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12.21)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个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

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

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

月叫作“正月”。在帝王看来,既然他们占据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

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

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在寅

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

岁首的原因。

清黄生《字诂·正》中认为:“世传秦始皇讳政,故民间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古者

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正月写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

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

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摘编自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11 月、12 月、10 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B.正月通常被人们称为岁首,这是因为从汉朝以后的约两千年的时间里,采用的都是太初历,以夏正

为一年的开始。

C.如今我们习惯称农历一月为“正月”,但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这并不是固定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正月不是一月。

D.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除夕”就是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

来驱逐“疫疬之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列出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三种原因:“岁之首月”,朝代更换后的第一个月,为避秦始皇的讳。

B.第二段引用“三正论”和《诗经》《史记》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

C.第四段多次引用黄生的观点,呼应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为避秦始皇的讳这

一说法。

D.文章提出议论的话题后,分析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真正原因,进而准确解读了“正月”的

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确定季节,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

B.“正月”之“正”为“准则、标志”之意,古时人们就会在这个标志性月份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

准来塑造人生。

C.“农历”又称“夏历”,是因为它产生于夏朝,且自汉武帝重新使用夏历后,除个别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

D.“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作者据此推出“正月之正”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重

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地无害化处理。以垃圾焚烧为例,垃圾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排、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

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等餐厨垃圾,电池、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废纸、食品袋等

其他垃圾。其中,餐厨垃圾约占垃圾总量的40%-60%。

垃圾分类,国外发达国家施行得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在垃圾后期处理阶段,对

于有机垃圾、纸类、玻璃类等生活垃圾,以及特种的有害垃圾,企业会通过不同车队进行分类收集、

专项运输送往不同种类的处理厂处理。这是垃圾分类处理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提高垃圾

处理科技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制造产业(垃圾分类设备、垃圾转运设备)的发展。企业专业处理

垃圾后,可以将有生产价值的原材料提取出来,向各产业针对性销售。据统计,德国垃圾回收行业从

业人员超过25万,每年的营业额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这种完整的垃圾分类产

业链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摘编自孙小婧《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

材料二:图表1:2009-2017年中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及处理场数量变化情况

图表2:2014-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变化情况

材料三:

做好垃圾分类是解决好垃圾问题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是垃圾处理的全部,垃圾处理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环节同时发力。目前各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正加大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4个环节中后3个环节的投入,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车的购买等,实现从投放到运输再到处理的整体链条分类,避免“先分后混”等问题。

事实上,实施垃圾分类并形成完整产业链改变的不仅仅是垃圾处理方式,这一举措也将改变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比如,餐饮外卖要不要配送许多餐具、网购商品包装能否尽量减少胶带和泡沫塑料、礼品包装能否更加环保……显然,从前端的人人分类投放到后续各个环节,垃圾分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新城市垃圾管理不能只是一阵风,而需要各界同时发力,扎实推进。

(摘编自亢舒《垃圾处理,不只“分类”这点事儿》,《经济日报》2019年7月12日)

材料四:

初次到欧洲生活的人,往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垃圾分类问题,因为一觉醒来你就会面临家里垃圾怎么倒的现实问题。不少人因不懂这个“规矩”而被当地人“教育”。

垃圾分类意识并不是天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磨砺,离不开教育宣传的引导。在欧洲,环保意识从幼儿园就抓起,在大众媒介和各种展览会上,推介垃圾分类是常见的主题。这些教育宣传的引导,为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奠定了基础,而伴随着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形成,久而久之,垃圾分类会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并进而会影响社会教育理念,让国民关注生活中每一个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提升国民环保理念。

(摘编自向长河《从“倒垃圾被教育”看国外垃圾分类》,2019年10月9日)

4.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垃圾分类可使垃圾处理更科学更有效,垃圾分类后可以改善垃圾品质,减少污染排放量,减少或避免有毒有害垃圾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B.2013-2017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断提升,但全国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

C.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015年达到了10.39%的年度增长率,2016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现下降趋势。

D.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是垃圾分类后续程序,和垃圾分类一样考量着垃圾处理的水平,可以说,做好垃圾分类只是做好垃圾处理的第一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垃圾分类可变废为宝,如把纸张、布料、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废电池、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

B.德国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垃圾处理的技术强,他们对垃圾进行了专业处理再利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C.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方式,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垃圾分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社会风貌得到更大改观。

D.要让垃圾分类会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意识,持续加强相关主题教育宣传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6.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会对社会的诸多方而产生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鸟窝

