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单位名称:xx局xx铁路客运专线xxx标

混凝土强度及类型: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

设计单位:

2013年4月20日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1.设计说明 (3)

2.设计依据 (3)

3.设计要求 (3)

4.原材料说明 (4)

5.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强度的确定 (4)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确定 (5)

7.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6)

8.计算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表 (7)

9.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得基准配合比 (7)

10.混凝土配合比强度检验 (8)

11.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11)

12.现场修正 (13)

13.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参考资料(附件) (13)

附件1水泥试验记录………………………………………………………

附件2水泥检验报告………………………………………………………

附件3砂试验记录…………………………………………………………

附件4砂检验报告…………………………………………………………

附件5碎石试验记录………………………………………………………

附件6碎石试验报告(5~31.5mm)………………………………………

附件7粉煤灰试验记录…………………………………………………

附件8粉煤灰检验报告……………………………………………………

附件9外加剂试验记录…………………………………………………

附件10外加剂检验报告……………………………………………………

附件11混凝土试拌试验记录……………………………………………

附件1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1.设计说明①

1.1你单位混凝土生产涉及C10、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九个强度等级。采用佛山市诚力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ZS120型双机组混凝土搅拌机生产,理论生产率≥120m3/h×2,使用骨料最大粒径31.5mm。采用三一重工生产的SY5419THB 50E型混凝土输送泵,最大理论混凝土输送量120 m3/h ~170m3/h,混凝土输送压力8.3 Mpa ~12Mpa,允许最大骨料粒径碎石40mm,混凝土输送内径φ125mm。

1.2 通过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2.1 检测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合格料源;

1.2.2 检验试配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进一步的配合比使用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2.设计依据②

2.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2.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2.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

2.4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2.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2.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1990;

2.7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1986;

2.8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2.9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2.10《建设用卵石、碎石》GB 14685-2011;

2.11《建设用砂》GB 14684-2011;

2.12《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2.1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2.14《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

2.1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2.16《普通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

2.1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2.18《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3.设计要求③

3.1配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60~210)mm,强度等级C30的泵送混凝土;

3.2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3.3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符合≤1:3.0的规定,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碎石(沉积岩)压碎指标≤16%,表观密度不小于2600kg/m3。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3.4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宜少于15%,符合Ⅱ类技术要求,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1400kg/m3,孔隙率不大于44%;

3.5泵送混凝土掺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含气量不大于6.0%,抗压强度比7d不小于150%、28d不小于140%;

3.6泵送混凝土宜掺用粉煤灰,符合Ⅰ级,细度不大于12%,需水量比不大于95%,烧失量不大于5.0%,含水量不大于1.0%;

3.8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0;

3.9泵送混凝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

3.10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

3.11混凝土最小含气量不宜大于5.0%。

①阐述本配合比设计的起因及目的。

②阐述技术支持文件。

③阐述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及要点。

4. 原材料说明④

4.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报告见附件)

4.1.1 试验编号:

4.1.2 厂名:

4.1.3牌号:

4.1.4 出厂编号:

4.1.5 品种:P.O

4.1.6 强度等级:42.5

4.1.7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ce = Mpa 4.2 细集料:采用河洗砂(试验报告见附件) 4.2.1 试验编号: 4.2.2 产 地: 4.2.3 品 种: 4.2.4 规 格:

4.3 粗集料:采用通过二种规格的碎石子组合成5~31.5mm 的连续级配(试验报告见附件)

4.3.1 试验编号: 4.3.2 产 地: 4.3.3 品 种:

4.3.4 规 格:5~10mm (占总量20%)10~31.5mm (占总量80%)试验编号: 4.4 粉煤灰:(试验报告见附件 ) 4.4.1 试验编号: 4.4.2 产 地:

4.4.3 品 种:F 类粉煤灰(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C 类是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其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10%,需要检测安定性。

4.4.4 规 格:I 级 4.5 外加剂:(试验报告见附件 )

