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风格探析

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风格探析

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风格探析
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风格探析

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风格探析平面设计专业也是美国艺术留学的热门专业,美国也是平面设计大师的聚集地。保罗·兰德就是美国有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跟随创艺典艺术留学的指导老师李异同一起来探究一下保罗·兰德的平面设计风采。

创艺典艺术留学专家李异同介绍说,保罗·兰德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契合着商业和艺术的两大领域,给消费者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风貌。

美国艺术留学:平面设计师保罗·兰德的设计风格

创艺典艺术留学专家李异同介绍说,保罗·兰德创立了极简主义的艺术手法,“简化”的反义词是“复杂”,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简化是指设计师用精练的设计语言,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在兰德的众多设计作品中将简化这一艺术手法运用到了极致,笔者将其这一重要特征称之为“极简”。

美国艺术留学:保罗·兰德在艺术方面的贡献

兰德的设计以其严谨的构图、线面简洁的几何图形,拒绝了无谓的形式而独求平面艺术的真谛,承袭着由包豪斯倡导的现代派设计理念和和美学原则。为了将20世纪上半叶包豪斯倡导的设计哲学和理性之美,切实应用到商业美术中来,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在设计艺术发历史上兰德的贡献不单是创作了一幅幅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平面作品,而是把一个新的设计文化提高到了理论上的高度,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

保罗?兰德的设计实践领域极其广泛,但其作品设计风貌却不拘一格,富于变化,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在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兰德将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以人性的角度加以思考,

坚持简洁洗练、自由和隽永的艺术表现之路。色彩运用鲜明且强烈,作品独具清新诙谐的幽默感,使得兰德的作品思想蕴意丰富且韵味无穷。兰德在设计领域的突破,给消费者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风貌。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及分析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海报版式设计由图形、色彩、文字三大编排元素组成,图文编排在海报设计中尤为重要,它是海报设计语言、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 在平面海报设计的发展历史上,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特别是印刷产业的革新,出版业的繁荣,在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瑞士和法国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大师,设计出了经典传世佳作,并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我们运用感性的对称、均衡、方向、中心、空白、分割、韵律、点线面等编排设计原理或理性网格编排设计原理,对大师的作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来感悟海报编排设计的规律。 【案例一】德国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早在15世纪的德国,得力于古藤堡在金属活字印刷术上的发明与革新,人们已将文字与插图混合排版并运用于印刷媒体,它不仅对德国的出版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对工业化发达的欧洲及其出版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大批精通印刷术的平面设计家。 ■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 的鼻祖,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贝伦斯在字体设计上进行了大胆 的改革和创新,将繁琐的装饰字体设计为“无饰线”字体,他为德国电气 公司所设计的海报运用简洁无装饰字体和几何形体对称的组合,通过视觉 中心点状渐变的光感,表现了德国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特征(图1)。 主持人提示: 现代设计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后,1919年沃尔特·格多佩斯 在德国的魏玛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 过不断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 上是在包豪斯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美国、日本 和二十世纪的中国。 德国在二战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世界平面设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的设计师,贡特尔·基泽,皮埃尔·门德尔,格特·冯德利希,冈特·兰博都是大师级的代表人物。 ■ 贡特尔·基泽是“欧洲视觉诗人”派代表人物,作品具有丰富的想 象力与激扬的创造力,讲究比例和尺寸、 色彩和明暗的对比关系,具有超现实主 义风格特征。《和平运动》海报(图2) 将文字嵌入图形之中,强调方向的版式 编排,使版式中的文字与图形形成运动 感。 ■ 皮埃尔·门德尔用理性的哲学思 想处理图形、表现主题。慕尼黑巴伐利 亚国家剧院戏剧海报(图3)以简洁的图形、文字、色彩来表现主题思想,以中 轴线为依据,对称的版式结构,给人庄严、稳重、典雅之感,在 文字编排上增加了一定的不对称因素,既庄重又活泼。黑色与高 纯度色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格特·冯德利希的海报设计几乎全部由文字元素组成。这 与他早年从事字体设计以及长期以来研究字体与版式的视觉语言分不开。他善于发现字母形式美的 感染力,强调大与小,细与粗的强烈对比,在字母与版式的组合上寻找游戏般的快乐,他的海报充图1 图 2 图3

