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习目标】:

了解并理解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内容,我国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及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能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

【学习重难点】: 1、按劳分配为主体 2、按生产要素分配

【知识梳理】: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性质:是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在经济中,在对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4)客观必然性:有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和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的发展。

②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______消除_________的重要条件,体现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 ________的制度。

②意义: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____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_____。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3.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为什么(客观必然性):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②直接原因:生产决定分配,决定分配制度。现阶段,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客观要求: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知识网络】:

基本内容(要求)

按劳分配依据: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

实行原因

意义

多种分配主要的生产要素

方式并存实行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为什么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有()

A.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三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D.企业承包经营者的年薪

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生产要素分配对象分配内容

劳动私企、外企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资本私营企业主、金融投资者利润、股息、利息

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科学创作者、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明星

奖金、版权费、专利

费、出场费

管理高级管理人员高薪收入

我国的

分配制

是什么

A .按劳分配

B .按管理要素分配

C .按劳动成果分配 D. 按劳动要素分配

3、按劳分配适用的范围是()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公有制经济

4、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最终原因是()

A.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5、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它只是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②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形式③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④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6、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A.实现社会公平 B.体现平均分配 C.提高经济效率 D.防止两极分化★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开发利用。材料能够体现的分配方式有()

A.按需分配 B.福利性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8、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②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④是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④孙某在国有企业中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 ②④

10、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由于()

A.按劳分配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中占较大比重

B.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C.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D.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

★11、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有()

①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②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③科技工作者提供技术信息取得的收入④灾区人民获得的救援物资⑤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⑥债券、股票交易收入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

12、小吴的爸爸是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合还高出一倍。

(1)小吴家族人的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主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

【巩固练习】1-5:ADDBA 6-10:CDADC 11:C

12、(1)小吴的爸爸在公有制即国有经济范围内工作,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妈妈在非公有制中的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姑姑在公有制即集体经济范围内工作,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二叔开个体杂货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本、管理要素分配。

(2)①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我国个人收入形式的多样化。②我国现阶段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生产决定分配。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再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

【巩固练习】1-5:ADDBA 6-10:CDADC 11:C

12、(1)小吴的爸爸在公有制即国有经济范围内工作,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妈妈在非公有制中的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姑姑在公有制即集体经济范围内工作,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二叔开个体杂货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本、管理要素分配。

(2)①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我国个人收入形式的多样化。②我国现阶段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生产决定分配。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再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

【巩固练习】1-5:ADDBA 6-10:CDADC 11:C

12、(1)小吴的爸爸在公有制即国有经济范围内工作,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妈妈在非公有制中的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姑姑在公有制即集体经济范围内工作,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二叔开个体杂货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本、管理要素分配。

(2)①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我国个人收入形式的多样化。②我国现阶段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生产决定分配。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再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

【巩固练习】1-5:ADDBA 6-10:CDADC 11:C

12、(1)小吴的爸爸在公有制即国有经济范围内工作,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妈妈在非公有制中的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姑姑在公有制即集体经济范围内工作,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二叔开个体杂货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本、管理要素分配。

(2)①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我国个人收入形式的多样化。②我国现阶段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生产决定分配。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再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单项选择题

关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C) A、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B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D.按生产要素分配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决定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是(C )A.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B.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 D.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根本任务 4、、2000年8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说,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要求建成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而且要求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和方式,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同市场经济形成有机统一体。下列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 ①大学教师通过购买股票而获利②商品经营者靠走私而获利 ③房屋所有者通过房屋出租而获利④科技人员依靠科技人股而获利(B ) A③④B.①③④C.④D①④ 5、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这必然要求在分配领域要(B ) A、承认按劳分配B.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动力价格分配D、按劳分配 6、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做,作用在于(B)A.可以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B.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保待社会稳定 C.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整顿不合理收入 D、可以规范收入分配,调节过高收入 7、近年来,我国经济特区许多公有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收入分红。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D ) A.按劳分配所得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个人收入分配试题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某市居民家庭2015年收入构成比例表 上表表明(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已经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家庭收入水平会直接影响其消费水平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土地换股权”模式,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此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 ①农民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②有利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保障农民权益、反哺集体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王某承包工程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收入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4.张某夫妇因到城市开小餐馆,将自家在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本村的李某,并从中取得6万元收益。张某夫妇自己经营小餐馆一年下来也有8万元收入。这里的14万元包括( ) ①按劳分配②按劳动要素分配③按土地生产要素分配④按利润分配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②③ 5.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③④ 6.下图所示曲线描述了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根据这一曲线,下列选项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高中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教学设计 ( 主备人:范立芬 ) 学科长审查签名: 高中课程新课标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懂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我国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2、能力目标 能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按劳分配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主体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我国当前分配制度形成的原因 二、预习导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生产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就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4.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推动经济发展。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导入:《同富不同路》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下列做法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 ) ①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③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 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A.①②④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 解析:此题易误选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做法不是分配制度的体现,而是我们国家实现社会公平的体现。 答案:D 2.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 ) A.按劳分配有弊端 B.各种生产要素均创造商品价值 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 解析:关于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的说法只有C项是正确的,而现在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并不是因为按劳分配有弊端,故其他三项都排除。 答案:C 3.2010年9月7日至9日,财政部代发2010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地方政府债券,共计358亿元。据悉,其中安徽两期地方债共计89亿元,票面年利率均在2%以上。居民购买地方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下列对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 答案:C 4.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学设计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材分析 根据程标准的要求,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加上以前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能否理顺分配关系,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体系,理顺分配关系。所以,讲好本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能力目标 (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四、学情分析 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学生已有所了解,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预测模拟试题二

