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比如,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即“炻度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编辑本段海德的动机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系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 of 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编辑本段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编辑本段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编辑本段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3个:①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②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但是当一个人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时,该行为很可能与其真实态度相对应。如上述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晚会很糟糕,这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态度。③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

编辑本段卡内曼和特威斯基的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去进行因果分析。而要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后者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

编辑本段观点总结

上述这些归因理论都是继承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家”的传统,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果分析的。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D·卡内曼和A·特威斯基(1973)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们不把人看成是“朴素心理学家”,而看成是认知经济学家,在归因上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卡内曼和特威斯基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如某地家庭都有6个孩子,多数是3男3女。问你这3男3女的出生顺序,男男男女女女和女男女男女男哪个可能性大。一般倾向于认为是后者。实际上这两种顺序有同样的可能性。因为3男3女的出生顺序有20种可能,其中类似前者的只有两个,其余18个都是混合型的,混合型有代表性。可得性启发法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如果问你班上哪个同学影响大,那么你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人往往被认为影响大。可得性启发法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这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

自我设障(Self---Hadicapping),又名自我设限、自我妨碍,是低自我概念者表现出的一种心理障碍。西方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国内只有深圳大学的李晓东教授等少数学者在近几年内进行了研究。国外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是Berglas和Jones,其主要表现为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己正常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抗拒与阻碍,它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设障两个方面。

心理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思考问题负面多,经常由于失败唤起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批评,自我贬抑和自我否定。行为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怯于表达与展示自己,行为退缩,通过身体不适或其它方式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自我设障不但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编辑本段定义

关于自我设障的定义有很多,它是一种行为策略,可以影响到对自我的认知,中外很多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国学者黄希庭人认为,所谓自我设障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1]。Berglas和Jones[2]将其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

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编辑本段案例

建功30多岁,却已拥有一个不小的公司,事业有成。可是,他却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心理咨询中,他说:“做事的时候,我总是不能当机立断,总把事往后拖。比如,一次我们和一家公司谈某个项目,人家都说对方是个很难搞定的人,但是我们的第一轮谈判很成功,对方也很赏识我。可是该第二轮谈判了,我却开始拖延,找好多理由迟迟不采取行动,不和对方联系,最后还是对方主动联系我们。经过第二轮谈判,终于合作成功。可是,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每次遇到一些重要事情我总会找理由拖延。我这是怎么了?”

建功为什么遇事总拖延呢?心理学上称拖延为“自我设障”。所谓自我设障,就是面临被评价时,为了维护或提高自尊而做出的对成功不利的行为或言辞,给成功预先设置了一个障碍。比如,临近考试了,有些学生不是努力学习而是四处游玩,或者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这都是自我设障的表现。

心理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者把被试分为两组,通过暗示让第一组被试相信他们在测验中很有可能会成功,让第二组被试相信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然后,两组被试同时被告知,实验是为了测试两种新药物在测验成绩上所起的作用,一种药物被认为能促进测验成绩,另一种药物可能会削弱测验成绩。然后,实验者让被试自由选择服用哪一种药物。结果,第二组比第一组更愿意服用可能削弱测验成绩的药物。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第二组被试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宁可服用削弱成绩的药物来自我设障,给可能的失败预备一个“借口”。

编辑本段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普遍希望在失败面前找到借口。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可以接受因为种种内部外部阻碍甚至是懒惰导致的失败,但却无法接受因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不足导致的失败,这与每个人都希望表现出高超的能力是很有关系的。因为懒惰等可以作为外部归因,而不影响社会对我们实际能力的判断,但是因愚笨则会被看作内部归因而极大地影响社会对我们的能力判断。个体使用自我设障的好处在于一旦失败,我们便可将其归因于自己原先设置的障碍,从而避免去直接面对失败,将失败的内部归因转化为外部归因,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也就是说,自我设障的行为能够让个体心安理得地去面对失败,维护自身的评价。另一方面,一旦个体成功了,自我设障又可表明个体没有尽全力就获得了成功,因此也就从侧面证明了个体超群的能力,自然也会获得不少的好评价,达到自我提升的效果。因而,自我呈现、印象管理都会对自我设障产生影响。[1]

编辑本段表现

自我设障是低自我概念者表现出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己正常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抗拒与阻碍,它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设障两个方面。心理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思考问题负面多,经常由于失败唤起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批评,自我贬抑和自我否定。行为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怯于表达与展示自己,行为退缩,通过身体不适或其它方