保罗 兰德的设计思想

保罗兰德的设计思想 美国最杰出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 发布日期:2012-12-26 浏览次数:5071 找设计师在线设计师找设计公司 我来说两句 , 设计界的李敖——著名平面 ,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田 , 色彩在药品包装设计中的应 ,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

保罗?兰德(Paul Rand)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人物生平】保罗?兰德1914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1929-1932年(15-18岁)期间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设计,1932-1933年(18-19岁)转到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学习。1933-1934年(19-20岁)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 League)进修设计,师从德国杰出的设计家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在此期间,学习了比较实质性的设计内容,接触了大量的欧洲设计刊物,在意识形态上受到欧洲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对国际设计运动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其思想站在了当时美国设计家的前列。1937年,23岁的兰德开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职业生涯,不久便成为“君子——冠”(Esquire Coronet)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为《老爷》(Esquire)、《服装艺术》(Apparel Arts)等著名的服装艺术杂志做封面设计,并取得了成功。之后兰德一直担任纽约著名的威廉温特劳布广告代理公司(William H. Weintraub Advertising Agency)的创意指导,也曾受聘于美国IBM等多家著名公司并担任艺术顾问和设计指导。 1954年兰德离开广告公司开始独自负责企业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其中案例包括美国广播公司(ABC)、IBM公司、西屋电器公司 (Westhouse)、雷斯特(Next)电脑公司、UPS快递公司等。他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企业标志,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保罗?兰德一生创作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了书籍装帧设计、广告海报、插图、字体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多个领域。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使得兰德获得

两位现代建筑大师作品比较分析

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勒·柯布西耶 摘要:赖特以设计“草原住宅”闻名,草原学派代表。倡导有机建筑的概念。柯布西耶侧重于象征和几何学手段;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分析,解读两位西方现代建筑大师的创作思想,望可以小见大,体会大师的独运匠心。 关键词:创作思想;流水别墅;空间构成;萨伏伊别墅;建筑美学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设计风格及理论: 以设计“草原住宅”闻名,草原学派代表。倡导有机建筑的概念。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赖特的精神气质和建筑思想充满了古典气质,而且深受古典哲学和建筑传统的影响。如果和柯布希埃、密斯等现代注意建筑师相比较,他那有机的构图手法以及对充满人情味、历史感和地方特色的材料的使用、对机器美学的反感和抵制等待,又令其创作和标准的现代建筑有很大区别。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像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腰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山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的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个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它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坐落在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流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弥漫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显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建,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赏析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景观大师作品赏析 摘要:在以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西方传统园林服务于上流社会贵族和富豪阶层,是社会地位、权势与经济实力的象征。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西方社会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园林的服务对象变为城市自身以及普通市民,因而出现了开放型园林——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它们的出现,拉开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序幕。 关键词:传统园林;城市公园;国家公园;景观设计 奥姆斯特德的主要观点 ?主张充满“人性”的设计 ?用理论影响美国景观行业发展 ?用行动促进美国景观教育进步 奥姆斯特德部分简介: ?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 ?19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185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 (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

?1857年秋获得了纽约市中央公园负责人的位置 ?1865年与沃克斯共同完成他们在中央公园的工 作,并设计了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 ?1895年他退休了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 )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 ?他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 师和景观设计师,设计覆盖面极广, 从公园、从城市规划、土地细分,到 公共广场、半公共建筑、私人产业等, 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不 可磨灭的影响。 年轻时的奥姆斯特德的不幸遭遇 ?在奥姆斯特德4岁的时候母亲去 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 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 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 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 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 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 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 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 正常的学业。 ——上图:纽约中央公园局部景观 不断努力的奥姆斯特德 ?在放弃学业后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 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 贸易旅行了-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

美国平面设计大师

美国最杰出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 保罗?兰德(Paul Rand)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 【人物生平】 保罗?兰德1914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1929-1932年(15-18岁)期间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设计,1932-1933年(18-19岁)转到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学习。1933-1934年(19-20岁)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 League)进修设计,师从德国杰出的设计家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在此期间,学习了比较实质性的设计内容,接触了大量的欧洲设计刊物,在意识形态上受到欧洲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对国际设计运动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其思想站在了当时美国设计家的前列。1937年,23岁的兰德开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职业生涯,不久便成为“君子——冠”(Esquire Coronet)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为《老爷》(Esquire)、《服装艺术》(Apparel Arts)等著

