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精编】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精编】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精编】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精编】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1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

⒈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理论。p4

⒉宏观经济学: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的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的理论。p4

⒊规范分析: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标准。p16

⒋实证分析:指基本排除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p16

⒌均衡分析:均衡主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p17

⒍非均衡分析:非均衡是与均衡相对而言的。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备的,搜集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交易不可能完全是均衡的交易,非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p17

⒎流量分析: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影响的分析。p18

⒏存量分析:指对存量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p18

二、思考题

⒈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p3~4

答题要点: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⒉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不是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p5~6

答题要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经济理论水平,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第三,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⒊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13~14

答题要点:

⒋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包括哪些基本问题?p14~15

答题要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国民收入核算为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决定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形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等三个模型和失业和通货膨胀、货币理论与政策、财政理论与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四个政策。外加经济周期的增长。

⒌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分析方法?各有什么特点?p16~19

答题要点:

第2章供求理论

一、基本概念

⒈需求规律:又称需求定理,是指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p23

⒉供给规律:又称供给定理,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p25

⒊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p27

⒋供求定理:即指需求和均衡价格、均衡产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和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和均衡产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p28

⒌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p32

⒍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p36

⒎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p40。

二、思考题

⒈什么是需求曲线?其有什么特点?p24

答题要点: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反方向变化。

其特点是:第一,需求曲线是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第二,需求曲线及可为直线,也可为曲线;第三,要区分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⒉什么是需求定理?p24

答题要点: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⒊什么是供给曲线?其有什么特点?p26

答题要点: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化。

其特点是:第一,供给曲线是从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第二,需求曲线及可为直线,也可为曲线;第三,要区分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

⒋什么是供给定理?p25

答题要点: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⒌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有什么区别?p24

答题要点:需求量的变化是指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在同一条需求曲线的上下变动,即不同价格对应不同需求量;需求的变化是指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曲线的左右变动,每条需求曲线反映一种需求,并且离原点越远,则需求越高。

⒍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有什么区别?p26

答题要点:供给量的变化是指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供给量在同一条供给曲线的上下变动,即不同价格对应不同供给量;供给的变化是指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而引起的供给曲线的左右变动,每条供给曲线反映一种供给,并且越靠近右下方的供给曲线,则供给水平越高。

⒎什么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哪些影响因素?p27~29

答题要点:

三、计算题

⒈已知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为1.2~1.5,如果该商品价格降低10%。试求: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解:若1.2=△Q/Q/△P/P,由于△P/P=10%,所以△Q/Q=12%;

若 1.5=△Q/Q/△P/P,由于△P/P=10%,所以△Q/Q=15% 。即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为12%~15% 。

⒉已知某消费者需求收入函数为Q=2000+0.2M,式中M代表收入,Q代表对某商品的需求量。试求:

⑴M为10000元、15000元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⑵当M=10000元和15000元时的需求收入弹性。

解:⑴M为10000元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Q=2000+0.2×10000=4000;

M为15000元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Q=2000+0.2×15000=5000。

⑵当M=10000元和15000元时的需求收入弹性。

当M=10000元时的需求收入弹性E=(dQ/dM)×(M/Q)=0.2×10000/4000 =0.5;

当M=15000元时的需求收入弹性E=(dQ/dM)×(M/Q)=0.2×15000/5000 =0.6。

⒊在市场上有1000个相同的人,每个人对某商品的需求方程为Q d=8-P,有100个相

同的厂商,每个厂商对该商品的供给方程为Qs=-40+20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解:市场总需求:TQ d=8000-1000P ;市场总供给:TQs=-4000+2000P 。

令:TQ d=TQs 可得:P E=4;Q E=4000 。

第3章效用理论

一、基本概念

⒈基数效用p51;

⒉总效用p51;

⒊边际效用p51;

⒋序数效用p55;

⒌无差异曲线p55;

⒍消费者预算线p59。

二、思考题

⒈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如何?p52

⒉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p53~54

⒊从基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p53

⒋从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p60

⒌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包括哪些内容?p62~63

三、计算题

⒈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最大效用额是多少?

解:TU=14Q-Q2 ;MU=14-2Q ;令MU=0可得:Q=7 ;

TU=14Q-Q2=14×7-72 =49 。

⒉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方程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商品和14单位Y商品。试求:

⑴消费者的总效用;

⑵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商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其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商品?

⑶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10个单位Y商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其需要消费多少单位X商品?

解:⑴TU=4x+y=4×4+14 =30;

⑵TU=4x+y,y=TU-4x=30-4×2=22;

⑶TU=4x+y,4x=TU-y,16x=(TU-y)2=(30-10)2=400,x=25。

第4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⒈生产函数p75;

⒉总产量p79;

⒊平均产量p80;

⒋边际产量p80;

⒌机会成本p76;

⒍经济利润p78;

⒎短期成本p95;

⒏长期成本p99;

⒐边际成本p77;

⒑等产量曲线p84;

⒒等成本曲线p89;

⒓边际技术替代率p86;

⒔生产扩展线p92;

⒕规模报酬p93。

二、思考题

⒈什么是生产函数?两种常见生产函数的公式是什么?p75

⒉微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什么?p79

⒊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p82

⒋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p83~84

⒌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哪一阶段的投入是合理的?p83

⒍如何用“脊线”说明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经济区域?p88

⒎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条件是什么?p92

⒏规模报酬的变动有哪些类型?原因是什么?p93~94

⒐短期成本曲线包括哪些?简述各种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特点。P96~97

⒑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SAVC的什么位置相交?为什么?p98

⒒长期成本曲线包括哪些?简述各种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特点。P99~104

⒓短期总成本曲线STC和长期总成本曲线LTC是什么关系?为什么?p100

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是什么关系?为什么?p101~102⒕什么是厂商的利润公式?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p78

