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伤寒论_第28条证治探微_刘玉良

_伤寒论_第28条证治探微_刘玉良

_伤寒论_第28条证治探微_刘玉良
_伤寒论_第28条证治探微_刘玉良

2012年2月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b.2012

基础研究主页

中华中医药

学刊

《伤寒论》第28条证治探微

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历代注家对《伤寒论》第28条的因机证治分歧较多,主要围绕该证有无表证和方中究竟是去桂还是去芍两个问题进行争论。认为该证无表证;且应当是去桂。而去桂的原因正是因为原文开首“服桂枝汤,或下

之”七字所提示的误治过程损耗了人体阴液,体现了仲景重视顾护人体津液的思想,而与“无表证”无关。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探微

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2-0434-03

Exploration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No.28

Term in Treatise on Fevrile Diseases

LIU Yu-liang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Zhejiang,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meaning of No.28term in Treatise on Fevrile Diseases in past days,which focused on two main problems.One is whether it has exterior syndrome;the other is Guizhi and Shaoyao

which should be deleted.It is believed in this article that there is no exterior syndrome and Guizhi should be deleted.The

reason is that in the beginning of original words indicates Yin is consumed due to mistreatment,which showed the theroy

of protecting body fluid by Zhang Zhongjing and has no relation with exterior syndrome.

Key words:Treatise on Fevrile Diseases;Guizhi Decoction minus Guizhi and plus Fuling and Baizhu;exploration

收稿日期:2011-09-15

作者简介:刘玉良(1976-),男,山东聊城人,讲师,博士,研究方

向:中医基础理论及《伤寒论》研究。

关于《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

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

茯苓白术汤主之。”历代医家争论颇多,主要围绕该证有无

表证和方中究竟是去桂还是去芍两个问题。笔者纵观各家

观点,认真研读原文,似有所体悟,在此提出对本条文整体

蕴义的理解,望同道指正。

1本条无表证应为“去桂”而非“去芍”

对于本条之证情,几乎所有的注家都认同这样一个观

点,即本证具有水饮内停的病机,但对于有无表证问题,争

论颇大。笔者同意有学者[1]提出的以下论断:既言本证兼

有表邪,那么为什么服桂枝汤而不解;倘若本证中真有表邪

未解,那么仲景所用本方中,何药能任其解表之功?明代医

家张兼善以肯定的口气说:“此非桂枝证,仍属饮家也。”他

用设问的方式提出:“或问上条(指28条)所云,头项强痛,

此邪气仍在表也,虽经汗下而未解,犹宜解散之,何去桂加

茯苓白术汤主之,是无意于表也?”可见本方证中是没有表

证的。

关于“去桂”和“去芍”问题,本证中有“无汗”之证,张

仲景用药有“无汗不可与桂枝汤之禁”,如果意在解表,不

用麻黄单用桂枝能否胜任?再者本条“无汗”虽似麻黄证,

但并无“恶寒、骨节疼痛、脉浮紧”等脉证,故本证非太阳伤

寒、中风表证。从条文分析,“无汗,小便不利”当是辨证眼

目,加茯苓白术运脾利水,更是表明里有水饮阻滞。水饮阻

滞于内,则在外阳气被遏,故发热无汗,在外经腧不畅,故头

项强痛(131条“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说明水饮结胸

可以发生项强,此可作佐证),在内有饮邪阻滞,胃气阻塞,

则心下满为痛,水液不得下行则小便不利,因此,可以确定

发热并非表证,所以非桂枝汤所能治也。有人认为胸满忌

用芍药,而本条之“心下满”与“胸满”不同,另外,桂枝去芍

药汤中胸满病机为误下损伤胸阳,表邪内陷胸中,邪正相

搏,胸阳失运,气机不畅而致。与本条相比,病位不同,病机

相异。且仲景治水饮为患,不避芍药,因芍药本身尚有利小

便之功,《神农本草经》言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

积寒热症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名医别录》云其能“去

水气,利膀胱”,仲景治水饮之名方小青龙汤和真武汤也皆

用有芍药。所以,笔者认为本证当为“去桂”。

2“去桂”原因不是“无表证”而是“汗下后伤津液”

虽然本证确无表证,但是这并不是“去桂”的原因。有

人认为本证为水饮内停之里证而无表证,用桂枝会引药外

行,不利于药物趋里散饮,如曹颖甫说:“去桂枝者,则以本

病当令水气内消,不欲令阳气外张故也。”既然欲令“水气

内消”,岂可去桂?仲景治水气病的许多名方(如五苓散、434

2012年2月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b.2012

华中医药学刊

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以及茯苓甘草汤等)皆用桂枝。桂枝并非专门解表,纯粹里证而无表证的情况下用桂枝并不会引药外行,

如桃核承气汤、苓桂术甘汤等纯粹里证等亦用桂枝。难道就不担心桂枝令阳气外张吗?可见认为用桂枝会引药外行这一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正如桂枝之功效并非仅仅解表一样,桂枝汤也绝非单纯用于表证。正如柯琴所言:桂枝汤

“外证得之,解肌调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

”伤寒有表证可用桂枝,但是无表证亦不禁用桂枝,如原文67条苓桂术甘汤证和65条苓桂甘枣汤证便无表证,而仲景同样用桂枝。也就是说,在28条的证候中完全可以用桂枝。因本证确切病机为水饮内停,

加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已无疑义。桂枝亦可温经通阳,化气行水,自然非常适用于本证。

