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遗传与变异》练习题

《生物遗传与变异》练习题

《生物遗传与变异》练习题
《生物遗传与变异》练习题

《遗传与进化》第二部分

遗传规律和遗传的物质基础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每题1分,共40分)

1.农田边缘的庄稼往往比中间的长得粗壮些,这种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A.不能遗传的变异

B.基因突变

C.可遗传的变异

D.基因重组

2.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特点是()

A.都产生新的基因

B.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C.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害的

D.产生的变异都可能遗传

3.育种工作者从纯“南特号”品种的稻田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矮稻,并由此培育成“矮脚南特号”新品种。水稻的这种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4.通过对不同品种间杂交的后代进行选育,可以获得新品种。这类新品种是通过……而产生的。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5.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

A.染色体的缺损

B.基因表达过程的改变

C.基因的重新组合

D.基因结构的改变

6.人工诱变与自然突变相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突变频率低

B.突变频率高

C.突变多是有利的

D.突变多是有害的

7.人类的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导致先天性呆傻,这种变异属于()

A.染色体数目变异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

8.香蕉是三倍体植物,只有果实,种子退化,其原因是()

A.传花粉的昆虫少

B.没有进行人工授粉

C.减数分裂不正常

D.喷洒了植物生长素

9.萝卜和甘蓝种间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正

常开花结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加倍

10.自然界中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主要是受外界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剧烈变化”的条件对细胞的作用,相当于下列哪种条件对细胞的影响

A.射线

B.激光

C.秋水仙素

D.生长素

11.秋水仙素在诱导产生多倍体过程中的作用是()

A.促进染色体的复制

B.抑制细胞壁的形成

C.干扰纺锤体的形成

D.使染色体配对紊乱12.根据所学的杂交育种知识,从理论上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C.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D.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13.利用单倍体培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具有的突出优点是()

A.可以迅速获得纯系植株

B.可以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C.可以获得无籽果实

D.可以大大提高变异频率

14.用基因型为TT和tt的植株进行杂交,对其子一代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基因型是

A.TTTT

B.tttt

C.Tt

D.TTtt

15.基因型AaBb(独立遗传)的小麦,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些植株表现型的种类有()

A.一种

B.二种

C.四种

D.九种

16.在正常情况下,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果蝇的受精卵

B.人的卵原细胞

C.二倍体玉米的花粉粒

D.四倍体西瓜的卵

17.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植物,每个染色体组包含7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A.7条 B.14条 C.21条 D.42条

18.二倍体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产生的F1代的体细胞具有

A.二个染色体组

B.三个染色体组

C.四个染色体组

D.八个染色体组

19.以E图为对照,其它四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20.在二倍体生物正常配子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组合是

A.Dc B.HG C.Br D.Yy

21.萝卜的体细胞中有9对染色体,白菜的体细胞中也有9对染色体,若将萝卜和白菜杂交培育成开花

结籽的新作物,这样的作物体细胞中至少应有多少条染色体

A.9

B.18

C.36

D.72

22.有关人类色盲遗传的正确描述是()

A.双亲正常,子女均不会患病

B.母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

C.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D.父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2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若再生一个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A.0

B.1/4

C.1/2

D.1

24.如右图所示,该家族中有一成员患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若这个家庭即将生育第四个孩子,这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 ( ) A.0% B.25% C.50% D.100% 25.某女是色盲,其祖母 ( ) A.必然携带色盲基因 B.必为色盲患者 C.完全正常(纯合) D.与此女无关

2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理论依据是 ( ) A.人类的遗传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B.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C.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D.近亲婚配其后代有1/4的可能患遗传病 27.某男孩为血红绿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色觉正常。红绿色盲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28.“小儿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遗传病的类型属于( ) A.常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 B.常染色体数目变异疾病 C.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D.性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

29.下列关于某些遗传病遗传给后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母亲色盲,儿子都是色盲 B.父亲色盲,子女都是色盲 C.双亲正常,子女就不会患血友病 D.母亲白化病,子女都患白化病

