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_王艺

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_王艺

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_王艺
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_王艺

马尾松种植技术

马尾松种植技术 马尾松是松树的一种,别称青松、山松、枞松等,为松科松属乔木,栽培价值高,用途广,松木是工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用材,松脂为医药、化工原料,树干及根部可培养茯苓、蕈类,树皮可提取栲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马尾松种植技术吧!

马尾松生长习性 马尾松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光、喜温。适生于年均温13~22℃,年降水量800~1800毫米,绝对最低温度不到-10℃。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菌。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

马尾松地理分布 马尾松产于江苏(六合、仪征)、安徽(淮河流域、大别山以南)、河南西部峡口、陕西汉水流域以南、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南达福建、泉城红、泉城绿、广东、台湾北部低山及西海岸,西至四川中部大相岭东坡,西南至贵州贵阳、毕节及云南富宁,在长江下游其垂直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长江中游海拔1100~1200米以下,在西部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越南北部有马尾松人工林。

马尾松育苗技术 1、采种存储:马尾松采种时应选15~40年生树冠匀称、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球果由青绿色转为栗褐色,鳞片尚未开裂时采集。用人工加热法使种子脱粒(出籽率3%),将采集到的种子经筛选、风选,晾干,装入袋中,置通风干燥处贮藏。一般贮藏期为1年,若将干燥种子用塑料袋密封,放在0~5℃低温下可贮藏1~2年。 2、苗地选择:马尾松育苗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湿润、疏松的沙壤土、壤土作圃地。施足基肥后整地筑床,要精耕细作,打碎泥块,平整床面。 3、种子处理:为了促使马尾松种子发芽迅速整齐,通常可用30℃温水或冷水浸种24小时,然后消毒,也可采用0.5%硫酸铜溶液浸种46小时或用0.15%福尔马林溶液消毒。 4、种子播种:马尾松一般采用春季播种,且应适时早播,以2月上旬至3月上旬为宜,最迟也应在3月中旬播完。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多采用冬播。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撤播2种,条播播幅为8~10厘米,播种量5千克/亩左右。目前生产上马尾松播种大多数仍采用撤播,播种量7~10千克/亩。种子播后要薄土覆盖,可用焦泥灰盖种,以仍能见到部分种子为宜,然后盖草。 5、播后管理:马尾松播种后约20~30天左右幼苗出土。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揭除盖草。幼苗出土后40天内应特别注意保持苗床湿润。5~7月可每月施化肥1~2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2~5公斤。马尾松苗太密时,可以进行间苗移栽,通常分2次,第1次移栽在5月中、下旬,第2次移栽在7月上、中旬进行。在雨后阴天或阴雨天,略带宿土,不仅可以全部成活,幼苗生长也好。

各种木材密度表

ρ≤;泡桐、白桐、柳杉、水杉、云杉、杉木、福建柏、红松、苍山冷杉、鱼鳞云杉、罗汉松、黄波罗、枫杨、山松木、山杨、杨木、白鸡油、海松、波赖、大叶漆、日罗冬、贝鲁布 <ρ<;核桃楸、枫杨、柳木、椴木、黄波罗、栲树、檫木、红椿、大叶榆、铁杉、桤木、香樟、丛花厚壳桂、新木姜子、大叶榆、杏、油杉、马尾松、云南松、黄桤、紫椴、裂叶榆、枫香、桢楠、苦楝、花榈木、木荷、侧柏、樟子松、黄杉、臭椿、桤木、山合欢、柏木、五脚梨、长白山落叶松、水松、马找莪、鸟打麻、桶柴、波罗兰、白打麻、黄打麻、红池木、白池木、黄池木、山桂花、山三、漆树、软木槭木、枫木、枫香、栋木、山榴莲、山龙眼、马樟、打玲、春茶、九层糕、茶槭= ≤ρ<;柞木、板栗、白桦、硕桦、兴安岭落叶松、楸木、水曲柳、荷木、紫檀、槐树、柳安、色木、戚木、柚木、红椎、重阳木、楠木、白克木、甘拔、山梨、纤维板、中密度板 ≤ρ<;桷栎、刺槐、水青冈、榉木、山毛榉、枫桦、锥栗、红豆、桉树、黑杪、波罗木、红肉杪、樟木、竹板 ≤ρ;白梭梭、竹叶青冈栎、栓皮栎、继木、乌木、麻栎、铁力木、儿茶、梧桐、花黄檀、黄冠木、黄连木、石栎、小叶达理木、鸡珍、长蒴蚬木、荔枝、细子龙、油杪、油石仔、松仔、胭脂梅、加兰宜、亦砂、红檀木、独木树 所有木材之密度几乎相同,约为~,平均值为,其表现密度因树种不同而稍有不同。 不同木材之表现密度(Kg/m3) 沙木红松柏木铁杉桦木水曲柳柞木樟木楠木376 440 588 500 635 686 376 529 610 麻栎梗木 956 702 薪柴- 001 - 针叶木木粒- 001 - 针叶木木片- 002 - 木片- 001 - 边角木料- 001 - 废木料- 002 -

