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_付美云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_付美云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_付美云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_付美云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Vol. 21, No. 11, 2016–202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3.02016

2016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

付美云1,2 乐国安1 马华维3

(1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2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3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天津 300071)

摘 要 职场欺负是建立在实施者和受欺负者双方权力不均衡性基础上的一种重复且持续发生的职场行为。整合模型从产生路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以及影响结果等方面, 对职场欺负的整个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并指出职场欺负不仅影响当事人双方的身心健康, 还会产生波及效应, 影响到群体中的旁观者以及组织效能。未来研究可考虑在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进行相应扩展。 关键词 职场欺负; 欺负实施者; 受欺负者; 整合模型 分类号

B849:C93

职场欺负(Workplace bullying)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由于其对员工身心健康及组织效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近几年来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早期关注于职场欺负的欧洲学者主要使用冲突升级框架(Zapf, 1999)、工作情景框架(Hoel & Salin, 2003)、性别框架(Salin, 2003)或者劳资关系框架(Hoel & Beale, 2006)等来强调冲突升级、工作设计方面的缺陷、性别特征、组织特征以及其他潜在的社会权力结构对职场欺负所起的诱发作用; 而北美学者则更多地把职场欺负看作是攻击行为(Neuman & Baron, 2003)或反生产行为(Fox & Spector, 2005)中的一种形式, 强调挫折、压力和不公正是职场欺负产生的导火线。这些框架彼此相关, 并且以互补的方式为揭示职场欺负的本质提供了参考。但正如Wheeler, Halbesleben 和Shanine (2010)所说,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将众多因素进行整合, 用于解释职场欺负发生的诱因、影响因素、影响过程和影响结果。为此,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职场欺负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立足于职场欺负实施者和受欺负者的角度, 从职场欺

收稿日期:2013-01-20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HO5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2010CB73140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18)。

通讯作者:马华维, E-mail: mahuawei2004@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8971161.html,

负的产生路径、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等方面构建了一个整合模型, 用以描述职场欺负的整个作用过程, 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职场欺负的概念及其产生路径

1.1 职场欺负的概念与特征

目前学者们对于职场欺负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大多数学者对职场欺负进行了操作化定义, 例如, Einarsen (2000)将职场欺负定义为, 向一个或多个员工实施的重复且故意的负性行为(例如, 贬低某人的工作价值, 戏弄嘲讽或孤立排斥某人), 并影响了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 Salin (2003)认为, 职场欺负是对一个或多个人实施的重复且持续的消极行为, 包括可感知的权力不均衡和敌对的工作氛围; 国内学者秦弋和时勘(2008)则认为, 职场欺负是一种个体长期接受难于反抗的、负性行为的情境, 这些行为来源于一个人或几个人。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职场欺负的操作性定义不尽相同, 但仍可从上述内容中归纳出职场欺负与其他消极行为相比,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发生频率方面:欺负行为与不礼貌行为、暴力行为的区别在于, 欺负行为是持续较长时间的(例如, 6个月以上)、重复发生的(例如, 至少一周一次)。为此, 仅是一次孤立的人际冲突事件不能称为职场欺负。

(2)危害程度方面:Namie (2003)指出, 攻击行

第11期付美云等: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 2017

为按照强度由小到大, 可分为1~10不同等级的行为类型。其中, 1~3强度等级的攻击行为可称为不礼貌行为, 4~9强度等级的干扰了组织合法利益实现的行为属于欺负行为, 而强度最大的攻击行为(例如, 杀人等暴力行为)则会使工作被迫停止。由此可见, 职场欺负对组织成员身心健康和组织效能的危害程度介于职场不礼貌行为和职场暴力行为之间。

(3)指向性方面:与其他反生产行为、工作场所偏差行为相比, 职场欺负主要是人际间的一种敌意行为, 实施者主要针对的是组织中的其他成员, 较少直接指向组织。

(4)权力的不均衡性方面:受欺负者通常难以反抗实施者的欺负行为, 双方存在权力的不均衡性。这种“权力的不均衡性”不仅来自组织等级结构中正式的权力距离(上级对下级), 还可能来自其他的个体、情景和社会特征, 如专业知识、信息和人脉资源等个人获得非正式资源的权力。为此, 同事之间也存在权力的不均衡, 甚至在一些情况下, 下属(尤其是以群体的形式)可能激发足够的权力不均衡来欺负上级。这样就产生了不仅来自组织垂直结构中自上而下的欺负, 还存在水平结构中同事间的欺负, 甚至是自下而上的欺负。

1.2职场欺负的产生路径

早期研究职场欺负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学者们, 大多将职场欺负作为冲突升级的结果之一(Hauge, Skogstad, & Einarsen, 2007), 认为职场欺负与敌意的职场人际关系有关;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学者们则将职场欺负看作是众多职场压力中最具摧毁性的一种“社会心理危害” (psychosocial hazard), 对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研究也大多与压力相关(Hoel & Salin, 2003; Neuman & Baron, 2003)。事实上, 这两种解释上的差异源自不同文化对于“压力”的理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学者关注于压力现象的生理学特点; 而美国等国家的学者则侧重于压力的社会源特点。Leymann (1996)将上述两种解释进行了融合, 认为不良的职场社会心理环境导致个体的生理压力反应, 进而产生挫折感, 受挫的个体间相互指责, 人际关系恶化, 形成彼此的社会压力源, 最终引发职场欺负。此外, Einarsen (1999)进一步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职场欺负:争议相关的欺负(dispute-related bullying), 将欺负看作是人际冲突升级的结果; 掠夺式欺负(predatory bullying), 将欺负看作是转嫁挫折和压力的一种方式。Baillien, Neyens, De Witte和De Cuyper (2009)在此基础上, 通过访谈研究指出, 除压力和冲突外, 团队和组织特征所产生的刺激是诱发职场欺负的另一途径。为此, 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理论, 将职场欺负的产生路径分析归纳如下:

1.2.1职场欺负是当事人双方对工作压力消极应

对的结果

对于欺负实施者而言, 根据挫折-攻击理论(Fox & Spector, 1999), 个体感知到工作压力(或挫折)后, 如果无法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我调节方式来应对, 往往会通过将压力(或挫折)转嫁到其他人身上的方式(例如, 寻找替罪羊)来缓解压力(Hoel & Salin, 2003)。因为通过投射的过程可使个体的紧张和挫折感降低。

对于受欺负对象而言, 根据社会互动理论(Felson & Tedeschi, 1993), 个体面对工作压力时, 可能会采取违反工作相关的期望和社会规范的方式(例如, 逃避工作责任)使自己尽量远离压力源, 但这反过来会使自己受到来自同事或组织中其他成员的消极对待。也就是说, 以违反规范的方式来逃避工作压力的个体可能成为受欺负者。

1.2.2职场欺负是当事人双方人际冲突升级的结果

根据Glasl (1982)的冲突升级模型和Leymann (1990, 1996)的欺负四阶段模型(the four-stage bullying model), 冲突当事人双方在最初阶段关注于冲突的内容(例如, 问题在哪里), 寻求理智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逐渐地, 双方意识到并强调各自的立场差异, 对冲突的关注由“问题本身”转变为“人的原因”(例如, 谁是问题制造者), 员工间的攻击性增强; 接下来, 冲突双方中处于权力强势的一方出于保护受到威胁的自尊、避免被社会竞争所淘汰、开展组织政治行为等方面的考虑, 采取职场欺负的方式来化解冲突对自我地位造成的消极影响(Zapf & Einarsen, 2011), 使处于权力弱势的一方成为受欺负者, 并使组织中的其他人对受欺负者的个体偏见不断加深, 从而进一步加剧欺负行为; 而处于权力弱势方的受欺负者由于缺乏有效的冲突管理能力, 无法对职场欺负行为进行反抗, 并逐渐对于持续发生的欺负行为

2018 心理科学进展第21卷

感到习得性无助, 进而认为自己被欺负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和被动的态度又会进一步加剧欺负行为的持续性和重复性(Matthiesen, Aasen, Holst, Wie, & Einarsen, 2003)。

1.2.3职场欺负是组织刺激的结果

由于职场欺负是建立在当事人双方权力不均衡基础上的, 组织的不当管理将可能导致权力强势方滥用权力、权力弱势方感到习得性无助, 进而诱发职场欺负产生并持续重复发生。组织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组织文化如果缺乏对权力强势方有效的监督控制和对权力弱势方有力的社会支持(例如, 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不对职场欺负行为进行制止), 不仅会进一步助长权力强势方的威风, 使其认为欺负是组织允许甚至期望的(即是符合群体规范和组织文化的), 还会进一步使处于权力弱势方的受欺负对象感到习得性无助, 认为群体成员已对欺负达成共识、自己被欺负是注定的, 从而使职场欺负得以持续重复发生。在一些组织(例如, 医院和军队)中, 职场欺负被当作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人际互动方式, 是一些职场新人必经的阶段和仪式或是实施者控制他人的一种手段(Hutchinson, Vickers, Wilkes, & Jackson, 2009)。尤其当工作压力大、但组织的晋升政策不明确时, 职场欺负被看作是处于权力强势方的实施者为了干预或影响组织的重要决策, 使其不损害到个人既定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组织政治行为(Katrinli, Atabay, Cangarli, & Gunay, 2010)。

2职场欺负的影响因素

上述3条路径(工作压力、人际冲突和组织刺激)在诱发职场欺负的过程中, 往往不同程度受到来自实施者和受欺负者的个体特征、工作情景以及个体与情景互动过程的影响。

2.1个体特征

2.1.1实施者的个体特征

由于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直接收集实施者方面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困难, 关于职场欺负实施者人格特征的描述大多来自受欺负者的主观报告。Einarsen, Raknes和Matthiesen (1994)对来自挪威7个工会的2200名员工进行的调查显示, 只有5%的被调查对象承认自己曾实施过欺负行为, 而这些人在社会焦虑、攻击性和自尊水平上的得分普遍较高。随后, Matthiesen和Einarsen (2007)的研究也证实, 承认自己是职场欺负实施者的被调查对象报告了较高的攻击性人格特征。Parkins, Fishbein和Ritchey (2006)的研究指出, 实施者的知觉控制水平较低, 而社会主导性较强。还有一些研究指出, 实施者很可能是自恋且自负、刚愎自用、睚眦必报的一类人, 总喜欢批判和迁怒于他人(Glas?, Nielsen, & Einarsen, 2009), 并且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有危害性的。Zapf和Einarsen (2011)在总结仅有的关于职场欺负实施者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概括了职场欺负实施者的以下特征:高自尊水平, 将职场欺负作为自尊受到威胁时的自我调节手段; 缺乏社会竞争力, 将职场欺负作为微观政治行为(micropolitical behavior), 尤其当组织缺乏正式的安排和清晰的工作分工时, 职场欺负被作为击败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Jenkins, Zapf, Winefield和Sarris (2012)通过对24位被指控为职场欺负实施者的管理人员进行的访谈调查进一步指出, 许多管理者认为自己才是职场欺负的受害人, 受到了下属的欺负; 其他被调查者则辩称自己的行为属于正当合法的绩效管理行为。