名的服装艺术杂志做封面设计,并取得了成功。之后兰德一直担任纽约著名的威廉温特劳布广告代理公司(William H. Weintraub Advertising Agency)的创意指导,也曾受聘于美国IBM等多家著名公司并担任艺术顾问和设计指导。 1954年兰德离开广告公司开始独自负责企业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其中案例包括美国广播公司(ABC)、IBM公司、西屋电器公司(Westhouse)、雷斯特(Next)电脑公司、UPS快递公司等。他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企业标志,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保罗?兰德一生创作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了书籍装帧设计、广告海报、插图、字体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多个领域。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使得兰德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他创作的多件作品曾被欧美和日本的博物馆收藏,他也因此获得了纽约艺术设计家协会,英国皇家设计师协会等机构授予的多项荣誉。 与设计创作相比,保罗?兰德对设计教育有着强烈的情感,他从1942年(28岁)开始担任库柏联盟(Cooper Union)协会的老师,1946年(32岁)在普拉特学院教学,1956年(42岁)在耶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担任教授,教授图形设计。在美国,其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Thoughts on Design)、《设计与本能》(Design and the Play instinct)、《保罗?兰德作品集》(Paul Rand: A Designer's Art)等书籍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他的设计作品。 【设计思想】 在摄影史上被称为结构主义大师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教授匈牙利人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 曾这样评价保罗?兰德:“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 兰德认为:“平面设计的受众群体不单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而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大众;设计效果应该是生动有趣而且引人入胜。”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他很早借鉴并采用欧洲设计家创造的照片拼贴等艺术手法,组成既有理性特点,又有生动象征性图形的新设计风格。兰德对于平面设计的点、线、面、色彩、肌理、空间等各种构成要素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遵循功能主义高度理性的同时,努力寻找这些视觉元素最和谐的组织方式和最佳的传递效果。 【作品欣赏】

唐纳德·诺曼:一个新世界里贸然出现的先知|这个人有好奇心

唐纳德·诺曼:一个新世界里贸然出现的先知|这个人有好 奇心 他是谁:唐纳德 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1935- )认知心理学学科创始 他是谁: 人,工业设计界领袖。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大英百科全书》编委,为惠普、摩托罗拉等公司提供过咨询服务,担任过苹果公司先进技术部门的副总裁。《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等著作至今都是设计专业必读书目。 坏的设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干扰,好的设计归于无形。在一个物质 好奇心:坏的设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干扰,好的设计归于无形。在一个物质 好奇心: 化、虚拟化的世界里,人越来越多地与物发生关系,而不是人。设计是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纽带。唐纳德·诺曼是这个领域里最敏锐的思考者之一。 很多人都会发现生活中那些糟糕的设计。最典型的比如摇控器,随着电视机功能的增加,它变成一个满是按钮的让人崩溃的复杂设备。唐纳德·诺曼给我们的贡献就是,如何用设计管理复杂。 “我面对的挑战是在探索复杂的特性时……还要与很多我们的科技中那些不必要的复杂,不理智的、变化无常的特性相对抗。糟糕的设计是不可原谅的。好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驯服复杂;不是让事物变得简单(如果复杂是符合需求的),而是去管理复杂。” 如今设计领域中常提到的”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情感化设计”这些基本原则,可能都要感谢他,他提出了这些概念,并且一再以各种细节和案例证明和推动了工业设计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作为一个资深学霸,诺曼读书期间的履历已经非常耀眼,比如麻省理工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硕士、数学心理学哲学博士…… 毕业后的学术造诣更是厉害,1963 年开始在哈佛拿着奖学金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任讲师。三年后就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CSD) 的心理学教授,接着建立了一个新的学科——认知科学系 (Cognitive Science) 。担任一些专业期刊的编委,给一些杂志写专栏,并在很多大学和政府部门咨询委员会任职,比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 诺曼最开始在计算机、电子工程这样偏重技术层面的研究,后来热衷观察人类的思维机制,以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产品的设计,为好的设计疯狂。1988 年出版的 《设计心理学》至今都是设计界必读经典,从生活中的日用品切入,过去了几十年,其中很多思想今天看来也觉得有趣有理。 他发现很多糟糕的设计才是导致人类不断出错的原因。比如看不出要推、拉还是滑动的门,结合了很多功能但是异常难用的洗衣烘干机,甚至是核研究所仪器、表盘毫不合理的设计…… 诺曼有自己的设计原则,比如概念模式——产品中控制和操作的功能应当显而易见、自然而然,让用户一看就明白每一个按钮如何操作。反馈——简单来说,按下按钮就有提示音或亮灯,每一项操作都立刻得到反馈。限制因素——使物品使用起来方便不出错,比如为防止相机的记忆卡不插错,就应该只有一种插入方式,或者设计一个怎么插都能使用的相机。 1993 年诺曼离开了 USCD,成为苹果公司的用户体验工程师,这一职位在当时也是首创。提出的用户体验概念认为”一个良好的产品能同时增强心灵和思想的感受,使用户拥有愉悦的感觉去欣赏、使用和拥有它”。 就像他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到的那样:“每个人对设计的认知都是从感性反应(我想拥有它)开始的,而后才是实际操作层面(它不难用嘛)和品牌效应层面(啊,那关乎我的个人形象)。一旦到达品牌效应层面,人们就会愿意为这个产品或者服务付更多钱。”