式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自我设障不但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编辑本段影响因素

影响自我设障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自我概念与自我设障

研究发现,自我概念与个体的自我设障及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高自我概念个体通常心理比较健康,很少自我设障;低自我概念者,自我设障可能性更大①。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或者说,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决定于获得多大成功,还决定于个人怎样解释所获得的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约翰逊(Johnson,1981〕研究发现,低自我概念与不当的归因特征密切联系,低自我概念儿童如果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认为学习同努力程度之间没有关系,而是因自己无能或任务太重,或归因于教师偏见和运气不佳,无论怎样努力,最终都是失败,于是就安于现状(Dweik,1975,Weiner,1977〕。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个体经验赋予积极的含义,很少自我设障;自我概念消极时,个体经验就会与消极的自我评价相联系,容易自我设障。

(二)低自尊与自我设障

斯蒂尔(Steel,1993)等人认为,人们的自尊意识影响人们的自我设障行为。一个人积极特征的启动认识可以减少自我设障的形成。高自尊的人积极特征是突出的,很少为目前的评价情况所忧虑;在进行自尊测试时,往往回想起积极资源,在此情形下,高自尊被试很少会产生自我设障。低自尊的人“是一个谨慎的、保守的、介绍自己时进行自我保护的人”(Baumeister、Hutton&Tice,1989)。可见,低自尊者通常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难时易放弃或未尽全力②,他们更可能会出现自我设障以维护他们的公共形象和他们的自尊(Tice,1991)。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经常对自己的想法持怀疑态度,低估自己的心智,压抑内心真实的感受;即使当初有一些干一番事业的计划,最终为低自尊所阻碍。由于害怕获得低评价,便极力退缩。从而自我设障。低自尊者常否定自己的价值,,常怀疑别人不喜欢他,时常感到受伤害。因此,紧张、自责是家常便饭,许多事情不敢做决定。自觉不值得被爱或受他人尊重,就会作出贬抑自己的行为,例如,接纳别人对自己不合理的对待,结果加深我们对自己的厌恶,并容易离群所居,在此情形下,常自我设障,很少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可见,高自尊的人经常是快乐的,低自尊的人经常是郁郁寡欢的。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形成的自我设障更多。

(三)不合理信念与自我设障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认为,一个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因为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我们认为,当人们长期持有不合理信念,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自然会自我设障,导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人们经常表现的不合理信念如:绝对化的要求,即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如:“我必须十全十美”,“我必须被每一个人所喜欢”,“每一件事都必须照我所期待或喜欢的方式发生”。当这种要求无法达到时,会自责、焦虑不安,陷入极度的情绪困扰之中。

其次,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表现在对自身和对他人不合理的评价。自己一遇到挫折便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没用的”人,以其中的一、两件事情来概括自己的价值。由此导致自责、自卑、自弃的心理。对别人的过失评价也是如此。他人稍有过失,便认为其很坏。

还有认识上的主观性。即用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别别人的行为反应。如看到有人在皱眉头,认为对方在生我的气,于是,便觉得受了伤,心生反感,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事实上,我们的解释和情绪反应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对。要加以分析、区别,将事实、个人的诠释与情绪加以区分。假如未意识到这一点,容易将自己的感受当成真,导致自我设障。

(四)自我聚焦与自我设障

自我聚焦(Self—focus)(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在特性及感受上)可以导致心情压抑。日本千叶市的神经病与精神病研究中心、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西纪萨克马托(Shinji Sakamoto,1988)③研究结果证明,当心情压抑的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他们比其它非心情压抑者更多意识到他们自己的缺点并体验更多的消极情绪;给本斯(Gibbons,1985)等人实验证明,自我聚焦产生的消极影响,只限于那些心情压抑的被试。情绪低落是心情压抑的主要特征。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心情压抑者往往是孤独内向者,他们由于自我设障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又因缺乏社交能力或缺乏一种所渴望的归属关系,使得自评甚低。这类人情绪低落,他们相对缺乏社会支持,容易自我设障④。

我们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也发现,自我聚焦导致心情压抑者往往是有心理疾患的人。Pyszczynski等人(1987)研究发现:非心情压抑者认为,与他人相比,他们不大可能遇到消极的事情;而心情压抑者则认为,与他人相比,他们同样有可能遇到消极事件。所以,自我聚焦程度越高,对心情压抑者产生的影响就越大,自我设障的可能性越高。