马尾松

怎样采摘马尾松种子 马尾松是我国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采摘好马尾松种子,是搞好绿化的重要一环。怎样采摘好马尾松种子呢? 一、适时采摘“霜降”过后,马尾松球果已经成熟。这时可上山采摘,选择树干高大、通直、无病虫害,树龄10—20 年的母树采种。 二、削皮法用利刀把球果外鳞削去,注意不要削伤籽粒。然后摊晒2—3天,把完全开裂的球果装入竹篮里,来回抖动,筛落籽粒。这种方法出籽率高,一般曝晒3—4天,球果籽粒便可全部脱落。 三、堆沤法把马尾松球果放在避风的房间里堆沤。先在地面铺一层稻草厚8—10 厘米,然后将球果堆高80—100 厘米,随即浇上50℃热水或2% 的石灰水把球果淋湿,上面再盖上稻草。每隔2—3 天翻动一次,保持球果湿润。经过8—10天,部分球果鳞片微裂时,摊晒在晒场上4—6天,球果就会开裂,晒时要经常翻动,让籽粒脱落。在太阳西斜时,把球果收拢成堆,收集种子。 高脂马尾松良种繁育与生产造林简况 马尾松是我国产脂的重要树种,松脂质量好,价格高。目前我国松香年产量达4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每年出口创汇达1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40%。广东省松香年产量10万吨以上,又占全国总产量的1/3,因此松脂工业在我省森林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创汇林业的重要产品。 近年来我国南方马尾松重砍轻造现象严重,使原来的当家树种——马尾松林分大面积缩减,造成松脂原料供应紧张,使得松脂的价格不断飙升,由原来的3000~4000元/吨升到现在的7000~8000元/吨,松脂价格创造了历史新高,大大激发了林农发展高脂松的积极性,以致马尾松良种供不应求,种苗出现抢购的局面。 一. 高脂马尾松良种培育研究进展 在高脂马尾松良种培育与生产方面,广东省林科院与信宜市林科所等单位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⑴在全国率先建成高脂一代改良种子园20hm2,疏伐后保留的19个无性系子代产脂力与普通对照比增益达24.969%。按种子园采收种子可供造林25587.4hm2,每公顷松林可增产松脂0.375t/hm2计算,预估可增产松脂9583.37 t, 造林区域覆盖广东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福建等省,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⑵建成马尾松基因资源收集库。面积7hm2,已收集省内外基因材料338份,其中高脂无性系192个,用材无性系146个。基因材料来自广东、广西、安徽、江西、浙江等省,遍及我国南方松香产区。建成育种园4 hm2收集优良无性系材料30多份,使基因的收集、保存、测定和利用得到较好解决,为抢救我省高脂松基因资源作出贡献。 ⑶开展高脂松杂交制种试验,已收获216杂交组合的种子,子代测定结果说明,杂交优势明显,前15名杂交组合与母本比产脂力杂种优势平均为81.27%。为营建第二代种子园提供亲本材料。 ⑷营建测定林50hm2,开展了300个无性系、半同胞和全同胞、杂交产脂力、生长量的子代测定。进行了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与生长量、产脂力的相关性研究。同时利用

马尾松的生活史

马尾松的生活史 姓名;卢天明 学号;1013030216 乔木,高达45m胸径1m ,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装;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罕3针1束,长12~20cm,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 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下,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马尾松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年轮极明显,极宽。木射浅细。树脂道大而多,横切面有明显油脂圈。材质硬度中等,纹理直或斜不匀,结构中至粗。干燥时翘裂较严重。不耐腐。长纵裂,长片状剥落;木材纹理直,结构粗;含树脂,耐水湿。重要材用树种。树干可采割松脂,叶可提芳香油。油漆、胶接性能不良。握钉力强。主要产地山东、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台湾省。可供家具内部用材。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一年生板条淡黄褐色,无毛;冬芽褐色。针叶每束2根,细长而柔韧,边缘有细锯齿,长12~20厘米,先端尖锐;树脂管4~7个,边生;叶鞘膜质。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无柄,柔荑状,腋生在新枝的基部,雄蕊螺旋状排列;雌花序球形,一至数个生于新枝的顶端或上部。球果长圆状卵形,长4~8厘米,直径2.5~5厘米,成熟后栗褐色;种鳞的鳞片盾平或微肥厚,微有横脊;鳞脐微凹,无刺尖,很少有短刺尖。种子长卵圆形,有翅。花期4~5月,果期9~10月。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淡黄褐色,无白粉,稀有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微反曲。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单型,第一层连续排列,第二层由个别细胞断续排列而成,树脂道约4~8

马尾松种植技术

马尾松种植技术 松树,是世界上森林植被的主要树种之一,全世界共有八十多种,我国约有二十余种。在这个庞大的家族里,有一种适应性强,在我国分布很广的松树品种,它叫马尾松。 马尾松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北自和南部,南至两广,,东至沿海,西至中部及一带。几乎大半个中国都有它的足迹。 马尾松的叶子,像一根根的绣花针,风吹来的时候,马尾松的叶子随风摇摆,蓬松开来像一条条的马尾巴,“马尾松”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马尾松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它特别耐干旱瘠薄,无论实在瘠薄的红壤土,沙砾土,还是在陡峭的山岩石缝中,都能顽强的扎下根,吸收深处的水分,傲然挺立,由幼小的树苗长成栋梁之材。所以说,马尾松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马尾松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二十年的树,高可达十至十五米,胸径十四厘米左右。三十年可达18至25米左右。四十年的大树可达25至29米左右,胸径约为35厘米。

