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四运动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五四运动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五四运动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五四运动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五四爱国运动

(教案)

课题:五四运动

教学课时:一节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时学生深刻了解或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有意义。(2)通过对五四运动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对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同时养成学习知识时的系统性。

2、过程与方法:由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入手,联系中外史实,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的对比,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五四运动作为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民主与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2)在学习五四运动的背景中,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近代的国情,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由于一战间日美加紧侵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等促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思想界的主流。随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肩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使近代以来中国革命阵线出现新的组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由于领导力量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革命的目标和结果。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这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所在。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今天在座的各位,包括我都是年轻人,那么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并且我们还自己的节日,什么节呢?

学生回答:五四运动

(二)讲授新课

1、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等矛盾激化,是国内外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形势下发生的。

(显示一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图片:德国、英国相继宣战,日本在中国山东对德国宣战。分析日本在一战期间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的一段材料)

国际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分析关于北洋军阀统治的材料以及工人阶级发展状况的材料)

国内背景:(1)国内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

(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独裁)

(2)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思想基础

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显示一组关于巴黎和会的图片)

1919年1月18日,英、法、美等27个战胜国的代表出席了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国际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中国人民以为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漫长寒冬就要过去,中国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于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权利,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可是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却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断然拒绝。消息传来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爆发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

(观看一段flash动画,然后回答问题)

(2)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初——6月初

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

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

北洋政府迫于压力,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最终这个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3、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分析: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其实质就是反帝反封建,

这同以前的各种运动显然是有区别的。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的作用,工

人阶级在运动的后期成了运动的主力军,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指导和推

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到了领导作用。正是由于运动的领导与中坚力量区别于

以往一切运动,才使这场运动具有彻底性,并取得初步胜利。)

(2)五四爱国运动“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分析: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可是却没有发动广大群众,而五

四运动却拥有比辛亥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革命前途——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社会

4、小组讨论

“五四精神”有那些丰富内涵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5、小结

旧民主革命时期(1840-1919)中国人民做出了奋斗和牺牲,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一场更为巨大的革命风暴正在孕育着。五四运动表现出的气势,特别是其中孕育的无限生机,使这一场运动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布置作业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北洋政府的腐朽无能 B.中国代表团妥协退让

C.帝国主义蛮横无理 D.弱国无外交

2.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B.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是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

4.在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口号得以初步实现的有: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拒绝和约签字”④“还我山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 B.追求科学 C.追求真理 D.勇于解放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二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淤沪护车使·卢永祥电》材料三 6月3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

材料四 (五四运动)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

(3)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一、背景

国际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国内背景:(1)国内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