30.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白化病的女人婚配,婚后生育患有白化病的女儿的几率为 ( ) A.1/ B.1/3 C.1/4 D.1/6 31.一对夫妇表现型都正常,他们的父母表现型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那么,该夫妇的儿子患色盲的几率是 ( ) A.1 B.1/2 C.1/3 D.1/4

32.右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是

( ) A.1/4 B.1/3 C.1/8 D.1/6 33.人类有种遗传病,当父亲是患者时,无论母亲是否患病,子女中的女孩全部都患此

病,,这种遗传最可能是 (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X 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X 染色体隐性遗传

3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3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

C.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36.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 )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37.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有较多生存机会的物种是( ) A.快速繁殖的物种 B.个体性状差异大的物种 C.个体数量大的物种 D.个体体积大的物种

38.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TT 的个体占49%,Tt 的个体占42%,tt 的个体占9%。T 基因和t 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 A .70%、30% B .49%、42% C .49%、9% D.42%、58%

39.已知人眼的褐色(A )对蓝色(a )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有3600人,褐眼人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 和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40.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存在生殖隔离的个体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 每空2分,共12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

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 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遗传学上称

为 。

(2)图中②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 原则,合成mRNA 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 。 (3)图中③的过程称为 ,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 或GAG ,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 或CAC ,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 或GAC ,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 、GUU 、GUC 或GUG 。图中氨基酸甲是 ;氨基酸乙是 。

2. ( 每空2分,共10分)黑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疾病,这种病人的尿液在空气放置一段时间会变黑。根据下列两个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

(1).黑尿病是由染色体上性基因控制的。

(2).系谱中4号的基因型是(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3).假定8号与9号婚配,则它们的第一个孩子患黑尿病的几率是,第二个孩子正常的几率为。

3.( 每空2分,共8分)已知人类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其等位基因是B。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色盲男性基因型是,色觉正常的女性基因型是或。(2)若男性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R,从理论上推算女性色盲在女性中的发病率。4.( 每空1分,共5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患者通常在20岁左右死

于呼吸系统并发症。下图是某个家族的系谱,请分析回答问题:

(1)肌营养不良的症状是(显、隐)性性状。

(2)Ⅰ代2号的基因型为,Ⅱ代3号的基因型为。

(3)Ⅱ代4号和5号夫妇,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

(4)已知某人群中出现男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概率为R,若男性患者均在婚育前死亡,这种情况下该人群女性的发病率最可能是。

5.( 每空1分,共8分)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④育成⑤品种的方法Ⅴ称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 Ⅳ是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操作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⑥称为_______________。

6.( 每空1分,共7分)生物学上的“物种”是指: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交配进行_________并产

生____________的一群个体。判断不同生物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

___________。马和驴___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种,虽然马和驴可以交配产生生活力较

强的后代——骡子,但是由于骡子是_______________的,所以马和驴之间没有____________

的机会。生物学上对物种的定义只适用于_______生殖的生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每题1分,共40分)

二、填空题(共60分)

1. ( 每空2分,共12分)(1)基因突变(2)碱基互补配对转录

(3)翻译核糖体(4)谷氨酸缬氨酸(5)570

2.( 每空2分,共10分)(1)常隐(2)Aa (3)1/3 2/3

3.( 每空2分,共8分) (1) X b Y X B X B X B X b (2) R2

4.( 每空1分,共5分)(1)隐(2)X B X b X B Y (3)3/4 (4)0 5.( 每空1分,共8分) (1)杂交自交基因重组

(2)花药的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缩短育种年限和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3)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多倍体

6.基因交流可育后代生殖隔离不是不育基因交流有性

牛顿第三定律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材分析 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该条目包含了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力是物体的相互作用,而且力的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不困难,因此教学中应着重让学生参与定律的形式过程,通过这一学习过程的体验, 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物理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前概念——根深蒂固 ①作用力有先后之分;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有条件的;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 ④接触的物体间才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接触则无。 (2)非智力因素——不容乐观 ①缺乏观察、抽象思维、动手、合作等能力; ②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可能出现不适应现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 称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五、教法与学法