马尾松的树冠,三十年以呈圆锥形,三十年后则长开如伞状。 马尾松的寿命也很长,可达三百岁左右。 也正是由于马尾松寿命长,树姿挺拔,苍劲雄伟,所以它是营造风景林的好树种。 马尾松还是重要的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由于木材纤维长,是造纸和人造纤维板的重要原材料。马尾松的木材还极耐水湿,有水中千年松的说法。 马尾松也是我国主要的产脂树种,松香是许多轻重工业的重要原料。松节油可合成松油,加工树脂,合成香料,生产杀虫剂,并为许多贵重萜烯香料的合成原料。 作为独特的树种,马尾松虽然集诸多优点于一身,但从它的适生特性来看,如果能满足以下条件,则更有利于它的生长。 温度

马尾松是强阳性树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分布区年平均气温为13至22摄氏度,在高海拔地区,由于低温,风大,是马尾松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下。 水分 马尾松耐干旱的特点,表现在根系有很强的向水性,生长在干旱土层中的马尾松,它的根系伸向深处吸收水分,形成强大的垂直根系。但是,如果过于干旱,雨水太少的地区,却不适宜种植马尾松,一般来说,马尾松适合种植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光照 马尾松多生长在丘陵及低山地带,受光照不同,生长也有差异,位于南坡的生长最好,北坡的最差,所以,马尾松适合在向阳的地方种植。 现在,您对马尾松的生态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马尾松如何人工繁殖。 片花:马尾松的人工繁殖

木材识别

木材识别 一、针叶材:银杏、马尾松、杉木、建柏 马尾松:心、边材区分明显,生长轮的界线明显、不均匀,早材至晚材急变,树脂道大而多。木材纹理直或斜,结构粗,不均匀,材质中,硬度中 杉木:心、边材区分明显,生长轮明显,宽度不均匀,早材至晚材渐变至急变,无正常树脂道。木材纹理直,结构粗至细,具有杉木香气。 建柏:生长轮略急变 银杏:材色偏浅黄,与相比颜色较浅。早材至晚材渐变 红松(松科松属):心、边材明显,早材至晚材渐变,树脂道大而多 落叶松:早材至晚材急变,交叉场纹孔式为云杉型,少数杉木型 樟子松:早材至晚材略急或急变,树脂道较多。木材纹理通直,结构中等,材质略轻软,有松脂气味。 云杉(松科云杉属):心、边材区分不明显,生长轮明显,早材至晚材渐变,树脂道小而稀。木材纹理直而匀,结构中,略有松脂气味。 冷杉(松科冷杉属):心、边材区分不明显,生长轮明显,早材至晚材渐变,正常树脂道。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至中,稍有松脂气味。 铁杉(松科铁杉属):心、边材区分不明显,生长轮明显,宽窄不均匀,早材至晚材急变,无正常树脂道,有纵向受伤树脂道。木材纹理直而略均匀,结构中。 雪松:生长轮渐变,交叉场纹孔为云杉型 二、阔叶材:. 环孔材: 蒙古烁(壳斗科烁属):心、边材区分明显,生长轮甚明显,呈波浪形,环孔材,具有侵填体,木射线有宽、细两种 榉木(榆科榉树属):心、边材区分明显或略明显,生长轮明显、略均匀,环孔材,管孔有侵填体,木射线细至中水 曲柳(木犀科白蜡属):心、边材区分明显、生长轮分界线明显、均匀 黄波萝(云香科黄属):心、边材区分明显,生长轮明显、略均匀,环孔材,木射线细至甚细。 榆木(榆科榆树):心、边材区分明显,生长轮明显、宽窄不均匀,环孔材,木射线细,径切面上射线髓斑明显,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 星散状——檫树,毛八角枫,紫花枹桐,苦楝 檫树与毛八角枫:结构相像材色不像,檫树有侵填体,颜色较深。毛八角枫颜色较浅. 紫花枹桐:是块中最轻的,轴向薄壁组织明显,材色浅。 苦谏:生长轮宽,内含物为树胶。. 火焰状——栲树、甜锥、米锥、罗浮栲为白柯;南岭栲、格氏栲为红柯,材色较深。 南岭栲与格氏栲:格氏栲比较重,生长轮更宽火焰状更显著。 栲树与罗浮栲:火焰状比较明显;材质松潘。 甜锥与米锥:甜锥油质感强、心材像是油渗透、更细腻。 大叶锥:生长轮窄,材质相对细腻均匀

马尾松

马尾松 常绿乔木,高达45M ,胸径1M ,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 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 ,径2.5-4CM,有短柄 ,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 ,翅长1.5CM 。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中文学名: 马尾松 拉丁学名: Pinus massoniana Lamb 别称: 松树、枞树、青松 界: 植物界 门: 裸子植物门 纲: 松柏纲 目: 松柏目 科: 松科 PINACEAE Lindl. 亚科: 松亚科 PINOIDEAE Pilger 属: 松属 分布区域: 在我国分布极广 简介 乔木,高达45M ,胸径1M ,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装;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罕3针1束,长12-20CM ,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 球果长卵形,长4-7CM ,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 ,翅长1.5CM 。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马尾松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年轮极明显,极宽。木射浅细。树脂道大而多,横切面有明显油脂圈。材质硬度中等,纹理直或斜不匀,结构中至粗。干燥时翘裂较严重。不耐腐。长纵裂,长片状剥落;木材纹理直,结构粗;含树脂,耐水湿。重要材用树种。树干可采割松脂,叶可提芳香油。油漆、胶接性能不良。握钉力强。主要产地山东、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台湾省。可供家具内部用材。

