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71032738.html,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作者:李慧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9期

摘要:拉康镜像理论的构建受惠于很多人,但是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弗洛伊德、黑格尔和

索绪尔。他的理论是在运用黑格尔、索绪尔的方法论对弗洛伊德的观点继承、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镜子阶段”是镜像理论的主体,拉康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镜像理论,而“ISR”三界域理论是对镜像理论的拓展,使镜像理论与人类学联系起来,从而拓宽了精神分析的视域。

关键词:镜像理论“ISR”三界域无意识学说能指与所指

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一直以来研究者对其理论的研究都充满争议,但是研究热情却一直不减。拉康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其理论基础是镜像理论,正如《雅克·拉康》这本书序言中所说,镜像理论“成为了其精神分析理论秘密诞生地”。镜像理论是研究者探究拉康理论的窗口。深入了解拉康一生可以知道,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构建受惠于很多人:“唯一的导师”克莱郎博尔,其“精神的自动作用”为拉康对妄想症的研究提供了主题和方法;超现实主义者达利可以看做是拉康的镜像,拉康从达利身上“找到了把他带出精神病学领域狭隘的专业性的诗性之光……”[1];哲学家斯宾诺莎和雅斯贝尔斯给拉康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平行论”和“过程论”的方法论指导;“导师”科耶夫对黑格尔的解读则为拉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富有原创力和再生力的思想资源”[2]……但是,对拉康理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还是弗洛伊德、黑格尔和索绪尔:拉康理论即是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继承、改造、发展,他的几乎所有的概念、问题都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紧密相关;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主奴辩证法为拉康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拉康镜像理论的重要出发点,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3];后来,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拉康精神分析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拉康提出了“无意识即他者的语言”的理论。笔者将立足于镜像理论,追溯拉康理论形成、发展的源脉和过程,并对拉康理论的建构进行解读和阐释。

一、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

拉康的镜像理论于1936年提出,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阐释镜像理论的论文《镜像阶段》像一个失窃的文本遗失在历史洪流中,直到1949年,论文《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的出现才使“镜像阶段”理论以新的面貌进入大众视野。镜像理论是对诸多前人理论的颠覆与创新,很难辨认出确切的理论源头,但是其素材却直接来自于瓦隆的“镜子测试”的试验,可是其解释已完全不同于瓦隆的心理学概念,而是经过了哲学—人类学的拉康式强力解读。上文提到,拉康的几乎每一个概念、问题都与弗洛伊德有关,“弗氏对自我和本我、意识与无意识的辩证认识为拉康的镜像理论提供了多种丰富的可能性”[4],可是拉康对弗洛伊德学说经历了从接受到修正、改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起了方法论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中期,“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能指与所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拉康主义(11)- 情绪解析-焦虑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拉康主义(11)- 情绪解析-焦虑.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一、定义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是精神分析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人格发展及人格活动的动力状态中都起着主要的作用,焦虑即是对危险的恐惧。弗洛伊德提出三种焦虑:客观的、神经质的和道德的焦虑。客观性焦虑是对真正存在的危险的恐惧;而神经质的焦虑是对于因表现冲动的欲望而受惩罚的害怕;道德性焦虑则是由于良知的畏惧。焦虑总是引起一个人行为紧张的力量,也是促使一个人去减少这种紧张状态的动力。而自我可以发展起许多抵抗焦虑的保持性的防御,亦即所谓防御机制,例如,一个人通过自居作用(或认同)的机制,以模仿和接受某个模范人物的行为、风格和特征来增强自己,从而认为自己具有与模范人物同等的能力足以应付引起焦虑的那种特殊危险。 案例1::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较为常见的自卑引发的焦虑症: 我会在感觉比自己强的人(地位、学识、金钱等方面)面前很自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不敢展现自我,该说的该做的都畏首畏尾,脑子也不好使了,满脑子只想着“人家怎么这么厉害、怎么这么有水平”“我怎么这么差劲”...同时有一种很强的嫉妒感;相反,和感觉比自己弱势的人相处时,又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活跃和自大,什么话都敢说,什么都敢表现,无所顾及,跟“人来疯”似的,同时又有优越感;我这个人是不是人品有问题啊?还是心理有毛病? 这是一种自卑心理导致心理失去平衡的而采用极端方式寻求平衡的表现。由于对自卑的状态感到极度的不满,心理失去了平衡,未了保障心理平衡,在逮到可以自信的情境时,就极端地表现自我,与前者之间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向他人----更重要的是向自己证明:其实我也并不是真的那么差劲! 当事者两种绝然相反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是一种典型的应对自卑感焦虑的两极化模式。之所以或有这两种极端,是因为本身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而又找不到其他更好的使自我心理获得平衡的其他方式。人自动寻求心理平衡的方式有很多,而这位焦虑者恰好其经历在偶然间体验到了这种平衡的方式,于是就沿用了下来,而对于其他平衡的方式不了解、没有经验。然而,这却是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因为这不符合理性的判断和社会一般公认的方式。于是,求助者对于两种情况都感到不满意。结果更加焦虑。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般来说,缺乏安全感是常见的原因,因为“如果自己什么方面都很优秀的话,就没有危险存在”。“自己就魔障了”是一种被自己难以接受自己比他人差的自卑焦虑情绪笼罩,而将自我的能力和心理能量给屏蔽了而无法发挥出在的结果,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卑上,感到焦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 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 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拉康对镜像阶 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 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 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 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 了:这个处于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 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 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 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 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 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 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 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 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

