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番禺各界名人

番禺各界名人

番禺各界名人
番禺各界名人

何添是香港金融界、商界的知名人士,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深受各界人士敬重,曾获"太平绅士"荣衔和英国女皇颁授的"OBE"勋衔,并获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会科学荣誉博士"学位。何添、何贤昆仲对家乡贡献甚多,先后捐资修复莲花塔、捐建人民医院澄溪楼、碧秋楼和兴办岳溪农村文化中心,还捐资助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等。吴有沅是香港番禺工商联谊会会长,他热心家乡建设,捐资三百多万元在潭洲兴建医院、中学、小学、幼儿园、公路等,又为县中医院、市桥侨联中学捐钱赠物,为发展乡镇企业,办起潭洲针织厂,作出了贡献。张耀宗是香港富商,打四人帮"后,他首批组团回县观光,并倡议和率先捐资兴建番禺宾馆,又在石岗东村捐资三百多万元,兴建文化宫、小学、幼儿院、敬老院、茶楼、冰室、百货店等,还为村内的街巷铺设水泥路面,使该村面貌为之一新,成为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进乡村。

番禺历代人材辈出,留下了光辉的史迹。先辈前贤的这此业绩,激励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业,开拓光明的未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史册上添上新的篇章。

霍英东是香港著名工商巨子,享有盛誉的爱国知名人士。他拥有公司六十多家,遍布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等地,成为远东的经济强人。改革开放以来,他率先投资兴建广州白天鹅宾馆,为关心和支持全国教育事业心和体育事业,出资十亿港元成立"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又捐资一亿港元给体育基金会。此外,在内地捐献投资的项目有60多个,总金额达七亿多港元。他对家乡建设尤为关心,成立了"霍英东家乡建设基金会",先生资助建设的有番禺宾馆、英东体育场、游泳池、人民医院念慈楼、番禺中学等。番禺地属水乡,交通不便,成为发展经济的一大障碍。霍氏亲作调查,研究方案,捐资助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沙湾大桥,又倡议和集资开发南沙和沙滘岛,使原来交通不便的番禺水乡,成为穗港澳往来的通途,有国地促进番禺经济的发展。霍氏对祖国和家乡贡献殊多,享有盛誉,荣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并荣获中山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邑人移居国外历史悠久,约始于宋元而盛于明清,特别是清末红巾军失败后,大批起义人员遭到清廷追捕而被迫逃亡港澳及海外各地。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向有爱国精神和革命传统。

新加坡著名侨领胡璇泽,其辟建的南生花园,成为新加坡历史上第一个名胜风景区。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注重保护华侨权益,又熟悉多国语言,清政府遂委任他为驻新加坡首任领事。旋又应俄国、日本的请求,兼任该两国驻新加坡领事,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第一个身兼三国领事的外交家。

清末,旅居秘鲁的曾汪源父子,在海南岛开发荒地种植橡胶树,开创了我国的橡胶业。美洲华侨张蔼蕴,日本华侨胡毅生、马来西亚华侨黄子炎、香港同胞史坚如、史憬然等,均追随孙中山革命。史坚如为早期牺牲之烈士,张蔼蕴后为孙中山总统府秘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来西亚华侨林玩、越南华侨梁大顺等,均回国参加革命。香港同胞冯广等亦回来从事革命活动。林玩任珠江纵队政治部机关党委书记,冯广任共青团两广省委书记,后皆英勇献身。

解放后,全国人大常委、港澳知名人士何贤先生,为祖国和家乡四化建设不遗余力,贡献甚多,获得国人好评,深受邑人敬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匡扶家乡四化建设,荣获广州"荣

誉市民"称号的,有邑人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何添、吴有沅、张耀宗诸先生。

番禺是广东音乐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何氏三杰"的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创作了《赛龙夺锦》、《七星伴月》、《饿马摇铃》等近百首名曲。人民音乐家洗星海,他以磅礴的气势,雄浑的旋律,创作了我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巨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五百多首歌曲,在抗战时期给予亿万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成为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光辉记录。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何芷,他创作的《全国总动员》、《大众歌手》等歌曲,高亢激越,振奋人心,在全国广为流行。自清末迄今,著名演员也颇多。清末,有时人称为鼓吹革命的志士优天影粤剧团"演员郑君可,控粤剧界一代宗师、著名"花旦王"千里驹。当代有全国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粤剧表演艺术家文觉非,曲艺歌唱家何丽芳、黄少梅,上海话剧演员李家耀等。还有全国著名话剧导演黄佐临,著名电影导演谢添等。广东著名导演谢添等。广东著名剧作家杨子静,他的代表作《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历演不衰,并多已拍成电影,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粤剧。全国著名作家、剧作家陈残云,不仅创作了《香飘四季》等长篇小说,还编写了电影剧本《羊城暗哨》,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一部反特故事片,深受群众欢迎。作家黄庆云、李小松作品甚多,获得得好评。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靳羽西,自编、自导、自播大型电视节看东方",蜚声全美,获得了"杰出妇女奖"、"杰出人才奖"和"大使奖"等殊荣。

