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湿,骨科药方

风湿,骨科药方

风湿,骨科药方
风湿,骨科药方

1.宫廷正骨热敷药(秘)

清朝御医的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骨科主任刘钢和吴冰医生,为您传授宫廷正骨绝学。小关节损伤的中药泡手方:

当归20克,川断20克,赤芍20克,木瓜20克,独活20克,防风20克,桑枝20克,红花20克,刺五加20克,片姜黄20克

针对网球肘、手肘、手腕关节损伤等,可以采用中药泡洗的外治方法。将以上药材装入一个布袋,将布袋的口扎紧,做成一个药包。将药包放到盆里加水煎煮,煮好后可以连敷带洗(用药汤泡洗局部半小时~1小时,药包用来热敷)。具有活血去瘀、温通经络的功效。

颈椎熥药方:

葛根30克,桑枝20克,红花15克,当归20克,牛膝20克,川椒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川芎20克,桂枝20克,大青盐100克,片姜黄20克,海桐皮20克

宫廷正骨手法中的热敷是干敷法。将以上药材装入布袋,布袋口扎紧,做成药包,将药包搁在蒸锅上蒸,用蒸热的药包进行热敷。颈椎病的热敷,根据不同的病症热敷的部位也略有不同:

①头晕头痛为主症的病人,热敷时往上,以颈椎上段为主(敷在风池穴周围);

②颈部疼痛伴上肢串麻串疼的疼人,热敷时偏下,以颈椎下段为主。同时也可针对性的放在肩膀、手臂上热敷;手指麻木明显时,可以用手去握着药包。

腰椎熥药方:

骨碎补2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20克,牛膝20克,桑寄生30克,川断20克,海桐皮20克,红花15克,鸡血藤30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木瓜15克

腰椎熥药方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腰椎热敷时,以腰带处和腰椎这个交点为主,,秋冬季节尤其适合热敷。

膝关节的热敷:

骨碎补2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20克,牛膝20克,桑寄生30克,,红花15克,鸡血藤30克,大黄15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木瓜15克,川椒15克,大青盐100克,白酒100克这里的药都是经过粗加工粉碎的,先把药倒进盆里,淋上白酒、倒入大青盐(如果没有大青盐可用食盐代替),搅拌均匀,盖上盖子让酒被药物充分吸收。将药分成二份,装入两个布袋,布袋的口扎紧做成药包,上蒸锅蒸,开锅后再蒸5分钟即可,蒸时不要盖锅盖,而是用一条毛巾代替,这样蒸出来的药包只热不烫,还不会影响药性。蒸好后取出晾一下,待温度适合时放在患处热敷5分钟,再换另一个药包,这样把两个药包反复交替热敷1个小时即可。因为中药热敷讲究:一通皮二通肉三通血脉四通筋骨五六七八直通病处,所以药包得换10次左右才能达到效果。

那么,膝关节的热敷,应该敷在什么位置呢?医生建议主要以关节的内侧、外侧和后侧为主。为什么不把药包敷在膝盖上呢?因为膝盖前面有髌骨,如果把药包放在膝盖上,髌骨会挡住,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2.佛门秘方根治一切骨科疾病

此方通治: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肌肉萎缩、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一切骨科疾病。

药方贡献人:洪真大居士

洪真居士;是佛门高德之士。出自中医世家,现任某医院院长一职。曾得多位佛、道两教高人真传,穷其一生研究......。好多,不多说。今有两门中医绝技(根治一切胃肠疾病\根治一切骨科疾病)临床应用效验如神,故此贡献于世。广利有情,救济世人,乃洪真居士之愿!也是我佛之愿!天下病苦众生之愿!

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一口钟80克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药店加工成粉。

服法:每天服3次,按各人病情轻重每次5到10克(一小汤勺或两小汤勺)三餐前半小时服用。一到三副药可以根治。

3.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到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之气逐渐衰退,精血亏虚,筋骨失去濡养,骨质日渐疏松。日常生活中,颈椎部活动频繁,反复劳损,风寒湿邪乘

虚而入,可引起颈部及周围的肌肉韧带发僵变硬、肥厚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病变,进而形成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而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在临床上出现各种不同症状。中医治疗颈椎病以温补肝肾、养血益精为主,祛风胜湿、活血通络为辅,

腾药(熨药)是一种中药热疗的方法。腾药治疗颈椎病,大多选用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解痉止痛作用的中药。

常用方:羌活、药花、白芷、防风、逶骨草、川椒、桂枝、秦艽、威灵仙、苏木、莪术、甘松、鸡血滕、青风藤、汉防己各15克,将中药(打成粗粉更好,加白酒100亳升,粗盐100克,醋50亳升)置于药袋中,扎好袋口,放在蒸锅中用蒸汽加热后,熨患者的颈部肩、背、上肢等有病痛的部位,有很好的活血通络止痛作用。临床上,我们常嘱患者,将内服的中药渣,加入适当的米醋、白酒、粗盐等,置入毛巾缝制的布袋中,扎好袋口。放在微波炉中或蒸热后,放置在颈项肩背部或有关疼痛的部位。