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試談拉康的鏡像階段 作者:Sinner 人們總是憑藉著語言與符號的創造與運作,不斷地進行文化的生產與更新,而文化的更新又往往推動了符號的進一步差異化與層次化。後現代主義對於傳統文化與傳統價值體系的批判,沒有一個可以脫離對於語言與符號的批判,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生產與再生產過程,基本上就是各種符號的不斷重建與解構的過程;我們必須置於後現代主義的脈絡來看待拉康的重要性,如果要研究後現代主義符號遊戲與話語結構的理論起源,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拉康的符號批判理論,拉康的研究方向結合了精神分析學、語言學、拓樸學與人類學,不但啟發了Foucault 等人的後結構主義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也影響了後現代主義者的思路。 法國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總結了社會人文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五O年代敏感地指出:「想像」、「象徵」與「現實」構成了人們生活世界的三個動力因素,而這三者又各自成雙地相互扭結成三個軸線,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文化。拉康早從三O年代起,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研究中,便創造性地把對於人的精神分析與語言的運用連結了起來,而他在三六年發表的《論鏡像階段》標誌著他本人的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的誕生,他的學說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學運動的分裂,因為拉康所探討的「我」已經不是佛洛伊德與傳統意義上的「我」或「主體」,而是同語言及其潛意識結構基礎相關的新概念,我們可以說,拉康學說的精華集中在他的一句名言之中:「語言結構是潛意識的內在結構的外化」;或者說,「潛意識就是被內在地結構化的一種語言」。五O年代是拉康精神分析學發展中的重要轉折時期,我們先不談那麼多,筆者只簡短地提及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早期的論述「鏡像階段(Mirror Stage)」。 鏡像階段是嬰兒生活史的關鍵時期與重要轉折,這是每個人自我認同初步形成的時期,其重要性在於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個想像的、期望的、異化的、扭曲的與被誤認了的對象。嬰孩在六個月大到十八個月大這段時間尚未有走路與自行站立的能力,需要依靠他人的抱持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影像,這時候他還不能在鏡像中區分己身與母親等等其它對象,嬰兒是把自我與他人混淆起來的。後來隨著嬰兒肢體動作的增加,嬰孩終於能夠在鏡像中辨認出自己的影像,在鏡像中區別自身與其它對象是同時發生的,嬰孩也在鏡中看到了抱著他的母親影像,與四周熟悉的家庭環境,而後者使得嬰孩更加肯定了影像中的己身。當嬰孩在鏡像中看到自己是一個完整的軀體,並且鏡像會隨著自己動作小拇指而變化時,他會完全淹沒在歡欣興奮的情感中,於是嬰兒對這個鏡像產生了自戀的認同,這是每個人的自我初步形成的時刻。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朱立元《西方文艺理论》 一般认为,当代西方批评界影响最大的精神分析学批评家无疑是法国的雅克·拉康(1901- 1981)。他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又在巴黎大学学习精神分析学,后从事精神分析的教学与医疗工作。其主要著作有:《文集》(4卷,1966),《自我的语言》(1965),《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1973)等。 拉康本人作为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主义的贡献和其理论的局限是比较清楚的。在他看来,弗洛伊德主义固然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理论上的不完善却有碍于它的传播与发展,必须同时从内部和外 部对它进行反驳和修正。他作为哲学家,试图借助于结构主义的“科学力量”来修正精神分析学的过分主观性和任意性。具体说来。拉康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所有方面,尤其是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提出了自己的阅读和批评策略。他既反对精神分析学的“医学化”、“科学化”和行为主义,又反对萨特对精神分析所作的解释。 首先,拉康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如果说霍兰德用“个人交易”的术语来阐释精神分析学的话,拉康则用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术语来解释它。拉康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他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拉康把索绪尔的概念颠倒了过