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6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69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68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1901年--1910年 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 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 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 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 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 的研究。 1910年—1919年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 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格利雅(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保罗?萨巴蒂 埃(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历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明细

1901年E . A . V . 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N.R.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 J . 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年未颁奖 1922年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迈尔霍夫(德国人)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F.G.班廷(加拿大),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24年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年未颁奖 1926年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外美史下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1420~1540) 原因:宗教改革 总体特点: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性,歌颂大自然 康拉德·维茨作品《基督履海》又称《捕鱼的奇迹》,第一幅风景实景画。 德国版画得以大力发展的原因:版画省钱,先天条件森林覆盖率大,版画是用于印刷以扩大德国的影响力。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油画家,铜版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在建筑与绘画理论方面也都有著作出版):自画像及德国当代人的肖像特点:人物意志坚强,充满自信,同时具有日耳曼人严峻,刚毅的性格特征。代表作《奥斯瓦尔德·克雷尔肖像》 铜版画特点:纤细、重复的线条表现阴影,表现形体用曲线表现使人物充满活力,在形体的构造上,有意的改变物体结构,将人画得比较宽或长。代表作《农民和他的妻子》《骑士、死神和魔鬼》《书斋中的圣哲罗姆》《忧郁》 格吕内瓦尔德《伊森海姆祭坛画》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逃亡途中的休息》 多瑙河画派:已知最早的画派 阿尔特多费尔《阔叶树林中的圣乔治》《多瑙河风景》《亚历山大在伊苏斯之战》 小汉斯·荷尔拜因:人物站在室内,人物姿态夸张,人物往往放置在厚厚的窗帘之上,地板往往使花的变现装饰,人物盛装打扮。代表作《在伦敦的法国使节》 蒂尔曼·里门施奈德:雕塑《亚当与夏娃》《迈德布隆哀悼基督祭坛》 维特·施托斯《天使报喜》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其美术产生的主要条件:国内原因,长达数百年的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逐渐取得胜利;国外原因,意大利和尼德兰的文艺复兴艺术对西班牙产生了影响。 人文主义不能在西班牙扎根的原因:西班牙的王权、贵族和教会的势力太大。 加泰罗尼亚画派: 费尔列尔·巴索:被叫作“西班牙的乔托”,将宗教绘画引向世俗。 哈依姆·费雷尔:表现生活的细节。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这一时期此画派最著名者哈·马格特:三联画《圣乔治》《圣乔治与公主》 波·贝鲁盖特《圣多米尼克正在焚烧异教的书籍》 阿连赫·费尔南德斯(塞维利亚画派) 《航海者的圣母》 胡·德·华内斯(瓦伦西亚画派)《最后的晚餐》 伊·亚内斯·德·阿尔梅古纳(瓦伦西亚画派)《参竭神庙》《圣长特琳娜》 服务于宫廷的画家: 阿·桑切斯·科埃里奥《唐·卡洛斯王子像》 巴道哈·德·拉·克鲁斯《骑士唐·吉也哥·德·维里马约尔像》《腓力二世像》 样式主义:亦称矫饰主义或风格主义。它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向巴洛克艺术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的特殊艺术现象,它既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崇高和谐,也区别于后来的巴洛克艺术,史家们称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为“矫饰主义”或“样式主义”。艺术家有意识的追求某种较为极端的形式,热衷于用复杂的形象和动作来表达内心的骚动不安和压抑的情感,样式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在表现题材中有相当部分是裸体人物,具有古怪和扭曲的体态和发达而夸张的肌肉,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隐晦朦胧,人们难以认识,画中情节往往不在视觉中心显现,被隐约在次要地位,画面空间透视夸张,人物变形,如拉长人体和颈部,画中人往往被拥挤在狭窄的空间里,有冲出画面之感,色彩不着意再现客观自然的外貌,而着力于传达画家主观的情感,在雕塑方面,能适应于全方位观赏,给观众以舒服愉悦感。 路易斯·莫拉雷斯:绰号“神人”,人物的比例稍嫌夸张,苍白和拉长的圣母玛利亚的脸上总带着中世纪禁欲主义的表情,不仅圣母是这样,连她怀中的圣婴也经常表现出郁郁寡欢的样子《圣母子像》埃尔·格列柯:本名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列,主体变形和不安。祭坛画《圣三位一体》《圣母升天》,《崇

