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乡差距的本质_多面性与政策含义_王德文

城乡差距的本质_多面性与政策含义_王德文

城乡差距的本质_多面性与政策含义_王德文
城乡差距的本质_多面性与政策含义_王德文

中国农村观察2005.3城乡差距的本质、多面性与政策含义X

王德文何宇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国家发改委中国小城镇发展中心)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两部门模型框架探讨了城乡差距的本质、成因、多面性及其政策含义。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缩小,反而越过了改革初始的水平。城乡差距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扭曲、收入分配倾斜与部门间技术进步不平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缩小中国城乡差距的政策空间很大。未来改革的方向、力度和政策效率对其走势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城乡差距市场扭曲城市偏向政策发展战略

城乡差距是影响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在趋势上将继续保持(王德文、蔡,2003a),而且使得中国的改革进入一个关键性的临界点(蔡,2003)。如果不以高度关注的态度着手改革,扭转这种持续扩大的趋势,恶化的城乡关系将威胁到已有的改革成果和社会稳定,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下一步发展目标带来严峻挑战。

认识城乡差距的本质和形成原因是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从城乡差距的多面性,如收入差距、消费差距、要素禀赋差距、社会福利差距等,来强调该问题的严重性,但忽略了采用统一的分析框架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对城乡差距多面性的观察结果也缺乏一致性与相关政策含义的比较,进而对政策调整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本文目的是提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来探讨城乡差距的本质、成因、多面性及其政策含义。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和归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典型事实;第二部分从理论角度讨论城乡差距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第三部分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讨论政策空间和调整方向。

一、城乡差距的典型事实

城乡差距程度与指标选择有很大关系。在统计数据的可得性上,直接衡量城乡差距有三套指标: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两个指标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收入水平分别对应着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消费支出分别对应着城乡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消费水平来自GDP账户的核算资料。

在这三套指标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是可支配收入概念。它不仅包括农户用于生活消费的部分,而且还包括农户未来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部分等。利用收入水平比较会低估城乡差距程

X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科院青年基金和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的课题资助,特此致谢。

度。消费支出统计包括了食品、衣着、居住、家用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它商品及服务等,城乡的统计口径一致,利用消费支出指标比较要好于收入水平指标。但是,消费支出指标没有将城乡居民所享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物价等补贴纳入计算,这个指标也不全面。

消费水平是比较城乡差距程度的一个理想指标。利用来自人口就业统计中的全部职工保险福利费用构成情况表、农业和非农人口统计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以及建设部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统计等(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1997),消费水平统计对城乡居户调查得到的消费支出进行了补充、调整,它在统计口径上不仅包含了原有的消费支出指标内容,而且还包含了城镇居民对集体福利的消费和公费医疗的消费。

表1报告了上述三套指标计算的城乡差距程度。相比之下,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最大,其次是城乡消费支出差距,最小是城乡收入差距。以1978年为起点,按名义价格计算的城乡消费水平、消费支出和收入水平的差距程度分别为2.9:1、2.7:1、2.6:1。2003年,它们分别上升到3.6:1、3.4:1、3.2:1,均超过了1978年的水平。由于按名义价格计算没有剔除物价因素,这种比较结果并不准确。在剔除了物价因素之后,2003年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城乡差距程度分别为3.3:1、2.9:1、2.4: 1,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开始逼近改革初始水平,而城乡实际消费水平差距和实际消费支出差距均超过了改革初始水平。从统计指标的全面性来判断,城乡差距程度已越过了改革初始水平。

表11978~2003年按不同口径计算的城乡相对差距(农村=1)

年份

按当年价格计算

收入水平差距消费支出差距消费水平差距

按不变价格计算

收入水平差距消费支出差距消费水平差距

1978 2.6 2.7 2.9 2.6 2.7 2.9 1979 2.4 2.7 2.7 2.4 2.7 2.9 1980 2.5 2.5 2.8 2.3 2.5 2.8 1981 2.2 2.4 2.8 2.0 2.4 2.9 1982 1.9 2.1 2.6 1.8 2.1 2.7 1983 1.8 2.0 2.5 1.6 2.0 2.5 1984 1.8 2.0 2.3 1.6 2.0 2.4 1985 1.9 2.1 2.3 1.5 2.0 2.2 1986 2.1 2.2 2.4 1.7 2.1 2.3 1987 2.2 2.2 2.6 1.6 2.1 2.4 1988 2.2 2.3 2.8 1.5 2.1 2.5 1989 2.3 2.3 2.8 1.5 2.1 2.5 1990 2.2 2.2 3.0 1.6 2.1 2.6 1991 2.4 2.3 3.1 1.7 2.2 2.7 1992 2.6 2.5 3.3 1.8 2.3 2.9 1993 2.8 2.7 3.5 1.9 2.4 2.9 1994 2.9 2.8 3.5 2.0 2.4 2.8 1995 2.7 2.7 3.4 1.9 2.4 2.8 1996 2.5 2.5 3.1 1.9 2.2 2.5 1997 2.5 2.6 3.1 1.8 2.2 2.5 1998 2.5 2.7 3.3 1.9 2.3 2.6 1999 2.6 2.9 3.5 2.0 2.5 2.8 2000 2.8 3.0 3.6 2.0 2.6 3.0 2001 2.9 3.0 3.6 2.1 2.6 3.1 2002 3.1 3.3 3.5 2.3 2.8 3.2 2003 3.2 3.4 3.6 2.4 2.9 3.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中国统计年鉴6(1993,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城乡差距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两个上升的/V0字型变化格局。三套指标所反映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以实际消费水平比较,第一个/V0字型变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乡差距从1978年到1985年一度缩小,此后再反弹到1978年的水平,前后大约经过了12年。第二个/V0字型变化发生在90年代中期,城乡差距从1993年到1997年逐渐缩小,此后再反弹到1993年的水平,前后只经过了7年时间。第二次变化不仅持续的周期短,并且下降幅度小,使城乡差距保持在高水平上持续扩大。

利用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比较,我们大体上可以观察到城乡差距的时间间隔。按照不变价格比较(见图1),1978~1992年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1989~200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在数值和趋势上非常接近,这说明农民人均纯收入滞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在11年以上。利用实际消费水平比较,1994~2003年的农村数值与1978~1987年的城市数值基本接近,这说明农村比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滞后大约在16年以上。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978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两者相差10.2个百分点;到2003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7.1%、45.6%,两者相差8.5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下降虽然表明城乡生活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两者之间差距仍很显著。