(2)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思想基础

二、爆发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

(2)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初——6月初

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

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四:意义:国际国内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团结中学夏明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共两目,第一目五四运动的爆发,介绍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及概况;第二目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历史分析能力,但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其认知能力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运用图片描述、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循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导火线、口号、概况及历史意义。(2)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2)体验和感受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四、教学重点: 1、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2、体会五四精神 五、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减少课堂统一讲解,设疑诱思,步步推进,引导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力求拓宽视野,活化思维及培养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创设新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实现学习目标。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同时和学生交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会唱吗?有几个学生开始跟着歌曲唱了起来,继而会调动大部分人,气氛热烈。字幕在幻灯片上缓缓出现,最后定格。突出其中的一句歌词:“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2页的内容,联系以前的知识,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背景:国际方面: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国内: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的逆流。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通过播放影片《我的1919》中国代表顾维均拒绝签字的片段。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其实中国代表一直没有接到北洋政府拒绝签字的命令,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敢于对列强说“不”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及突破 本课难点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五四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关于“五四精神”,建议以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等史料着手形成“五四精神”的概念。最后全体同学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体验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感,调动学生追求进步的动力。 ●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 ◆资料收集 1.来源于我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节日有哪些?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的双方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包括哪些国家。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 4.什么是五四精神?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再现历史 片段一: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北大的青年学生,5月4日,你和同学到天安门前集会,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动员你的同学和民众惩罚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片段二:在天安门示威游行后,学生来到东郊民巷,向各国使馆请愿,受到军警的阻拦。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强盗行为和对中国造成灾难。 ◆动手制作 仿制五四运动时期标语和条幅、旗帜。上面书写以下文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勿做五分钟爱国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头可断,青岛不可失”、“诛卖国贼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国民应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歌词中对五四运动高度评价,说“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 【新课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社会背景 (1)基本原因 【材料链接】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等地。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实际上也就承认了日本在山东霸占的权益。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之后,大量向日本借款,以扩充自己的实力。日本乘机提出在山东驻军的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 材料二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总结归纳】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此时的中外矛盾集中体现在中日矛盾上;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实行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掠夺人民的反动政策。这些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是生机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指导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问题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1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五四运动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的讲述和分析,培养学生把握历史线索,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收集整理历史图片、影视资料,掌握通过历史资料学习历史事件的方法 (2)采用情景导入法,教授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和经过的历史;运用联想比较法,讲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史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爱国青年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五四运动史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背景。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图片《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纪念邮票》: 教师提问:该邮票纪念的是什么运动?当时为什么会爆发这样的运动呢?为什么邮票中画面会掀开一角呢?通过设疑导入新课。 (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 [过渡]师问:观察邮票,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当时是由什么事情引发的呢?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在会上,中国提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正当要求?英、法、美等国有没有满足中国人的要求呢?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什么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经济政治状况、国际地位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对外政策进行分析,得出“弱国无外交”的结论。 师问:那么,五四运动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呢?(注:这个问题教材并没有阐述,因此它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教师解释:(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北洋军阀历届政府对外向帝国主义妥协,对内镇压人民革命,人民不堪忍受,阶级矛盾激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必须继续进行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新的领导力量正在迅速成长,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为革命新发展准备了条件; (3)新文化运动使青年知识分子思想解放,他们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思想觉悟大大提高; (4)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正在酝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学生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的爆发 师指导学生再次观察邮票提问:邮票中的人是些什么人?同学们觉得他们喊的是什么? 生答:“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等。 师强调“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一口号,指出这一口号鲜明地指出了斗争目标,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教师展示五四运动相关图片,以及学生游行示威的路线,介绍学生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史实。 [过渡提问]:五四运动爆发后,北洋政府态度怎么样? 3、北洋政府镇压学生运动 师在学生回答过渡问题后总结,面对北洋政府的逮捕、镇压,爱国学生并没有被吓到而停止斗争,相反,学生运动进一步发展,并且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一、爆发 1.原因 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展示图片,并提问) 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

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继续引导)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 学生:日本。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日关于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这个条约不仅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还提出了其他的无理要求。 教师: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 学生: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操纵的分赃会议。 教师:(展示探究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学生:(讨论)虽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不久,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都没有大的进步,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很弱,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从列强方面说,则可以看出当时帝国主义实行的是强权政治。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这个消息传到国内马上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面对失败,感到屈辱和愤怒,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2.爆发 教师:(播放《五四运动》片段,并提出问题)领导这次运动的人物都有谁?五四运动中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 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括: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白土窑寄宿制学校刘春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五四精神,即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讲解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2.学法:阅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三、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MV《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曲。“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一首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98年前的5月4日,青年学子带

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也唱出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五四爱国运动。 (二)新课部分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师:是什么原因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我的1919》,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顾维钧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 (2)、其发言围绕着哪一个问题? (3)、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基本能回答出来。 教师:指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被拒绝,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出群情激奋,北洋政府却来电要求代表在合约上签字,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所以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思考: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青少年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生:讨论回答。 教师过渡:五四运动率先起来的是青年学生,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代表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示威游行,我们现在来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经过。(阶段、口号、时间、主力、中心、形式、结果)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规定为: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此,本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五四爱国运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分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二目“‘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过程、结果。第三目“五四精神”,则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意义和五四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较系统地学习过本课的有关内容,学生比较陌生的是五四精神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因此,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 本课内容较为生动,可以借助文字材料、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整体设计思路】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和学科特点,决定本课的主线是“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在教学设计上分为三个环节:“五四前夜——风雨欲来”、“五四现场——风起云涌”、“五四遗产——风声雷动”。教师力图通过精彩的讲述和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青年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基本史实,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 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学习五四运动的 背景和过程,掌握阅 读、归纳、提炼、概 括等方法; 感悟五四运动的精 神,培养正确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会到青 年是国家的希望,学 生是时代的主人翁,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 神,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历史教案

