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58年资料7 关于“三焦”的争鸣

1958年资料7 关于“三焦”的争鸣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关于“三焦”的争鸣


马鑫明;杨实远;李仰衡;况乾五;王道



编者按:三月号本刊登载“关于三焦的争鸣”后,陆续接到读者来稿,各抒心得,以期求得真理,这是一种好现象。本刊决定继续发表,惟限于篇幅,不能将全文刊出,请予原谅!
我们希望今后参加争鸣的同道,尽量避免重复的引证,做到简明扼要地把自己的主张提出。同时希望结合临诊经验来说明三焦究竟是什么,这样,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收获。


三焦是胸腹腔内脏器的总称,三部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在中医学术体系中,有关“三焦”的学说,不论其在理论上或指导医疗实践方面,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从难经以后,三焦是否有形或无形、三焦到底是指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畏时期未能作出结论。因此,今天继续就这一问题加以讨论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我认为三焦学说创立在三千年之前,今天加以讨论,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研究,这就是客观的研究古人对有关三焦的功能及病变方面之认识,而后根据它的功能和病变来下结论。关于三焦的生理机能,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溃之官,水道出焉。”又灵枢本输篇曰:“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渎就是流注沟通的意思,可见三焦的功能之一是与人身机体内的液体流通有关的。较为详细的记载,在灵枢营卫生会篇和决气篇中指出上焦的功能是“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下焦则是“行糟粕”或“济泌别汁而渗入膀胱。”这里很显然包括了消化与吸收的过程,并说明了一部分排泄作用。又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渎,下焦如渎。”生动的把气浮于上比喻为雾状,谷物传化比喻为沤,而将济泌别汁喻为溃状。又因“上焦出于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出下焦之后”“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更说明了三焦是互相贯通连系的一个整体。
三焦的病理,素问举痛论曰:“悲则心系急,肺叶焦,上焦不通。”宣明五气篇曰:“五气所病心

为噫……下焦溢为水。”调经论曰:“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流于外,故寒慄。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篇说:“三焦病者,腹气满,少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时,溢则水溜即为胀。”在内经上有关三焦的病理记载虽并不十分详细和有系统,但从以上所举的可以看出,上焦的病变是由于肺脏所致,腹气满是胃部因消化障碍而致的中焦病,下焦病则有不得小便、少腹胀、溢而为水等症状,这些病症实际上就是属于吸收、消化、排泄各系统的病变。素问欬论中说:“久欬不已,则三焦受之。”意思是指久病不愈则连及府藏皆病,致有“腹满,不欲饮食”等全身症状。这些病变和三焦的功能及所包括的藏器是一致的。又如在张仲景著作中说:“寒在上焦而为噫,寒在中焦为消化不良,寒在下焦则为遗尿。在热症则上焦为肺萎,中焦为痞满,下焦为尿血或小溲癃闭。”这些系统地说明了三焦的病理,如上焦阴虚则太阴上走心为噫,热则为肺萎,中焦病则消化不良或饮食滞溜为腹胀,下焦病则排泄机能失调,寒为遗尿,热甚为尿血或淋或便闭。下焦又分为大肠小肠寒热两症而发生溏泄、便急后重、便血等病症。
根据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上的记载,在主要方面已经明确的阐述了三焦的功能,同时在病理上使用了三焦。至于难经二十五难及三十八难中提出的三焦有名而无形,在我看来并非指三焦是空虚的,而是说三焦并不像胃肠那样有固定的部位之独立藏器。而且在三十一难中也说明了三焦是“水谷之道路”上焦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而各有其所治。虽与内经所述的三焦之功能有所异同。然而其对三焦是否有实物这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且在三十八难中说:“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此外府也。”分明三焦确有一府。
根据以上所述,三焦的功能及其在病理上的使用,可以证明三焦是包括了呼吸、循环、消化、排泄各系的功能作用,三焦的实质是指肺肝脾肾胃膀胱等胸腹腔内藏器的总称,又因其在膈上、腹、少腹等部位不同而分为上中下三焦、但这三部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三焦是有形的,包括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各器官的功能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凡是物质就有一定的物质形态,有了物质的形态,才会被人所意识。马云翔先生在文章里既然说:“它的无形不是无物或无质”,而又说“它无肯定的形态”。这种说法,的确难