三、计算题

⒈已知可变要素劳动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如下:

⑴计算并填表中空格;如上

⑵在坐标图上做出劳动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略 ⑶该生产函数是否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符合 ⑷划分劳动投入的三个阶段。(L )0~3;3~8;8~10

⒉已知某厂商总成本函数为 TC=3000+5Q -Q 2 ,试求: ⑴TFC ,TVC ,AFC ,A VC ,AC 和 MC 的方程式; ⑵Q=3时,TFC ,TVC ,AFC ,A VC ,AC 和 MC ; ⑶Q=50,P=20时,TR ,TC 和利润或亏损额。

解:⑴TFC=3000,TVC=5Q -Q 2,AFC=3000/Q ,A VC=5-Q ,AC=3000/Q + 5-Q , MC=5-2Q ;

⑵Q=3时,TFC=3000,TVC=6,AFC=1000,A VC=2,AC=1002,MC=-1; ⑶Q=50,P=20时,TR=P Q=50×20=1000,TC=3000+5×50-502=750, 利润=TR -TC=1000-750=250。

⒊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 ,产出一种产品Q ,固定成本既定,短期总生产函数TP=-0.1L 3+6L 2

+12L ,试求:

⑴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为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⑵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为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⑶平均可变成本A VC 最小(平均产量AP L 为最大)时的产量;

⑷假定每人工资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求利润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解:⑴TP=-0.1L 3

+6L 2

+12L ,AP L =-0.1L 2

+6L

+12,AP L ,

=-0.2L+6,

令AP L ,

=-0.2L+6 =0可得:L =30;

⑵TP=-0.1L 3+6L 2 +12L ,MP L =-0.3L 2+12L

+12,MP L ,

=-0.6 L+12, 令MP L ,

=-0.6 L+12 =0可得:L =20;

⑶平均可变成本A VC 最小(平均产量AP L 为最大)时,L =30, 所以TP=-0.1L 3

+6L 2

+12L=-0.1×303

+6×302

+12×30=3060; ⑷利润最大时MR=MC ,所以(-0.3L 2

+12L

+12)P=W ,

即(-0.3L 2

+12L

+12)×30=360,-0.3L 2

+12L

+12=12,L=40(L=0舍去)。

第5章 市场理论

一、基本概念

⒈完全竞争p108; ⒉完全垄断p116; ⒊价格歧视p120; ⒋垄断竞争p122; ⒌寡头垄断p127。

二、思考题

⒈简述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区别。P114 ⒉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在长期内为何不能获得经济利润?p112~113

⒊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提供产品?为什么?垄断厂商是否一旦亏损就会停产?p111

⒋比较完全竞争厂商和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P109,P 117 ⒌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有什么特点?p123

⒍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有何异同?p108,P 122 ⒎寡头垄断市场有哪些特征?p127

三、计算题

⒈设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20 + 240Q -20Q 2 + Q 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315元,试求:

⑴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 ⑵该厂商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⑶该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⑷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解:⑴STC=20 + 240Q -20Q 2 + Q 3,MC = STC ,

= 240-40Q+ 3Q 2 ,MR=315,

厂商利润最大时MR=MC,所以240-40Q+ 3Q2 =315,由此可得Q =15(Q =-5舍去);

⑵该厂商的不变成本为20,可变成本为240Q-20Q2 + Q3;

⑶令单位可变成本240-20Q + Q2=315,即Q2-20Q-75 =0可得Q ≈24(负根舍去);

⑷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参考p111)

⒉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成本函数是:LTC= Q3-6Q2 + 30Q + 40,市场需求函数为:Q d=2040-10P,P=66。试求:

⑴长期均衡的市场产量和利润;

⑵这个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企业数量。

解:⑴LTC= Q3-6Q2 + 30Q + 40,LMC= LTC ,

= 3Q2 -12Q+ 30,

令LMC= 3Q2 -12Q+ 30=66可得:长期均衡的市场产量Q=6(负根舍去)。

利润=TR-LTC=66×6-(63-6×62 + 30×6 + 40)=176;

⑵Q d=2040-10P=2040-10×66=1380,Q d/Q=1380/6 = 230。

第6章分配理论

一、基本概念

⒈边际生产力p137;

⒉边际产品价值p137;

⒊工资率p144;

⒋地租p148;

⒌利率p149;

⒍边际收益产量p152。

二、思考题

⒈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有何特点?p137

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是如何达到均衡的?其均衡条件是什么?p142~143

⒊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左上方后弯曲?p144~145

⒋均衡利率是如何确定的?p151

⒌如何区分准租金和经济租金?p148~149

⒍试述边际产品价值VMP和边际收益产量MRP的区别与联系。P152~153

⒎什么是卖方垄断条件下生产要素供给均衡的原则?为什么?p153

⒏什么是买方垄断条件下生产要素供给均衡的原则?为什么?p156

第7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

一、基本概念

⒈局部均衡p159;

⒉一般均衡p159;

⒊帕累托最优状态p162;

⒋交易帕累托最优条件p164;

⒌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p167;

⒍阿罗不可能性定理p172;

⒎洛伦兹曲线p174;

⒏基尼系数p176。

二、思考题

⒈简述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关系。P159

局部均衡所讨论的是单一市场。它隐含着一个假设,除了被研究的价格以外,其他价格都是固定的。而一般均衡则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所有的几个都是变量;二是所有的市场都必须出清。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区别并不在于引用的变量数目多少。一般均衡把经济学系统当作一个整体,而局部均衡则是把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分割出来,观察一部分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把其他部分视为常量。局部均衡着眼于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内部的联系,或几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一般均衡更为强调经济系统中各部门、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⒉什么是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状态?p162