热敷法: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花、冰片各等量,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调至糊状,装入两个棉布袋内,置锅蒸至布袋温度达40度左右,直敷患处,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药物袋可复使用。

药方一

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荆芥、防风、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主治:各型颈椎病。

制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15×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 150克。

用法:用时将布袋加水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药方二

兔儿散12克,桂枝9克,刘寄奴12克,五灵脂9 克,伸筋草12克,秦艽12克,红花9克,苏木6克,桑寄生12克,大小蓟克9克,乳香、没药各9克。

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适用于疼痛剧烈、病史长者。

用法:上药煎好后,将两块毛巾浸泡在药水中,轮流热敷颈部。每天2~3次,每次3 0分钟,每剂药用2天。

药方三

川草乌各9 0克,附子60克,马钱子30克,乳香、没药、当归、姜黄各 60克,川芎、防风、桂枝、元胡各 30克。

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适用于疼痛剧烈、局部麻木、怕冷明显者。

制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15×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 150克。

用法:用时将布袋加水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用3天。

药方四

吴茱萸300克,黄酒50毫升。

主治:各型颈椎病,尤其头痛、颈部疼痛剧烈者。

制法:将药末加黄酒拌匀,入锅中炒热,装入布袋中。

用法:将炒热布袋稍凉后热敷颈部,冷后再炒再敷。每次30分钟,每日2次。(吴善)

中药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药用威灵仙、葛根、五加皮、独活、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赤白芍、红花、伸筋草,装入布袋中,水煎30分钟,直敷患处,热度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15天为一疗程

4.汤剂

白芍葛根汤

【来源】杨六中,《江苏中医》(10)1990年

【组成】白芍45克,葛根20克,炙麻黄3克,桂枝9克,甘草6克,全蝎9克、桑枝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用。5剂为1疗程,可连服5~8疗程。【功用】养血柔肝,润筋解肌,祛风止痛。

【方解】痹证型颈椎病,中老年之人,肝肾不足,精血亏少,肝不养筋,筋虚邪侵,客于颈部而致颈部疼痛等症。正如柯韵伯云:“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引不宁,是筋伤于风也。”故方用葛根解肌止痉,濡润筋脉,主治颈背强;麻黄、桂枝解肌和营、祛邪外出,且方中重用白芍,故为主药,既可养血柔肝,使筋有所生,肝有所养,又可通脉络、缓挛急,止疼痛。现代药理报道:白芍配甘草,能解除中枢性及末梢性肌肉痉挛,以及因痉挛引起的疼痛。且白芍味酸,麻桂辛温,一散一收,散而不伤阴,收而不留邪。本方有养血柔肝、润筋养阴之功而达祛邪治病之效,使本病得以治愈。

【主治】痹证型颈椎病。

【加减】肢体麻木较甚,加全蝎、桑枝;病久,上肢活动受限,加桃仁、红花;颈背疼痛较剧,加羌活、制乳香、制没药;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加天麻、川芎、干地龙。

【疗效】治疗42例,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26例,有效(症状减轻、体征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

益气活血散风汤

【来源】糜伟康,《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党参、丹参、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土鳖虫、威灵仙各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方解】方中以黄芪、党参补气;桃仁、红花、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并用除瘀攻坚通脉之土鳖虫、穿山甲、地龙;以香附理血中之气而止痛;白芍、生地柔肝缓急;加用威灵仙祛风湿、利关节以通经络;颈项强硬者加葛根。全方益气活血,祛风通络,舒筋止痛,可能有促使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水肿消退的功能,对减轻或解除神经根、脊髓的压迫起了积极作用,从而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

【加减】血瘀甚者,加制乳没;胃纳不振,加山楂、神曲;脉细无力,加黄精。

【疗效】治疗123例,结果优36例,良65例,尚可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

金广辉自拟强力骨痹丸治颈椎病

组成天麻57克,羌活57克,熟地139克,狗脊(炙)85克,巴戟天57克,肉苁蓉57克,淫羊藿57克,鹿衔草57克,续断57克,葛根57克,黑附子28克,鸡血藤85 克,川芎57克,陈皮19克,怀牛膝57克,土鳖虫38克,莱菔子28克,砂仁9克。

功能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骨质增生、关节间骨刺、跟骨刺、足跟病、筋骨受伤后未愈经常性酸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用法方中诸药粉碎成细粉,水泛为丸。口服。一次5克,。一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3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显效。孕妇禁用。

方解方中主用熟地、肉苁蓉、鸡血藤等填骨髓、生精血、益肝肾。巴戟天、怀牛膝、仙灵脾、金毛狗脊等入肾强筋骨补肝肾。天麻、鹿含草、川断、羌活、土鳖虫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陈皮、砂仁健脾和胃,以利化源。配伍中尤注意引经药的应用,如葛根善治头项强痛,并能引药直达病所;牛膝有下行之性,引药入经。