使人理解,不客观的。既然马先生承认有物质,就不能否认它有一定的形态。金匮要略等书将三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称为上焦、中焦、下焦,并以膈、脐为准,即膈以上为上焦;脐以上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如果认为三焦是无形态的话,那么膈以上的心、肺等器官和膈以下的脾、肝、肾就不是物质么?喻嘉言医门法律强调“上焦若窍,必是胃之上营、中焦者变化水谷之味,脾胃若无中焦,何以腐熟水谷;肝肾若无下焦,何以疏决津液?”难经31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从此可以看出三焦是有一定的物质和形态的。笔者认为所谓三焦之说,乃人体整个机能的联系,任何一种孤立的观点都不客观的。正如濇陵中医院刘建华先生说:“三焦可以包括网油,网油却不能说是三焦;三焦可以包括淋巴,淋巴却不能说就是三焦;三焦可以包括肠胃,肠胃却不就是三焦。”三焦主持诸气,内经云:“天气通于肺。”“肺主气。”“诸气者皆属于肺。”但人体内之肺,谁也不可否认肺是有形之器官。灵枢本输篇曰:“三焦者,中凟之府也,水道出焉,历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元府之所与合也。”这就意味着,包括了脾、胃、膀胱等排泄器官,它们能容化万物,乃是三焦之所属也。
笔者认为所谓三焦者,为人一身之主也。上焦包括膈上心、肺、支气管各种器官,中焦包括脐以上的脾、胃各项器官,下焦者包括、肝、肾、膀胱等排泄器官。同意刘建华先生说的:“三焦是呼吸、循环、排泄、消化等器官的功能作用,也就是胸、腹、盆腔等部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


三焦是指消化系的生理作用,因生理上的联带关系涉及循环和排泄等


作者阅了本刊1957年2月号钟益生先生的“关于三焦之我见”,11月号马云翔先生的“关于三焦之我见的我见”,同年,上海中医药杂志5期载祝玉隆先生的“三焦的涵义”三篇文章,提供些我个人的意见如下:
钟先生本着灵枢营卫生会篇,以胸腹腔的淋巴管及淋巴结为它的主体,兼及全身的大小淋巴管和淋巴结,包括左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脾静脉、门静脉等血管及组织腔隙,配合动脉构成循环道路的学说,系从章太炎、陆渊雷以三焦为淋巴系的原有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翻版补充,并用淋巴的解剖详细注解方式。但我对淋巴系的论说,细玩了营卫生会篇虽有循环经过路径,似应理解到他的全文着重在“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的开门见山的记载,很明显的证明本篇以消化系为主体,其所以产生血循环的是由

于“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钟先生在关于中焦的讨论中对小肠的功能,说得非常透彻,亦明确了小肠吸收营养先到血液,然后分布到各部分,使人身继续生活,这是很正确的看法。但钟先生为什么舍本求末以淋巴管结代之呢?又既认识三焦分开是三部分,但实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便强以淋巴循环周身和静脉管等生理所经的道路划分三个区域的垄断,事实淋巴和脉管是循环周身的,它和上下位置的有系统的生理作用,根本理由是不能符合的,究竟淋巴系在古代医籍和钟先生所述,它在病理上亦没有起什么变化,这样的划分有什么意义?况且现代的生理对淋巴循环又没有三个阶段功能,作者认为三焦即淋巴的学说,在章陆已失却了内经的庐山真面,今再妄添蛇足,简直是增加读者对经义的费解。
其次,引难经的38难“外府”是“由内达外,分布全身”,来证实淋巴,其实难经的所称五府,除了膀胱之外,皆属腹腔消化器官,“外府”是指五个有形状器官以外的一个有系统的整体的消化功能的,主持诸气,输送营养,产生体温,这与钟先生的观点又不同了。从上面看来,钟先生所指的三焦即淋巴管结等的学说,这仅是一篇写淋巴循环的解剖生理学,而不是属于研究经典的创作。但钟先生对有关综合前人的三焦论调进行分类总结和对核内经这方面的工作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仅对三焦即淋巴之论说,作者由于学识浅陋理解力又差,现在不敢赞同,并且还认为可能是指消化系的生理作用。
马先生对三焦的体会,认为古人心目中,乃是比较抽象的一个器官,凡躯体之内,脏腑之外,所有胸腹腔等空虚间隙部份,都属于它的范畴,有时甚至还代表了它们部位中的整个组织或器官,并想像古人以为主持水液代谢和通过营养物质的器官。假使用现代生理学知识来衡量,的确主要好像指淋巴液和血液的功用,并列表说明体液循环和代谢的生理。(以汗的排出体外属上焦,尿的排出体外属下焦,取汁变血为中焦,)我认为尿的排出废质和汗的涣散碳气,调节体温,都必须经过人体内的一定复杂的生理过程,古人虽有液体的发现,但可能不像马先生指三焦为体液循环代谢。这可以从内经有关体液的记载的灵枢决气篇的一段证明,他这样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先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 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精脱者耳聋……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其脉空虚。”