来,强调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分裂,使能指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主要成分——重新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把侧重点放在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概念上。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先于语言这一观点。他不仅认为这二者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而且还把无意识看作是语言的产物;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混乱的、任意的、无规律可循的,而拉康则认为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有规律或有结构的,这种结构的规则受制于语言经验,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其内容的,而拉康则认为这两个概念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是相似的。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代表;而在拉康的理论体系中,无意识则是语言的一种特殊作用,是语言对欲望加以组织的结果。反映在梦中也是这种情形:“梦具有句子的结构,或者用弗洛伊德书中的话说,是一种猜字画谜的结构,也就是说,梦具有某种文字形式的结构。儿童的梦反映了原始表意文字学的特征,而对成年人来说,它同时再现了符号成分的语音用途和象征用途。”①显然,拉康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一次“语言革命”。 拉康从结钩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弗洛伊德主义的重新阐释,使我们有可能探讨无意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他使我们认识到无意识并不在我们身体的“内部”,而在我们的“外部”,或者说在我们“之间”,是我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果。无意识之所以难以搞清楚,倒不是因为它处于我们的意识深处,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把我们包围在其中。而能说明这种网状体系的最好手段就是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姓名刘珊珊 学号3109089002 专业外国哲学 一.拉康其人 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

拉康:《镜像阶段论》的笔记-父亲的名字

Scheme L 在这两个轴中,想象轴a'—a用实线划出,而象征轴S—A从A出发,碰到a'—a轴之后则变成了虚线,这是必须预先提醒注意的。它的意义已在前面叙述了,表示主体S想要和外部的大他者A 产生关系,但没有达到目的,碰到a'—a轴之后,就被回送到作为心像的自我a上。就是说,这条实线和虚线的关系就像这个例子,主体最初要寻求与外部他者的交流,但在自己的形象中陷入同语反复的空虚的谈话中,这表明主体的真理总是被盗走这样一种机制。首先,在图解中位于S位置的虽然暂且被符号化为S,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名称的地方,在那里被假想的就是以S为字头的主体(sujet)。 因为S和它(Es)在发音上相似,所以也和弗洛伊德第二部分所论述的本我重叠在一起来理解,但它具有伦理性的要求,就像前文所述的拉康翻译的弗洛伊德的那句话:“有它的地方,我一定来。” (p.75)主体不能以将自己的姿态固定在S地方的形式来理解,因而要把它捧到在镜像阶段所看到的一个形象中。这样,小他者a把S送到想象轴a'—a上,并把它作为自我a寻找出来。其次,告诉这个主体S自己是谁的,也是在象征轴S—A上位于相反的一极,拉康用大写字母A书写的大他者。大他者A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变化的、外表是同类的他人,而是和我们隔绝着的外部的东西,也就是作为一个定点先于我们位于既能使主体虚无化,又能在那里保持联系的、在原理上无法抵达的地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为了保证我们世界的安定而导入的维度,因为它正从我们的生活世界分离出去,所以才具有存在价值。因此可以说,拉康在图解L上把它用虚线抛向了a'—a墙壁的另一侧,将锚抛向前方无限远的一点。把这个远方的看不见的大他者A 作为阿基米德的不动的点,通过被他言说,又与那里保持联系(这里一定要注意箭头是起始于先于S 的A点,又指向S的),主体S才可能在S的位置上接受自身的存在。(p.76)但是,这个大他者A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作者:Sinner 人们总是凭借着语言与符号的创造与运作,不断地进行文化的生产与更新,而文化的更新又往往推动了符号的进一步差异化与层次化。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体系的批判,没有一个可以脱离对于语言与符号的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基本上就是各种符号的不断重建与解构的过程;我们必须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脉络来看待拉康的重要性,如果要研究后现代主义符号游戏与话语结构的理论起源,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拉康的符号批判理论,拉康的研究方向结合了精神分析学、语言学、拓朴学与人类学,不但启发了Foucault 等人的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影响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思路。 法国新佛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总结了社会人文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五O年代敏感地指出:「想象」、「象征」与「现实」构成了人们生活世界的三个动力因素,而这三者又各自成双地相互扭结成三个轴线,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拉康早从三O年代起,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中,便创造性地把对于人的精神分析与语言的运用链接了起来,而他在三六年发表的《论镜像阶段》标志着他本人的新佛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的诞生,他的学说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分裂,因为拉康所探讨的「我」已经不是佛洛伊德与传统意义上的「我」或「主体」,而是同语言及其潜意识结构基础相关的新概念,我们可以说,拉康学说的精华集中在他的一句名言之中:「语言结构是潜意识的内在结构的外化」;或者说,「潜意识就是被内在地结构化的一种语言」。五O年代是拉康精神分析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先不谈那么多,笔者只简短地提及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早期的论述「镜像阶段(Mirror Stage)」。 镜像阶段是婴儿生活史的关键时期与重要转折,这是每个人自我认同初步形成的时期,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个想象的、期望的、异化的、扭曲的与被误认了的对象。婴孩在六个月大到十八个月大这段时间尚未有走路与自行站立的能力,需要依靠他人的抱持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像,这时候他还不能在镜像中区分己身与母亲等等其它对象,婴儿是把自我与他人混淆起来的。后来随着婴儿肢体动作的增加,婴孩终于能够在镜像中辨认出自己的影像,在镜像中区别自身与其它对象是同时发生的,婴孩也在镜中看到了抱着他的母亲影像,与四周熟悉的家庭环境,而后者使得婴孩更加肯定了影像中的己身。当婴孩在镜像中看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躯体,并且镜像会随着自己动作小拇指而变化时,他会完全淹没在欢欣兴奋的情感中,于是婴儿对这个镜像产生了自恋的认同,这是每个人的自我初步形成的时刻。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 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和他 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拉康对镜像阶段的 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 6-18 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 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 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 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 生了:这个处于 6-18 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 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 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 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 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 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 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 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 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