五四运动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归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基本线索和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 *收集五四时期文化精英的生平传记和精辟论述,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理解 *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和五四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爱国主义具有时代内涵 4、重点、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重点) *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意义(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调查、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 1、历史大查阅:(制成资料卡片) A、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及其故事 B、“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经过 2、投影片及教学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图片:“康有为、梁启超像”、“义和团旗帜”、“孙中山像”) 提问:大家还熟悉这三幅图片吗?相信关于他们的故事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哪位同学能分别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下。 ………… 辛亥革命后,许多人都为推翻两千年的帝制而欢呼,幻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共和国,以实现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但是,现实却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专横。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民主共和体制显得羸弱无力,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发挥其制衡作用,反而成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遮羞布。 那么,挽救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中国革命的曙光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五四运动。(板书) 二、交流探究 1、新文化运动 (1)简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阅读教材,知识归纳: 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B、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

C、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3)资料交流: A、了解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投影图片) B、你还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吗? (4)通过以上资料的交流,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概括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方法:在自主概括的基础上与同桌或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学习。) 小结:(投影)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的孔教。 (5)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阅读教材,了解十月革命) ………… 小结: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探究、讨论: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场运动前后期在

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青年节(传民族精神,杨青春风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五四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知道巴黎和会严重践踏中国主权,体会帝国主义的蛮不讲理和“弱国无外交”的悲哀; 2)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知识:知道五四爱国运动高举科学和明主的大旗,谱写了翻帝反封建的篇章; 3)了解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主要是李大钊、蔡元培和鲁迅; 4)通过对五四运动历史的认识从而提升爱国情怀,理解五四精神可用爱国、科学和民主加以概括,知道五四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小组合作讨论五四运动的原因,体会爱国青年的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爱国情操,领悟爱国情怀对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感受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强大,不忘国耻,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以及历史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的核心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新冠病毒下,特朗普各种名言名句以及多个国家无事生非不关注新冠发展而问责中国还毫无底线的向中国进行索赔,但是中国已经是一个别人高攀不起的大国。中国的崛起历经了无数前人先辈经过很多年的不懈努力、风雨无阻和鞠躬尽瘁。 2、新授 1)知道巴黎和会严重践踏中国主权,体会帝国主义的蛮横不讲理和“弱国无外交”的悲哀; 2)知道五四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谱写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 3)了解五四运动中的风云人物,缅怀先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联系实际,交流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样体现我们的爱国思想; “五四”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 讲述“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巴黎和会。 概括“五四”运动的整个过程和两个主要阶段:运动主力由北京学生发展到上海工人乃至全国各地的各界人士,斗争方式由学生罢课发展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介绍风云先锋人物:李大钊、蔡元培和鲁迅。

2017-2018学年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部编版)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 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 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 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 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

