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空气的成分教学案(新版)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空气的成分教学案(新版)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空气的成分教学案(新版)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空气的成分教学案(新版)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空气的成分教学案(新版)鲁教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并且知道空气是混合物。

2、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通过日常生活及小学学习,你知道空气中所含的气体有哪些?

通过动植物的呼吸活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成分?植物的光合做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成分?干燥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松软,可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成分?

阅读教材第74页的图示,了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什么?其次是什么?另外,还有什么气体?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任务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讨论交流: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

掉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探究活动】按照教材P75页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完成下列问题:

给装有细铜丝团的玻璃管加热时,为什么要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为什么停止加热并冷却后再读数?

任务三:拓展反思:

用加热铜丝的方法,不同小组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能否采用燃烧硫或碳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选择的药品应该符合什么条件?

任务四:分析归纳实验原理,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四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1、空气的组成:空气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稀有气体_____;____0.03%;其他气体和杂质:____。一般情况下,空气的成分是_____的。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

烧的测定方法。其实验过程是: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

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思考:

图1

(1)本实验结束后读数,哪个数据代表氧气的体积?

(2)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与课本中的是否相同?

(3)实验完毕,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___

占0.94%,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由此可知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

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

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为了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反应停止,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

杯中的水会________________,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________为止。

(3)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83页第1、2、4、5、6、7题

课题:4.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知道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2、了解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和读法。

3、知道常见的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2、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用途。

3、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教学难点: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阅读教材62页内容并思考:

1、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什么?哪种气体先分离出来?

任务二:关注空气质量

阅读教材78页实验探究,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如何取用操场、教室的空气样品?

2、如何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如何判断操场上和教室中CO2含量的高低?

任务三:阅读教材79页“活动天地”,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列入空气质量报告的首要的污染物有哪些?

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状况优劣的关系如何?

结合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想一想,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任务四:社会调查

调查我们学校周围的空气质量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防治措施。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四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例1: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形如小枕头“蛋黄派”发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

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

②;

③。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占0.94%,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由此可知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陕西)右图是xx年——xx

年陕西西安蓝天天数对比示意图。

(1)蓝天多了,污染少了,是因为空气中气体污染物如S02,N0。以及固体污染物如等逐渐减少的结果。SO2,NO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强了,你知道的

一种化石燃料是。

(2)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它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P85页第2、3、5、7、8、12题。

课题:4.2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化学式的含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并熟记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难点: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阅读课本第81页第二部分内容并思考

1、任何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只有---个,混合物能否用化学式表示?

2、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期中有哪些意义属于宏观意义?有哪些属于微观意义?

3、化学式前面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义?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_________。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如:2H2O中,前面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一)化合价

阅读课本8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化合价有___价和___价。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通常显__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__价,氢元素通常显__价,氧元素通常显___价。

2、试着编写能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忆化合价的歌谣或顺口溜。

3、元素化合价的规则是什么?为什么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二) 化合价与化学式

1、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式的书写分单质化学式书写和化合物化学式书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___表示。例如:硫_,磷___,铁___,氦气____;

②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用__表示。例如:氧气__,氢气_____。(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学习化合价后,我们应如何利用化合价来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呢?

阅读课本84页活动天地后思考并完成下列填空。书写步骤可概括为“两写两求一查”:①写

____②求____;③求_____;④写___;⑤查__。

(温馨提示)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还可以用“交叉法”。

(以氧化铝为例)——“写、标、叉、查”

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符号,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Al O

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标在正上方:+3 -2

Al O

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简:Al2O3。

用化合价规则检查化学式:(+)*2+(-2)*3=0代数和为0,说明化学式正确。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见课本84页“活动天地”。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二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1、(xx?日照)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2、(xx?南昌)帕拉米布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对其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15H28N4O4)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

D.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分子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91页第3、4、7、10题。

综合能力训练92页第2、5、7、8题。

课题:4.2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一定量某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及质量分数的求法。

二、学习重点:

重点: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一定量某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知识回顾

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2、回顾“H2O”这个化学式的意义.

