著作。

9、《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10、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为发达。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1、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多样的表述形式的结合。

2、《隋志》史部将史籍分为13类,即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等。

3、二十四史:是一部珍贵的历史巨著,上至黄帝时期,下至明末,长达4000余年。

4、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其优点是史事与时间相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念。《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以鲁国为主;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荀悦的《汉纪》是关于西汉一朝的编年体断代史。袁宏有《后汉纪》。《资治通鉴》也是编年通史。

5、起居注按时间顺序专门记载帝王的言行;实录是历代所修的每一帝在位期间的编年大事记。

6、纪传体始于《史记》,后有《汉书》。《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汉书》改为纪、表、志、传四体。

7、纪传体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流行的史书体裁。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8、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9、唐代杜佑的《通典》记载历代制度沿革。南宋史学家郑樵有纪传体通史《通志》,其得意之处是其中的二十略;宋末元初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记录至宋代的典章制度。以上三书合称“三通”。

10、纪事本末体是又一种史书体裁,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11、史评指评论历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史评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批评史事,一类重在批评史书。

12、《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也是一个代表作。

第三节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一是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二是以古为镜,经世致用;三是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四是德识为先,才学并茂。(简记:学古实德。要记牢,可能出中型题甚至大型题)

2、会通古今,重视通史著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潮。

3、以古为镜就是要通过研究历史来发挥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4、刘知几提出史学三长是指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和史识三长。史才是指修史的才能,主要是指历史编撰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才华和能力;史学是指占有史料和掌握历史知识;史识是指史家的历史见识、见解、眼光、胆识等。章学诚指出还要有史德,即著史之心术。

5、史学家必备的素质是秉笔直书。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考核知识点:(一)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三)中国人性思想的特点。

考核要求:

(一)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1.领会:(1)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2)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识记: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

这一章大中小题都可以出,备考重点的内容都要掌握

第一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两个重要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的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2、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3、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

4、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

5、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没有一个民族象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对传统美德的总结和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

2、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和合理内核,是指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代社会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

3、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一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二是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规范。

4、孔子的三达德是指:知、仁、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等一系列德目,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

5、孟子四基德是仁、义、礼、智,并将其扩充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6、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提出了四维七体,四维是指礼义廉耻。

7、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8、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一是仁爱孝悌;二是谦和好礼;三是诚信知报;四是精忠爱国;

五是克己奉公;六是修己慎独;七是见利思义;八是勤俭廉正;九是笃实宽厚;十是勇毅力行。(简记:仁义谦诚忠厚公勤慎勇)

9、仁德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道德中都最基本的德目,在世俗首先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10、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作为道德规范,它的内容较为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指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指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指礼貌;作为与人相处的关系,指礼让。

11、好礼、有礼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12、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懒惰的本性;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信,行必果。

13、中国传统的义利观的基本内容是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1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形成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起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也造就了种种道德人格。

第三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及历史发展

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其一,它是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精神互摄整合而形成的有机体,儒、道、佛三家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其中以儒家为主;其二,它随着中华民族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生长发育,在此过程中阶级性与民族性、时代性与普遍性交错并存,混然一体,相辅相成,相补相协。

2、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孕育展开阶段;二是汉唐时期的抽象发展阶段;三是宋明时期的辩证综合阶段。

3、中国古代神话的三个特点:一是崇德不崇力;二是惩恶扬善,善恶报应;三是重天命而轻命运。这些体现了中国人最初建构自己精神世界时的价值取向,对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普遍和永恒的影响。

4、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其后的儒家伦理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影响最为深远;道家的思想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5、汉唐是中国伦理思想继续发展和大统一、封建化的时期,分为两汉儒家、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三个阶段。

6、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人性的认同,概括地讲就是人伦、人道、人性。

7、中国人性思想的特点:一是强调人禽之分,突显人的尊贵;二是人格均等,人人可圣;三是修身养性,向内探求。(可能出论述题)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考核知识点:

(一)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的联系(二)道教的基本教义(三)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四)佛教的基本教义(五)中国化佛教与儒家思想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

考核要求:

(一)中国远古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识记:(1)宗教(2)自然崇拜

(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1.识记:(1)道教的信仰特征(2)基本教义

2.领会: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三)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1.识记:(1)释迦牟尼(2)“四谛”(3)佛教东传的时间

2.领会:佛教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

1.领会:儒学宗教化在修养理论上的表现

2.应用:多种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1、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

2、宗教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这使得它与象征人类文明之理性、理智等在相当程度上是对立的。

3、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意识,是指对自身的本质及自身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意识。