刘黎莹

枫和晶热恋时,枫用掉工作后好几年的积蓄给晶买了一枚白金钻石戒指。婚后,晶天天戴着这枚戒指,晶说,我会戴一辈子的。可是,世事难料,真的是世事难料。

那天,枫的同学琛来帮枫钉窗纱。琛的手很巧,木工、电工、钳工,样样精通。干完活儿,琛说回去有事,死活不在枫家吃饭。琛匆匆走后,晶在吃完晚饭时发出一声惊叫!原来,晶下午在院子里洗衣服时把那枚戒指放在窗台上了,可现在却不见了!两口子拿着手电筒在窗台前照了半天,可哪有戒指的影子?

两口子急忙来到琛的家中。枫让琛看看是不是在收拾工具时不小心把戒指一起收进了工具箱。琛忙拿出工具箱,三个人翻了个底朝天,连戒指的影子也没看到。三个人不欢而散。

回家后,晶对枫说:“怪不得当时留琛吃饭,他非要走呢。”枫说:“上学的时候,琛是个人品极佳的三好学生。是不是这几年到了社会上琛变了?”

晶说:“咱家是独门独院,今天除了琛,谁也没来过咱家。当时,我的确是顺手把戒指放在窗台上的。还有,你不是说那天去买戒指时琛也去了吗?”

枫说:“是啊。当时,我为了给你个惊喜,就没告诉你,戒指还是琛帮我挑选的。当时这枚戒指是金店里最贵的。他还说再过几个月把钱攒够了也给他的女朋友买一枚。”

晶说:“这就对了。人为了爱情有时会昏头的。谁一生不办几件错事?他可能回家后就把戒指藏起来了。你们是好朋友,这事不要张扬。”

枫当时不愿意相信戒指是琛拿的,但枫又实在没有理由反驳妻子。枫只好听从妻子的话,不和任何外人说这事,却有意无意地疏远琛。

一个星期后,琛拿着那枚戒指来找他们两口子。

琛说昨天晚上他实在睡不着觉,越想越觉得这事蹊跷,从床上爬起来,就把那个木头工具箱给砸了。这一砸,奇迹出现了!很有可能当时收拾工具时戒指滚到了工具箱的缝隙中,因为工具箱是祖上传下来的,上边有很多的裂缝……当时枫两口子就想戳穿,因为两口子清楚地记得去找戒指时,工具箱是塑料的。

琛仍在说那个工具箱,琛在说的时候显得语无伦次,表情也不太自然。虽然琛的话有些破绽,但毕竟找到了戒指,枫两口子还是没好意思点破。

5年前琛病重时,在重症监护室吃力地想说戒指的事,枫不让他说。枫不想让好同学在临咽气时

检讨自己的错误。枫说:“什么都不要说!不要说!”

当时,琛的眼里流出了眼泪,枫的眼里也有了泪花。枫用力握住琛的手。渐渐地,枫感觉到,琛的手越来越凉、越来越凉……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晶看似宽容,实则不相信朋友;枫很善良,心存疑虑,却怯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琛忍辱负重,却始终不愿意说出真相。

枫开始并不相信琛是偷走戒指的人,之后有动摇,直到发现鸟窝里的戒指,才确认朋友不是小偷。

小说中出现了三次惊叫,第一次是晶发现戒指丢失,第二次是晶重新发现戒指,第三次是枫听到全部真相,三次惊叫的情感各不相同。

小说标题为“鸟窝”,鸟窝虽是无生命的物体,却在小说中扮演了角色;戒指的消失与戒指的出现都与它有关,从而使情节变得跌宕起伏。

请分析小说结尾“渐渐地,枫感觉到,琛的手越来越凉、越来越凉……”这句话的含意。(6 分)短篇小说更需要作家重视叙述方式,很少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请指出这篇小说的叙事特点,并分析其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进士第一。通判亳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

不过数语,时称为“七字舍人”云。

(节选自《宋史·吕溱传》,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日/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B.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日/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C.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D.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第一,指科举殿试一甲第一名,又称状元;第二、三名惯称榜眼、探花。

B.起居注,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

C.加,文中指加衔,即在原任官职上增加职衔,多为虚衔,借此享受超越官阶的优待以示荣宠。D.舍人,可指古代随侍在权贵身边的亲近属官,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文中指显贵子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溱忠直敢谏,不畏权贵。侬智高进犯岭南,皇帝下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擅自通报这一消息,他直言诘问;他曾上书直斥宰相陈执中,称其为奸邪之人。