任务二:看教材86页,知道并理解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注意格式)

(1)CO2 (2)Fe2O3 (3)NH4NO3

【想一想】求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括号怎么样处理?例如求尿素

【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

【想一想】下面是某同学在求二氧化碳(CO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的书写格式,你认为对不对?应怎样改正?

C :2O = 12 :16×2 = 3 :8

任务四: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四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例1:计算下列各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注意解题格式)

H2SO4 SO2 Fe2O3

例3:根据三氧化硫(SO3)的化学式计算:

(1)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2)160g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3)多少克三氧化硫中含有96g硫元素?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xx?昭通)今年3月底,我国在上海、安徽等地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H7N9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专家指出在感染初期使用药物“达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下列有关“达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菲”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B.“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C.“达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8% D.“达菲”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94页第3、4、7题

课题:4.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用实验推得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难点: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1、通过学习知道化学变化实质上原子的重新组合,制取氧气的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水通电分解可以制得____和____。但是,这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反应很慢。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分解也可以制得氧气。在这里咱们学习一种简便易行、降级无污染的制氧方法:双氧水常温分解制氧气。

提问:电解水时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___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特征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无色、无味的气体是______。

2、阅读教材87、88页实验,回答

(1)双氧水常温分解___(能不能)产生氧气,速度____(快慢)

(2)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时速度较快,则二氧化锰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3)催化剂指的是_______。-(4)该反应堆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制作步骤为: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药品(先固后液)(3)收集气体(4)验满(5)撤离。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

(1)排水法:适合于难溶于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2)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的气体。

(3)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的气体。

(4)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的气体。

任务二:思考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

2、用排水收集氧气,怎样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盛满水的集气瓶,如何用玻璃片盖住,才能保证瓶内无气泡?

4、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正放在桌面上?

5、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怎样验满?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二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演示教材88页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1、书写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99---100页第1、4、10题

课题:4.3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关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

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氧气有哪些物理物质?

阅读教材89页的内容并思考:

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让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水中鱼儿能生存但人们时常会往鱼缸里充氧气,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任务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活动一: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1)把燃着的木炭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的操作,由上向下慢慢插入,你知道这样操作的道理吗?

(2)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都是和氧气发生反应,结合课本中的图示,解释为什么现象有很大的不同?

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药品?能否利用今天所学到的木炭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各物质的化学式。

实验探究活动二:氧气与铁丝反应

(1)做该实验前要先将铁丝进行打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该实验中氧气瓶中都留有少量水,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做该实验时,需将烧红的铁丝由上到下慢慢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为什么?(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时候可以用铜和磷,但不能用木炭,想一想:能否用铁丝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

实验探究活动三:蜡烛与氧气的反应

(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二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演示教材90页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记录。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思考: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结合反应文字表达式,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是否生成新物质的角度

反应物组成、生成物组成的角度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的角度

分析总结得出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

五、谈收获体会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空气的成分教学案(无答案)(新

版)鲁教版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并且知道空气是混合物。

2、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通过日常生活及小学学习,你知道空气中所含的气体有哪些?

通过动植物的呼吸活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成分?植物的光合做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成分?干燥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松软,可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成分?

阅读教材第74页的图示,了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什么?其次是什么?另外,还有什么气体?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任务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讨论交流: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

掉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探究活动】按照教材P75页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完成下列问题:

给装有细铜丝团的玻璃管加热时,为什么要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为什么停止加热并冷却后再读数?

任务三:拓展反思:

用加热铜丝的方法,不同小组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能否采用燃烧硫或碳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选择的药品应该符合什么条件?