2016年丽江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预测模拟试题二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1分) 1.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3.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的是( )。 A.柏拉图 B.列宁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邓小平 4.“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D.外因论的观 5.在党的( )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形成了这一理论的主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6.在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应坚持( )。 A.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效益服从速度 B.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尽快增长速度 C.速度与效益并重,两者都应放在第一位 D.速度与效益完全一致,二者是一个问题 7.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的标志是(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9.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政策( )。 A.以承认地区之间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为前提 B.是反“平均主义”之道 C. 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D.是代表富裕阶层提出的 10.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耐,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是( )。 A.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加强调控、稳定物价 11.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 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3.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14.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当依法追究而不追究,不应当追究而追究,或者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应判处( )。 A.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B.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 C.徇私枉法罪 D.行政执法人员循私舞弊罪 15.有关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人在清算阶段仍具有清理所必须的权利能力 B.不同类型的法人,其民事权利能力的大小、范围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类型的法人,其民事权利能力也有差异 C.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课题名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含义,原因,以及意义并且能够知晓按劳分配的地位 (2).让学生掌握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且明了如何通过收入分配来促进社会公平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课堂的讲授以及演示,让学生学习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再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借助这种思维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尝试小组自主讨论,让学生掌握小组讨论的要领技巧,不仅在小组自主讨论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且将这种小组自主讨论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国家下分配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了解,进而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中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中,按劳分配为主体产生的原因,特别是直接原因 (2)多种分配方式中的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收入分配公平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以及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2.教学难点 (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中的按劳分配为主体产生的原因以及地位 (2)如何促进我国的收入分配公平即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三.学情分析 此批学生是刚从初级中学进入高级中学学习,其心智正在成长,并且在这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比较强,学习能力也逐渐增强,并且在初级中学的思想品德教材中也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章节,在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章节中关于我国的分配制度有简单的概述,进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学习时能够迅速掌握知识点,把握要领,但同时也要教师加强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学习,学习到知识的精髓。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法

13 分配制度:经典试题(高中政治专项训练)

备考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13 分配制度 一、单选题(共28题;共56分) 1.漫画《下雨了》(作者:孙德民)讽刺了() ①功过倒置的评价体系 ②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 ③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 ④赏罚不明的分配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 ①出租房屋所得的房租 ②债券持有人获得的利息收入 ③购买商业保险获得的赔付款 ④股票分红 ⑤外资企业里工人的工资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3.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方式已是大势所趋。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方式的依据在于() A. 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B. 我国居民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 C.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多样化 D. 劳动依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4.小张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在这期间他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小张的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A. 6万元、3万元 B. 5万元、4万元 C. 6万元、4万元 D. 5万元、3万元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的专利使用、技术参股属于() A. 按劳分配 B. 按资本分配 C. 按管理要素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6.为了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六大政策举措。这体现了() ①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 ④国家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小明在某外资企业当工程师,年薪10万元,转让一项专利技术获得5万元收入,投资股票获得1万元收入。材料中小明获得的收入依次为() A. 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8.按劳分配的核心是“劳”,下列对劳动者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创造财富的多少 ②劳动者付出劳动的优劣 ③劳动者具备的劳动技能 ④劳动者良好的劳动态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8亩地以每年每亩15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5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4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5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A. 3.35万元 B. 2.4万元 C. 1.55万元 D. 4.85万元 10.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则下列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有() ①小王在农村承包土地种植获得20000元 ②小陈炒股获得20000元利息 ③小王转租承包土地获得20000元地租 ④小陈在国企上班获得20000元工资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1.某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分配机制,高薪聘用科技人员,逐步实行员工持股参与分配的方法,允许他们以科技成果入股。此举有利于() A. 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B.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C. 通过再分配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D. 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 12.肇庆某县的何某把承包的8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何某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12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2200元,一年下来能挣四万多。”她的收入() ①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②属于按劳分配 ③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④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关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情境】有这么一家人,妈妈自己开了个火锅店,生意兴隆,月收入2万元;爸爸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技术顾问,月收入6千元;儿子在一家私营企业做管理者,同时还利用闲暇时间投资股票市场,月收入1.5万元。大女儿是个私立大学教师,除了自己的工资收入外还有两处房产的租金报酬,月收入1万元。小女儿在国企上班,月收入4000元。请问这家人的收入是按什么原则分配的呢?(小黑板)从同学们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我国的分配方式还不是很了解,不过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是在我国,除了按劳分配原则之外,我国还实行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那其他分配方式包括哪些呢?(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方式进行一一分析。首先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一、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板书) 1、含义:个体劳动者他们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分配范围:个体经济 3、分配对象: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4、个体收入的构成:其劳动成果的税后收入 5、个体劳动者的特点:个体劳动者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在刚刚提到的一家人中,那个角色的收入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呢?(学生回答)妈妈的角色--自己独立经营火锅店就属于个体劳动范畴。因为,妈妈拿出自己的钱购买能开火锅店的所有生产资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到了月末,扣除成本和税收之外的所有收入归个人所有。 刚才我们说了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外,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板书) 1、含义 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 2、具体形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六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教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和所有制基础;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及其必然性、意义、作用;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及其确立的意义。(二)能力目标 能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内容及其客观必然性 难点:区分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 【教法与学法】 教法:实例引入法、自学阅读与讲授结合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快乐学习法、体验学习法、思维学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还记得前面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经济生活中比如货币、价格、消费等一些知识点概念和基本规律,相信同学们对经济生活已经有了初步理解。那么,今天我们把整个经济生活比作整个社会财富,就像一块蛋糕,而要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块蛋糕的既得利益者。当然把蛋糕做大必然重要。可是,同学们想一想,