(五)消极评价与自我设障

面对评价忧虑时,人们由心理紧张引发的为自己创设的不利条件以及不充分准备容易导致自我设障(Jones&Berglas,1978)⑤。研究发现,经常受到批评、指责等消极评价的人,会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如果儿童拥有一个苛刻的“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等),就会受到否定的酬赏,如爱的剥夺或其它的惩罚等,结果倾向于形成否定的自我,出现自我设障;此外,重要他人脱离儿童实际,对他们期望值过高,真实我与理想我差距大,儿童难以达到成功(W.James1892)易自我否定。

消极的自我评价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哈特等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外貌产生了不合格的感觉,觉得它对自己和同伴都重要,那么会导致同伴支持的缺乏,导致抑郁情绪;如果感到学业不良和行为失当,则会导致父母支持的缺乏,易产生抑郁情绪。消极的感受会抑制人们的想法,囿限人们的思维与行为,使人们自认不如别人,从而自我设障。

编辑本段矫正

自我设障不仅影响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还影响心理健康,有碍人们对正常生活的适应能力。根据上述原因,我们认为,矫正自我设障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正确归因,培养健康的自我概念

人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于不同的原因,将影响自我设障,在成功的归因中,学习者将成功归之于内部稳定的原因(如能力)时,能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稳定地归因决定着未来成功的希望(可能性)。如果学习者将成功归之于外部稳定的因素(如任务容易),可能会降低期望,由此引起的感受和导致的影响不利于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

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再归因训练,将有助于增强其未来成就动机水平,提高学生对未来学习成功的期望,引起学生情绪反应方面的积极变化,改变自我概念,减少自我设障。如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不充分准备和缺乏努力,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儿童在面对失败时的坚持性。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创设情境使他获得成功,使个体的潜能转化为真正的成就。帮助个体提高成就动机水平和自信心。经常给学生灌输这样的观念和语言暗示,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成功和失败,他们必然对成功作出归因。他们对自己学习成功是如何归因的?在自我归因过程中有什么特点?了解这些,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培养自我概念,避免自我设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健康的自尊

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自我肯定及信赖的方式。自尊的生存价值在今天尤为重要,健康的自尊能使自己适度坚持自己的想法、欲求及需要;学习欣赏自己的行为,正确评价自己;为此,要求低自尊者首先要了解现在的感觉,希望自己做何改变。然后制订计划,实施行动。如果我们尊重自己和接纳自己,我们的举止也会去强化这项事实,而要求别人善待自己。例如学习与自己为友,做了错事,不会自责不已,不否决事实,不逃避责任,而是分析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我们必须追求获得价值感,才能活得好;我们必须懂得欣赏自己的行为,并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行为方能适当。

自尊是意识的免疫系统,它赐予我们坚定和力量,使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有信心,最后期待自己的耕耘有所收获。它与健康的免疫系统一样,虽然无法保证使人永不生病,但却能增强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及复原力。同理,健康的自尊亦不能使我们在逆境中永不受焦虑或沮丧的侵扰,但却能使我们坚持地去面对并跨越逆境。高自尊的人当然也会被困境击倒,然而他们很快能重整旗鼓。

(三)挑战不合理信念

人们持有不合理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设障,往往妨碍心理与行为的恰当反应。这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和行为,促使其价值取向的改变。为此,首先要检验他们所具有的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如是否对自己进行绝对性认知和自行揣测别人的心意来反映?在描述情境时,是否夸大其词或在没有证据时就预测未来?这些不合理信念是怎样困扰情绪和行为的?自己又是如何固守这些信念的;经过分析,使之认识到他们的自我设障并非来自某事件或情境,而是来自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学会与自己的不正确结论对质,澄清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同时,

不妨寻找一些替代的观点,做到明确具体,然后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掌握合理逻辑的思考方法,加强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训练,减少自我挫折,是避免自我设障的重要方面。

(四)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心情压抑者的想法往往笼统,以偏概全,难免得出错误结论而自我设障。为此,应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当心情压抑时,利用自己的支持系统,向亲人或朋友倾诉内心的感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不至于夸大自己的忧虑之事。最好、最科学的支持系统当属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如果能与心理咨询专家取得联系,是最佳的选择。同时,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与人交往,扩展自己的思维;还要学会善待自己和奖赏自己。善待自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善待方法,如回忆能给自己带来欢乐的事情和成功的经验,做自己喜欢的事等。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自我支持环境,帮助自己朝希望的方向转变。