经济学人人物传记PaulSamuelson保罗萨缪尔森.

Paul Samuelson 保罗.萨缪尔森 Dec 17th 2009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The last of the great general economists died on December 13th, aged 94 12月13日,最后一位经济学通才去世,享年94岁 “I WAS reborn, born as an economist, at 8.00am on January 2nd 1932,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lassroom,” wrote Paul Samuelson in a memoir published earlier this month. He became probably the most influential economist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For his work in several branches of the dismal science he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economics Nobel laureate. Through his bestselling textbook, he introduced millions of people to the subject. And right to the end he kept on mentoring the profession?s brightest stars. “1932年1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的讲堂中,我得到了第二次生命——作为经济学家重生了。”本月早些时候出版的保罗.萨缪尔森回忆录中,他如是写道。他或许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沉闷如经济学,他在该领域数分支都有著作于世,并因此成为第一位荣膺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在自己的畅销课本中,他向千百万人介绍了这门学科。直至生命垂暮,萨缪尔森仍在谆谆教诲着经济领域中最闪亮的学者。 His actual birth took place almost 17 years earlier in the steel town of Gary, Indiana, to a family of upwardly mobile Polish immigrants. His earliest memories—of the recession of 1919-21 and strikebreaking immigrant workers from Mexico, and of the boom and bust that followed—shaped Mr Samuelson?s macroeconomic views throughout his life. He approved of massive government spending to help an economy escape from recession when monetary policy can do no more. When

月亮与六便士心得体会

月亮与六便士心得体会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月亮与六便士,供大家参考。 月亮与六便士1 整本书围绕斯朱兰有四个大场景的切换:伦敦-巴黎-大溪地-帕提夫。 而围绕着他的主要人物,也就那么几个:斯朱兰太太及其姐姐姐夫、德克及其夫人(布蓝琪)、到大溪地之前和他一起生活的船长(忘了名字了,是杰克船长吗?哈哈)、刚到大溪地时请他当监工的种植园老板、餐馆老板娘提娅哈、斯朱兰在大溪地的妻子爱塔、另一位和他的妻子在大溪地为生活而拼搏并甘之如饴的船长(是叫辉啥来着)、见证他死亡的医生,再加上以第一人称自述的作者。这数下来,才11 个人啊。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作者描述斯朱兰画作的语言也写的相当精妙,但是我这脑壳真是想象不出来那神秘诡谲的美景)。看着他们在各自人生戏台上卖力的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反而多了一份平静。这些人,哪个不是我们周遭遇到的一个或多个人性格的缩影呐。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就是自然的常态,而且会一直延续下去。 而关键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斯朱兰的勇气与执着,去做自己(及自己想做的事)。这厮说人生苦短,艺术与爱情不可兼得,拥有非凡天赋的他选择了艺术,还真为艺术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芸芸凡人中的我,没有要追求的月亮,那“六便士”,更是人生前行途中不可或缺的盾牌。我不羡慕斯朱兰的人生,也不觉得他的人生有什么好让人称颂的地方。他的故事,触动我的,是那份清高。 月亮与六便士2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是20世纪著