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内容:能概述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导火线以及基本史实,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并发扬五四精神。 (二)设计理念:本课内容较为生动,借助文字材料、图片和影像资料,以便于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同时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五四爱国运动》是部编版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二课。本课上承新文化运动,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本单元的重点课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五四爱国运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一目“五四运动的爆发”,分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主力军和口号。第二目“五四运动的扩大”,介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结果。第三目“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则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历史地位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热情、有朝气、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也有对历史学习方法的强烈求知欲望,因此,应特别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注意培养论丛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使学生能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导火线、过程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对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重大影响,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历史意义;但八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较少,所以难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 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 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 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初中历史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肥城泰西中学刘中军 课程标准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的基本情况,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知道五四运动的经过,理解五四运动精神;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必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让学生充分了解五四运动是一场近代中国人民彻底的、不屈不挠的反帝爱国运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重点 五四运动的原因 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教学方法 1 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及相关软件。 2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可以采用了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主干网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照片,现在你的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骄傲、自豪,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提问:那么是什么原因激发起了你的爱国主义热情? 学生回答:祖国的强大,奥运英雄们的英雄事迹。 教师讲述:是的,我们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并且取得了金牌世界第一的骄人战绩,我们以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89年前的中华大地上, 一群热血青年和我们一样,内心涌动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并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五四运动。那么这次运动的爆发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探讨一下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掌握新文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②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①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历史的进步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历史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探索、努力。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突破方法:阅读教材、引入材料、问题探究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突破方法:情景创设、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观察《讲坛上的教授》设问: 你熟悉或了解图片中的哪些人物?这场有众多学者的运动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怎样来看待呢?重温历史:观看影视资料,概要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和运动中心。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合作探究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灯片展示:《不合时宜现象一》、《不合时宜现象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思想上: 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合作探究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内容灯片展示:鲁迅及作品《药》《狂人日记》片段、陈独秀有关德先生和赛先生言论、场景《陈烈女之死》、漫画《靠不住》、胡适作词《兰花草》、胡适与陈独秀有关新文学的言论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13 五四运动》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运动的经过、影响。分析归纳“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2)通过列表分析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让学生感受98年前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五四精神”。 三.教学方法: 1.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对比法:通过列表对比,结合史实使学生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那我就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说起。”亮出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及意义?(P59~62) 2、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名称、领导阶级、任务及性质、前途、指导思想) (二)讲授新课: 1、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并探 讨“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市什么?”,“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不是五四运动就不会发生?”学生回答。各小组相互补充。 教师精讲,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的,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盾加剧所导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直接原因,即使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它也迟早会发生。 2、五四运动的经过: (1)列表,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3日 地点北京上海 主力学生学生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的影响 【教材地位】 本节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课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所以利用本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让学生联系实际。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五四运动爆发的国内国际背景:《二十一条》、北洋政府的统治,巴黎和会的概况,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历史信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学习,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爱国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爱国,任重道远。 【学情分析】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经过、历史影响。 难点: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五月的花海》,让学生猜歌曲的名字及其由来再展示共青团的团徽。 一、五四前夜 五四背景:展示材料“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愤的黑暗环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对有志气的青年来说,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拼搏。—《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设置问题:通过下列篇章概括五四前国内和国际形势处于怎样“窒息而悲愤”的环境? 教师展示四个篇章(以材料的方式为主,辅助以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内形势、政治、经济和阶级基础、国际形势这四个方面的相关材料得出五四运动爆发前的具体情况。再展示视频《巴黎和会顾维钧精彩表现》展示中国人民对公理战胜强权的期望,从而引出五四的导火索。 整理、小结五四运动爆发前的背景,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 二、五四怒吼 放视频《我的1919中五四片段》,让学生感染热血沸腾的场景。展示课前的预习作业,完成五四运动的表格。展示四幅图片,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思考相关的问题,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小组合作探究:1、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2、思考:五四运动中各阶层的地位?学生组内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3课 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13课五四运动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重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师:(展示图片,情景导入)2017年5月4日,全国各地青年组织各种活动,纪念五四青年节。中央电视台还举办了主题为“激扬青春梦——五月的鲜花”五四晚会。 我们知道每年的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那么,为什么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件有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五四运动》。 一、爆发 1.原因 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展示图片,并提问)

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继续引导)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 学生:日本。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日关于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这个条约不仅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还提出了其他的无理要求。 教师: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 学生: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操纵的分赃会议。 教师:(展示探究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学生:(讨论)虽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不久,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都没有大的进步,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很弱,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从列强方面说,则可以看出当时帝国主义实行的是强权政治。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这个消息传到国内马上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面对失败,感到屈辱和愤怒,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2.爆发 教师:(播放《五四运动》片段,并提出问题)领导这次运动的人物都有谁?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由这些口号可以看出人民把斗争矛头对准了谁?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领导人有陈独秀。 学生: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教师:“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将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口号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学生:维护国家主权,收复国家领土——爱国;宁死也要斗争到底——不妥协、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教师:五四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下面大家根据教材把五四运动爆发后这一阶段的相关知识点用表格形式整理出来。(指导学生整理) 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