(五)改善重要他人态度

一个人自我设障的形成,深受社会教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采取赞赏、奖励、高期望、宽容的态度教育孩子,他们的自我概念就高,能肯定与接纳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很少自我设障。此外,师生关系也影响自我设障。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则影响着教师的评价。教师如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会比以消极的态度能使他们的学业成绩改善更快,自我设障行为会有所改善。

个体自我设障的形成,还在于重要他人不恰当的社会比较。个人自我评价的标准设立的依据是重要他人的多次强化而内化为自己信念的。儿童通常依自我的行为是否比得上他人设立的标准,用自我肯定和自我批判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而确立的。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对儿童达到或超过为其提供标准的行为表示喜悦,而对未达到标准的行为表示失望。比较中,成人往往忽视个体差异,总是拿孩子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比,使孩子总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儿童就根据他人反应形成了不恰当的自我评价标准。儿童就是在这种不恰当的比较中,形成自我设障。因此,改变重要他人的评价标准,帮助个体根据过去成绩建立自己的努力目标,让学生在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机会就多,对自己就会有信心。如果现在的努力有明显的效果,就会增加对自己的期望,避免自我设障。同时,要使学生正确的社会比较得到长期泛化的支持,辩证地看待自我,增强主体调节能力,还要创设情境进行行为演练。如改变重要他人的观念,对其进行接纳、共情、尊重、鼓励等方面的培养,改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发挥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就会减少自我设障。

(六)强化自我肯定训练

研究发现,自我肯定经验能降低自我设障的动机和倾向(Charles E·Kimble等人)⑥。自我肯定使一个人积极的特征更加明显,当一个人专注于成功的经验时,很难同时去想失败的经验。一个人的自我肯定特质很少受其他人的影响,如果人们被允许表达他们自己的积极特征,则很少自我设障(Steel,1975),并且能承受对他们胜任或能力的评价;即使不良经历唤醒

的被试在描述他们的特征时,他们也能肯定自己。

要使人们具备自我肯定这一特质,就必须进行自我肯定训练;首先进行认知训练。针对人们不恰当的思考模式和自我设障内容,请自我设障者描述问题情境,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然后帮助他澄清问题,确认认知目标,练习应变思考能力。其次,行为演练。多用角色扮演,使情境更加逼真,增加其同理心。练习时,应先从容易的行为开始,然后以渐进的方式逐步练习较困难或较复杂的行为。每次练习后给予行为正强化。同时,还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基本权利,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坚持自己的权利,并进行练习。

自我肯定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就会具备自我肯定观念与行为,避免自我设障。[2]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败归因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海德。指出一个人取得成功或失败时,把行为的原因或者归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人内部。在海德研究的基础上,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三维度六因素。后者的成败归因理论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是我们需要重要备考点之一,可作为单选题也可是材料分析题。在本文中,将带领大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维纳三维度分别是内部与外部归因、稳定与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和不可控归因;六因素分别是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在这里需要我们重点掌握的是六因素中的前四个。在考试过程中有三种类型,单选题我们要能够把前四个因素和三个维度对应起来。例:①能力三维度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或者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是哪个因素 ------能力;②小明认为这次考试之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因为题目简单,请问小明把成功归因与什么因素-------任务难度;③材料分析的形式通过案例的描述后让我们回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根据以上考点我们需要掌握一下概念: 1. 内外性维度: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的因素,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的力量决定的,是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有个体外部的力量决定的,是外部原因。 2. 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能力、任务难度等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不稳定的。 3.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别人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北师大社会心理学课件翻译-第3章-归因-下-陈晓上课讲义