B.吕溱放纵轻忽,受劾降职。他放纵不羁,怠慢事务;和都转运使李参不和睦,后因擅借官曲酿酒、私自派人做买卖及违规接受财物,被贬为和州知州。

C.吕溱仕途波折,政绩卓著。他历任要职,又屡遭贬谪;知开封府时,他一改前任失职无为的积弊,明察决断诉讼之事,震慑豪强奸恶之辈,颇有政绩。

D.吕溱明敏善议,持重自守。他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很受当时名流推崇;然而他能自我持重,在杭州时,接待宾客往往只有寥寥数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

(2)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替十余年,人无言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注】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大兴西南。安边书:安定边疆的策略。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战国时卫国人,曾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以“沙漠” “塞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浩瀚壮阔的边塞图画。 “策马”“长驱”和“登”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B.第三、四句“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由远及近地描绘了诗人登上塞垣时所见的“萧条”景象。

)在《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第Ⅱ卷语言运用与写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近代以来媒体的发展,深受产业革命影响,呈现出技术迭代媒体格局演变的发展轨迹。回望历史,正是纸张的普及、印刷技术的大发展,推动传媒领域进入“铅与火”的平面媒体时代;(

。而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信息的生成方式、传播方式、接收方式带来前所未有

的革命性影响,正在迅速重塑传媒格局,推动当今世界进入“数与网”的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各类新型的信息聚合平台,于在今天对“什么是媒体”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义的时候:技术从媒体的保障要素变成了引领要素,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不断发生质变;精准

投放等手段再造了广告产业,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未来媒体的地位、作用更加彰显,不仅是服务提供者、关系建构者,还将是信息传播者、新闻发布者。毋庸置疑,无论你居于何等的认识水平,看得见还是看不见,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令人难以想象的变化,全媒体时代成为

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引领风生水起以致首当其冲 B.引导风起云涌以至岌岌可危

.引领风起云涌以至首当其冲 D.引导风生水起以致岌岌可危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作为“汉语盘点2019”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知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12月2日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这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指把别人精彩的创意融合进自己的作品中)”“××千万条,××第一条”“柠檬精”“996”“我太南(难)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霸凌主义”。这些流行语犹如一面镜子,不仅记录了社会发展的变化轨迹,也刻画民生,描摹世事民情,折射出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流行语,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所经历、了解的2019年。要求选好流行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A 项,“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 11 月、12 月、10 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不正确。由原文“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可知,商朝是 12 月,周朝是 11 月。B 项,扩大范围。原文为“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D 项,“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不正确。《吕氏春秋·季冬纪》只是记载了有关“除夕”的活动,但并没有说这本书是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故选 C 项。)

2.B (B 项,“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不正确。引用《诗经》的记载是为了论证“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故选 B 项。)

3.D (D 项,不是作者据此推出的观点,而是黄生推出的观点。)

4.C(“2016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现下降趋势”错误,应是增长百分比下降。)

5.A(废电池是有毒有害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6.①科技方面,促进垃圾处理科技水平的提高;②经济方面,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③就业方面:增

加就业机会,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④社会生活方面:改变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⑤国民素质: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自觉甚至自然的行为习惯,提升社会公民环保理念。(答出三点得4分,答出四点即得满分)

7.A (根据小说结尾部分的内容来看,在重症监护室,琛“吃力地想说戒指的事”,是枫不让他说。故选项中“琛忍辱负重,却始终不愿意说出真相”的说法错误。)

8.①指琛的生命逐渐逝去、身体逐渐发凉的过程。②也指琛因为无法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的痛苦与悲凉。③此处是枫回忆时的感觉,也表达了执此时懊悔、痛苦与自责的情感。(要求从表面意、深层意两个方面作答,而深层意又必须从琛和枫两个方面回答。每点 2 分,3 点 6 分,其他角度符合情理酌情给分。)

9.①叙述方式上,在前面顺序的基础上,结尾以补叙的方式揭示真相,使情节形成反转,跌宕起伏,

给读者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之感。②线索安排上,采用了明暗双线的方式。枫与晶的故事

明写,琛的故事暗写,这样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情节设置上,通过

鸟啄走戒指、儿子掏鸟窝发现戒指这些巧合来构成误会,设置悬念,揭示真相,构思巧妙。(每点 2 分,3 点 6 分,指出特点 1 分,结合文本分析 1 分。其他角度符合情理酌情给分。)

