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慢性骨髓炎什么症状

慢性骨髓炎什么症状

慢性骨髓炎什么症状

北京军联骨科医院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9814852.html,/

慢性骨髓炎什么症状

骨髓炎是当代中外医学界甚感棘手的顽症,它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关资料称此病为“人类的第二癌症”。中医称为“附骨疽”,西医称为“骨髓炎”,俗称“蛀骨病”。

骨髓炎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单纯的骨髓发炎。有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粉碎性骨髓炎,多孔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膜炎、骨坏死等。常见的骨髓炎如下几类:1、化脓性骨髓炎的形成:是由于外伤,经络受损于骨骼日久而成,里面的骨质坏死后,通过肌肉穿出孔子,脓水不断流出;2、急性骨髓炎其形成外感毒邪、乘虚入里,气血失调而形成;3、慢性骨髓炎起形成是病后余邪,留于筋骨形成;4、结核性骨髓炎其形成气血滞瘀,阻滞筋骨形成等等。

患此病后,轻者发热,局部红肿,疼痛难忍,重者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和窦道,经久不愈,导致终身致残或危及身命。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组织经常有脓水派出,往往反复发作或多年不愈。化脓性骨髓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见于儿童,好发于胫骨和腓骨。起病急聚,突然恶寒、高热、全身不适、头痛、烦躁不安。患肢持续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制,进而形成深部脓肿。脓肿自行穿破或排脓后,切口经久不愈形成“瘘管”。时间持续后逐渐变成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急性骨髓炎转变而来。由于病变部位存在死骨和死腔,创口内经常流脓,有时小死骨片从瘘道口排出。在静止期无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时,局部发生红肿、疼痛、创口内脓液增多。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久不愈的瘘孔,由于脓汁的刺激,瘘孔周围的组织会发生变质。症状主要有:1、瘘口分泌物增多,恶臭;2、创面糜烂,增大,无收口的现象;3、肉牙呈火山状,容易出血,出血后不易制止;4、肉芽附着白色的分泌物,红白间隔成菜花形状。5、骨质的X线变化,为迅速的骨质疏松;6、疼痛时难以忍受的症状。对慢性骨髓炎的长期瘘道不愈,应该及时做出恰当治疗。

“生物超氧多维愈骨术”是国务院特殊津贴骨科专家,我国骨髓炎泰斗王淑玉教授,根据近50年一线治疗,上万例临床病例经验,联合我国多位药理学、病理学顶级专家以及多位权威外科专家,针对传统骨髓炎治疗反复发作和过度截肢的状况,创新研发出的针对个体病例运用最低程度损伤、一次性治愈各种程度骨髓炎,重建患病部位功能的全新治疗技术。

===>>>健康提示:北京军联骨科医院-国务院特殊津贴骨科专家提醒广大网友:“希望广大患者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一旦发现自身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为了身体健康着想。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建议您及时治疗,减少骨髓炎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发生。

北京军联骨科医院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9814852.html,/

急、慢性骨髓炎的护理

急、慢性骨髓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监测体温变化,每日测体温 6 次。 3、瘘管口周围皮肤颜色,引流的颜色、性质。 4、牵引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5、生命体征、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 2、术后护理: (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卧硬板床休息,患肢石膏固定的患者,用软枕抬高患肢 20 ㎝,保持患肢功能位,以防畸形或病理性骨折;执行石膏固定患者 护理常规及评价标准。 (3)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每日测体温 6 次。若体温高于39℃时,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并在 30 分钟内监测体温变化, 做好护理记录。

(4)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抽血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采血宜在高热、寒战时进行。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观察疗效,慎防不良反应,警惕双重感染发生。 (5)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水量达 2500-3000 毫升为宜,以补充高热的消耗。 (6)确保切口灌注引流的通畅,术后 24 小时内滴入速度要快,冲洗量每 日可达 15 升;3 天后滴注速度减慢,每日灌注量为 5 升,7 日后每日灌注量为 3 升。 (7)观察冲洗引流的量、颜色。及时更换冲洗液,防止流空;及时倾倒引流液,防止引流液逆流。 (8)卧床休息,患肢皮肤牵引制动,避免早期下床负重,预防病理性骨折。 (9)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10)健康教育:加强营养,观察体温变化。指导患者做踝关节运动,包括踝泵运作和踝旋转动作,做收缩臀肌、下肢外展和直腿抬高运动,每日 3-5 次,每次 10-15 分钟。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饮食宜采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