图1城乡居民的名义和实际消费水平相差年份比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中国统计年鉴6(1993,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城乡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改革初期,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得益于农村率先改革所带来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78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5%,是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8.0%的两倍以上。90年代中期城乡收入差距再度缩小,则得益于1994年和1996年的两次粮食提价。1994年到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6.4%,也快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5.8%的增长速度。从1996年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率从9%降到2000年2.1%的最低点,不少地区农民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与此对照,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从1996年的3.9%上升到2003年的9.0%。1996年到200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达到7.5%,后者接近前者的2倍。农民收入增长不快,造成了近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反弹1,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1据5人民日报62004年7月17日报道,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表示,去年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

二、城乡差距的本质:两部门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分析最早可追溯到库兹涅茨(Kuznets,1955)对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关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他的倒U型假说描述一个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长期画卷。在经济增长初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加重。当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收入不平等程度达到顶峰,最为严重。随着人均收入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收入不平等程度才会下降。罗斯托把经济发展划分为传统的、过渡的、起飞、成熟经济、大众高消费五个阶段(Rostow,1960)。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不平等急剧上升过程,相当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剧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此消彼长构成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突出特征(Lewis,1954)。

刘易斯最初提出的两部门模型将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两个部门。在随后的发展经济学分析中,这两个部门通常分别对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经济和工业部门、农村经济和农业部门。假定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农业部门的生存工资水平为工业部门提供储蓄和资本积累创造了条件。只有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之后,工业部门进一步扩张所派生的劳动需求才会诱发两个部门的工资率变化。刘易斯两部门模型后来经过拓展被广泛应用到解释人口迁移和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均衡问题(Ranis and Fei,1961;Todaro,1969;Harris and Todaro,1971; Fields,1974),以及二元经济发展的福利分析(Fields,1979,1987,1993,2005)。舒尔茨(Schultz, 1976)利用印度1916~1919年农业资料质疑了零值农业劳动假说。印度在1918、1919年爆发的流感疾病使得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了6%左右,劳动投入下降导致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了接近4%。如果农业中有剩余劳动力1,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则不会带来作物播种面积下降,但/自然实验0的结果并非如此。借鉴刘易斯两部门模型和边际生产率理论,我们从相对收入差距角度来分析城乡差距的本质和决定因素。

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等于二元经济中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之比,即等式(1):D=Y U/ Y R,E代表相对收入差距,Y U、Y R分别代表城乡人均收入。对等式(1)两边取对数后再全微分,得到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率。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变化率等于城市人均收入增长减去农村人均收入增长,即等式(2):d=g U-g R,d代表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率,g U代表城市人均收入增长率,g R代表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城乡收入增长对城乡差距程度的影响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城市人均收入增长快于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率大于零,城乡差距扩大;第二种是农村人均收入增长快于城市人均收入增长,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率小于零,城乡差距缩小;第三种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相等,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率等于零,城乡差距保持不变。表面上看,只有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等于或大于城市人均收入增长才能遏制和扭转城乡差距,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似乎只属于增长问题范畴,但如果考虑福利因素,它实际上还包含了收入分配问题。

税收和公共服务水平对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把税收和公共服务水平纳入相对收入差距计算,经过税收和福利调整后的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就等于扣除税收与加入福利收入两项之后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如果城乡之间的税收政策和福利收入水平相同,经过调整之后的城乡绝对收入差距程度不变,但相对收入差距程度的变化方向取决于增加项的方向。如果增加项大于零,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程度趋于缩小。如果增加项小于零,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程度趋于扩

1当时,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在25%以上(见S chultz,1976)。

大1。如果城乡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相异,两者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对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程度的影响也越大。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福利收入水平高于农村,而税收水平又小于农村,结果拉大了城乡社会福利总体水平。在提高城市税率和减少城市社会福利供给水平行不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减免农村税率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才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条重要现实途径。

收入分配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直观、易见,而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则比较复杂。收入增长与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果产品和要素市场不存在着扭曲,那么,资源配置结果所带

来的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则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产品和要素存在扭曲,资源配置的扭曲程度和方向对城乡差距程度将带来巨大影响。

我们采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市场扭曲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假定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都采用劳动和资本作为要素投入只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相对价格为P(即设定农业部门产品价格为1),劳均资本存量分别为:k i 、k a ,工资率分别为w i 、w a ,假定两个部门的资本租金均为r,按照要素法分解的人均产值应等于工资率和劳均资本的租金之和,工业部门的人均产值等于w i +rk i 、农业部门的人均产值等于w a +rk a 。如果城乡劳动力不参与资本收益分配,城乡人均收入只来自工资收入,那么,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就等于城乡相对工资差距o,即等式(3):D=w i /w a 。按照边际生产率理论,工资率等于产品价格与边际产量乘积的边际产值。假定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边际产量增长率分别为ei 、ea,相对价格变化率为P,对等式(3)经过数学变化后就得到新的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率等式(5):d=p+e i -e a ,即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率取决于相对价格的变化率、两个部门边际产量的增长率等三个因素。

产品相对价格反映了两大部门之间的贸易条件关系。如果工业产品相对价格上升,交易条件变得对农业部门不利,工农业产品交换的/价格剪刀差0扩大,相对价格变化率大于零,在两个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率也大于零,城乡差距随之扩大。如果农产品价格被人为压低、扭曲程度的比例为A ,工业品价格被人为抬高、扭曲程度的比例为B ,价格扭曲对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为(1+A )/(1-B ),也就是产品市场扭曲程度越大,对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越大。

如果把生产函数简化为只有劳动投入,此时,边际产量就等于劳动生产率。城乡相对收入的变化率就等于相对价格变化和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产品和要素市场不存在扭曲的情况下,两个部门的边际产品和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增长都来自技术进步。由于两个部门在产品特性、生产组织形式和技术创新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两个之间的技术进步差异始终存在。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它与大规模的、集中专业化的工业生产活动有着本质的差别。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较快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扩大了与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距?,结果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发达国家为了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城乡收入不平等现象,通过收入分配渠道将工业部门的部分剩余转移到农业部门,对农民采取收入补贴,以防止农业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出现凋敝,保护本国农民利益。

1

o?