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雅各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雅各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作者】:陈永国 【原文出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原刊期号】:199804 【原刊页号】:34~38 【内容提要】:拉康在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阐释弗洛伊德的过程中,不但丰富发展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实践,而且对当代西方哲学、尤其是法国哲学发生了深远影响。他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阐释了自我的构成,把人类主体看作不但是可以构造的,而且是具有非理性欲望的一个结构。他继承了结构主义者对语言的解析,把言语或书写的意义视作一种功能,是说话者或书写者的无意识思想和动机的流露,而非词语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他还以自身实例展示了思想是寓于时间之中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只有承认思想的不完整性,才能不断发现真理。这也许是他对解构主义发生的最深刻影响。 【作者简介】:作者陈永国,1955年生,现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西方文论博士生、吉林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 【正文】 一、解读弗洛伊德 正如柏拉图解读柏罗丁、亚里士多德解读迈蒙尼德、马克思解读黑格尔是为了通过理解后者的理论而发展自己的理论,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解读是为了正确理解弗洛伊德从而还他一个本真的面目。他的使命是“回归弗洛伊德”。拉康认为弗洛伊德对人类的最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无意识,这主要见于弗氏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对拉康来说,重要的不在于无意识的存在与否,而在于无意识具有结构,这个结构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人的言行。 弗洛伊德原本是依据生物学原理来思考无意识的,即将其看作原始的动物本能的储存。拉康则从语言结构的角度来认识无意识。非但如此,即便“意识的自我”也要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抛开了语言,人的主观性便不存在。(注:埃里克·马修:《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142页。)拉康认为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后来干脆认为是语言创造了无意识。这种观点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人作为主体并非独立于其他主体而存在,而总是处于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之中,因为语言是不能从这种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中分离出来的。在“镜像阶段”一文中,他指出:“这种识别行为,如在猴子的例子中所示,远没有穷尽,婴儿一旦掌握了那个镜中像、发现镜中空无影像时,便