浅谈慢性骨髓炎及护理

浅谈慢性骨髓炎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12T17:03:16.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8期供稿作者:程振平赵欣张莹赵丽波魏亚莉[导读] 患者因慢性骨髓炎长期不愈,使其对手术效果抱有顾虑,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担忧。 程振平赵欣张莹赵丽波魏亚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1500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320-01 慢性骨髓炎大多数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不彻底的而使病情反复发作,最终遗留下死骨、死腔及窦道的结果;如急性骨髓炎的致病菌毒力较低,或患者抵抗力较强,也可起病开始即为亚急性或慢性,并无明显急性期症状。 1 护理 1.1 术前护理 1.1.1 心理护理 患者因慢性骨髓炎长期不愈,使其对手术效果抱有顾虑,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担忧。护士要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向患者讲述手术的必要性和过程,以增强对疾病及手术的认识和信心。 1.1.2 特殊准备 (1)手术前应先取窦道溢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通常在手术前2周即开始应用抗生素,使手术部位有足够的抗生素浓度。 (2)手术前皮肤准备,做好切口周围的皮肤清洁、消毒,加强对伤口换药,控制创面炎症。如果要进行自体髂骨植骨、皮瓣移植,要求供区无疤痕、无皮肤病。 (3)加强饮食营养慢性骨髓炎为长期消耗性疾病,体质虚弱,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输入,输新鲜血、白蛋白、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1.2 术后护理 1.2.1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按硬膜外麻醉后护理,予去枕平卧6小时,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床边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的变化,每半小时监测一次,并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做好记录。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痛剂,缓解疼痛解除其痛苦。 1.2.2 体位护理患肢下垫一软枕,抬高患肢30°~45°略高于心脏水平,预防和减轻水肿。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患肢受压。皮瓣修复后需抬高患肢制动;桥式交叉皮瓣术后,双下肢严格制动6周,密切注意皮瓣蒂部,避免牵拉受压及扭曲。搬动时动作易轻、稳,减少刺激。 1.2.3 植皮区皮瓣的观察与护理观察皮瓣色泽、温度、肿胀、毛细血管充盈度的反应。皮瓣苍白、局部温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度时间延长。应考虑动脉供血不足;发绀、水泡、肿胀,考虑静脉回流障碍,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2.4 肢端血运的观察观察肢端末梢的颜色、温度、肿胀等情况了解游离骨块血管再通情况,发现皮肤肿胀、发凉、青紫等情况,提示发生血管危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妥善处理。 1.2.5 全身辅助观察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温水擦浴等。若体温仍不降,可根据医嘱给予消炎痛栓l/3~1/2肛塞,但用药后严密观察病情,以防患者大量出汗后而导致虚脱,同时做好皮肤护理。及时复查血常规、电解质,根据病情给予补液、补充热量;血色素、白蛋白低时,根据医嘱输血、血浆及白蛋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1.2.6 抗生素的应用根据血培养及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遵医嘱联合、足量合理使用抗生素,现配现用,按时给药,保证抗生素的效用。观察患者用药效果、体温变化及局部疼痛、红肿等情况。 1.2.7 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皮瓣坏死观察皮瓣下有无出血,皮瓣肿胀明显,伤口周围活动性出血,负压引流过多,轻者引起血肿,压迫皮瓣造成皮瓣血液循环危象。重者因失血过多而导致休克,故应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并作好手术探查准备。 (2)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当肢体石膏固定而不能进行活动时,应抬高患肢,加强练习肌肉等长收缩运动,次数由少到多,强度由弱到强,每次以患者感觉肌肉轻微酸痛为度,循序渐进,不可用力过猛,防止病理性骨折。按摩患肢,未固定的关节应进行主动活动,做引体向上、抬臀、深呼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健康教育 2.1 功能锻炼 2.1.1 术后1~2天,为了防止骨髓腔出血,以向心性肌肉按摩为主。 2.1.2 术后3~7天,可练习肌肉等长收缩,向心性肌肉按摩。 2.1.3 每日抬高患肢,继续加强肌肉舒缩训练,训练次数由少到多,强度有小到大,每次训练以感到轻度疲劳为宜,循序渐进,不可用力过猛,防止移植骨的骨折,直至功能完全恢复。 2.2 出院指导 2.2.1 向患者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勇于面对现实,保持心情舒畅。慢性骨髓炎较顽固,可反复急性发作,迁延不愈,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及家属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便坚持系统而完整的治疗,消除悲观、绝望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2 出院带药者,应患者交待服药方法,按时服药。观察药物反应,避免双重感染。应注意过敏及毒性反应,内服中药汤剂宜早晚空腹温服。 2.2.3 休息和活动嘱患者不能过早进行剧烈运动,避免意外损伤,防止病理性骨折。卧床时做引体向上、深呼吸等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继续功能锻炼,指导好各时期不同锻炼方法,遵守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 参考文献 [1]双双.骨科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2期.