4.5.1 试验编号: 4.5.2 产 地: 4.5.3 品 种: 4.5.4 规 格:

4.6 拌合水:采用生活饮用水

④阐述本配合比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状况,有溯源。

5.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强度的确定

5.1 计算参数的确定

5.1.1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选取 5.0Mpa (JGJ55-2011); 5.1.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u ,k =30Mpa ;

5.1.3 混凝土配制强度按?cu ,o ≥?cu ,k +1.645σ(Mpa )计算。 5.2 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cu ,o ≥?cu ,k +1.645σ =30+1.645×5.0 =38.2 Mpa

5.3 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结果的确定

本次强度等级C30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强度?cu ,o =38.2 Mpa 。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确定

6.1 混凝土水灰比的确定(W/B ): 6.1.1计算参数的确定

a 、回归系数(αa )选用0.53,(α

b )选用0.02,?ce ,g 选用1.15;

b 、水泥28d 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ce =γ

c ·?ce ,g =42.5×1.15=48.9 Mpa ;

c 、(?b )胶凝材料28

d 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b =γf · ?c

e =0.75×48.9=36.7 Mpa ;

d、混凝土配制强度?

cu,o

=38.2 Mpa;

e、水胶比按 W/B=α

a ·?

b

/ ?

cu,o

a

·α

b

·?

b

计算。

6.1.2混凝土水胶比计算:

W/B=α

a ·?

b

/ ?

cu,o

a

·α

b

·?

b

=(0.53×36.7)/(38.2+0.53×0.02×36.7)

=0.50

6.1.3水胶比计算结果的确定:

根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为无冻害,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为0.60。按照混凝土配制强度、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回归系数计算的水胶比(W/B)结果为0.50,水胶比0.50小于最大水胶比0.60,符合耐久性要求,故取计算水胶比W/B=0.50。

6.2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m

wo

):

6.2.1根据混凝土拌合物设计坍落度160~210mm(P34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

划分S4级),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

wo

=230kg/m3;

6.2.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m

wa

)计算

a.用水量按m

wa =m

wo

(1-β)计算;

b.外加剂的减水率β=28.2%;c.用水量(m

wa

)计算:

m wa =m

wo

(1-β)

=230(1-0.282)

=165(kg/m3)

d.计算结果的确定:

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

wa

=165kg/m3

6.3 选取砂率(β

s

):

根据泵送混凝土坍落度160~21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水胶比0.50,砂率

选β

s

=41%。

6.4 外加剂的掺量确定:

根据出厂资料与试验选择掺量占水泥和粉煤灰掺合料的总量β

a

=1.0%。

6.5 粉煤灰的掺量:

6.5.1 粉煤灰取代率β

c

=30%。

6.6 质量法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m

cp

)取2390 kg/m3。

7.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⑤

7.1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m

bo )、水泥用量(m

ca

)、粉煤灰用量(m

f0

):

7.1.1计算式m

bo =m

wa

/W/B

=165/0.50=330kg/m3

7.1.2计算粉煤灰用量(m

f0

):

m fo =m

bo

β

c

=330×30%=99kg/m3

7.1.3 按取代水泥率(β

c )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a

):

m ca = m

bo

×(1-β

c

=330×(1-30%)=231 kg/m3

7.1.4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的确定:

根据泵送混凝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计算胶凝材料用量为330 kg/m3>300kg/m3,符合规定要求。

7.2 粗骨料(m

go )和细骨料(m

so

)用量的确定:

7.2.1 计算公式:a. m

ca + m

fo

+m

go

+m

so

+m

wa

=m

cp

b. β

s =[m

go

/(m

go

+m

so

)]×100%

7.2.2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计算:

m ca + m

fo

+m

go

+m

so

+m

wa

=m

cp

m go +m

so

=1895kg/m3

7.2.3细骨料用量(m

go

)计算:

β

s =[m

go

/(m

go

+m

so

)]×100%

40= [m

go

/1895] ×100%

m

so

=758 kg/m3

7.2.4 计算粗骨料(m

go

)用量:

m

go

=1895-758=1137 kg/m3

7.2.5 细骨料用量m

so =758 kg/m3,粗骨料m

go

=1137 kg/m3;