10.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由前文可知,“执中”即陈执中,“溱”为吕溱,根据语境可以推测,“执中去”即陈执中被罢免,而“以侍读学士知徐州”的应是“溱”,故排除A、C两项。“赐宴

资善堂”即在资善堂赐宴,语意完整,其与“遣使谕曰”是皇帝的两个行为,二者中间应断开,故排

除D项。综上确定答案为B。

11.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中指显贵子弟”错。文中的“舍人”应为古代官名。

12.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文中“溱乃未尝受”可知,吕溱未受贿。

13.答案:(1)用言语议论他人,这是暗地里中伤大臣。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

己辩白。(得分点:“口舌”“阴”“中”“示”“使得自辨”省略宾语)

(2)吕溱在朝为官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十多年,没有替他说好话的人(或“没有人替他说好话”)。(得分点:“立朝”“孤”“绝迹”“替”“人无言者”定语后置句)文言翻译有一定难度,但都可以根据语境推断出来,且绝大部分得分点出自教材如“而蔺相如徒

以口舌为劳”(《廉颇廉颇蔺相如列传》)“阴知奸党名姓”(《张衡传》)“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廉颇蔺相如列传》)“謇朝谇而夕替”(《离骚》)等。

【参考译文】

吕溱字济叔,是扬州人。考中进士第一名。任亳州通判、直集贤院,同时任修起居注。因为参与

进奏院宴饮一事获罪,出京外任蕲、楚、舒三州知州。后又任他为修起居注。侬智高侵犯岭南,皇帝

下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擅自通报这一消息。吕溱进言:“一个地方有了紧急情况,应该使各地都

知道,得以共同戒备。现在却想让人们不知道(有关情况),这是什么意思呢?”晋升为知制诰,又出

京外任杭州知州,后入朝任翰林学士。吕溱上书弹劾宰相陈执中行为奸诈邪恶,仁宗退还了他的奏疏。吕溱说:“(若)用言语议论他人,这是暗地里中伤大臣。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

自己辩白。”不久,陈执中被罢免,吕溱也以侍读学士的职位任徐州知州,(仁宗)在资善堂赐宴(饯别),派遣使臣转告他说:“这顿宴席是特地为你设的,你可以尽情大醉。”下诏自此以后以经筵讲官身份出京外任的人(都)依照此例。调任成德军知军,当时正开凿六塔河,由宰相掌管决策。恰逢地震,吕溱

请求罢停此事来应答上天的警戒。吕溱豪放奢侈自我放纵,处事怠慢疏忽,和都转运使李参(相处)不

和睦,回到朝廷,任吏部侍郎左选。李参弹劾吕溱借用官府的酒曲酿酒,(派人)挟带私货到河东做买卖,以及违反规定收受(别人)赠送的财物,(朝廷)将此事交付大理寺审议。吕溱不曾接受贿赂,然而

朝臣议论纷纷,认为吕溱犯下了死罪。皇帝知道他罪过较轻,只是将他降职,出任和州知州。御史认

为降职不足以抵偿他的罪责,(朝廷)又让他到南京任职。后来起用为池州知州、江宁府知府,又任集

贤院学士,加衔龙图阁直学士,担任开封府知府。当时任京兆尹的官员连续几任都不称职,而吕溱见

识精准超群,诉讼之事能立刻决断,豪强奸恶之人收敛劣迹。曾经入朝奏对职事,神宗察觉他有病容,劝他就医服药,不久果然生病。神宗改任他为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不久)吕溱就病逝了,享年

五十五岁。追赠他为礼部侍郎。皇帝深表哀悼怀念,命中书省下诏说:“吕溱在朝为官最孤高,深知

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刚刚晋升要职,却猝然

离世,家境贫寒子女幼弱,遭逢如此大祸,一定很艰难窘迫。应当赐予优厚的财物,官府办理他的丧葬,来勉励人臣的节操。”并敕令他妻子的兄长护送灵柩归葬家乡。吕溱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当时名流都推重赞许他。然而他能自我持重,在杭州接待宾客时,只说寥寥数语,世人称之为“七字

舍人”。

14、B (“由远及近”错)

15、对边塞萧条冷落现状的伤感;对边患深重频仍的愁绪;对报国壮志无法施展的怨恨;对诸将腐败

无能的愤怒。(每点加分析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6.(1)虽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C (“引领”“引导”意思很接近,但“引领”的词意比“引导”更重;“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风起云涌”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现在也可指最先受到影响或冲击。“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18.B (划线句子一是结构混乱,二是两处语序不当。)