慢性骨髓炎手术前的护理

慢性骨髓炎手术前的护理 骨髓炎手术前的护理的要点(1)做好心理护理:大多数病人对手术会产生焦虑、紧张、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对施行手术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进行细致的解释工作,以便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情绪和顾虑,使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配合治疗。 骨髓炎手术前的护理的要点(2)保证病人足够的睡眠:睡眠可增加食欲,改善营养情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此要为手术前病人创造安静环境,合适的温度、湿度,促进病人睡眠,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安眠、镇静药物,以保证良好睡眠。也可针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帮助入睡。 骨髓炎手术前的护理的要点(3)纠正营养不良:慢性骨髓炎病程很长,长期消耗,容易造成体质弱,贫血。手术前应加强营养,以增强病人抵抗力,鼓励病人多吃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如糖、鸡蛋、牛奶等,同时补充大量维生素C、B等,不能进食或进食少者,可采用鼻饲或静脉途径补充营养,同时多次输血,纠正贫血。若缺乏蛋白质,将影响组织修复,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缺乏维生素,则影响胶原纤维的形成,延迟切口愈合。 (4)完成护理体检和化验检查:除了解其局部情况外,还要关心其全身情况,了解病人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了解病人对常用消毒、麻醉、止痛、抗菌等药物有无过敏史,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手术前给病人做好各种化验,如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钾、钠、氯浓度等,及早了解不正常的情况,并给予必要的纠正,避免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局部用X线摄像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死骨大小、数目和分离情况,以确定手术时机、方法和入路。 (5)手术区皮肤准备:皮肤清洁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需在手术前3天开始准备皮肤,第1、2天先用肥皂水洗干净后,用75%酒精消毒,再用无菌巾包裹,第3天做备皮处理。 “生物超氧多维愈骨术”是国务院特殊津贴骨科专家,我国骨髓炎泰斗王淑玉教授,根据近50年一线治疗,上万例临床病例经验,联合我国多位药理学、病理学顶级专家以及多位权威外科专家,针对传统骨髓炎治疗反复发作和过度截肢的状况,创新研发出的针对个体病例运用最低程度损伤、一次性治愈各种程度骨髓炎,重建患病部位功能的全新治疗技术。 骨髓炎虽然难治,但是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可以治愈的,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以及实际的病情出发,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您。提醒广大骨髓炎患者,一旦患上骨髓炎,不要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只要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骨髓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及早就医,及早康复。就医请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以免耽误您的病情。 ===>>>健康提示:北京军联骨科医院-国务院特殊津贴骨科专家提醒广大网友:“希望广大患者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一旦发现自身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为了身体健康着想。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建议您及时治疗,减少骨髓炎并发症与后遗症