教学策略:实验探究、自主构建相结合;教师引导、学案辅助相结合。 学习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小组反馈、动态评价相结合。 六、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三个方面展开: 1、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引入新课 (1)让学生鼓掌欢迎听课的老师们—— 主体参与策略;老师赞扬学生很热情,拍 的很用劲,手掌的疼痛感引出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 个体激励策略。 理论依据:以游戏方式引入,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到课堂之中,缩短进入学习状 态的时间。很多学生心理就会产生疑虑:老师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砂锅被 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被打破,认知结构失去平衡,就有强烈要求重新平衡的 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 (2)情景展示: ①气球演示 ②玩具车; 解释 生活实例 猜想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 实验 情景一 举 例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开始 回归生活 情景二

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三、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2.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 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 D.质量大于对方 3.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4.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1所示.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1的施力者是弹簧 D.F3的施力者是物体A E.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7.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和经典例习题 一,必过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解要点: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5)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3.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mg-ma,当a=g时,F N=0,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4、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5、牛顿第三定律讲述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必须遵循的规律。这对力叫作

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3.1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沪教版

解密牛顿第三定律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1.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可视为光滑)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2. 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能拉着拖车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B. 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C. 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 D. 拖车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前进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牵引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3.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间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变化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4. 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B. 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D. 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5. 一物体受绳子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前进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子的力 B. 减速前进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子的力 C. 只有匀速前进时,绳子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 D. 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子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子的力大小总相等 6. 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7. 如图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接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与ATP(知识点+练习)

专题4:酶与ATP 【知识清单】 考点1:酶的本质及作用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3、作用机理:催化剂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酶的本质 1、酶本质的探索:最初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20世纪80年代,又发现少数RNA也具有催化作用。 2、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三、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剂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四、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 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2、证明某种酶是RNA: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出现红色。对照组:已知RNA 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五、酶的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验证实验分析 1、实验原理: (1)、。 (2)、比较H2O2在常温、高温、过氧化氢酶、Fe3+等不同条件下气泡产生多少或卫生香燃烧剧烈程度,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2、实验过程的变量及对照分析 、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六、酶的专一性的验证实验分析 1、实验原理: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要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揭示了: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它定性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表述的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实际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而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理想实验就是把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理想实验方法:也叫假想实验或理想实验.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也叫头脑中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以实践为基础,在真实的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作为依据. 3.惯性 (1)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它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是指:在同样的外力下,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或者,产生同样的加速度所需的外力的大小. (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指物体总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力; (3)注意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对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理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惠崇春江晚景》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宋朝苏轼1085年于汴京所做的一首题画诗。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的“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根据画意所做。诗中描绘了春光的明媚及春天万物的勃勃生机,全诗语意浅近,诗意深远,含蕴有味,是适合儿童背诵的好诗。 学情分析: 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读,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的生字词:蒌蒿、芦芽、河豚、暖、短、欲。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欲”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本诗。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4、通过诵读,感受作者这首题画诗中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作方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音乐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课程: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2、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读顺古诗。 2、听语音范读。 3、指生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课件出示古诗并画出停顿) 4、指出古诗中易读错的字:蒌蒿、芦芽、河豚 5、讲解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的含义: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以吃。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6、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含义,教师予以补充。 7、学生齐读诗歌。 三、再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出示春江晚景图,让学生找出图诗对应的地方(竹外桃花三两枝、鸭子、蒌蒿满地芦芽短) 2、找生指出古诗中诗人想象的地方(正是河豚欲上时) 3、学生自由读古诗,想象作者的写实与想象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朗读 (1)学生互议所体会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汇报,读出所体会的思想感情(赞美、喜悦、热爱)

4687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三、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2.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3.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4.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1所示.关 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1的施力者是弹簧D.F3的施力者是物体A E.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 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可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7.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牛顿第三 定律 课 件www.5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9142862.html,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同时出现的,只要有力,这个力一定有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就可以知道它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找到这个力的施力者,就可以知道反作用力的受力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同的是大小和性质,而不是作用效果.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的特点,极易混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将它们加以区别: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 作用对象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力的效果分别对两个物体产生作用,对各物体的作用效