2.1.2受欺负者的个体特征

根据受害人催化/推动理论(victim precipitation theory), 员工的某些个体特征将可能催化/推动实施者的欺负行为(Aquino & Thau, 2009; Persson et al., 2009)。例如, 在一些研究中, 女性受欺负者居多(陈伟娜, 2011; 刘骏飞, 2010), 而且女性往往只欺负女性, 而男性既欺负女性也欺负男性(Hauge, Skogstad, & Einarsen, 2009); 资历老的员工常欺负新进人员(Baillien et al., 2009)。此外, 受欺负者特定的人格特征(即通常所说的天生“受气包”形象)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例如, 过度焦虑和沮丧(Zapf, 1999), 神经质和低自尊水平(张璐, 2010)等人格特征曾出现在受欺负者的自我报告中。在大五人格方面, 一些研究发现, 低水平的情绪稳定性与受欺负有关(Matthiesen & Einarsen, 2001), 而其他4个方面的人格特征(外向性、宜人性、经验的开放性和责任心)与受欺负的关系, 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事实上, 受欺负者的人格特征与职场欺负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一方面, 当涉及受欺负者的人格特征时, 需要区分其作为前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在职场欺负中发挥的不

第11期付美云等: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 2019

同作用(Zapf & Einarsen, 2011); 另一方面, 需要考虑职场欺负反过来对于受欺负者人格的影响(Razzaghian & Shah, 2011)。

2.2情景因素

早期研究职场欺负的学者Leymann (1996)认为, 人格特征(作为前因变量)对于欺负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 不良的工作环境才是导致职场欺负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此, 他提出了职场欺负的工作情景假设(Work Environment Hypothesis of Bullying), 将工作特征设计和组织的社会环境作为诱发职场欺负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些研究者基于这一假设对诱发职场欺负的各种情景因素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例如, Skogstad, Torsheim, Einarsen, & Hauge, 2011; Hauge, 2010)。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将影响职场欺负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以下3方面:

2.2.1工作特征因素

根据Karasek的工作要求-控制模型(Job Demand Control Model)以及Bakker和Demerouti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ob Demand Resource Model), 工作任务本身的特征(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工作资源)会影响员工对工作压力的感知,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职场欺负起到促进或缓冲的作用。为此, 一些学者对可能影响职场欺负发生的一系列工作特征因素进行了分析。例如, 角色冲突(Hauge et al., 2009), 工作负荷大(Zapf, 1999), 工作要求模糊(Vartia, 1996), 工作缺乏安全感(De Cuyper, Baillien, & De Witte, 2009)以及缺乏清晰的目标导向(Vartia, 1996)等均被证明与职场欺负有关。

近期有关工作特征因素与职场欺负之间的关系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 van den Broeck, Baillien和De Witte (2011)的研究进一步指出, 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均与实施者报告的欺负行为正相关, 而工作要求与受欺负行为正相关, 工作资源则与受欺负行为负相关, 并且情绪枯竭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Baillien, De Cuyper和De Witte (2011)通过6个月的追踪研究指出, 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工作负荷大、工作自主性低)增加了实施者和受欺负者卷入职场欺负行为的可能性; Balducci, Cecchin和Fraccaroli (2012)通过对609名意大利公共部门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 角色冲突对职场欺负的实施者和受欺负者都有显著影响, 个体敏感性在角色冲突对受欺负者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而且角色压力与职场欺负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 Hauge, Skogstad和Einarsen (2011)通过对挪威受欺负对象的追踪研究并未发现角色压力对后续受欺负经历有影响, 而之前的受欺负的经历却反过来影响了受欺负者后续感知到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负担。

2.2.2组织特征因素

根据韦伯的官僚式组织结构理论(Radical Weberian theory of bureaucracy and authority), 职场欺负可以被看作是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反映。一些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来揭示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等因素对职场欺负的影响。

(1)组织变革(Salin, 2003; Baillien & De White, 2009)、组织多样化(Harvey, Treadway, Heames, & Duke, 2009), 组织文化、正式的权力关系和沟通渠道等被证实与职场欺负高度相关(Einarsen et al., 1994; Rayner, Hoel, & Cooper, 2002)。当一个组织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阻止职场欺负文化的侵蚀时(例如, 管理当局对于欺负行为采取容忍和忽视态度, 缺乏明确的反职场欺负的政策规定, 缺乏对管理者权力的制约和领导行为的培训等), 会进一步助长实施者的威风, 使其认为欺负是组织允许的甚至是期望的(Hutchinson, Wilkes, Jackson, & Vickers, 2010), 从而加剧职场欺负行为。

(2)缺乏恰当的领导行为是诱发职场欺负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有研究表明, 任务导向型、放任型、专横型领导风格与职场欺负的发生与持续密切相关(Hoel, Sheehan, Cooper, & Einarsen, 2010; Mager?y, Lau, Riise, & Moen, 2009; Seigne, 1998; Skogstad, Einarsen, Torsheim, Aasland, & Hetland, 2007); 破坏型领导、辱虐型领导所表现出的苛责下属、辱虐下属等行为即属于典型的职场欺负行为。而Stouten等人(2010)的研究指出, 伦理型领导能够通过减轻员工工作负担、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来减少职场欺负的发生; 陈伟娜(2011)也指出, 领导者的个人品德水平越高, 组织中员工遭受到的职场欺负行为越少。

2.2.3群体互动因素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 来自同事间的竞争(Seigne, 1998), 群体对于冲突的应对风格(Baillien, Notelaers, De Witte, & Matthiesen, 2011)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身份差异(Heames, Harvey, & Treadway, 2006)等因

2020 心理科学进展第21卷

素都会影响职场欺负的发生与持续。Shallcross, Ramsay和Barker (2010)的研究指出, 实施者通过在职场中散布流言蜚语的方式不仅使受欺负者公开受辱, 也使接收到流言信息的其他人因害怕自己也成为受欺负者而产生恐惧, 从而使得职场欺负得以持续甚至加剧。Hutchinson (2012)进一步指出, 职场欺负可以被看作是操控工作群体的过程(workgroup manipulation), 通过“影响、劝告、合理化和遵从”这4种形式, 工作群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扩大、传播或维持职场欺负中起到了群体传染的作用。Escartín, Ullrich, Zapf, Schlüter和van Dick (2013)对来自19个组织的不同工作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 群体认同对于群体和个体层面的工作相关的欺负行为有重要影响。人们对于其所在的群体认同度越高, 他们成为职场欺负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这一研究发现并矫正了以往研究中对职场欺负中社会因素的忽视, 指出欺负行为需要从更广泛的群体认同的视角加以分析。然而, 相对于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 群体层面因素对职场欺负的影响研究还相对匮乏, 也是今后职场欺负领域可扩展的研究方向之一。

2.3个体与情景的互动过程

在上述情景下, 组织成员一般均会感到一定的工作压力、人际冲突或组织刺激, 但并非存在工作压力、人际冲突或组织刺激就一定会导致职场欺负行为。因为个体并非环境刺激的简单反应者, 个体的过往经验、人格特点、价值观念等均有可能影响其对环境做出的反应。压力、冲突和组织刺激是否会引起个体剧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关键在于个体在与情景的互动过程中, 如何对上述情景赋予意义以及如何宣泄由上述情景引发的紧张情绪。

根据Spector和Fox (2005)的压力-情绪-控制/支持模型, 人们基于感知到的威胁、目标受干扰的程度以及对事件的归因等内容来对压力情景进行认知评价, 只有当个体将压力归因为是由稳定可控的外部原因引起的, 才会引发相应的负性情绪。相应地, 负性情绪对职场欺负行为的影响, 也会受到一些个体特征因素的调节, 包括自我控制水平和部分人格特质。例如, 在同样愤怒状态下, 特质愤怒高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更持续、更强烈的职场欺负行为; 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个体可能采取积极的自我调节方式来化解负性情绪, 而不会采取消极的职场欺负行为。由此可见, 高唤醒的消极情绪(high arousal negative emotions)与低的自我控制能力(low self-regulative capacity)是影响职场欺负发生的一个重要内在心理机制。

3职场欺负的影响

职场欺负不仅对当事人双方有一定的影响, 还可能产生涟漪效应, 进而影响到旁观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个组织的效能。

3.1职场欺负对当事人双方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 由于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有关职场欺负影响作用的研究数据大多来自受欺负者的自我报告, 对于实施者方面的实证影响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首先探讨了职场欺负对受欺负者的影响及其作用过程, 然后运用强化理论, 分析了职场欺负对实施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3.1.1职场欺负对受欺负者的影响及其作用过程

根据受欺负者的自我报告, 职场欺负会导致员工酗酒、滥用药物和失眠的加重(Paice & Smith, 2009), 身体素质下降(Johnson, 2009); 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病的发病率增加; 受欺负者很容易感到精疲力尽、心烦意乱、失去耐心、被疏远孤立(Glas?, Matthiesen, Neilsen, & Einarsen, 2007)、自我效能感下降以及无助感增强(Yildirim, 2009)。此外, 职场欺负给受欺负者带来的焦虑、悲伤、恐惧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体验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自杀等恶性后果(Namie, 2003, 2007; Rodríguez-Mu?oz, Moreno-Jiménez, Vergel, & Hernández, 2010)。