Johnson (2000)认为,从长期趋势看,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均快于工业部门。这需要完善的产品

和要素市场、以及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等方面持续投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对于东亚小农经济和其它发展中国家而言,情况可能并非符合Johnson 的判断。

由于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不大,两者的比例基本相等。

一个简单的例子有助于帮助理解。例如,假定城市人均收入为300元,农村人均收入为100元,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为3:

1。如果城乡税收和福利收入增加项为50元,那么,经过调整后的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为2.3:1。如果城乡税收和福利收入增加项为-50元,那么,经过调整后的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为5.0:1。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体现在劳动力流动和人力资本回报两个方面。按照新古典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均衡配置模型,农业部门的工资率等于城市部门的工资率与就业机会的乘积(Todaro,1969)。如果劳动力市场不存在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因素限制,劳动力流动具有工资均等化效应。按照舒尔茨观点,农业部门不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之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值随之上升1,农业部门的工资率上升。相反,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之后,工业部门的劳均资本存量下降,工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值和工资率随之下降。劳动力部门之间重新配置的结果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一旦城乡劳动力市场被认为分割,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阻,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工资均等化效应就受到钳制。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越大,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也就越大。

考虑到劳动力质量差异,在计算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时必须剔除补偿人力资本部分,才能评价劳动力市场扭曲所造成的影响。由于城市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大于农村劳动力,经过人力资本调整之后城乡相对差距一般要小于未调整的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程度和回报率高低决定了调整幅度。城市部门的人力资本和回报率越高,调整幅度也就越大。虽然观察到的人力资本水平是一个静态结果,人力资本因素所对应的城乡差距部分是劳动力市场正常运作的结果,无可厚非,但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则来自个人与公共的人力资本投资。如果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政策长期偏向城市,那么,由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扭曲所带来的收入差距部分也应看成是城乡差距的一部分。通常,由于劳动力市场扭曲,人力资本在两个部门之间的回报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资本市场扭曲是通过资本收益分配、农村资金外流和部门偏向的技术进步来对城乡差距施加影响。如果城乡居民参与资本收益分配,城乡人均收入就等于工资率与资本收益之和,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就等于两者之间的比例。两个部门之间的人均资本差距越大,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也越大。即使城乡居民不参与资本收益分配,投资政策和收入再分配政策也会对城乡差距造成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扭曲的资本市场将农业剩余和农村资金转入到城市工业部门,农村资金净外流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削弱了农民收入增长。同时,新的资本品包含了新技术、新工艺等技术进步要素,对工业部门的投资倾斜也加快了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另一方面,收入再分配政策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o对城市倾斜,造成了城乡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显著差异。

归纳起来,城乡差距本质上是资源配置扭曲、收入分配倾斜与部门间技术进步不平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配置扭曲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劳动力流动、农村资金外流等方式对城乡差距施加影响。城市偏向政策导致公共物品投资对城市倾斜,加剧了城乡社会福利收益之间的差距。技术进步不平衡导致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从而使得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始终存在。

三、城乡差距的实证分析

以1978年为参照时点,我们可以从价格剪刀差、劳动生产率、资源禀赋、税收和社会福利水平等方面来考察它们对城乡差距所带来的影响,以此来判定它们哪些属于扩大城乡差距的消极因素、哪些属于缩小城乡差距的积极因素。这种比较对寻找解决缩小城乡差距的途径有非常现实的政策含义。

1o

实际上,对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投资可以看成是公共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再生产的一部分。这时,收入再分配

政策与资源配置政策就合二为一。

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理论假定要素之间相互替代,如果农业部门的资本增加,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资本替代保持农业产出不变。

价格剪刀差不再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是衡量工农业产品贸易条件的重要指标。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反映了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农民货币收入的影响。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反映了农村市场工业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以及对农民货币支出的影响。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的变化趋势表明(见图2),农产品收购价格在大多数年份比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大,按照不变价计算的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从1978年100%的初始水平下降到目前66%左右,相对价格的总体水平下降具有缩小城乡差距的效应。但农村工业品相对价格在1988年到1993年、1996年到2003年上升,对这两个阶段的城乡差距反弹扩大也有一定影响。

图21978~2003年工农产品交换价格变化

注:由于数据可得性问题,2001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为农村食品零售价格指数,2002、2003年农产品收入价格指数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001~2003年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中国统计年鉴6(2001,2002,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利用GDP中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和分产业就业统计,可以计算出农业劳动生产率(GDP统计中的第一产业即农业)、第二产业劳动力生产率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即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除以两个产业的加总就业人数)。设定第二产业或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00,就可以计算历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见图3)。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理论分析指明,劳动力流动具有缩小城乡劳动力工资率差距的均等化效应。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的,劳动力会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最后达到两个部门的生产率相等。但如果劳动力市场存在扭曲,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流动困难,两个部门之间的生产率差异通过工资率等形式反映到收入上来,结果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

图3显示,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2%~23%、非农产业的16%~26%。从趋势上看,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呈两个倒/V0字格局,刚好与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格局相反。也就是讲,当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上升时,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缩小,而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扩大。两个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相对差距比城乡相对收入水平或相对消费水平的差距还大。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不畅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扭曲和城市偏向的投资政策加剧了城市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城乡劳动力的人均物质资本拥有量差异进一步扩大。城市工业部门的资本密度上升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生产率,也加快了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和资本市场扭曲的情况下,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受到了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缘此而扩大。

图31978~2003年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中国统计年鉴6(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Johnson(2000)认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用来反映了城乡劳动力的人均资本拥有量差距。他利用5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6分析了1998年城乡劳动力人均拥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城市国有企业职工人均为16329元、城市集体企业职工人均为5063元,农村集体企业(主要为乡镇企业)劳动力人均为2584元,国有企业职工人均拥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约是农村劳动力的6.5倍。采用同样方法计算,到2003年,城市国有企业职工人均为31504元、城市集体企业职工人均为14557元,农村集体企业劳动力人均为4829元,国有企业职工人均拥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是农村劳动力的6.5倍,没有改变。由于乡镇企业大多数是非农企业,上述比较低估了城乡劳动力的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差距。