果不可抵消,不可求合力对同一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合力为零 力的变化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可以独立地发生变化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和功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的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的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相同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 【同步练习题】 1.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右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3m跳板上,图中F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A.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B.F1和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先有力F1,后有力F2 D.F1和F2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 解析:F1和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 答案:B 2.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其一)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其 一)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苏轼的题画诗内容丰富,取材广泛,遍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木石及宗教故事等众多方面。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苏诗雄健豪放、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显示了苏轼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而这首《惠崇春江晚景》历来被看作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 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图画见闻志》卷四)。由此可见,惠崇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钱钟书《宋诗选注》作“晓景”)应是他擅长的得意之作。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北宋诗人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苏轼的这首诗妙在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难怪清代大才子纪昀在读到此诗时惊叹说:“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潇潇,在青翠嫩绿的竹叶外点缀着三两枝桃花。竹外桃花,红绿相映,淡淡一笔,将那

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桃花报春,春天来临,而桃花才三两枝又说明季节实为早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

高中物理§4牛顿第三定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4 牛顿第三定律 【课前预备】 〖信息窗〗班级之间举行拔河比赛,如果班主任老师让你来组织,你应该如何来挑选队员呢?是挑体重大 的,还是挑个儿高的;是挑体重小的,还是挑个儿矮的.另外你应该如何为他们准备装备呢?比赛中如何训练他们的比赛技巧呢?总之比赛获胜的关键是什么?你能否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分析呢? 〖要点综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而且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等大、共线、反向、同性、异体的特征,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场力”,牛顿第三定律为分析物体受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引导从物体物体相互作用中去找力.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了一个质点运动规律的问题,但自然界的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受到其他物体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其他物体有作用,不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因此光有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不够的,必须加上牛顿第三定律才能构成比较全面的反映机械运动规律的运动定律.在分析物体受力和求解某些不便直接求解的力时,经常要用到牛顿第三定律. 【课堂同步】 1.人走路时,人和地球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共有 ( ) A .一对 B .二对 C .三对 D .四对 2.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它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物体对桌面压力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物体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3.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马拉车时,只有马车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才能前进 B .物体A 静止在B 上,A 的质量是B 的10倍,所以A 作用于B 的力大于B 作用于A 的力 C .轮船的螺旋浆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浆一个反作用力 D .发射火箭时,燃料点燃后,喷出的气体给空气一个作用力,空气施加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4.如图所示,P 、Q 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有( ) A .P 所受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B .P 所受的重力和P 对Q 的压力 C .P 对Q 的压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D .Q 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 的支持力 5.静止悬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受重力G 和弹簧对物体的拉力F ,则G 的反作用力是 ,F 的平衡力是 ,F 的反作用力是 . 6.图所示,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试分析A 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指出每个力的反作用力? 【课后作业】 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D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作用力可能大于反作用力 2.甲、乙两队进行拨河比赛,若甲队胜(绳的质量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 .甲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 .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甲、乙两队在相持阶段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如图所示,a 、b 、c 三块木块迭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 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使其做加速运动,运动中三木块保持相对静止,则( ) A .c 对a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b 对a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 .b 受到的摩擦力比c 受到的摩擦力大 D .b 受到的摩擦力与c 受到的摩擦力反向 4.如图所示,物块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则物块对斜面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起重机用钢索加速吊起货物时,钢索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以钢索的拉力 B .子弹能射入木块是因为子弹对木块的力大于木块对子弹的阻力 C .大人和小孩相撞时,大人对小孩的撞击力大于小孩对大人的撞击力 D .将图钉揿入木板,图钉对木板的力和木板对图钉的阻力大小是相等的 6.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疗费.甲狡辩说:我打了一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 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在哪里? A .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判决甲付给乙的医疗费 B .甲打乙的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但拳头的承受力大于胸口的承受力,所以乙受伤而甲未受伤, 甲又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疗费 C .甲打乙的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受伤的程度不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 付乙的医疗费 D .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所以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疗费 7.如图所示,五个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同,它们与地面的摩擦不计,当用力F 推1, 使它们共同加速运动时,第3块木块对第2块的推力大小为多少? 8.置于水平面上的小车,有一弯折的细杆,弯折成角度θ,如图所示,其另一端固定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问:当车子以加速度a 向左加速前进时,小球对细杆的作用力是多大? 【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带有直立杆的底座A 总质量为1Kg ,杆上套着质量为0.5Kg 的小环B ,小环B 在杆上由下 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2N ,那么底座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多大?(g 取10m/s 2) 2.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足够长的平板车的质量M =100Kg ,站在平板车上的人的质量m =50Kg ,当人向右以2m/s 2的加速度开始奔跑时,试求平板车能获得的加速度. B C D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