⒊什么是交易的帕累托最优?p163其条件是什么?p164

⒋什么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p166其条件是什么?p167

⒌什么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其条件是什么?p171~172

⒍什么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它们是如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的?p174~176

第8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基本概念

⒈非对称信息p183;

⒉逆向选择p184;

⒊委托-代理问题p185;

⒋外部经济p185;

⒌外部不经济p186;

⒍科斯定理p191;

⒎交易费用p189;

⒏公共物品p193。

二、思考题

⒈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p180

⒉非对称信息为什么会造成市场失灵?p183~184

⒊什么是逆向选择?如何防止?p184

⒋简述委托-代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P184~185

⒌外部性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p186~187

⒍什么是科斯定理?如何评述?p191

⒎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机制来配置?p193~194政府应如何保证公共物品的供应?p195~196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基本概念

⒈国内生产总值GDP p204;

⒉实际GDP p211;

⒊名义GDP p210;

⒋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p212;

⒌国民生产总值GNP p213;

⒍绿色GDP p216。

二、思考题

⒈什么是GDP?其构成部分有哪些经济特征?p204~205

⒉如何用支出法计算GDP?p206

⒊如何用收入法计算GDP?p207~208

⒋如何用生产法计算GDP?p208~209

⒌实际GDP和名义GDP有什么不同?p210~211

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五个总量指标是什么?p212

⒎GDP指标有哪些缺陷?什么是绿色GDP?p214~216

三、计算题

⒈根据下表提供的统计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单位:10亿元

*:公司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和股息。

解:GDP=1700.0+540.0+(60.0-30.0)+600.0+(390.0-440.0)=2820.0

NDP=2820.0-260.0=2560.0

NI=2560.0-300.0-30.0=2230.0

PI=2230.0-90.0-(200.0-90.0-60.0)-260.0+320.0=2150

PDI=2150.0-380.0=1770.0

⒉已知某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亿元,总投资为2亿元,净投资0.8亿元,消费为6.2亿元,政府购买为1.3亿元,政府预算盈余为0.3亿元,本国公民在国外资本和劳务所得收入为1.2亿元,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得收入为1.4亿元。试求:

⑴国内生产净值;

⑵净出口;

⑶政府税收;

⑷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

解:⑴国内生产净值=10-(2-0.8)=8.8亿元

⑵净出口=10-6.2-2-1.3=0.5亿元

⑶政府税收=1.3+0.3=1.6亿元

⑷国民生产总值=10-1.4+1.2=9.8亿元

⒊已知某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亿元,个人可支配收入24.4亿元,政府预算赤字为0.9亿元,消费为22.8亿元,对外贸易赤字为0.5亿元。试求:

⑴储蓄;

⑵投资;

⑶政府支出;

⑷税收。

解:⑴储蓄=24.4-22.8=1.6亿元

⑵投资=1.6亿元

⑶政府支出=30-22.8-1.6+0.5=6.1亿元

⑷税收=6.1-0.9=5.2亿元

第10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基本概念

⒈消费函数p221;

⒉平均消费倾向p221;

⒊边际消费倾向p221;

⒋储蓄函数p224;

⒌平均储蓄倾向p224;

⒍边际储蓄倾向p224;

⒎投资乘数p237。

二、思考题

⒈什么是短期消费曲线和长期消费曲线?两者有什么区别?p222

⒉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p227

⒊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p227

⒋什么是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如何评述?p227~228

⒌什么是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如何评述?p228~229

⒍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有哪些影响因素?它们是怎样影响国民收入的?p233

⒎什么是投资乘数?其形成原因及计算公式是什么?p237~238

⒏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有哪些影响因素?它们是怎样影响国民收入的?p240~241

三、计算题

⒈已知某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50+0.85Y,投资I为610亿元。试求:

⑴均衡收入Y0、消费C和储蓄S;

⑵其它条件不变,消费函数为C=50+0.9Y时的均衡收入Y0、消费C和储蓄S;

⑶其它条件不变,投资I为550亿元时的均衡收入Y0、消费C和储蓄S。

解:⑴均衡收入Y0=(C0+I)/(1-b)=(50+610)/(1-0.85)=4400亿元消费C=50+0.85Y=50+0.85×4400=3790亿元

储蓄S=I=610亿元

⑵均衡收入Y0=(C0+I)/(1-b)=(50+610)/(1-0.9)=6600亿元

消费C=50+0.9Y=50+0.9×6600=5990亿元

储蓄S=I=610亿元

⑶均衡收入Y0=(C0+I)/(1-b)=(50+550)/(1-0.85)=4000亿元

消费C=50+0.85Y=50+0.85×4000=3450亿元

储蓄S=I=550亿元

⒉已知某社会的储蓄函数为S=-100+0.16Y,投资函数为I=80-60R,利率R=0.05。试求:

⑴均衡收入Y0、消费C和储蓄S;

⑵其它条件不变,边际储蓄倾向MPS为0.2时,均衡收入Y、消费C、储蓄S;

⑶其它条件不变,投资函数为I=80-40R时,均衡收入Y、消费C、储蓄S。

解:⑴I=80-60R=80-60×0.05=77亿元

均衡收入Y0=(S0+I)/MPS=(100+77)/0.16=1106.25亿元

消费C=1106.25-77=1029.25亿元

储蓄S=I=77亿元

⑵均衡收入Y0=(S0+I)/MPS=(100+77)/0.2=885亿元

消费C=885-77=808亿元

储蓄S=I=77亿元

⑶I=80-40R=80-40×0.05=78亿元

均衡收入Y0=(S0+I)/MPS=(100+78)/0.16=1112.5亿元

消费C=1112.5-78=1034.5亿元

储蓄S=I=78亿元

⒊已知初始消费C0=50,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收倾向t=0.2,投资I=70,政府支出G=200。试求:

⑴均衡收入Y0、税收T、居民可支配收入Y d和消费C;

⑵政府预算盈余或赤字(B=T-G);

⑶其它条件不变,政府减少多少开支能使政府预算收入平衡?并求这时的均衡收入Y0、税收T、居民可支配收入Y d和消费C。

解:⑴均衡收入Y0=(C0+I+G)/[1-b(1-t)]=(50+70+200)/[1-0.8(1-0.2)]=888.9亿元

税收T=t Y0=0.2×888.9=177.8亿元

居民可支配收入Y d=Y0-T=888.9-177.8=711.1亿元

消费C=C0+bY d=50+0.8×711.1=618.9亿元

⑵政府预算赤字B=T-G=177.8-200=-22.2亿元

⑶其它条件不变,政府减少22.2亿元开支才能使政府预算收入平衡,此时:

均衡收入Y0=(50+70+200-22.2)/[1-0.8(1-0.2)]=832.8亿元

税收T=t Y0=0.2×832.8=166.6亿元

居民可支配收入Y d=Y0-T=832.8-166.6=666.2亿元

消费C=C0+bY d=50+0.8×666.2=583.0亿元

第11章 IS—LM模型

一、基本概念

⒈投资p248;

⒉重置投资p248;

⒊引致投资p249;

⒋资本边际效率p251;

⒌IS曲线p253;

⒍凯恩斯陷阱p259;

⒎LM曲线p262。

二、思考题

⒈投资与国民收入是什么关系?p249

⒉投资与利率是什么关系?p250

⒊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其与投资边际效率有何不同?p251~252

⒋什么是产品市场均衡?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p255~256

⒌什么是货币市场均衡?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p263~264

三、计算题

⒈已知:投资函数I=l-dR,l=100,d=50。试求:

⑴R=10%,5%,3%时的投资需求量;

⑵其它条件不变,d=80时的投资需求量;

⑶分析d和R的变化对投资需求量的影响。

解:⑴R=10%时的投资需求量I=l-dR=100-50×10%=95

R=5%时的投资需求量I=l-dR=100-50×5%=97.5

R=3%时的投资需求量I=l-dR=100-50×3%=98.5

⑵d=80时

R=10%时的投资需求量I=l-dR=100-80×10%=92

R=5%时的投资需求量I=l-dR=100-80×5%=96

R=3%时的投资需求量I=l-dR=100-80×3%=97.6

⑶d的变化对投资需求量的影响是:d与投资需求量I成反方向变化

R的变化对投资需求量的影响是:R与投资需求量I也成反方向变化

⒉已知:⑴消费函数为C=30+0.8Y,投资函数I=60-10R;

⑵消费函数为C=30+0.8Y,投资函数I=60-20R;

⑶消费函数为C=30+0.7Y,投资函数I=60-10R。

试求:⑴相应的I1S1曲线、I2S2曲线、I3S3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⑵边际消费倾向b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d变化时对IS曲线斜率的影响。

解:⑴I1S1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R=(30+60)/10-[(1-0.8)/10]Y=9-0.02 Y I2S2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R=(30+60)/20-[(1-0.8)/20]Y=4.5-0.01 Y I3S3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R=(30+60)/10-[(1-0.7)/10]Y=9-0.03 Y

⑵边际消费倾向b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d与IS曲线的斜率均呈反方向变化。

⒊假定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I=150-6R,货币供给M=150,P=5,货币需求函数L=0.2Y-4R。试求:

⑴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⑵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解:⑴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R=(100+150)/6-[(1-0.8)/6]Y=42-0.03 Y

⑵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R=(0.2/4)Y-(1/4)×(150/5)=0.05 Y-7.5

第12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基本概念

⒈总需求p273;

⒉总需求曲线p274;

⒊总供给p276。

二、思考题

⒈什么是总需求曲线?其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p273~274

⒉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总需求曲线的?p275

⒊什么是总供给曲线?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必须根据劳动市场均衡情况加以确定?p276~277

⒋总供给曲线分为几种情况?各有什么特点?p280~281

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有什么影响?p283

⒍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有什么影响?p284

三、计算题

⒈假定总供给曲线为AS=700,总需求曲线为AD=800-40P。试求:均衡收入和均衡价格。

解:令AS=AD即可解得均衡收入和均衡价格分别为700和2.5

⒉总供给函数为AS=2300+400 P,总需求函数为AD=2000+4500/P。试求:

⑴均衡收入和均衡价格;

⑵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和均衡价格。

解:⑴令AS=AD可得:4P2+3P-45=0,利用求根公式可得:均衡价格P=3,将P=3代入AS=2300+400 P即可解得均衡收入为3500

⑵总需求上升10%,即AD=2200+4950/P

令AS=AD可得:4P2+P-49.5=0,利用求根公式可得:均衡价格P=3.4,将P=3.4代入AS=2300+400 P即可解得均衡收入为3660

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基本概念

⒈失业率p293;

⒉摩擦性失去业p293;

⒊结构性去业p294;

⒋周期性去业p294;

⒌奥肯定律p296;

⒍通货膨胀p296;

⒎需求拉动通货膨胀p297;