这是一段有系统的记载体内液质的生理和病理,里面还包括消化系的产生液质,但未有像马先生的以什么是上焦,什么是中下焦,至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是说明通过消化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周身而表现出薰肤充身泽毛,而马先生则把它的生理归纳为上焦,据此马先生以三焦指体液循环代谢的理由根本是和内经不能合流的。
马先生引证了许多有关“焦”字的文献,加以详细的分析,我认为研究古代医学名词的定义,引证文字学是正确的,但对古人的用字,词义灵活亦是必要深入钻研。如马先生对焦字的分析包含有名词、形容词和火所伤的动词,并以火烧荡然无存来断空虚,以灵枢天年篇的“九十当肾气焦”的内分泌——性腺在生理过程高年人一定枯竭的,形容如水的焦涸,以及皮毛焦的皮肤失了水分的润泽,都作空虚解释。我对这“焦”的见解和马先生有些不同观点,因为“焦”字是火烧的臭味,说文:“火所伤也,”玉篇:“火烧黑也,”集韵:“崟属。”证明决气篇的“上焦开发,宣五谷味”是写食物入胃经消化后,把营养输送周身,这五谷味就是现代的所谓营养物质,又后世许多名医著述常以胃为腐熟水谷的脏器,用泄下剂说成釜底抽薪。因此,人体内的消化作用,像燃烧食物,根据字义“焦”是形容消化系燃烧的意思,就是说,食物必经过燃烧的消化作用。马先生对三焦认为是一个抽象的器官,是古人想像中主持水液代谢和通过营养输送物质的器官,再加上排汗泄尿来分别出三焦,这与他所引证的三焦字义的空虚和三爵储存流质三足容器以及脏腑命名,似有自相矛盾。
祝玉隆先生以包容消化系循环系和泌尿系三个生理系统的功能来论断三焦,固然具有一定的理由。但这是从十余年前北京国医砥柱刊登署名王半迷的“三焦的研究”,以上焦为血循环系,中焦为淋巴系,下焦为排泄系修正而作的,祝先生不过把他的淋巴系改为消化系罢了。我认为无论古代和现代所用的有关生理名词,断无用一个名词来代表生理三个系统的,经文的记载,往往在写生理作用上虽有述及其他系统,但应全面研究,不能断章取义,应该理解他的主体。如祝先生的文章里有说“古代医家注意到人体继续生存的道路,主要针对水份和营养料等进入人体消化吸收,运转使用以至于排泄的整个机转和连系。”为什么祝先生有了这样的理解到消化的生理作用,以及水份和营养料为维持人体生存的重要性,而不推想到它在生理上必须通过消化系的机械和化学作用后,才产生循环及排泄?我认为古人的三焦好像指消化系的生理作用,至

于有时附带涉及循环和排泄,因它在生理上有联带关系,就必须同在那里谈及了。总之,作者认为三焦一定不是如祝先生所说的包括三个生理系统的三焦,那么,三焦确是消化系呢?问题还必须请教于同道先进!