既然如此,为何此处“去桂”?笔者认为:其关键原因和机理当从“服桂枝汤,或下之”这七个字所提示的误治过程着眼,

历代医家多从本条文的证候和方药方面争执,却很少有人整体动态性地从这七个字所言明的误诊误治的经过和所提示的病机变化用心体悟。本条从文字表述来看,具有医案的性质,是治疗过程,清楚的记录了治疗的先后顺序,并对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对比,这个对比过程就是诊治本病的临床思维过程。“小便利则愈”则是记录了治疗后的结果,

它包含有讲座和总结病情之意,整个治疗过程既有正确的治疗也有误诊误治。张仲景对疾病的认识也有一个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也有一个修正诊断、

调整治法、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若无先前服用桂枝汤这一环,那么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桂枝去桂这一思维。而此处恰恰正是本证“去桂”

的关键原因和根源所在。原文说“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一个“仍”字,明确提示本证患者在初诊时即已有“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诸证。此时(即尚未“服桂枝汤、或下之”的初诊之时)医家若能正确辨证,则应温阳利水,可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即桂枝汤不去桂枝而加茯苓白术。因为此时没有误诊误治,故自然可以用桂枝汤不去桂而直接加茯苓白术。正如已故伤寒名家陈慎吾及刘渡舟等在论及此方时,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不用去桂(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以茯苓与桂枝同用,于化气行水有益无害。笔者认为,陈刘二老之所以认为遇到此证可以不去桂枝,正是因为此时尚未存在“服桂枝汤,或下之”的误治而损伤津液的过程。津液损伤的情况不存在,自然就不必去桂。此时用桂枝配合茯苓白术则通阳化气行水之功更佳,而不必顾虑桂枝伤损津液之弊。诚如喻嘉言云:“去桂枝者,以误不可复也,然桂枝虽不可用,其主下诸属,皆可必需,倘不用芍药以敛阴,甘草姜枣以益虚而和脾胃,其何以定误汗误下之变耶?”

但问题是,初诊时医生未能正确辨证,而错误地运用了桂枝汤解表,或攻下之法,此二法对于此证不但不能起到救治作用,反而损伤津液,《伤寒论》多处论述到了误汗误下最易于损伤津液。既然此时由于误治津液已伤,而桂枝温燥伤津耗液。所以此处仲景“去桂”,这便是本条文关键机理所在。陈(亦人)老

[2]

注释174条曰:“若其人大便硬,小

便自利”表明津液偏渗,因而于上方(桂枝附子汤)中,去化气利水的桂枝,加用既能运脾布津又能健脾燥湿的白术。本证之分析便提示,不仅桂枝之发汗解表作用可伤耗津液,而且其化气行水之功亦有伤津液之弊。另如五苓散证津液损伤不显,

仲景便用桂枝,而猪苓汤证为阴虚协饮,仲景便未用桂枝,从中可见仲景用与不用桂枝之原意。

关于去桂之理由,徐灵胎认为“此证乃亡津液而有停

饮也,

有学者[1]

认为“亡津液”一语值得商讨,虽然“服桂枝汤或下之”可能会伤及津液,但尚无口渴、脉细等症,故“亡津液”之说主观性太强。笔者认为本证虽然未达到徐灵胎“亡津液”之说的严重程度,但确实存在轻微损伤津液的病机,不像有学者所言的完全不考虑津液损伤的状况。即便

本证尚未见到津液伤耗之征,以仲景一贯高度重视保护津液的学术特色来推论,也不难想到他会考虑这种汗下的误治对津液的伤损,况且如后所论可见仲景对保护津液的重视程度。故忽视津液损伤的观点值得商榷。

古今一定数量的医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机理,如方有执

[3]

曰:“如小便不利,下后亡津液而水饮停也。去桂枝用

芍药甘草者,

收重伤之阴而益里伤之虚也。姜枣健脾胃而和中,下后用之更宜,故二物仍其旧也。茯苓淡渗以利窍,术能益土以胜水。本其有停饮之故。所以加之,以为拯前治之误也。

”陈(亦人)老[2]

指出:本条误用汗下,津液徒伤,

致成津已伤而饮仍停的局面,饮停必须利水,津伤当兼益

阴,所以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样的化裁,既加强了利水治饮作用,又具有益阴功能,庶利水而不伤津,水饮去则诸证自除,所以说:“小便利则愈。”陈老尚曰:徐灵胎“亡津液而有停饮”

之说最得要领,津伤有热,故去桂;饮邪内停,故加苓术以利水。《伤寒论》五版教材也持此观点:“所以去桂枝者,因汗下之后津液有伤。仍用芍药甘草可以益阴;生姜大枣可以调和营卫。”《伤寒论》六版七版教材亦均认为

:“去桂枝理由有二:一是表邪已解,二是汗下后津液受损。”3《伤寒论》重视津液思想的体现

《伤寒论》中极度重视保护津液,如陈修圆用六个字概括贯穿《伤寒论》的思想便是“保胃气、存津液”。仲景重视津液的思想随处可查,可谓精细入微,如下面一例,便可于细微之处见其一斑。太阳表寒兼经俞不利证,表虚自汗出

者治宜桂枝加葛根汤(14条),表实无汗的治宜葛根汤(31条)。二方均能治疗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证,应用区别只在有汗无汗上分,有汗表虚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表实用葛根汤。按常理来讲,表虚有汗的项背强用桂枝汤加葛根,表实无汗的项背强则应当用麻黄汤加葛根,仲景何以不用麻黄汤加味,却用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这是因为项背强几几一证,是太阳经俞失却津液的濡养所致。麻黄汤作用在于