根据Weiss和Cropanzano (1996)提出的情绪事件理论(Affective Events Theory, AET), 人们经常情绪性地对事件作出反应, 进而影响其接下来的态度、行为和个人健康。这一理论强调了负性事件的持续性和强度, 而非一次性的。而职场欺负正是这样一种持续性的负性事件。 Brotheridge 和Lee (2010)的研究指出, 每一种欺负行为都会产生一种情绪性反应:贬低某人、低估工作价值和口头辱骂等欺负行为与悲伤、心神不宁、愤怒和困惑等负向情绪有关; Lutgen-Sandvik (2008)通过访谈研究发现, 个体在欺负行为发生前期体验到低水平的不适和紧张, 进一步的在后期阶段将体验到羞愧, 最终个人的自我认同将逐渐被破坏;

第11期付美云等: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 2021

D’Cruz和Noronha (2010)对受欺负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 持续的消极事件会带来诸如沮丧、焦虑、心灰意冷、无助等情绪压力, 进而导致减少对他人和组织的正向情感, 并将退出和离职作为最佳的解决方式。而无法对欺负行为进行有效应对, 又进一步加剧了职场欺负对受欺负者身心健康以及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蒋奖, 董娇, 王荣, 2012; 秦弋, 时勘, 2008)。

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受欺负者对职场欺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都是相同的(Glas? et al., 2009), 受欺负者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受欺负者之间的这种差异性。例如, Matthiesen和Einarsen (2001)根据不同人格特征的受欺负者体验到的心理痛苦程度的差异性, 将受欺负者分为3种类型:严重受影响者、失望抑郁者以及普通受欺负者。已有研究表明, 主动性人格、自我效能、积极或消极情感作用、特质性焦虑以及自尊水平这些人格特征有助于解释不同受欺负者对同一欺负行为的不同反应(陈伟娜, 2011; Mikkelsen & Einarsen, 2002; Matthiesen & Einarsen, 2004; Glas?, Vie, Holmdal, & Einarsen, 2011)。

3.1.2职场欺负对实施者的影响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职场欺负实施者的意图研究还未形成一致意见, 但无论实施者最初是否意识到职场欺负的危害性, 都有充足的理由让他将这一行为持续下去, 甚至变本加厉, 进一步扩大其实施范围和程度。因为根据强化理论, 即使一些职场欺负实施者并未意识到(或承认)自己的行为具有危害性, 但当其实施了欺负行为之后, 并未受到来自受欺负者、组织管理当局或其他组织成员的及时制止, 以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危害的; 相反的, 通过实施欺负行为反而向其提供了正向的反馈信息(例如, 缓解了自身的工作压力、维护了自尊及自己的权力优势方地位), 那么实施者将努力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将自己的这一行为理解为是被允许甚至是期望的, 因而会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例如, 操控沟通反馈渠道以减少对受欺负者的社会支持等)使这一行为能够重复发生并持续下去。例如, Harvey, Treadway和Heames (2006)指出, 当实施者认为欺负是被组织所允许的, 其实施欺负的可能性将增加; Hutchinson (2012)的研究指出, 实施者通过操控工作群体的方式对受欺负者进行较为隐蔽的欺负, 使群体其他成员能够容忍、甚至结伙参与到欺负行为中,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欺负的范围和程度。与此同时, 职场欺负还可能使得实施者自我效能感增强, 变得更加自恋, 更加刚愎自用、有恃无恐, 从而增大其将职场欺负上升为职场暴力行为的可能性(Ghosh, Jacobs, & Reio, 2011; Namie, 2003)。

3.2职场欺负的涟漪效应

3.2.1职场欺负对旁观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根据社会互动理论, 持续发生的职场欺负不仅对行为当事人双方有影响, 而且还会通过社会互动过程影响到与他们处于同一职场环境中的其他成员——职场欺负的旁观者。已有研究指出, 虽然不是直接受害者, 但目睹职场欺负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英国一项对公共部门761名工会成员的研究表明, 73%的旁观者报告了他们目睹欺负的压力, 并且44%的受访者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欺负的目标(Rayner, 1999)。Vartia (2001)也指出, 与那些未报告职场欺负行为的调查对象相比, 目睹职场欺负的调查对象报告了更多的压力和精神紧张反应; Emdad, Alipour, Hagberg和Jensen (2012)通过对瑞士4家大型工业企业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 频繁目睹职场欺负与员工后续的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而Houshmand, O'Reilly, Robinson和Wolff (2012)通过对加拿大41家医院的护士进行的调查研究指出, 目睹同事受到欺负或仅仅听同事的倾诉, 会令旁观者基于公正道义而产生共情, 激发旁观者的道德愤怒。由此可见, 今后的研究可进一步深化对职场欺负旁观者的相关研究。

3.2.2职场欺负对组织效能的影响

一方面, 遭受职场欺负的员工大多报告了低水平的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士气和工作绩效水平以及故意缺勤、工作倦怠、创新潜能丧失、离职等问题(陈伟娜, 2011; 刘骏飞, 2010; 马跃如, 李树, 2011; 聂光辉, 李永鑫, 唐峥华, 2011; 荀洪景, 2011; Paice & Smith, 2009)。同时, 刘玉新、张建卫和彭凯平(2012)研究表明, 受欺负者还可能隐秘地做出“反生产行为”。

另一方面, 处于职场欺负氛围中的旁观者也报告了较高水平的离职意愿(Houshmand et al., 2012); 目睹职场欺负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之间存在负性相关关系(Sims & Sun, 2012)。而且根据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通过观察来获得或修

2022 心理科学进展第21卷

正自己的行为。旁观者通过目睹职场欺负行为, 学习到了如何成为不被欺负者, 相对地也可能学习到了如何欺负他人, 从而可能成为实施者。

此外, 一些组织还报告了因受欺负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问题而导致其在员工健康计划和补偿条款方面的成本增加以及因职场欺负导致雇员流动频繁而给组织带来更多的重新招聘、配置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MacIntosh, 2005)。与此同时, 职场欺负也影响了受欺负对象与同事和上级的人际关系(Glas? et al., 2009), 降低了团队协作性(Baillien, Neyens, et al., 2009), 进而可能影响到群体氛围和组织文化。

综上所述, 基于当事人双方视角的职场欺负作用过程可归纳:职场欺负是在当事人双方对职场压力的消极应对、冲突升级以及组织刺激下诱发的, 并且这一诱发过程受到了当事人双方个体特征、组织工作情景因素以及个体和情景互动作用的共同影响。而职场欺负反过来不仅对当事人双方有一定的影响, 还可能产生涟漪效应, 进一步波及到旁观者以及群体和组织的效能(如图1所示)。4未来研究展望

近20多年来, 国外学者对于职场欺负现象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而我国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对于该领域的研究, 可考虑结合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从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4.1研究范式方面

Samnani (2013)将职场欺负的研究范式分为4种:功能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管理批判理论范式和后现代主义范式。而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发现, 到目前为止“职场欺负”的主流研究范式主要采用的是功能主义范式, 关注于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职场欺负的发生频率、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进行测量, 以期通过相关干预措施对这一消极人际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仅有少量研究运用了非功能主义范式, 从而导致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不深入细致, 并仅将职场欺负作为一个人际问题。为此, 今后的研究可借鉴其他范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对职场欺负现象进行更全

图1 基于当事人双方视角的职场欺负研究整合模型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第11期付美云等: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 2023

面的把握。如借鉴后现代主义范式, 从文化关系和社会互动的视角来研究职场欺负现象, 同时采用准实验研究、访谈法、叙事法、档案资料分析等方法, 拓展职场欺负的研究方法。

4.2研究内容方面

如前所述, 社会文化是影响职场欺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现有研究中关于职场欺负的跨文化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 今后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员工之间的职场欺负行为, 尤其在人才全球化流动、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今天, 东道国与母国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情况下, 欺负行为可能会表现出不同于过往研究的特点; 具体针对中国文化及当前雇佣关系的特点而言, 今后的研究可考虑:服从权威、职场代际、纽带文化、尊重序列等文化维度对职场欺负升级效应和涟漪效应的影响; 多元雇佣背景下, 不同身份员工之间可能存在的职场欺负行为, 例如, 正式员工可能会对派遣工和临时工实施欺负, 并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90后新生代员工在新型工作价值观引导下, 对职场欺负行为的认知及应对方式又将是怎样的, 是否存在代际差异。

此外,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 可以发现:无论是受欺负者的人格特征, 还是受欺负者在遭受欺负后的情绪性反应以及应对方式, 都与具体的欺负类型有关。为此, 今后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针对某一类具体的欺负行为, 受欺负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4.3研究对象方面

长期以来有关职场欺负的研究一直以受欺负者为重点, 而缺乏对实施者方面的深入分析。为此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从权力和控制的角度挖掘诱发职场欺负的深层次根源, 即职场欺负实施者将其作为组织政治行为, 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和过程使其得以持续存在进而引发受欺负者和旁观者的消极反应的。

此外, 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于实施者和受欺负者个体层面的研究, 而忽略了群体和组织层面的研究。为此, 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从群体动力学视角探讨旁观者在职场欺负动态演变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组织作为管理方是如何看待职场欺负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对于职场欺负可能带来的升级效应和涟漪效应, 组织又将采取怎样的管理措施; 可否将职场欺负作为一个循环系统(cycle), 进一步分析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的因素与职场欺负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等。

参考文献

陈伟娜. (2011). 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暨南大学.

蒋奖, 董娇, 王荣. (2012). 工作场所欺负与员工抑郁和工作满意度: 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6(8), 610–615.

刘骏飞. (2010). 企业员工工作场所欺凌与职业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中南大学.

刘玉新, 张建卫, 彭凯平. (2012). 职场欺负、人际冲突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 情绪智力的调节效应. 预测, 31(5), 1–8.

马跃如, 李树. (2011). 企业员工工作场所欺负与职业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7, 133–139. 聂光辉, 李永鑫, 唐峥华. (2011). 工作场所欺负与情感承诺、离职意向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1), 113–115.

秦弋, 时勘. (2008). 工作场所中欺负问题的研究现状. 心理科学进展, 16(2), 335–339.

荀洪景. (2011). 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负与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泰山医学院.

张璐. (2010). 工作场所欺负中个体因素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大学.