健康指导在慢性骨髓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健康指导在慢性骨髓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7-02-16T16:09:30.7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作者:高蕾牛志霞 [导读] 本文以健康指导在慢性骨髓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二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发生在骨髓的病变,通常康复护理的过程较长,需要为病患制定从饮食到锻炼的全面性康复计划,同时也需要病患和家属在心理上做好长期护理的准备。这些都需要在专业医疗护理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及其家属要严格遵循医嘱,才能达到尽快恢复的效果。本文以健康指导在慢性骨髓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加强对患者护理指导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加快康复的速度。【关键词】健康指导;慢性疾病;慢性骨髓炎;日常护理;心理干预 概况 骨髓炎是一种发生在骨髓部分的炎症病变,通常根据其病情发展原因和速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骨髓炎,另一种是慢性骨髓炎,本文中主要围绕慢性骨髓炎的康复护理进行探讨。慢性骨髓炎常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史、开放性骨折、软组织严重损伤病史或因感染失治、误治所致[1]。近年来在有关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中,中西医从不同的角度为慢性骨髓炎研究出多种治疗方法,有利用抗生素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也有切除病灶的手术疗法,同时还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病患及其家属拥有长期康复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心理准备。 慢性骨髓炎在康复过程中的常见性问题 慢性骨髓炎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非专业医疗护理出身的患者家属会犯一些常规性的错误,有时是专业知识上的,有时是在心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者疏忽,都有可能让慢性骨髓炎复发,让病患的康复时间推后。 2.1缺少系统性的康复指导 在我们通常的观念里,我们生病了,去医院治疗,病好了,就从医院返回家中。这种观念乍一看没有问题,但是仔细一想,却是存在不小的误区。医院是帮助我们治疗疾病,但是却不是我们康复的全部方法。对于疾病而言,更重要的是康复过程,这才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建筑身体基本的关键。对于慢性骨髓炎病患来说,这个康复过程尤为重要。但是现实情况中,确实有很多病患及其家属忽视了康复指导方案的作用,也许在出院的时候,医生就病人的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康复计划,但是病患返回家中之后,并没有重视康复工作,在一些主观或者客观因素下,康复方案被简化,最终搁置,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2.2漫长康复期对病患及家属造成心理压力 慢性骨髓炎康复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过程漫长,有句俗语叫做“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放在慢性骨髓炎的康复中是非常恰当,慢性骨髓炎非常容易复发,这种全身性的病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也是其他一些局部性病症无法比拟的。因为无论是哪种康复护理方案,其效果都是非常缓慢的,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有很多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后,因为没有耐心,并没有坚持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护理和训练,导致病情反复,同时对治疗和康复产生了自信心缺乏的情况。这种心理压力不仅仅会出现在病患的身上,同样也会出现在病患家属的身上。当病患出现这种心理的压力和烦躁情绪后,就更不易坚持进行康复方案,当病患家属出现这种心理问题后,会在无形中给病患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本身病患在患病后就要承受着身体病痛和心理恐惧的双重压力下,在术后护理中,其家属又带给病患压力,对病患的康复没有任何的帮助。 3.对慢性骨髓炎护理健康指导的有效建议 3.1设计全方位的康复指导方案 有关慢性骨髓炎患者的康复指导是多方面的,从治疗阶段可以分为手术前和手术后。 在手术前,需要帮助病患建立起对病情的基本认识,帮助家属建立起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慢性骨髓炎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体质一般较虚弱,因此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质、高能量、高维生素等易消化性食物[2]。 在手术后,这些康复护理工作可能更多的会是患者在家中进行,需要家属的配合和监督。在手术后到出院这段时间内,医院的专业护理人员会实时对病患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监察。在病患身体体征趋于稳定后,护理人员会帮助病患做一些简单的肌肉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出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在生活方面和饮食方面帮助病患设计一个长期的恢复计划,这个计划需要被严格的执行。 在生活方面,避免心情的过度起伏,保持一个常态的平常心态,每日尽量固定作息时间,保证良好的休息时长。户外的有氧运动应当避免晨时,应当等到太阳升起后,温度升高,绿色植物经过阳光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新鲜氧气后,再进入林中锻炼,每天最佳的锻炼时间,应当是下午,而非早上。 在饮食方面,戒烟、避免大量饮酒,可以适当的饮用红酒。避免过度的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每日的饮食应当多食用蔬菜和水果,适当的食用一些高纤维的粗粮。 3.2加强对病患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对患者恢复的进度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正确的掌握心理护理的方法对骨髓炎手术患者身体恢复有着相当十分的意义[3]。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一种说法,某个得了绝症的患者不是因病去世,而是被自己“吓死”的,还有某个得了绝症的人在开朗心情和药物控制的作用下,愉快的活了十多年。同样是患了目前医疗条件难以治愈的绝症,两者之间产生的结果性差别来源于病患的心理情况。同样的病理反应在相同治疗方案的作用下,不同的心理情况都会使得病情发展进度的不同。 慢性骨髓炎病患群体中,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在治疗康复的道路上显得十分的缓慢。而且很多病患及其家属在专业护理知识方面不足,因此,患常会由于一些错误的信息造成对自身病情的错误估计,认为以及的病情严重到不治之症的程度,这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容易产生抵抗的、消极的情绪,不易于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这不仅是能够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尽快治愈,同时也能够在传染病的集中护理区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充满希望的、充满积极情绪的治疗环境,这种积极的环境也能够同时感染到其他患者的情绪。病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多听一听舒缓的音乐,做一做户外的运动,参加一些娱乐性强的活动,将心态放平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对身体健康有着莫大的好处,这种好处有时会比药物治疗的效果还好。