任务四:分析归纳实验原理,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四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1、空气的组成:空气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稀有气体_____;____0.03%;其他气体和杂质:____。一般情况下,空气的成分是_____的。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

烧的测定方法。其实验过程是: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

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图1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思考:

(1)本实验结束后读数,哪个数据代表氧气的体积?

(2)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与课本中的是否相同?

(3)实验完毕,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___

占0.94%,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由此可知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

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

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为了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反应停止,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

杯中的水会________________,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________为止。

(3)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83页第1、2、4、5、6、7题

课题:4.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知道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2、了解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和读法。

3、知道常见的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2、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用途。

3、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教学难点: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阅读教材62页内容并思考:

1、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什么?哪种气体先分离出来?

阅读教材78页实验探究,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如何取用操场、教室的空气样品?

2、如何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如何判断操场上和教室中CO2含量的高低?

任务三:阅读教材79页“活动天地”,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列入空气质量报告的首要的污染物有哪些?

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状况优劣的关系如何?

结合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想一想,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任务四:社会调查

调查我们学校周围的空气质量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防治措施。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四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例1: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形如小枕头“蛋黄派”发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

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

②;

③。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占0.94%,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由此可知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陕西)右图是xx年——xx

年陕西西安蓝天天数对比示意图。

(1)蓝天多了,污染少了,是因为空气中气体污染物如

S02,N0。以及固体污染物如等逐渐减少的结果。SO2,NO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强了,你知道的

一种化石燃料是。

(2)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它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P85页第2、3、5、7、8、12题。

课题:4.2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化学式的含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并熟记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难点: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阅读课本第81页第二部分内容并思考

1、任何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只有---个,混合物能否用化学式表示?

2、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期中有哪些意义属于宏观意义?有哪些属于微观意义?

3、化学式前面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义?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_________。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如:2H2O中,前面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一)化合价

阅读课本8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化合价有___价和___价。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通常显__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__价,氢元素通常显__价,氧元素通常显___价。

2、试着编写能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忆化合价的歌谣或顺口溜。

3、元素化合价的规则是什么?为什么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二) 化合价与化学式

1、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式的书写分单质化学式书写和化合物化学式书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___表示。例如:硫_,磷___,铁___,氦气____;

②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用__表示。例如:氧气__,氢气_____。(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学习化合价后,我们应如何利用化合价来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呢?

阅读课本84页活动天地后思考并完成下列填空。书写步骤可概括为“两写两求一查”:①写____②求____;③求_____;④写___;⑤查__。

(温馨提示)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还可以用“交叉法”。

(以氧化铝为例)——“写、标、叉、查”

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符号,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Al O

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标在正上方:+3 -2

Al O

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简:Al2O3。

用化合价规则检查化学式:(+)*2+(-2)*3=0代数和为0,说明化学式正确。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见课本84页“活动天地”。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二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1、(xx?日照)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2、(xx?南昌)帕拉米布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对其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15H28N4O4)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

D.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分子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91页第3、4、7、10题。

综合能力训练92页第2、5、7、8题。

课题:4.2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一定量某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及质量分数的求法。

二、学习重点:

重点: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一定量某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知识回顾

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2、回顾“H2O”这个化学式的意义.

任务二:看教材86页,知道并理解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注意格式)

(1)CO2 (2)Fe2O3 (3)NH4NO3

【想一想】求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括号怎么样处理?例如求尿素

【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

【想一想】下面是某同学在求二氧化碳(CO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的书写格式,你认为对不对?应怎样改正?