宣开肺气,

发汗力强,津液外泄过甚,则经俞更失濡养而更加不利;桂枝汤能内调脾胃而外和营卫,有利于葛根升发津液外达经俞,虽另加用麻黄,却与芍药姜枣相伍,发中有收,散中有补,而不会过汗伤津,受其功而免蹈其弊。体现了仲景明察秋毫,重视保护津液的精神。另如在桂枝汤等发汗方的应用中,仲景提出“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旨在避免伤损津液;桂枝汤解肌发汗以疏表,养胃扶

534

收稿日期:2011-09-30

作者简介:邵梅(1985-),女,安徽滁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肿瘤。

通讯作者:舒琦瑾(1965-),男,浙江衢州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

方向:中西医结合肿瘤。

正以安内,再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谷气内充鼓舞胃气以醸

汗,同时保护津液过失。

4本证关键要随证情而灵活变化

各种不同观点有时并不矛盾,其精神实质均是根据证候在临床上的不同情况而出现了所谓的分歧。我们若本着辨证论治(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的精神,则会认识到许多观点在与其相符的特殊病机下均有其合理之处。关键在于临证当认真辨证,具体采用哪一种观点和治法当根据不同的证情和患者体质而定。若孤立地看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之方证则多见疑惑,若把本条所论之全部治疗过程联系起来看,则充分显示出仲景临床思维之轨

迹,关键是要领会其证机之本质。正如陈、刘二老所主张的

临证可以不去桂枝一样,我们临床见到该证候,若未经过误汗、误下等误治,或者患者不存在津液损伤的病机,则完全可以不去桂枝;另外,即使患者未经误治,但是确实有津液

不足的状况,

则也要去掉桂枝,或者再适当加以养阴增液之药。这也符合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依法治之”的辨证论治的精神内核与实质。

总之,对于本条文证治的探讨提示了我们一个非常重

要的原则和方法:即在学习和运用《伤寒论》

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深入探究临证中患者的具体情况,紧守辨证论治的思维和原则,灵活理解和应用原文的理法方药,才是最为科学客观的做法。参考文献

[1]陈英兰.小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J ].四川杂志,2007,25

(3):31-32.

[2]陈亦人.伤寒贯译释[M ].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727,372.

[3]方有执.伤寒论条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67-68.

2012年2月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b.2012

华中医药学刊

大肠癌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规律初探

邵梅,舒琦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要:目的:初步探寻大肠癌在临床上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公

开发表的有关大肠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χ2检验对总结出的7组病例数据,并以长江为界进行南北方中医证型比较。结果:湿热蕴结、瘀毒内结、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大肠癌临床常见中医证型,

南北地区的中医证型分型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南方多以湿热蕴结、瘀毒内结为主。而北方多以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为主。结论:大肠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定该病的临床辨证分型,并制定统一的单病种诊疗规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证型中图分类号:R73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2-0436-03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bout the Structrue And Distribution Rule of

Large Intestine Cancer TCM Syndrome Type

SHAO Mei ,SHU Qi-jin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uangzhou 310053,Zhejiang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liminary explore the objective law in TCM about Large Intestine Cancer'structre and distri-bution.Methods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number of literatures which were public home reported in nearly 10years ,and 7groups of dates summaries were compared by chi square test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the southern.Result :Common syndromes of Large Intestine Cancer are as follows :Dampness heat stagnation ,Stasis poison inside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

Liver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TCM syndrome type parting situation of north and south region exists certain differences.In the south ,dampness heat stagnation and stasis poison inside are the maintypes.And in the north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Liver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are the primarytypes.Conclusio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firm the term of Large Intestine Cancer and to 634

中医中药治疗失眠.doc

中医中药治疗失眠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医中药治疗失眠》的内容,具体内容:失眠无疑是痛苦的,特别是对于上班族来说,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来实在是让人头疼,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百合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 失眠无疑是痛苦的,特别是对于上班族来说,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来实在是让人头疼,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有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梦、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 酸枣仁 酸枣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养心安神、益阴敛汗的功效,适合有烦躁不安、惊悸怔忡、烦渴、盗汗等心肝阴血不足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 合欢皮 合欢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适合有郁闷不乐、烦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 柏子仁 柏子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肾经、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有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惊悸、盗汗、便秘等