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的启示

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8-11-15T15:34:58.3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8期作者:严和来[导读] 本文简述法国精神分析家拉康对中国文化与汉字的研究,着重指出拉康曾提示人们注意汉字的独特性,汉字的书写特性。中国的实践材料也映证了拉康的启示:在中国的精神分析实践,不仅要注重言说,也要注重书写。严和来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33 摘要:本文简述法国精神分析家拉康对中国文化与汉字的研究,着重指出拉康曾提示人们注意汉字的独特性,汉字的书写特性。中国的实践材料也映证了拉康的启示:在中国的精神分析实践,不仅要注重言说,也要注重书写。 关键词:拉康;精神分析;汉语;书写 一、引言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通过精神分析的变革,形成了拉康学派,改变了人类探索心理健康的方式,乃至西方思想界都认为,拉康是二战后影响人类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 拉康学过中文,拉康曾说:“如果我以前没有学习过中文,我可能不会成为拉康派[2]”。在拉康的精神分析实践与教学当中,他一直将中国思想作为重要参照内容。拉康提炼与革新的许多精神分析概念,都若隐若现地表露出中国思想的影响。本文尝试着分析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的一些启示。 二、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的研究 拉康在其临床与教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材料的参照,我们今天能发现的,始于1946年。在著名精神病医生亨利·耶(Henri Ey)[3]主持的精神学科跨界讨论中,拉康被邀请做最后总结发言,他谈论了中国人对“同道”的理解,指出精神学科界的同行应该和其他学科的同行协作,跨学科研究人类的精神世界[4]。 1977年,拉康受法兰西院士程抱一的影响,知道中国诗歌的艺术性,不仅在于语言,而也在于文字。当时程抱一在法国出版了《中国诗歌写作》[5],拉康给他的弟子介绍说:“我希望你们好好读读这本书,不是每个人都要这样去做,但是如果你们是精神分析家,就应该好好去读读。”这次拉康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为后来精神分析家研究言说与书写的关系,开启了新视角。 从1946年到1977年,三十余年间,拉康在教学研究中,对中国文化材料的引用有数百次之多。这些材料几乎遍及拉康谈论的所有讨论班,在拉康《文集》的一些重要篇章当中,中国文化的身影也屡屡出现。特别要强调的是,1971-1972年,拉康的第18个讨论班,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中国材料,对中国汉字进行分析,以至于这个讨论班也简称为“中国讨论班”。2006年,此讨论班正式出版时,封面用的是康熙皇帝提笔书写的肖像[6],这也暗示着汉字与书写在中国的重要性。 特别是,拉康指出在临床当中应该重视弗洛伊德提到的“唯一特征(einziger zug)”的价值,并将其阐述成“一画(trait unaire)”理论,在结构精神分析学当中,“一画”理论开启了理解主体的符号性认同的新局面。对此,拉康毫不掩饰:他的这一发现是受到中国明清书画家石涛的“一画论”的启发[7]。由此提出了在汉语下进行精神分析要重视书写。 三、中国精神分析临床的独特现象 循着拉康的启示,在对中国的精神分析实践当中,确实有所发现。 首先我们发现,来访者会把一些关键词放在不同的词组里,利用不同的情景表达出来。由于汉语当中歧义性过于广泛,这阻碍了对来访者无意识的发现。来访者利用了汉语的广泛歧义性,躲避了对他无意识表达的发现。比如,在一次分析场景当中,来访者说:Ta bu zai rang wo hen gao xing。对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成“他不在,让我很高兴”;也可以理解成“他不再让我很高兴”。正是这种模糊性,让来访者既做了意识的表达,也做了无意识的表达。通过后来的解析,我们知道:虽然这个女性来访者在意识里是在陈述生活当中的场景:因为与哥哥有着竞争关系,她的哥哥不在家,让她感到喜悦。但是,实际上,在无意识世界里,她和哥哥粘着得很紧,她对哥哥有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爱着哥哥,这一点恰是她本人没有发觉但是在无意识里深深地打扰着她的情感。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字不仅仅是记录汉语,而且是汉语的延伸,是汉语的进一步精确。上段所举的例子,其口语的模糊性,本身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但是通过汉字,则可以得到极大的澄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至少可以说,在中国进行精神分析实践,在言说的同时,及时补充书写,会让分析有很大进展。 实际上,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不像西方语言与汉字关系那样简单,汉语与汉字相互影响,它们不是附属关系,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汉字的这个特点,也像拉康提示的那样,对我们的精神分析实践有着影响。 比如,当某个来访者在临床实践当中,说出一些人和他们的事情时,分析师并没有发现他们有更多的共同点,但是一旦要求这个来访者把这些人的名字写下来时,我们就发现,他提到的这些人名大都具有一个相同的部首:“水”字旁,而这个“水”旁在汉字中是作形旁的,我们在言说时,是听不到的。类似这样的个案,书写是不可或缺的,而不仅是言说的补充。 书写能带人们的精神健康,在书法艺术上已经有所表现。唐朝书法家怀素的一首谈论书法的诗里也可见一斑:“志在新奇无定则,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8]。正是醉后,也就是处在一种自由书写的境地,怀素的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是来自无意识的创造性,以至于怀素醒来之后,也就是当他意识占上风之后,他有意为之时,反而写不出来那种感觉。拉康对中国书法的评价是:“手的独特性打碎了世界的单调,[9]”从而带来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四、结论 精神分析学在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当中,都极大地考虑了当地社会的语言与文化特点,从而造就了各国精神分析学的风格。正如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所作的启示那样,在中国进行精神分析实践,也要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独特性,不仅在实践当中注重言说,也要注重书写。 参考文献: [1]法国思想杂志:Le Point,2011年9-10月合刊专辑《我们的最后大师》。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一.拉康其人 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