7.3计算外加剂(m

ao

)用量:

m ao = m

bo

·β

a =3.2 kg/m3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分别为:水泥231 kg/m3、粉煤灰99 kg/m3、砂758 kg/m3、碎石1137 kg/m3、外加剂3.2 kg/m3、水165kg/m3。

⑤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的用量。

8.计算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表8.1)

(表8.1)计算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表

9.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得基准配合比

9.1试拌方法及要求

9.1.1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9.1.2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9.1.3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一般不宜超过15min内成型;

9.2 按计算配合比试拌0.030m3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计算:

9.2.1水泥=0.030×231 =6.93 kg

9.2.2粉煤灰=0.030×99 =2.97 kg

9.2.3砂子=0.030×758 =22.74kg

9.2.4石子=0.030×1137=34.11kg

其中:5~10mm石子占总量20% =34.11×0.2=6.82kg

10~31.5mm石子占总量80%=34.11×0.8=27.29kg

9.2.5外加剂=0.030×3.3=0.099kg

9.2.6水 =0.030×165=4.95 kg

9.3试拌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表9.1)(试验记录见附件)

(表9.1)试拌30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表

9.4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试验:

9.4.1 测得坍落度210mm;

9.4.2 观察粘聚性、保水性良好。

9.5经试拌得基准配合比(表9.2)

(表9.2)基准配合比表

10.混凝土配合比强度检验

10.1强度检验说明:

10.1.1 采用三个不同水胶比的配合比,其中一个是前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0.50,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同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分别为0.55、0.45;

10.1.2 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

10.1.3 其他计算参数同计算配合比;

10.1.4 材料同基准配合比。

10.2 增加0.05水胶比为0.55的试验

10.2.1为满足工作度要求,0.55水胶比配合比砂率增加1.0%;

10.2.2强度检验水胶比0.55配合比(表10.1)(试验记录见附件)

(表10.1)水胶比0.55强度检验配合比表

10.2.3 水胶比0.55混凝土拌合物检测(表10.2)

(表10.2)水胶比0.55混凝土拌合物检测表

10.2.4 水胶比0.55混凝土强度试验(表10.3)

(表10.3)水胶比0.55混凝土强度试验表

10.3 基准配合比水胶比为0.50的试验

10.3.1强度检验水胶比0.50配合比(表10.4)(试验记录见附件)

(表10.4)水胶比0.50强度检验配合比表,

(表10.5)水胶比0.50时混凝土拌合物检测表

10.3.3 水胶比0.50时混凝土强度试验(表10.6)

(表10.6)水胶比0.50时混凝土强度试验表

10.4 减少0.05水胶比为0.45的试验

10.4.1 为满足工作度要求,0.45水胶比配合比砂率减少1.0%,10.4.2 强度检验水胶比0.45配合比(表10.7)(试验记录见附件)

(表10.7)水胶比0.45强度检验配合比表,

(表10.8)水胶比0.45混凝土拌合物检测表

10.4.4水胶比0.45混凝土强度试验(表10.9)

(表10.9)水胶比0.45混凝土强度试验表

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P10

11.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11.1配合比试验资料(表11.1)

(表11.1)配合比试验资料表

11.2混凝土28d 抗压强度?cu ,28与胶水比(B/W )关系(图11.1)

11.3通过拌制三组混凝土拌合物和成型试件,使水胶比为0.55、0.50、0.45坍落

度、粘聚性、保水性良好均满足工作要求。与三个水胶比相应的28d 抗压强度实测结

果分别为 Mpa、 Mpa、 Mpa。图11.1为混凝土28d抗压强度?

cu,28

与胶水比(B/W)

的关系曲线,由图11.1中曲线确定与混凝土配制强度?

cu,o

=38.2Mpa对应的胶水比,与基准配合比非常接近,故选W/B=0.50为试验室配合比水胶比;