胡汉民(1879-1936)原名衍鸿,字展堂,广东番禺人。1901年中举人。1902、1904年两度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师范科、法政大学速成法政科。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稍后又由孙中山指定任本部秘书,从此成为孙主要助手之一。主编《民报》第1-5期,根据孙口授写成《<民报>发刊词》,先后在《民报》发表《民报之六大主义》、《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等文,与康、梁保皇派展开论战,对孙中山思想多所阐发。1907年随孙到河内设立革命机关。组织同盟会于华南发动的历次起义中担任筹饷、运械等工作。1908-1909年胡汉民在新加坡《中兴日报》上发表大批文章继续批驳保皇派。先后任同盟会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在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为统筹部负责人之一。1911年11月广东独立时被推为广东都督。12月随孙至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1912年4月在孙支持下再任广东都督。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任国民党广东支部长。1913年6月被袁世凯免去粤督职务。“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孙赴日本,继续进行反袁斗争。1914年5月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1917年6月奉命联络西南实力派,为发动护法运动作准备。9月任中华民国军政府交通总长。1918年5月随孙离广州赴上海。1919年作为孙的代表参加“南北议和”,在和会上坚持孙恢复旧国会、取消卖国密约的主张。8月任《建设》杂志主编,同情学生爱国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发表《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等文,对唯物史观作些介绍。1921年任中华民国政府总参议兼文官长、政治部长。陈炯明叛变后,协助孙进行讨陈工作。1923年任办理和平统一事宜全权代表。6月任陆军大元帅大本营总参议。赞成孙改组国民党的决策,参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起草与审查。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主席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主持上海执行部。5月奉命回粤,代理大本营事务,兼任黄埔军校教官。9月代行大元帅职权,留守广州。10月兼任广东省长。对商团事变始主妥协,后执行孙的命令参与领导平定商团叛乱。

1924年胡汉民以后日渐主张反共。1925年8月因廖仲恺被刺案嫌疑,一度被拘,旋赴苏联考察。1927年4月与蒋介石合作反共,主持在南京成立的国民政府并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1928年任立法院长。1931年2月遭蒋软禁,10月获释。后至广州,成为南方实力派反蒋精神领袖。晚年标榜抗日、剿共、反蒋三大政治主张。

1935年胡汉民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次年5月2日在广州病故。1930年主持编成《总理全集》。1933年创办《三民主义月刊》。所著《三民主义的连环性》等,为国民党理论家阐释三民主义的代表作。1908-1909年在新加坡《中兴日报》上发表大批文章继续批驳保皇派。先后任同盟会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在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为统筹部负责人之一。1911年11月广东独立时被推为广东都督。12月随孙至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1912年4月在孙支持下再任广东都督。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任国民党广东支部长。1913年6月被袁世凯免去粤督职务。“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孙赴日本,继续进行反袁斗争。1914年5月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1917年6月奉命联络西南实力派,为发动护法运动作准备。9月任中华民国军政府交通总长。1918年5月随孙离广州赴上海。

1919年胡汉民作为孙中山的代表参加“南北议和”,在和会上坚持孙中山恢复旧国会、取消卖国密约的主张。8月任《建设》杂志主编,同情学生爱国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发表《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等文,对唯物史观作些介绍。1921年任中华民国政府总参议兼文官长、政治部长。陈炯明叛变后,协助孙进行讨陈工作。1923年任办理和平统一事宜全权代表。6月任陆军大元帅大本营总参议。赞成孙改组国民党的决策,参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起草与审查。1924年1月被孙中山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主席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主持上海执行部。5月奉命回粤,代理大本营事务,兼任黄埔军校教官。9月代行大元帅职权,留守广州。10月兼任广东省长。对商团事变始主妥协,后执行孙中山的命令参与领导平定商团叛乱。1924年以后日渐主张反共。1925年8月因廖仲恺被刺案嫌疑,一度被拘,旋赴苏联考察。1927年4月与蒋介石合作反共,主持在南京成立的国民政府并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1928年任立法院长。1931年2月遭蒋软禁,10月获释。后至广州,成为南方实力派反蒋精神领袖。晚年标榜抗日、剿共、反蒋三大政治主张。1935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次年5月2日在广州病故。1930年主持编成《总理全集》。1933年创办《三民主义月刊》。所著《三民主义的连环性》等,为国民党理论家阐释三民主义的代表作。

