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

赣榆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测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

4.有关我国人口现状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B.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C.我国每年人口增长较多,所以计划生育工作任重道远 D.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合理5.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D.经济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6~8题:6.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B.苔原

C.硬叶林D.针叶林

7.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

8.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9~10题。

9.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10.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读右图,回答11~13题。

11.新疆境内油气资源的前景最为

可观的地区是( )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哈密盆地

12.该工程连接的我国重要工业基

地是(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13.、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境意义在于( )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 D.增加就业岗位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14~16题。

14.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A.①地势高低②人均土地面积③年平均气压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②地势高低③水能资源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②人均粮食产量③热量资源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②年降水量③年平均气温④人均粮食产量

15.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地形和气候B.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③—降水量和地形D.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6.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D.④—西北最多、华北最少

2012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剧烈降温,东北哈尔滨降下鹅毛大雪,下图为此时我国各地季节分布状况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D.各地经度差异

18.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B.南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不选、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9、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下列言论中蕴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D.天人合一

20、下列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相关内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公平性原则—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B.持续性原则—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C.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D.阶段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

右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21—22题

2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

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川、陕

B.甘、内蒙古

C.渝、滇

D.吉、青

2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

积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口稀少

B.沙丘广布

C.气候干旱

D.地表径流少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24.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A.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

10年间减少了40毫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5~26题。

25.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B.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26.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 ①日照时数 ②相对湿度 ③风速 ④气温 ⑤空气污染程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⑤

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综合题。(共5大题,总分60分)

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 A

, B

(2)A 区与C 区的界线大致以 mm 年等降水量线作为分界线。

(3)图中D 山脉的名称是

E 山脉的名称是

(4)填写下表,比较A 、C 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6分)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在农业文明时代,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在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发生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力逐渐下降,_________等因素影响力逐渐上升。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_________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共同因素。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发展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工业文明时代。该阶段,人类受 ____________论影响,忽视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4)环境文明时代的社会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其具体表现为_____ __原则、____ __原则、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3.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图示概括自然环境容量的含义。

(2)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②阶段经济发展的特

征,并列举一例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3)③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有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别列举一例②阶段与④阶段的主导产业,并比较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何不同?

(5)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与图中哪个阶段相符?为改变这种状况应采取哪些措施?

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若要对甲、乙两个区域进行比较,可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试写出比较内容。

(2) 甲图中A城市初期阶段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乙工业区与甲工业区相比,明显欠缺的优势条件是。

(3)试分析到了区域的转型阶段,两工业区都会面临的共性问题有哪些?

(4)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了使区域经济得到复苏,图示两工业区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 5.读图,并完成有关问题。(10分)

(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限制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严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2)在上述各环节中,摆脱恶性循环,导致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答题纸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否则不得分!

二、综合题。

1、(共11分)(1)

( 2)(3)

(4)填写表格:(6分)

2、(8分,每空1分)

(1)

(2)(3)

(4)

3.(共15分)

(1)

。(2)

(3)

(4)

(5)

。4.(共16分)

(1)。(2) 有利条件:

。乙工业区与甲工业区相比,明显欠缺的优势条件是。

(3)

(4)

5.(共10分)

(1)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