11.4试验室配合比的确定(表11.2)

(表11.2)试验室设计配合比表

11.5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试验室配合比即为最后确定的试验室设计配合比。

11.6最后确定试验室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表11.3)(试验记录见附件30)

(表11.3)试验室设计配合比表

12.施工修正

12.1现场施工在根据现场材料实测结果,根据砂子含水率ω

s 、石子含水率ω

g

,对

各种材料修正用量后为现场施工配合比。

12.2修正计算公式:

12.2.1水泥m

c =m′

cb

12.2.2砂子m

s =m′

gb

×(1+ω

s

%)

12.2.3石子m

g =m′

gb

×(1+ω

g

%)

12.2.4水m

w =m′

wb

-(m′

sb

×ω

s

%+m′

gb

×ω

g

%)

13.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参考资料(附件)附件1水泥试验记录;附件2水泥检验报告;

附件3砂试验记录;附件4砂检验报告;

附件5碎石试验记录;附件6碎石检验报告;

附件7粉煤灰试验记录;附件8粉煤灰检验报告;

附件9外加剂试验记录;附件10外加剂检验报告;

附件11混凝土试拌试验记录;附件12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试配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 cu.v f cu.k 1?645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C f cu,v °.46f ce(W 0.07) 采用卵石时: C f cu,v 0.48 f ce (0.33) W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 (P104 )选取。 b.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毕业论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III 引言............................................................. IV 1混凝土配合比简介.. (1) 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1) 1.2选用合适的材料 (3) 1.2.1水泥 (3) 1.2.2粗骨料 (4) 1.2.3细骨料 (6) 1.2.4粉煤灰 (8) 1.2.5混凝土外加剂 (8) 1.3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9) 1.3.1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9) 1.4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 (9) 1.4.1初步计算配合比 (9) 1.4.2基本配合比 (10) 1.4.3试验室配合比 (11) 1.4.4施工配合比 (11) 1.5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 (12) 1.6混凝土的运输 (12) 1.7混凝土的浇筑 (13)

1.7.1一般要求 (13) 1.7.2墩台混凝土的浇筑 (15) 2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调整 (18) 2.1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前的调整 (18) 2.2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后的调整 (18) 3混凝土的成型于养护 (19) 3.1混凝土试块制作 (19) 3.1.1目的与适用围 (19) 3.1.2仪具与材料 (19) 3.1.3材料要求 (19) 3.1.4试验步骤 (20) 3.2养护 (20) 3.2.1设计依据 (20) 3.2.2简易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设计的共点 (20) 3.2.3混凝土标准养护室升温设施 (21) 3.2.4混凝土标准养护室降温设施 (21) 4混凝土的抗压试验 (23) 4.1实验步骤 (23) 4.2实验结果 (23) 4.3实验报告 (24) 5结论 (25) 谢词 (26)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基本特点: 1)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480±20kg; 2)水泥用量不低于42.5级,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不超过400kg; 3)砂率0.38~0.40,砂率尽量选小些,以降低粘度; 4)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宜矿渣(10%~20%)与粉煤灰(10%~15%)复掺; 5)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并复配有相容性良好缓凝剂与消泡剂; 6)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31.5mm,如果强度等级大于C60,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7)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 8)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 9)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 10)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 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表3.0.5-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分析报告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 (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需确定和了解的基本资料。即设计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的标准差。 (2)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实际强度、密度;砂的种类、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含水率;石子种类、表观密度、含水率;是否掺外加剂,外加剂种类。 (3)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指标。 (4)与耐久性有关的环境条件;如冻融状况、地下水情况等。 (5)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如构件几何尺寸、钢筋的疏密、浇筑振捣的方法等。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水泥。粗集料(石子)、细集料(砂)这4项组成材料之间的三个参数。即水和水泥之间的比例——水灰比;砂和石子间的比例——砂率;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比例——单位用水量。在配合比设计中能正确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配合比设计的4项基本要求。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一、基本要求 1.普通混凝土要兼顾性能与经济成本,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及水泥用量,走低水胶比、大掺合料用量、高砂率的设计路线; 2.普通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主要参数参考下表 ; ②普通混凝土掺合料不宜使用多孔、含碳量、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的掺合料; ③确保外加剂与水泥及掺合料相容性良好,其中重点关注缓凝剂、膨胀剂等与水泥及掺合料的相容性,相容性不良的外加剂,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 3 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用excel编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中通过调整参数以符合表1给出的范围。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2.1.2 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时间(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的混凝土。 2.1.6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抗冻混凝土frost-resistant 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8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10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binder content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1.13 水胶比water-binder 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percentage of mineral admixture 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 of chemical admixture 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1. 1 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 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 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 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 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1. 2 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1. 3 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新疆(北疆) 地处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的选择,砂石级配和砂率的调整,但最主要的是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4 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必须是采用合理的措施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才是行之有效的。首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使用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掺加粉煤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次,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最后,根据当地的砂石质量情况采用合理砂率和骨料级配。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2. 1 熟悉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应该遵守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J GJ 5522000 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该标准规定了配合比设计应分三个步骤。 1)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2) 试配;3)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该标准给出了许多全国性统一用的技术参数,如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混凝土砂率选用表等。此外,配合比设计还必须掌握GB 5020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 J1072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2. 2 原材料的准备和检验混凝土由四种材料组成: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docx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 1、基本规定 1.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 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 的规定。 1.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 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 ,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 1.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 1.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 1.0.4 的规定,配制 C15 及其以下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 3.0.4 的限制。 表 1.0.4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最大水胶比3) (kg/m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0.60250280300 0.55280300300 0.50320 ≤ 0.45330