血不养心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 珍珠母 珍珠母是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其性寒、味咸,可入肝经、心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适合有头目眩晕、耳鸣心悸、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 灵芝 灵芝,有益气、养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心气虚或气血不足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中国药植图鉴》记载,灵芝"治神经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疾患"。现代研究证实:灵芝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及耗糖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能降血脂、调节血压;有良好的安神定志作用,所以对长期失眠有明显的临床改善疗效。 治疗失眠的五款药膳 桑椹大枣汤 桑椹15g,大枣50g煮汤吃。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 珍珠汤圆 珍珠粉0.3g,枣泥50g拌匀,加糖适量,包入糯米粉中做成汤圆20个,每次10个。经常吃可缓解精神紧张,有助于改善失眠。 五味鸽蛋 五味子50g煎汁、鸽蛋30枚,煮熟去壳后放入五味子汁中略煮,然后浸泡在汁中2天。每次吃鸽蛋3枚,食前煮沸一下。一日1~2次,连服2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疾病一元论探源之二 韦刃 关键词: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张仲景的《伤寒论》蕴藏如下三层结构:辨证论治、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仲景之后,唐宋以来,历代《伤寒论》注家数百、论著不下千种。在如此众多的研究者和论著中,受到广泛重视、被研究得最多的,只是“辨证论治”这个层次。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是《伤寒论》的浅层结构,非其精华所在。 《伤寒论》的辨证法,其精华部分主要是平脉辨证的时空整合法,这是一种针对整体“气”运行状态,以维护和重建机体“自和”力(扶正、强生)为目的的诊疗方法。 《伤寒论》的深层结构——平脉辨证、阴阳会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这就是《伤寒论》这部经典遗产的继承工作,一直停留在浅表层次的主要原因。 一、辨证论治 1.后世医家及《伤寒论》注家都重视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平症辨证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认识疾病的方法,也是在传统中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的辨证方法。目前中医临床中使用的多种辨证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平症辨证的基础之上。 《伤寒论》一书,也比较重视这种辨证论治方法,在全书的398个条目中,不涉及脉诊的辨证内容占了大部分(231条)。“平脉辨证”虽然是《伤寒论》一书的主导思想,但是,由于存在许多同脉异治,异脉同治,甚至舍脉从证等相反的例证——如同一“浮”脉,有以麻黄汤论治者(第51条),有以桂枝汤论治者(第45条),也有以五苓散论治者(第71条),还有以猪苓汤论治者(第233条);又如,同一“迟”脉,有以寒论者(第333条),有以阳气内陷而结胸论者(第134条),也有以谷瘅论者(第195条),甚至还有以大承气汤诊治者(第208条)——因而,给人们留下了《伤寒论》一书,以辨证论治为主导的印象。 辨证论治的方法,也为历代绝大部分《伤寒论》注家所重视:从唐代的孙思邈首先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开始,一直到清代的徐大椿,仍用“随证立方”这种彼此雷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中间虽然经过众多的研究者作了细密的探索,结果是,花费了一两千年的时间,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了“以方类证”的出发点上。对《伤寒论》的继承,至今为止,一直停留在这一浅表的层次上。 2.辨证论治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局部器官的功能过程(异常为症候)受控于连续整体的能量(营卫运行与气化过程)过程,能量过程又受控于稳态控制(即阴平阳秘的权衡态)过程;这就使辨证论治的方法具有很难跨越疾病表面现象的局限性。古今中外,医学临床上经常发生的,对疾病错误的认识和治疗,几乎都是由这种表观局限的辨证诊疗方法造成的。

伤寒论大题总结

1.太阳病证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伤寒论》对太阳病的分类主要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三个类型。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都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属于表寒证。但是太阳中风因患者腠理疏松,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脉症依据;太阳伤寒因患者腠理较为固密,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身疼痛,脉浮紧等为脉症依据。太阳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所致,属于表热证,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口渴,不恶寒(或微恶寒)脉浮数等为脉症依据。 2.太阳病中风证和太阳病伤寒证的证候特征与组方特征是什么? 太阳中风证以汗出、脉浮缓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强营弱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法,以桂枝汤为代表方。桂枝汤的组方特征是以辛温的桂枝与苦平的芍药等量相伍,以桂枝解肌祛风以治卫强,以芍药补养营阴,以治营弱。二者相伍,有调和营卫之功。 太阳伤寒证以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闭营郁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发汗解表为法,以麻黄汤为代表方。麻黄汤的组方特征是桂枝与麻黄相伍,麻黄为君,发汗解表,伍以桂枝为臣,以加强开腠发汗之功,使其成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3.大青龙汤证的主要症状着眼在哪二点?为什么? 大青龙汤证的症状,主要体现在“无汗”与“烦躁”二点。无汗为伤寒表实,烦躁为寒邪郁闭过重,致使阳气内郁化热,内扰胸中所致。从而形成大青龙汤证外寒内热的病机。 4.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简要地概括为哪二点?或然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病因病机的精要概括。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有寒痰水饮,又复感风寒,内外合邪,故形成本证外寒内饮的病机。 或然证为“或渴(饮不化,津不滋),或利(肠清浊不分),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气滞),或喘” 6.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均治下利,如何区别运用?

酸枣仁粉怎样吃治失眠

酸枣仁粉怎样吃治失眠 酸枣仁粉是可以用来治疗睡眠,这种方法可能很多人都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并不知道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其实如果想要用酸枣仁粉来治疗睡眠的话就可以用温水调匀以后食用的,这种方法还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是觉得难以下咽的话还可以在当中放入一些其他的食材,这样的话味道肯定相对来说会更好一些的。 酸枣仁研磨成粉可用于治疗失眠症,同时还能有效补肾益气、安神健脾,对健康益处多多。酸枣仁粉怎么吃?酸枣仁粉服用方法非常简单,可以直接加沸水冲调来服用,此外,酸枣仁粉也可用于熬粥,煮汤等。一般早晚空腹服用,坚持一段时间就能见效。 做法一: 材料:酸枣仁粉60克,大米400克。 做法: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再把酸枣仁粉倒入煎煮,待米熟烂时即成。 用法:早晚空腹服食,每次1小碗。 疗效:养阴,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的心烦不眠等症。 做法二: 材料:酸枣仁15克,枣皮(山茱萸肉)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再与酸枣仁共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1-2次,10日为l疗程。 疗效:补肝肾,养心安神。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肝肾不足所致的夜寐不安,面部潮红,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带下,遗尿,小便频数等。 做法三: 枣仁粉小米粥 材料:小米50克,黑小米50克,酸枣仁粉30克,蜂蜜适量 1、小米、黑小米淘洗干净。 2、将清洗干净的小米、黑小米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黏稠。 3、加入酸枣粉煮5分钟,出锅时放入蜂蜜即可。 疗效:补脾润燥,宁心安神,治疗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等症。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酸枣仁有显著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以及抗惊厥作用。酸枣仁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自发活动,使之活动次数减少,可抑制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明显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人睡动物数。其催眠作用主要是延长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可使大鼠慢波睡眠深睡阶段的平均时间延长,深睡的发作频率增加。 枣仁镇静安眠的有效成分是皂甙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枣仁皂甙的镇静催眠作用虽不如安定明显,但其效果比安定更持久、平稳,而副作用小,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安眠成分。酸枣仁总皂苷、酸枣仁总黄酮都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协同戊巴