慢性骨髓炎手术后期的护理方法

慢性骨髓炎手术后期的护理方法 骨髓炎手术后护理要点(1)生命体征观察:术后24小时内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30分钟测量1次,至病情稳定为止,术后3天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 骨髓炎手术后护理要点点(2)局部制动:病骨经手术处理后,需要预防病理性骨折或畸形发生,应用牵引、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肢休肿胀,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石膏固定后,患肢剧痛,且有发热、出汗、白细胞增多现象者,要及时做石膏开窗,检查伤口,做相应处理。 骨髓炎手术后护理要点(3)观察伤口及处理:术后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等情况,保持引流通畅,注意有无寒战、发热、脉快,局部红肿并有压痛等复发感染的征兆。及时报千医生,并采取处理措施。碟形手术后需定时更换敷料。 (4)加强基础护理:手术后由于病人活动受限,体质差,消瘦,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炎、化脓性腮腺炎,同时应用各种预防的方法,防止病人发生褥疮。 生物超氧多维愈骨术四步彻底解决骨髓炎传统治疗弊端

生命体征观察:术后24小时内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30分钟测量1次,至病情稳定为止,术后3天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 局部制动:病骨经手术处理后,需要预防病理性骨折或畸形发生,应用牵引、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肢休肿胀,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石膏固定后,患肢剧痛,且有发热、出汗、白细胞增多现象者,要及时做石膏开窗,检查伤口,做相应处理。 观察伤口及处理:术后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等情况,保持引流通畅,注意有无寒战、发热、脉快,局部红肿并有压痛等复发感染的征兆。及时报千医生,并采取处理措施。碟形手术后需定时更换敷料。 ===>>>健康提示:北京军联骨科医院-国务院特殊津贴骨科专家提醒广大网友:“希望广大患者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一旦发现自身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为了身体健康着想。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建议您及时治疗,减少骨髓炎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发生。(wq)