加减运用风湿骨痹病初起,畏寒肢冷可加麻黄16克,桂枝25克,生姜20克,解表散寒;关节肿痛较剧可酌加川乌10克,穿山龙30克,知母20克,祛痛消肿;肢体麻木较剧可加生黄芪50克,红花10克,当归20克,益气活血。以上辨证加减所用之药可作为药引子,煎汤代水与丸剂共服,如此丸剂、水剂共用,凸显中医用药特色优势,相得益彰,疗效更著。(李玉海美玲整理)

颈椎病:重用白芍葛根柔肝软筋灵仙软骨消骨刺三棱莪术丹参活血通血管川芎引经至颈椎益母草清洗督脉之血水蛭去瘀血生新血银花藤通络兼去血热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 (一)病因 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感染因子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HTLV I和其他逆转录病毒都曾被怀疑为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但均未找到确证。 2.易感性本病的易感性是与遗传基础即Ⅱ类HLA有关。 (二)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延绵不愈是病原体和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以下假设可说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①HLA可以作为某些病原体的受体;②病原体的抗原片段与HLA分子的氨基酸进行结合;③分子模拟作用,即与疾病相关的HLA分子和病原体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片段,如HLA DR4某些亚型与EB病毒壳抗原(gP110)间则有一段相同的氨基酸,使抗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转为对其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所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HLA 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类风湿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Fc端的抗体,它与自身的IgG相结合,故又是一个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和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造成关节局部和关节外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病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在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的增大,间质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当病变进入慢性时期,滑膜变得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这种绒毛在显微镜下呈现其滑膜细胞层由原来的1~3层增生到5~10层或更多,其中大部分为具有免疫活性的A型滑膜细胞,有巨噬细胞样功能。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散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如同淋巴滤泡。其中大部分为CD4(+)T淋巴细胞,其次为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另外尚出现新生血管和大量被激活的纤维母样细胞以及随后形成的纤维组织。 绒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又名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外的任何组织。它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沉着,内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类风湿结节性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但也见于肺。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排列成环状,外被以肉芽组织。肉芽组织间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四)临床表现(重要考点)本病发病年龄自20岁至60岁,以45岁左右为最常见。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大部分患者起病缓,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一段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纳差等症状。1.关节表现 (1)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半至数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出现在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本病明显。(重要名词解释) (2)痛与压痛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髋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3)关节肿多因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病程较长者可因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而引凡受累的关节均可肿,常见的部位为腕、掌指、近指、膝关节,亦多对称性。(4)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因滑膜炎的绒毛破坏了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造成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的畸形,又因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关节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出现手指关节的半脱位如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痉挛则使畸形更为加重。 (5)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痛肿和畸形造成了关节的活动障碍。

尫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尫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劳力过度,或因病人体虚以致营卫气血不足,正气亏虚。如居处潮湿阴冷,冒雨涉水,或劳后当风取冷,或汗后冷水淋浴等,内虚湿邪由体表侵入,流走于关节、经络、肌肉之间,与气血相搏结,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发生痹证,甚至导致关节变形,丧失劳动能力。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沉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09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2009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受累关节 -1个大关节(0分) -2—10大关节(1分)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至少一个大关节)(5分) 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RF和ACPA(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抗瓜氨酸化的蛋白抗体)阴性(0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项结果) -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和ESR异常(1分) D:症状持续时间 -<6周(0分) -≥6周(1分) 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 (二)症候诊断 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评价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评价标准 一、诊断标准: 1.ACR(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 (2)至少三个关节区的关节炎:关节肿痛涉及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共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3)手关节炎。关节肿胀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腕关节。(4)对称性关节炎。同时出现左、右两侧的对称性关节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不要求完全对称)。 (5)皮下结节。 (6)RF阳性(所用方法在正常人的检出率﹤5%)。 (7)手和腕关节X线片显示骨侵蚀或骨质疏松。 注:表中1-4项必须持续超过6周,符合表中7项中至少4项者可诊断为RA。但是,不除外符合标准者合并另一种疾病的可能性。 2.国内诊断标准(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1988): ①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关节肿痛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单发者须认真与其他鉴别,关节症状至少持续6周以上),晨僵。 ②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 ③实验室检查:RF(类风湿因子)阳性,ESR(血沉)多增快。 ④X线检查: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所见。 对具备上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或兼有RF阳性,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者均可诊断。并有如下分期: ①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及活动受限,但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②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同程度骨质腐蚀。③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或强直,活动困难,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脱位或融合。 3.ACR/EULAR(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2010)新标准:

36 风湿病科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由风寒湿等邪气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10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类风湿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2010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受累关节 - 1个大关节(0分) - 2~10大关节(1分) -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 超过10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5分) 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 RF和CC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0分) - RF和CCP,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 RF和CCP,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1项结果)