共生法培养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共生法培养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黄光文1,张 平2 (1.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006; 2.湖南师范大学真菌研究室,长沙 410081) 摘要:首次报道外生菌根菌的共生培养法。初步研究了一个较好的外生菌根菌菌丝体培养方法,即将宿主的愈伤组织与外生菌根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真菌菌丝的萌发和生长。愈伤组织匀浆液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 关键词:共生培养法;鹅膏菌;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05)03-0016-02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宿主植物:石栎(Lithocarpus glaber(Thunb.) Nakai),采自长沙县星沙镇,有鹅膏菌共生。 菌根真菌:假褐云斑鹅膏(Amanita pseudopor2 phyria H ong o)、黄盖鹅膏白色变种(A.subjunquillea var.alba Zhu L.Y ang)、欧氏鹅膏(A.ober winkler2 ana Zhu L.Y ang&Y oshim.D oi)。经组织分离纯培养而来,并经RAPD鉴定[1]。 112 培养基 11211 改良MS培养基:K NO3119g,NH4NO31165 g,K H2PO40117g,CaCl2?H2O0144g,MgS O4?7H2O 0137g,FeS O4?7H2O2718mg,Na2E DT A?H2O3713 mg,H3BO3612mg,ZnS O4?5H2O816mg,MnS O4?H2O1619mg,Na2M oO4?2H2O0125mg,KI0183mg, CaS O4?5H2O01025mg,C oCl201025mg,肌醇100 mg,甘氨酸210mg,盐酸硫氨素014mg,烟酸015 mg,盐酸吡哆醇015mg,琼脂18g,蔗糖23g,胡萝卜100g(煮汁),加水至1000m L。 11212 菌丝生长培养基:上述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2g、蛋白胨2g、麦芽汁(12波美度)20m L。113 愈伤组织培养方法 改良MS培养基附加2,4-014mg?L-1或6-BA018mg?L-1,24℃/20℃(日/夜)下自然光照。详见文献[2]。 114 菌丝培养方法 对照: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015cm的菌丝块接入装有40m L菌丝生长培养基的100m L三角瓶中,于20℃下培养,各设10瓶。测定萌发时间(以肉眼明显可见菌丝外伸为度),萌发后每10d 量一次菌丝长度。(下同) 方法A:在改良MS培养基中加入经过过滤除菌的菌根浸出液(菌根重量与组织块重量一致)作为生长刺激因子。 方法B:菌丝块接种于(紧贴)愈伤组织旁(即共培养方法)。 方法C:将愈伤组织全部挑出,在剩下的改良MS培养基上接入菌丝块。 方法D:无菌状态下将愈伤组织研磨成匀浆,加入到新的菌丝生长培养基中后接种真菌。 2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四种方法培养的菌丝在萌发速度(图1)和生长速度(图2)上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方法B即共培养方法的效果最为显著。 从图3可以看出,菌丝在改良培养基上的生长比较均衡,在前30d逐渐缓缓加快,然后缓缓减慢。愈伤组织匀浆、菌根提取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对菌丝的前期生长有较好的刺激效果,效果依次减小,但相关不大。三种刺激物作用一段时间后失去影响。而共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比其他四者均高,而且在生长后期效果依然显著。不同的菌株对刺激因子的反映程度略有不同,但总的趋势一致 。 图1 菌丝萌发时间的比较 注: A.pse=假褐云斑鹅膏(A.pseudoporphyria); A.sub=黄盖鹅膏白色变种(A.subjunquillea); A.obe=欧氏鹅膏(A.oberwinklerana) 3 讨论 从实验结果看,菌丝体的共培养法是促进外生 收稿日期:2004-10-18 基金项目:国家科委重点课题项目(96-C02-03-07);湖南省教育厅课题(03C358) 61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24,N o13

试论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

试论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在南方各省森林蓄积量中,马尾松占一半以上。马尾松喜光,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 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忌水涝,不耐盐碱,喜酸性和 微酸性土壤, pH值4. 5-6. 5生长最好。在钙质土和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 管店林业总场是安徽省最大的国有林场,现经营总面积25万余亩,有林地面积近20万亩,其中马尾松林13万亩,占有林地的65%,笔者通过近十多年的栽培观察和逐步摸索,体会到通过以下具体措施对促进马尾松生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有明显作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 马尾松的造林技术 1. 1 造林地的选择 马尾松造林地不宜大面积集中连片,要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使之与阔叶树混交,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又有利于预防马尾松毛虫的蔓 延发展和森林火灾发生。应根据经营目的,交通条件,培养不同的材种,以便分别采取相应 的经营措施,充分发挥马尾松的生产潜力。 1. 2 整地方式 造林前一年秋冬整地效果较好。皖东丘陵地带一般多采用块状整地。暗穴、半明穴整 地对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造林成本有明显效果。劳动力充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提倡明 穴整地,确保整地质量;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苗早期生长。块状整地规格一般可 按50×50×30cm。 1. 3 造林密度 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的,初植密度要适当大一些,每亩500-600株。 立地条件较好,土壤厚度达50cm以上,肥力中等偏上的,交通便利,经营集约度较高的 地方,每亩栽植300-400株,以培养中大径级材为目的。 1. 4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是马尾松造林的主要方法。适时栽植是保证造林成活的关键之一。松苗早春 顶芽抽梢较早,故应早栽。早栽具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一般适宜 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3月中上旬。皖东丘陵地区春节前后,土壤解冻,冰雪融化,或 下透雨后,即可栽植,阴天毛毛细雨或雨后天晴土壤湿润时栽植最佳,吹干风时不宜栽植。 供造林的苗木Ⅰ、Ⅱ级苗要妥为保护,确保不破坏根系,随打浆随假植,假植时间不超 过24小时,泥浆不稀不稠,运输时防止苗木根部失水,栽植时如果泥浆失水发干应二次打浆。