19.D (句式一致的原则)

20.①柿子是“天然的醒酒药” ②柿子中的糖和钾的含量很高③不宜空腹或过多食用(每点 2 分,3 点 6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21.【示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一种以有关跨媒体的普及性著作为材料(1分),通过场景应用和实例分析(1分),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促其养成求真求实态度(2分)的语文学习活动(1分)。(本题难度不大,因为题干中就已经明确了这一定义的属概念,检测学

生的审题能力。然后只需把框架图中的架构及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转换成属概念的多层定语

即可,检测学生临场化较陌生题型为平时的熟悉题型的适应能力而已。)

22.【立意示例】

(1)选“文明互鉴”“霸凌主义”,可立意以文明力量,互通互鉴抗击霸凌主义;

(2)选“区块链”“融梗(指把别人精彩的创意融合进自己的作品中)”,可立意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

的第一动力;

(3)选“硬核”“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可立意自信与能力的提升是成功的基石;

(4)选“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霸凌主义”,可就霸凌主义确定立意;

(5)选“××千万条,××第一条”“硬核”,可套装组合成“成功千万条,硬核第一条”等,可以在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确定立意;

(6)选“柠檬精”“我太南(难)了”,可以谈自嘲有时是人生治愈的良方;

(7)选“996”“我太南(难)了”,可以谈如何面对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8)选“文明互鉴”“硬核”,可以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 ……

注意写作要求中的“从中选择两三个流行语”“选好角度”“有机的关联”“呈现你所经历、了解的2019年”等具体的提示与要求。

评分标准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1)

大庆实验中学一高三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卷)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②“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③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直的“一”,而是具有弧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金属斧钺阑。“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子衿(jīn)城阙(quē)追溯(sù) B.緘默(ji?n)雾霭(?i)龟裂(jūn) C.山麓(lù)沟壑(hè)腐蚀(zhuó) D.叹惋(w?n)箬篷(ruò)荇菜(xìng) 2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 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④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 ⑤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 A.④③②①⑤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 3 . 对这首诗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诗歌前两句直陈其事,交代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中,“澹澹”是动态,“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登上碣石山后所见实景,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日月、星汉”,所写之景尽是宏观、浩大之景,作者近望沧海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给人壮美之感。 D.诗歌借景抒情,以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津塘沽爆炸事故中,许多人杳无音讯,家属们备受煎熬、悲痛欲绝。 B.歌手李代沫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在娱乐界引起轩然大波。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大学,真是见异思迁。 D.泰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湛蓝漩涡栀子揠苗助长B.荡漾涎生摇拽津津乐到 C.狡狯决别谨慎急不遐择D.嗔怪嘈杂脉络无动于忠 二、现代文阅读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双鸭山市高三12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信奠定了顶层设计反面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不断变化发展,制度则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一些具体制度总会存在与实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之处。这就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调整,以保持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在构建和完善制度方面没有现成的