C :2O = 12 :16×2 = 3 :8

任务四: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四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例1:计算下列各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注意解题格式)

H2SO4 SO2 Fe2O3

例3:根据三氧化硫(SO3)的化学式计算:

(1)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2)160g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3)多少克三氧化硫中含有96g硫元素?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xx?昭通)今年3月底,我国在上海、安徽等地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H7N9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专家指出在感染初期使用药物“达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下列有关“达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菲”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B.“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C.“达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8% D.“达菲”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94页第3、4、7题

课题:4.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用实验推得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难点: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1、通过学习知道化学变化实质上原子的重新组合,制取氧气的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水通电分解可以制得____和____。但是,这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反应很慢。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分解也可以制得氧气。在这里咱们学习一种简便易行、降级无污染的制氧方法:双氧水常温分解制氧气。

提问:电解水时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___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特征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无色、无味的气体是______。

2、阅读教材87、88页实验,回答

(1)双氧水常温分解___(能不能)产生氧气,速度____(快慢)

(2)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时速度较快,则二氧化锰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3)催化剂指的是_______。-(4)该反应堆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制作步骤为: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药品(先固后液)(3)收集气体(4)验满(5)撤离。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

(1)排水法:适合于难溶于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2)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的气体。

(3)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的气体。

(4)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的气体。

任务二:思考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

2、用排水收集氧气,怎样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盛满水的集气瓶,如何用玻璃片盖住,才能保证瓶内无气泡?

4、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正放在桌面上?

5、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怎样验满?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二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演示教材88页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1、书写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

五、谈收获体会

(训练学案)

综合能力训练99---100页第1、4、10题

课题:4.3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关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

三、学习过程

任务一

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氧气有哪些物理物质?

阅读教材89页的内容并思考:

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让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水中鱼儿能生存但人们时常会往鱼缸里充氧气,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任务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活动一: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1)把燃着的木炭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的操作,由上向下慢慢插入,你知道这样操作的道理吗?

(2)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都是和氧气发生反应,结合课本中的图示,解释为什么现象有很大的不同?

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药品?能否利用今天所学到的木炭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各物质的化学式。

实验探究活动二:氧气与铁丝反应

(1)做该实验前要先将铁丝进行打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该实验中氧气瓶中都留有少量水,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做该实验时,需将烧红的铁丝由上到下慢慢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为什么?(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时候可以用铜和磷,但不能用木炭,想一想:能否用铁丝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

实验探究活动三:蜡烛与氧气的反应

(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课内探究学案)

一、展示:

1、预习案任务一至二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

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

演示教材90页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记录。

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四、达标测评:

思考: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结合反应文字表达式,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是否生成新物质的角度

反应物组成、生成物组成的角度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的角度

分析总结得出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

五、谈收获体会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熟记本单元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5 点燃、铁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34点燃3、硫在空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So2点燃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co2点燃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二氧化锰6、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加热二氧化锰7、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加热8、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课题1空气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如右图。 a、可燃物要求:要足量且产物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选择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 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约占1/5,22 可支持燃烧;N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液面上升2

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原因: 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So、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可吸入颗22粒物和臭氧o 等。3 二、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氧气o氮气N二氧化碳co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222 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氮气、22氦气、磷、五氧化二磷等是纯净物。25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就是混合物。 四、几种常见气体: ?氮气: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与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供

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空气的成分 a、所选物质要求:1、 2、 3、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1、空气是混合物; 2、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循环: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 产生氧气的途径: 典型练习题:

1.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B.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 C.空气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2. 下列情况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①燃烧烟煤;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飞机、汽车排放尾气;⑥ 人和动物的呼吸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双氧水 B.二氧化碳 C.液氧 D.二氧化锰 4、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 .木炭 B .硫磺 C .铁丝 D .红磷 19.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 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 簧夹,观察 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 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 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如上图测空气中氧气含量:(1)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下表,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记录该实验的现象 (3)装置中的小气球作用是 (4)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中剩余的主要气体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5、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氧气8L 。我们每人每节课(45分钟计)大约需要空气 L ,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 L 6、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原理是利用 的比 沸点低, 首先蒸发出来 2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 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①氯化钠___②硫化锌___③四氧化三铁______④KCl ____⑤SO 2___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写元素符号,以下同)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9、“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请你从氧循环的角度说明生活中纸张双面使用的意义 ①Mg 2+ ②SO 2 ③2CO ④CuO ⑤2PO 43- +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知识解读】 1 2所示,一个水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同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同,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物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 。所以,虽然他们组成相同 但是结构不同,而不是同一物质。 4、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重点) 【知识解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据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对比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中考中,常考的事例都是生活中和初种化学教材中大家熟悉的例子。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决定变化。性质表示一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变化表示这种变化正在或已经发生。例如,碗易打碎,描述的是性质,碗仍然完好无损;而碗打碎了,描述是变化,则碗已经成为了碎瓷片。同时要注意,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状态、密度、气味、味道等 组成与结构 性质与变化 用途与制法 决定 决定 变化 性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首先,判断描述的是变化还是性质,如果描述的是性质,再假设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则描述的是化学性质;如果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或不能发生变化,则描述的是物理性质。 三.绿色化学(热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的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环节 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知识解读】 1、实验现象是通过人体感觉器官直接观察感觉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实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而得到的。 2、在描述时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能混淆,常见的是现象中有结论,尤其是在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3、“白烟”是由固体小颗粒组成的,“白雾”是由小液滴组成的。在现象描述时不能将二者混淆。 三、探究蜡烛的燃烧: 1、观察蜡烛燃烧:①点燃蜡烛,蜡烛先熔化,再气化,最后燃烧;②蜡烛燃烧时,有黄色的火焰,冒出少量的黑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③蜡烛熄灭时,冒出有刺激性气味的白烟;④蜡烛熄灭后,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 2、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①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一会儿,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少量澄清石灰

九年级化学空气的成分科学家拉瓦锡资料

拉瓦锡实验 一七四三年,拉瓦锡出生在一个律师之家。二十岁的时候,拉瓦锡从大学法律系毕业。可是,他酷爱化学,二十五岁时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就在他成为院士的时候,他读到的一篇论文,说金刚石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起来,变成一股气体,消踪匿迹(金刚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会燃烧,变成二氧化碳)。这篇论文使拉瓦锡深感兴趣。 拉瓦锡重做实验。不过,他采用不同的方法:他在金刚石上面涂了一层厚厚的石墨稠膏,加热到发红。几小时以后,冷却,剥掉外面的稠膏,金刚石好端端的,没有烧掉! “燃烧,跟空气大有关系。”拉瓦锡猜测道。他认为,用石墨稠膏涂在金刚石上,使金刚石隔绝了空气,所以金刚石没有烧掉。也就是说,空气在燃烧现象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一七七二年十一月,法国科学院收到拉瓦锡密封的论文。 院士们拆开信封,获知拉瓦锡对于燃烧现象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磷,在空气中会燃烧,冒出白色的浓烟,这是早就知道的化学现象。拉瓦锡别出心裁地想办法把这些浓烟全部收集起来。他指出,浓烟是一种极细的白色粉末,它的总重量比原来的磷要重!也就是说,在磷燃饶的时候,可能与空气化合了。 两年之后──一七七四年十月,普利斯特里来到巴黎,拜访了拉瓦锡。拉瓦锡盛宴招待普利斯特里。在宴会上,普利斯特里把自己两个月前的重要发现,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非常仔细地听着,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也就在这个时候,拉瓦锡还收到瑞典化学家舍勒九月三十日的来信,舍勒把自己发现氧气的情况告诉了拉瓦锡。不过,舍勒也是一个“燃素学说”的虔诚的拥护者,他把氧气称为“火空气”。正因为这样,他同样没有揭开燃烧的奥秘,坐失良机。 拉瓦锡受到普利斯特里和舍勒的启发,做了很精细的实验。由于这个实验一连进行了二十天,所以被人们称为“二十天实验”。拉瓦锡夫人是拉瓦锡在化学研究工作中的好助手。她不仅帮助拉瓦锡做实验,而且精确地描绘了实验时的情景,使后人能够一目了然。拉瓦锡所有化学著作的插图,几乎都是拉瓦锡夫人亲手绘制的。 从下面这张拉瓦锡夫人绘制的插图,可以看出“二十天实验”是怎么回事。 那个瓶颈弯曲的瓶子,叫做“曲颈甑”。瓶中装有水银。瓶颈通过水银槽,与一个钟形的玻璃罩相通。玻璃罩内是空气。 拉瓦锡用炉子昼夜不停地加热曲颈甑中的水银。在水银那发亮的表面,很快出现了红色的渣滓。拉瓦锡明白,那是水银与空气中的“失燃素空气”化合所生成的“三仙丹”。 红色的渣滓越来越多。 他们发现,到了第十二天,红色渣滓不再增多了。 他们继续加热,一直到第二十昼夜,红色渣滓仍不增多,才结束了实验。于是这个“马拉松”式漫长的实验,成为化学史上著名的实验。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二、教材内容选择 1、教材内容:鲁教版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2、地位与作用:重要地位,重要作用。 三、主要知识点 1、现代大气的成分; 2、远古大气的成分;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空气成分的发现。 四、教学目标 1、追寻科学家研究空气成分的足迹,能设计实验并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认真细心的习惯,精益求精的精神,开拓创新的视野。 五、仪器用品 1、仪器:硬质玻璃管(相同规格两支),橡胶塞(相同规格4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气球、注射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胶皮管,弹簧夹,烧杯。 2、药品:铜粉、红磷、水。 六、教学过程 ⒈开心辞典:引入。(一个谜语,两个小实验); ⒉百家讲坛:①现代大气的成分, 问1:课本第74页图示表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其总和小于100%,怎么回事?