真实界的回归_从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看_黄墙纸_中的疯女人

[收稿日期]2009-03-12 [作者简介]张莉萍(1981-),女,汉族,广东韶关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职业教育、商务英语教学。 《黄墙纸》是美国早期女性批评作家夏洛蒂·吉 尔曼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1887年,著名医师希拉斯·威尔·米契尔对吉尔曼采用的疗养法不幸失败促使她写下了《黄墙纸》,———一个描述一名患精神衰弱症的女性如何变得疯狂和如何获得女性意识的悲惨故事。”(Grade Saver )在故事中,叙述者“我”尝试与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规范做斗争,最终走向疯狂。在父权社会的压迫下,叙述者疯狂的意义何在?通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讨论叙述者的疯狂过程,笔者旨在揭示叙述者为回归真实界而疯狂,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叙述者的疯狂不仅是对象征界的脱离,更是觉醒的妇女对父权社会的反抗。 依照拉康的理论,人类的精神发展有三个阶段:真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从婴儿的出生到8个月是真实界。在真实界里“没有语言,因为那里没有缺失(loss),没有缺乏(lack),也没有缺席(absence);只有完整,需要和需要的满足。(Klages )在这个阶段,婴儿愉悦地与母亲融为一体,接受母乳和母亲的关怀与照料。这是人类最接近自然和纯物质存在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想象界也就是镜像阶段,发生在婴儿8个月到18个月———婴儿“终于能够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形象”。(Lacan Mirror 178)此时,婴儿错把镜中的形象当成自身,因此感觉到了意味着缺乏(lack)和缺席(absence)的他者(the other)的存在。为了满足完整的需要,在错认拉康称为“镜像”(imago)的基础上,婴 儿创造了一个“完美自我”(Ideal-I),(—179)一个“没 有任何不充足的完美的完整的自我”。(Klages )对拉康而言,完美自我的幻象是对“已经失去的原有的与母亲一体的完整的代偿”(Lacan Mirror 179),是主体为了进入第三个阶段象征界而故意忽略自身缺失的自然现象。 如果真实界是主体狂喜地与母亲合为一体的天堂,想象界是主体开始分裂的过道,那么象征界就是主体受尽父亲之名符号阉割的折磨的地狱。“正是父亲之名使我们必须认识到符号功能的支撑在历史的最初就把符号与法律对等起来”。(Lacan Ecrits,转引自Felluga )因为语言本身就是“建立在缺失和缺席的前提上”(Eagleton 174),进入了象征界就等于进入了语言。“语言总是先于我们,等待着指定我们在语言中的位置。”(—174) 总的来说,真实界是母亲的,是在父权社会的主体永远不能回归的地方,是“在语言中的人类主体不能到达”(Klages )的地方。这意味着要回归真实界,主体必须“放弃使自身被识别”(Lacan Symbolic 187)也就是必须放弃语言。同时拉康认为放弃语言也是疯狂的一种情形,因此,除了死亡,疯狂是重新进入真实界的唯一途径。 在故事《黄墙纸》中,叙述者尝试在父权社会中寻找出女性的出路,却总是逃不开象征界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她无法与象征秩序直接对抗。她所做的是 真实界的回归 ———从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看《黄墙纸》中的疯女人 张莉萍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83) [摘 要]在父权社会的压迫下,夏洛蒂·吉尔曼《黄墙纸》中的叙述者最终成为了疯女人。叙述者的疯狂意义何 在?通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讨论叙述者从真实界到象征界的疯狂过程,本文旨在揭示叙述者为回归真实界而疯狂,从而得出叙述者的疯狂不仅是对象征界的脱离,更是觉醒的妇女对父权社会的反抗。 [关键词]女性批评;精神分析;疯狂;《黄墙纸》 71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_拉康镜像理论解读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 ———拉康镜像理论解读 张一兵 对拉康来说,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主奴 辩证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个人主体不能自 我确立,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 中认同自己的,可是,拉康的新发现是,这种认同却 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我们知道,在黑 格尔的这一理论中,欲望和劳动是这一取代关系的 转换要件。可是,作为心理学家的早期拉康在接受 黑格尔的这份遗产时却直接抹去了劳动,暂时悬置 了延迟的欲望。当他用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镜子 映射关系取代黑格尔的现实(劳动)关系时,他获得 了一种反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核心———现实自我论的有力武器。在他看来,自我并不是晚年弗洛伊德 指认的由“现实的原则”组织而成的意识实体,自我 实为一种超现实的幻象,因为它恰恰是以一系列异 化认同为基本构架的伪自我。 一、太虚幻镜中的“我”之诞生 1936年8月3日,拉康在墨尔本第14届国际精 神分析学大会上,提交了最初“镜像阶段”(TheMirror Stage)思想的论文。拉康直接把矛头指向弗洛伊德 的自我说。更宽泛地说,他自觉地使自己“与所有直 接从我思(cogito)而来的哲学截然相对”①,并从心理学科学逻辑中使当代新人本主义的个人主体第一次 发生了深刻的危机。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自认为是 哥白尼式革命的弗洛伊德的个人主体理论仍然是肯 定性的,虽然他否定和分裂了理性主义的思(意识) 之主体,但毕竟又重新确立了以本能原欲为基础的 本我现实实现———自我。