名作家毛姆最著名的作品,畅销了一个世纪。 当我看到书封面上的一行字时,我立刻被吸引住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月亮与六便士,而讲的是:“我”是一名年轻的作家,在一个意外的机会遇见了银行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谁知斯特里克兰为了心中隐秘的绘画梦想,弃家出走到巴黎。他对世俗的一切都冷酷无情,不屑一顾,他曾迫使爱他而抛弃丈夫的布兰奇自杀。但他对艺术有着一种非同寻常,无法抗拒的热情。最终他来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娶妻生子,最终双目失明,疾病缠身。但他完成了一幅最为伟大的作品,但在临死前,他委托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烧了一切……我这才知道,月亮指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指的是俗世与金钱。 毛姆把众多的写作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就像他自己讲故事似的,一切似乎都那么真实与生动。我看完后,差点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真有斯特里克兰这个人。我仿佛不在看书,而在坐在火炉边听毛姆讲故事,不禁沉浸在其中。 再看看这本书的主角,不屈不挠的斯特里克兰。他只为自己的画画理想,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名誉。贫穷潦倒,疾病缠身,可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信念,这就是真正的持之以恒!但他却没看到自己的成功。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才能获得成功!斯特里克兰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月亮与六便士》是一本好书,我希望大家有空看看,一定能获得心灵上的收获。 月亮与六便士3 谁不曾有过梦想,梦想就如空气,没有它,生活也会嚼之如蜡,失去光彩。但可曾想过,如果你处于河流的中心,彼岸便是理想,但回头现实却在向你招手,此时,面对理想,你敢不顾一切吗?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理想等同于幻想,因为有现实因素的束缚,理想也变得苍白无力,也总会有人在你耳边说,醒醒吧!别再做梦了。当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力作《月亮与六便士》问世后,小说所揭示的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景观设计作业——大师作品分析 美国风景园林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的简介 Georg Hargeaves,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哈格里夫斯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哈格里夫斯有着近程式的自然观。通过对史密森作品的学习而开创了一种开放式景观设计新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各种元素诸如水,风和重力都可以进入并且中影响到景观,”展现出他对自然因素独到的感受。烛台角文化公园“风之门”,麦斯比公园“大地之门”。 作品充满诗意。哈格里夫斯的作品被誉为“诗意的景观”,他的作品总给人意象不到的感受,这与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分不开的。 作品分析 简介 广场公园(Plaza Park)位于圣·何塞市市中心,占地3.5英亩(约1.4hm2)。建于1986-1989年。投资额190万美元。这里既是人们日常休闲的场所,也是节日举行庆祝集会和演出活动的舞台,公园的周边为艺术博物馆、旅馆、会议中心和商务办公楼。设计通过叠加的手法,将一个新公园覆盖在原来的老公园上。设计保留了场地上所有成熟的树木,运用各种隐喻的手法,使用地域性的,具有文化历史内涵的语言,使这个公园以一种地域性的风格来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圣·何塞市拥有300多年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久远。最早是由印第安人在此挖出了自流井,从而发展农业,最终形成了城市。

道路分析 场地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不仅是一个大的交通岛,而且是周围艺术博物馆会议中心旅馆等一些重要建筑的环绕中心。道路的布置看似随意,以斜交的直线道路系统为框架,实际上是周围主要建筑物的人流线路。道路是沿着人们在公园两侧的公共建筑间穿越的路线来设置一条宽阔的园路构成公园东西方向的长轴,沿路边设置了许多维多利亚风格的灯柱和木质座椅,这些旧式的灯具和座椅隐喻着城市300年的历史。 哈格里夫斯设计了一条从端点开始就斜交的直线道路,从公园的一端延伸到公园的另一端,为了避免直线单调,在道路中部使用道路高差和铺装加以变化。