利用5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年鉴6中农户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和5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6中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经过劳动力数量调整后得到的劳均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是反映城乡劳动力资本拥有量差距的一个较好指标。1985年,农户劳均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为330元,工业企业劳均年末固定资产为8008元,后者是前者的24倍。到2003年,农户劳均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为2328元,工业企业劳均年末固定资产为113145元,后者是前者的49倍(见表2)。城乡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差距持续扩大,是投资倾斜政策和资本市场扭曲的双重结果。由于直接的或间接的收入转移,迫使相当大部分的农民收入从农村流出,转入公共部门和城市部门,这种隐含的税收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净收益和农业投资收益,从而诱发了农村资金进一步外流。据估计,1978年到2000年,通过农村信用社累计资金外流总额从121亿元上升到4640亿元,90年代农村资金的外流规模和速度要远远大于80年代(王德文、蔡,2003b)。

15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6报告了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但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6中没有农户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

了统计口径一致,本文采用固定资产原值进行比较。

表21985~2003年城乡劳动力的人均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比较

年份

农户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户均(元)劳均(元)

工业企业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总计(亿元)劳均(元)

工业企业劳均

/农户劳均

19857933306686800824

19868513547921882125

19879093799158980326

19881033430106411101426

19891126469124741303628

19901258524143901483828

19911497624171561724828

19921644685199631953529

19931950813258182466630

19942348978334423103932

199527741156449894092535

199636051502520274756532

199738971624595705534734

199839711655648326954042

199940451686718477929347

200046771949786468813145

200148842035862939661147

2002522121769388810254947

20035586232810555711314549注:农户户均劳动力历年大约在2.4左右。工业企业就业数量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之和。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年鉴6(历年),5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6(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发挥了一定作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有三个方面重要影响:一是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二是流动性和非农就业的工资水平,三是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Johnsan,2000)。人口普查和抽查资料显示(见表3),1982年到2000年,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4.8年上升到6.8年,非农产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6年上升到10.2年,两者之间差距由同期的3.8年下降到3.4年。文盲率指标也反映了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缩小趋势。1982年到2000年,农村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从37.7%下降到11.6%,城镇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从17.6%下降到5.2%,两者之间差距由同期的20.1%下降到6.4%。

表3城乡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比较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农业(1)非农产业(2)(2)-(1)

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

农村(3)城镇(4)(3)-(4)

1982 4.88.6 3.837.717.620.1 1990 5.89.5 3.726.312.014.3 1995 6.39.7 3.423.510.513.0 2000 6.810.2 3.411.6 5.2 6.4

注:(1)赋值不识字为0、小学为6、初中为9、高中中专为12、大专以上为16,对不同受教育年限的劳动力加权计算得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2)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对1982年、1995年文盲率进行了调整,保持与其它年份的一致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6(1985年),5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6(1997),5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6 (1993),5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6(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但是,上述贡献非常有限。一方面,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差距下降幅度只有0.4年,对收入收益的贡献小。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在3.5%~ 5.5%左右(Yang,1997,2004;Li and Zhang,1998),如果农业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4年,这能够削减城乡收入差距大约15%~20%(Johnson,2000),因此,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差距实际下降幅度对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只有1%左右。另一方面,虽然城市比农村的教育回报率高,但城市劳动力市场

分割也降低了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这两方面因素限制了人力资本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潜在贡献。

从收入分配政策角度看,税收政策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对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有重要影响。中国几乎是全球唯一实行农业税的国家。其它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般对城乡采取统一的收入税制或增值税制。随着税收来源拓宽和税收规模扩大,我国农业各税(包括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占国家税收总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5.5%降到2003年4.4%,但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从1980年中期以来却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农业的税收负担在不断加重(见图4)。

通常所讲的农业税只包括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三项。从1999年开始,5中国统计年鉴6提供了分细项的税收项目,三项合计的农业税额由1999年295亿元上升2003年428亿元,占国家税收总额比重由2.8%下降到2.1%,但占农业增加值比重却由2.0%上升到2.5%。按政策规定,农业税收比例一般不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000年安徽省率先实行改革方案将农业税率提高到7%,同时取消了过去的乡村统筹、教育集资、义务工和积累工等项目。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农业税属于地方财政收入。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不少地方政府采取层层加码的方式保障农业税征收,农民除了缴纳/皇粮国税0外,还需要缴纳各种摊派、集资等费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农民负担中,最严重的是各种/乱集资、乱摊派0,根据实地调查推算,这类负担合计大约在1500亿元以上,加上农业税收的农民负担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相当于农村人均多支出260元。相比之下,城市居民中除了高收入阶层需要交纳收入税外,一般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没有税收负担和其它负担。考虑税收因素之后,城乡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更大。

图41978~2003年农业各税比重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中国统计年鉴6(2000,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城乡卫生医疗发展非常不均衡。随着医疗改革,城乡每千人的医疗床位数均有所下降,但两者差距并没有缩小,说明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见表4)。虽然农村每千人医护人员数量有所上升,但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瓦解之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大多被私人承包或者是个体诊所,这些单位不仅医疗服务质量差,而且完全按照市场行为收费,失去了合作医疗的性质。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5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6。时至今日,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状况进展不大,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也处在试点阶段。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还严重,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分别为6.4%、7.5%,农村比城市高出1.1个百分点。然而,城市目前基本建立了覆盖所有劳动力的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只在部分发达地区进行改革试点,农村养老仍然依

靠家庭支持为主。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覆盖率很低,2002年参保人数只有5461.8万人,相当于农村劳动力总量48526.9万人的11.3%,覆盖对象主要是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村的城镇人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在发达省份推开,如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等省。

我们可以将上述影响因素归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城乡收入创造活动,如相对价格、劳动生产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另一类影响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如税收、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等。从收入创造活动的影响因素看,相对价格变化总体下降趋势和农村人力资本上升趋势对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下降和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差距扩大对城乡差距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从福利水平的影响因素看,农业税收比重上升对农村居民福利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则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

表41978~2003年城乡每千人的医疗床位数和医护人员数比较

年份

床位数(张)

城市农村乡镇卫生院

医护人员数(人)