太原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

太原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来之,则安之②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③蝉蜕于浊秽④梁以此奇籍 ⑤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⑥项王乃欲东渡乌江⑦同死生,轻去就⑧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 ①⑧/②⑤/③⑥/④⑦ C . 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D . ①⑧/②③/⑤⑥/④⑦ 2.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划线的词语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 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子亦有不利焉 C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将军岂有意乎 D . 可以解燕国之患持千金之资币物 3. (2分)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 . “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 .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D . “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4.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 犹可说也 B . 悟言一室之内 C . 足以极视听之娱 D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 (2分) (2017高二下·成都期中) 下列各组句子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犯乃死,重负国 B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子卿尚复谁为乎 C . 相如闻,不肯与会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行 D . 求人可使报秦者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6. (2分)下列各句加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老将军戎马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但终于被“四人帮”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牛棚里。 B . 辩证唯物论者并不反对把个别问题从历史的大联系中抽出来,做精细而深入的研究,相反,他提倡这样的研究。 C . 有些人片面理解“减负”工作,认为“减负”就是大量减少作业或取消作业。 D . 晚饭后我去找他,他不在,恰好在球场碰上了他。 7. (2分)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 而今安在哉 D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12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12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 ....的一项是() A.刀俎./沮.丧参与./给予.汰渍./沙碛. B.倜傥./倘.若糟粕./琥珀.佼.好/娇.妍 C.拔擢./着.重秕.政/仳.离哺.育/逮捕. D.妥帖./请帖.增.加/憎.恶缟.素/竹篙. 2.下列加点的成语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在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帮助下,小鸣终于和他的同桌和好如初,破镜重圆 ....了。 B.中国女足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女足大赛中惨遭失败,他们立志要卷土重来 ....,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C.这个曾被认为有教无类 ....、不堪造就的孩子,在本次国际钢琴比赛中竟然脱颖而出。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 是冰山一角 ....,大量珍宝还珍藏地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B.如皋市五环乒乓球馆是经过如皋市体育局、如皋市民政局批准的专门从事乒乓球运动推广的团体。 C.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4.下列按顺序排列的句子中,最适合 ...填在横线上的一组是() 这块叫垦丁的地方,陆地有1800公顷,海域1500公顷,是个生态公园。傍晚从酒店出来,到那条光怪陆离的街道觅食,听着从椰子树、棋盘脚树丛中传来的拉丁音乐,顶着从山间飘来的雾霭,于是,在天的尽头就有了一片汽车旅馆和那个架在半山腰的豪华酒店。据说,每年4月,居住在台湾的西方人喜欢下榻在这家酒店,在植物园的门口整夜跳着拉丁舞,就像它的名字——春天的呐喊。 ①路和海之间,有一条宽宽窄窄、时断时续、长达10公里长的热带雨林 ②山和海之间,最窄的地方就隔了一条路 ③一边是山的葱绿,一边是海的波涛 ④热带雨林之外,还有一个森林公园,一个植物园 ⑤人多了住不下,或嫌住的地方人群太集中 ⑥这样的一个垦丁,让多少人向往可想而知了 A.①④②③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⑥①③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⑥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王僧绰,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

2019-2020年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hu án)进去,里应(yìnɡ)外合,一涌而入,将阿Q抓出来。 B.偌(ruò)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nìnɡ)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C.孟子开始游说(shuì)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和纵连横之际。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sī)杀。 D.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装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xiāo)像上咂(zā)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次赛场上队员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克服风头主义。 ②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太阳的活动。 ④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了。 A.鉴于曼延监测未免 B.基于蔓延观测不免 C.鉴于曼延观测不免 D.基于蔓延监测未免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随着瓦釜雷鸣般的震天巨响,装载“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腾空而起,向太空飞去。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王勃《滕王阁序》中究竟是“飞阁流丹”还是“飞阁翔丹”,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整

【高中教育】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班级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4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愆期(qiān)陨落(yǔn) 靡室劳(mí)踯躅 (zhíchú) B.象弭(mǐ)归咎(jiū)戎车(róng)贿赂(lùo) C.夙兴夜寐(sù)孔疚(jiù) 城隅(yú)窈窕(yǎ otiǎo) D.氓之蚩蚩(méng)嫉余(jì) 磐石(pán)可惩(chě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泣涕涟涟缅规矩垝垣雨雪霏霏 B.尔卜尔筮罹尤驰聘士也网极 C.裁笑裁言嬉戏修夸方芮圆凿 D.言笑晏晏芳菲菲攘垢便言令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门是常开着,没人来打扰我,在这古 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我并不感到孤独。 A、就但即使所以 B、因为但虽可 C、虽可因为但 D、即使所以就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中学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的通力合作 中已功败垂成,并开始实施。 B 、晋陶渊明厌恶官场,最终退避三舍,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田园 生活。 C 、三峡移民迁至山东新家后,移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 新的环境,并安土重迁,注重生产。 D 、由于政府措施得力,“禽流感”期间全市居民生活安之若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 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 关重要。 B.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是一个瞄准青年白领的国际社区,“80后”在此购房比例大约占30%以上。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 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D.浙江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 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区,被 边缘化的现象。 6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 一项是 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 记。。 ①地方宽敞的摆着茶桌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最新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生命飞扬的自然景象!感叹之余,围绕着古塔,我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挟.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刹那间,我感动不已. 我在(琢磨/捉摸)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遨翔 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 .. 的根蔓提供了(必要/必须)的养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 .... 分,使宛若蛇虬.的根茎不断(延伸/延续)。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 、依存难割难舍, .. 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鼎礼膜拜 了。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裹挟.(xiá)厮守?? B.秾.丽(nóng) 鼎礼膜拜 C.蛇虬.(qiú)遨翔 D. 按捺.(nài) 盘根错结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自然的观照,深深的打上了中国的山水画作为文人对自己生存环境意识 形态的烙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内涵。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那时的古希腊地中海地区出现了一种有创见的、有发展前途的西方山水艺术。它远远先于远东地区的山水画,但后来的基督教改变了这一切。西方山水画艺术被扼杀、中断了,直到文化复兴运动后,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山水画才得以重新发展。然而在中国,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提供了创作前提。中国山水画在“以形媚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审美世界观。在山水画史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需要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自由境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道的感悟、体验、转述、传达与表现。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表现,惟有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表达。道家对自然的直观一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神秘的一面,直至后来披上了禅宗的外衣。 禅宗是佛教中惟一推动山水画发展的部分。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但是禅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顿悟”其中的奥妙玄机,比道家略高一筹。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观佛、道、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 察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禅宗无视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公式主义即任何约束和限制的东西,禅宗象征着绝对自由,这给画家们发挥创造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禅宗还主张“心造万物”,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这