中国外生菌根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稿日期:2006-03-28 中国外生菌根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成彬1 ,林久志 2 (1.黑龙江省林口县林业局虎山林场157600;2.八面通林业局) 菌根(My corrhiza )是自然界土壤中的特定真菌菌 丝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特殊联合体,是二者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协同进化的产物,是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相容性共生的普通现象。德国植物病理学家Frank 于1885年首次发现了菌根。随后100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菌根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 菌根真菌从植物体内获取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而植物通过与共生真菌结合,也能更好的从土壤中得到所需的养分及水分等。H acskaylo (1972)把这种关系描述为“生理上平衡良好的互惠寄生”。菌根与植物的根系互为条件形成共生体,在生理上是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并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形态特征。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多数情况下是互利的,但有时也存在嫌性或寄生的,这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菌根既具有一般植物根系的特征,又具有由于真菌侵染所特有的生理、生态特性。因此,对菌根进行详细、系统的研究,既可以揭示影响植物体根系和真菌结合后生理生态特性变化的本质原因,又可为我国林业及环境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性依据。我国的菌根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至50年代末就开始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直至70年代中期,广东省林科所对从国外引进的接种菌根菌的松树的成活和生长进行了观察研究,菌根研究才又悄然兴起。我国的菌根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有些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于20世纪80、90年代发表了《林木菌根及应用技术》(郭秀珍、毕国昌,中国林科院1989)、《林木菌根化栽培技术》、《林木菌根研究》(花晓梅,1993,1995),《菌根研究及应用》(弓明钦等,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1996)等一系列著作和科技论文。 菌根主要分为三大主要类型:外生菌根(Ectomy -corrhiza ),内生菌根(Endomycorrhiza )和内外生菌根(Ectendomycorrhiza )。除此以外,还有混合菌根(Mixed mycorrhiza ),外围菌根(Pert rophic myco rrhi -za ),假菌根(P seudo mycorrhiza )等。其中外生菌根是菌根真菌菌丝体侵染宿主植物尚未木栓化的根部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菌丝在植物营养幼根表面形成菌套(M ant le ),并在菌根真菌不侵入细胞内部的情况下, 只在根的皮层组织细胞间隙形成可以通过染色切片观察到的哈蒂氏网(Hartig net )[1] 。 外生菌根在许多植物生长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形成外生菌根的植物约占世界维管植物的10%,主要是包括许多造林树种在内的乔木及灌木,如松科(Pinaceae )、壳斗科(Fagaceae )、桦木科(Bet u -laceae )、杨柳科(Salicaceae )、胡桃科(Juglandaceae )、榆科(U rnaceae )、槭树科(A ceraceae )、椴树科(T iliaceae )等。据M iller (1982)统计世界上能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约5000种。我国已经报道的外生菌根真菌约520种隶属于2个亚门子囊菌亚门(A scomycotina )和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41科77属[2] 。1 外生菌根的发现、分类鉴定及资源调查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的调查及分类进行了大量工作[3,4,5],这对菌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及重要用材林树种的外生菌根真菌种类、地理分布、生态学特性已基本明确[6]。我国东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的部分树种已知可形成100多个种的外生菌根。华南地区的松、桉树已知可与11种菌根真菌结合形成外生菌根,其中可与多种松、桉形成外生菌根的彩色豆马勃与多根硬皮马勃为本地区的常见种,且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菌根的分布也不相同。陈连庆(1989)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已查明与马尾松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27个种。陈晔等(1999)的研究表明了庐山不同植物群落下外生菌根真菌的出现的时间、生境及分布等。 由于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有选择性,因此受气候等地域性因素影响的宿主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生菌根的分布。M olina 和T rappe (1988)根据适应专化性不同将外生菌根真菌分为三个类群:广性宿主真菌,中等专性宿主真菌和专性宿主真菌〗。同时,宿主植物对与其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亦有选择性。吴人坚等(1983)将菌根真菌的共生范围划分为5个不同类型,认为菌根真菌的分布除气候条件外,还与其共生的树种分布,尤其与一些主要树种的分布密切相关。2 研究方法 105 第4期(总第83期)中国林副特产 N o .4(GSNO .83) 2006年4月Fo rest By -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Aug .2006