邓世昌

邓世昌(1849~,立志献身保卫海疆。1867年(清同治六年),考入福建船政局后学堂学习舰船驾驶。1871年,登“建威”练习舰练习航海,远至渤海湾和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各口岸。后历任“海东云”、“振威”和“飞霆”等舰船管带。1879年(清光绪五年),调北洋水师任职。1881年1月,赴英国接收订购的军舰,驾驶“扬威”巡洋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遂任该舰管带。1887年,以参将管带职衔再次赴英国,驾驶“致远”巡洋舰回国。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任中军中营副将、“致远”舰管带。以治军严格、忠勇刚正闻名。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勇敢战斗,在战舰受重创侧倾的情况下,全速撞向日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决心与其同归于尽。不幸鱼雷发射管被敌击中,舰体爆裂沉没,同全舰200余名官兵一起壮烈殉国。

铁桥三

原名梁坤,是晚清时广东武坛“十虎”之首。他自幼爱好武术,曾拜少林寺高僧觉因和尚为师。在觉因的悉心指导下,经数载苦练,尽得洪拳的精髓,还自创了闻名中外的铁线拳。铁

桥三扎起马来四平八正,稳如泰山。相传加上内功发劲,以气催力,脚下的四方阶砖,就会慢慢绽开裂缝,地板也会慢慢地陷入去。他的膂力过人,把双臂向两侧平伸,能挂起四条大汉,步行数十步而面不改容。铁桥三晚年以授徒为生,曾在广州开办武馆,广交豪杰,除恶扬善。光绪十二年(1866年)铁桥三逝世,享年73岁。

黄省三

番禺化龙镇人,1882年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父亲黄紫轩常上山采药,为乡亲治病,家里收藏了许多医书。黄省三12岁那年,父亲病逝,家境清贫。他在乡间一家店铺里做杂工,维持生计。但他立志继承父业,每晚关铺后,挑灯夜读,把父亲遗留下来的医书一本一本地钻研、背诵。1924年,黄省三因被歹徒勒索,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不得不连夜离穗赴港,在香港继续开诊所行医。在这期间,他接触到西医理信论,深感中医只有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发扬光大。他学习日文,阅读西方医学原著,以巨资购进显微镜和实验设备,并聘请两位留学德国的西医师协助研究,实行中西结合,从而取得了确诊和用药的良好效果。在当时不少中医墨守成规,连“细菌”、“血清”都不肯相信的年代里,黄省三无疑是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的中华医学新体系的先驱者。

1955年,黄省三不顾高龄,毅然回到广州,除继续门诊或到各大医院会诊外,还勤于著述,总结毕生的临床经验。

1965年,黄省三与世长辞,享年83岁。公祭时,周恩来总理送来了花圈,表达了党和政府对这位名医的深切悼念。

·屈大均·刘敬时·黎文源·陈显良·曾汪源·何柳堂·何剑吾·高可宁·何克夫·黄省三·黄子炎·张蔼蕴·陈树人·何杰·高奇峰

·梁式恒·李民欣·沈鹏飞·罗绮园·何少霞·蔡又成·叶少秉

·高剑父·黎杰·黄巽·张瑞权·黄啸侠·关良·何柱彬·黄庆·黎萃拔·张采庵·黎炎孟·冼星海·黄继芳·陈复·孔大道·麦华三·何贤·杜金洪·罗道珊·万寿·林玩·陈其伟·李匡武·李一民·何小静·姜永宁·周冠华·何福海

陈显良

陈显良,石楼镇石二村人,少家贫,在广州河南当花梨酸枝家具工人。鸦片战争后,失业回乡,寄寓石楼翠屏公祠内,捞捕鱼虾度日。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广东的天地会受到鼓舞,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咸丰四年五月初四(1854年5月30日),陈以看龙船为名,邀集各地贫苦农民,在新造烟管岗祭旗起义,一举攻下钉桥头炮台,进入新造。陈率精锐千人渡江,初驻龙眼洞的三宝墟,继而进屯燕塘,部队扩充至万余人。六月廿六日(7月20日),红巾军陈开、李文茂、陈显良从东、西、北三面围攻广州。闰七月初六(8月29日),陈显良率2万余人从燕塘出发,进占东山竹丝岗,直扑大东门,战斗相持了八九天。十五日(9月7日)。卫佐邦偷袭燕塘,切断红巾军补给线,陈显良率部分队伍撤回新造。于十一月初十(12月29日),突袭东圃圩,杀死清军外委朱耀震,生俘守备曾鹏高、欧松茂等一批官兵。同月十九日(1855年1月7日),在四沙河面把清军香山协右营守备曾淇、外委钟光率领配有火炮的船队,一