网膜即三焦是正确的,淋巴系统仅属三焦的一部,不能全部包括三焦


内经里有关三焦的记载已由同道们征引,兹不重复。我认为唐容川结合经典说明三焦即网油,还是值得研究。因此本文专从唐氏立论,略参管见,提供讨论。
唐氏金匮要略浅注在人禀五常一节补正曰:“风气二字,不过引起病由,而此段要义,实以五藏、元真、三焦、腠里为主。所谓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正指出三条路径,以见百病总在腠里之中,故末句又将腠里申明,谓但知腠里之道路,即知病之出入,治法自然不误,乃全书之纲领也……吾且先将三焦注明曰:焦古作戮(层摺纵横互贯交错之形),又作瞧,乃人身内外之网膜,其根生于肾系,由肾系生出胁内之板油,又由板油生出网油连于膀胱。其下焦网油中之夹室是为精室、血海,前连脐后连脊,上循胸前为大膈后连于肝,上循腔子至肺系,抵心为包络,又上于咽喉。其周身透出包肉连筋,剥去皮毛即见白膜者皆三焦之膜里也,凡藏府肢体内外血气交通之路,皆在乎此,则病之道路全知矣。故首言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通畅二字,盖指腠里而言,谓无阻碍即安和也,若有疢难皆腠里不通之故。末乃申明腠里即三焦,为内外之网膜,乃交通会合五藏元真之处,里者即网膜上之文里也。指出三焦腠里为藏府往来之道路,已括尽全书之病机矣,唐宋后不知三焦,所以治多隔阂。”
伤寒论太阳在表,阳明在里,少阳半表半里,更具体指明三焦所在,节录唐氏小柴胡汤证解:“三焦即人身中脂膜油网,内经名三焦。三焦之根生于肾系,由肾系生下胁之两大板油,又生出腹内之网油,连小肠大肠膀胱,又上生肝膈连胆系,由肝膈生胸前之膜膈,循腔内为一层白膜,上至肺系连于心为包络,又上为咽喉,此三焦之府在内者也。从内透骨之外是生肥肉,肥肉内瘦肉外一层网膜有文里为营卫往来之路,名曰腠里,乃三焦之表也。邪在腠里出与阳争则热,入与阴争则寒,故往来寒热。胸胁是膈膜连接之处,邪在胸胁,故胸胁苦满。少阳胆火游行三焦,内通包络,火邪不透故默默。凡人饮水俱从胃散入膈膜,下走连网以入膀胱;凡人食物,化为汁液,从肠中出网油以达各藏,邪在膜油之中,水不下行则不欲饮,汁不消行则不欲食。心烦者三焦之相火内合心包也。喜呕者三焦为行水之府,水不下行,故

反呕也。或但合胸中烦而水不上逆则不呕,或三焦之火能消水则渴,或肝膈中之气 迫溱于胁内网油之中则胁中痛,或邪结才胁下两大板油之中则胁下痞满,或三焦中火弱水盛,水逆于心下膈膜之间则心下悸,或三焦之府不热则不消渴,而邪在三焦之表,腠里之间,则身有微热,或从膈膜上肺冲咽为痰火,犯肺则咳,总之是少阳三焦膜中之水火郁而为病也。”
膜字意义:中国医学大辞典载:“膜在脂外肉内,形如薄皮,内护腔子,如纸糊壁,正当人身之半表半里,为藏府与骨肉之分界;又如眼膜耳膜等,皆所以保护内部之组织也。”根据此说,则三焦之体愈明,膜均有里,内外俱通,故少阳为枢。腔壁之膜,藏器之膜,以身体言则在里,以藏器言则在表,故曰半表半里。有谓伤寒论的六经,不是内经所说的六经,是把病程分为六个阶段或六种症候群,避去阴阳经络按现代医学分析固甚了当,但脱离少阳经的范畴,柴胡症即不可解。唐氏以病理证明三焦所在及三焦之功用,处处吻合。
唐氏本草问答云:“仲景用柴胡以治少阳证其义尤精,少阳者水中之阳,发于三焦,以行腠里,寄居胆中,以化水谷,必三焦网膜通畅,肝胆之木火清和,而水中之阳乃能由内达外。柴胡茎中虚松,有白瓤通气,象人身三焦之网膜,网膜有纹里,与肌肤筋骨相溱,故名腠里。少阳水火郁于腠里而不达者则作寒热,柴胡能达之。然则柴胡治胆者用其苦也,治三焦者用其茎中虚松直上也,治太阳者则是通三焦之路以达其气,乃借治非正治也。”唐氏血证论运用小柴胡汤,变化无穷,收效显著,实践证明了理论,网膜即三焦,更无可怀疑。
再考历代医家论三焦:扁鹊云:“肾间动气,为三焦之原。”王勋臣谓:“常验解剖物类者若在甫饮水之后,其网油中必多水铃铛,若非甫饮水之后,其网油中即少水铃铛。”徐灵胎谓:“内经言三焦不一,皆历言其文里厚薄与其出入贯布,况谓之府,则明是藏府泌泻之具,但其周布上下包括藏府,非若藏府之形各自成体也。”陈无择谓:“三焦是脐下脂膜。”至于历代脉诀,十一器官俱有所配,独三焦缺如,惟王叔和将三焦配于右尺,与肾间动气为三焦之原之义相合。
有谓清末西医流入中国不久,不如现代之精,唐氏以当时不可靠的西医理论来对证中医,令人难以置信,殊不知唐氏以中医立场,完全根据内经伤寒金匮及历代名医理论而发明三焦,不过有时借证西医学术而已。著有中西汇通五种,对三焦尤多阐述与发明,行之有效,是理论结合实际,不是生搬硬套,托诸空谈,三焦即网膜,我认为是正确的。