Aquino, K., & Thau, S. (2009). Workplace victimization: Aggression from the target’s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0, 717–741.

Baillien, E., & De Witte, H. (2009). Why is organizational change related to workplace bullying? Role conflict and job insecurity as mediators.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mocracy, 30(3), 348–371.

Baillien, E., De Cuyper, N., & De Witte, H. (2011). Job autonomy and workload as antecedents of workplace bullying: A two-wave test of Karasek’s Job Demand Control Model for targets and perpetrator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4(1), 191–208.

Baillien, E., Neyens, I., De Witte, H., & De Cuyper, N. (2009).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kplace bullying: Towards a three way model.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1), 1–16. Baillien, E., Notelaers, G., De Witte, H., & Matthiesen, S. B. (20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 unit's 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s and bullying at work: Moderation by conflict frequency.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mocracy, 32(3), 401–419.

Balducci, C., Cecchin, M., & Fraccaroli, F. (2012). The impact of role stressors on workplace bullying in both victims and perpetrators, controlling for personal

2024 心理科学进展第21卷

vulnerability factor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Work & Stress, 26(3), 195–212.

Brotheridge, C. M., & Lee, R. T. (2010). Restless and confuse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workplace bullying in men and women.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15(7), 687–707.

D'Cruz, P., & Noronha, E. (2010). The exit coping response

to workplace bull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inclusivist and exclusivist HRM strategies. Employee Relations, 32(2), 102–120.

De Cuyper, N., Baillien, E., & De Witte, H. (2009). Job insecurity, perceived employability and target’s and perpetrators’ experiences of workplace bullying. Work and Stress, 23(3),206–224.

Einarsen, S. (1999).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bullying at 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 16–27. Einarsen, S. (2000). Harassment and bullying at work: A review of the Scandinavian approach.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5(4), 379–401.

Einarsen, S., Raknes, B. I., & Matthiesen, S. B. (1994). Bullying and harassment at work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work environment qual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European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 4(4), 381–401.

Emdad, R., Alipour, A., Hagberg, J., & Jensen, I. B. (2012). The impact of bystanding to workplace bullying on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women and men in industry in Sweden: An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longitudinal study.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1–8, doi: 10.1007/s00420-012-0813-1

Escartín, J., Ullrich, J., Zapf, D., Schlüter, E., & van Dick, R. (2013). Individual-and group-level effect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on workplace bullying.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2, 182–193. Felson, R. B., & Tedeschi, J. T. (1993).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Social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Fox, S., & Spector, P. E. (1999). A model of work frustration-aggress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6), 915–931.

Fox, S., & Spector, P. E. (2005). Counterproductive Workplace Behavior: Investigations of Actors and Targets. Washington, DC: APA.

Ghosh, R., Jacobs, J. L., & Reio, T. G., Jr. (2011). The toxic continuum from incivility to violence: What can HRD do?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13(1), 3–9. Glasl, F. (1982). The process of conflict escalation and roles

of third parties. In G. B. J. Bomers, & R. B. Peterson (Eds.),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pp. 119–140). Boston: Kluwer-Nijhoff. Glas?, L., Matthiesen, S. B., Nielsen, M. B., & Einarsen, S. (2007). Do targets of workplace bullying portray a general victim personality profil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8(4), 313–319.

Glas?, L., Nielsen, M. B., & Einarsen, S. (2009).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mong perpetrators and targets of workplace bullying.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9, 1316–1333.

Glas?, L., Vie, T. L., Holmdal, G. R., & Einarsen, S. (2011). An application of affective events theory to workplace bullying: The role of emotions, trait anxiety, and trait anger. European Psychologist, 16(3), 198–208.

Harvey, M., Treadway, D., & Heames, J. T. (2006). Bullying in global organizations: A reference poi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1(2), 190–202.

Harvey, M., Treadway, D., Heames, J. T., & Duke, A. (2009). Bullying in the 21st century global organization: An eth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5(1), 27–40.

Hauge, L. J, Skogstad, A., & Einarsen, S. (2007).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ful work environments and bullying: Results of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tudy. Work and Stress, 21(3), 220–242.

Hauge, L. J, Skogstad, A., & Einarsen, S. (2009). Individual and situational predictors of workplace bullying: Why do perpetrators engage in the bullying of others? Work & Stress, 23(4), 349–358.

Hauge, L. J. (2010). Environmental antecedents of workplace bullying: A multi-design approach.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Bergen.

Hauge, L. J., Skogstad, A., & Einarsen, S. (2011). Role stressors and exposure to workplace bullying: Causes or consequences of what and why?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5), 610–630. Heames, J. T., Harvey, M. G., & Treadway, D. (2006). Status inconsistency: An antecedent to bullying behaviour in group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7(2), 348–361.

Hoel, H., & Beale, D. (2006). Workplace bullying,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Towards a contextualiz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4(2), 239–262. Hoel, H., & Salin, D. (2003).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bullying. In S. Einarsen, H. Hoel, D. Zapf, & C. Cooper, C. (Eds.), Bullying and emotional abuse in the workplace (pp. 203–218). London: Taylor & Francis.

Hoel, H., Sheehan, M., Cooper, C., & Einarsen, S. (2010). Organizational effects of workplace bullying. In S. Einarsen, H. Hoel, D. Zapf, & C. Cooper (Eds.), Bullying and Harassment in the Workplace: Developments in

第11期付美云等: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 2025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pp. 129–148).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Houshmand, M., O'Reilly, J., Robinson, S., & Wolff, A. (2012). Escaping bullying: The simultaneous impact of individual and unit-level bullying on turnover intentions. Human Relation s, 65(7), 901–918.

Hutchinson, M. (2012). Bullying as workgroup manipulation: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patterns of victimization and contagion within the workgroup.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21, 563–571.

Hutchinson, M., Vickers, M. H., Wilkes, L., & Jackson, D. (2009). “The worse you behave, the more you seem to be rewarded”: Bullying in nursing as organizational corruption.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 Rights Journal, 21(3), 213–229.

Hutchinson, M., Wilkes, L., Jackson, D., & Vickers, M. H. (2010). Integrating individual, work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esting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bullying in the nursing workplace.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18(2), 173–181.

Jenkins, M. F., Zapf, D., Winefield, H., & Sarris, A. (2012). Bullying allegations from the accused bully's perspective.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3(4), 489–501.

Johnson, S. L. (2009).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workplace bullying among nurses: A review.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 56(1), 34–40.

Katrinli, A., Atabay, G., Cangarli, B. G., & Gunay, G. (2010, May).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bullying behaviors as organizational political tactics. In IACM 23rd Annual Conference Paper.

Leymann, H. (1990). Mobbing and psychological terror at workplaces. Violence and Victims, 5(2), 119–126. Leymann, H. (1996). The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of mobbing at work.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5(2), 165–184.

Lutgen-Sandvik, P. (2008). Intensive remedial identity work: Responses to workplace bullying trauma and stigmatization. Organization, 15(1), 97–119.

MacIntosh, J. (2005). Experiences of workplace bullying in a rural area. 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 26(9), 893–910.

Mager?y, N., Lau, B., Riise, T., & Moen, B. E. (2009). Association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bullying at individual and department levels among naval military personnel.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6(4), 343–351.

Matthiesen, S. B., Aasen, E., Holst, G., Wie, K., & Einarsen, S. (2003). The escalation of conflict: A case study of bullying at 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4(1), 96–112. Matthiesen, S. B., & Einarsen, S. (2001). MMPI-2 configurations among victims of bullying at work.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0(4), 467–484.

Matthiesen, S. B., & Einarsen, S. (2004). Psychiatric distress and symptoms of PTSD among victims of bullying at work.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32(3), 335–356.

Matthiesen, S. B., & Einarsen, S. (2007). Perpetrators and targets of bullying at work: Role stres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iolence and Victims, 22(6), 735–753. Mikkelsen, G. E., & Einarsen, S. (2002).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posure to bullying at work and psychological and psychosomatic health complaints: The role of state negative affectivity and generalized self-efficac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5), 397–405. Namie, G. (2003). Workplace bullying: Escalated incivility. Ivey Business Journal, 68(2), 1–6.

Namie, G. (2007). The challenge of workplace bullying. Employment Relations Today, 34(2), 43–51.

Neuman, J. H., & Baron, R. A. (2003). Social antecedents of bullying. In S. Einarsen, H. Hoel, D. Zapf, & C. Cooper (Eds.), Bullying and emotional abuse in the workplace (pp. 185–202). London: Taylor & Francis.

Paice, E., & Smith, D. (2009). Bullying of trainee doctors is a patient safety issue. Clinical Teacher, 6(1), 13–17. Parkins, I. S., Fishbein, H. D., & Ritchey, P. N. (2006).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workplace bullying and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6, 2554–2577.

Persson, R., Hogh, A., Hansen, A.-M., Nordander, C., Ohlsson, K., Balogh, I.,.... ?rb?k, P. (2009). Personality trait scores among occupationally active bullied persons and witnesses to bullying. Motivation & Emotion, 33(4), 387–399.

Rayner, C. (1999). From research to implementation: Finding leverage for preven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 28–38.

Rayner, C., Hoel, H., & Cooper, C. L. (2002). Workplace bullying: What we know, who is to blame, and what can we do?London: Taylor & Francis.

Razzaghian, M., & Shah, A. (2011). Prevalenc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workplace bullying: A review.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5, 13419–13427.

Rodríguez-Mu?oz, A., Moreno-Jiménez, B., Vergel, A. I. S., & Hernández, E. G. (2010). Post-traumatic symptoms among victims of workplace bullying: Exploring gender differences and shattered assump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0, 2616–2635.

Salin, D. (2003). Ways of explaining workplace bullying: A

2026 心理科学进展第21卷

review of enabling, motivating and precipitating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in the work environment. Human Relations, 56, 1213–1232.

Samnani, A. K. (2013). Embracing new directions in workplace bullying research: A paradigmatic approa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22(1), 26–36.

Seigne, E. (1998). Bullying at work in Ireland. In C. Rayner, M. Sheehan, & M. Barker (Eds.), Bullying at work, 1998 Research Updat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Stafford: 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Shallcross, L., Ramsay, S., & Barker, M. (2010). A proactive response to the mobbing problem: A guide for HR managers. New Zealand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0(1), 27–37.