心语: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老师的严谨认真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问2:若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那么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心语: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白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不一样,提升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②远古大气的成分, ⒊科学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1:用铜和氧气反应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红磷和氧气反应也能。用木炭和氧气反应能吗?为什么? 问2:若测定的结果是大于21%或小于21%,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心语:科学探究能力是老师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⒋百家讲坛:空气成分的发现;(1)、拉瓦锡(2)、瑞利 心语:空气成分的发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人做了许多的努力,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拉瓦锡和瑞利的故事特别感人,尤其是瑞利发现氩气的过程。对这些故事的了解与运用能体现教师较好的化学学科素养,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与激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⒌答记者问:疑难解析; ⒍在线测试:(附测试题)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课堂练习: 1、(1)原始大气组成与现在大气组成不同,原始大气是以、、、

独家(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

(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题汇总(word打印版) 1.1化学真奇妙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铁丝弯曲 B. 西瓜榨汁 C. 食品腐烂 D. 灯丝熔断 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3.下列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铁铸成锅 B. 葡萄酿成酒 C. 木柴燃烧 D. 面包发霉 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花香四溢 C. 投鞭断流 D. 钻木取火 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 其中发生变化的是()

A. 黄山云海 B. 徽州石雕 C. 广德太极洞溶洞 D. 阜阳剪纸 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 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 很快会干 A. ①②③ B. ②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7.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的燃烧 B. 食物腐败 C. 植物光合作用 D. 酒精挥发 8.下列过程中,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 B. 节日焰火

C. 风力发电 D. 葡萄酿酒 9.下列过程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煤气燃烧 C. 石蜡熔化 D. 大米酿酒 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 10.水通直流电, 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 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 加热, 白糖熔化变成液体, 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 白糖变黑, 生成了碳, 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 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 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 能源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 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 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 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 (2)能源问题:________ . (3)粮食问题:________ . (4)环境问题:________ .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 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 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 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 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 此时, 蔗糖分子本身

鲁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竹子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化肥、农药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点燃镁条 (1)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3、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语言中,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它不同于实验结论。如:实验现象是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 能量的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能量的储存:光合作用 (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发光、发热等。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在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等。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空气的成分复习