举全歼。

十二月初三日(1855年1月20日),林氵光隆从陆路攻入广州河南小港桥(今南园酒家附近),遭清军伏击,被火枪击中牺牲。陈显良率主力于翌日赶到,全力拼杀,于初五日退守新村上涌,继续苦战,十一日(1月28日),清候选同知林福盛率队从赤岗塔攻入,翌日候补道员沈隶辉率大队渡河参加“围剿”。红巾军四面受敌,于十四日全师撤回新造。陈认识到战斗的失败,与帝国主义者插手干预和幕后操纵有很大关系,乃于咸丰四年十二月廿四日(1855年2月10日),以统领水陆兵马众大元师名义,向英、美、法三国驻华领事发出照会,申明了红巾军的严正立场,揭露了帝国主义者助纣为虐的面目。

咸丰五年正月十八日(1855年3月6日),两广总督叶名琛派沈隶辉率领水师,纠合沙、茭二司团练,攻入陈头、猛涌,企图截断新造侧翼;派把总苏海率沙茭团练在市头登陆,进驻南村,阻塞新造后路;责令番禺知县李福泰“克日收复失地”,派兵从正面进攻新造。陈显良为保存实力,再图后举,乃于二十日由水路突围,翌日抵达沙湾南排头,略事休整。复于二月初三日(3月20日),入顺德,经肇庆,转战于粤、赣、湘、桂。后不详。

陈复

陈复(1907~1932年),化龙明经乡人,著名画家陈树人之子。民国4年(1915年),随父母东渡日本横滨,在华侨小学就读。8年归国,进广州南武中学。11年赴上海复旦中学就读,开始阅读马列主义书籍,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启蒙。12年,陈复深入黄包车工人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14年与廖承志等人一起进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在学习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

18年(1929年)毕业回国后,被派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的香港《工人日报》任副社长。19年,陈复受中共派遣化名陈志文到天津任顺直省委宣传部长,从事地下工作。在白色恐怖下,不顾艰险,出版刊物,传递进步书报,不久为敌人发觉,被捕入狱。在狱中,历尽酷刑而不屈,严守党纪,保守秘密。经党组织及其父营救,于同年秋由其父故交罗文干保释出狱,旋又被派回粤,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长。

陈复回穗后,居住于其父的东山私宅樗园(今铁路文化宫附近),表面闭门读书,实际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宣传革命思想。不久又被反动当局觉察,派人秘密盯梢。21年8月10日下午外出时,被两名侦缉跟踪,后被绑架,秘密监禁于维新路市警察局。同日午夜,秘密押至河南南石头“惩戒场”杀害,年仅25岁。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年),字翁山、介子,号冷君、华夫等,沙亭乡(今新造镇思贤村)人。生于明清易代之际,幼寄养于南海西场邵氏家,初名邵龙,号非池。父宜遇为民间医生,对大均督责极严,日必读书30页。大均年15,善诗文,与里人结西园诗社。年16,从陈邦彦受业于越秀山。同年,归番禺,复姓屈氏,更名大均,字绍隆。翌年,清兵陷广州,其父告诫说:“今之时,仕则无义,洁其身,所以存大伦也。”大均受师教父训,矢志反对民族压迫。

顺治四年(1647年),大均从陈邦彦抗清,独领义军一队。六年,往肇庆向南明永历帝上

《中兴六大典书》。翌年,清兵再陷广州,为逃避清廷迫害,遂在员岗村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法号今种,字一灵,号骚余,并将其所居名“死庵”,又佩永历铜钱一枚,以示誓不屈服清廷。

自九年始,屈大均为联络各地反清志士,远游庐山、南京、榆关和辽东、辽西等地。十六年,他在会稽与魏耕同谋匡复大计,派人送“腊丸书”与郑成功联系。六月,郑成功率水军攻南京,收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后兵败退回厦门。十八年,清廷捕杀魏耕,大均急至桐庐躲避。次年,归抵番禺,蓄发还俗归儒。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强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大均避难入泷洲(今罗定)。四年,复北上南京,翌年再至西安,与李因笃等十五省区著名文人义士聚会。六月,与李因笃至代州,由李介绍,与王华姜成婚。八年,重回番禺。次年1月,移家东莞,旋游高、雷、廉诸州。十二年,吴三桂反正,起兵讨清,大均到湖南,上书言攻取之策,授以广西按察司副司,监督孙延龄军。后悉吴三桂阴图称帝,乃托病归家,隐居番禺沙亭,从事著述。