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海报版式设计由图形、色彩、文字三大编排元素组成,图文编排在海报设计中尤为重要,它是海报设计语言、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 在平面海报设计的发展历史上,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特别是印刷产业的革新,出版业的繁荣,在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瑞士和法国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大师,设计出了经典传世佳作,并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我们运用感性的对称、均衡、方向、中心、空白、分割、韵律、点线面等编排设计原理或理性网格编排设计原理,对大师的作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来感悟海报编排设计的规律。 【案例一】德国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早在15世纪的德国,得力于古藤堡在金属活字印刷术上的发明与革新,人们已将文字与插图混合排版并运用于印刷媒体 ■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鼻祖,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贝伦斯在字体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将繁琐的装饰字体设计为“无饰线”字体,他为德国电气公司所设计的海报运用简洁无装饰字体和几何形体对称的组合,通过视觉中心点状渐变的光感,表现了德国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特征(图1)。 主持人提示: 现代设计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后,1919年沃尔特格多佩斯在德国的魏玛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过不断完善形成了 自己的体系。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包豪斯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美国、日本和二十世纪的中国。

德国在二战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世界平面设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师, 贡特尔基泽,皮埃尔门德尔,格特冯德利希,冈特兰博都是大师级的代表人物。 ■ 贡特尔基泽是“欧洲视觉诗人”派代表人物,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激扬的创造力,讲 究比例和尺寸、色彩和明暗的对比关系,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特征。《和平运动》海报(图2)将文字嵌入图形之中,强调方向的版式编排,使版式中的文字与图形形成运动感。 ■ 皮埃尔门德尔用理性的哲学思想处理图形、表现主题。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剧院戏剧海报(图3)以简洁的图形、文字、色彩来表现主题思想,以中轴线为依据,对称的版式结构, 给人庄严、稳重、典雅之感,在文字编排上增加了一定的不对称因素,既庄重又活泼。黑色与高纯度色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格特冯德利希的海报设计几乎全部由文字元素组成。这与他早年从事字体设计以及长期 以来研究字体与版式的视觉语言分不开。他善于发现字母形式美的感染力,强调大与小,细与粗的强烈对比,在字母与版式的组合上寻找游戏般的快乐,他的海报充满力量,主体明确,构图严谨,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的典范。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ZHANGLEI 张磊 建筑师——————梁井宇 梁井宇,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曾工作于国营设计单位,及与人合作创办设计工作室。1996年到加拿大留学和工作,学习了电脑图形学与电脑动画,并对游戏设计产生兴趣,还曾经工作于游戏公司电子艺界,是一名电子游戏场景设计师。2003年回国,先到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首席设计师,2006年,与九源三星事务所场域建筑事务所,任主持设计师。梁井宇,是个追求原创性的建筑师,他既不重复自己的过去,也不重复别人,总想做新东西。创新性的事务所,始终是他的追求。 在加拿大时,梁井宇曾浸在电脑的虚拟世界里,虚拟世界中的完全自由化和无拘无束的想象,让当时的他找到了新的倚靠与追求。而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梁井宇体会到游戏空间的幻觉与美好,而游戏中对于空间无设限的形体扭曲与创造及无局限的变化法则。在现实中受局限的真实空间所无法表达的,这也勾起了他从虚拟到真实之间的转换与尝试。可是,梁井宇后来似乎也厌倦了这样的追求,因为毕竟在虚拟世界里很难像实际建筑一样,可以表达一种真实的力量。所以,之后他有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中,去追求真实的、可以实现的建筑。 真实到虚拟,是梁井宇从国内到国外的设计转换;而虚拟到现实,又是他从国外到国内设计转换,当梁井宇回到建筑领域后,他是从以后对软件虚拟与精神化的游戏场景操作,转向一个对硬件现实和物质化的建筑操作,所以,他对曲面形体的的兴趣,似乎想将虚拟世界中的3D曲面转化到现实世界中实现,这展现在中联环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办公空间中的一道曲面墙体设计中。他将一道墙面处理成柔性物体,这似乎嗅出他思考着将虚拟世界中的软化与柔化物体,这似乎嗅出他思考着将虚拟世界中的软化与柔化运用在墙体上。因为在设计操作中,这是必须经过电脑运算而得出的曲面比例和组织构成,这样对空间的图像变大更加直观,也能探索新形态空间的各种可能性。另外,他也关注到材料的细部与构成,比如在办公空间中有不加修饰的混凝土墙、局部氧化的钢材、线管的裸露、墙上细部收分处理等,从曲面形体与材料构成,到建筑中的小物件与小细部,这是他受到艺术家的启发,对真实世界、真实材料再现的一种渴望、一种补偿,他希望作品中能暴露材料的真实质感,合理运用及贴切表达材料的物理属性,对抗重力并反映材料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曲面的墙体,即可以观赏,又可以是功能性的考量。座椅,似乎也带有点表皮造型的设计倾向,它就是在既有墙体上生成的新形态,而这样的办公空间,有整体也有局部,除了室内设计以外,也偏向于家具设计与工业设计,横跨的方式似乎也暗示着梁井宇后期朝向多方面发展的设计趋势,尝试一种跨界的模式。 在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项目中,梁井宇把虚拟世界中的曲面想象转化成更实际的建筑外墙,他用红砖来形