在自我和本我的关系中, 自我并非与本我根本脱离,自我虽然是本我与现实 对象世界和他人的关系结果,但这并没有改变自我 的根子仍深埋在本我之中。这也就是说,弗洛伊德 的自我主体总还是自足的功能性关系结构。“弗洛 伊德将自我等同于‘感觉-意识体系’,这个体系是 由机体得以适应‘现实原则’和器官的总和所构成的”。它联结本我,并不断外化为超我。拉康则直接 称晚期弗洛伊德的自我观念为“狂想”。这就是他对 自己老师的真实态度,这一刀直指弗洛伊德人格理 论的核心。拉康说,长期以来,弗洛伊德的这个自我“为意识所有,但不为反思所及”。他说,发明这个镜 像阶段,可以使他“直抵一种理论和实践上的阻力上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发表时间:2019-04-04T10:45:12.82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作者:吴张彰 [导读] 本文通过对拉康文本的阅读和理解,综述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思想中的继承和变化。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象征父亲这一概念的延伸,这构成了拉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全新理解,也构成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成分之一。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摘要:本文通过对拉康文本的阅读和理解,综述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思想中的继承和变化。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象征父亲这一概念的延伸,这构成了拉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全新理解,也构成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成分之一。 1.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三种家庭情结之一 拉康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解建立在弗洛伊德之上。他在于1938年为《法国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Fran?ais)所写的文章《个体成长中的家庭情结:对一种心理学功能的分析》(Les complexes familiaux dans la formation de l'individu: essai d'analayse d'une fonction en psychologie)将俄狄浦斯情结定义为三种家庭情结之一。拉康在文中这么定义情结: 情结实际上以一种固定的形式联系着一些反应的整体,这些反应可以涉及到一切又组织的功能,从情绪到适应于某一客体的行为都包含其中。对情结的定义就是,情结重现了一种氛围的现实,其有双重含义: (1)情结的形式代表着这种现实,其客观地有别于心理发展中某个特定的阶段,心理发展的阶段有其特定的起源。 (2)当某些要求着一种这种现实的高度客观化的经验每一次出现时,情结的活动都在经历中重复着这种固定的现实;这些经验构成了情结的条件。 2.俄狄浦斯情结的三个逻辑时刻 拉康在第五个讨论班《无意识的种种构型》中更加详细和完善地讨论了俄狄浦斯情结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三个逻辑时刻。在拉康看来,三个逻辑时刻的通过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正常渡过的毕竟之路。 第一个时刻: 这一个时刻紧接着镜像阶段的认同阶段的完成,儿童在这个时刻与母亲形成了一种彼此融合的关系。但拉康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与母亲之间并非一种纯粹的二元关系,反而他加入了第三元——石祖。石祖对应着母亲的欲望的客体,而这正是儿童所必须要去满足的欲望。 儿童寻找的,便是让自己变成欲望的欲望,即可以满足母亲的欲望,换言之:成为或不成为(to be or not to be)母亲的欲望的客体……为了满足母亲……必须且需要成为石祖。 儿童想象着母亲总是欲望着这一个“想象的石祖”,因此为了满足母亲,儿童不得不成为“石祖”。而由于三角关系已经出现,因此儿童与母亲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想象性的中介,使得之后象征父亲的介入成为可能。 第二个时刻: 这一个时刻是俄狄浦斯情结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刻,父亲作为一种象征的功能介入到了母亲和儿童的关系中间。在这一时刻,儿童发现,母亲所缺失的石祖被某个存在所剥夺了。而剥夺并占有母亲石祖的那个人也就是象征的父亲。拉康对此这样说道:经验向我们证明,被视为剥夺了母亲的这个客体,尤其是母亲欲望的石祖性客体的父亲,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基本的角色,这就是最自然、最正常的俄狄浦斯情结。 象征的父亲并不一定是一个具象的存在,而可以是象征的一个彼者。这要这个彼者剥夺了母亲的石祖,他在剥夺了母亲所缺失的欲望的同时也代表一种有关母亲欲望的法则。拉康将这种象征的父亲称之为“父姓”。而父姓的意义就在于给予儿童一种律法、一种欲望的法则。这个时刻代表着儿童接受了父姓的阉割,也就因此进入了一个象征的秩序,即从想象界到象征界。这个时刻也对应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提到的原初压抑的过程。 第三个时刻: 第三个时刻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后一个时刻,这一个时刻也标志着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束。在这个时刻,实在的父亲的登场,期指代一个能够扮演象征父亲的人物角色。而男女性俄狄浦斯情结的差异也就是在这里显现出来,男性放弃成为石祖,转而认同拥有石祖的父亲。而女性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男性一样认同父亲,另一种则是认同母亲,以便像母亲一样知道可以去找一个拥有石祖的男人。 3.父性隐喻 在俄狄浦斯情结的三个时刻中,第二时刻父姓介入到母子关系中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这种介入的成功与否标志着俄狄浦斯情结是否朝向正常的方向发展。