大均晚年以诗文为反清手段,将清廷野蛮屠杀和残酷掠夺的罪恶与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记述下来,激励后人继续斗争。他写的《舂山草堂感怀》诗:“慷慨干戈里,文章任杀身。尊周存信史,讨贼作词人。”表明了写作的目的、态度。他的《猛虎行》,把清军的疯狂屠杀、破坏和掠夺,比喻为吃人的猛虎,《菜人哀》则描绘广州有人自卖身为肉于市的凄惨现象。十七年,大均编著了一部史料价值很高的方物专著《广东新语》。二十七年,屈大均至澳门赋《澳门》诗六首,向国人敲起“外国频挑衅,西洋久伏戎”和“筑城形势固,全粤有余忧”的警钟。是最早以诗文揭露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我国进行扩张侵略的诗人之一。

三十五年,屈大均病逝,年67岁,葬于番禺沙亭宝珠岗。生前著作甚丰,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皇明四朝成仁录》(屈沱五书)。晚年更删订文钞10卷,其他著述尚多,在“岭南三大家”中最为人推崇。

.cn:81/jsp/resource/category.jsp?catId=0

.cn/dangan/celebrity/index.jsp

广州历史文化建筑

广州历史文化建筑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光孝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光孝路109号,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王府。三国时,吴国经学家虞翻居此讲学长达30年之久,又称虞苑,经多次改名,南宋以后称光孝寺。676年(唐仪凤元年),禅宗六祖慧能到寺与僧人论凤幡后,削发受戒,故有六祖殿等以为纪念。东、西铁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铁铸佛塔。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一说。 三元宫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应元路11号,建于东晋时期越岗院,唐代改名为悟性寺,明万历年间改名三元宫(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为广州现存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寺庙。宗教哲学思想家和科学家葛洪亦曾到此修道。 华林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下九路,建于南朝,原名西来庵,是当年印度高僧禅宗初祖达摩渡海来中国传教,在西关下九路附近登陆,并在登陆处建西来庵,故名西来初地。1654年(顺治十一年)西来庵扩建,改名华林寺。 六榕寺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六榕路87号。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三年(537),刺史萧誉为迎“舍利”而建塔,梁武帝赐寺号为“宝庄严寺”,塔为“宝庄严寺舍利塔”。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北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改名为净慧寺。元符三年(1100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曾来寺游览,见寺内有老榕六株,欣然题书“六榕”二字,后人遂称为六榕寺。 隋唐 南海神庙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埔区庙头村,又称波罗庙,创建于594年(隋开皇十四年),是中国古代祭海的场所,距今已有1415年历史。 怀圣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光塔路56号,建于唐朝,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后最早兴建的清真寺。光塔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塔,比叙利亚的翁米亚主朝遗留下来的古塔要早80年。 大佛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始建于南汉,是南汉二十八寺之一。

亚运知识题库

岭南文化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 广州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 A 楚庭B任嚣城 C 番禺 D 南海郡 2. 广州建城的年份是 A公元214年 B公元142年 C 公元前214年 D 公元前142年 3. 秦初广州的古称是 A 广州 B楚庭C 番禺 D 南海郡 4. “广州”从哪一个时期得名并沿袭至今 A 秦末汉初B三国 C五代十国 D清末明初 5. 广州是我国的古都之一,历史上共有三朝十主在此建都称帝,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朝代的是 A 秦末汉初的南越 B 五代十国的南汉 C 清兵入关后的南明 D 三国时期的东吴 6. 广州第一个封建王国的国王是 A 赵佗 B赵昧 C 赵婴齐D赵兴 7. 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已经比当时哪一个世界著名商贸城市大三倍 A 伦敦 B 巴黎 C威尼斯 D 罗马 8. 在清代,广州哪个地方“一口通商”,垄断全国外贸 A 十三行 B 第十甫 C 沙面 D 东山 9. 下面哪一项不是广州的别称 A羊城 B 花城 C 鹏城 D 穗城 10. 周朝时,广州的别称是

