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字史简析

汉字史简析

汉字史简析
汉字史简析

汉字的起源

一、语言和文字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音义结合的符号,语言是一种听觉符号,即通过声音来实现交际,在没有录音录像的年代里,稍纵即逝的语音是无法保存的,其传播的范围也十分有限,不能传于异地,也不能留于异时,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已不能满足人们需求,怎样打破这种局限呢?人们便会想办法用某种形式将语言记录下来,以打破语言的这种局限性,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演变与经验总结,便逐渐产生了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使得语言除了听与说的形式之外,又增加了一种看与写的形式,变听觉符号为视觉符号,从而使得语言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关于文字的定义,语言文字学者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两派。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与符号都可以称作文字;狭义的认为只有记录语言的符号才是文字。我们认为,作为文字,其必须要记录一定的语言,不记录语言的符号,即使它表达一定的意义(如旗语、烽火),也只是一种符号,只是区别记号罢了(记号是没有特定意义的),所以我们这里采取狭义的说法,称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二、汉字及“汉字”一词的来历

汉字,顾名思义,即根据汉语造出来的文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用以记录语言、交流思想的工具,不少少数民族与邻邦也借用汉字记录他们的语言。

汉字一词最早出自《北史》卷九《本纪》第九,章宗一:“十八年,封金源郡王。始习本朝语言小字,及汉字经书,以进士完颜匡、司经徐孝美等侍读”。《金史》也出现多次,如:“女直初无文字,及破辽,获契丹、汉人,始通契丹、汉字,于是诸子皆学之”。“长子布辉,识女直、契丹、汉字,善骑射”。在汉人的概念还没产生之前,人们多称汉字为“文”、“字”、“文字”、“名”或者“书”、“书契”等。“汉”一词最初指的是一条河的名字,刘邦初封为汉王,后建立汉朝,汉朝是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一个朝代,后来中原王朝周边少数民族多称呼中原人为汉人,汉人使用的文字也就是汉字。但汉字一词真正进入汉人的日常生活也不过是元朝以后的事,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蒙古政权,以蒙古文为正统,

汉字也一词也就流传开来,后来满族建立清朝,统治汉人,清前期以满文为官方文字,汉字为辅,汉字一词更广为流传,民国建立后,多称汉字为“国字”,新中国成立后,规范统一叫汉字。

三、汉字的性质

汉字的性质,也就是汉字属于哪一种文字类型的问题,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引起人们注意,至今成了我国文字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讨论的人很多,意见分歧很大。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汉字不是由字母构成,较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字母系文字复杂得多,加深了研究的难度;二是因为研究者的角度各不相同,使用同一个术语,概念的内涵也不一样,没有共同的前提自然得不出相同的结论。

各种不同说法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两大类。一类是根据汉字使用的符号即构成汉字字形的符号所能起的表意、表音等作用来为它定性的,表意文字说,表音文字说,意音文字说,商代甲骨文为形意文字、周代以后汉字为意音文字说,古汉字为表形文字、隶变后汉字为表意文字说,以及古汉字为意符文字(即意音文字)、隶变后汉字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都属于此类;另一类是根据汉字所表示的语言结构的层次即语言单位的大小,来给它定性的,主要有语素文字说和语素——音节文字说。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的性质。

(一)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

若全面的分析汉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可归纳三种类型。

第一类,象形字、指事字以及会意字,从意义入手记录语言;

第二类,来源于表意字的假借字,从语音入手记录语言;

第三类,由意符(形旁)和音符(声旁)构成形声字,音义结合记录语言。

从三类记录语言的方式看,汉字保留了大量表意成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中都有表意的成分,我们从字形入手,就能够推测一个字的大致意义类属,从这一点看,汉字属于表意的文字;另一方面,形声字、假借字都有表音的成分,这样看来,汉字又似乎带表音文字的特点。二者结合起来,汉字应该属于意音文字。

(二)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①

①参见叶蜚声《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第六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一种文字的性质,就是看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语言符号具有系统性,是一种层级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下层(音系层):音位→音节→音步→停延段→语调段

上层(语法层):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

文字符号的形体也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单位,世界上的文字有几千种,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汉字一个个字在语法层面大多数对应语素,语在音系层面对应音节,如“语”这个字,它对应的语言中语法层最小单位就是语素层,记录的是现代汉语中[?214]这个音。从这个方面看,汉字可以叫做语素——音节文字。

(三)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

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既有音又有义还有形。字符是文字中的最小单位,如英语中每一个字母就是一个字符。字符也对应语言中某些项目,从这点出发,字符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和记号(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将文字分为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和意音文字。

英文、俄文或日文假名等作为字符来将,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汉字字符构成较复杂。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符号。汉字的音符是借用既有音又有义的现成文字充当的,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音符构成,记号极少。隶变以后,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记号。但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音符构成的。所以,从这点看,汉字依然是意音文字。

四、汉字的起源

中国的甲骨文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的楔形文字同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自源文字。但是我们现在能大量看大的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或用裘锡圭先生的说法,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由于缺乏确切的文字记载和考古资料,汉字的起源问题一直是文字学领域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下面就从传世的传说和考古发掘两个方面简单总结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说法。(一)汉字起源的传说

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汉字起源的文献记载,最早来自周秦的典籍,而且大都是传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但是,神话与传说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根源,往往是某些历史现实的折射反映。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传说,并不都是无稽之谈,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值得参考的。尽管这些传说并非汉字起源历史面貌的详尽写实,但是,它们对推断汉字起源前后的状况和推断汉字起源的大体时间,都是很有价值的。

有关文字起源的传说,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前文字时期的传说(如结绳说、契刻说),另一类是关于创造文字本身的传说(如仓颉造字)。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窥见原始汉字发生的因由,以及由原始汉字向成熟的文字体系过渡时的一些历史状况。

1.仓颉造字说

在有关创造汉字的传说中,仓颉造字说,是一种有价值的传说。仓颉,传说中造字的人,对于其身份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较流行的是他是轩辕黄帝史官又叫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传说他创造了汉字,被

尊为“造字圣人”。

最早记录仓颉造字传说的是荀子,他记载道“故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这是目前能看到

的最早的版本,还比较朴实,并没有说是仓颉一人造

字,而只是一个传抄者,从这里推测,仓颉或许是历

史上整理过汉字的一个人。

到了秦汉时代,仓颉造字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淮南子·本经训》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

夜哭”的传说。李斯统一文字时所用的课本,第一句就是“仓颉作书”,所以称作《仓颉篇》。把前人传说吸收后加以整理,正式写入早期汉字史的是东汉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叙》里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但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被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加以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洛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传愈神奇,并演绎为影响深广的仓颉观魁星圆曲之势,察人兽鸟形之迹,看山川河湖之状的造字传说。