催眠的特效穴位是

催眠的特效穴位是“失眠” 症状 :由于兴奋或有什么心事引起的不眠状态 ,如果持续较长的时间 ,就 是失眠症。只要不是因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引起的失眠就不必担心。可是严重的失眠症患者会随着夜幕的降临感到非常恐怖 ,越担心越失眠 ,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穴位 :失眠、足三里、三阴交。 方法 :失眠穴位于脚后跟底部 ,它对治疗失眠症非常有效。这个穴位还有利尿作用 ,所以最好在白天对它进行刺激 ,用拳头对失眠穴敲击 200次左右即可。另外 ,再用电吹风对足三里到三阴交吹暖风 ,温度以感到舒适为宜 ,再指压这 两个穴位 ,这样进行后一定会有睡意。 睡前做安眠操催眠 失眠症有各种原因 ,但是睡前必须解除身体的紧张状态 ,使之进入睡眠状态。做安眠操使身体放松之后 ,即使有心事 ,身体也有睡眠的要求 ,因而自然能进入睡眠状态。 方法 :睡前在床上做安眠操。 ( 1)仰躺 ,手、脚尽量伸展 ,保持此状态几分钟。 ( 2)两腿尽量分开 ,然后将两脚的脚底合在一起 ,进行腹式深呼吸 100次 以上。 ( 3)两手平伸 ,右脚抬起接触左手指尖 ,然后左脚抬起接触右手指尖。 ( 4)两手撑住腰部 ,两脚并拢垂直向上形成肩倒立 ,何时两脚尖靠向头前 的床单。 ( 5)两手握拳 ,两肘用力紧贴身体的两则 ,同时尽量扩胸做深呼吸 ,然后 两手突然放松,“扑咚”一声落下。 桂圆汤对失眠疗效很好。 按摩穴位可以预防失眠,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睡眠与精神科和神经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自身体会角度来看,在接受按摩后,身体的痛感消除,睡得很香,所以,身体状态不佳时,说不定按摩穴位是一种好办法。 穴位的功效并没有被西方医学所证实,在中医学上有“针灸刺激疗法”,该方法与其说是治疗,倒不如说穴位的刺激和按摩可使症状缓解。试试看未尝不可。 解除失眠有效的主要穴位: 背部:膈俞、膈关、郅阳、肚食、肾俞; 胸腹部:鸠尾、巨阙、不容、期门、大巨、关元。 有助睡眠的穴位: 天柱:天柱穴在脑后发根部,用两个大拇指缓慢地揉该处,就会头痛减轻、心情平静下来,容易入睡了。 鸠尾:鸠尾穴在胸骨的下部(正好是鸠尾中央部位),用两个大拇指平均按压此穴,消除焦躁不安,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失眠是因为躯体、生理、心理、药物性、人为性、营养缺乏等因素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过多,5-羟色胺分泌不足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睡眠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发生了紊乱,表现为人睡困难,或者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中医将本病归为“不寐”、“不得眠”等范畴。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镇静安眠药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对于该病有多种分型,并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取得良好疗效。现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通过总结中医治疗病案,笔者发现中医学对于不寐的病机,主要归结于阳盛阴衰,阴阳不交。《类证治裁?不寐》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刘彦廷等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认为失眠在临床上主要为痰热内阻所致,多侵犯阳明和少阳两经,为多火多痰之疾病,且失眠的兼夹证较多。张其慧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与肝脾失调有关,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脾主统血,藏意、主思;心主血、藏神。若肝血不足或肝失调达,即可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而失眠。脾运失常;一

方面不能运化气血,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另一方面运化水湿失常,酿生痰饮,积而生热,痰热扰心而导致失眠的发生。徐云生认为,病因有七情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但以情志内伤最为多见,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总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贾斌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内伤、外邪两端。内伤主要是七情太过或不及,进而导致脏腑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不调、阴阳失交而致失眠;外邪主要是风、寒、火、热等邪气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壅塞,进而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致营卫不和而致失眠。吕慰秋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脏在心,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神明。心受外邪侵袭,脏腑、经络机能紊乱,气血阴阳相对失衡,是失眠产生的重要原因。陈己明等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本病的病机之一。 辨证分型 失眠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致多个脏器受累,故临床辨证分型也较为多样。高虹等将失眠分为脾胃失调、筋肉疲劳、肾阴虚3型;裘昌林按邪正虚实辨证将本病分为9型,其中实证分为心火亢盛型、肝郁气滞型、痰热扰心型、食积胃气不和型、肝胆湿热型,虚证分为胆气虚型、心脾两虚型,虚实夹杂者为心肾不交型、阴虚火旺型。孙巧云等一。将失眠分为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血脉瘀阻、心胆气虚、阴虚火旺、心脾两虚6型。徐厚平。将亚健康失眠分为肝郁化火型、痰

伤寒论重点整理(精.选)

《伤寒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题型:名词解释 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 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 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 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 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 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 病。”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 题型.名词解释 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标准表格.doc