A 楚庭 B任嚣城 C 番禺 D 南海郡 11.“五仙观”位于广州的什么地方 A 惠福西路 B 解放路 C 中山路 D 人民路 12. 广州人民在下列哪一个地方打响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枪 A 三元宫 B 沙面 C 越秀山 D 三元里 13. 1839年3月,领导虎门销烟的清朝官员是 A 关天培 B 琦善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14. 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哪一年正式爆发 A 1837 B 1840 C 1845 D 1893 15.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广州创办并培养了一大批维新运动革命人才的学堂名叫 A 五味草堂 B 芝兰草堂 C 清风草堂 D 万木草堂 16.座落在越秀山的广州博物馆修建于1380年,其别称除“五层楼”外,又名 A 镇海楼 B 山海楼 C 黄鹤楼 D 凌霄阁 17. 作为广州城市标志的雕塑是 A 广州解放纪念雕碑 B“古城辉煌”主体雕塑 C 五羊塑像 D煤矿工人塑像 18. 与北京路齐名的广州著名商业步行街是 A 农林下路 B 天河路 C 一德路 D 上下九 19.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的名称是 A第一军医大学 B 陆军军官学校 C 广东水陆师学堂 D黄埔水师学堂 20.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的城市是 A 广州 B 深圳 C 珠海 D 汕头 21.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史迹是

广州市被南海番禺一分为二,长达1300年以上

广州市被南海、番禺一分为二,长达1300年以上 “此南海”非“彼南海”“此番禺”非“彼番禺”“此广州”非“彼广州”广州2300多年的历史广州市仅仅95岁1300多年来我们的大广州一直属于南海、番禺共管 广州、番禺、南海谁是老大?“番禺”得名 “番禺”二字,战国时候就已经有了。 《水经注》里面就有“泿水东别经番禺”,有的书也写成“蕃禺”,就是指现在的广州番禺,当时已经成为岭南最为重要的聚落。番禺也成为广东境内最早见于古史的地名。 至于这个地方为什么叫“番禺”,比较传统的说法是“二山”之说。《后汉书·地理志》、唐《元和郡县誌》及《初学记》等,均认为县治有番山、禺山,因此得名。 秦代,番禺因此成为秦代岭南三郡的政治中心。 当时的一号人物任嚣在现在的广州这个地方兴建番禺城,后人称之为'任嚣城',亦为番禺成为南越国的都城奠下基础。“南海”得名 “南海”二字最早是来源于秦朝。 秦始皇也就是统一岭南后,随即在岭南推行郡县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三郡。 其中南海郡就是广东大部分地区。 南海郡为公元前214年所置,番禺为郡治,这是广东历史

上第一次设立郡县。 秦帝国海疆实临今天的南海,南海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现广东大部分地区属秦时南海郡。 这就是南海的来历。“广州”得名 “广州”二字是如何来的,在之前的推送中,小广已经表述过,这里再简单说说。 西汉的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岭南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个郡,由交州刺史部管理。交州州治在番禺。 三国时226年,孙权考虑到岭南地区过于辽阔,不易管辖,又因交州刺史士燮势力太大,遂决定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是为“广州”得名之始。 即公元226年,孙权把大交州一分为二:一为交州,二为广州。“广州”从此诞生。“番禺”得名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南海”得名距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广州”得名距今已经有近1700年的历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番禺是老大南海是老二广州是老三“此广州”与“彼广州” 秦和隋代实行的是郡、县二级制。从元明时期实行的省、道、路(州)、县四级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现在的广东地区,实行的是市、县、镇三级政区。 在此期间,广州、广州府、广州路、广州市——尽管都是“广州”,但是“此广州”非“彼广州”。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历史]教案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历史]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教案 教学重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五卅运动。 教学难点: 对国共合作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对“党内合作”方式的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以及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是难点。 [导入新课]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导入新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经验表明:仅凭工人阶级赤手空拳、孤军奋斗,无法战胜全副武装的敌人。中国共产党及时吸取这个用烈士鲜血换来的教训,冷静、正确地分析了时局,决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使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讲授新课] 一、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1.中国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要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只有400多人,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非常强大。所以,在中国,工人阶级单枪匹马闹革命不行,必须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第二、那时候,中国的政党很多,但具有影响的大党只有国民党,并且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在历次革命失败以后,仍然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苦苦求索中国革命的道路。 第三、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热情帮助孙中山认识革命的道路和方法。 2.中共“三大”召开,确定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1923年)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等30人,代表党员432人。大会的中心议题:讨论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现状,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建