⒏成本推进通货膨胀p298。

二、思考题

⒈摩擦性失去业、结构性去业、周期性去业有何差别?p293~294

⒉去业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p296

⒊什么是通货膨胀?其包括哪些类型?p296~

⒋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p301~302

⒌什么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如何防止?p297~298

⒍什么是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如何防止?p298~299

⒎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其经济含义是什么?p303

⒏为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p305~306

⒐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恶化?为什么?p307

⒑什么是滞胀?如何治理滞胀?p308~309

第14章财政理论与政策

一、基本概念

⒈财政政策p314;

⒉政府购买支出p315;

⒊政府购买支出乘数p316;

⒋转移支付乘数p318;

⒌税收乘数p320;

⒍自动稳定器p323;

⒎挤出效应p325;

⒏财政赤字p328。

二、思考题

⒈什么是财政政策?它包括哪些内容?p314~315

⒉什么是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两者有什么区别?p316~318

⒊什么是税收乘数?如何计算?p320~321

⒋主要的自动稳定器有哪些?它们对经济波动的意义如何?p323~324

⒌什么是财政政策效应?如何不断提高财政政策效应?p323~327

⒍怎样看待赤字预算政策?p328

三、计算题

⒈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边际税收倾向为0.2的情况下,应增加多少政府支出?

解:由于△Y G=6000-5500=500亿元

K G=1/[1-b(1-t)]=1/[1-0.9(1-0.2)]=25/7

所以△G=△Y G/K G=500/25/7=140亿元,即应增加140亿政府支出。

⒉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税收倾向为0.14,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拟各增加500亿元。试求:

⑴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 G;

⑵转移支付乘数K TR;

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

⑷转移支付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

⑸说明△G和△TR都为500亿元,为什么国民收入增加额不一样。

解:⑴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 G=1/[1-b(1-t)]=1/[1-0.8(1-0.14)]=3.2

⑵转移支付乘数K TR=b/[1-b(1-t)]=0.8/[1-0.8(1-0.14)]=2.56

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Y G=K G△G=3.2×500=1600亿元

⑷转移支付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Y TR=K TR△TR=2.56×500=1280亿元

⑸受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所以尽管△G和△TR都为500亿元,但国民收入增加额并不一样。

⒊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5(按两部门计算K G和K 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

⑴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 G;

⑵税收乘数K T;

⑶△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⑷△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⑸同量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20万元对国民收入影响为什么不一样?

解:⑴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 G=1/(1-b)=1/(1-0.85)=6.67

⑵税收乘数K T=-b/(1-b)=-0.85/(1-0.85)=-5.67

⑶△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Y G=K G△G=6.67×20=133.4亿元

⑷△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Y T=K T△T=-5.67×(-20)=113.4亿元

⑸受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税收乘数的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所以同量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20万元对国民收入影响不一样?

第15章货币理论与政策

一、基本概念

⒈货币需求p332;

⒉货币供给p336;

⒊基础货币p337;

⒋货币乘数p338;

⒌货币政策p342;

⒍公开市场业务p343;

⒎再贴现率p344;

⒏存款准备金率p345。

二、思考题

⒈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332~333

⒉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有什么区别?p334

⒊什么是货币供给?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p339~341

⒋什么是货币乘数?有哪些影响因素?p339~341

⒌公开市场业务是如何影响货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为什么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现在很少使用?p343

⒍货币政策效应取决于哪些因素?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效应?p347~

⒎什么是股票和债券?各有什么特点?p350~353

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有哪些?它们的适使用条件是什么?p356~359 三、计算题

⒈已知某国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原始存款为5000亿元,假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试求:

⑴该国的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

⑵如果中央银行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为12%,假定专业银行的存款总额不变,计算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

⑶假定存款准备金率仍为8%,而原始存款减少为4000亿元,计算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

解:⑴存款乘数K e=1/r d=1/8%=12.5

派生存款D=M R K e=5000×12.5=62500

⑵存款乘数K e=1/r d=1/12%=8.33

派生存款D=M R K e=5000×8.33=41650

⑶存款乘数K e=1/r d=1/8%=12.5

派生存款D=M R K e=4000×12.5=50000

⒉已知某国流通中的现金为5000亿元,货币乘数为6,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700亿元,试求该国的基础货币(M h)和货币供给量(M1)。

解:基础货币M h=M0+RE=5000+700=5700亿元

货币供给量M1=M h K m=5700×6=34200亿元

⒊假定某国流通中的货币为4000亿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元,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23000亿元。试求:

⑴该国的基础货币、货币供给(M1)和货币乘数;

⑵其它条件不变,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18500亿元,计算该国的货币供给(M1)和货币乘数;

⑶其它条件不变,存款准备金为1000亿元,计算该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解:⑴基础货币M h=M0+RE=4000+500=4500亿元

货币供给M1=M0+D d=4000+23000=27000亿元

货币乘数K m=M1/M h=27000/4500=6

⑵货币供给M1=M0+D d=4000+18500=22500亿元

货币乘数K m=M1/M h=22500/4500=5

⑶基础货币M h=M0+RE=4000+1000=5000亿元

货币乘数K m=M1/M h=27000/5000=5.4

第16章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

一、基本概念

⒈经济开放度p363;

⒉绝对优势理论p367;

⒊国际收支p364;

⒋相对优势理论p368;

⒌汇率p365;

⒍资源禀赋理论p370;

⒎固定汇率制p366;

⒏对外贸易乘数p376;

⒐浮动汇率制p366;

⒑对外均衡曲线p377。

二、思考题

⒈汇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均衡汇率是如何形成的?p366

影响一国汇率的因素主要有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利率、经济增长率等。

外汇市场供求相等时的汇率即称为均衡汇率。

⒉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p373~374

⒊征收关税和实行进口限额对本国进出口有什么影响?p376~

⒋对外均衡曲线是如何形成和移动的?p377~379

⒌试分析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p380~381

⒍试分析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P381

三、计算题

⒈现考虑不存在政府部门,不存在资本移动和价格变动的简单的“固定汇率制经济模型”,这一模型的各种函数值和变量值有常数如下:C=2+0.8Y,I=30,M=10+0.2Y,X=80。试求:

⑴对外贸易乘数为多少?能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多少?