三.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 1.概念 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高估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低估控制行动者行为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比如:我们更喜欢将别人的行为归为他们的内部因素,而不他们所处的环境。 一致性偏差:从别人的可见的行为中推断别人的人格因素的倾向,即使这样的推断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存在着其它可能造成行为的原因。 比如:我们更喜欢把他人的行为归于比有根据的,更多的内部原因。 2.实验证据: Jones and Harris(1967) 书写小短文的研究:评估对Castro的真实态度 参与者被要求读学生写的小短文 这些短文既不是反Castro的(社会期望的态度),也不是赞成Castro的(社会不期望的态度)组1:被试被告诉说作者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来写; 组2:被试被告诉说作者不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 要求被试对作者对待Castro的真实的态度进行评定,从10(极度反对)到70(极度支持) 被试倾向于推测作者的态度与短文一致,即使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 他们似乎对环境考虑得很少(可以自由选择或是不可以选择:在美国反Castro的运动),而对作者的内在考虑得更多。 Ross等(1977)对Stanford学生的“问答比赛”的研究: 被试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每一组中的被试被随机的指定为提问者和回答者。在控制组,实验者给了提问者十个问题去问回答者; 在实验组,提问者被要求创造十个很难的问题,从百科全书中,去问回答者。 在“问答比赛”后,四组不同的被试被要求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伙伴的,相对于别的Stanford 的学生的智商,作出评价。 Control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4.1 52.5 Contestant 47.0 50.3 Experiment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3.5 50.6 Contestant 41.3 66.8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归因理论中的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那么什么是归因,都有哪些内容,他的作用是什么?首先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一、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活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对人的行为结果作原因推论的一个研完领域。归因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是许多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不断探索的结果。弗里茨·海德、内德·琼斯、基恩·戴维斯、凯利、伯铂德,韦纳等人时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展对归因理论和归因应用研究将时我国的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起到推大促进作用。 二、重要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十分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海德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做出原因分析。(他还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环境。)

心理学 归因

首先你先回答: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人格的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气质的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的特征包括:态度型、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能力种类分为:一般和特殊能力、模仿和创造能力、流体和晶体能力、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 然后从心理学对人格的学习和了解,分析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还有什么样的能力。以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刚刚学过,希望对你有用。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把成果与失败的归因分成了四种可能性,其中稳定的有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有努力和机遇;按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划分,内部因素有能力和努力,外部因素有任务难度和机遇。一个高成就者在归因时,归因于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所以取了成功,或者是由于能力和机遇取得成功,也可以是能力和任务难度恰当所以成功,不要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就好了。 我对归因理论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有意无意的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做出解释。然而无论找到的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对原因的解释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它都影响了我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所谓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在没有接触归因理论时,我真的不知原来自己经常做的一件最不经意的事,却能成为一门精深的学问。举个例子,为什么最近在物理课上总是精力不集中呢?对“为什么在物理课上精力不集中”寻找原 因的过程就是归因过程。归因过程的科学定义是,人们根据一种行为或事件的结果而寻求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可见,归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我们知道,需要对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然而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常常是不明确的,再加上归因个体的特点、生活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也很是复杂了。就如上面的例子,答案可能有:“我很笨,不能学会这部分内容”;“由于贪玩,课上总是思想开小差”;“近期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前一阵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闹情绪”······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几页纸都举不完。心理学家们虽然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和模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类所有的归因现象。因此由各种不同的观点、学说和模型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理论,称为归因认知过程论。再深入一下,对上面的例子,如果把原因归结为“我笨”,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伤害,可能出现颓废、沮丧等情感体验,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认为是“我贪玩,没有努力”,他只要意识到了这个原因,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贪玩,并且比从前倍加努力的学习,反而对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可见,对同一结果,人们会作出不同的归因,并会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这一部分,不仅仅停留在找到原因,是由寻找原因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也就是产生了归因效果。所谓归因效果论就是关于

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 一、学习的机制 (一)联想 (二)强化 (三)模仿:奖赏是正强化,惩罚是负强化。 二、社会交换论: 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G.Homans)相互联系的普遍命题上: (一)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二)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三)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四)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五)侵犯—赞同命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意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变得更有价值。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与美国学者詹姆斯(W.james)和米德(M.Mead)始于20世纪30年代。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有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与个体与他人互动,而不是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是个体能觉察到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它们受法律、道德及习俗的控制而被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足。在被压抑的本能与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能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 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弗洛伊德假定,力必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性本能从幼儿时期就以口唇性欲、肛门性欲等形式存在,其发展呈定式化,如果正常发展状态受阻则可能会产生性倒错状态,如同性恋、暴露癖等。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个体初级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这是快乐原则。在婴儿期表现尤为突出。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与冲动,适应现实,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是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前者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后者指向毁灭,是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 有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学家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Heider,1958)。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外部环境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是个人内部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后来,罗特(Rotter,1966)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败都归因为他人的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承担责任。 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Weiner,1974,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如表12-2所示的归因模式。 表12-2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归因理论