(最新)高一语文下期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期12月月考试题 (A卷) 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阳辉审核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踱.着(duó)酣.睡(hān)廿.四桥(gān)乘彼垝.垣(guǐ) B、霎.时(chà)落蕊.(ruǐ)混.沌(hún)何时可掇.(duō) C、梵.婀玲(fàn)一椽.(chuán)瞥.见(piē)将.子无怒(qiāng) D、煤屑.(xiāo)譬.如(bì)婆娑.(suō)白鹄.舫(h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蒲苇斑驳溘死耳著明月珰 B、磬石脉博颓废犹可脱也 C、彷徨箫索嘶叫暖暖远人村 D、青衿樊笼掂记鸡鸣桑树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刘兰芝夙兴夜寐 ....,勤于劳作,品行端正,未有偏差,焦母仍要存心挑剔。 B、在我国,每天有数百万中小学生乘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各类校车上下学,因车体不达 标而引发的校车事故信手拈来 ....。 C、屈原怀瑾握瑜 ....,宁可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能让自己高洁的情怀蒙受世俗的污垢。 D、据报载,某市专门制定幼小衔接方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减少半个小时,以更好地 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接轨”。专家认为,这种揠苗助长 ....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2月9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展文学讲座。 B、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呈现迅猛发展,风电装机累计增长118倍,年均增长超过60%左右。 C、据悉,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牛河梁遗址此次入选,对红山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D、最近,罗阳英年早逝、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关注。人们记住了英雄,更记住了英雄身上所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020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7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当然,喜欢读书与做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过,虽说喜欢读书不全是好官,但赃官劣官则大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因为此类官员的兴致根本不在读书上,而是钟情于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读书与做官也构成中国文人士子复杂性格和模糊意绪的两面心态。在他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字典籍的同时,也演绎着一幕幕数不清看不完的人生悲喜剧。例如北宋寇准被罢免丞相

八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1分) 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5.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6、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下列几个句子划线词语()项是错 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2 分)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

湖北省仙桃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毛嘴高中高三十二月月考试卷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蒙.古 / 蒙.骗咋.舌 / 惭怍.集腋成裘. / 遒.劲挺拔 B、责难. / 空难.作.揖 / 作.坊首当.其冲 / 长歌当.哭 C、信笺. / 缄.口提.防 / 河堤.针砭.时弊 / 鞭.辟入里 D、炽.热 / 整饬.花圃. / 果脯.头晕目眩. / 烜.赫一时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辩名信片在所不惜好景不长 B、矫健泊来品山青水秀各行其是 C、传诵挖墙角平心而论满腹经纶 D、胁迫照相机若即若离举步维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张丽莉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塑造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勇于担当的光辉形象。 B、交警对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校车,可以在消除 ..违法行为的前提下先予放行,待其完成接送学生任务后再处罚。 C、社会转型期,一些人道德滑坡、私欲膨胀,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舍生取义 ....的精神显得格外珍贵! D、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徐忱亚,在婚姻上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妻子蕊珠因承受不住婆婆的苛酷,最终抑郁而亡。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贾平凹的获奖小说《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表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乡村价值观念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B、为了进一步规范旅游业市场,促进旅游业市场健康发展,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全市日前开始了规范旅游业市场的执法行动。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来源是来自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排放的残留物。 D、瑞典沃纳什堡地方法院19日下午宣布,批准瑞典萨博汽车公司提出的破产,至此,拥有六十年辉煌历史的萨博汽车公司走到了尽头,这让很多车迷黯然神伤。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B、宝玉前身为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而为贾宝玉。绛珠草投胎为林黛玉后要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 C、雨果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96部长篇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郎台》《高老头》,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D、副主教把爱斯梅拉达从圣母院里骗出来,把她拉到广场上,指着绞刑架让她选择。爱斯梅拉达挣脱了副主教的手,一下子扑倒在绞刑架下,说绞刑架让她厌恶的程度还远不如他。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卷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徘徊(huí)不恤(xù)否泰(pǐ)长歌当哭(dàng) B.惩创(chěng)自缢(yì)敛裾(jù)夙兴夜寐(sù) C.溘死(ka)绯闻(fēi)一椽(chuán)蓊蓊郁郁(wěng) D.煤屑(xua)落蕊(ruǐ)刀俎(zǔ)勤能补拙(zhú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斑驳斑澜桅垣绿草如荫 B.菲薄变徵殒命美轮美奂 C. 点掇猗郁淬火离别笙萧 D. 嬉游沧茫决别糜室糜家 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俩在运动场上配合默契,学习上你追我赶,生活中相敬如宾,比亲兄弟还有亲,令同学们羡慕不已。 B、有一辆坐的是个戴眼镜穿长衫的胖子,估计一定是个沐猴而冠的新贵。 C、湖南台的“天天向上”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常常让我陶醉其中、乐不思蜀。 D、校运会上,他首当其冲,获得了400米跑的冠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剥光衣服,被军犬和武装士兵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B.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 C.我在十年浩劫中不仅责备自己,更想保全自己,不要让自己跟一家人一起堕入地狱。 D.“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人太空的国家。 5、为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文明古国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6-10题。 《崔护》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 教学课件