⑵进口为多少?能使贸易收支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应为多少?

⑶进口减少多少,可使国民收入均衡?

解:⑴对外贸易乘数Kx=1/(1-b+m)=1/(1-0.8+0.2)=2.5

能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Y=(C0+I+X-M0)/(1-b+m)=(2+30+80-10)/(1-0.8+0.2)=255

⑵进口为M=10+0.2Y=10+0.2×255=61

能使贸易收支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应为Y=(M-10)/0.2 =(80-10)/0.2=350

⑶△M=10+0.2△Y=10+0.2×(350-255)=29,即进口减少29,可使国民收入均衡。

⒉其它条件同上,若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m变为0.25,边际储蓄倾向s仍为0.2,t=0.2。

试求: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时,对该国进口M的影响。

解:Y=(C0+I+G+X-M0)/[1-b(1-t)+m]

=(2+30+10+80-10)/[1-0.8(1-0.2)+0.25]

=219.6

M=10+0.25Y =10+0.25×219.6=64.9

△M=64.9-61=3.9,即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时,该国的进口将增加3.9。

第17章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

一、基本概念

⒈经济增长p385;

⒉资本产出比率p387;

⒊自然增长率p389;

⒋索洛增长模型p394;

⒌新经济增长理论p398;

⒍经济周期p400;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大气概述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饱和差、相对湿度、露点、饱和水汽压。 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简述臭氧、二氧化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4.如何用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5.已知气温和饱和差,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第二章辐射能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大气透明系数(P)、太阳高度、可照时间、日照时间、直接辐射、大 气逆辐射、大气之窗、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2.为什么地面和大气的辐射是长波辐射?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量的来源? 3.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计算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总辐射、反射率、 大气透明度? 4.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5.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论述植物和太阳辐 射的关系。 6.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哪些? 7.写出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物理意义。 第三章温度 1.名词解释: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生物学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2.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解释公式中各项的意义。 3.什么叫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 4.土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有何规律?它与太阳总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有何差异? 5.近地层气温的铅直变化规律。 6.简述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逆温对农林业生产有何影响? 7.界限温度的概念,5个界限温度在林业上的作用。 8.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简述积温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 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 1.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 2.道尔顿定律、蒸散的概念。 3.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云、露、霜、雾分别是在哪些冷 却方式下产生的? 4.辐射雾、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5.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的定义。降水相对变率和绝对变率分别可 用来表示什么? 6.简述降水形成的原因和种类。 7.从你所学知识说明植物与空气湿度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面)

一、试题类型:A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 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对经济学家来讲,非理性意味着( ) A.人们无意识的伤害自己 B.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C.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 D.人们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加以考虑,从而做出反常的选择 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需求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密切。需求曲线越是______,则购买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越敏感。 ( ) A.陡峭B.向右延伸 C.平缓D.靠近纵轴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时,他愿意放弃多少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 ) A.0.5 B.2 C.1 D.1.5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8.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 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______。( ) A.10元B.5 元 C.15元D.7.5元 9.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植物学课后思考题

《植物学》教材中的主要复习思考题 [9987] 绪论 一、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是否仍在进行?答:1、太阳系云团分散出地球云团冷却(H和O结合)地壳和原始海洋放电、紫外线等在原始海洋里形成了“有机物”(含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原始生命体 光合自养细菌。 2、原始海洋、太阳光、有机物的形成、臭氧层。 3、仍在进化。 二、自氧植物与异氧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自在地球上的作用如何? 答:1、自养植物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中;异养植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作为生活的能量来源。 2、自养植物是地球上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异养植物是分解者。 三、您认为“五界系统”划分的优缺点是什么?有无更好的划分方法? 答:1、五界系统将生物划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其优点是在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即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同时又从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真菌和摄合方式的动物,其缺点是它的原生生物界归入的生物比较庞杂、混乱。 2、1974年黎德尔(Leedale)提出了一个新的四界系统,他将五界系统中的原生生物分别归到植物界,

真菌界和动物界中,解决了原生生物界庞杂、混乱的缺点,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三原界系统(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正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什么是植物?动植物有何主要区别? 答:1、具细胞壁,含叶绿体,终生具分生组织能不断产生新器官,不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运动反应的生物。 2、具运动性和吞食性者为动物,行固着生活能自养者为植物。 五、您认为今后植物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在宏观方面,已由植物的个体生态进入到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研究,甚至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植物群落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规律,进行植物资源的调查。 在微观方面,将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相互渗透,将在新的水平上进一步相互交叉、融合,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植物学还将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的范围内,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和发展的规律。 六、怎样才能学好植物学? 答:应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有关内容,深入理解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组织间、组织与组织间、组织与宇宙间、器官与器官间、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间、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间、植物与环境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要特别注意建立动态发展的观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实验法。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细胞是怎样被发现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答:1、1665年,英人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观察软木(栎树皮)的切片时发现了细胞,而真正观察到活细胞的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hook,1677年)。 2、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来源于细胞。 3、为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库

西方经济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 一年之内 B. 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D. 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2. 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 A. 失业 B. 价格总水平提高 C. 技术进步 D. 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3. 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 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 消费者的偏好 C. 消费者的需求 D.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4. 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 A.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 无差异曲线上 C. 预算约束曲线上 D. 需求曲线上 5.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6. 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 单位,总成本从2000 美元上升到2020 美