动机理论编辑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韦纳理论编辑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 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6 成功源于合理归因-----心理学说课稿

《成功源于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成功源于合理归因》,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心得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1 心理学内容分析 一个人把他(她)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她)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维纳的观点,他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即: 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 失败归因: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成功归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 失败归因: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习 失败归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于减轻任务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运气好——侥幸 失败归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 教育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3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2 难点:学生如何应用合理归因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归因理论案例

案例一 这是一节五年级的体育课,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是50米快速跑。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了男女各两组进行分组练习,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练习前提出了要求,即男女两对中没有战胜各自对手的,要做立卧撑五个。练习的一开始学生还为了比赛中胜负争论,如谁抢跑了,谁跑的时候脚踩线了等等,练习了几次后,学生的劲头出现不协调的因素,“老师,太不公平了,我要求换人。”寻声望去,一名男生指着身旁的同学叫嚷着,一脸的懊丧,他的叫嚷得到全班大多数“失败者”的附和,原来与一同跑的是校田径队的集训队员,他虽几经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自信心不免受到不小的打击。教师问道:“你认为与谁比,公平?”“我要和他比”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迅速作出了回答与选择,指着身后一名小胖子并脸上带着一丝“坏笑”,于是“失败者们”纷纷提出换人要求,一时间就乱作了一团,教师很快使学生安定了下来,对学生们说了这么一席话。“如果是比赛,你能因为对手的强大而要求调换对手或者是拒绝比赛吗?”“不能”。学生的回答是坚决的。“什么是虽败犹荣?相信大家都懂,能与强者同场竞技是一种荣耀,什么是强者,就是困难面前不低头,永不言败,即使明知是失败的结果,也要冲上去与之争个高低,这才是强者。”听完老师的话那些要求换对手的学生不在言语了,只是接下来的练习更具竞争性。那名学生又一次输了,他一边做立卧撑一边在说:“我就不信赢不了你”。…… 案例二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情激奋,被说的一脸无奈,好不懊丧,欲说无话。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戏中这组学生输了,原因是该组中的一名组员是全班中跑得最慢的。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接力比赛中获胜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就参加了刚才有矛盾的那组学生的讨论。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组里拥有个“超级跑得慢的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其换掉就能获胜;有的侧不然,认为失败的因素是组里的同学不团结,配合不默契所致;教师对于持这一观点的同学给于了肯定,同时还给同学讲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同学们听后大喜迅速作出反应。游戏重新开始,结果出来,出乎其他各组所料,拥有全班“超级跑得慢的人”的小组居然获得了第一名,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在总结讲评中揭示了其中的谜底:首先引导各组观察着一组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这组人的排队的顺序和一开始不同了。然后,请该组的成员介绍为什么这样组合,当学生讲到“田忌赛马”时,大家惊呼“哎呀,我们怎么没想到”。最后,教师告诉学生:在集体中要相信自己的同伴,相信同伴和你一样会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全力以赴去奋斗的,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通过这节课后,学生在以后的体育课中比以往显得更团结了,同学与同学的关系更加密切与和谐了,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体育成绩也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 分析: 从上述两个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都是因为学生在课中的竞争中而产生出思想认识上偏差,即成败归因的问题,由于教师及时的引导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自信心非但没有因受到挫折而低落,相反却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其中教师的“导”起到关键作用。

维纳的归因理论1

维纳理论及其应用 对事情进行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维纳将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作为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将以教育、个人成功与失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员训练、心理治疗、挽救邪教痴迷者、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警察工作中,分析一个地区甚至是国家问题为例来具体阐述维纳成就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1教师对学生归因进行及时强化或矫正。 (1)当学生做出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给予正面强化 (2)当学生做出消极归因时,要帮助学生及时加以矫正,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倾向. 2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归因 如果学生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

还会努力迎考;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3 具体应用: 1. 避免能力归因倾向2 客观地认识难度归因倾向3. 充分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4. 防止运气归因倾向5. 给予学生适当的成就期望 6. 善用归因回馈.失败时,应肯定他们的能力。成功时,慎用表扬。 7. 积极进行归因训练(1)强化矫正法2)情景感染法(3)榜样训练法(4)自我控制法 二、在成功失败后的应用 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要学会进行积极地归因。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高→自豪、自尊/ 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失败→缺乏努力→内疚/ 相对的对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消极的归因模式: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 降低对成功的期望→避免或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成功→运气→不在乎/ 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所以努力作为一种不稳定内部的一个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会继续向前。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 1908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 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5. 本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7. 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其中B是行为,P 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个体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时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是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1. 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2.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 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