仓颉造字传说可信度有多高我们不能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汉字这一文字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确存在过这么一类人,他们规范了汉字,是原本涣散的汉子集中起来,传之后世。许慎的记载算是比较详细的,但他的记载是建立在其著作《说文解字》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他是在已知一些汉字的理论的基础上再来记叙这一传说,很自然的后用这个传说来支撑他的“六书”理论以及“据形系联”的方法,从而有了“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的说法。

2.结绳说

结绳说并不是对造字本身的传说,而是对文字产生之前社会生活的描绘。由于文字未产生,但有些事情又需要记下来,所以先民表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现代社会一些落后的原始地区仍有孑遗。在我国古典文献中,结绳记事的说法第一次出现是在《易经·系辞》中,“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这里只是阐述了文字产生之前的记事方式是结绳,结绳之后是书契的发明,但并没有说书契是从结绳演变而来。《庄子·箧篇》也提到了结绳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留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但也并没有说文字起源于结绳,根据这两个说法,只能得出上古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结绳记事,神农氏是用结绳的最后时代这一结论。

关于结绳记事的具体面貌,《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

考,亦足以相治也。”这里也只是具体说怎样通过结绳来记事,也并没有说结绳与文字产生的联系,至于后人把结绳与文字联系在一起,可能是因为人类创造结绳记事的方法与发明文字的想法是很一致的,也许是根据文献记载,结绳后就是书契极端,误以为是有继承关系。但结绳只是一种帮助记事的手段,其实用性较弱,表达意思十分有限,根本不能用以记录复杂的语言,所以也自然不能成为文字,也不可能是文字的起源。

3.契刻说

契刻是远古人类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创造的用于帮助记忆数字的一种方法,契刻是较结绳晚出的一种记事方法。契刻的作用主要是记数。《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更多的用作契约凭证的记载。《老子》:“是以圣人执右券而不责人。”《史记·三皇本纪》:“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释名》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由于数目记忆的困难,所以刻木来作为一种信约。古代文献有大量记载,如《管子?轻重甲》、《易林》、《曲礼》等,文字家们也对契刻说给予了适当肯定,认为契刻的“约定俗成”的性质已经十分接近文字,已经带有书写的性质。傣族的契刻“地契”、甘肃出土的骨契图形、以及贵州博物馆的“姑舅结亲刻符”都是关于契刻的有力证据。这些都说明契刻是文字产生前主要的记事方法,但是并没有与语音发生联系。同时汉字的形体与契刻有零星关系,但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源于契刻。

4.八卦说

许慎《说文解字·叙》论述了汉字的起源:“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

宜,近以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

垂宪象。”许慎认为,历史上曾有过一个用八卦

来纪事的阶段。

八卦是古代占筮的符号,共有八种:乾兑

离震巽坎艮坤。

宋人郑樵《通志·六书略》中说:“文字便

从不便衡,坎、离、坤,衡卦也,以之为字则

必从。故坎必从而後成“水”,必离从而後成“火”,必坤从而後成“川”。”

罗君惕在《六书说》一文中认为:“结绳与文字没有什么关系,而八卦与文字的关系很密切,如八卦的阳爻作“一”,即演变为“一”字。两个阳爻作“二”,即演变为“二”字。乾卦作“三”,即演变为“三”字;坎卦作“”,即演变为“”(水)字。”

汉字起源於八卦说,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汉字与八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符号系统,传说八卦起源与伏羲氏,但完善于西周成王之世,所以,汉字形成远远早于八卦,只能说汉字的形体影响了八卦的形体,而不能说汉字源于八卦,虽然二者在某些方面有联系,如(一、二、三、四、五、六、教、学)几个字似乎与八卦有些联系,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巧合,或者是八卦参照的汉字。

5.郑樵:起一成文说

起一成文说是汉字起源的传说之一:宋代郑樵《通志·六书略》中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而来的。根据是《说文解字》“始一终亥”,是建筑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思想之上的。

衡为一,从为│,斜│为╱,反╱为╲,至╲而穷。折一为┐,反┐为┌,转┌为└,反└为┘,至┘而穷。折一为┐者,侧也,有侧有正,正折为Λ,转Λ为V,侧V为<,反<为>,至>而穷。一再折为︹,转︹为︺,侧︺为[,反[为],至]而穷。引一而绕合之,方则为口,圆则为○ ,至○则环转无异势,一之道尽矣。

这种说法是建立在隶楷文字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认识到古文字阶段的字形,所以这种说法不可取。

(二)汉字起源的考古资料

汉字起源的传说多种多样,有的似乎有些道理,但都只能反映汉字起源的某些方面,除上面列举的几种之外,还有“图画说”等,图画说最早由南宋郑樵提出。他提到书画同源,但并未做仔细论述。从近代以来考古资料显示,汉字起源于图画是有道理的。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能确定是汉字的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距今大概三千多年,但是甲骨文明显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文字了,更古老的汉

字是什么样,至今还没有定论,从考古资料看,推断为汉字起源的资料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简单地刻划符号,二是图画性质的刻画符号。

1.刻划符号

刻划符号大多是几何符号,在贾湖(河南舞阳县)、大溪(四川巫山)、仰韶(陕西西安半坡、临潼)、良渚(浙江余杭)、龙山(山东章丘)、马家窑(甘肃临洮)等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他们大多刻在陶器上,少数刻在甲骨上。这些刻划符号最远的距今八千多年,如果他们与汉字起源有联系,那么汉字的已知历史可以至少提前4000年。这些符号中以仰韶文化中的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出土的符号具有代表性,裘锡圭先生在其著作《文字学概要》中做了详细阐述,这里就不赘述。下面列举几个具代表性的:

(1)半坡刻划符号

(2)临潼姜寨刻划符号

(3)马家窑刻划符号

(4)二里头刻划符号

(5)商代刻划符号

上面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刻划符号,几个文化遗址出土的陶文跨越几千年,从仰韶文化到商文化,地点也不一致,跨度很大,但这些刻划符号有一些共同特点:

其一,他们都由简单地线条构成,大多数刻划比较简单随意;

其二,他们大多单个出现,并不构成完整的句子;

其三,他们中间有的与甲骨文比较相似。

把这些符号连起来看,我们会发现他们有趋繁的趋势,商代的刻划符号有的已经明显与甲骨文相近了,这容易理解,因为商代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在陶器上有所反映也是理所当然。据此我们可以前推,二里头出土的陶文是否也与当时的文字相联系,再往前推同理。

通过观察这些刻划符号,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其中一些的确与早期汉字有些相似,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T,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

些简单文字。”我们认为,汉字中的一些数目字与少数的记号字可能是与这些刻

划有关,汉字中的少数字可能受过这些刻划符号的启发,但这些刻划本身与汉字属于不同的系统,应该没有相承的关系,这些符号可能代表一定的意义,也可能只是制造者做的一个记号,以示区别,作为记号,没有意义,更不与特定的语音结合,自然也不是文字。