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 A. 10 美元 B. 20 美元 C. 2020 美元 D. 2 美元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 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 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 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8. 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 A. 飞机制造业 B. 烟草业 C. 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 汽车制造业 9.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 A. 边际成本 B. 平均成本 C. 市场价格 D. 边际收益 10.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 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 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 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11.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 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B. 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C. 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 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服装 C.食盐 D.化妆品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增 B.递减 C.先减后增 D.增后减 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 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A.递减 B.不变 C.递增 D.先增后减 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 A.产量增加 B.产量减少 C.产量不变 D.价格提高 8.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A.外在经济 B. 内在经济C. 规模经济 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A.折旧 B.正常利润C.管理人员的工资 D.生产工人的工资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 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充分就业 E.通货膨胀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D.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E.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有() A.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B.厂商之间的合作C.综合利用 D.行业扶植E.管理水平提高 4.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需求技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E.滞胀理论 5.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 A.生产迅速增加 B.投资增加C 信用扩张 D.价格水平上升E.失业严重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供给的变动 2.规模收益递增 3.结构性失业 4.需求管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 2.说明牙膏社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3.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

练习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供给函数为 50- Q d5 - =。 10+ Q s5 P (1)求出均衡价格 P和均衡数量e Q,并作出几何图形。 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和均衡数量e Q,并作出几何图 60- Q d5 形。 2、粮食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猪肉价格提高对猪肉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 3、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服装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 (1)质量检测部门发布报告称该服装含有致癌物质; (2)另一种相似款式的服装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生产衣服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5)由于潮流发生改变,现在流行新款式的服装了。 4、下列事件对产品Y的供给有何影响为什么 (1)生产Y的技术有重大进步; (2)在产品Y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Y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预计产品Y的价格会下降; (5)市场上出现了Y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

5、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电视机和录像机等生产者应该分别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6、讨论下列问题: (1)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估计为,城市管理者问你,为了增加运输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下降,你怎么回答为什么 (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要涨价价,收入会增加。你对两种议论有何评价 7、某君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 100 P=分别计算价格40 P=和P=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60 8、某君消费商品X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关系是2 =,计算当 M Q 1000 收入6400 M=时的点收入弹性。 9、你能想象边际效用递增的商品吗举例说明。 10、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也递减,将高工资者收入转移给低工资者,能否增加全社会的总效用为什么可作图说明。 11、作一个无差异曲线图形来描述吉芬商品价格上涨时的情形。 12、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实物(如食品)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哪种方法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更大为什么试用无差异曲线来说明。 13、一个风险回避者有机会在以下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在一次赌博中,他有25%的概率得到1000美元,有75%的概率得到100美元,或者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引致需求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 5、消费函数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为:C=C(Y)。 6、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二、简答题 1、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简要说明需求变动的诸因素。需求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2.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乘数理论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凯恩斯认定,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主要靠投资来弥补;在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靠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投资支出来解决,在这里,说明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的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 条件: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三是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四是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 3.简述西方宏观的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策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政府的收支,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财政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的总需求不足时,失业增加,政府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等措施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三、论述题 1.分析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答: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我们知道,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在此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上对其商品的需