翕翕发热12 邪在肌表头痛发热13 调和营卫桂枝汤营卫不和时发热自汗出54 发热汗出95 寒邪束表头痛发热35 发汗解表麻黄汤无汗发热46 表邪怫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3 解肌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 表邪未解形似疟、一日再发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黄一汤 表邪未解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7 解表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郁热在里 卫阳受遏 翕翕发热、无汗、心下微满痛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发热 内停水饮 表症 40 风寒束表发热而咳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心下有水发热不渴41 风寒束表热汗烦躁38 解表发越大青龙汤 邪郁肌表身热恶风99 解肌清热小柴胡汤 表邪未解发热微恶寒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汤 阳虚感寒反发热、脉沉者301 温阳解表麻黄细辛附子汤 表邪未解 中风发热74 发热汗出244 化湿解表五苓散水湿不化 头痛发热386 表邪未解 头痛发热、心下因鞕134 泻结和表大陷胸汤邪热结胸 热入血室续得寒热,发作有时144 清热化瘀 小柴胡汤热郁表里呕而发热379 清热散邪 表邪入里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165 泻热解表大柴胡汤结滞中脘 热郁胸中烦热,胸中窒77 清热解郁 栀子豉汤余热不清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228 清宣余热 热郁胸膈身热不去,微烦者80 清热除烦栀子干姜汤 发热 发热汗出者? 里证236 活瘀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湿热瘀蒸 伤寒身黄发热261 消热利湿栀子柏皮汤血瘀在里发热七八日?有瘀血257 化瘀清热抵当汤 水热内蓄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223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 热瘀下焦伤寒有热,少腹满126 下血退热抵当丸 胃热炽盛主里俱热?欲饮水数升者168 清热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此表有热176 辛寒清热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疗效观察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6-27T17:49:13.41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作者:罗红云 [导读] 可以得出:酸枣仁汤可有效改善甲亢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并提升其睡眠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湖南省永州市中医院内四科 425000 摘要:目的:探讨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亢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治疗加酸枣仁汤治疗及单纯常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睡眠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酸枣仁汤可有效改善甲亢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并提升其睡眠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酸枣仁汤;甲亢失眠;治疗方法;临床效果 甲亢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患病后患者精神极度亢奋,出现失眠症状,长期失眠导致患者精神抑郁,烦躁,正常的休息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降,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临床尝试通过中医进行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1]。为了研究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对120例甲亢失眠患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甲亢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3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56.13±3.1)岁;对照组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83岁,平均(54.02±3.5)岁。全部患者病程在(3.1±5.6)年。全部入选患者无其他严重肝肾疾病,精神正常,可进行有效个沟通交流,对治疗及本研究有一定的了解,配合度及耐受性较高。排除有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精神异常,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愿配合治疗或本研究,中途转院及死亡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上两组患者基本无差异(P>0.05),对比结果有效。 1.2治疗方法设定一个疗程的时长为4周,全部患者接受的护理干预无差异,此后,对照组患者继续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继续接受酸枣仁汤治疗,方见:酸枣仁60g,川芎15g,茯苓15g,知母10g,甘草6g,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在此方上进行加减,痰热内扰型甲亢失眠者加鲜竹沥60g,法夏12g,胆南星10g,陈皮10g;痰扰心神型甲亢失眠者加当归15g,红花12g,桃仁12g;肝郁化火型甲亢失眠者加山栀子15g,柴胡12g,香附10g;心胆气虚型甲亢失眠者加珍珠母6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心脾两虚型甲亢失眠者加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0g。温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分别于午睡及晚睡前服用。 1.3观察项目和指标(1)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烦躁等不良症状完全消失,睡眠时间在7h以上或较原来时间增加3h以上;有效:患者烦躁等不良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睡眠时间有所延长,但不足7h或增加时长不足3h;无效:患者烦躁等不良症状及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甚至失眠症状有所加重。(2)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数越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经过一个疗程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88.33%,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甲亢患者内分泌发生紊乱,神经系统过分兴奋发生失眠,失眠又加重机体内分泌紊乱症状,恶性循环,损害机体健康[3]。甲亢在中医学属于“瘿脖”、“心悸”范畴,失眠属“不寐”范畴,中医讲究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功能紊乱导致的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甲亢患者久病体虚,阴阳气血虚弱,实虚夹杂,上扰神明,患者出现失眠表现;阴虚阳亢,津液损耗,患者心烦难寐;阴阳气血虚弱,患者表现为夜寐不安[4]。 酸枣仁汤为中医传统组方,主要适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患者,其中酸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具有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之功,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之功,知母性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具有渗湿利尿之功,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安神养血,调和阴阳之功[5]。《本草纲目》中记载酸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枣仁中以皂苷、黄酮为主要成分,催眠,镇静,安神效果良

伤寒论整理第二版

伤寒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 :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 :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 :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 :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 :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 :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 :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 : 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 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 :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 :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 :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

: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 :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 :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 :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 :指嗜酒之人 喘家 :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 :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 :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 :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 :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 :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 :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 :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 :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刘渡舟《伤寒论》视频讲座同步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视频讲座同步讲稿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酸枣仁治疗失眠偏方

酸枣仁治疗失眠偏方 酸枣仁市场货源走销一般,行情保持平稳,现市场河北98货255-260元,95货245-250元,河南98货250-255元,95货240-245元。该品市场库存还有量,近期货源需求不旺,预计后市行情平稳。 酸枣仁汤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酸枣仁汤是东汉张仲景创制的名方,是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金匮要略》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方由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组成,具有清热除烦、养血安神之功,主治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证,临床可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等症。本方证皆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治宜补血调肝、养心安神、清热除烦,使肝血足、心神宁、虚烦除,诸证得解。中医认为,肝藏魂,内寄相火,肝血虚则魂不安,虚火扰心则神不宁,故出现虚烦不得眠、心悸;虚阳上扰,故头目眩晕;虚热迫津外泄,故夜间盗汗;咽干口燥,脉细弦或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酸枣仁粥 炒酸枣人20克,牡蛎30克,龙骨20克,大米100克。先煎酸枣仁、牡蛎、龙骨,过滤取汁备用。大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时加入药汁,再煮至粥稠,代晚餐食。 酸枣仁茶 每天早晨8点以前,取绿茶15克用开水冲泡两次,饮服,8点以后不再饮茶;同时将酸枣仁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晚临睡前取10克用开水冲服。连续服用3~5天,即可见效。茶叶能提神醒脑,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人精神振作,思想活跃,消除疲劳,所以对失眠者白天精神委靡、昏昏欲睡的状况有调整作用。酸枣仁有养心安神、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促进失眠者在夜间进入睡眠抑制过程有良好的效应。一张一弛,一兴一抑,效果显著。