城市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1978 4.2 1.4 6.6 1.7

1980 4.0 1.5 6.9 1.9

1985 3.8 1.60.86 6.7 2.1 1.09 1.55

1989 4.5 1.57.2 2.0

1990 4.6 1.50.817.2 2.00.99 1.38

1991 4.6 1.57.3 2.0

1992 4.7 1.47.3 2.0 1.41

1993 4.8 1.47.3 2.0 1.47

1994 5.0 1.37.6 1.9

1995 4.9 1.30.817.6 1.9 1.17 1.48

1996 4.8 1.37.3 1.9

1997 4.7 1.37.1 1.9

1998 4.5 1.3 6.8 1.9

1999 4.3 1.30.80 6.5 2.0 1.27 1.45

2000 4.2 1.30.80 6.2 2.0 1.28 1.44

2001 4.1 1.30.81 6.0 2.1 1.28 1.41

20020.74 1.28

2003 4.1 1.3 5.4 1.9

注:城市和农村数据根据市和县的数据计算得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数据来自卫生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6,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卫生部,5中国卫生统计提要6(199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页。

四、政策空间和调整方向

通过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总结,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都主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抛弃过去的先增长后分配模式,转向选择增长与公平并重模式(吉利斯等,1998),即通过重新调整发展战略扭转伴随经济增长所出现的收入不均等加剧现象。这种思想反映在城乡两个部门发展上,就是要放弃不平衡发展战略,选择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平衡发展战略或协调发展战略。实际上,这种选择需要对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重新定位,以便让所有国民均能够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从过去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向比较优势战略转变。这种转变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基础,也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居民并没有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经济增长成果,要素市场扭曲和城市偏向政策造成了城乡差距已经越过了改革的初始水平。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在坚定地推行比

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市场扭曲和城市利益集团对发展和改革政策形成的影响,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来矫正城市利益偏向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从变化趋势上,影响城乡差距的两类因素提供了不同的政策可能性。从收入创造活动的影响因素看,相对价格变化的政策空间较小,而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政策空间较大。从福利水平的影响因素看,税收政策和公共物品投资等政策的空间也很大。总体上看,这意味着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操作空间很大。如何将这些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则取决于改革的力度、方向和政策运作效率。具体来讲,缩小城乡差距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如下:

(一)价格政策。中国产品市场的价格改革已经完成,产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高,产品价格也由供求来决定。因此,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工农产品的相对价格空间有限。尤其是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贸易自由化也对国内价格起到封顶和平抑作用。不过,调整工农产品相对价格仍有一定的余地。例如,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资料部门的效率和增加供给来降低农业投入品的价格等。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中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正在进展之中,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仍然较低。加快劳动力市场发育不仅能够矫正资源配置扭曲、推进经济增长,而且还能够增加农户的非农收入、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显著,这应该是今后政策的着力点之一。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重点应该从户籍制度转向就业制度、城市社会福利制度和城市管理体制,建立新型的开放的城市管理体制,消除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所面临的体制、政策等限制因素,吸引农村劳动力从流动状态变成城市永久市民、居住者和建设者。

(三)金融投资政策。农村金融体制也是一个改革非常滞后的领域。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农村信用社虽然是农村金融供给的主导力量,但已经不是合作金融体制,需要采取因地制宜方针对其进行全面改革,探索建立一个由多样化金融机构组成的、既互相竞争又各有特色的整体系统,满足农村不同用户的金融需求,解决农村资金外流、农户和乡镇企业获得金融服务难等突出问题。同时,国家应该纠正对国有企业和城市部门的投资偏向,真正地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和推广、农业风险保障等方面投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人力资本是影响着城乡劳动力收入创造活动的长期因素。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生产部门,公共教育投资在兼顾保持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平衡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防止农村儿童辍学现象反弹,在免除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此项政策作为消除城乡差距的措施逐步扩大到其它县和市,从而把义务教育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教育。

(五)农业税收政策。农业税收政策对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有长期影响。据2005年1月31日5望新闻周刊6报导,从2005年开始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免除农业税,中国农业宣告进入了/无税时代0。实际上,它的免除范围只是农业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三项。用2003年三项428亿元除以当年7.7亿农村人口,人均税负为56元。由于还有部分省份没有实施这项政策, 2005年全国人均实际减免幅度要小于这个数字。当然,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国家应该在全国范围实行农业税费全面免除政策。同时,逐步采取收入转移支付政策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六)社会保障政策。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支撑,是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条件。由于农村医疗、养老和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政策在这方面操作的空间很大。在整合享有的财政资源基础上,农村可以率先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对贫困人口和失业人员提供最低收入支持。其次,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

投入和农民合理交费,建立农村/大病统筹0医疗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0和/看不起病0问题。最后,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完成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参考文献

112蔡:5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6,5中国社会科学62003年第5期。

122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5中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方法6,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

132国家统计局:5中国统计年鉴6(1993,2000-2004),5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6(1985年),5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6 (1997),5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6(1993),5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6(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142吉利斯、波金斯、罗默、斯诺德格拉斯:5发展经济学6(第四版,黄卫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52王德文、蔡:5如何避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6,5农业经济问题62003年第2期。

162王德文、蔡:5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农民增收6,5中国农村观察62003年第4期。

172卫生部:5中国卫生统计提要6(199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页。

182Fields,G.S.,1975.Rural-urban m i gration,urban unemployment and underemployment,and j ob-search activity in LD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165-187.

192Fields,G.S.,1979.A w elfare economic analysis of growth and dis tribution in the du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2Fields,G.S.,1987.M easuring inequality change in an economy w ith incom e grow 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6,357 -374.

1112Fields,G.S.,1993.Inequality in dual economy models.Economic Journal,103(S eptember),1228-1235.

1122Fields,G.S.,2005.A welfare econom ic anal ysis of labor market policies in the Harris-Todaro model.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76,127-146.

1132Harris,J.,and M.T odaro,1970.M igration,unemploym ent and devel 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 s.Ameri can Economic Review 40,126-142.

1142Johnson,D.G,2000.Reduc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Paper no.00-07,Offi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search, T 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152Kuznets,S.,1955.Economic grow th and income i n 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ashville),45(1),1-28.

1162Lew i s,W.Author.1954.E conomic development w 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 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 al Stud-ies,22,2:139-91.

1172Li,Tianyou an d Zhang,Junsen,1998.Returns to education under collective and household farming i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vol.56,307-335.

1182Rostow,Walt Whitman,1960.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 th:A Non-Communist M anifesto,Cambridge Un i versity Press. 1192Ranis,Gustav and John C.H.Fei,1961.A theory of econom i 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533-565.

1202T odaro,M.P.,1969.A model of labor mi gration and urban unempl 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 arch,138-148.