[第19期](番禺学宫) 江山任指点,文字永激扬

[第19期](番禺学宫) 江山任指点,文字永激扬 时间:2006-07-20 记者手记 文化才是永远 历史总是充满了反复。随着资料越来越多,番禺学宫的一幕幕变迁图景也逐渐清晰起来。从封建时代至为重要的祭孔场所,到新时代的中学、革命时期的干部学校乃至伤兵医院和今天的博物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与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而经过多少年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点上。 在“读经”回潮的大背景下,曾经被打倒的重新成为金字招牌。羞答答地隐藏了多年之后,番禺学宫的牌号被再次擦亮,扬眉吐气,成为这里继革命教育之后的一个新亮点——文化传统教育的场所。据了解,目前很多幸存的学宫都开始打传统文化牌,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最大型的自然是山东曲阜孔庙。番禺学宫也不例外,孔子像重新立起来了,每年为小孩子举行的开笔礼也是重要一项。 别小看这“学宫故地”复礼的象征意义,它告诉我们, 文化的根,是怎么革命都革不掉的。 让孩子穿小博士服,游泮池,取“状元井”水,用“状元巾”洗面,拜孔子像,启蒙老师用朱砂为孩子开智(点痣),手拿“学业进步”吉祥语到金桂树许愿……据说这是模仿过去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开蒙”仪式。虽然今天的做法只剩下了仪式感,但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显而易见。 据说古人对读书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堂、室、场、廊要齐全,林木要交荫,气象要清新。站在番禺学宫静穆的院子中,记者也留恋这里。那是因为这里使人心灵宁静,与外面那个嘈杂喧嚣的城市恰好形成了鲜明对比。现代生活的虚妄繁华,或许正让越来越多心灵疲惫的人渴望回到那缓慢而安静的传统文化当中去。但想这院中的大树,目睹了近两百年番禺学宫的沧桑变迁,如此世事轮回,树若有知,当作何感想? 变迁之路 学宫兴衰见证历史沧桑

广州“最红色”一日游

广州“最红色”一日游 路线意义:“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寓教于乐、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行程安排: 第1站:中山纪念堂 简介: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动工,1931完成。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广州国际集体婚礼、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在中山纪念堂可以见证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点点滴

滴。 第2站:农讲所 简介: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旧址原为番禺学宫,是明清时期番禺县培养儒生和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国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发展全国农民运动,1926年5月,由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举办,周恩来、萧楚女、彭湃等共产党员任教员。来自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重大的社会活动。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3年修复旧址,建立旧址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为旧址题名。

[第19期·广州史记篇]番禺学宫 江山任指点,文字永激扬汇总

[第19期·广州史记篇]番禺学宫江山任指点,文字永激扬 2005-10-18 15:12:54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别小看这“学宫故地”复礼的象征意义,它告诉我们,文化的根,是怎么革命都革不掉的。 多亏这块金字招牌的庇护,才让这“万世师表”的一方根据地躲过许多劫难。 不管是被踩在脚下还是请上神坛,孔子总是成为被时代利用的符号。但儒家文化的根,总是岿然不动的。 科举时代,“八股”正像四面墙,把人的思想困住。 “学宫”招牌的大起大落,也是时代风云的缩影。 记者手记文化才是永远历史总是充满了反复。随着资料越来越多,番禺学宫的一幕幕变迁图景也逐渐清晰起来。从封建时代至为重要的祭孔场所,到新时代的中学、革命时期的干部学校乃至伤兵医院和今天的博物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与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而经过多少年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点上。在“读经”回潮的大背景下,曾经被打倒的重新成为金字招牌。羞答答地隐藏了多年之后,番禺学宫的牌号被再次擦亮,扬眉吐气,成为这里继革命教育之后的一个新亮点——文化传统教育的场所。据了解,目前很多幸存的学宫都开始打传统文化牌,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最大型的自然是山东曲阜孔庙。番禺学宫也不例外,孔子像重新立起来了,每年为小孩子举行的开笔礼也是重要一项。让孩子穿小博士服,游泮池,取“状元井”水,用“状元巾”洗面,拜孔子像,启蒙老师用朱砂为孩子开智(点痣),手拿“学业进步”吉祥语到金桂树许愿……据说这是模仿过去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开蒙”仪式。虽然今天的做法只剩下了仪式感,但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显而易见。据说古人对读书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堂、室、场、廊要齐全,林木要交荫,气象要清新。站在番禺学宫静穆的院子中,记者也留恋这里。那是因为这里使人心灵宁静,与外面那个嘈杂喧嚣的城市恰好形成了鲜明对比。现代生活的虚妄繁华,或许正让越来越多心灵疲惫的人渴望回到那缓慢而安静的传统文化当中去。但想这院中的大树,目睹了近两百年番禺学宫的沧桑变迁,如此世事轮回,树若有知,当作何感想? 变迁之路学宫兴衰见证历史沧桑封建时期,全国县以上单位都要立孔