伤寒论主要证治归纳表

伤寒论主要证治归纳表 發熱表症邪在肌表 營衛不和 翕翕發熱12 調和營衛桂枝湯 頭痛發熱13 時發熱自汗出54 發熱汗出95 寒邪束表 頭痛發熱35 發汗解表麻黃湯 無汗發熱46 表邪怫郁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23 解肌發汗桂枝麻黃各半湯 表邪未解形似瘧、一日再發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黃一湯 表邪未解 郁熱在裡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27 解表清熱桂枝二越婢一湯 衛陽受遏 內停水飲 翕翕發熱、無汗、心下微滿痛28 和裡化飲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風寒束表 心下有水 發熱而咳40 解表化飲小青龍湯 發熱不渴41 風寒束表熱汗煩躁38 解表發越大青龍湯 邪郁肌表身熱惡風99 解肌清熱小柴胡湯 表邪未解發熱微惡寒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湯 陽虛感寒反發熱、脈沉者301 溫陽解表麻黃細辛附子湯 表邪未解 水濕不化 中風發熱74 化濕解表五苓散 發熱汗出244 頭痛發熱386 表邪未解 邪熱結胸 頭痛發熱、心下因鞕134 瀉結和表大陷胸湯 發熱裡証熱入血室續得寒熱,發作有時144 清熱化瘀 小柴胡湯 熱郁表裡嘔而發熱379 清熱散邪 表邪入裡 結滯中脘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鞕165 瀉熱解表大柴胡湯 熱郁胸中煩熱,胸中窒77 清熱解郁 梔子豉湯 餘熱不清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228 清宣餘熱 熱郁胸膈身熱不去,微煩者80 清熱除煩梔子乾薑湯濕熱瘀蒸 發熱汗出者… 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 236 活瘀清熱利 濕 茵陳蒿湯 傷寒身黃發熱261 消熱利濕梔子柏皮湯血瘀在裡發熱七八日…有瘀血257 化瘀清熱抵當湯 水熱內蓄若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223 滋陰清熱利 水 豬苓湯 熱瘀下焦傷寒有熱,少腹滿126 下血退熱抵當丸 胃熱熾盛 主裡俱熱…欲飲水數升者168 清熱生津 白虎加人參湯此表有熱176 辛寒清熱 發熱實証胃腸結熱 不惡寒,但熱者70 清下蕩熱調胃承氣湯蒸蒸發熱者248 邪結胃腸其後發熱者209 瀉結清熱小承氣湯大腸燥結 但發熱譫語者212 攻下瀉熱大承氣湯 日晡所發熱者240 發熱汗多者253 發熱虛証陽虛水泛 虛陽浮越 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82 溫陽利水真武湯

失眠艾灸哪几个穴位

失眠艾灸哪几个穴位 文章目录*一、失眠艾灸哪几个穴位*二、失眠的原因*三、失眠的饮食该吃什么好 失眠艾灸哪几个穴位1、失眠艾灸哪几个穴位:百会穴百会为督脉经穴,位居人体头部正中最高点,乃诸阳之会,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而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名医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故“心主神志”。 2、失眠艾灸哪几个穴位:神门穴 神门穴是心经的穴位,常用在治疗失眠、惊悸、心脏动悸等症状。对心脏方面,情志方面,情绪不稳的,像动辄生气,还有心神不守的,都可以灸神门,神门可以心定下来。百会和神门搭配可以治疗各种失眠症状,包括重度失眠。 3、失眠艾灸哪几个穴位:涌泉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启闭开窍。艾灸涌泉穴可以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症等。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4、失眠最好治疗方法 4.1、运动法:生命在于运动,不做体育锻炼人不会精神却也

不累,这就会导致有些人在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却睡不着。运动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过度的运动,疲劳就会导致我们很快的进去梦乡,毕竟失眠的人总是精神抖擞,根本没有想睡觉的感觉,所以运动 可以让人疲劳,然后才能快速的进去梦乡。 4.2、、音乐入睡法:很多们都是喜欢听音乐的吧,如今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是离不开的,听着音乐入睡也不 失为一种快速睡觉的好方法。就是在睡眠的时候在家里放一段比较舒缓的音乐,可以使钢琴曲,可以是曲风悠扬的曲子,总之就是让你的身心都处于平静的状态。 4.3、牛奶法:日常饮食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长期失眠的朋友们不妨度一下每晚入睡前来一杯牛奶,长期坚持才会有好的疗效。牛奶法就是在你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因为牛奶可以有效的补充人体内部很多维生素和营养元素。 失眠的原因1、生活压力太大 郁闷日子压力的增大,如今而很多刚入职的年轻人不得不愈加卖命,他们由于家庭担负轻、应付、娱乐、加班这些无法的表象变成年轻人的家常便饭,也让睡觉时刻一减再减,一朝一夕变 成失眠一族。 2、透支睡觉 睡觉的时刻应当是有规则可循的,而很多年轻人都是在一夜