成就归因

成就归因 归因的定义: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重视对人知觉的研究,认为对人知觉的研究实质就是考察一般人处理有关他人和自己的信息的方式。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个人原因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海德关于环境与个人、外因与内因的归因理论成为后来归因研究的基础。他认为,对人知觉在人际交往上的作用就在于使观察者能预测和控制他人的行为。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K.E.戴维斯1965年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相应推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相应推论。一个人关于行为和行为原因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3个: ①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 ②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但是当一个人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时,该行为很可能与其真实态度相对应。如上述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晚会很糟糕,这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态度。 ③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3)凯利的三度理论 凯利在1973年提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①客观刺激物(存在);②行动者;③所处的关系或情境。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三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三个变量: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统一刺激做相同反应。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反应。 (4)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归因心理

大学生求职中的归因心理研究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试图根据不同的归因过程及其作用,阐明归因的各种原理。最早对归因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F.海德,他认为人类有两类需要,即对周围世界的进行理解和控制的需要。认为通过分析可得知人们行动的原因,并可预言人们如何行动。1972 年,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很有影响的“三维度、四因素理论”,即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分析确定了归因的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进而通过大量分析认为,人们可以为自己或他人的成就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只有少数原因显得特别突出,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韦纳认为归因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一旦先前行为的结果是正确的,人们就可能会力图恢复原有的因果关系,而如果先前的结果是人们不希望的,人们就可能会改变这个结果的原因,以期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所以韦纳认为,对成败的归因在先行条件和成就行为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归因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一行为的启动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由动机到行为再到行为结果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一个或数个被知觉为产生结果的原因,这种归因引起期望水平和情绪体验的变化,进而影响后继行为;后继行为的结果又会再一次被归因,由此而形成循环。如果归因是良性的,即有利于维持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那么这一循环就趋于良性循环;如果归因是不良的,不利于自尊和自信,产生消极情感,形成恶性循环。因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归因的正确与否,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而言,在当代大学生中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学业成绩的发展,而且对指导大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形成合理科学的择业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能在大学生活中运用归因理论建立科学合理、适合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就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的择业心理和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下面我就根据韦纳的“三维度、四因素理论”对大学生在求职中的归因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归因原则。和其他方面的归因一样,大学生求职归因要遵循以下3条基本原则。 1.辩证分析内因和外因对求职的影响从第一个维度分析,可以把影响求职行为及结果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求职者是求职的主体,求职者自身的内部因素,如求职态度、能力、情绪、性格、勤奋、努力等等,是影响求职行为及结果的根本原因;面试考察范围、专业对口、就业培训、家庭条件等外部因素,对求职行为及结果也有影响,有时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多从自身内部找原因。 2.正确认识不可控制的原因和可控制的原因的作用。从第二个维度分析,可以把影响求职行为及结果的原因分为不可控制的原因和可控制的原因。能力、智商(内因)、笔试难度(外因)等,是求职者不可控制的因素;求职态度(内因)、家庭关系的帮助(外因)等,是求职者可以控制的因素。一般说来,不可控制的因素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人的能力、品质、性格等具有可塑性,会因环境和主观努力而改变,但这种改变是缓慢的,需要较长时间。求职归因时,要正确认识不可控制的原因和可控制的原因的作用,既要重视客观事实,又要强调主观努力。求职者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的模仿论。 后来,出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扩大了强化理论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范围和深度。 从学习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欧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多年来采用的视角。学习理论是一种强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原理。20世纪初,学习理论流行,并成为行为主义的基础。后来,赫尔、斯金纳、米勒、多拉德,将其运用到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班杜拉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重大成功。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联结 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二)强化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 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与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又不像社会学习理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简单实惠驱动。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最新6-成功源于合理归因-----心理学说课稿

《成功源于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成功源于合理归因》,我将从教学 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心得等六 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1 心理学内容分析 一个人把他(她)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她)对今后行为 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维纳的观点,他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即: 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 失败归因: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成功归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 失败归因: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习 失败归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于减轻任务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运气好——侥幸 失败归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 教育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3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2 难点:学生如何应用合理归因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比如,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即“炻度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