美国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作品探析

摘要:保罗•兰德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他以功能性和适用性为出发点,运用极简、蒙太奇、拼贴等设计艺术表现手法,将包豪斯倡导的设计哲学和理性之美概括为简洁、理性的设计语言并应用于商业美术之中,以其独有的想象力契合着商业与艺术的两大领域,给消费者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风貌。 关键词:保罗•兰德;平面设计;极简;蒙太奇;拼贴 1、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平面设计领域与欧洲相比,几乎还不存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大批的欧洲现代平面设计师逃亡来到了美国,因而把欧洲的现代平面设计介绍到了美国,刺激了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于是出现了美国最早的现代平面设计队伍。这些美国设计师在欧洲现代主义基础上从事平面设计,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并形成了所谓的“纽约平面设计派”。[1]纽约平面设计派的出现使得美国平面设计风格得以确立,与欧洲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艺术天赋极高的保罗•兰德是美国“纽约平面设计派”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2、保罗•兰德简介 保罗•兰德(Paul Rand,1914-1996,见图1)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 保罗•兰德1914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1929-1932年(15-18岁)期间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设计,1932-1933年(18-19岁)转到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学习。1933-1934年(19-20岁)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 League)进修设计,师从德国杰出的设计家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在此期间,学习了比较实质性的设计内容,接触了大量的欧洲设计刊物,在意识形态上受到欧洲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对国际设计运动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其思想站在了当时美国设计家的前列。1937年,23岁的兰德开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职业生涯,不久便成为“君子——冠”(Esquire Coronet)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为《老爷》(Esquire)、《服装艺术》(Apparel Arts)等著名的服装艺术杂志做封面设计,并取得了成功。之后兰德一直担任纽约著名的威廉温特劳布广告代理公司(William H. Weintraub Advertising Agency)的创意指导,也曾受聘于美国IBM等多家著名公司并担任艺术顾问和设计指导。1954年兰德离开广告公司开始独自负责企业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其中案例包括美国广播公司(ABC)、IBM公司、西屋电器公司(Westhouse)、雷斯特(Next)电脑公司、UPS快递公司等。他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企业标志,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保罗•兰德一生创作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了书籍装帧设计、广告海报、插图、字体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多个领域。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使得兰德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他创作的多件作品曾被欧美和日本的博物馆收藏,他也因此获得了纽约艺术设计家协会,英国皇家设计师协会等机构授予的多项荣誉。 与设计创作相比,保罗•兰德对设计教育有着强烈的情感,他从1942年(28岁)开始担任库柏联盟(Cooper Union)协会的老师,1946年(32岁)在普拉特学院教学,1956年(42岁)在耶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担任教授,教授图形设计。在美国,其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Thoughts on Design)、《设计与本能》(Design and the Play instinct)、《保罗•兰德作品集》(Paul Rand: A Designer's Art)等书籍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他的设计作品。 在摄影史上被称为结构主义大师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教授匈牙利人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曾这样评价保罗•兰德:“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兰德认为:平面设计的受众群体不单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而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大众;设计效果应该是生动有趣而且引人入胜。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他很早借鉴并采用欧洲设计家创造的照片拼贴等艺术手法,组成既有理性特点,又有生动象征性图形的新设计风格。兰德对于平面设计的点、线、面、色彩、肌理、空间等各种构成要素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遵循功能主义高度理性的同时,努力寻找这些视觉元素最和谐的组织方式和最佳的传递效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