1.0.5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 1.0.5-1 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 1.0.5-2 的规定。 - 1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 表 1.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 %)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0.4045 ≤≤ 35 > 0.40≤4030≤ 粒化高炉矿渣粉0.40≤6555 ≤≤ > 0.40≤5545≤ 钢渣粉-30 ≤20≤ 磷渣粉-≤3020≤ 硅灰-≤1010≤ 复合掺合料0.406050≤ ≤≤ > 0.4050 ≤40≤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 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 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 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表 1.0.5-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0.40≤35≤ 30 > 0.40≤2520 ≤

C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

C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绥滨至嘉荫公路项目绥滨至名山段A5合同段(K24+300—K29+800)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资料 1、部位:涵洞(盖板、桥面铺装、支撑梁、防撞墙、搭板等) 2、设计标号:C35 3、原材料 (1)水泥:安邦河普通硅酸盐水泥。 (2)中砂:松花江,II区中砂。 (3)碎石:富锦北山石场,连续级配碎石。 (4)水:饮用水,比重cm3 二、设计步骤 (一)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试配强度 R yp=R y+Zσ 设计强度R y=35(MPa),标准差σ查表取值为5。 保证率Z= 计算得出R yp = (MPa) 2、计算水灰比 已知水泥实际强度和混凝土配制强度,按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 R s= γc R b W/C=AR s/ R yp+ABR s 因统计资料较少,所以选取富余系数γc=,水泥标号R b= MPa、水泥实际强度Rs=.