而拉康在他第四个讨论班《客体关系》中用隐喻公式描述了父姓的介入。 拉康以颠倒的方式引入了结构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的公式s/S,而得到了S/s。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对于儿童而言,石祖就是一个纯粹的能指。于是,拉康用s1来代表这个纯粹的能指,而用S1来代表象征着这个石祖的母亲的欲望。如此图: 接着,拉康用S2来代表父姓。由于父姓是以母亲的欲望的剥夺者的形式出现的。因此,父姓这个能指S2也就是指代着母亲的欲望这个能指S1: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镜子功能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镜子功能 拉康的镜像说中,6到18个月的幼儿(尚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碎裂身体)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统一影像,即产生一种完形的格式塔图景。这个完形的本质即是想象性的认同关系。这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另一个自我意识,而是“我”的另一个影像。“它的对方”一开始就变成了它的影像-幻象。拉康的语境中,这是一种本体论上的误指关系。拉康清醒地意识到实体性主体的虚无,我觉得,拉康的伪自我理论很深地承袭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的内里构架,同时却祛除了“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所实现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那种“自我意识是欲望”,欲望是对另一个自我意识的对象性关系,以及深化于自反性的主人与奴隶的辩证法关系是拉康镜像关系的真正基础。这不是一个自我意识面对另一个自我意识,不是一个实体的主人对另一个实体的奴隶的征服,这是幻象与空无的关系对“我”的奴役,这才是拉康镜像说的本相。 拉康进一步表示所谓的镜像并不只限于真实的镜子,也包括周遭他人的眼光与其对自我的反映,主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认同建立是经过各种不同的镜像反射,这也包括与周遭他人的互动与意见来确立,但是他人的眼光以及各种自我反映的镜像总是不一致的,在婴孩时期与成长过程中所经历过的欢欣兴奋的欲望驱使下,主体总会局限地、误认地、满足地认同某一个镜像,然后当这个认同破灭之后,又会更期待下次理想化的认同。于婴儿时期的镜像阶段之后,所余存的想象的与现实的角力与辩证,就这样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在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越来越脱离那种原始的形式(理性之我),并且永远无法还原。 一张透明的玻璃板,光线本来能够自由穿过,但如果在它的一面涂上反光材料,入射的光线就会受到阻挡,就有了一个“返回”,镜子就是由于这种“阻隔”和“返回”功能而形成了。毫无疑问,电影镜像的真实主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和物。但是如果把现实中的“我”与影片中的像看作是隔着一面大镜子主体与像,我们会发现电影镜像大大异于普遍意义上的镜像。除了电影镜像的视觉暂留性,电影镜像所反映的主体本身就带有虚拟性,“他”是经过对现实中真实主体的模仿和加工而成的。就镜像主体而言,“他”本身就是真实主体的虚像,因此可见电影镜像是现实中真实主体虚像的虚像,是像中之像。 将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移植或‘嫁接’到电影研究上来,采用的是一种类比的方式。观影主体与做梦主体的类似、电影与梦境的类似、观影情境与镜像阶段(银幕=镜子)的类似······ Lacan's mirror said, 6 to 18 months of children ( can't be effective to control his broken body ) to see themselves in the mirror of the unified image, which produce a Gestalt Gestalt image. The gestalt of the essence that is imaginative identity relation. This is not what Hagel said another self-consciousness, but" I" another image. " The other" began to become its image - the phantom. Lacan's context, this is an ontological error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Lacan soberly realize substantive entity nothingness, I think, Lacan's false self theory deeply inherited Hagel's Dialectic of master and slave inside fram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dispel the" from Socrates to Hagel realizes the self awareness of dialectics". Hagel"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of the" sense of self is the desire, desire" is another self awareness of object relations, and deepen to the reflexivity of master and slav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is the real foundation of Lacan mirror image relationship. This is not a sense of self in the face of another self consciousness, not an entity 's host to another entity slav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