- CRP和ESR均正常(0分) - CRP或ESR异常(1分) D:滑膜炎持续时间 - <6周(0分) - ≥6周(1分) 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总分≥6分者可诊断为RA。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关节疼痛、重者,或有肿胀,风邪偏盛者痛处游走不定,寒邪胜者关节冷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或滑或弦紧。 2.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4.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畏寒喜暖,临床常伴气血亏虚可有乏力,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风寒湿痹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1)推荐方药:风湿偏盛者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秦艽、桂枝、青风藤等。寒湿偏盛者可选用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制川乌(或制附片)、桂枝、赤芍、生黄芪、白术、当归、生薏仁、羌活、防己、生甘草等。或选用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泡洗: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祛风散寒,祛湿通络药物,煎煮成200ml,使用中医泡脚桶,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3)穴位贴敷:选用具有祛风散寒,祛湿通络药物,并用胶布固定,一般贴敷6h取下,注意预防皮肤过敏反应。 (4)对于寒湿偏盛者,可使用中药全身浸浴:适用于四肢多关节疼痛、怕风、怕凉者。具体操作:根据患者临床证候特点,选择川乌、桂枝、细辛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药物,煎煮成1000ml,然后使用专门全身浸浴桶,然以泡洗下肢,若无心慌胸闷或其他不良反应,可保持颈部以下部位泡洗于药液中,一般保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费尔和雷蒙将该病定为独立的疾病,

同年斯蒂尔对儿童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详细的描述。1931年塞西尔等人发现类风湿病人血清与链球菌的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发现类风湿因子。1945年卡维尔蒂、1961年斯勒芬分别提出类风湿发病机理的自身变态反应理论,并得到确定。1941年美国正式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目前,除中、英、美三国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名外,法国、比利时、荷兰称之为慢性进展性多关节炎;德国、捷克和罗马尼亚等称之为原发性慢性多关节炎;前苏联称之为传染性非特异性多关节炎;日本则称之为慢性关节风湿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其分类】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3项者为可能的类风湿性关节

类风湿中药方

类风湿中药方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方1 组方:黄芪20g,豨莶草20g,老鹳草20g,伸筋草20g,乌梢蛇15g,独活10g,羌活10g,10g,防风6g,细辛3至6g。 加减: ⊙上肢关节疼痛明显,加12g; ⊙下肢关节疼痛明显,加川10g; ⊙腰痛,加地鳖虫5g; ⊙寒邪偏盛,加乌头6g; ⊙湿邪偏盛,加10g,黄柏10g; ⊙热邪偏盛,加知母10g,忍冬藤30g。 主治:类风湿性。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天1剂。方2 组方:30g,蚕沙30g,威灵仙30g,牛蒡子30g,仁30g,党参30g,焦术30g, 30g,熟地黄30g,杜仲30g,虎骨30g,苍术30g,白芷24g,甘草24g,15g,15g,白15g,牛膝15g,当归15g,防风15g,秦艽15g,天麻12g,12g,12g,乌药12g,桂枝12g,12g,松节9g,根9g,18g,乳香3g,750g,黄酒7.5升。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药浸酒罐内,密封1个月,每天振摇1次。每回饮50毫升,每天3次。 说明:服药期间不宜接触冷水。 方3 组方:菝葜30g,15g,知母15g。

加减: ⊙热盛者,加生石膏、忍冬藤、、豨莶草、秦艽; ⊙寒盛者,加桂枝、细辛、乌梢蛇、全蝎、蜈蚣、制川乌、制草乌; ⊙风重者,加独活、羌活、、海风藤、白术、蕲蛇; ⊙气血虚者,加、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乌梢蛇; ⊙肿痛畸形者,加全蝎、蜈蚣、地龙、乳香、没药、赤芍、白芍、鸡血藤。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天1剂。 方4 组方:补骨脂9至12g,熟地黄12至24g,炙山甲6至9g,续断12至18g,仙灵脾9至12g,防风10g,制附子(先煎1小时)6至12g,骨碎补10至20g,桂枝9至15g,赤芍9至12g,白芍9至12g,松节10g,地鳖虫6至10g,麻黄3至6g,苍术6至10g,威灵仙12g,伸筋草30g,牛膝9至15g,透骨草20g,寻骨风15g,自然铜(醋淬,先煎)6至9g。 加减: ⊙上肢病重者,加姜黄10g; ⊙瘀血明显者,加10g,没药6g,乳香6g,皂角刺6g; ⊙腰腿疼痛明显者,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g,杜仲12g,并加重续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食炙胡桃肉1至2个; ⊙肢体僵直者,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苡仁30g,木瓜9至12g,僵蚕9至 12g;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集

类风湿性关节炎_中药方集 时间:2010-05-15 12:49来源:未知作者:中医中药秘主网 : liu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菌、病毒、遗传及性激素有一定关系。临床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伴晨僵、晚期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为特征。其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所致。 1.乌蛇祛风通络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乌梢蛇15克,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各20 克,当归、羌活、独活各30克,防风、细辛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2.苏枝黄芪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苏枝节、竹枝节、桂枝节、松枝节、杉枝节各15克,桑枝节20克,黄芪20克,甘草3克,当归18克,白芍16克,川芎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3.生苡仁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生苡仁15克,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云茯苓12 克,防风光煎10克,川乌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黄炙3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或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要症状的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4.两乌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制草乌、制川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黄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马钱子50克。 [制用法] 研末水冲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5.熟地治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熟地20克,骨碎补、威灵仙各15克,淫羊藿、补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苍术、知母各10克,川断12克,制附片、麻黄炙、松节各6克,防风9克。[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病程较久,关节变形,强直挛缩,屈伸少利,舌质淡或瘀暗,尺脉弱为主要症状的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禁忌精编版