A、B为经验系数,由于设计采用碎石为粗集料,所以A取,B取 经计算得出: 水灰比W/C=。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3-7cm,碎石最大粒径为查表选用混凝土 用水量m wo =155kg/m3 4、计算单位用灰量(m co) m co = m wo W/C 经计算m co=364 kg/m3 5、选定砂率βs 根据采用碎石的最大粒径和水灰比查表选定砂率βs为34% 6、计算砂石用量 假定混凝土湿表观密度ρcp=2400kg/m3。 m so+m Go=ρcp-m co-m wo m so/m so+m Go m so为单位中砂用量m Go为单位碎石用量 经计算:m so=639kg/m3 G O=1241kg/m3 7、确定初步配合比 m co:m wo:m so:m Go=364:155:639:1241=1::: (二)调整配合比: 以初步配合比为基准,在砂率不变、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水灰比进行变动调节。以水灰比上、下调动%。 则确定出三组配合比情况为: A:m co:m wo:m so:m Go=364:155:639:12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 1班: 已知: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使用环境为无冻害的室外使用。施工单位无该种混凝土的历史统计资料,该混凝土采用统计法评定。所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 1.水泥级普通水泥实测28d抗压强度为,密度ρc=3100kg/m3; 2.砂级配合格,Mx=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 /m 3; 3.石子:5~20mm的碎石,表观密度ρg=2720 kg/m3。 试求: 1.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 2.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3%,碎石的含水率为1 %时的施工配合比。 2班: 已知: 某室内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振捣),该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采用原材料情况如下: 1、水泥: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45Mpa,密度ρc=3000kg/m3; 2、砂:Mx=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 /m 3,堆积密度ρs=1450kg /m 3; 3、碎石:最大粒径D=40mm,表观密度ρs=2700kg /m 3,堆积密度ρs=1520kg /m 3; 试求: 1.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 2.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4%,碎石的含水率为1 %时的施工配合比。 3班: 已知: 某房屋为混凝土框架工程,混凝土不受风雪等作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强度保证率9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50mm(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振捣),该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采用原材料情况如下: 1、水泥: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密度ρc=3150kg/m3; 2、砂:Mx=的中砂,级配合格,表观密度ρs=2650kg /m 3,堆积密度ρs=1520kg /m 3; 3、石灰岩碎石:最大粒径D=40mm,取5-40mm连续级配,表观密度ρs=2700kg /m 3,堆积密度ρs=1550kg /m 3; 试求: 1.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 2.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4%,碎石的含水率为2 %时的施工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 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 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 (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 (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 (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 (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

系: (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 (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 (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 cu,o)。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o≥f cu,k+1.645σ 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645.1..+=k cu v cu f f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0.46( 0.07)cu v ce C f f W =- 采用卵石时: ,0.48( 0.33)cu v ce C f f W =-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 w wo m m αβ=-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一、设计出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1)满足施工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要求; (2)满足结构设计和质量规范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及其他耐久性要求; (4)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水泥,以满足经济性要求。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组成混凝土的四种材料,即水泥、水、砂、石子。 混凝土的四种组成材料可由三个参数来控制。 1.水灰比水与水泥的比例称为水灰比。前面已讲,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水灰比的大小是根据强度和耐久性确定,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水灰比,这有利于节约水泥。 2.砂率砂子占砂石总量的百分率称为砂率。砂率对混合料和易性影响较大,如选择不恰当,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都有影响。应采用合理砂率。在保证和易性要求的条件下,取较小值,同样有利于节约水泥。 3.用水量用水量是指1m3混凝土拌合物中水的用量(kg/m3)。在水灰比确定后,混凝土中单位用水量也表示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为节约水泥,单位用水量在满足流动性条件下,取较小值。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一)设计的基本资料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管理水平,

2、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3、原材料的品种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4、混凝土的部位、结构构造情况、施工条件等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σ (规范规定的强度保证率P≥95%) 2.选择水灰比 (1)根据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及水泥的实际强度,用经验公式计算水灰比: 式中A,B——回归系数,可通过试验测定,无试验资料时, 碎石混凝土A=0.48,B=0.52; 卵石混凝土A=0.50,B=0.61: 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无水泥实际强度数据时,可按fce=γc·fce.k确定; fce.k——水泥强度等级的强度标准值; γc——水泥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值的富裕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2)查表4—7确定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 (3)选择以上两个水灰比中的小值作为初步水灰比。