2. 刻画符号

刻画符号与刻划不同,划只是简单地划几笔,画就显得精细得多,带有图画的性质。这类符号大多发现与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经整理发现18个刻画符号。

这18个符号,学者一般归为八类,并各以一个为代表,即下图八个符号,

这些符号相对上面的刻划符号来讲要复杂许多,象形意味也强了不少,不少学者也给出了释字,如唐兰先生释图一为“炅”,释图二为“炅”的繁体。

要判断这些符号是不是文字还是要看它记不记录语言,我们知道,世界上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汉字也应不例外,以上发现的图画,与后来汉字的表现手法具有一致性,但我们尚不清楚其到底表示何意,他们出现在陶器上是想说明什么,代表一个氏族的名字、代表神灵、或者只是为了装饰,我们说不清楚。但从其形体看又确实与汉字相似,所以有的学者也称其为“文字画”,并指出汉字一定经历过“文字画”这一阶段。

3.族徽文字

族徽是古代一个家族或者一个部落的象征性符号,在周朝特别兴盛。商周时期的族徽文字与当时流行的文字有较大的差别,主要差别是具有更高的图画意

味。

这些族徽文字与上文的刻画符号似乎有

异曲同工之妙,但这些族徽明显与甲金文字

有对应性。由于族徽使用的普遍性和早期文

字本身的原始性,初期的族徽和文字并无本

质的区别,族徽既是家族的形象标志,又是

家族的称号“氏”。如果这个家族领有封国,

还可以作为封国的名称。但是,族徽与氏的

使用场合又不完全相同。族徽作为家族的标

志,铸制在青铜器上,运用于青铜铭文中,或者镶缀在家族的旗帜上和家族成员的铠甲上,它所突出的是形象。氏主要用于日常称呼,需要能读能写。于是,随着文字演进逐渐产生了便于书写、有读音、意思又和族徽原有含义一致的文字符号。由于文字演进的快,而族徽则刻意保持古老的形象,两者长期沿着不同的走向演化,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就越来越大。

族徽文字与早期的汉字也许是有联系的,一些文字或许脱胎于族徽,族徽简化就成为汉字。

(三)关于文字起源时间的推测

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起源时间最早,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起源年代是公元前3000左右,而中国文字则在四大自源文字中起源最晚,约为公元前1300年左右。但是,他们只是根据甲骨文来断定的,而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了。由于缺乏商代甲骨文以前的完整、确切的文字实物,关于文字起源的确切时间尚没有定论。就考古资料来说,除了上文列举的刻划符号和刻画符号外,还有一类,即岩画,有的岩画十分古老,如贺兰山岩画,距今约1万年左右,如果岩画与汉字起源有直接联系,那么汉字的起源至少可以前推到新时期时代。文字起源于图画这无可置疑,但图画是在什么会后与语言结合成为文字的,这还缺乏资料,所以汉字的起源时间也很难估计。

在从传说看,仓颉为黄帝史官,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年代大致是公元前2600左右;神农氏之后则进入书契时代,神农氏或说是炎帝,即跟黄帝同时代,所以从“仓颉造字说”和“结绳说”来推测,汉字应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

左右。从考古资料看,刻画符号与后世汉字有较大相似性,若这是汉字的原始形态,则汉字的产生年代也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与考古资料,我们可以肯定汉字的起源时间至少不会晚于商代,据文献记载,《尚书·多士》记载西周初年周公的话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加上夏代诸王的世系也准确的传了下来,则说明在夏代应该已经有了文字。夏代的建国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若传说可靠,则夏代应该已经有文字了,而且夏代已经进入奴隶制国家,也需要文字来辅助统治。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汉字至少在夏代已出具规模,而这之前应该就是汉字的萌生阶段,所以汉字这一文字体系发生应该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在夏代逐渐走向成熟,并在商代形成成熟的文字体系。

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发展

由于缺乏确切的资料,我们研究汉字的上限只能到商代后期,但即使从商代后期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商代到现代,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汉字经历了从繁到简的过程,象形程度逐渐降低,从不统一变得统一,长期的历史积累和发展,使得汉字的系统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汉字的形体演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文字阶段。古文字阶段从商代后期到秦代,隶楷文字阶段从汉代至今,当然从古文字到隶楷文字有一个过渡期,这个时期大致从战国后期延续到汉初。

一、古文字阶段(前14世纪——前3世纪末)

古文字阶段前文已述,是从商代后期到秦代,经历了商、周和秦三代,文字总体特点是字形复杂、字形不同意、象形程度较高,大致可以分为大篆和小篆,小篆是指秦朝经李斯等整理后的文字,大篆可以泛指秦小篆以前的所有汉字,包括商代文字、西周文字、六国文字等。若按书写材料来命名,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陶文、玉石文字等。下面以时间为序,简单介绍古文字阶段各类具代表性的文字。

(一)殷商甲骨文

1.甲骨文概况

商代的文字主要指的是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形体,除此之外商代文字还包括少量金文、玉石文字、陶文。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

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之上而得名。因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少数记事的,所以甲骨文也可以叫做甲骨卜辞。

殷商人迷信尚神,事无巨细都进行占卜以问吉

凶。占卜之后,他们把占卜的日期、占卜者(贞人)

的名字、占卜的事情,有时还连同后来应验的结果,

都刻在该次占卜的龟甲或兽骨上,从而形成了大量

的甲骨文献。随着殷商王朝的灭亡和殷都(在今河南

安阳市小屯村)的夷为废墟,这批文献资料被埋没于

地下三千多年。据说后世当地农民在耕地时,不时

有所出土,但没有引起重视,时常被人当作“龙骨”

售予药肆作药材。直到1899年才被一个名叫王懿荣

的人发现并认定为商代的遗物。从此便有人开始收

集并拓印其文字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先后出土

的甲骨总计已在10万片以上,含有4000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000多字。殷墟甲骨文的出土问世,在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这就是方兴未艾的甲骨学。我国的老一辈学者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陈梦家、郭沫若、于省吾、唐兰、胡厚宣等,都曾对甲骨文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甲骨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2.甲骨文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的字体

甲骨文并不是商代的主要字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字体,由于其书写材料特殊,所以呈现出纤细、方笔多等特点,从考古资料和文献“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以及汉字(典、笔、删)等考证,殷商时代的主要书写工具是软笔、书写材料以简牍为主。现在发现的商代金文在形体上与甲骨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但商代金文却与西周金文相似,可以推测金文字形保留了当时字体的原貌。甲骨文由于书写材料为甲骨,书写工具也是刀、石之类,以契刻为主,所以不得不改变通行字体的模样,所以也就有了有的甲骨文的字体不如后来的金文象形的特殊情况。