4.1 空气的成分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能否用木炭代替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气体用途 氧气供给______;支持______;还能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等 氮气用于制______和______;作食品______;液态氮用作______ 稀有气体作生产和科学实验的______;制多用途______ 1.空气中的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答案:一、1.氮气(21%) (0.934%) (0.033%) (0.002%) 2.红黑1/5 氧气减少1/5 智慧园 提示:不可以。因木炭与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的体积无明显变化。 二、呼吸燃烧钢铁冶炼金属焊接硝酸氮肥保护气制冷剂保护气电光源

三、1.有害气体粉尘 2.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原理:铜+氧气加热,氧化铜 通过加热铜丝耗尽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由于反应生成的氧化铜是固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3.铜丝的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如红磷或白磷等),但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等,因为它们与氧气反应能生成气体。 4.实验中,造成误差的因素主要有:装置漏气;铜丝的量不足;加热时间过短;实验完毕后未等装置冷却就读数等。 【例题】小明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使用铜丝的量多或量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加热足量的铜丝可使注射器内减少的体积占原气体体积的4/5 C.铜丝加热后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注射器内压强下降,体积减小 D.实验一停止加热,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剩余气体的体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成功的关键要素: 解析:铜丝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该实验中若铜丝足量,则最终注射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约占原体积的五分之一;未冷却到室温就观察,会使注射器内气体体积膨胀,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答案:C 1.(2011·北京中考)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二氧化碳B.氮气 C.水蒸气D.氧气

鲁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A.B. C.D.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3.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 C. D. 4.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7.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0% B.45% C.30% D.22.5%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氮和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为您提供的空气的成分知识点,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知识点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氮和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 1、实验原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的物质(如:红磷或白磷)与容器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如果将其打开与外界相连且一端伸入盛水烧杯中导管上的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密闭容器内,进入的水的体积,填补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剧烈燃烧,黄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3、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①点燃红磷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红磷要过量(或足量) ③点燃红磷前要夹紧止水夹 ④当燃烧停止,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⑤不能用碳、硫、蜡烛来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后都有气体生成。使瓶内气体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化,瓶内外气压差很小,水不能进入或进入的水很少,但如果在瓶内先放入能与生成气体反应的物质除去该气体,也能用碳、硫、蜡烛等代替红磷 ⑥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镁也能与氮气反应,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比实际偏大 4、做测定氧气的实验时选用的固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不与其它气体反应,只与氧气反应 ③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物是固体 5、对做完实验后水量的分析 (1)吸入瓶内的水不足1/5的原因分析 ①红磷量太少,消耗O2太少。 ②气密性差,漏气。 ③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2)吸入瓶内的水大于1/5的原因分析 ①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时赶跑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 ②点燃红磷前未夹紧止水夹,使瓶内的空气沿导管跑出 ③可能选用了能与氮气反应的物质,如:镁等。 6、实验结论: 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总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1、材料分为—————————————————————和—————————————————————————。 2、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指。 3、镁带燃烧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4、无色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色。 5、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6、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7、化学变化的特征:。 8、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 9、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的能量观):常表现为、、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1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1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等)构成的。 12、水是由——————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 13、化学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1、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1、“三不原则”不,不,不。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 识点提纲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初三化学考点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 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 1、化学的概念 2、化学研究的范畴 3、化学的作用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 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 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 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 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 5、分离物质的仪器 6、其他仪器 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 频)、液体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 里的固体加热(6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 6、仪器的洗涤 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 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 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 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水资源的现状 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见一单元考 点) 3、自来水生产过程 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 及产物的判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分)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 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 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1、材料分为 —————————————————————和 ————————————————————————— 。 2、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指。 3、镁带燃烧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4、无色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色。 5、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6、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7、化学变化的特征:。 8、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 9、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的能量观):常表现为、、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1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1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等)构成的。 12、水是由——————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 13、化学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1、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1、“三不原则”不,不,不。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ml,固体只需要盖满。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入————————————。 3、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取用块状药品用,取用是试管必须,切不能直立。 4、倾倒液体时,先拔下瓶塞,放在桌面上,拿起试剂瓶,标签,(目的)使瓶口紧挨试管口,将液体缓缓的倒入试管。 5、取少量的液体用,使用时应,目的是。使用后不能,目的;也不能,目的。 6、酒精灯的灯焰是由、、组成,外焰的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加热; 使用时注意事项:酒精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体积的;绝对禁止,;绝对禁止;用完酒糟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吹。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原因)。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药品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不要对着自已或有人的方向,要 与桌面保持度角。可以给固体加热的仪器有;可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 7、给试管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 。 8、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9、加热硫酸铜晶体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鉴别水的方法是。 10、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11、说出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精心整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4-1《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课题:4.1《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追寻着科学家研究空气成分的足迹,能设计实验并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从混合物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在认识空气成分的同时,主动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了解空气的发展史。 【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为第四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刚刚步入初三的学生仍处在不善于发问、不善于质疑阶段,对待知识更多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点拨、释疑、指导、小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科学的探究方法,逐步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难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实验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铜粉、硬质玻璃管(相同规格两支)、橡皮塞(带玻璃导管和不带玻璃导管各2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气球、注射器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氧气