毕业设计论文: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目录引言 (1) 1. 混凝土配合比简介. (2) 1.1 选用合适的材料. (3) 1.2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4) 1.3 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5) 1.4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 (5) 1.5 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 (10) 2.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调整. (10) 2.1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前的调整. (11) 2.2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后的调整. (11) 3.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经济效益及防治措施. (12) 4.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致谢 (14)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引言配合比设计是实现预拌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配合比是以实验配合比为基础而确定的,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是确定了相应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后,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设计确定。混凝土配合设计要满足强度结构设计的等级要求,施工的和易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混凝土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已到了跨行业、跨学科、互相渗透的非常广泛的领域。混凝土只所以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的材料来源比较广泛,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等许多独特的技术性能。同时,关系到砼质量的材料也已成为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对其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做简要的浅谈。 1. 混凝土配合比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石子及水等构成,混凝土中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需要具体的设计试配等工作才能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用到工程当中去。 1.1 选用合适的材料 1.1.1 水泥 水泥是决定混凝土成本的主要材料,同时又起到粘结、填充等重要作用,所以水泥的选用格外重要。水泥的选用主要是考虑到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水泥的品种繁多。选择水泥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所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 设计C20泵送混凝土,材料:水泥P.O42.5,中砂(筛余量25-0%),碎石(5-30mm)连续级配,减水剂YAN(参量0.8%,减水率1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或工作度——维勃稠度)指标进行。如果混凝土还有其他技术性能要求,除在计算和试配过程中予以考虑外,尚应增添相应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确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可参见表1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1 注:1.当采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混凝土拌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适宜的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有较适宜的技术经济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2)选取每立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由此计算出每立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选取合理的砂率值,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以下依次列出计算公式: 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W/C) (1)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 cu,0≥f cu,k+1.645σ 式中f 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 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σ的取值,如施工单位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强度值(MPa); μ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总组数,N≥25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2.5MPa,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30时,如计算得到的σ<3.0MPa,取σ=3.0MPa。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取值。 σ取值表表2 查表取σ=5N/mm则f cuo≥20 N/mm+1.645×5 N/mm≈28 N/mm (2)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新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比较

新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比较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标准是2011年颁布并开始执行的JGJ55-2011,取代了旧标准JGJ55-2000,新标准中增加和修订了一些内容,使得标准更科学,更规范,更符合工程实际。新旧标准的主要区别有五个方面:一、增加了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规定(氯离子、含气量、碱含量等);二、修订了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差;三、修订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公式中胶砂强度取值和回归系数αa和αb;四、在混凝土试配中增加了耐久性试验验证的内容; 五、增加了高强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推荐表。下面分别详细论述。 第一个方面,新标准增加了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规定(氯离子、含气量、碱含量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强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耐久性能要求这是本次规程修订的重点之一。新标准规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要求有:一、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3.0.6的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 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二、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3.0.7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三、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 3.0kg/m3,并宜掺用适量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第二个方面,新标准修订了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差。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班级:0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1班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更进一步的掌握实际工程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任务 设计出满足强度,耐久性等要求的某国道跨线桥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 三、设计依据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申爱琴.张登良主编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实验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四、设计方法 (1)原材料 1、水泥 优先选取旋窑生产的P.O4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密 度33/100.3m kg c ?=ρ,强度富余系数13.1=c γ。 2、砂 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 2.6以上,选的砂为中砂 33' /1065.2m kg s ?=ρ,现场实测含水量为2%。 3、碎石 级配为5~25mm 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为2.8,压碎值为9.8,含泥量为0.3%,泥块含量为0.2%,碎石最大粒5.31max =d ,表观密度 33/1070.2m kg G ?=ρ,现场实测含水率1%。

(2)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 查表1得MPa 0.6=σ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f k cu cu 87.590.6645.150645.1,0,=?+=+=σ 2.计算水灰比(w/c ) 1)计算水泥28天实际强度 MPa f f k ce c ce 0.485.4213.1,=?=?=γ 2)计算水灰比 查表2得:A=0.46,B=0.07. 36.00 .4807.046.087.590 .4846.0/0,=??+?= = +ce ABf cu ce f Af C W 3)耐久性校核 普通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表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归纳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规范) 一、术语、符号 1.1 普通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1.2 干硬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1.3 塑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1.4 流动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1.5 大流动性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1.6 胶凝材料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1.7 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1.8 水胶比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代替水灰比)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 二、设计方法、步骤及相关规定 2.1 基本参数 (1)水胶比W/B; (2)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 (3)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m b; (4)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m C; (5)每立方米砼矿物掺合料用量m f; (6)砂率βS: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 (7)每立方米砼砂用量m S; (8)每立方米砼石用量m g。 2.2 理论配合比(计算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基本步骤:

?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计算水胶比; ?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 确定混凝土砂率; ? 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 (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σ645.1,0,+≥k cu cu f f (1) 式中: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k 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 度等级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k cu cu f f ,0,15.1≥ (2)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有近1~3个月同品种、同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等浆体体积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 (等浆体体积法)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作业指导书 中铁*局集团*公司试验中心 *** 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中,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浆体体积做了限制要求。我们习惯使用的假定容重法已经不再适用,怎样才能准确控制浆体体积呢,下面通过例题向大家介绍等浆体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供参考使用。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关于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方法的讨论》作者:廉慧珍李玉林二、不同材料混凝土浆体体积限值 注:浆体体积即单位体积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和空气所占的体积。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 某斜拉式特大桥,主塔塔高103.5米,设计强度等级为C50,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碳化环境T1。 (1)、原材料选择 水泥:贵港华润P?O42.5,粉煤灰掺量8%,密度3.0g/cm3;

粉煤灰:田东电厂Ⅰ级粉煤灰,烧失量3.2%,细度8%,需水量比97%,密度2.3 g/cm3; 细骨料:梧州中砂,细度模数2.6,表观密度2.63 g/cm3; 粗骨料:蒙圩碎石5~10mm和10~20mm,掺兑比例35:65,表观密度2.70 g/cm3,堆积密度1620 kg/m3,孔隙率40%; 减水剂:西卡牌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1.05%,含固量20%。 (2)参数选择 水胶比:选用W/B=0.32; 砂率:根据紧密堆积原则,以及石子孔隙率和砂子细度模数,选取砂率为39%,则砂石比为39:61; 浆体体积:按铁建设〔2010〕241号(表6.5.2-6)选用浆体体积V P=0.35; 粉煤灰掺量:依据铁建设〔2010〕241号(表6.5.2-1)破坏冻融环境和预应力张拉早期强度要求,选择粉煤灰掺量为20%,鉴于P?O42.5水泥已掺入粉煤灰8%,现选择掺入粉煤灰12%; 含气量:按铁建设〔2010〕241号(表6.5.2-5),T1环境入模含气量不小于2%,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气损,控制配合比含气量在3%以上,含气量占浆体的体积按0.035考虑。 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中的含气量定义:混凝土中气泡体积与混凝土总体积的比值。包括掺入引气剂后形成的气泡体积和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挟带的空气体积。 坍落度:由于泵送高度较高,主塔顶部钢筋及预应力波纹管孔道较集,选择到达浇筑地点坍落度为180~240mm。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①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水泥300kg、水180kg、砂720kg、石子1200kg; ②以水泥质量为1的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及水灰比来表示,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4,水灰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等级、抗渗等级和抗侵蚀性等)。 (4)在满足各项技术性质的前提下,使各组成材料经济合理,尽量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参数 (一) 水灰比(W/C) 水灰比是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的比值,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其确定原则是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值,以节约水泥。 (二)砂率(βS) 砂率是指砂子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指标。砂率的确定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粘聚性和保水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 (三)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是指1m3混凝土的用水量。单位用水量的多少反映了单位混凝土中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的多少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也影响强度和耐久性。其确定原则是在达到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取较小值。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在配合比设计中正确地确定这三个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上述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步骤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1)明确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如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 (2)合理选择原材料,并预先检验,明确所用原材料的品质及技术性能指标,如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密度等;砂的细度模数及级配;石子种类、最大粒径及级配;是否掺用外加剂及掺和料等。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由于人、材、机、工艺、环境等的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总是会产生波动,经验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