日本落叶松根际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收稿日期:2017-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400101);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No.20111143)。 作者简介:王琴(1981-),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保和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E-mail:wqdora@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353040.html, 。 root Ectomycorrhizal fungal diversity associate roots s of Larix kaempferi WANG Qin (Liaoning Academy of Forest Science,Shenyang 110032,China ) Abstract: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mycorrhizal technology in seedling and afforestation of Larix kaempferi ,ectomy-corrhizal (ECM)fungi associated with L.kaempferi roots were investigated.A total of 40root samples of L.kaempferi were collected in 2012and 2013,and 55ECM morphotypes were detected and 28ECM fungi identified based on ITS se-quence analysis.Of these ECM fungi,Cenococcum geophilum was the most dominant species,which was detected among 95%samples,occupying 34.8%root tips,Russula sp.3,Sebacina sp.2,Tomentella sp.1,Russula sp.2and Sebaci-na sp.1were common species,the other 14species were rare speces. Key Words :Larix kaempferi ;ectomycorrhizal fungi;diversity;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2018年第1期 辽宁林业科技 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日本落叶松根际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王 琴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 要:为在日本落叶松育苗和造林中科学应用外生菌根技术,研究了日本落叶松的根际外生菌 根真菌群落组成。2012年和2013年共采集了40份日本落叶松根系样本,通过形态特征检测到55种外生菌根形态型,ITS 序列分析显示共28种外生菌根真菌与日本落叶松根系共生。其中,土生空团菌是日本落叶松根系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优势物种,在95%的土壤样本中均检测到,占根尖总数的34.8%;Russula sp.3(编号),Sebacina sp.2,Tomentella sp.1,Russula sp.2和Sebacina sp.1是常见种;其余14个分类单元是稀有种。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分子鉴定中图分类号:S71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714(2018)01-0017-04 2018№1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 ,ECM )是由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1],广泛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菌根真菌一方面从植物根系获取生长所需的碳源,同时又帮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N 、P 等矿物营养和水分,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宿主抗逆性。据保守估计全球约有20000多种[2],我国目前报道了500余种[3-4],还有大量的外生菌根真菌有待发现[5]。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原产地是日本本 州岛中部山区,属温带喜冷湿树种。我国引种日本落叶松己有100多年历史,北起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南至江西省庐山和四川省西高山都有分布。日本落叶松以其适应性强、早期速生、成材快、用途广、材质优良的优势,正成为我国荒山绿化和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不可替代的树种。日本落叶松作为外来物种,引入我国后与其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的种类一直没有全面的报道。 本项目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 — —17

菌根简介

菌根简介 自然界中还有许多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这种同真菌的共生体称为菌根(mycorrhiza)。根据菌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可将菌根分为外生菌根(ectotrophic mycorrhiza)、内生菌根(endotrophic mycorrhiza)和内外生菌根(ectendotrophic mycorrhiza)三种类型。 (一)外生菌根 与根共生的真菌菌丝体包围宿主植物幼根外表,形成菌丝鞘,菌丝一般不穿透组织细胞,而仅在细胞壁之间延伸生长(图4-45)。形成菌根的根一般较粗,顶端分为二叉,根毛稀少或无。这类菌根只有少数植物如松科、桦木科、山毛榉科、杜鹃花科等植物形成这类菌根。 (二)内生菌根 真菌菌丝分布于根皮层细胞间隙或侵入细胞内部形成不同形状的吸器,如泡囊和树枝状菌丝体。因此。内生菌根也称泡囊-丛枝(VA)菌根或丛枝菌根(AM)(图4-46)。这类菌根宿主植物的根一般无形态及颜色变化。90%以上的植物都能形成内生菌根,典型的内生菌根如兰花菌根。 (三)内外生菌根 有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的某些形态学或生理特征。它既可在宿主植物根表面形成菌套,又可在根皮层细胞间隙形成VA菌根,亦可在皮层内形成不同形状的菌丝圈。内外生菌根主要发生于松科、桦木属、杜鹃花科以及水晶兰科植物上。 真菌是低等的异养植物,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与绿色植物共生后,真菌可以从根中得到它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而菌丝如同根毛一样,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利用,促进细胞内贮藏物质的分解,增进吸收作用。 菌丝还能产生激素,尤其是维生素B1和B6等生长活跃物质,不仅对根的发育有促进作用,使植物生长良好,还能增加豆科植物固氮和结瘤率;提高药用植物的药用成分含量;提高苗木移栽、扦插成活率等。如松树在没有与它共生真菌的土壤中,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因此,在林业上,常用人工方法进行真菌接种,提高抗旱能力,以利于造林成功。 现已发现在根上能形成菌根的高等植物有两千多种,其中很多是造林树种,如银杏、桧、侧柏、毛白杨和椴树等

马尾松(山松)的栽培和养护(综合)

马尾松(山松)的栽培和养护(综合) 松树的栽培和养护 韩学年 山松日常养护━小浅见 以两广地区主要为例: 一、楼顶和强阳地方的盆栽山松一般气温较高。盆土内部受强阳照较热。需早午晚叶面喷水数次降温保湿。[强阳光时一样可以叶面喷水]这样非常有利山松爆芽和生长茂盛。 二、盆面植小草有利遮阳,但深根性草根会多吸水和肥。应植浅根类小草。苔藓最好但需常翻松,这样利吸水。 三、剪下松枝、松叶不要放在盆面。松虽是植物却是有生命和灵性的。 四、盆土应每星期都松一松以利透气透水。对松生长很有利。 五、在每年的二月至十月都可剪枝逼芽。但九月过后剪枝逼芽生长较慢。最好是在九月前工作。剪枝后更应每天多次叶面喷水。松树的特性和养护 松树是阳性植物,性喜光照,光照不足会使针叶变得细长而软,平时应将盆景置于通风透光处。松既喜水又耐旱,既喜肥又耐瘠薄。但大肥大水则会疯长失形。光照不足会易生白霉病,是一种细菌性害,不及时治疗,枝叶会逐渐变黄枯死。可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溶液喷洒二至三次可治愈。