(精选)植物学名词解释及复习思考题

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粱.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初生纹孔场;在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上,存在初生壁较薄的凹陷区域,这个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一般情况下,一个初生纹孔场可以产生多个纹孔。 单位膜;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由三层结构(两侧呈两个暗带,中间夹有一个明带)组成为一个单位的膜。 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而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更为精细的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或超微结构。 糊粉粒;无定形的蛋白质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是储存细胞后含物的结构。糊粉粒是储藏蛋白的颗粒状态。 成膜体;细胞分裂末期,当染色体移向两极,两极的纺锤丝消失,位于两子核之间的纺锤丝向赤道面周围离心的扩展,形成桶状的构形。这种在染色体离开赤道面后变了形的纺锤体,称为成膜体。 细胞分化;生物有机体是由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最后形成的。把生物细胞由一个母细胞演变成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几类细胞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角质化、木质化、栓质化; 角质化细胞壁表面沉积一层明显的角质层的过程; 木质化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的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 这样填充木质素的过程就叫做木质化; 栓质化细胞壁中增加了脂肪性化合物木栓质过程; 传递细胞;:一种特化了的薄壁组织,传递细胞的细胞壁向内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内褶,与细胞壁相连的细胞膜由于细胞壁的内褶而增加了表面积,同时增加了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把具有这种结构的细胞称为传递细胞筛板和筛域;筛管分子具筛孔的端壁特称筛板; 筛管分子的侧壁具许多特化的初生纹孔场称筛域 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由许多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组合而成,担负相关功能的紧密连接的组织的组合,称为复合组织。如表皮、周皮、木质部、韧皮部和维管束等。 皮孔;周皮上的构造,木栓形成层发育形成周皮的时候,在某些部位,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并不形成木栓层,而是形成薄壁细胞,那么,这个部位就全部由薄壁细胞构成,它成为植物体和外界气体、物质交流的通道,把这个部位就称为皮孔。 直根系和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根系,称须根糸。 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项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成熟组织。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在初生生长结束后,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一种侧生分生组织,即维管形成层发生并开始切向分裂的活动,活动过程中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使根的维管组织数量增加,这种由维管形成层的活动结果,使根加粗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组织。 凯氏带;裸于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 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中柱鞘;中柱鞘;中柱鞘是维管柱的外层组织,向外紧贴着皮层。它是由原形成层的细胞发育而成,保持着潜在的分生能力,通常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也有由两层或多层细胞组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集中练习 第一章 简答或计算 1.试论述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以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 的区别,并简单举例。 2.下列事件对产品X 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1)产品X 变得更为流行 (2)产品X 的替代品Y 的价格下降 (3)预计居民收入上升 (4)预计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3.用一条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价格点弹性的5 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4.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 中小学教科书不用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 象。同时假设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当P=1 时,若企业想 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策略? 5.已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0-2P,供给函数为:Qs=-2+2P。求(1) 此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2)若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 元的定量销售税,在这1 元的定量 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了多少? 6.美国的小型企业乐于建立煤炭的供给和需求快速估计曲线,公司的 研究机构提供的供给弹性约为0.5,需求弹性约为1.5,当前的价格和 交易量是40 元/吨,1200 吨/星期。 第2 页共3 页edited by Li An 20121026 (1)在当前的价格和交易量下,建立线性供给和需求曲线。 (2)若需求增加600 吨,对均衡价格和数量有何影响? (3)在第二问中,如果政府禁止涨价,将有多少缺口? 7.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Ep=1.3,需求收入弹性Em=2.2.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量的影响。 第二章 简答或计算 1.根据基数效用论中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MU1/P1 不等于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为什么? (2)如果MUi/Pi 不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该如何调整该种 商品i 的消费数量,为什么? 2.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导致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 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 答: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 (3)这种措施对城市居民收入有何影响?有何补救方法? 3.用无差异曲线解释下列现象(香蕉用横轴度量,苹果用纵轴度量)。(1)无论价格如何,消费者对香蕉和苹果的消费总是按2:1 的比率;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2012.12-1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约下降0.65℃,也称气温垂直梯度, 通常以γ表示)、饱和水汽压(p16 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E)、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U)、露点(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td)、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成为饱和差d)。 2.气候与天气的不同有哪些?天气:一个地方某一瞬间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为 天气。气候: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 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平流层:①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②空气以水 平运动为主③水汽含量极少,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臭氧: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同时,臭氧层的存在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生存起了保护作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不可缺少的原料,他的增多也会对提高植物光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空气和地面有增温效应,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将会导致温度上升,并使全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化。水汽:形成各种凝结物如云、雾、雨、雪、雹等,水汽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潜热,引起大气湿度变化,同时引起热量转移,对大气运动的能量转移和变化,地面及大气温度、海洋之间的水分循环和交换,以及各种大气现象都有着重要影响。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参与大气温室效应形成,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影响云雨及各种降水,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有着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植物及农作物的产量。气溶胶粒子:使大气能见度变坏,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影响地面及空气温度。大气气溶胶微粒能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5.如何用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饱和差表示实际空气距离 饱和的程度d=E-e d>0未饱和露点温度:t>td时,表示空气未饱和;t=td时,表示空气饱和;t<td时,表示空气过饱和。 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P16 第二章、第三章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0表示)、 2.大气透明系数(P大气透明系数是表征大气透明度的特征量,是指透过一个大气质量的透射辐射与入射辐射之比。)、 3.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以h表示)、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用S表示)、总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用St表示)、大气逆辐射(投向地面的这部分大气辐射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简述题 1、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参加《西方经济学》P25) 随着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也在增加,但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个概念表示:人们在增加同一种商品或劳务消费的过程中,对其迫切需要的满足度会越来越小。 2、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参加《西方经济学》P30) 符合理性公理的“标准”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五个特征: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即如果要增加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那么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必定要减少,以保证仍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2)不管两种商品是怎样组合的,这些组合总是处于某一无差异曲线上,这一特点也称为无差异曲线的密集性。3)无差异曲线向原点成凸状,这反映的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其商品组合的满意度越高,即对任一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所有在其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都代表着更高的消费者满意程度。5)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简述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参考《大纲》P172、《西方经济学》P4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消费者处于均衡。消费者均衡即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选择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状态。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经济学家通常把这一条件称之为消费者均衡条件。 4、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参加《西方经济学》P78、《大纲》P185)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指按照这种组合,生产某一定量产品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最低,厂商将获得最大利润。它包括:在厂商的成本既定时,使得厂商产量最大化的要素组合;或在厂商的产量既定时,使得厂商成本最小化的要素组合。 5、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参加《西方经济学》P73)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该规律并不是从各种定理中推导出来的,而是一种经验概括,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6、简述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参加《西方经济学》P105)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实质上是对厂商的目标函数求极值的问题。这一目标函数定义为 π=φ(Q)=TR-TC 其中,总利润π为产量的函数,总收益TR和总成本TC本身也是产量的函数。根据数学原理,令上述总利润函数在其一阶导数为零,即: dπ/d(Q)=d(TR) /d(Q)-d(TC) /d(Q)=0 也就是MR – MC=0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 但是,MR=MC只是说明在Q这一产量水平上存在利润极值,既可能是最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后附答案)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细胞器5.胞基质6.纹孔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9.后含物10.细胞周期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13.组织14.维管束15.维管组织16.维管系统17.质体18.侵填体19.胼质体20.细胞骨架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4.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而来的。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5.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5.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养料的管状结构。 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30.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线粒体。 31.糊粉粒贮藏的物质是淀粉。

最全西方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1章商品的供求和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A.张某买了面包 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 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 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 2.需求规律说明()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3.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不变 C 增加 D.视具体情况而定 E.以上都有可能 4.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E.无法确定 5.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减少 D.需求量减少 E.无法确定 6.以下几种情况中,()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 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 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 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 7.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变I商品的消费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E.无法确定 8.供求规律说明()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E.以上都对 9.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A.气候异常严寒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