氧气 氧气 达标检测: 1.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3.一个成年人每分钟大约要吸收8L氧气,大约需要吸入的空气是() A.50L B.40L C.30L D.20L 4.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

2018中考化学: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018中考化学: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一、选择题(共99小题) (2010?连云港模拟)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社会各界关注玉树强震,紧急驰援玉树灾区救援,但是青海省玉树县属于高海拔地区,很多沿海地区的人到青海省玉树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原地区氧气与平原地区氧气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C.平原地区氧气分子在不断运动,高原地区氧气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2014?汇川区模拟)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体积分数占78%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010?如东县校级二模)2004年1月4日美国“勇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使对火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火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5%,质量是地球的10.8%.因火星表面的大气压只有750Pa,“勇气”号在火星着陆时,所用的降落伞比在地球上大许多倍.目前已经探明火星大气中95%为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汽极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没有昼夜之分 B.人若在火星上跳高比在地球上跳得低 C.火星的大气密度一定比地球的大气密度大 D.火星上不可用直接点燃酒精的方法来升空热气球 (2004?吉林)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2011?娄底)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011秋?如皋市期中)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全)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加现象,尤其适合推断题的解题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2H2 + O2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 SO2 现象: 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14、无水硫酸铜鉴定水:CuSO4 + 5H2O = CuSO4·5H2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15、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 == 2HCl 16、溶洞的形成中碳酸钙的溶解: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17、制取四氯化硅:Si + Cl2 =SiCl4(液态) 二、分解反应: 1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9、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 2H2O+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高温锻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CO2↑(工业制取氧化钙、二氧化碳) 2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2、氯化镁电解制取金属镁:MgCl2通电Mg + Cl2↑ 2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制纯碱:2NaHCO3△Na2CO3 + H2O + CO2↑ 2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3MnO2 2KCl + 3O2 ↑ 2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 + H2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7、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 CuSO4 + 5H2O 28、溶洞的形成碳酸氢钙的分解: Ca(HCO3) 2==CaCO3 ↓+ H2O + CO2↑ 29、工业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 2Al2O3通电4Al + 3O2↑ 30、加热氧化汞:2HgO△2Hg + O2↑ 三、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31、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2、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34、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2 + H2↑ 35、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2 + H2↑ 3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30-35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37、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2 + H2↑ 38、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36-37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9、铁与硫酸铜反应:Fe + CuSO4==Cu + 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4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Cu == C u(N O3)2 + 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2、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Zn == Z n(N O3)2+ 2Ag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 43、铁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Fe == F e(N O3)2+ 2A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