松树盆景翻盆换土不宜过勤,否则会刺激新生针叶变长。 养桩长桩另论。翻盆只需将四周和最底部的根剪除部分。减5分1左右的盆土略回填些新土盆植就行了。熟手可用次高压水冲土小心别伤根全换盆土。但切记十万小心操作。[注意在雨季操作宜] 造形制作。 由于松类树种的再生萌发力较弱,不能用杂树方法造作。更不能用力过猛、强拉硬扭。不能一次到位的要分段分时操作。逼芽一年最多可四次剪枝逼芽。从二月至九月约每两月会爆一轮芽。相对壮树而论。弱枝需养壮。可重点把弱枝向阳置盆[正南方向]且多叶面和侧根喷施肥。树的特性有哪面根养哪面枝。最保险方法是破坏枝的顶端优势来逼芽。就是用针多次刺枝顶生长点达到破坏生长点效果来逼芽。山松盆景的制作与养护 山松又名马尾松,常见树种,能制作盆景的素材比较稀少,而且生长慢,制作养护难度大,但树型美丽,能够表现多种意境,因而比较珍贵。 制作要点: 1 采桩:在立春前后树脂萌动之前进行,带土团并保护好须根,土团不能松散(这是成活的关键) . 封根头和伤口,去五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枝叶量,保持根与枝叶的平衡。山松的

马尾松移植方法

马尾松移植方法 马尾松为常绿乔木,其生长速度中等偏快,耐贫瘠、喜酸性黏质土壤,是绿化的重要树种。由于大树移植较难,故进入城市园林不多。如果掌握了马尾松移植的技术要点,让它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发挥作用,还是有可能的。现将移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时间和地点选择 为保证树木移植成活,移植工作一般在阴天和多云天气时进行。马尾松为强阳性树种,怕盐碱,适合生长的土壤pH值为4.5~6.5之间,故选择酸性黏质的空旷地较好,也可按园林整体布局选择位置。 二、挖坑填土 孤植马尾松可按园林景观整体效果布局栽植穴位置。若丛植、群植则要考虑群体后期的通风和透光条件,一般以株行距4m×4m或5m×4m的规格定穴,坡地按等高线拉距定穴。马尾松虽然耐贫瘠,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迅速且通直,所以在坑穴尽量挖深的同时,施以土杂肥;坑穴按1m×1m×1m的要求,挖成正方体形状,不能挖成锅底状,并注意将挖掘出的生土和熟土分开堆放。坑穴挖好后将准备好的土杂肥料填入坑中,填至坑深的1/2处,每填25cm,夯实一次。

三、大树的栽植 取苗是移栽成活的关键,树体内水分平衡是移栽成活的前提,为保证根系吸水正常,取苗时必须带土球,同时必须带土球,同时为保证生长整齐还要进行选苗。马尾松实生苗头3年生长缓慢,3~5年后生长迅速,每年可长50~200cm。故在林区购苗时应该选5~10年树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大小一致和树干挺直的植株作定植的植苗。同时还要注意苗体不宜过大,否则不便取苗和运输。 取苗时以树干为圆心,以20~25cm长度为半径画圆,为减轻运输负担将表土铲去,铲土以见根为度。沿半径外沿垂直挖掘宽约50~60cm、深约40~50cm 的沟,然后用铁铲将土球肩部修圆,四周表土修平至土球一半高时逐渐向内,使底径为直径的1/3,成卵状球形。为防散坨,土球修好后两人合作土球。用事先浸湿的草绳先缠腰部,螺旋状从下而上缠至宽度为20cm时系牢。 然后,在土球底部向下挖一圈沟并铲去土,只保留1/4~1/5的心土,遇粗根先掏空土后斩断。再将另一根草绳一端系于树干,经土球底部穿过另一头向上绕过树干折回,顺着同一方向,按一定间隔离缠绕至满球。在树体将要推倒的方向沿土球外沿挖一道

菌根真菌

菌根真菌 菌根真菌是自然界中一种能与植物形成共生体的特殊真菌,菌根现象发现于19世纪中期,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菌根的研究不断深人。研究发现自然界中97%的植物都具有菌根。有菌根的植物是正常的,而没有菌根的植物则是异常的。[1,2]有些树木的根上如果没有足够的菌根,往往难以成活。许多兰科植物没有菌根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甚至其种子没有菌根真菌的感染就不能正常发芽生长。 菌根真菌生活在活的植物根部,从中获取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的一些物质,但同时又向植物的根系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酶类和水分,是一种相互有利的共生关系。[3]不同的菌根真菌对于不同的植物而言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一些真菌对某种植物来说是共生的,有利的,而对另一种植物则有可能是是严重致病性的,如假蜜环菌属和丝核菌属的真菌对兰科植物是共生菌根真菌,而对许多木本植物又是严重的致病菌。 1989 年, Harley 根据参与共生的真菌和植物种类及它们形成共生体系的特点, 将菌根分为7 种类型, 即丛枝菌根、外生菌根、内外菌根、浆果鹃类菌根、水晶兰类菌根、欧石楠类菌根和兰科菌根。 早在1900 年, 人们就知道分布最广、与农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内生菌根真菌, 内生菌根真菌在根的表面不形成菌套,菌丝多数侵人到根的皮层组织内部,但在细胞间隙不形成哈蒂氏网,