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禁忌 一、日常类: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要少食。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二、肉食类: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三、甜品类: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四、饮品类: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不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 五、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蛇肉、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腰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 ①居住的房屋应通风、向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被褥干燥。②洗漱宜用温水。③预防感冒。④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也不可满不在乎,更不能情绪低落。⑤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6.饮食: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海产品),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饮食营养应注意全面,不要忌口和偏食。一些食物应限量,但不是忌食。 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 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饮食治疗,至今尚有争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为“补充治疗”,二为“取消治疗”。所谓补充治疗,即补充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体内缺乏或对缓解疾病有益的食物,如鱼油和夜樱草油。所谓取消治疗,是指去掉饮食中病人不能耐受的食物。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不必太着意于饮食,因尚无充分证据表明饮食治疗能改变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病程。 1、合理膳食。要注意过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中脂肪、中热能、低糖、低盐,少量多餐、少刺激性食物。烹调食物要色、香、味均佳,且易消化。膳食中糖类、蛋白和脂肪的比例以3 :2 :1 为合适。多用植物油,如色拉油、玉米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豆油、菜子油等。植、动物油比例2 :1 为宜。饮食热能分配以早餐30% 、午餐40% 、下午餐10% 、晚餐20% 为合适。水果应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和病情决定。 2 、以素食为主,饭后宜食用水果100 克左右。蔬菜选用绿叶菜、西红柿、萝卜、芹菜、韭菜、香菜、木瓜、黄瓜、豆芽、土豆、紫菜、海带、黑木耳、洋葱等。动物肉类选用蛇肉、狗肉、羊肉、牛肉、鱼肉等。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等。 3 、膳食营养要全面,不要忌口和偏食,一些食物应限量,但不是忌食,如牛奶、羊奶、奶糖、干酪、巧克力、花生、小米等,少食肥肉、高动作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食用甜食,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 以下食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益: (1)葡萄:味甘,性平,能益气补血,食之使人健壮,尤以葡萄干补力为甚,宜与桂圆肉同煎服。能益肝肾、强筋骨,用于气血两虚之心悸、失眠、神疲、盗汗等。还用于肝肾不足,

2021年治疗风湿偏方

鸡蛋用酒煮快速治疗风湿、类风湿 欧阳光明(2021.03.07) 1、绝招治痔疮无一例复发 A、配方及用法: 儿茶5克、黄莲5克、冰片0.5克(以上三味中药店有售),再买西药扑尔敏1片、强地松1片,把这些中药、西药放在一起研成末,用金霉素眼药膏调匀备用。在每次大便后,用淡盐水清洗患处,再涂上药膏。一般连用3-7天,内外痔都可治好。提供方子的好心人讲:在用药期间一定不能多吃辣椒、喝酒、生冷食物莫食!切记! 据说,此方子出奇的好,曾经大便带血如女人来月经的,两天就止住了!说来神奇、只有让患者亲身去验证吧! B、配方及用法:全虫(蝎子)6克,天虫(僵蚕)6克,生鸡蛋15个。全虫、天虫瓦上焙黄,研成粉末,将鸡蛋破一小孔,每个装入药未的十五分之一,搅匀,封好蒸熟,每晚睡前空腹吃一个药鸡蛋,连用15个为一个疗程。 此方简单易掌握,无痛苦,疗效卓著,无任何副作用。此方治愈痔疮患者300多例,均无一例复发或无效。 平常多喝水,经常食用:野生全松,“野生松叶、松皮研磨泡水多喝”。 2、鸡蛋用酒煮,快速治疗风湿、类风湿 (1)、将鸡蛋3个,放到沙锅里,加上50度以上的白酒,酒能泡到鸡蛋一半满就行了,再用小火加热至熟,趁热将鸡蛋和酒同吃完,吃完后上床盖被子一小时,把汗逼出来, 再洗个澡。 如是3次就可断根。原理:酒加蛋产生高热,酒能通经活血,渗药性强之功效,故很多药方都用到酒。 [风湿、类风湿断快速根疗法] ( 2 )、鸡蛋调芥末可治风湿、类风湿 鸡蛋清调芥末粉涂风湿痛一次断根: 处方:芥末粉100克,鸡蛋三 只主治:风湿痛,关节炎等,一次断根使用方法:先在患部涂食盐水,然后鸡蛋清调芥末粉成糊状,涂于患部30-60分钟后敷药患处,敷药后感受如辣椒之辣味,忍耐9-12或24小时,除掉药,患部全是大水泡,即刻用消毒针扎压放去里面的黄水,此时表皮始 痛。如果患处未起水泡,患部皮肤只发红,有点痛感,也无妨,同样有特效。风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