医学术对某一个器官,每多言其功用、变化与整体相互关系。故有人谓三焦即淋巴系统,以西医体系来衡量中医,单以机质言则甚相合,以功用、变化、治疗等言,则顾此失彼。我认为淋巴系统属三焦之一部,不能全部包括三焦,在这个问题未得正确解决以前、我的主观如上述。


三焦不是网膜或淋巴,而是整个代谢过程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近来各医学杂志对三焦讨论各有不同见地,笔者认为从三焦的功能上来体会,比较要具体深刻一点,因就个人管见,分叙于下:
上焦:经曰:“上焦如雾”,五味篇曰:“上焦受气而营诸阳者也。”调经论曰:“阳气受于上焦,以温分肉皮肤之间……”由此可见上焦是属于气体,而对于身体的活动和体温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平人绝谷篇曰:“上焦泄气,出其精微,……”难经云:“上焦主纳。”李梴说:“上焦主出阳气,温于皮肤之间,若雾露之溉焉。”这样,主纳似属吸气,泄气及主出似属呼气,“出其精微,温分肉皮肤之间,”当然是氧气在机体各部组织所起氧化作用,产生热能,维持体温,故得谓阳气受于上焦,同时氧是由肺吸入,经肺静脉红血球血红蛋白携带,再由体循环而在全身进行交换的,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上焦出胃上口,并咽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既循太阴和阳明而行,常与营俱,可见头颈躯干及四肢皆有它的分布,故乃能若雾露之溉而温全身分肉之间;至于素问调经论所言:“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及“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阐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等病理现象,更足以进一步说明上焦是属于氧化作用;大凡机体遇到外界冷空气的袭击,表层皮肤肌肉,即起物理上的自然收缩,由于肌细胞挛缩,毛细血管也同时跟着变小,毛细血管变小,表层肌肤血液循环也因而减低,氧及营养供应自然不足,这时体表肌肤组织细胞,外遭寒邪,内乏供应,代谢既已不全,热量自难产生,挛缩因之亦不得解除,故呈寒慄,倘以辛温药物刺激,促进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旺盛,各组织细胞得到充分氧及养分,恢复正常代谢机能,则寒慄可以顿除。至若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而呈外热,盖亦由于肌表代谢不正常,废物(尿素尿酸炭酸等)壅滞,蕴酿刺激而发热,此时倘用辛凉解表,中和毒素,疏通壅滞,使代谢得以正常,发热当即下降,前者由于放温多而产温少,故寒慄,后者是产温多而放温少故发热,虽均系体温不调,而主要由于代谢障碍,