岭南历史和文化知识

岭南历史和文化知识(广州历史、人文等) 一、选择题 1. 广州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 A 楚庭B任嚣城 C 番禺 D 南海郡 2. 广州建城的年份是 A公元214年 B公元142年 C 公元前214年 D 公元前142年 3. 秦初广州的古称是 A 广州 B楚庭C 番禺 D 南海郡 4.“广州”从哪一个时期得名并沿袭至今 A 秦末汉初B三国 C五代十国 D清末明初 5. 广州是我国的古都之一,历史上共有三朝十主在此建都称帝,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朝代的是 A 秦末汉初的南越 B 五代十国的南汉 C 清兵入关后的南明 D 三国时期的东吴 6. 广州第一个封建王国的国王是 A 赵佗 B赵昧 C 赵婴齐D赵兴 7.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已经比当时哪一个世界著名商贸城市大三倍 A 伦敦 B 巴黎 C威尼斯 D 罗马 8. 在清代,广州哪个地方“一口通商”,垄断全国外贸 A 十三行 B 第十甫 C 沙面 D 东山 9. 下面哪一项不是广州的别称 A羊城 B 花城 C 鹏城 D 穗城 10. 周朝时,广州的别称是 A 楚庭 B任嚣城 C 番禺 D 南海郡 11.“五仙观”位于广州的什么地方 A 惠福西路 B 解放路 C 中山路 D 人民路 12. 广州人民在下列哪一个地方打响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枪 A 三元宫 B 沙面 C 越秀山 D 三元里

13. 1839年3月,领导虎门销烟的清朝官员是 A 关天培 B 琦善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14. 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哪一年正式爆发 A 1837 B 1840 C 1845 D 1893 15.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广州创办并培养了一大批维新运动革命人才的学堂名叫 A 五味草堂 B 芝兰草堂 C 清风草堂 D 万木草堂 16.座落在越秀山的广州博物馆修建于1380年,其别称除“五层楼”外,又名 A 镇海楼 B 山海楼 C 黄鹤楼 D 凌霄阁 17. 作为广州城市标志的雕塑是 A 广州解放纪念雕碑 B“古城辉煌”主体雕塑 C 五羊塑像 D煤矿工人塑像 18. 与北京路齐名的广州著名商业步行街是 A 农林下路 B 天河路 C 一德路 D 上下九 19.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的名称是 A第一军医大学 B 陆军军官学校 C 广东水陆师学堂 D黄埔水师学堂 20.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的城市是 A 广州 B 深圳 C 珠海 D 汕头 21.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史迹是 A 黄大仙观 B 三元宫 C 南海神庙 D 华林寺 22. 南海神庙建于何年 A 公元前841年 B 公元前203年 C 公元222年 D 公元594年 23. 广州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禅寺是 A 华林寺 B 光孝寺 C 大佛寺 D 六榕寺 24. 光孝寺建寺的年代距今 A 500多年 B 800多年 C 1000多年 D 1600多年 25. 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是 A 粤海关 B船政衙门 C 总理衙门 D 仓场衙门 26. 1844年法国与清政府签定的什么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 《望厦条约》 B 《黄埔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7. 陈家祠又名

农讲所

广州农讲所实践活动 10月23日,在学校的号召下,我和班级的几位同学一起参观了广州农民讲习所,重新回顾了那段木棉花怒放的英雄革命年代。 农民运动讲习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是在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适应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形势而创办的,前身为番禺学宫,是明清两代的番禺县学和祭祀孔子及先贤名儒的文庙,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1926年5-9月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举办,毛泽东担任所长,萧楚女、彭湃、周恩来等担任教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8点40分,大家集合出发,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农讲所。农讲所旧址正门悬挂着周恩来1953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横匾,大家在正门前进行了合影留念。进入正门,跨过泮池上的石拱桥,就来到了大成门。当年农讲所的教务部和值星室、庶务部就分置在大成门的两旁。所长毛泽东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东耳房,其室内设备十分简陋。东南角有一张木板单人床,床前放着一对湖南式的方形竹箱,是存放衣物和书籍的用具,在靠西边窗下,放置了办公桌和椅子。办公桌上摆着学员的笔记本、书报和文稿以及墨砚、笔架、毛笔等文具。所有这些,都会使人们想起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孜孜不倦地工作和学习的情景。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前身为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的番禺学宫,是明清两代的番禺县学和祭祀孔子及先贤名儒的文庙,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座古老建筑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1926年 5~9月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举办,毛泽东担任所长,萧楚女、彭湃、周恩来等担任教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修复了旧址,周恩来总理为旧址题名。同年建立了纪念馆。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由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农讲所旧址现有固定陈列包括:《农讲所旧址复原陈列》、《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陈列》(主要分布在中路的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及两庑、两廊);《孔子与儒学》、《广东各地学宫》等(主要分布在东路建筑的明伦堂、光霁堂)。并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展览。 两侧廊房展示了农讲所的发展史,通过一些多媒体设备重现了当年授课的场景,展示了当面历史人物的照片和上课所学的内容,其中还包括一些当年使用过的衣物和武器,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