(一)关节表现 1.关节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见于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为膝、趾、肘、肩、踝、颞颌关节等,对称性,伴有压痛,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 2.关节肿:因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慢性病人因滑膜肥厚引起。凡有关节痛部位都可以肿胀。 3.晨僵:指病变关节在较长期静止不动后出现的僵硬感,必须通过活动方能逐渐缓解。在关节病变中本病活动期的晨僵最为明显,可持续达1小时以上。 4.关节畸形:是本病的结局。多由关节软骨与骨破坏后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或因关节周肌腱、韧带受病损害后使关节出现各样畸形,如手指尺侧偏斜、天鹅颈样改变等。 5.关节功能障碍:在急性期多因关节痛、压痛、肿胀而限制了关节活动,在晚期则多因关节畸形所致。关节功能可因其影响生活程度而分为Ⅰ~Ⅳ级,Ⅰ级指生活、工作不受影响,Ⅳ级指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工作能力均明显受限。(二)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是本病特异性皮肤表现,出现在前臂伸面肘关节附近、枕部及跟腱处,它的存在提示本病的活动。 2.小血管炎:可出现在指甲下或周围、巩膜等处。 3.肺部:可表现为肺间质病变、结节样改变、胸膜炎。 4.心包炎:是心脏受累最常见的表现。 5.周围神经病变:多表现为正中神经被腕关节周的炎症组织压迫而出现的腕管综合征或因小血管炎引起的缺血性多发性单神经炎。 6.Felty综合征:指本病合并有脾大、白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 7.干燥综合征:合并此病者不少见,症状主要有口或眼干燥,眼异物感,腮腺肿大,唾液流率低于正常值,40%的患者有肾损害,20%出现肺间质病变,部分患者出现黄疸,白细胞、血小板可下降,关节痛,皮疹等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剂

补肾祛寒治尪汤 【来源】焦树德,《湖北中医杂志》(4)1982年 【组成】川断、熟地各12~15克,补骨脂、淫羊藿、桂枝、赤、白芍各9~12克,制附片6~12克,骨碎补10克,独活、牛膝、知母各9克,苍术6克,威灵仙、炙虎骨(另煎兑入)各12克,防风、炙山甲各6~9克,伸筋草20~30克,麻黄3克,松节10~15克。一方去知母、独活,加地鳖虫6~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肾祛寒,散风祛湿,活血通络。 【方解】本方是从桂枝芍药知母汤和简易方——虎骨散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成。方中用补骨脂、川断、制附片、熟地,配以麻黄补肾祛寒为主药;配用桂枝、赤、白芍和营卫、通阳气;骨碎补、炙虎骨祛骨风,壮筋骨;淫羊藿、独活、威灵仙益肾阳、祛风湿为辅药;用防风、麻黄散风;炙山甲、伸筋草、松节活血通络,舒筋利节;苍术化湿、健脾、升阳;知母防桂附之热为佐药,更用牛膝引药入肾,并能活血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祛寒、散风祛湿、活血通络之功。 【主治】尪痹肾虚寒盛证。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关节肿痛变形,骨质棉害经久不愈。

【加减】上肢关节较重者,去牛膝,加片姜黄、羌活各9克;病程久,病入血分或瘀血者,加血竭0.7~0.9克(分冲),皂刺5~6克,乳香、没药各6克,或加苏木20克;骨质疏松变形严重者,可去伸筋草,加透骨草、寻骨风各10~20克,自然铜10克(醋淬先煎);兼有低热,或自觉关节发热者,去淫羊霍,加黄柏(黄酒浸泡2小时以上入 煎)10~12克,地骨皮10克;腰腿痛明显者,可去苍术、松节,加桑寄生15~30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牛膝的用量;筋挛过甚,肢体挛缩者,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苡仁、木瓜;脊椎僵直关节不利者,去牛膝、苍术,加金毛狗脊12~15克,鹿角胶9克(鹿角片、鹿角霜亦可),白僵蚕、羌活各12克;舌苔白厚腻者,去熟地,或加砂仁3~5克,藿香10克。中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可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出现热象者,可减少桂附用量,可加黄柏10~15克,秦艽15~20克,生地20克。 【疗效】治疗尪痹32例,显效4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以上。 【附记】1.方中制附片用到15克时,需先煎10~30分钟。方中炙虎骨可用豹骨、熊骨代,如三骨均配不到,可用透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三药同用,以代虎骨。2.注意事项:①本方以治本为主,往往需服4~6周才出现疗效,故需耐心坚持服用,不可仅服一二剂即改方;②达到显效后,可将此方共研细