3.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作为早期的汉字,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字体,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1)线条纤细,笔画瘦硬多方折,字形瘦长

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富有立体感。与同期金文相比,就显得纤瘦,少有圆笔、肥笔。

(2)沿用图画写实手法,较多保留了图画文字的特点,文字象形程度高,象形字多,形声字少,存在大量假借字,同形字也有存在

因为甲骨文属于早期的汉字,用许慎的六书来分析,里面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比较多,形声字很少。据黄德宽先生统计,在已识的甲骨文中,象形、指事、会意占7成多,前文已述,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汉字字形可以大致窥探字义。甲骨文正是如此,“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意味还很浓,由此观之,甲骨文的象形程度显而易见。例如犬、豕、象、虎、鱼、鸟(下图)几个象形字,明显就是描摹的这些动物的形体。

(3)形体不固定,异体字较多

甲骨文处于汉字早期,由于缺乏一定的规范,加之汉字的表意文字的特点,标的同一个意思,也就可能用不同的形体来表示,也就导致了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字,有了繁简、正反、各构字部件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具体如下:1)字形方向不固定,可正写、反写、倒写、斜写。

2)偏旁不固定,可有可无,也可以不同。

3)偏旁位置可移动。

4)意义相同或相通的形符可以互相变换。

如“采”(右图),可以简写,即树形不画出树叶,也可

以繁写,树画出树叶,但他们表意并无差异。

再如“牢”字,外边包围状结构象圈形,里边关的动物可以有不同,可以是牛,也可以是羊甚至马,但他们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

(4)合文较多

甲骨文中存在许多的合文,所为何文,即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从外形上看貌似是一个字,实际上是几个字,他们共用了一些部件。甲古文中的合文大多是两个字的合文。如(五月)。

(二)金文

所谓金文,是指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上古称青铜为吉金,所以把这种铜器上的铭文叫作金文。由于钟和鼎在两周青铜器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而过去也有人将金文称作钟鼎文。在青铜器物上铸以文辞,始于商代,盛于两周,延续至秦汉。从宋代开始,即不断有人专门从事这种文字的收集和研究。两周(西周和春秋时代)时代在时间跨度上长达五百多年,从大量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金文在这个时段上明显的发展和变化,下面从西周和春秋两个阶段分别论述。

1.西周金文

西周(1100BC——771BC)是我国上古时期礼乐制度较发达的时期,由于礼乐制度的需要和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青铜器礼器,不少青铜器上还有文字,这就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文字资料——金文。西周金文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

(1)西周早期金文

西周早期金文大致指武王克商到康王统治这一段时期的金文,这时期处于西周早期,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这时期的金文沿袭商末金文,总体特点是象形性鲜明、笔画粗细不均、块状笔画很多、合文较多,表现雄浑典丽、疏朗的风格。利簋(下左图)为武王时期作品,风格疏朗豪放;大盂鼎(下右图)为此期最典型之杰作,较利簋而言,明显规整不少,

这也是西周金文一发展趋势。

(2)西周中期金文

成康之后,西周渐盛,从周昭王到周夷王这段时期,西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一时期的金文沿袭前期的风格,逐渐走向紧凑,总体表现出平整规范的特点。笔画渐趋匀称、块状笔画减少、象形程度减弱。如墙盘(下图)。

(3)西周晚期金文

夷王之后,外族入侵,周室渐微。西周晚期

的金文在章法上继续以整齐均称为主要特点,其

风格的总趋势是,从线条、笔势、造型、章法等

方面都进一步注意节制,呈现出婉曲柔美的风格,

但较前期显得松散。文字字形进一步规范、象形

程度进一步降低,汉字在这时期实现了规范与定

型。这时期最为著名的作品如《毛公鼎》、史颂簋

(右图)。

2.春秋金文

春秋时代(770BC——476BC)周王室衰微,

影响力下降,各诸侯国开始争霸,诸侯铸鼎已成

流行之风,但此时的周王室尚未完全崩溃,对诸

侯国尚有一定影响力,文化认同感尚存,表现在

文字上则是各国文字趋同,并没有完全分化,这一时期文字沿着西周文字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完成笔画线条画和平直化的过程。到春秋晚期则出现一些分化,吴、楚、齐、蔡等地文字开始变得狭长、笔画故作曲婉之态,一些地区出现鸟书、虫书等美术字体,文字字体开始多样化。

春秋时代的金文虽然出现了地域性的差异和带有特殊装饰性的美术体,但是这并不是这个时代金文发展的主流。其地域性的差异不仅晚至中后期才开始有所出现,涉及的地区也不甚广大,而且这种差异还主要是书写风格的不同,在文字构形上的差别尚不明显。至于那种带有特殊装饰性的美术体,在历史上只是一种特殊的书法倾向,并且只出现在少数地区和个别种类的器物上,不是社会广泛通行的习用字体。所以,从总体上考察,春秋时代的金文还是沿着西周金文的发展方向继续前进的。

3.金文的总体特点

金文是汉字史上又一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形体,虽然各阶段金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相比甲骨文,金文又呈现出以下特点:

(1)笔画比甲骨文粗壮,笔道用肥笔、曲折圆转。

(2)字体发生了显著变化,象形和表意意味减弱,逐渐趋于符号化。

(3)形声字大量增加,已占总量的五成以上。

(4)字的结构趋于定型化。字的方向、偏旁等逐渐固定,合文现象也大大减少。(三)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是对战国时代(475BC——221BC)周王室和各诸候国所有品类文字的统称。它不像甲骨文、金文那样是对某一种特殊品类文字的专指,也不像小篆、楷书那样是对某一种定型字体的专称。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包括简册文、帛书、玉石文字、金文、铭文、符节文、货布文、石刻文、玺印文等。这些大都是见于出土文物上的战国文字的真迹,有的是用毛笔写的,有的是铸刻的,书写工具多样,书写材料也多样,呈现出的特点也多样。此外,许慎《说文解字》中所收的古文、三体石经中的古文、郭忠恕《汗简》中所收的古文等,也是传世的战国文字。战国文字的材料众多,字体也极为异样,因而无论哪一种附著物上的文字式样,都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字,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字不能像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那样以其附著物来命名,只好以时代来标称,统称为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歧异多。由于群雄割据,“诸候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再加上连年战争,人们用字图方便快捷,不再像西周大一统天下时那样从容不迫地精心制作,于是写字便随心所欲,任意省改,草率从事而求急就,因此急剧扩大和加快了春秋末期文字的地域性差异,到战国时期这种现象越发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文字异形”的局面。战国文字从地域上可以分为两系,即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下面分别阐述:

1.六国文字

六国,即战国时期山东(崤山之东)六国,齐、楚、燕、赵、韩、魏,但六国文字并不限于这六国的文字,而是包含当时山东各国的文字。今天能看到的六国文字资料多种多样,包括金文、简帛文字、陶文、玉石文字、印玺文字、货币文字等,此外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古文以及“三体石经”中的古文也属于六国文字资料。不同书写材料上的文字,不同诸侯国的文字又呈现出不同特点,由于情况复杂,这里只总体谈谈六国文字与传统金文(宗周金文)相比呈现出的特点:

(1)形体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趋俗,俗体中最常见的就是简化,六国文字中有大量的简化字(对传统文字进行简化),以方便流通使用。但少数俗体也加

点、偏旁等对文字进行了繁化。

(2)各国文字异形,文字有正体与俗体之分,正体与西周春秋文字接近,但都受俗体影响。

2.秦系文字

所谓秦系文字,即秦国使用的文字。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位于周王室故地,在关中一代,距离当时的周王室统治中心很近,离东边的诸侯国又较远,相对封闭的条件只是秦国在文化上少于东边六国交流,更多的与王室靠拢,所以文字与周王室使用的文字一脉相承,与六国文字有较大差别。从狭义上讲,这时期秦国的文字可以叫做大篆。籀文、石鼓文(因文字刻在如鼓的石头上而得名)是秦国文字的代表。其中以《诅楚文》(右图)

为典型。

大篆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书艺文

志》载《史籀》十五篇,注云:“周宣王时

太史,作大篆十五篇。”相传《史籀篇》为

周宣王时期的字书,即西周晚期的规范字,

秦国人学习的应该就是《史籀篇》中的文字。

到东汉时期,此书已残缺,许慎将残存的字

收入《说文解字》,称作籀文。将今出土的

秦国文字与《说文》中的籀文相比,风格一

致,可以说明秦系文字确实与西周文字一脉

相承。

与西周春秋时代金文相比,这时期秦国

文字呈现出以下特点:

(1)笔画工整匀称,文字左右大致均衡,字形竖长略呈椭圆。

(2)字体更趋于线条化,修长而圆转,基本上用圆笔,少用方笔,线条一样粗细。

(3)形体结构复杂,文字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战国时期,秦国官方文字是大篆,但民间也流行着俗体,这些俗体是隶书的肇使。

(三)秦小篆

战国末年,秦扫六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大秦王朝。至此,结束了诸侯混战、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在秦统一兼并战争中,秦国的文字(大篆)也得以传遍全国,随着兼并的深入,大篆逐渐为其他诸侯国接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书同文”,颁行的标准字体。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为了尽快改变战国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

许慎的说法“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或许值得推敲,但可以肯定的是,秦王朝是按照当时秦国通行字体,稍加改造形成了小篆。《说文解字》中保存了大量的小篆字体,许慎所处的时代小篆以不通行,加之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讹误,《说文》中的部分小篆字体可能有误,但大部分字形是可信的,呈现出了小篆字体的原貌。除《说文》外,还有一些实物资料保存了大量小篆字体,如秦始皇巡游时留下的石刻,如峄山、泰山、琅琊台、碣石、会稽等石刻;秦朝颁布的诏书被刻在了许多器物上,这也是珍贵的实物资料。

小篆字形是古文字阶段最后一种字形,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其有以下特点:

1.线条圆转匀称,笔画粗细一致,形体整齐。

2.图画性大大减弱,线条画进一步增强。

3.结构基本规范定型。

(1)偏旁统一,位置固定,不能任意颠倒。

(2)一部分字形经过了简化,废除了许多异体字。

中国文字发展史

研究单位:高二七班 研究人员:石小东孟慧许文玲史佳新徐泽军张麟主要内容:(1)中国文字的创立 (2)中国文字的发展 (3)中国文字的特点 (4)中国文字之汉字的演变 (5)中国文字的历史意义及其价值

一|、中国文字的创立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二、中国文字的发展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第一节词汇概说 目的要求 1、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分类 2、掌握语素与汉字、语素与词的关系 3、掌握词与词组、词与词汇的区别一、词汇学的分科与研究对象 (一)词汇学的分科 词汇学是以词和词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科。可分为普通词汇学与具体语言词汇学两大类。 1、普通词汇学 又称一般词汇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多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2、具体语言词汇学 又称个别语言词汇学,以一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划分,又分为历史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与描写词汇学等。 (1)历时词汇学主要研究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的演变规律。比如汉语词汇史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在上古、中古、近古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而上古词汇史则研究汉语词

汇在殷商、先秦、两汉时期的演变规律,一般以文献记载的材料或所发掘的相关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词汇学主要是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中的词汇问题。比如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则侧重于考察不同词汇词语间的共源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3)描写词汇学是研究语言词汇在一定阶段,一般指现阶段的特点。(二)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的性质,词的造词与构词,词义的类型,词义的特征,词义的类聚,词义的发展,词汇的构成与演变等。二、语素、词、词汇 (一)语素(morepheme) 1.什么是语素 1.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2特点: (1)有声音:好/人 (2)有意义:蝴蝶玻璃新加坡麦当劳 (3)最小:桌子(2个语素)巧克力(1个语素) (4)功能是构词:好:好看/好吃;人:人民/人情2.语素的分类 2.1按语音形式划分 (1)单音语素:手灯/走观/红绿/男女/一千/条个/吗的

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发展历程 导读:汉字的发展历程汉字是是我国古代先民发明的记载工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 秦统一前,各诸候国使用的文字各不相同,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这种“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 其中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 中国大陆将汉字笔划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简化,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不过有趣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汉字是唯一的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英语等拼音文字现代人看几百年前的书大都看不懂,更别说几千年了。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并且简繁字转换都有规律可循,尤其通过电脑软件转换非常方便,不存在多少交流障碍。 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目前汉字系统已经基本稳定,但汉字的规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继续进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汉字的发展史

汉字的发展史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汉字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是所公认的最早的汉字见于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卜辞,但汉字的产生肯定远早于殷商时期。山东大汉口文化遗址的陶器上,有许多不同形体的图形符号和刻画符号。它们都能按照古文字的规律释读,因而被多数古文字学家定为文字。大泣口文化的陶器符号,大约出现于公元前2500到前2000年,依文献记载推算,大致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相当。另外,近年来在山西襄汾陶寺附近,也出土一些4000年前的带文字的陶片。当然,这些文字与汉字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仓颉造字的传说可能曲折地反映了汉字草创的某些情况,但文字起源于结绳、契刻和图画,乃是后世学者公认的定论。《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些“书契”和图画,一旦有了比较固定的意义、读音和形体,并且能够被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所理解时,就具有了文字的性质,而成为最早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其起源当然不会例外。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弩、镜子和煮 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做"字"。

汉字的历史资料

汉字的历史资料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供大家参阅。 汉字历史--发展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

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汉字历史--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