治疗失眠老中医整理的12种方法真的-太管用了

治疗失眠老中医整理的12种方法真的-太管用了

治疗失眠:老中医整理的12种方法!真的,太管用了 失眠,往往令人很头疼,导致人们白天工作效率降低,情绪暴躁,容颜憔悴。现在给出治疗失眠的12种妙方。1、一杯酸奶,一个香蕉,每晚睡前食用。此方对半夜不能入睡的患者尤为有效,饮用后可使患者血糖升高,快速入睡。 2、啤酒半瓶,每晚睡前半小时饮,连饮数周,可着枕即睡,通宵熟睡。 3、牛奶煮蛋黄,可治“虚烦不眠”之症,效果良好。 4、小米100克,加水煮成粥,加白糖适量调服,睡前半小时进食1小碗,能使人迅速发困、安眠入睡。 5、大枣、大米两味同煮粥食用,每晚适量食用,催眠作用很好。 6、龙眼:龙眼(桂圆)是南方一种佳果。《日用本草》述其能“益智宁心”、《滇南本草》载其可“养血安神”。现代科学分析,龙眼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酒石酸等。果肉鲜吃、浸酒饮或干品煎服,能补血安神。著

名的中成药“归脾丸”专治神经衰弱失眠病,就是以龙眼肉为主药的。 7、莲子:是莲花的果实。《神农本草》载它“主补中养神”,《中药大辞典》说它“治夜寐多梦”。据分析,莲子含淀粉、柿子糖、蛋白质、钙、磷等,晚餐吃莲子粥,或睡前食碗莲子汤,能使人安然入睡。 8、百合:百合鳞茎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治夜寐不宁,可用百合一两煎水,调蜂蜜于睡前服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温肺止咳”。 9、荔枝:荔枝味甘甜微酸,性温和。《本草纲目》称它能“通神、益智”,可用来养血、生津液。荔枝中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C、B、A以及柠檬酸、叶酸、苹果酸和游离氨基酸,是思虑过度、健忘失眠者不可多得的“安神益寿”果品,以鲜食为佳。 10、核桃:又名胡桃。宋代《开宝本草》说“食之令人肥健,温脾润肠,治虚寒咳嗽,腰部肿痛”。核桃营养价值很高,500克核桃仁的营养可以和2500 克鸡蛋或4500克牛奶相媲美。其中脂肪钙、磷含量在果品中均名列前茅。每晚睡前吃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总论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作者:张机,字仲景 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 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 首次校正:宋朝林亿 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 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 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 发的疾病。 4、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 病邪:寒邪 八纲:表、实、寒——阳证 病位:在表 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 【纲要】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 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2、桂枝汤煎服法: 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针药并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灵活运用) 4

伤寒论背诵条文归纳

伤寒论背诵条文归纳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090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桂枝汤+附子一枚过汗致阳虚汗漏,表未解 020.太阳病,发热,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太阳病发汗太过气 062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麻黄汤主之。 各三分一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麻黄炙甘草各一 0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反有热色者,未欲解 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1 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 大枣五枚表郁不解轻证,辛温轻剂 0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十八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 0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 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葛根四两麻黄生姜三两桂枝炙甘草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不利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体会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体会 李长柏(抚顺市顺城区河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抚顺 113006) [摘要]:失眠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伴有心悸、头痛、眩晕、健忘等证同时出现。笔者使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证属心肝阴血不足者,疗效较满意。 [关键词]:加味酸枣仁汤失眠心肝阴血不足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和心理过程。失眠通常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临床表现多为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易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可伴有心悸、头痛、眩晕、健忘等证同时出现。笔者使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证属心肝阴血不足者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1方药组成及方解 1.1组成:酸枣仁20g、茯苓15g、川芎10g、知母10g、炙甘草10g、五味子20g、黄连5g、白芍10g、半夏5g。每日一剂,水煎服,10日为一疗程。如伴有腹胀纳呆,神倦乏力等证酌加黄芪、党参、白术;伴有眩晕耳鸣,五心烦热等证酌加熟地、麦冬、龟板。伴有心悸善惊、多梦易醒等证酌加朱砂、珍珠母等。 1.2方解方中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敛汗;茯苓健脾、宁心安神;知母清热降火,滋阴除烦;川芎活血行气,调气疏肝;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涩精;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

收汗;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半夏化痰解郁,调和阴阳。诸药相配,共收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调血疏肝之效,以治疗心肝阴血不足,虚热内扰而致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等证。 2病案举例 王某,女,45岁,患者自诉2年前出现失眠,曾服安定、佳静安定等药物,起初可以睡2小时,后来服药后仍旧彻夜不眠,不能合眼,痛苦不堪,且心烦多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两目干涩,口燥咽干,舌红,脉细数。诊断为失眠,证属心肝血虚、虚热内扰所致。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并嘱其停用西药,治疗一个疗程后,每晚能睡4—5小时,夜梦减少,后连续服用2个疗程,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6h,伴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3体会 睡眠对于人类是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对于人的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是健康生命所必需。心主血,肝藏血,若心血不足,则肝无所藏,肝血不足,则心血不能充盈,心藏神,肝藏魂,心血虚,虚火扰心则神不宁,肝血虚则魂不安,故出现虚烦不得眠、心悸;血虚肝旺,虚阳上扰,故头目眩晕;虚热迫津外泄,故夜间盗汗;咽干口燥,脉细弦或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酸枣仁汤出自《金贵要略》,为“虚劳虚烦不得眠”而设,功用为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疗证属心肝阴血不足,虚热内扰所致虚烦失眠诸证。方中加入五味子、白芍、黄连、半夏,增加其滋肾柔肝、清心解郁之功,心肝之血滋养有源,阴升阳潜,则失眠等阴虚阳浮之证皆可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