治类风湿的中药方

治类风湿的中药方 治类风湿的中药方方一:民间治疗风湿的处方川羌15g 当归15g 川木瓜15g 元胡15g 桂枝15g 年见10g 川牛膝20g 川芎10g 苍术15g 木防己15g 丹参15g 红花30g 香附20g 杜仲20g 地丰 15g 故纸15g 白酒、红糖各500g 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炮制方法:各味中药按常规中药煎熬方法煎熬2次,再将白酒、糖与药汁混合,烧至沸腾,自然冷却后装瓶待用。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用量:1日1-3次,一次一汤勺。 方二:当归10g 潞当参10g 白术10g 大活10g 木香15g 木瓜15g 桂枝15g 防风10g 川芎15g 川断15g 杜仲15g 木通10g 年见10g 陈皮10g 地丰10g 川羌10g 制川乌10g 勾丁15g 制乳没10g 秦艽10g 熟地10g 佛手15g 云苓10g 灵仙15g 红花15g 川牛膝15g 杭芍10g 杞果10g 韭子15g 全虫10g 苍术10g 甘草15g 制马前子15g 小白花蛇 1条白酒2500g 红糖150g 冰糖120g 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用白酒浸泡一周。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用量:1日1~3次,一次一汤勺。 风湿患者生活注意 1.居住的房屋应通风、向阳,保持空气新鲜。被褥要干燥,轻暖。床铺要平整。切勿在风口处睡卧。 2.洗漱宜用温水,晚间洗脚,热水应能浸及踝关节以上,时

间在15分钟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 3.要按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一般都比较怕冷,喜欢穿暖和一些,但要避免穿得过多,以免捂得过于严实而出汗。天热出汗时要避免电风扇直接吹风。出汗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把皮肤擦干,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干燥衣服,避免受风。睡眠时不要贪凉,室内空气应流通,但不要睡在:穿堂风"处。夜间有盗汗者,除内服药之外,可在睡前用五倍子粉加水调匀,敷于脐内。 4.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也不可满不在乎,更不能情绪低落。要善于自制,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心胸宽广,愉快生活。 最适合风湿患者吃的水果1、风湿可以吃葡萄,葡萄含有天然聚合草酶,能与病毒或细菌种的蛋白结合,使之失去传染病的能力;而其中的白藜芦醇有抑制癌变细胞扩散、抗动脉硬化、调节心博次数的功能。 2、柿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软化血管,活血消炎,润肺生津,涩肠止血。无花果含有苹果酸、脂肪酸等物质,能降低血脂,预报冠心病;其中含有奎宁酸具有消炎消肿之功效,可辅助治疗咽喉肿痛。 3、香蕉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还含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物质,可抑制血压升高,对治疗高血压有辅助作用。而干果中的莲子、芡实具有降血压、扩张血管的作用。

风湿类风中药方外洗方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类风中药方外洗方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 1.受累关节晨僵、疼痛、压痛、肿胀及活动受限,初呈游走性,以后固定。由单个至多个关节受累。且呈对称性。手足小关节先受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受累多见。最多见的畸形有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大、爪形手、手指“天鹅颈”畸形、尺侧偏斜、掌指关节半脱位及腕关节固定等。 2. 关节周围可发生腱鞘炎、滑囊炎、肌萎缩等。3.皮下结节,多见于关节突起部及经常受压处,质韧如橡皮,无明显压痛,存在时间较长。4.血管炎。5.慢性纤维性肺炎。6.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7.结节性肺病。8.类风湿性尘肺。9.胸膜炎。 10.心脏类风湿性肉芽肿。11.局源性心肌炎。12.冠状动脉炎。 13.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维化。14.类风湿性心包炎。15.其他:肌炎、周围神经炎、巩膜炎等。诊断依据1.晨僵至少一小时(≥6周)。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3.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4.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5.手部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放射学改变。 6.皮下有类风湿结节。 7.类风湿因数阳性(滴定度>1:32)。具备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原则1.控制关节及其他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2.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3.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4.晚

期患者可行关节畸形矫形外科手术。用药原则1.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为主。2.中期及晚期病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或氯奎、雷公藤多甙片等。3.重症患者或有严重并发症,严重关节外病变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和“C”项药物,但用量应少、时间宜短。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关节肿胀的关节 Inflamed PIP Joint. Arrow Points to Pannus. Synovial Inflammation with Villous Projections Inflamed Synovium Destruction of MP and PIP Joints Ulnar Deviation Swan Neck Deformity Joint Fluid Rheumatoid Arthritis

尪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尪痹病(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 尪痹病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09年ACR/EULA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 1. 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 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部畏寒, 得寒痛剧,得热痛减,皮色不红,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 3. 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 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5. 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痠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6. 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 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脉沉弱。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疗法 根据病情,可辨证选取肩髃、肩醪、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昆