Sims, R. L., & Sun, P. (2012). Witnessing workplace bullying and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employe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7(1), 9–26. Skogstad, A., Einarsen, S., Torsheim, T., Aasland, M. S., & Hetland, H. (2007). The destructiveness of laissez-faire leadership behavior.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2(1), 80–92.

Skogstad, A., Torsheim, T., Einarsen, S., & Hauge, L. J. (2011). Test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hypothesis of bullying on a group level of analysis: Psychosocial factors as precursors of observed workplace bullying. Applied Psychology, 60(3), 475–495.

Spector, P. E., & Fox, S. (2005). The stressor-emotion model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In S. Fox, & P. E. Spector (Eds.),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pp. 151–174).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touten, J., Baillien, E., van den Broeck. A., Camps, J., De Witte, H., & Euwema, M. (2010). Discouraging bullying: The role of ethical leadership and its effects on the work

environ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95(1), 17–27.

van den Broeck, A., Baillien, E., & De Witte, H. (2011). Workplace bullying: A perspective from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SA Journal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 37(2), 879–891.

Vartia, M. (1996). The sources of bullying: Psychological work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5(2), 203–214.

Vartia, M. A. L. (2001). Consequences of workplace bullying with respect to the well-being of its targets and the observers of bullying.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Health, 27(1), 63–69.

Weiss, H. M., & Cropanzano, R. (1996). Affective events theory: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structur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ffective experiences at work. In B. M. Staw, & L. L. Cummings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p. 1–74). Greenwich, CT: JAI Press.

Wheeler, A. R., Halbesleben, J. R. B., & Shanine, K. (2010). Eating their cake and everyone else’s cake, too: Resources as the main ingredient to workplace bullying. Business Horizons, 53(6), 553–560.

Yildirim, D. (2009). Bullying among nurses and its effects.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 56(4), 504–511.

Zapf, D. (1999). Organizational, work group related and personal causes of mobbing/bullying at 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 70–85.

Zapf, D., & Einarsen, S. (2011). Individual antecedents of bullying: Victims and perpetrators. In S. Einarsen, H. Hoel, D. Zapf, & C. Cooper (Eds.), Bullying and harassment in the workplace: Development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pp. 177–200).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Workplace Bullying

FU Meiyun1,2; YUE Guoan1; MA Huawei3

(1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NanKai University;2NanKai University BinHai College;

3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Workplace bullying is a form of negative behavior at workplace. It refers to the repeated and enduring actions and involves an im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the perpetrator and the victim. The integrative model explains the key antecedents, process and consequences of workplace bullying, and its ripple effect on the bystanders and the 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tents, participants and paradigm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Key words: workplace bullying; perpetrators; victims; the integrative model

七种高效的网络营销方法及案例分析

伴随着中国农历新年的来临,辞旧迎新之际,也是许多中小企业制定年度营销计划的关键时刻,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对于许多公司来说,2009年可能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经济增长的放缓给商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然而,网络营销看起来却不会受什么影响,随着营销预算地不断削减和限制条件地增多,网络营销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 一、电子商务营销 对于企业来说,电子商务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的流动与传播,而这种双向的交互行为能够更方便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企业也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做出调整。除此之外,电子商务还能为企业有效的节约成本,另企业更具竞争力。特别是目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更能体现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在金融危机的辐射之下,消费者看好自己的腰包,不再盲目的消费;商场连锁点选择关闭分店,以求能够坚持的更久;企业大多选择大范围裁员来压缩成本,其中更是不乏有雅虎、索尼、花旗集团等国际企业。与此同时,国内许多企业也都开始以各种形式压缩成本,而为了保证持续增长许多企业选择开展电子商务。随着阿里巴巴、淘宝、当当、卓越、红孩子等电子商务企业的成功,国内网购市场也日渐成熟,传统商家对电子商务更加充满有信心,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准了电子商务这块肥肉,联想、神州数码、国美、蒙牛等大型企业均开展了自己的电子商务营销。 二、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是一种成本最低,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人们上网查找信息大部分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只要网站能够在搜索引擎取得较好的关键词排名,客户就会最先点击你的网站。 搜索引擎营销轻而易举解决网络营销中所遇到的品牌推广、产品推广难的问题。将有特色的产品推广到互联网的每个角落,使意向客户走到哪里都能轻松找到你的产品和联系方式,让企业抢尽先机。 搜索引擎营销主要有三种主要方式:分别是付费排名,关键字广告,以及搜索引擎优化。中小企业最常用的是付费排名和关键字广告,但忽略了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优化最明显的效果让企业网站在搜索引擎中获取好的排名,提高网站展示率,让营销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都把80%注意力都放在付费搜索引擎广告,而忽略了搜索引擎优化(SEO)的优点。众所周知,付费排名/关键字广告都需要长期付出高额的费用。搜索引擎优化是“一劳永逸”的营销策略,通过搜索引擎优化让网站获取了好的排名,那么后期维护的成本将会很低。从一些研究报告分析,网民对搜索引擎中的付费连接有着排斥行为。网民更愿意接受一个自然排名比较好的网站,所以搜索引擎优化是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不应忽略的方面,它也是搜索引擎营销中一个很好的捷径。 三、社区营销 Web2.0时代来临,网络社区无疑成为继门户和搜索之后中国互联网络未来发展的又一个热点;而基于其独特的用户群和黏性的服务,网络社区强大的营销价值也正日益被发掘。 通过网络社区这一平台的搭建,企业可以更大范围搜索消费者和传播对象,将分散的目标顾客和受众精准地聚集在一起,利用新的网络手段扩大口碑传播,获得更为精准的营销推广效果——真正网罗分众、汇聚目标群体、演绎精准营销。随着企业对“精准营销”的需求不断增加,有针对性的精准广告投放所占据的比例将越来越大,这也为寻求商业模式的互联网社区营销服务找到了一条赢利出路。由于网络社区本身是人以类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搜索顾客的成本,进而将企业与顾客等参与者的信息集中起来,便于双方信息的沟通,提高了企业营销的效率和营销成功率。相比传统网络营销行为,社区营销的精准程度及营销互动性更胜一筹。 四、博客营销 博客营销模式是基于WEB2.0的运用,典型的代表除了博客本身以外,还如RSS、网摘、播客等。随着WEB2.0网站的快速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多的网络营销资源,也随之出现了更多的网络营销方法,博客营销将形成主流。 因为博客营销方法是随着网络营销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的,逐渐表现出其网络营销价值,成为可以被有效利用的网络营销工具,受到更多的关注。 企业博客率先在大型企业和I T 企业获得应用,企业博客频道和基于第三方BSP的博客营销模式均有许多成功应用案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加入到博客营销的行列。当然,RSS营销的发展显然要缓慢得多。 优良的博客商业模式是一种资产,不单只是网页、不只是广告。这种模式应该是成本低、人员少、自动化,且不可不易被替代的服务产品。 五、事件营销 所谓事件,是指能够引起社会关注的焦点、大众关心的话题、议题,所谓事件营销,即是企业利用这些事件的社会专注度,把自己和事件进行某种关联和捆绑,从而在媒体报道与消费者参与事件的时候,达到提升企业形象以及销售产品的目的。企业可以参与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将自己带入话题的中心,由此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也可以通过自身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引起媒体或者大众关注。 “事件营销”作为四两拨千斤的品牌营销利器,其适用对象既可以是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又可以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终极的事件营销传播方式,是将各种焦点事件进行有效整合传播。通过各种借势与造势手段,始终让品牌处于高关注度和高美誉度。 六、视频营销 2009年将会是真正的视频营销元年。互联网从文字,图片,发展了到了视频。随着网民的需求不断的增加。互联网行业也短短十几年。迅速成为了个朝阳产业。而最近几年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在下降,网络广告一路上涨。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视频行业的不断成熟。也将从个人博客到播客!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 新进入者威胁。新竞争者的加入必然会打破市场平衡,引发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反应,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调入新的资源用于竞争,因此使收益降低。 替代品的威胁。市场上可替代你的产品和服务的存在意味着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将会受到限制。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买方拥有讨价还价能力,他们一定会利用它。这会减少你的利润,其结果是影响收益率。 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与买方相反,供方会设法提高价格,其结果同样会影响你的收益率。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竞争会导致对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或降价,结果同样会减少你的利润。

竞争对手 企业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主要的一种。只有那些比竞争对手的战略更具优势的战略才可能获得成功。为此,公司必须在市场、价格、质量、产量、功能、服务、研发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增加、固定(存储)成本/附加价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商标专有、转换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的风险、退出壁垒等。 新进入者 企业必须对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持足够的警惕,他们的存在将使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样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公司投入相应的资源。 影响潜在新竞争者进入的因素有:经济规模、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行业内企业的预期反击等。 购买者 当用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他们的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决定购买者力量的因素又:买方的集中程度相对于企业的集中程度、买方的数量、买方转换成本相对企业转换成本、买方信息、后向整合能力、替代品、克服危机的能力、价格/购买总量、产品差异、品牌专有、质量/性能影响、买方利润、决策者的激励。 替代产品 在很多产业,企业会与其他产业生产替代品的公司开展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替代品的存在为产品的价格设置了上限,当产品价格超过这一上限时,用户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有:替代品的相对价格表现、转换成本、客户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 供应商 供应商的议价力量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尤其是当供应商垄断程度比较高、原材料替代品比较少,或者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比较高时更是如此。

【电子书必备】经典的网络营销案例!