中国汉字发展史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甲骨文的笔画粗细不一,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二、金文 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 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 金文的书体,一般称为大篆或籀书,也有称为古 籀的。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籀书即为他所写的字书。 青铜器铭文是按照墨书的原本先刻出铭文模型的 陶范,再翻范铸造出来的。 由于商周时期已有很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所以 翻铸的金文一般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墨书的笔 意。

因此,商周的金文实际上是一种墨书的书法艺术。

三、小篆 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四、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据说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隶书之名源于东汉。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汉代隶书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

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

第三章 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第三章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及其规律如果把新石器时代仰韵文化的早期定为汉字起源的上限,那么,汉字已经有六千年的发展历史。即使只从甲骨文的时代——商代后期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三千三百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汉字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一些很重要的变化。 一、形体上的变化——由繁到简 从形体上看,汉字主要经历了从繁到简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字体和字形两个方面。 1、字体方面:汉字字体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后一阶段起于汉代,一直延续至今。 (1)分为两个阶段:古汉字阶段——商代至秦代(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隶、楷阶段——汉代至现代 (2)字体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 象形变为不象形,象形程度不断降低(“线条化”、“笔画化”) 2、字形方面: 不论汉字的字体如何演变,字形上不断地简化这个总体趋势从未停止。

在字形简化的历史进程中,也有一些字形繁化的现象。 a、纯粹外形上的繁化。目的:明确字形以避免混淆,如“上、下”“玉、王”。 b、文字结构上的变化所造成的繁化。方法:增加偏旁。

结论:总之,汉字形体的变化主要是简化。繁化的现象虽然也存在,但是其影响跟简化不能相提并论。 二、结构上的变化: 1、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 在汉字发展的过程里,形声字在全部汉字里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少数逐渐变成占压倒优势的多数。

2、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 “形符”是作为象形符号使用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形象来起表意作用,往往不能独立成字,如古汉字“人”“日”等。几何形符号如果不是用作记号,而有以形表意的作用,如一、二、口(方)、○(圆)等字所使用的符号,也是用他们的形象来表意的。古汉字里的独体字,基本上都是用单个象形符号造成的表意字。 而“义符”不是依靠自己的形象来起作用的,通常都是由现成的文字充当,它们依靠本身的字义来表意。如合体表意字“歪”由“不”和“正”二字构成,它的意思就是“不正”,“不”和“正”在这里就是依靠它们的字义起作用的义符。

英语和汉语发展史

英语和汉语发展史 对于英语和汉语而言,二者语系不同,起源不同,差异是本身具有的,不是某时形成的,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我们可能觉得凡是语言都是同源,但那起源太过久远,又没有发现过任何实证,猜想不是科学,所以我们就从有可靠证据的起源谈起。 英语在这方面,做得比汉语好得多,汉语的语源考现在做得最好是法国人和美国人,也不能确实得提出有力的论断,国内的说法更是还多停留在传说和猜想阶段,可引证的也不过说文解字和季老那一批人的甲骨文、金文解读,但你既然问了,也只好拿出来比比看,其实二者并不具备什么可比性。 英语的历史从1500多年前的北欧开始。在公元5世纪左右,称为天使、撒克逊和黄麻的人们的部落从德国和丹麦旅行向西过北海。他们迁入英国,并且在7世纪末以前,他们讲早期的形式英语。在8世纪末,斯堪的那维亚人攻占英国。战争持续了将近200年。在这个时期,很多拉丁语、丹麦和古斯堪的那维亚的单词融入英语。象炊具和杯子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样,拉丁语给了英语很多单词。从丹麦语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中,英国人借鉴过来了皮肤、腿、以及各种词格的代词“他们”、“他们的”。来自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很多同义词统一到英语中,例如,愤怒(英语的wrath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anger);生病(英语的sick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ill),都在英语中进行了统一。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法语成为富人的语言和强有力的象征,但穷人主要讲英语。在14世纪末,英语再次成为第一语言。到这时,英国人使用的很多词汇来自法语或者拉丁语,并且许多早期的词汇已经不复存在。到了第16和17世纪,人们对古典作品感兴趣。在这个时期,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汇被归入英语。许多词汇或者单词的组成部分,从那些语言被用现代英语引进使用。 经过1500年的变迁,英语从几个日耳曼部族的语言发展为今天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语言,这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的原因,但英语本身也有其它主要语言所没有的长处。词汇的国际性便是他的优点之一,一方面英语属于日尔曼语族,有日尔曼语的共同词语,另一方面又长期与法语及其它罗曼语族语言的联系密切,同时吸收了大量古典词语。可以说,英语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语兼收并蓄于一身,这在欧洲各语言中间是独特的。从语法角度看,英语词尾变化简单,没有复杂的性数格变化。英语正在不断向分析性语言的方向发展,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英语的词序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也使英语比较容易学习,特别是容易入门了。今天,英语有来自大多数世界性语言的泊来单词。你或许能找到英语使用的某个词汇是最先来自你的母语。 当然英语也有他的弱点。最容易察觉的便是拼读不统一,造成的拼写混乱。此外,同义词、惯用语特别多,这固然使其表现力强,但同时也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少的因难。 对于汉语而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汉语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不是表音的,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样直接知道同一个字历史上的发音。幸运的是,在汉字(特别是形声字)、诗歌的韵律以及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中可以找到有效的信息。 汉语的历史:上古汉语,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时还有三千“国”,周初分封八百诸侯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前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易经》。春秋初期,见于记载的诸侯国还有170多个。至战国时期,形成“七雄”,“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 先秦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称为“雅言”的共同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汉语词汇学

1、词是一种音义结合的定型结构,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 1)词必须是一种音义结合体,这种音义结合体是固定化的,既不能随意改变,也不能再被分割; 2)词是一种造句的单位,而且是最小的造句单位,其他一切属性和特点都在造句单位的限制下成立。例如: “天”“好”“刚”“和”“蟋蟀”“迪斯科” “思考”“虽然”“火车”“小说”等等。 单音节的如“天”等无法再分, 复音节的如“蟋蟀”“迪斯科”分割之后不成词; “思路”“虽然”分割之后,有的成分可以独立成词如“路”“虽”,有的成分不可以独立成词如“思”“然”; “火车”“小说”分割之后虽都可以独立成词,但不能表达原来的概念。 所以它们都是最小的造句单位。 2、固定结构是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短语。 包括了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熟语成分,也包括了“山东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专有名称。 它们不同于自由短语的临时组合; 在任何情况下,无论静态还是动态的形式都有着不可任意改变的凝固性; 其定型性特点和造句的功能都与词是相当的,所以它理所当然的成为词汇的构成单位和内容的一部分。 3、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结构的总汇。 因为固定结构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4、单纯词与合成词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就是单纯词。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 (二)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无论是词根语素还是词缀语素(当然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词根语素),只要有两个或更多的语素组成就是合成词。如“报纸”“腐败”“哥哥”“黑乎乎”等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再如“思想”“睡觉”“提高”“自卫”“胖子”“星星”“白茫茫”“计算机”。 5、(一)复合式 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式 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论中国汉字发展历程