人教版语文(12月)月考试题

通渭县榜罗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钧《望江南》) 2、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3、力尽不知热,。(白居易《观刈麦》)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之情的词句是_____ ___,_ _________。 5、由王维《使至寒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武陵春》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的诗句是, ,。 8、一个国家都要不断学习,学别国的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来提升自己。《诗经》中早就有“他山之石,”之说。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3 分) 9、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 (1)再接再lì()——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2)指桑骂huái()——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3)邯dān ()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4)囊 yíng ()映雪——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5)心无旁wù()——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6)东施效 pín()——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1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静谧.(mì) 峰峦.(nuán) 骸.(hái)骨锲而不舍.(qiè) B. 收敛.liǎn)菡萏.(dàn)叱咤chà)毛骨悚.然(sǒng) C. 门楣.(méi) 糍粑.(bā)蝉蜕.(tuì)吹毛求疵.(cī) D. 砭骨(biān)鲑.鱼(guì)倜傥.(tǎng)销声匿.迹(nì) 1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2021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创.痛(chuāng) 畏葸.(xǐ) 横.肉(héng) 跑马卖解.(xiè) B.饮.马(yìn) 封禅.(shàn) 铜臭.(chòu) 长吁.短叹(xū) C.吐蕃.(fān) 纤.细(qiān) 笑靥.(yè) 安步当.车(dāng) D.秘.鲁(mì) 碑帖.(tiè) 噱.头(xué) 量.体裁衣(liáng)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饮鸠止渴张慌失措自暴自弃英才倍出 B.再接再励如法炮制改弦更章脍炙人口 C.方枘圆凿通宵达旦蟾宫折桂积腋成裘 D.食不果腹物富民丰走头无路融会贯通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_______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2)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在那种场合说那种话,应该是__________的。 (3)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___________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A.坦陈无可厚非无坚不摧 B.坦承无可非议坚不可摧 C.坦承无可厚非坚不可摧 D.坦陈无可非议无坚不摧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的一句是() A.警察反复观察了目击者提供的两个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的英语广播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远在异国的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思念家乡。D.世界的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可以说如今已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

河南省辉县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辉县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5分) 1. (10分) (2015高一上·扬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④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黄鹤楼》) ⑤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⑥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⑦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⑧其身正,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论语·子路篇》) 2. (5分) (2015高一上·宝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们跋涉在人生旅途中,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霜雨雪,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和画面让我们一次次驻足回首,感受永不褪色的温度。多少往事,总在不经意间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 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迹工整。 二、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3. (2分) (2016高一上·正定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海大学不分专业的招生政策,其实是邯郸学步,恐怕不但达不到外国不分专业招生模式的效果,反而会产生严重后果。 ②改革的红利大家都期待,但改革不会一挥而就,保持耐心也是对改革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改革,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信奠定了顶层设计反面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不断变化发展,制度则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一些具体制度总会存在与实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之处。这就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调整,以保持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