【电子书必备】经典的网络营销案例!.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电子书必备】经典的网络营销案例! 网络营销案例分析互联网技术对于网络营销的意义来说,不过,由于此项技术本身的突破性,预期它将给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影响,很可能从一种单纯通讯技术而成为一种未来文明的基本形态。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脱离传统营销,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内。 整合营销:结合网上网下的网络营销案例一则 就我接触到的不少中小企业主,在对待网络营销的态度上,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完全依赖网上营销,根本就不考虑传统的网下营销工作。他们通常很在意网下营销的突出弊端,如成本的高昂和营销效果反馈时间长,因此上网后,根本就抛弃网下的功夫。 第二类是还没有上网,但有在将来什么时候上网的想法。他们通常很在意购置电脑软硬件的初期投资,以及学习网上营销的时间成本,所以基本还是照旧,没有展开网上营销的积极性。 第三类则是已经上网,对网上网下的营销都感兴趣,他们很注意研究天上地下两类营销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长短互补,整体规划,从而使营销效果达到“前无古人”的新境界。 第三类人在数量上,目前占极少数。不过显而易见,这类人的态度、思路才是最明智的,也是“阿奇营销”所大力提倡的。营销做为一种越来越受重视的企业活动,可以也必须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利用尽可能多的工具来进行。从早期的口碑营销、街头营销到后来的印刷媒体广告、电台广告、电视广告、直邮、电话、五花八门的媒介物广告等等形式的发展历程,是和人类技术进步、社会进步的历程相契合的。也就是说,每出现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营销就增添了一种新的工具。 互联网技术对于网络营销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8971161.html,的意义也不例外。不过,由于此项技术本身的突破性,预期它将给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很可能从一种单纯的通讯技术而成为一种未来文明的基本形态。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营销,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内。 网络营销案例分析:据CNNIC的最新统计,中国上网人数为400万。这个数量尽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膨胀起来的,不过,相比于13亿的人口总量,还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如果12多亿的这个“绝大多数”中,还有你的潜在顾客,你就不该排除传统的营销手段。即使你的潜在顾客都在网上,你也应该考虑传统营销手段做必要的补充。因为在现阶段,虚拟世界只是这些网民生活中的一个插曲而已,他们的重心仍然在现实世界。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企业还没有上网、没有意识到网上营销的威力,可以说,那也就自动放弃了未来。从眼前利益来看,是放弃了一种成本效率、时间效率极高的商务工具。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10.自适应控制 严格地说,实际过程中的控制对象自身及能所处的环境都是十分复杂的,其参数会由于种种外部与内部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如,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参数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外部原因),化学反应速度随催化剂活性的衰减而变慢(内部原因),等等。如果实际控制对象客观存在着较强的不确定,那么,前面所述的一些基于确定性模型参数来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是不适用的。 所谓自适应控制是对于系统无法预知的变化,能自动地不断使系统保持所希望的状态。因此,一个自适应控制系统,应能在其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测取系统的输入、状态、输出或性能参数,逐渐地了解和掌握对象,然后根据所获得的过程信息,按一定的设计方法,作出控制决策去修正控制器的结构,参数或控制作用,以便在某种意义下,使控制效果达到最优或近似更优。目前比较成熟的自适应控制可分为两大类: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和自校正控制(Self-Turning)。 10.1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10.1.1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图10.1所示: 10.1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它由两个环路组成,由控制器和受控对象组成内环,这一部分称之为可调系统,由参考模型和自适应机构组成外环。实际上,该系统是在常规的反馈控制回路上再附加一个参考模型和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节回路而形成。

在该系统中,参考模型的输出或状态相当于给定一个动态性能指标,(通常,参考模型是一个响应比较好的模型),目标信号同时加在可调系统与参考模型上,通过比较受控对象与参考模型的输出或状态来得到两者之间的误差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自适应律)来修正控制器的参数(参数自适应)或产生一个辅助输入信号(信号综合自适应),从而使受控制对象的输出尽可能地跟随参考模型的输出。 在这个系统,当受控制对象由于外界或自身的原因系统的特性发生变化时,将导致受控对象输出与参考模型输出间误差的增大。于是,系统的自适应机构再次发生作用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使得受控对象的输出再一次趋近于参考模型的输出(即与理想的希望输出相一致)。这就是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决定和综合自适应律,有两类方法,一类为参数最优化方法,即利用优化方法寻找一组控制器的最优参数,使与系统有关的某个评价目标,如:J=? t o e 2(t)dt ,达到最小。另一类方法是基于稳 定性理论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保证控制器参数自适应调节过程是稳定的。如基于Lyapunov 稳定性理论的设计方法和基于Popov 超稳定理论的方法。 系统设计举例 以下通过一个设计举例说明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 例10.1设一受控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W a (s)=) 1(+s s k ,其中K 可变,要求 用一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使系统得到较好的输出。 解:对于该系统,我们选其控制器为PID 控制器,而PID 控制器的参数由自适应机构来调节,参考模型选性能综合指标良好的一个二阶系统: W m (d)= 1 414.11 2 ++s s 自适应津决定的评价函数取 minJ =?t e 2 (t)dt ,e(t)为参考模型输出与对象输出的误差。 由于评价函数不能写成PID 参数的解析函数形式,因此选用单纯形法做为寻优方法。(参见有关优化设计参考文献)。 在上述分析及考虑下,可将系统表示具体结构表示如下图10.2所示。

六大经典网络营销成功案例

十大经典网络营销成功案例 互联网营销就是说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本,运用智能化的信息内容和互联网媒体的易用性来輔助品牌的校园营销目标保持的这种新式的网络营销方法。 1、理论的互联网营销 网络营销概念的近义词包含:网上营销、互联网推广、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等。这种语汇说的全是相同含意,含糊地说,互联网营销就是说以互联网技术为关键方式进行的活动营销。 互联网营销具备较强的理论性特点,从实践活动中发觉互联网营销的通常方式和规律性,比裂缝的基础理论探讨更有现实意义。因而,怎样界定互联网营销我觉得并非最关键的,重要是要了解互联网营销的真实实际意义和目地,也就是说清醒认识互联网技术这类新的营销推广自然环境,运用各种各样互联网技术专用工具为公司活动营销出示合理的适用。这都是为啥互联网营销科学研究务必高度重视互联网营销好用方式的缘故。 2、范畴的互联网营销 范畴的互联网营销就是指机构或本人应用场景对外开放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对商品、服务所做的一连串生产经营,进而超过考虑机构或本人要求的过程。互联网营销是这种新式的商业服务营销方式。 下边例举了12个有关互联网营销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脑白金体网络事件营销 一、执行公司:上海欧赛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二、推广周期:2014.1~2014.2。 三、推广目的:网络事件营销,四大平台炒作,形成热点话题,打造全网影响力

四、项目手段:高创意爆点、新媒体活动、四大平台运作、从线上延续到线下等一系列口碑运作 五、项目效果 ①脑白金在传统媒体上演了营销奇迹,对于那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国内从老到幼几近无人不知,网络上流行的“脑白金体”则把这一奇迹延续到数字媒体上。 ②2013年底脑白金在四大数字营销平台推出#脑白金体#整合营销活动,活动上线第一天即吸引10万粉丝热捧,当天活动整体曝光量超过1000万人次,充分利用了新媒体平台的裂变传播效应。 ③上线3天就登微博热门话题榜,活动转发数30万,各类脑白金体版本300多,3天曝光量超过3000万次,神一样的数据,神一样的话题,无论是论坛还是微博上,“脑白金体”创意狂欢活动是当之无愧的当红炸子鸡。 实例二:卡地亚LOVE 卡地亚LOVE作为奢侈品包包中备受宠溺的系列产品,自始至终因其精美简洁的设计方案处世亲睐。针对“爱”的界定,卡地亚也从没终止探寻的脚步。HowFarWouldYouGoForLove?阐释着爱无止境的迷人含意。 艺术创意论述:以“爱”为主题风格,“人”为质粒载体。大家常常在不经意间中纪录着自身的感情,相片、文本、影象。而Blog、album、SNS、BBS等这种WEB2.1的网上平台就是所有人纪录感情的关键质粒载体,因此卡地亚给到每一爱惜感情的人多次先机,用爱的吊瓶系紧你的那份真情!

2015年十大网络整合营销最新案例

2015年十大网络整合营销最新案例 1.#脑白金体#网络事件营销 5周时间5场微博活动、2场人人活动4263762人直接参与70位微博红人转发125次网络新闻报道920次论坛热帖35家纸媒体报道影响超2亿年轻人群进入#微话题#排行榜脑白金微博影响力全网排名前五! 点评:上海欧塞斯创意文化公司策划的#脑白金体#网络事件营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耳熟能详的句子,你喜欢也好、厌恶也好,你一定深深地记住了它,“今年.........收礼只收.......”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句式,用脑白金体创造微博并@3位好友,2015年初年脑白金体横空出世,再次成为脑白金营销佳话! 2.微信朋友圈:广告,它还是来了! 案例:“广告,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1月21日,微信团队悄无声息地发了一条推广信息,开始测试朋友圈广告功能。1月25日,来自“宝马中国”、vivo、“可口可乐”

3个品牌的首批微信朋友圈广告上线,迅即成为当晚朋友圈热议焦点。 微信朋友圈广告采用了Feed信息流广告,与平常能够看到的朋友圈原创形式相似,由文字、图片信息共同构成,用户可以点赞或者评论,看到朋友们给出的评论,并形成互动。 点评:信息流广告并不是创新的产品,在国外Facebook、Twitter,以及国内新浪微博、QQ空间等都有相关的产品,利用先进的内容匹配技术,信息流广告系统可以把移动广告变成有用的信息,由于信息流广告直接植入用户视觉焦点内容之中,因此,被忽略的可能性极低。作为当今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流量入口,微信朋友圈显然不能放过这块肥肉,当然,能否保证用户体验则尚待观察。然而,微信这一举措,倒是可能触发原生广告市场的普及化,在广告主和平台服务商的合作下建立全新的移动互联网广告生态圈。 3.Surface与有道词典: 触发式原生广告 案例:除了像微信、微博、QQ空间这样的社交媒体外,很多工具类的APP也推出了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复习课程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 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 新进入者威胁。新竞争者的加入必然会打破市场平衡,引发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反应,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调入新的资源用于竞争,因此使收益降低。 替代品的威胁。市场上可替代你的产品和服务的存在意味着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将会受到限制。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买方拥有讨价还价能力,他们一定会利用它。这会减少你的利润,其结果是影响收益率。 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与买方相反,供方会设法提高价格,其结果同样会影响你的收益率。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竞争会导致对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或降价,结果同样会减少你的利润。