(哈蒂氏网和君套是外生菌根形成的标志)菌丝穿入皮层细胞内部形成各种吸器。根据内生菌根真菌的菌丝体在细胞内形成吸器结构的不同,内生菌根又可分①泡囊丛枝菌根(V A菌根)。菌根的菌丝胞间无隔膜,胞内菌丝呈泡囊状或丛枝状。故也称其为丛枝菌根(AM)形成这种菌根的真菌属于接合菌亚门内囊霉目,V A菌根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V A菌根植物的生长取决于真菌对共生植物提供的营养物质。此类菌根真菌可以利用土壤中的磷及其他元素,同时V A菌根对豆科植物的根瘤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亦能促进非豆科植物固氮菌的生长发育,并具有防病菌及线虫侵染的作用。V A菌根可以应用于草原、砂荒废地的造林,尤其是接种V A菌根的豆科或非豆科固氮树种造林效果更佳。[3] ②杜鹃类菌根。菌根的菌丝有隔膜,胞内菌丝呈圈状。形成这种菌根的真菌有盘菌属、菌根丝菌属和珊瑚菌属。此类菌根主要发生在杜鹃花科几个属植物的营养根上。有此类菌根的植物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利用碳、磷、氮等元素,并可吸收利用重金属元素,使得这类植物具有抗重金属的特性,这对工矿污染地区的造林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③兰科菌根。菌根的菌丝有隔膜,胞内菌丝呈结状或圈状。这类菌根的真菌多数是半知菌中的丝核菌属和担子菌中的约10属近百种。所有此类菌根菌丝都是来自附近活树根上、伐木桩上、腐木或枯枝落叶腐殖层。它们在同兰科植物形成菌根的同时,又在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制订 说明书 项目名称:贵州马尾松速生丰产 编号:2006-02 委托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承担单位:贵州大学 报告编写人:丁贵杰 起止时间:2006~2009年

4.3.1 计算年龄 建筑材速生丰产林的生长量以20年为计算标准,纸浆材以15年为计算标准,二者均不包括苗龄。 本标准把20年作为建筑材林达到生长量标准的计算年龄,即速生丰产林20年时必须达到的生长指标。把15 年时的生长量作为纸浆材速生丰产林的考核计算年龄。把20年和15 年分别作为不同培育目标的计算年龄,不是丰产林的成熟年龄或轮伐期,而是既要考虑培育目标特点,尽量缩短考察丰产林的年限,又要考虑丰产林的稳定性。根据马尾松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纤维特性,15时纤维特性已很优良,且已接近最佳利用期;对于建筑材林而言,20年时林分生长已趋于稳定,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在编制立地指数表时,也把马尾松的标准年龄定为20年。其次,一些中小径材20年时也已达到相应规格,因此,把15年和20年分别作为纸浆材和建筑材林的标准计算年龄是比较合理的。4.3.2 制定生长指标的依据 确定合理的生长指标是制订“标准”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标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多数国家认为:蓄积年平均生长量每公顷达到10.5 m3~12m3( 0.7 m3/亩~0.8 m3/亩)以上,即可认为达到了速生丰产。我国林业界及有关技术政策论证会上也认为:每公顷蓄积年平均生长量达10.5 m3(0.7 m3/亩)以上,即可认为是速生丰产林了。也有人认为:在16以下指数级,达9 m3/公顷(0.6 m3/亩)即可。1982年部颁《造林技术规定(试行)》中也提出,应达到9~15 m3/公顷(0.6~1.0 m3/亩)或更高些。但这些都是较笼统的概念,既无标准年龄、工艺要求,更没有科学合理地考虑立地因素,也无面积标准。本标准制订时,除考虑生长量标准外,还考虑了培育目标特点、经济效益、达标年龄、工艺要求和面积要求等。特别是更加科学合理的详细划分了立地条件,是分立地指数确定的生长指标,这样更加科学合理,便于科学考核,同时也给生产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考虑生长指标时,应着眼于较大面积,有一定生产规模,速生丰产林不能是小面积的高额丰产。马尾松在局部面积上,生长量达到15~18 m3/hm2·a(1.0~1.2 m3/亩·a)是常有的,甚至还可以达到21 m3/ hm2·a(1.4 m3/亩·a)。但从林地资源、良种化水平、经营强度、技术要求各方面来看,大面积都达到这种指标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生长指标在不失其先进性的前提下,指标不宜定得过高。 此次制订,已按立地指数给出了生长指标,使得检查考核更加详细具体,避免了以前类似标准高立地指数和中等立地指数采用同一检查考核标准(如:20指数和16指数的考核指标是一样的),本标准对生产和经营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便于生产和经营单位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