惟前者因外寒而代谢不全,故曰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后者系代谢先障碍,以致废物壅滞,故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卫气不得泄越,一寒一热,或先或后,病情逈异,而总属上焦,设若用油网膜,淋巴或体腔导管等说来认作三焦,不悉对这些经文将如何理解?笔者 初步意见,认为上焦是代谢过程中的吸氧排炭作用,由于其本在呼吸系,位于胸腔,故曰上焦,而其作用主要在周身组织细胞内呼吸的进行,以使机体静的物质发生热能,故曰:“宣发五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中焦:机体除需氧化作用外,还需养料补充,我们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由血液运输,以供给全身各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经曰:“中焦如沤。”难经三十一难曰:“中焦主腐熟水谷。”似此仅系指胃肠各种消化腺而言,这还不够具体,因为营卫生会篇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又五癃津液别篇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五味篇亦曰:“谷始入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由此可知中焦不仅包括食物消化吸收阶段,而且行于经隧,内溉五脏,外温肌肉,以奉生身,它的主要作用很显然是供给各组织细胞的养料,与现在血浆中所含各种养料功用相同,也符合五味篇所云:“血脉者,中焦之道路也”的意义,因为机体各部细胞不但随时需要氧的燃烧,同时还需要醣类脂肪蛋白质等,以进行修补体质,供给热能的产生,李梴重申其说:“……行于经隧,以营五脏周身,”可谓要言不烦,若喻嘉言氏谓“中焦若编,编者编络之义,如有物编包之象,胃外有脂如网,包罗在胃之上,以其能磨化饮食……”这种说法,不但与今日解剖学不相符合,即与经文亦相去甚远;唐容川氏谓:中生板油,是为中焦……食入于胃,由肠而下,饮水入胃,则胃之四面,均有微管,将水吸去散走膜膈……历肝膈,透肾系,入下焦油膜……”则不但把“中焦如沤,化精微,奉生身”的意义完全遗弃,而且食由肠而下,水由微管吸去散走膜膈,究对人体生理有何作用,使人感到迷惑;笔者初步意见,认为中焦是机体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作用,由于其本在消化系,位于腹腔,故曰中焦,而其功用,则在周身营养的供给,所以又曰“营气”。
下焦:经曰:“升降息,则神机化灭,出入废,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

生长化收藏。”我们知道机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生命现象,然代谢后的废异物质(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炭等),亦随时需要排出,否则便引起自身中毒,二氧化炭固由肺部进行交换,而尿素尿酸则由肾小体、尿细管、肾小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等排出体外,经曰:“下焦如凟。”又曰:“下焦者,别回肠,注入膀胱而渗入焉。”难经三十一难所言当膀胱上口,这与由肾而经输尿管而至膀胱相符。灵枢本输篇曰:“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决凟之官,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与合也。”这说明排炭(肺)与排尿(肾)同样在整个机体起着重要作用,故曰是六府之与合也;而且具有密切关系,因为肺肾两脏,都是运走体内废异物质,完成代谢过程。至于喻氏说“下焦若凟,凟者沟凟之义,可以决凟,可以传导,乃是小肠之下,曰阑门,泌别水谷,自此而分清浊之所,此为下焦。”喻氏所说可以决凟,可以传导是正确的,惟认为“别回肠注入膀胱”之句,是在阑门处泌别水谷,这与实际解剖生理不符。窃意经文“别回肠”是指出下焦与回肠有所区别,是去膀胱的水道,是渗透性的,不能误会回肠阑门便是下焦的起点。此外还值得我们认识的,是经文有很多地方所说三焦,实际上仅指下焦而言,譬如经曰:“三焦者,决凟之官,水道出焉,”这显然没有包含上中焦的功用、又如邪气藏府病形篇曰:“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即水留即为胀。”四时气篇曰:“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这都是泌尿系的排泄障碍,而统曰三焦,似乎上焦为一焦,中焦为二焦,下焦为三焦的意思,不过这还值得我们进一步体会。总之!下焦主要功能是排除全身代谢尾产废异物质,由于其本在泌尿系,位于下腹部及盆腔,故称下焦。
综上所说,我个人认为三焦并不是一件网膜,或一种淋巴,而是整个代谢过程的三个阶段。

(本文发表在1958年7期第493页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