?竞争对手 企业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主要的一种。只有那些比竞争对手的战略更具优势的战略才可能获得成功。为此,公司必须在市场、价格、质量、产量、功能、服务、研发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增加、固定(存储)成本/附加价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商标专有、转换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的风险、退出壁垒等。 ?新进入者 企业必须对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持足够的警惕,他们的存在将使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样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公司投入相应的资源。 影响潜在新竞争者进入的因素有:经济规模、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行业内企业的预期反击等。

?购买者 当用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他们的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决定购买者力量的因素又:买方的集中程度相对于企业的集中程度、买方的数量、买方转换成本相对企业转换成本、买方信息、后向整合能力、替代品、克服危机的能力、价格/购买总量、产品差异、品牌专有、质量/性能影响、买方利润、决策者的激励。 ?替代产品 在很多产业,企业会与其他产业生产替代品的公司开展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替代品的存在为产品的价格设置了上限,当产品价格超过这一上限时,用户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有:替代品的相对价格表现、转换成本、客户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 ?供应商 供应商的议价力量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尤其是当供应商垄断程度比较高、原材料替代品比较少,或者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比较高时更是如此。 决定供应商力量的因素有:投入的差异、产业中供方和企业的转换成本、替代品投入的现状、供方的集中程度、批量大小对供方的重要性、与产业总购买量的相关成本、投入对成本和特色的影响、产业中企业前向整合相对于后向整合的威胁等。

网络营销策划八大经典案例

网络营销策划八大经典案例 No1:星巴克:爱情公寓虚拟旗舰店工程系星巴克一直以来采用的都不是传统的营销手法,而是采取颇具创意的新媒体形式。此次星网巴克联手SNS网站爱情公寓尝试虚拟营销,将络星巴克徽标做成爱情公寓里“虚拟指路牌”广营告,是星巴克首次尝试SNS营销。 销iPart爱情公寓为两岸三地唯一一个以白领女性跟大学女生为主轴设计的交友社区网站FemaleSocialNetworking,尽全力帮网友打造一个女生喜爱的温馨交友网站。品牌形象中心思想关键词为:清新、幸福、温馨、恋爱、时尚、艺文、流行。 1管理No1:星巴克:爱情公寓虚拟旗舰店工程系12月12日是星巴克滨江店举办“璀璨星礼盒”活动的特别日子,因此从12月1日开始,星巴网克不仅将滨江店封装到巨大的礼盒中,更在爱络情公寓网站上做成了颇具创意的“虚拟指路营牌”,并且还以倒计时的方式,等着你再好奇销地在线上或者去线下看看12月12日星巴克的“openredday”到底是什么,不肯把第一次的神秘一下子都给曝光出来。 礼包展开前,采用神秘礼物与星巴克情缘分享的方式进行。 2管理No1:星巴克:爱情公寓虚拟旗舰店工程系1.神秘礼包:线上活动结合了线下活动的概念,送给网网友神秘礼物,便会出现在网友小屋当中,虚拟的神络秘礼包与实体的上海星巴克滨江店同日开张,礼包和实体店面同样以大礼盒的形象出现。 营销 2.星巴克情缘分享:网友上传自己生活当中与星巴克接触照片并写下感言,以口碑与体验的方式来塑造出星巴克式的生活态度是被大家认可、受欢迎的。 3管理No1:星巴克:爱情公寓虚拟旗舰店工程系礼包展开后出现品牌旗舰店,打造一个品牌大街,与繁华的闹市区不同,STARBUCKS小店另网开崭新的公寓大街区域,提供具质感的品牌络大街。虚拟的星巴克店家设计中,延续实体店营家的温馨舒适感,店家周围环境设计以享受生销活的感觉为主,不过度热闹繁华,以高品质的生活感受来凸显品牌的层次感。另外,结合爱情公寓内的产品来提升曝光度与网友参与、互动,让网友更加了解品牌个性与特色所在。 1.见面礼:设计专属礼品,来到虚拟店家就可领取或送好友。 4管理No1:星巴克:爱情公寓虚拟旗舰店工程系 2.活动专区、公布栏:STARBUCKS线上及线下活动报网道,大量的曝光让参与程度提升,分享关于STARBUCKS络的信息及新闻,引起各种话题讨论和增加网友的互动。 营 3.咖啡小教室:咖啡达人教室,固定的咖啡文化或相销关教室消息,让网友了解更多关于咖啡的文化。 5管理No1:星巴克:爱情公寓虚拟旗舰店工程系星巴克在爱情公寓的虚拟店面植入性营销被众多业界网人士称赞,甚至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口中的案例。星巴络克想让他们的消费者了解到他们的态度,因此他们做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从品牌形象到虚拟分店开幕、新营产品推出,再到赠送消费者真实的优惠券等等。这一销系列营销非常符合星巴克的愿望——不让消费者觉得他们是在做广告。但是,如果星巴克每天发信息告诉你哪里有他们新开的店面,哪里有新出的产品,让你赶快来买他们的产品。短时间可能会起到销售的效果,但是这种不断地强迫行为会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厌烦之感,反而会彻底毁灭星巴克在我们心中良好的形象。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备课讲稿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 加人WTO以来。中国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制造业中将近两百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1.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我国国民经济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与第二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2000年一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除2001年和2002年不到50%.其余均远高于50%,并且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制造业在第二产业GDP贡献率占90%以上.因此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2.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降低。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的优势产业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是低劳动成本。低水平的劳动力成本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逐渐上升。低附加值的工厂必然从中国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3.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缺乏。虽然我国有200多种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在2008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则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上榜企业数量也只达到35家(内地25家、香港4家、台湾6家)。制造型企业上榜的更是稀少。缺乏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必然降低,最终导致处于竞争劣势。4.制造业大部分企业被国外企业主导。在经济全球化下,大规模收购、兼并愈演愈烈。外国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有些企业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据统计,外资股份在传真机、摄影机市场分别占98%、99%。移动通信占80%。电脑占75%,汽车占70%及数字式程序控制开关占50%.可以说外资在很多企业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在中国微电子产业研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8家大型企业中。5家是中外合资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而5家合资企业中,只有l家由中国企业控股;在工程机械业。126家合资企业中36%由国外控股,47%中国控股,17%对等控股。虽然FDI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但无疑也会带来潜在的威胁。 二、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 1.生产要素条件方面。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而在高级生产要素中高技术人才、知识资源、资金投入等起关键作用。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除了包括劳动力成本外,还包括劳动力熟练程度、高级专业化人才等方面。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大中型企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为发达国家的l0%~16%.可见,中国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弱。同时低劳动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多企业把自动化的工艺化整为零.分解成工人可以简单操作的手工工

网络整合营销经典分析(含理论案例)

网络整合营销经典分析(含理论案例) 网络整合营销体系在深入研究互联网各种媒体资源(如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网站、搜索引擎、分类信息平台、论坛社区、视频网站、虚拟社区等)的基础上,精确分析各种网络媒体资源的定位、用户行为和投入成本,根据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如企业规模、发展战略、广告预算等)为企业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一种或者多种个性化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就称之为整合式网络营销,也叫网络整合式营销,或者称之为个性化网络营销都可以。简单地说,就是整合各种网络营销方法,和客户的客观需求进行有效比配,给客户提供最佳的一种或者多种网络营销方法。 一、目录 网络整合营销定义 网络整合营销来源 网络整合营销应用 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Interesting 趣味原则 Interests 利益原则 Interaction 互动原则 Individuality 个性原则 FEA网络整合营销 Feava整合营销传播 二、概述 网络整合营销的核心 第一:成部分 第二:网络营销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第三:变化的需求 第四:网络营销环境是动态的 第五:网络营销的效果是多种形式表现 网络整合营销的六个要求 一、传染性 二、重合性 三、背书性 四、落地性

五、差异性 六、合作性 网络整合营销定义 网络整合营销是在一段时间内,营销机构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和市场行为,网络整合营销综合协调使用以互联网渠道为主的各种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形象,传播连续、一致的企业或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品牌形象,建立产品与消费者的长期密切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品牌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 网络整合营销来源 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风行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它与传统营销“以产品为中心”相比,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它强调营销即是传播,即和客户多渠道沟通,和客户建立起品牌关系。与传统营销4P相比,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是4C:即相应于“产品”,要求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欲望(consumerwantsandneeds),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和欲望的产品;相应于“价格”,要求关注客户为了满足自己需求和欲望所可能的支付成本(cost);相应于“渠道”,要求考虑客户购买的便利性(convenience);相应于“促销”,要求注重和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 网络整合营销的核心思想 1、必需时刻关注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或者说必需能够深刻理解什么正在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2、协调使用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如张含韵代言的如蒙牛优酸乳广告,传播媒体为电视广告而不是纸媒或是其它,因为电视广告是具体情况下最具优势的传播媒体。 3、在深刻理解消费者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将价值观融入品牌,通过品牌传达让消费者产生相应的价值取向心理体验,让品牌通过价值取向心理体验深深引入消费者脑海当中,从而形成品牌体验,达到口碑营销、品牌传播的目的。 编辑本段网络整合营销应用网络整合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数据库营销,也就是利用潜在用户数据库,通过各种活动,建立或加强与客户的联系。 在目前的因特网上,有大量的潜在用户或公司的信息,例如Yahoo目录中的汽车爱好者群组,博客中的自驾车圈子等。 利用网络信息采集可以将非结构化的信息从大量的网页中抽取出来保存到集中结构化的数据库中便于后续的营销分析与利用。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论文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论文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物业服务质量研究摘要:随着物业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服务投诉不断增多,顾客满意度徘徊不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应用于物业服务行业,提出了改善物业服务质量的途径与措施,对物业服务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物业服务质量 一、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基本内容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见图1 )是美国学者Parasuraman、Zeihaml 和Berry(PZB)于1988年提出,主要用于分析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帮助管理者改进服务质量,受到理论界高度重视,同时在许多服务领域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该模型核心是顾客差距,即顾客期望与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差距。顾客期望服务是顾客过去的经历、个人需求及口碑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还受到服务企业营销传播活动的影响。顾客感知服务是服务企业一系列内部决策和活动的结果,即管理层依据自己对顾客期望的理解,作出服务质量承诺,并在组织内部按照一定标准或规则传送,到达顾客参与阶段,就形成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该模型在揭示质量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和控制服务质量的步骤。服务企业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将繁杂的质量管理工作简化为跟踪、调整5