第二章 力与相互作用 合力与分 力 考 纲 要 求 高考频度 备 考 指 导 1.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 ★★★★ 2.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 ★★★★ 3.矢量和标量Ⅰ ★ 4.力的合成和分 解Ⅱ ★★★★★ 5.共点力的平衡 Ⅱ ★★★★★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 关系 ★★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 ★★★ 1.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掌握弹力、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以及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3.本章的重点是力与物体的平衡,尤其是摩擦力和物体的平衡两知识点,往往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有时还与电场及磁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也 较高. 第1讲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表达式:F =-F ′. 3.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三同三不同”. (1)三同???? ? 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例:如果是弹力都是弹力) ③产生、存在、消失、变化,具有同时性 (2)三不同???? ? ①方向不同②作用的对象不同③作用的效果不同 【针对训练】 1.(2011·上海高考)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 A .小于受到的弹力 B .大于受到的弹力 C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磁力与弹力,应为平衡力,所以D 正确,A 、B 、C 错误. 【答案】 D 弹 力 1.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如下: (1)压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图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3、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 4、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学习过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或 状态,直到有 迫使它改变这一状态为止。 2、对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 (2)力和运动的关系:力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填“是”或“不是”) 3、惯性: (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 (2)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 大。 问题1:如何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例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 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 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 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 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 .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 .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 .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练习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练习2、(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没有科学依据 B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 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C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 问题2: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它揭示了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 例2、(多选)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 B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高一物理 第四章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分析 一、“牛顿第三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牛顿第三定律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相互作用、运动中的各种作用力,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它对后面碰撞问题的研究更是功不可没,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还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的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高中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复杂的运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1.“牛顿第三定律”物理意义: 内容: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 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 条直线上。 2) 公式:F F '-= ,符号表示两个里的方向相反。 3) 三个特征 ① 等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② 反向: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③ 共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4) 四种性质 ① 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② 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③ 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④ 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的性质是相同的。 以上几个性质可以看出“牛顿第三定律”主要讲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参考系的不同作用力分正反方向,而且作用力和反作用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三、高中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的心理特点 1.高中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的存在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看成一个力,容易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理解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也是高中生搞混的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 3.公式 F F '-= 中的F -'前面的符号不是表示力的大小的是负的,而表示的是作用力或反作用力的方向。 4.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辩别能力,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如果简单重复,则学生对此不太关注、不感兴趣。因此,一开始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注意力,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设法采用各种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养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 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确切含义; 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疑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既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在拔河比赛中为何还有 胜负之分?

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项城二高《牛顿第三定律》综合测试(内部资料) 命题人:王留峰日期:2010-12-20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B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D.在国际单位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4.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5.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会向相反方向游去6.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二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 7.如右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C ]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Q对桌面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8.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B]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9.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合力为零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③因为地球质量大于物体质量,所以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反作用力 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0.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D ]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有关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 1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D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最新)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运动状态变化的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物体做直线运动)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特别提醒】 1.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与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等效的.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 知识点二惯性 1.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2.惯性与质量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与力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越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与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 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 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注释 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