类风湿中药方

方1 组方:黄芪20g,豨莶草20g,老鹳草20g,伸筋草20g,乌梢蛇15g,独活10g,羌活10g,当归10g,防风6g,细辛3至6g。 加减: ⊙上肢关节疼痛明显,加姜黄12g; ⊙下肢关节疼痛明显,加川牛膝10g; ⊙腰痛,加地鳖虫5g; ⊙寒邪偏盛,加乌头6g; ⊙湿邪偏盛,加苍术10g,黄柏10g; ⊙热邪偏盛,加知母10g,忍冬藤30g。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天1剂。方2 组方:金银花30g,蚕沙30g,威灵仙30g,牛蒡子30g,薏苡仁30g,党参30g,焦术30g,五加皮30g,熟地黄30g,杜仲30g,虎骨30g,苍术30g,白芷24g,甘草24g,川芎15g,白芍15g,白菊花15g,牛膝15g,当归15g,防风15g,秦艽15g,天麻12g,枳壳12g,鸡血藤12g,乌药12g,桂枝12g,陈皮12g,松节9g,茄子根9g,茯苓18g,乳香3g,黑豆750g,黄酒7.5升。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药浸酒罐内,密封1个月,每天振摇1次。每回饮50毫升,每天3次。 说明:服药期间不宜接触冷水。 方3 组方:菝葜30g,生地黄15g,知母15g。 加减: ⊙热盛者,加生石膏、忍冬藤、地龙、豨莶草、秦艽; ⊙寒盛者,加桂枝、细辛、乌梢蛇、全蝎、蜈蚣、制川乌、制草乌; ⊙风重者,加独活、羌活、木瓜、海风藤、白术、蕲蛇; ⊙气血虚者,加黄芪、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乌梢蛇; ⊙肿痛畸形者,加全蝎、蜈蚣、地龙、乳香、没药、赤芍、白芍、鸡血藤。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天1剂。 方4 组方:补骨脂9至12g,熟地黄12至24g,炙山甲6至9g,续断12至18g,仙灵脾9至12g,防风10g,制附子(先煎1小时)6至12g,骨碎补10至20g,桂枝9至15g,赤芍9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规范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关节表现:主要累及小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应包括受累关节部位、晨僵、痛与压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 2.关节外表现:除发热、食欲减退、乏力、贫血等周身症状外,伴随关节炎随时皆可出现以下表现: (1)类风湿结节; (2)类风湿血管炎; (3)肺(肺间质病变、结节样改变、胸膜炎); (4)心(心包炎、类风湿心脏病); (5)神经系统(脊髓受压、周围神经炎/病); (6)肾(药物性肾损害、淀粉样变); (7)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 (8)Falty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伴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生命体征、各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关节体征:肿胀、压痛、表面温度、畸形、活动度、双手握力; (2)关节外体征:皮下结节以及受累器官的相应体征。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应做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补体、类风湿因子+滴度、抗核抗体、抗ENA抗体; (2)必要时做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Sa抗体、抗RA33抗体等。 2.器械检查: (1)应做手足关节X光正位片、胸部X光正位片; (2)必要时做心电图、心脏及肝脾B超、CT、MRI。 3.特殊检查:必要时做关节穿刺滑液检查和类风湿结节活检。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有下述7项中的4项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1)晨僵至少1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 (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 (4)关节肿对称性; (5)皮下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7)手X线改变,应包括有骨侵蚀及脱钙。 2.类风湿关节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强直性脊柱炎; (2)骨关节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 (4)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 (5)痛风; (6)结核性关节炎; (7)风湿性多肌痛。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选用1种,不可同时用2种。 (2)慢作用抗风湿药:如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金诺芬、氯喹、青霉胺、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A、雷公藤多甙等,应视病情选用一种甚至2种以上的联合应用,强调个体化。 (3)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可滥用,只适应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又不能为非甾体抗炎药控制或慢作用药尚未起效时的患者。 3.实验性治疗:一些生物制剂初步用于临床的有抗白介素Ⅰ、抗肿瘤坏死因子、抗CD、单克隆抗体以及抗白介素Ⅰ和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抗体或这些细胞因子的抑制物,Υ-干扰素等。 4.本病目前应坚持西医正规治疗为主,必要时适当使用中草药辨证施治,辅助治疗。 5.其他治疗:可酌情应用蝮蛇抗栓酶、血浆置换、周身淋巴结照射、局部关节用药。 6.外科治疗:适用于晚期病人关节畸形、强直、功能丧失或无菌性骨坏死,药物未能逆转或改善者。 7.特殊合并症的治疗: (1)类风湿血管炎:应用激素、青霉胺、细胞毒药物及血浆置换治疗,近年来有应用静脉环磷酰胺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2)Felty综合征:脾切除适合于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血小板减少、贫血、痛性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或严重的慢性小腿溃疡。药物治疗可用金诺芬、甲氨喋呤及环孢霉素A。【疗效与出院标准】 临床缓解标准为下述6项中,至少有5项保持至少2个月: 1.晨僵≤15分钟; 2.无乏力;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费尔和雷蒙将该病定为独立的疾病,同年斯蒂尔对儿童型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详细的描述。1931年塞西尔等人发现类风湿病人血清与链球菌的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发现类风湿因子。1945年卡维尔蒂、1961年斯勒芬分别提出类风湿发病机理的自身变态反应理论,并得到确定。1941年美国正式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目前,除中、英、美三国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名外,法国、比利时、荷兰称之为慢性进展性多关节炎;德国、捷克和罗马尼亚等称之为原发性慢性多关节炎;前苏联称之为传染性非特异性多关节炎;日本则称之为慢性关节风湿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其分类】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3项者为可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标准不足2项而具备下列标准2项以上者(a.晨僵;b.持续的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