个差距,就可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的目的。 二、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1.管理者认识的差距(差距1) 差距1表明,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理解不够准确。 1)来自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的信息不准确。 改进方法:进行市场研究,接近顾客,获取顾客真实需求。 2)组织内部缺少向上的沟通。 改进方法:精减管理层级,实施扁平化管理,使信息在组织内部迅速传递。 3)没有实施关系营销。 改进方法:充分利用顾客资料,建立融洽顾客关系。 2.质量标准差距(差距2) 差距2表明,服务企业制定的服务标准与管理层认知的顾客服务预期不一致。 1)服务设计缺陷,计划过程不充分,组织无明确目标。 2)没有顾客定义的标准,缺乏以顾客需求为目标的过程管理。 3)服务质量计划没有得到管理层充分支持。 差距1的大小决定计划的成功与否,差距2的大小受到差距1的影响。理想的做法是,质量设计和标准同时得到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共识,并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得在应急情况下可以采取灵活措施。 3.服务交易差距(差距3)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 型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关键词:竞争力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 新进入者威胁。新竞争者的加入必然会打破市场平衡,引发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反应,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调入新的资源用于竞争,因此使收益降低。 替代品的威胁。市场上可替代你的产品和服务的存在意味着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将会受到限制。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买方拥有讨价还价能力,他们一定会利用它。这会减少你的利润,其结果是影响收益率。 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与买方相反,供方会设法提高价格,其结果同样会影响你的收益率。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竞争会导致对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或降

价,结果同样会减少你的利润。

竞争对手 企业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主要的一种。只有那些比竞争对手的战略更具优势的战略才可能获得成功。为此,公司必须在市场、价格、质量、产量、功能、服务、研发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增加、固定(存储)成本/附加价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商标专有、转换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的风险、退出壁垒等。 新进入者 企业必须对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持足够的警惕,他们的存在将使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样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公司投入相应的资源。

影响潜在新竞争者进入的因素有:经济规模、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行业内企业的预期反击等。 购买者 当用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他们的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决定购买者力量的因素又:买方的集中程度相对于企业的集中程度、买方的数量、买方转换成本相对企业转换成本、买方信息、后向整合能力、替代品、克服危机的能力、价格/购买总量、产品差异、品牌专有、质量/性能影响、买方利润、决策者的激励。 替代产品 在很多产业,企业会与其他产业生产替代品的公司开展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替代品的存在为产品的价格设置了上限,当产品价格超过这一上限时,用户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有:替代品的相对价格表现、转换成本、客户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 供应商 供应商的议价力量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尤其是当供应商垄断程度比较高、原材料替代品比较少,或者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比较高时更是如此。

十大经典营销案例(资源整合营销)

在广阔的中国营销版图上,成长中的本土企业与强大的中国公司之间,开始了越来越多的正面较量。各路英豪战江湖,狭路相逢勇者胜。本刊精选了十大经典案例,为2003年的中国市场给出了《成功营销》的解读。 剑走偏锋统一润滑油高端突围 文/曾朝晖 案例主体:北京统一石化有限公司 市场地位:市场赶超者 市场意义:"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成功有其历史背景的偶然性,但从统一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及产品结构这一“蓄谋已久”的战略来看,它又是必然的。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心中的痛,统一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市场效果:2003年1月至6月,统一SG以上级别的润滑油销售量占企业全部产品的40%,上年同期只有14%;SF以下级别润滑油的销售从上年同期的23%降至15%。统一润滑油2003年实现销售12亿元的目标已经完成,今年的目标锁定为20亿元。 案例背景:200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100万辆,而在未来五年内,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0万辆,车用润滑油品的需求量剧增。在需求量逐年上升的同时,用油档次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05年,高端用油占整个车用油的比重将上升到48%左右。 而中国现在有4500家润滑油工厂,这些润滑油厂的产品级别非常低,生产的产品以中端和低端为主,很少有高端产品,国内4500家润滑油厂生产的高端用油总销量只占目前高端市场的20%。其它80%高端市场都被美孚、壳牌等国外品牌所占据。排名在前五名的品牌在高端市场份额也不过占2%到5%。在这种市场环境中,突破高端,成为国产润滑油能否在明天立足的关键。 “统一”润滑油2003年营销事件回放 2002年11月18日,统一润滑油首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招标,中标额6000多万,为2003年统一强势品牌的塑造之旅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奠基仪式”。 2003年年初,"统一石化"将这一年定位于自己的品牌营销年,提出了"成为中国高端润滑油最大的专业制造商"这样一个新目标定位,所有的营销运作都以此作为准则。 2003年3月-7月,统一推出了与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若干系列高档润滑油产品。 2003年3月21日伊拉克战争爆发,统一润滑油抓住中央电视台所进行的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直播报道的机会,迅速出击,推出"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经典广告,形成了空前的品牌影响力,也为统一润滑油带来了优秀的销售成绩。 万元央视中标 2003年11月18日,统一再次以??

可口可乐竞争力分析

可口可乐竞争力分析 竞争力模型又被称为五力模型,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 波特教授提出的,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充分的分析企业 所处的竞争环境,对全球企业的战略制定都产生了深远 * 。看看下 面的可口可乐竞争力分析吧! 可口可乐公司的竞争力模型分析 1.国内饮料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可口可乐公司的在中国最大竞争对手无疑是百事可乐,该公司 不但产品与可口可乐具有极大的类似性,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与可口可乐最为接近的一个,与之相比,可口 可乐公司的优势在于其在中国拥有者强大的营销网络和分销体系,这一点是国内其他饮料公司无法做到的。百事可乐公司大打年轻牌,抓住了可乐的消费人群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这 一特点,用“新一代的选择”这样的广告语迅速提升了自己 * 力,对可口可乐公司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另外,在其他市场中,康师傅、统一等公司不断增资加码非碳 酸饮料,力图从健康饮料的角度抢占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场份额;矿泉水市场上,由于可口可乐公司矿泉水品牌“ 冰露”进入中国市场较晚,所以其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公司。在这两个市场上可口可乐公司并不占有优势。 2.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目前我国饮料行业属于卖方集中度很高的行业,企业收购兼并时有发生,行业垄断进度进程不断加速,但是,由于饮料行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大,所以很难发生市场独占, 行业对资本的投入量要求不高,转移成本较低,因此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新进入这相对容易进入,这决定了可口可乐公司的潜在竞争者有很多。饮料市场的光明的发展前景也 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进入该市场来分一杯羹,碳酸饮料方面的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其他饮料市场中如康师傅、统一等都是潜在竞争者争相模仿的典型,可口可乐公司 作为饮料行业的领导者,可口可乐公司虽然有着其独特的配方,但仍需对这些潜在威胁提高警惕。 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饮料公司,规模之大决定了其对原材料需求之多,因此供应商对于可口可乐公司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弱,很难想象有哪个供应商愿意失 去可口可乐这样大的一个购买者,在几年前供应商的讨价还价 能力对可口可乐公司 * 还是相对较小的,然而,近几年来,牛奶、塑料、石油等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可口可乐公司的 地原材料成本上涨约一倍,这样使得很多长期与可口可乐公司合作的原材料供应商也大感吃不消, * 供应,甚至还有部分供应商因无法履约而片面毁约,这给可口可乐公司

2017年十大网络整合营销最新案例

2017年十大网络整合营销最新案例 篇一:2017年十大整合营销公司排名 2017年十大整合营销公司排名 第一名:上海欧赛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自1999年起,欧赛斯的创始人们就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及创造力帮助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创办公司公司先后被Sage Soft(全球第四大独立软件公司,英国主板上市),及被方正科技(A股上市公司),之后帮助了硅谷高科技公司Barracuda Networks取得邮件安全网关产品中国市场第一的成绩,在市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品牌及高科技经验后,的欧赛斯创始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未来20年品牌发展的浪潮及数字化营销的浪潮,所以自2011年起创办欧赛斯,公司秉承新思维、新视觉、新媒体的品牌服务理念,帮助企业在新经济浪潮中创建一流的品牌。 欧赛斯一直专注中国企业发展,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300多个企业品牌营销策划经验。欧赛斯深信它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是最有活力的经济体。300多个企业的实战经验表明:只有深度解析企业发展战略,才能创造最有价值的商业品牌。欧赛斯服务客户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如三得利、金宝汤、ADM、汉高等;国内的一线品牌如七匹狼、波司登、脑白金、太太乐、孩子王、铁达时、波司登、Cartelo、格林豪泰、CR7等。 小编点评:欧赛斯擅长创意结合数字营销,在新媒体时代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企业销售额。 第二名:口碑互动(IWOM) 简介:最著名的是国内口碑营销龙头——口碑互动,08年8月加入womma。口碑互动(IWOM)是国内最早的以网络口碑营销为基础,以互联网整合传播、企业网络

舆论管理为特色的专业口碑服务机构,是中国4A协会成员、美国WOMMA(口碑营销)协会成员、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委员会成员。 第三名:SEMTIME 简介:SEMTIME是上海一家专注企业网络推广、网络营销为主营业务的服务公司。网络推广主打品牌:―SEMTIME‖通过常年来搜索引擎营销的经验和技术提供以社会化营销为侧重点的网络整合营销服务,包括咨询、创意、策划、预期、最后传播执行。以最新的传播理念及其高质量的创意,加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数年来赢得了众多客户的支持和信任。 第四名:龙腾网界 简介:龙腾网界? –整合网络营销策划机构,创建于2002年12月,为深圳市龙媒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运营的网络营销服务品牌。 第五名:尔玛(中国)互动营销 简介:2005年,公司成员浪兄、立二拆四和非常阿锋缔造了互联网里程碑式的事件——天仙妹妹,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网络推手。在众多模仿者开始自称网络推手的时候,我们率先步入专业化,于2006年3月由立二拆四创始成立尔玛中国互动营销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内容制造为基础,以互联网整合传播、企业网络危机公关与信息优化为业务特色的专业服务公司。 第六名:上海-网络营销 简介:每个网络营销梦想都不同,梦想的终点是创造商业价值!当品牌、产品与消费者产生互动,梦想将与您亲近!这就是网络营销! 第七名:开眼数据 简介:开眼数据——精实万维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在搜索引擎营销领域的技术实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