1212S chultz,Theodore,1976.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U 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22Yang,D.T.,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8780067.html,cation in production:measuring labor quality and management.Ameri 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9,No.3,764-772.

1232Schul tz,Theodore,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8780067.html,cation an d al locative effici ency:household incom e grow th during rural reforms in C hi na.Journal of Developm ent Economics,Vol.73,No.1,pp.1-487.

(责任编辑:秦理)

MAIN C ONTENTS

Research on /Market +Farmer 0:New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 -tics Cao Liqun and Zhouliqun (2)

,,,,,,,,,,,,,,,,,,,,,,,,,,,After the collapse of People .s Commune,farm ers gained the rig hts to sell the products.The con -g lomeration effect attracted the ex changes converg ed to some certain places.These places w ere the pr-i mal farm product markets.These markets w ere limited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regions.Only after some counterm easures w ere taken by local governments,the market pow er w as enhanced and labour div ision w as deepen.Specialized farmers established new relations on the market.As a result,/market +farmer 0,a new organization mode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ame into being.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Vertical Integrating and Farmer .s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o the Farmer .s Income Du Yintang (9),,,,,,,,,,,,,,,,,,,,,,,,,,,Low commercialization level,low vertical integ ration level,low processing level,and low organ-i

zational level,are 4major factors limited farmer .s income grow th.In past years,the government pro -motion on Agricultural Business Development,has largely increase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commer -cialization,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processing ,but the problem of low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re -mains unsolved.So that the government policy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e Farmer .s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The Nature,Dimens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Rural -Urban Disparity in China

Wang Dewen and He Yupeng (25),,,,,

,,,,,,,,,,,,,,,,,,,,,,,,,T 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ure,causes,dimension and policies of rural-urban disparity under a tw o-sector model framew ork.Rural-urban disparity has not narrowed w ith economic growth,but w idened w ith a rising over the level at its initial reform during China .s econom ic transition.The na -ture of rural-urban disparity is an outcome of interaction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distortion,biased in -come distribution and imbalance inter-sector technolog ical progress.There is plenty of policy space to fill in the gap betw 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The trend of rural-urban disparity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direction and depth of the ongoing reforms and policy efficiency.

On Rural Public Financ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and Policy Proposal Zhuang Jun (38)

,,,,In this research paper,it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public finance theory and the public choice theory,taken the market econom y as the backdrop,adopted the substantial-evidence re -search means.We can see the distinguish feature as follows:comparing analysis by means of the repre -China Rural Surv ey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考文本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 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 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 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 和氛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断提高,持以人为本、从 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 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 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2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加慢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j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作为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

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发点在于捉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罔,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2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没,就是要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提高职工安全自主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使企业能集巾精力抓生产,聚精会神搞建设。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是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第二章工程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工程的本质与特征 一、工程的本质 工程的本质可以被理解为,工程是围绕着一个新的存在物的各种工程要素的集成过程、集成方式和集成模式的统一。简而言之,工程就是工程要素的集成过程。这种集成方 式和过程是工程与科学和技术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点。 工程要素的集成主要包括科技要素与非科技要素,工程是科技要素 和非科技要素的统一体,这两类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科技要素构 成了工程的内核,非科技要素构成了工程的边界,包括资源环境、文化政 治和经济社会等各种要素。 (一)技术要素的集成 1. 从要素的角度,技术是工程的基本组成 技术一般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 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所创造的一些产品,比如机器、硬件或工具器皿等等通常也可以叫做技术。一项工程活动中,往往包含了多种技术,或者说,若干技术的组合便构成了工程的基本状态,技术是工程活动的基本要素。 技术作为工程的要素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局部性。技术总是工程中的一个子项或个别部分。除了技术之外,工程的实施还受很多非技术因素的影响。第二,多样性。工程中诸多技术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功能。第三,不可分割性。不同的技术作为工程构成的基本单元,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不可分割的集成形态构成工程整体。 2、从过程的角度,工程是技术的集成和物化 技术能力一旦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过程、形成新的存在物的时候,就形成了工程。或者说当若干技术从观念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化时,这就伴随着工程活动。所以,我们说工程总是与“物”的建造联系在一起,它必须要形成新的存在物。 比方说,建筑师在没有实施建筑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建筑技术,一旦当他将图纸、规划付诸实施,进行实际的建筑活动,那么这就是一项工程活动。当我们说生物技术的时候,它往往指的是各种方法、技能的体系,当我们说生物工程的时候,往往指的是通过各种生物技术的集成而构造一个新的存在物(比如一个目的基因片段)的过程。 工程作为技术的集成则具有以下特征:(1)统一性。工程是技术及其相互关联中产生的整体。(2)协同性。(结构元素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对事物双方或多方而言,协同的结果使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导致事物向积极方向发展。)工程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复合而成,不同技术之间具有相互协同关系。(3)相对稳定性。工程都是技术的有序、有效集成,不是简单加合,其结构和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非技术要素的集成

大一语文期末复习重点(清晰版)

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秋水》 主题: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背诵: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段写了河与海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和烘托出每个人认识的相对性。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这句话运用了例证法。【注释】殆:危险。拘于虚:眼界受狭小居处、环境的局限。拘:受拘束,受局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一节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为了同一目的而共同协作完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 美国学者R·B·费希尔认为:“人们使用各种手段来为人类的生存和舒适提供物质对象,这些手段的总和就叫技术。” 认为技术是“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一)、技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

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二)、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2、目的不同 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技术:实践范畴,回答“做什么”、“如何做”,建立相应的操作体系 3、可预见性程度不同 科学不可预见,技术可以预见 4、评价标准不同 科学: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 技术:能否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 (三)、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

1、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 2、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 “理性何等强大,就何等狡猾。理性的狡猾总是在于它的间接活动,这种间接活动让对象按照它们本身的性质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它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这个过程,而只是实现自己的目的。” 3、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手的专业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