慢性骨髓炎的矫形护理措施研究

慢性骨髓炎的矫形护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25T11:21:26.8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于涛 [导读]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成功率,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解放军208医院矫形外科)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骨髓炎的矫形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慢性骨髓炎手术矫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92%(46/50)。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成功率,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护理措施 慢性骨髓炎,常由于急性骨髓炎未能彻底控制或治疗不当或发现不及时而导致的结果。少部分系低毒性感染,在发病开始时即表现为慢性骨髓炎[1]。由于其反复发作,病变肢体常可发生畸形、关节僵直、脱位、骨折等。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骨髓炎手术矫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慢性骨髓炎的矫形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慢性骨髓炎手术矫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3.5±2.3)岁。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 2.1.1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精神状态的变化,急性发作时体温可高达39.5℃以上,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2.1.2注意观察患肢肿胀及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了解有无并发症发生,如骨折、脱位等。 2.1.3观察伤口渗出情况。对于渗出较多者,及时换药。避免交叉感染。 2.1.4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注意观察肺、泌尿系及皮肤情况,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2心理护理 慢性骨髓炎病情复杂,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多出现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因而要加强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为患者讲述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体位 患肢适当抬高(30°~45°)、制动,可采用石膏、托板、皮肤牵引等,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2.4用药护理 适时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2.5饮食护理 鼓励病人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糖类,忌食腥发(虾、蟹、海藻)、辛辣(辣椒、胡椒、酒、韭菜等)食品。也可通过输血、静脉滴注白蛋白、氨基酸纠正贫血、低蛋白,增强患者体质。 2.6术前护理 术前做好健康教育,教育患者和同病室的病友们戒烟,避免术后引起皮瓣血管痉挛,导致手术失败。局部伤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手术部位备皮要彻底,行皮瓣移植的包括供皮区和受皮区,交腿皮瓣移植的患者术前练习双腿交叉所需度数的摆放[2]。 2.7术后护理 2.7.1四肢术后观察伤口渗血、指(趾)端感觉及活动情况,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注意是否因外固定不当所致血液循环障碍,脊柱手术病人要观察四肢运动、感觉和二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7.2术后持续冲洗者,正确记录冲洗液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保持出入液量的平衡。保持冲洗管及引流管均通畅。冲洗液要注明外用标记,避免与静脉注射液混淆。引流不畅时,要及时查找原因,报告医师,必要时拔管重新置入[3]。若发现引流液持续呈鲜红色,考虑有活动性出血,要及时给予处理。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引起伤口感染。拔管时先拔冲洗管,2天后再拔引流管,以保证冲洗液充分引流。 2.7.3肌瓣、骨瓣植入术后患肢放置稳妥适宜,避免肌瓣、骨瓣移位。 2.7.4皮瓣移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1)不同部位的手术术后体位安置有所不同,总的原则:不影响移植物的血液供应,不使移植物受压,防止移植物血管吻合处发生扭曲和产生张力,有利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种麻醉后的体位要求。(2)术后采取合适卧位,抬高患肢10~20cm。在变换体位时防止血管吻合处扭曲、受压和出现张力。尤其注意皮瓣蒂部不能扭转及受压。(3)术后24~72小时容易发生血管危象,应密切观察,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4)保温是预防血管痉挛的重要措施。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皮瓣处用烤灯、距离30~40cm持续照射,避免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及烫伤,时间7~10天。同时应用解痉药物及抗凝药物。(5)疼痛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因此术后应预防性地应用镇痛剂,但应注意防止成瘾。(6)皮瓣观察:色泽:术后皮瓣较健处稍红,若皮瓣出现苍白,局部温度下降,表明动脉供血不足;若皮瓣颜色青紫或出现瘀斑、水疱时,表明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处理。用多普勒血流监测更能反映血液循环情况。皮瓣肿胀情况:术后皮瓣一般有轻度水肿,这是手术创伤所致的正常组织反应,一般手术3天后逐渐改善,无需特殊处理。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用小指指腹压迫移植皮肤至苍白,压迫物移去后应在1~2秒内转红润,若超过5秒或反应不明显时,应警惕有循环障碍存在。皮温测定:术后4~6小时内每15~30分钟测皮温1次,术后3天每2小时测皮温1次,并与健侧对照,一般情况下皮温维持在27~31℃为正常,如皮温降低至27℃以下,常提示动脉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4]。(7)注意全身情况的观察:尤其是血压。保持收缩压在 90mmHg以上,如有下降,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忌用升压药。(8)持引流管通畅,以免渗血淤积引起血肿压迫皮瓣而导致坏死,渗出严重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9)现局部性出血,先查明原因,出血量多、移植物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者,立即进行手术探查,不可采取局部加压止血。(10)严格限制探视,每日空气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正确应用抗生素,防止交叉感染。 2.8功能锻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