4、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

5、中国远古宗教形式以自然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形式,其中尤以自然崇拜和鬼魂崇拜最为盛行。

6、自然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及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与赐福。其中尤以日神为重。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1、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一种较成熟、系统的人为宗教。

2、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3、人是张陵,即张天师;东汉时期另一派为太平道,创始人是张角,与黄巾军有联系。

4、道教在魏晋时期有较大的发展,东晋葛洪从神仙方术的角度创立了道教的凡鼎系,代表作是《抱朴子》。

5、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由道家经典《老子》而来,主张道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

6、道教信奉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

7、中国古代科学中不少学科与道教关系密切,包括化学、医学、药学、气功。

8、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成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考核知识点:(一)宋明理学(道学)及其哲学思想的特点(二)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

(三)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四)“知”与“行”的关系问题

(五)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范畴(六)“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传统和思想资料”仍然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源头活水考核要求:

(一)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识记:(1)原始儒家代表人物及其经典(2)原始道家代表人物及其经典(3)中国佛学各宗派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运思模型。(4)宋明理学中理气论的主要思想观点

2.领会:宋明理学及其哲学思想的特点(二)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1.识记:(1)中国哲学的宇宙观(2)“境界”说

2.领会:(1)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2)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主张

(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领会:(1)中国哲学各家各派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知”与“行”的关系问题

2.应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传统和思想资料”至今仍然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源头活水

这一章的考点是不太多,把备考重点掌握就行了,但要注意可能出一两个生冷的大题目。

第一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国,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

2、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

3、《周易》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社会风俗的结合。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4、周易中的八卦是指:乾坤坎(水)离(火)艮(山)兑(泽)震(雷)异(风)

5、中国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6、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经书。

7、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它还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即寓伟大于平凡之中;寓理想于现实之中。

8、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9、《老子》关于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1、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1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的问题。他认为,理是作为类的人的本质规定。

1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教是他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第二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1、中国哲学中的宇宙是指无限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2、中国古人把东南西北上下四方之空间称为“宇”;把古今旦幕、往来之时称为“宙”。

3、中国古代宇宙的主要观点:宇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大流,即易;宇宙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一个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不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

4、天人关系问题,也就是人在宇宙间之位置问题,也就是人生的意义问题。中国哲学主要主张天人合一,也有主张天人交胜的。

5、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有复杂的涵义:第一层是指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6、中国哲学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

7、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境界是指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

8、冯友兰在《新原人》中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三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一般说来,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2、《中庸》提出的为学五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简记:学问思辨行)

3、儒家中比较推崇逻辑之学的是荀子及其后学。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发达的是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对待、过程、流衍、动态平衡。

5、直觉体悟:即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

6、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观:即言行一致,要把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结合起来。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考核知识点:(一)中国文化形成的条件(二)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三)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四)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五)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六)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

考核要求:

(一)文化的伦理类型

1.识记:(1)中国文化形成的条件(2)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中(3)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

(二)中国文化的特点

1.识记:(1)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的形成的条件及主要表现(2)宗法制度(3)经学传统

2.领会:(1)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2)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3)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表现

这一章是基础,可能出大题目的地方一定要记牢,对类型和特点两大主题都要系统掌握。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1、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2、中国文化形成的三条件是: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和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在这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的生存系统和与之相应的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3、德性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以德摄智的文化。智性文化是相对于德性文化而言的,即重智的文化,是建立在西方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文化。

4、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表现在: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

5、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6、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

7、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道德修养;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鼓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注意:三个积极,一个消极,三个积极是鼓励修养道德制约维护正义)

8、孟子主张“人皆可以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可以通过首先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特点

1、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是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简记:二力心态政治脱神宗法经学学术)

2、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同化力的典型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中国化。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了境内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成的中华文化。(延同凝)

3、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4、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

5、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其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6、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的形成的条件是黄河、长江哺育的中华大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简单的生产劳动能够维系人的生存。这一心态的主要表现:一是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二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三是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四是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简记:农实趣念)

7、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而且由于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

8、与集权主义相伴生的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是民本主义。

9、民本主义,即民为邦本的思想,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10、绝对尊君论是由法家提出来的。

11、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本主义与极端形态的暴政和绝对君权论是对立的;另一方面民本主义又和君主专制主义的一般形态相互补充,构成所谓明君论。

12、从西周开始的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3、对于鬼神的看法,儒家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实用的一面,道家否定有人格、有意志的神。

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发展,坚持无神论观点的不仅有科学家、思想家,还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文化传统。

14、孟子认为,道德四个善端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由此引伸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