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现代社会丰富教学资源的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资源,如通过网上下载、购买、校际间合作等等,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对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计算机对已经获得的资源进行处理,也许会大大改善学习的效果。信息技术与合适的教学媒体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身心也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品德。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而不是任何一方的单边活动。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否则教师的教只不过是教师的自言自语。中小学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为现代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应不断提高各种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以思维能力为主。除认识能力外,还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等。在教学中,能为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提供文化科学基础和能力基础,并适当地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

怎样来培养这些能力呢?在传统教学中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但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一般来说,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主要有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适,在教学上,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手段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如计算机的辅助教学。

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人们的教学观念。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逐步成为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必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随着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也不能单纯使用单一的媒体手段,而应该整合不同理论和方法。近年来,许多教师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学”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将计算机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把全班的讲授法与演示法、小组的合作学习与讨论法、面向个人的多媒体风格化教学法结合起来。新型的课堂教学,摒弃了教师的“一言堂”,大大增加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时间,使人耳目一新。同时,许多中小学建设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在课堂中进行网上教学成为教育中的新鲜事物,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舞台。

不同的教学活动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用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我把教学活动分为三大类:

一、讲授性教学活动、

二、发现性教学活动

三、合作研讨性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对这三类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一、讲授性教学活动:教师借助于各种多媒体手段,通过讲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技能。这种教学活动更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更多采用课堂讲授法。

在以前,教师备课时所能利用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参以及其他的参考资料。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空前扩展了教师的信息源,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直接获得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使用各种多媒体百科全书光盘,获得图、文、声并茂的教学资料;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或者直接访问数字图书馆中的内容,比如中国期刊网;浏览万维网上的各种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教师还可以选择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教师也可以利用PowerPio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除了教师直接讲解所提供的信息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多媒体光盘进一步浏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以丰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各种专业网站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计算机还可以作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出现在教学中,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操练型软件或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完成一定的习题,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下一步教学的方向。可以利用大屏幕,当场批改学生的作业。一些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还能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图表说明整个班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分析某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甚至还能给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二、发现性教学活动:教师不是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给学习者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有关的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来形成某些概念,发现一定的原理。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是呈现探索情境,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另外也可以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合作研讨性教学活动:教师首先提出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学生个人或者小组分别准备,组织自己的方案,之后表达自己的答案和思路,其他学生提出评论意见,相互评价、相互启发,促进研讨的深化,最后教师对研讨过程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概括性的理解。合作研讨性教学常常与发现性教学结合起来使用。

合作研讨性教学活动既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网上进行。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如,一幅图片,总是包含着与传递信息有关的因素和无关的因素。而把这两部分区别分开的能力是与学生的年龄和经验有关的。对于一个年龄较小的儿童,或者年龄较大的但是初次接触这一概念的人,一幅过于逼真的视觉材料中大量的无关因素,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学习上的干扰,从而增加了学习的困难。研究表明,逼真程度和学习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条抛物线的关系,高度逼真和不逼真都

不利于学习,只能获得较低的学习量;而中等程度的逼真是最佳的,能获得较高的学习量。教师在设计和选择视觉媒体时,就要尽可能地把对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偏爱统一起来。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我们在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注意力难以持久保持,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颜色鲜艳的幻灯和录像,但每次片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解释力求细致,尽量避免抽象的概念。

而随着年龄的增高,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得到发展,经验逐渐丰富,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延长,为他们选择的教学媒体种类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可以增加分析的分量。在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时还要注意形式上的美观性和手法上的创新性。媒体的画面构图要清晰匀称、色彩逼真,字体大小适度及排列适当。在使用手法的设计上,防止单纯的模仿,要有所创新。防止过多地追求情节和画面美,引进不少脱离教学目标的“教学外信息”,造成教学上的干扰因素。

幻灯、投影、实物投影都能提供鲜明、清晰的视觉画面,而在学习过程中,人的视觉感受能力最强,所以这些视觉媒体在教育技术的使用最为普遍。在教学使用过程中着重要引导学生观察投射画面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最大限度地理解画面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画面蕴含的内涵。还要注意对放映节奏的控制,防止因信息量过大而导致刺激强度过大,引起学生的疲劳和产生急躁的情绪而影响有效学习;对画面中的多种视觉要素(比如说光、形、色等)要给以充分的考虑,防止这些要素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保持和转移。

另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校电视设备的发展,电视教学将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教学是视听的结合,有助于课堂讲授中弥补学生直接感性经验的不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性代替经验,如历史教学片等。可以缩小或扩大时间空间,有利于在教学中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认识、理解和思考。例如,利用高速摄影表现物体的运动全过程,利用显微摄影表现微观世界等。还可以充分利用图形、图像、动画、文字、语言、音乐等多种信号来最大限度地展示事实、提供示范、解释原理和推导分析等,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诱发学生参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选择了最佳教学媒体并不完全等于有了最佳的教学效果,而是为了获得真正的最佳效果,我们在设计和应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遵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我们周围,信息无处不有,但是只有我们去注意它时才能被我们所感知。我们在教学媒体设计时应遵循注意规律来控制学生的注意。

当我们确定某种教学活动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为实施这一活动选择何类资源手段,即教学媒体的设计。在进行教学媒体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两个问题: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中,应遵循哪些心理学规律。围绕这两个问题,对教学进行改革。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处理文本、数值、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对它们进行处理,使之集成为一个多媒体综合的交互系统。使用者的要求和回答具有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比一般教材更为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使教学双方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接受和表达教学信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先进教学媒体,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教学人员应成分理解信息技术以及教学媒体的优缺点,在教学中合理应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