潘裕民语文的本质是多读书

潘裕民语文的本质是“多读书” 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 ——读《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 潘裕民 最近,喜获温儒敏教授的新著《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三集》),读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叹佩之余,亦心生共鸣。 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温儒敏教授除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外,近些年在语文教育的研究上也引起学人的广泛关注。据我所知,温教授曾于2007年出版过《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一书,随后又有《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二集陆续问世,现在的《三集》是他第四本有关语文教育的论集。全书由“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和“文学生活”七个部分组成,其中多为作者近几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字,包括报刊访谈、演讲与随笔等。与一般纯学术的理论著作不同,《三集》从现实出发,站在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书中文章“大气”而又“接地气”,从而到达一种研究境界的高标。 综观温儒敏教授《三集》的语文教育研究,其突出特点大致如下: 其一,作者善于从多元角度去思考、研究语文,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今时代,教育需要继承与创新,语文更是如此。但是,语文课改涉及面广、难度亦很大。作者从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入手,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在对“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等问题的研究中求得一系列真解。其中,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温教授主张以人为本,尽量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化学科意识。这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吴永军教授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张”,有的是业已存在并得到大家关注的,有的则是为了“标新立异”而特别提出的。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至少有“简单语文”与“深度语文” 之说(与论争),有情境语文、情智语文、诗意(化)语文、智慧语文、本色语文等等主张,不一而足。其实,这些种种主张背后的实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文”性质所做的独特解读。而这种独特的解读背后又是对“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基础”的认识;而“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基础”的背后又涉及到整个基础教育必须要回答的“我们究竟要给学生什么样的基础”这一根本问题。本讲座就将围绕这些问题来逐一展开。先看看各种主张和观点:有些观点似乎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如:“简单语文”主张“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倡简”强调从本质上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就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写。“务本”就是紧紧抓住语文的本体及文本。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文本”就是教师要钻研文本,还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求实就是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真实、朴实、扎实;有度就是学习文本,适当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另外,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 当然,“简单语文”也很强调人文性,如国标本苏教版的选文很多都是散发出浓郁“人文性”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例如:它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它的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 第六部分法律 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 本章知识点 【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 【知识点三】法的制定和法律解释 【知识点四】法的功能和效力 【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 建议关注法的类型、本质、基本特征。 (一)法的概念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类型 (二)法的本质 1.法的阶级性:法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 2.法的国家意志性:只有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才能成为法。 3.法的物质制约性: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特殊强制性。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 5.法在国家权利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6.法是具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 【经典例题】 【例题·单选题】(2016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阶级性、国家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等多个方面,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法最终决定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统治阶层的意志 C.国家的意志 D.多数公民的意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 建议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区别、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 【例如】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违反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1)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2)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 (3)不是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例如】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

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的本质 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然而,静心思忖,便会发现浮华背后的浅薄,热闹背后的躁动。现今的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尽如人意的,语文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去完成,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语文已经丧失了它的本质。 那么,语文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读书,研究学问,表情达意。 这一过程应遵循“以个体为主线,语言为支点,思维为桥梁,文本为起点,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终点。”的原则。它包含语言教学、思维教学、个性发展教学三部曲。例如拿起文本,首先应架起语言支点,然后探究蕴涵语言支点内部的思维意义,并以此为桥梁,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仍像幽灵一样困扰着当前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功利心理过重,片面追求高分数或为一时的掌声、赞誉,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淡化了“原生态”的语文教学——读书(于永正语),使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我认为应淡化语文课堂的功利心理,凸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努力实现语文学科特点的价值回归。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人文性,忽略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有的实验教师为了体现

人文性,一味追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收益,在教学活动中过多地挖掘课文、字词的人文内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忽略了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 2、着眼学生考卷上的得失,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偏重语音、文字及所构成的词句、语段、篇章等语文物质形式上的训练。 3、语文课堂上的“中央集权制”。现在,我们很多教师为了取得试卷上的胜利,嘴里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却不敢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不辞辛苦,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把45分钟据为己有,唯恐讲得不透不细,本应该是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完全被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所代替,教师不是引导学生亲历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是告知孩子们思维的结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应该读的课文没有读懂,更谈不上有所感悟,有所创新了。 鉴于语文课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以为,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价值回归,在语文教学中凸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淡化、摈弃语文教学中浓重的功利心理,认清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认真体会和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要认为“语文课只是语文课而已,它上演的是阳春白雪,是与生活毫不相干的故事,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不能教”,恰恰相反,我们应依托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我们不能再“奉教材为圣经”,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在各种场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核心素养三人谈]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作者|褚宏启|余文森|崔允漷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褚宏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几年来,在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研究领域,“核心素养”成为非常时髦的一个热词,谈论教育问题时如果不涉及核心素养,似乎有落后之嫌。但是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看法并不相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滥用、泛用该词的现象比比皆是,随意性很强,乱象迭出。对此概念进行梳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很有必要。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 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但2003 年出版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时,则使用了该词。为推进核心素养走进教育实践,2005年经合组织又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以增强核心素养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 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受到经合组织研究项目的影响。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02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使用了“KeyCompetencies”这一概念,并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2006 年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标志着8项核心素养最终版本的正式发布。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0年的报告《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Key

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 (一)语文阅读分析答题格式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 、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 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2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 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 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 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 线索。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 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散文的主要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 的一种体裁形式。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 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 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归纳&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讨论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归纳 一、阅读短文常用分析名词: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4.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5.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 6.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7.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8.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9.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0.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1.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12.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1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4.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15.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 16.行文结构:承上启下、启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语句的含义方法:首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词语去理解句子内涵。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领句,则从句子所涉及的范围去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从上下文去找重要信息释义;是过渡句,则从上下文中提取关键信息释义。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句义。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引出议论)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解答:不能。原因: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知识点: 1)衬托与对比 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对比: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 衬托: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映衬可分正反衬两类。 2)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讨论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一、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三注意、三想到): “三注意”是指: 1、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浅析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_公共性的涵义_黄维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35卷第6期,N ov .,2005,V o.l 35,N o .6 Journal o fN o rt hwest U niversity(Phil osophy and Soc ial Sciences Editi on) 收稿日期:2005 04 0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2J K015) 作者简介:黄维民(1955 ),男,江西南昌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与行政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浅析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性的涵义 黄维民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依据多样化理念,诠释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性的涵义。公共性理念及其制度在传统国家体制内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对政府善治和公共政策的深层次了解对于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提高公共政策的制定质量与执行效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本质属性;公共性;涵义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731(2005)06 0112 05 在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今社会,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已不是个别的、单一的、简单的和基本稳定或 者再重复出现的社会问题,而是大量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交流性和发展性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公共问题。与此同时,广大的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和兴趣的焦点,也不再是抽象的理念或原则性问题,而是那些与现实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的公共政策问题。例如,犯罪与社会安全,公平与经济发展,种族与社会和谐,污染与环境保护,以及住房、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一系列的、实际的公共问题。公共政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科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影响面最大、应用领域最广、实证性最强、社会效用最明显的学科之一。被人们誉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次 科学革命 ,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 最重大的突破 ,以及 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 [1] 。 公共政策之所以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兴起和发展,既与现代社会的特征相联系,也与公共政策自身的学科特点相关联。那么,公共政策到底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些根本性问题都是必须 要搞清楚的。本文就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性的涵义,略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供大家探讨。 一 自从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 拉斯韦尔(H aro l 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8780067.html,ss w e ll)和丹尼尔 勒纳(Dan i e l Le m er)于1951年发表 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发展 一文以来,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科学中的一个新的边缘性领域,正在逐步成为公共行政学界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回顾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几十年的发展成就之际,人们发现,虽然公共政策日益渗透到了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中,对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公共政策至今尚未在学理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在行为科学和管理学科以及学术界和实务界之间构架起一座真正稳固、一致的桥梁。换句话说,公共政策这门新兴学科的科际整合任务并未完成,人们迄今尚未就公共政策的本质内涵及其根本属性达成真正的共识。其主要原因是公共政策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学科简单的集合、发展或更新,而是一个几乎全新的学科研究领域。 公共政策明显的跨学科性特点,并被广泛地应 112