论中国汉字形体的发展历程 【内容摘要】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的发展历程也非一朝一夕,它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本文从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类来分析汉字从刻画符号到楷书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刻画符号、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几个方面分开阐述。 【关键词】汉字;演变;古文字;今文字;发展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滚滚向前,磨砺出许许多多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汉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汉字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中国汉字的主要发展历史,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一、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古文字依照时代的先后,主要有刻画符号、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他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确,大多按照书写材料的不同而作为划分依据,形体变化不大。 (一)刻画符号、象形文字 在原始时期,人们是依靠语言交流沟通。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及生活方式的发展,光靠语言已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文字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刻画符号,用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务。产生了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它可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绝对不可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然而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後,才有可能图画转变成文字。也就是当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随看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麽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在生活中不断演变转化,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又进一步演变、发展,形成了最初的笔划省简、初具规模象形文字。 (二)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殷商时期,人们迷信鬼神,凡事必先占卜吉凶。其内容包括祭祀、战争、风雨、渔猎等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卜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概说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概说 词汇学开始的较早,最早研究词汇的训诂专著——西汉的《尔雅》,在词汇史上有重要地位,但是后来的词汇研究渐渐发展滞后了。这是因为词汇较之语音和语法等方面,情况要复杂得多,所以在词汇研究方面,至今没有一部完备精深的词汇史的研究著述。从古代研究词汇的训诂学专著,近代的继承和发展,再到现代的创新研究,都推进了词汇学研究的进程。虽然词汇学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但较之其他语言学科的发展还是比较薄弱。 汉语词汇研究经过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建期,七八十年代的恢复与发展期,90年代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较之以前又有了更大的发展。 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是有成绩的,不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钻研和讨论,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简单来说,有三方面:(1)有关理论方面的建设,主要介绍词汇系统的研究,因为它丰富了词汇研究的理论;(2)研究词汇教学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加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3)研究编纂各种语文词典的方法,适应社会上不同的需要。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的研究重点做一阐述。 一、相关理论的建设 从五十年代开始对词汇系统的研究使得词汇研究的相关理论越来越完善。 1、词汇是否成系统之争 现代汉语的词汇到底是不是一个系统?应该怎样认识词汇的系

统性?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汉语词汇界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仿佛觉得词汇像是一盘散沙。古训诂学以训释词语为主要任务,对词汇学研究是零散的。而现代汉语研究多侧重于词的结构形式、词义组成等方面,50年代后期,受外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学说的影响,我国学者开始了词汇系统的研究。 1958年周祖漠《词汇和词汇学》一文中说明:“语言中的词尽管多,在构词、词义各方面仍然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构成一个统一的词汇系统。”他是首先接触词汇问题的学者。1961年,黄景欣发表《试论词汇学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词汇是成体系的。1964年刘叔新针对黄景欣的观点发表了《论词汇体系问题》,刘认为:“词汇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含有种种小组织的整体,只不过不足于成为体系。”1984年邢公碗在给刘叔新的论文集《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所写的序中表示支持刘的观点。1990年刘叔新的《汉语描写词汇学》中,刘氏又发掘出一些结构组织,现代汉语中的任何一个词语单位都没有遗漏地被网络进去,他才又宣布“现代汉语词汇形成一个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起,语言学界就针对词汇系统问题断断续续地进行过几次论争和讨论,最后以刘叔新先生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对此所作的似乎比较圆满的结论为标志,结束了几十年的讨论。但是刘叔新先生的方法和结论还有可以商榷之处。比如成语、惯用语的分析方法,我们用其方法并不能完全把二者区别开来,不能为人们公认。 2、现代汉语词汇成系统的表现 王力先生早在上世纪50 年代就指出“同源词”是汉语词汇成系

解密中国古代文字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解密中国古代文字: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 到了现代,有人在承认仓颉的同时又扩大了造字者的队伍。比如鲁迅先生,他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除了仓颉外,还有传说中的神农作穗书,黄帝作去书,祝融作古文,少吴作骛凤书,曹阳氏作蝌蚪文,曹辛风作仙人书,帝尧作龟书,大禹铸造九鼎而作钟鼎文等等,不一而足,也全是说的文字的创造。也就是说,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

中国文字书法的发展史

xx文字书法的发展史 (一)早期的文字 汉字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 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又称铭文),主要代表是西周《毛公鼎铭文》,其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

中国文字发展史

中国文字发展史 编辑词条 摘要 人类杜会之初,因生产力极低,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应运而生。但是,语言一瞬即逝,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递到较远的地方,而且,单靠人的大脑记忆是不行的。于是,产生了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管结绳记事是用多少根绳子横竖交叉,那只是一种表示、一种记录数字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属于一种表意形式。它可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绝对不可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後,才有可能图画转变成文字。也就是当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随看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麽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移转,变成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成原始的文字—象形文字。 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其似画非画,似字非字,我们称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逐渐演变,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到楷书,以至现在的电脑字体。图画文字已成为笔划省简、具规模的汉字了。 汉字是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有着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首先,汉字是世界上通行面最广的文字。一种文字通行面的广瞎,是要由它通行地区的大小和其使用人数的多少来共同决定的,我国领土面积世界第三,人口也有十亿多,而其中事业汉语的又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所不能比的。 其次,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楔形文字,距今5,500多年,又一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约距今4,100多年。而我们的汉字呢,从近年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而且汉字的寿命是最长的,我们至今仍在使用它。 汉字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独立创造,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对照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大都是依傍着其他民族的文字改造的。而汉字则是由图画发展起来的象形文字,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跟埃及文走着不同的道路,埃及的象形文字最终变成了拼

汉语史

语法的发展 : 一、研究汉语语法史的意义 汉语语法史是研究汉语语法演进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我国的悠久历史,发掘并整理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 第二,研究汉语语法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运用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研究汉语语法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方言语法。 第四,研究汉语语法史,有助于从事中学古文教学。 二、汉语语法史的基本特点 1.汉语语法的稳定性 (1)语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最突出的表现。 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基本如此。(2)汉语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之、于、与、以、而、则、虽、如、若”等虚词,今天还活跃在书面语中;有些虚词在口语中还没有替身,如“三分之一”的“之”、“为四化建设而努力”的“而”,这些都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都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 (3)各地方言语法基本一致。“猫比狗小”(北京话)“猫细过狗”(广州话)“我给他十块钱”(北京话)“我俾十个银钱佢”(广州话) 2.汉语语法的发展 首先,形态方面。其次,句法方面。 形态方面:“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于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1)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2公冶长)(2)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2僖公三十二年)上面的例子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 “不”和“弗”:(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2宪问》)(4)老妇不闻也。(《战国策2赵策四》)(5)不问马。(《论语2乡党》)(6)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2告子上》)(7)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2隐公元年》)(8)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2学记》) “不”字后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又可以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2告子上》) “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用在“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用在“弗”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例如:(9)晋灵公不君。(《左传2宣公二年》)(10)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2成公三年》)(11)君子不器。(《论语2为政》)(1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2庄公十年》) 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面。同一个词,由于声调的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对立。凡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都变为去声。 (1)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A,本属名词的,例如:衣、冠、妻、王、文,等等;B,本属形容词的,例如:好、劳、远、先,等等。 (2)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例如:思、闻、观、论、传、分、骑、乘、藏,等等。