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一、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一)学习资源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学习资源分为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学习环境。教学材料是学习者学习过程直接作用的客体,具体指符合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经筛选的可用于教学、促进学习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支持系统主要指支持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包括学习能量的支持、设备的支持、信息的支持、人员的支持等等。学习环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交互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流效果。 (二)学习资源的开发 首先应该进行学习资源的统筹规划。为了更加有效地建设学习资源,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性等方面起到强有力的保证,并充分发挥教育行政管理的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对学习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从资源的技术开发角度,提出一些最低的技术要求;二是从用户方便使用素材的角度,需要对素材标注一些属

性,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规范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 三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资源库的长期发展与维护目标,规划学科资源的组织结构,强化课堂学习资源的开发,并提出素材的管理系统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其次是组织开发队伍。合理的开发队伍至少应包括项目管理者、学科专家和教师、技术人员。项目管理者应该是一名教育专家,具有比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开阔的视野、对于各个领域均有涉猎,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一定的资源库开发经验。 第三是设计与开发。学科群资源网站的建设常常采取“地区教研室、责任学校、责任教师”三结合共同构建的模式。具体做法是,由地区教研室牵头组织资源建设课题组,由学科教研人员担任项目主持人组织教师提供素材资源,并进一步组织相应学科中的骨干力量对搜集的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制成网页。 第四是测试、评价与修改。学习资源开发完成之后,全部工作还没有结束,还需要进行测试、评价与修改核定,以确保以后工作良好进行。 经过细心的测试和评价后,需要根据问题对资源进行修改完善。经确任基本符合要求后,这个资源才能使用。资源投入使用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维护。 (三)学习资源的应用

从百年语文教育变革看语文教育的本质

2009年11月当代教育与文化 N ov 12009 第1卷第6期Contempor ary Education and Culture V ol 11No 16 [收稿日期]2009-11-01 [作者简介]张燕玲(1963)),女,山西太原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 从百年语文教育变革看语文教育的本质 张燕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语文独立分科到今天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可这个百年却是人类社会最为动荡、变化急剧的百年。而百年语文教育变革核心其实就是语文教育本质的变迁。一切关于语文教育的现象归根结底都归结于/语文0是什么的问题。近代中国一直是缺乏民族自信、完全西化的,甚至亦步亦趋。我们抛弃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今天当我们这个民族建立了自信时,我们可以理智地反思我们的传统。所以反思近代语文教育理念的变迁、得失,认清语文教育的特质、规律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改革来说意义重大,对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更是事关重大。[关键词]语文变革;语文本质;语文教育[中图分类号]G 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09)06-0104-05 语文学科从它1904年独立分科到今天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可是这百年却不同寻常,是人类社 会更是中国社会最为动荡、变化最为急剧的百年。社会的重大变革、起落,必然反映在教育上,特别是语文教育上。现代语文的百年变革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相对稳固的、对于封建统治来说是富有成效的封建旧教育,变革为近现代的资产阶级教育,社会主义的当代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一直对/语文是什么0进行着探究,但似乎直至今日也还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一 近代社会是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中国人民一方面不屈不挠地奋起反抗,一方面多方探求民族独立、振兴的时期。然而这又是东方大梦不得不醒的时候。我们的先驱们惊讶地发现,曾经强大的文明古国已经远远地被西方社会抛在了后面。西方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令我们瞠目。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它们有先进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中国之所以衰败,是因为中国的封建专制的政治和教育制度腐朽落后。比如梁启超就说/中国之衰乱由于教育之未善0。认为只有向西方学习,我们才能改变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国家才能改变贫弱的面貌而走向强盛。他们猛烈批判封建教育的科举、八股是/锢智慧0、 /坏心术0、/滋游手0,他们兴办新学堂,创办时务报刊,制定新学制,倡导白话文运动,培养/经世致用0人才,把教育当作治弱医贫的武器,把兴学校、开民智作为救治中国的药方。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全盘西化的观念。 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优劣,往往是以物质文明的发达程度为准绳的。当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物质文明先进时,他的文化也被认为是进步的、优越的,而当他的科学技术落后、国家贫弱时,其文化也被认为是落后的,这似乎是无可辩驳的法则。所以我们认同西方,加速西化步伐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同时,我们这个民族在理论形态上一贯重感悟、重形象,连深邃的哲学理念都要用寓言、故事、图像的方式呈现,而不像西方那样,具有强大、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力量。中西文化的这种巨大反差,和我们科学技术、物质文明的落后,导致了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否定。曾经的泱泱大国,世界的中心、主宰顷刻间土崩瓦解,一下子变得不自信,甚至是妄自菲薄了。我们开始对西方朝圣般地亦步亦趋。当时的思想先驱们认为,要救国只有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贫弱地位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教育制度。更何况我们的旧教育,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与腐朽,封建教育日益/阻碍了我们在智力方面和物质方面的发展0,不仅仅是缺乏生机与活力,而是阻碍了社会 10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