中国文字的演变发展史

中国文字的演变发展史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据传汉字最早在黄帝时候就已经出现。传说黄帝时期,有一位叫仓颉的大臣,他可以画出许多的图形符号,各种的图形符号代表了各不相同的意义,后来他创造的符号就逐渐发展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自古就有仓颉造字的说法,大概就是源于此,而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文字神”。但是,文字的繁大,造字绝不是一时一人就能完成的。其实,早在仓颉以前,各部落应该就已经有了许多表意的符号,只是各不相同罢了,仓颉应该只是加以统一与整理,而后人则说是仓颉造字。这样中国的文字就产生了,这样看来中国文字的产生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可以看见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后依序大致是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与行书。 甲骨文是刻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是现在可见的最早的中国文字。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原始的文明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正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所以人们把文字记录的载体选择为动物的骨头,而这同时也是中国人就地取材的这一个思想方式的反映。这些甲骨文在后世被人们当做龙骨来医治疾病,尽管这种方式被我们现代人看作是迷信,但是这一思维的确延存了数千年。这些“龙骨”在清代被欧洲考古学家发现,当时就引发世界轰动,到今天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见证物。 金文是指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因为中国从夏朝开始就进入青铜器时代,而现在出土的很多青铜器上都刻有一些文字,又因为周朝人把铜叫金,所以现在就叫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它的使用持续到秦国末年,随着籀文的出现而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籀文,就是大篆,是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其原有的大篆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后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后来因为小篆写起来的一些缺点,带来的不方便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种较易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起初隶书在下层和民间流传,后来则逐渐取代了小篆的位置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小篆

100个古汉语词汇整理

100个古汉语词汇整理 zhìpū 【踬仆】 【释义】跌倒。 【例句】柳宗元《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zhuózhuó 【濯濯】 【释义】清新、明净。 【例句】韩愈《南山诗》: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lǐ 【醴】 【释义】一种甜酒。 【例句】《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guītà 【闺闼】 【释义】指家门、家庭。

【例句】《文选·与侍郎曹长思书》:悲风起于闺闼,红尘蔽于机榻。 bēi zōu 【卑陬】 【释义】惭愧的样子。 【例句】《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tuān lài 【湍濑】 【释义】水流疾速 【例句】曹植《洛神赋》: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bùhuáng 【不遑】 【释义】无暇,没有闲暇。 【例句】《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cǎn lǐn 【憯懔】 【释义】又忧又惧

【例句】嵇康《琴赋》: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凄。 yániè 【芽蘖】 【释义】植物刚长出的枝芽。 【例句】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谓微过,当绝芽蘖;勿谓小患,当窒孔穴。 hàn dàn 【菡萏】 【释义】荷花 【例句】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qīchí 【栖迟】 【释义】漂泊失意。 【例句】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miǎn shì 【眄视】 【释义】斜着眼看

【例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bǐkāng 【秕糠】 【释义】秕子和糠,均属糟粕。指没有价值的东西。 【例句】元·萨都剌《雪米》:风流灞上寻诗客,千古无人说秕糠。 yán chī 【妍蚩】 【释义】美好和丑陋 【例句】欧阳修《洛阳牡丹图》诗: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mào 【眊】 【释义】视力暗弱,眼睛昏花。 【例句】宋·曾巩《高松》:侧听心神醒,仰视目睛眊。 biāo chén 【飙尘】 【释义】狂风吹起的尘土,比喻行止无常。

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演变

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演变 ——具体分析五个实例 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年级:11级对外汉语学号:110110029 姓名:陈思 调查时间:2014年1月15日——2月15日 调查地点: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永安街道 调查对象:街道门面、广告牌,日常生活用语 调查目的:了解常用词语的变化情况,深入了解其形成原因。 咸宁市只是湖北省的一个二级城市,城市发展相对缓慢,自然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反映社会潮流信息,我所在的咸安区街道店面用语和广告用语差不多都带有几年以上的历史,对于研究现代汉语词汇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下面我提到的五个实例主要是根据我自身的体会和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再结合这些词语的典型特点选取而出: 第一个:睿智黑、雅致黄、珍珠白、象牙白等。 这是我寒假在网上商城购买手机时发现的一些颜色词,我注意到在形容手机的颜色时很多都采用了这样的表达,作为消费者,好像我选择的并不是单纯的颜色,不仅仅是黑色或白色,而是受前面的词影响,似乎选黑色就带有睿智的意义,选白色就带有珍珠的高贵。可以说这是广告营销商的一种集体有意识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消费者消费,同时又能提升消费者消费的愉悦感。 我们再来分析这些颜色的组成结构,它们多为三个字,前两个字一般是形容词或名词,第三个字才是具体的颜色,此前我们多使用黄、红、蓝、绿这样的单个词,稍微延伸一些也不过是淡黄、深绿、浅灰之类,而近年出现的三字式的新兴颜色词多用于手机、数码设备以及电器的广告与宣传上,睿智黑,珍珠白,人们强行赋予黑一种睿智的意思,又强调这种白有着珍珠一样的色泽和价值,这样的形容给人以十分直观的感受,色彩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色彩,更提高到精神品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主观认识。 而这样的表达同时又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我所了解到有关黑的颜色词就有睿智黑,钢琴黑,典雅黑,优雅黑,高贵黑,质感黑,气质黑,经典黑,玛瑙黑等等,颜色词的搭配呈现一种遍地开花的态势,这缺乏比较一致和系统的搭配原则,一切似乎全凭使用者的心意,总的来说是毫无章法。从某种程度上这也使人们无法准确理解颜色词所表述的色彩,带来认识上的困难。 这些颜色词一经使用便一发不可收拾,市场的流行再加上广大消费者的模仿,这种表达的适用领域得到扩大,2013年“土豪”一词流行,也是这一年苹果发布的iPhone 5S打破了多年来iPhone只有经典的黑、白两色的传统,加入了香槟金色,这种颜色很快被广大网民调侃为“土豪金”。曾有研究者预测,随着这种颜色词表达的大众化,最初的黑、黄、白在现代汉语语法上很有可能多了一个“词缀”的身份。与之相似,我想起了一些词汇,如“女神”、“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