光是把蛋糕做大就行了么,是否要通过一个适当分配蛋糕的方式来体现我们劳动价值的不同?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始终坚持这一方式呢。好,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浏览课本上58页到60页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并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思考58页的案例,这个村子的收入分配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可以联系我们之前所学到的经济知识大胆地想出属于自己的答案并把它在书上问题的旁边罗列出来,想好或写好的同学可以事先举手回答问题。(写板书,大标题) (二)讲授新课 老师:那么,有哪位同学先来发言?(学生回答同时写副板书) 学生A:材料看重劳动的特点。 学生B:该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学生C:该村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精神。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在同学们回答中所体现的种种特征,其实正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体现的优越性,现在我们具体学习劳动,劳动是光荣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那么,关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内涵,同学们可以看课本58页下方第二段内容是如何阐述的。(写板书“按劳分配”)首先我们先看第一句话,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不难理解吧,我们在第二单元才学习过,就是什么啊?(学生回答)恩,对。这是按劳分配的范围。那么什么又是个人消费品呢,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引导学生发言,最后加以补充)作为按劳分配的内容,它是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对个人付出的劳动给予的价值补偿,

第八章毛概选择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党的领导人是(D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C)。 A.刘少奇 B.陈云 C.邓小平 D.江泽民 3.邓小平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在( B)。 A.1978年 B.1979年 C.1980年 D.1984年 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于( A)。 A. 1984年 B. 1985年 C. 1990年 D.1992年 5.下列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是(A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C.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国有企业为主体 6.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实行的制度是( C)。 A.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生产要素分配 7.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B)。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9.在下列各种收入中,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C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 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D.公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业余兼职的劳动收入10.实行承包经营的某国有企业,其厂长由于超额完成了利润等指标,除正常工资外,按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含义以及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分配方式,能够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说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的分析,锻炼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调查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从而学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按劳分配 【教学难点】多种分配方式的区分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导语:如果我们把整个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的话,那么制作大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财富的增加,又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因为分配方式会直接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那么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教授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老赵说事》引发学生兴趣,同时指明老赵的女儿是教师,儿子是国企职工。 问题:老赵的女儿和儿子所得的收入是按什么分配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合作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教师和国企) 【总结】: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教师点名区分按劳分配的要点: 分配范围:公有制;分配尺度:劳动 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深化问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测试题(含答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测试题(含答案)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选择题 1.60多年,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 B.私营企业工人的工资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D.科技工作者科技入股取得的收入 3.下列做法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 ) ①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③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 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A.①②④B.①④ .②③④ D.①② 4.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因为() 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消除了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 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我国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 ) A.按劳分配有弊端 B.各种生产要素均创造商品价值 .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 6.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 )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修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洲心街第一初级中学马卫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能力方面: (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已经预习教材内容,对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各种分配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并制定了一份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的调查表格,包括了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收入方式有什么优点等。 2、教师利用对学生家庭的调查制作学生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数据表,与教材内容及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导入新课。 (二)情境导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要适应公有制经济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第二课第一节第三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第二课第一节第三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含课件) 北京铁二中邵娟 100045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含义以及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能够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说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的分析,锻炼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调查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 教学重点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调查、互动讨论、归纳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框题内容,并向家长了解家庭收入的构成,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家庭收入构成分析表

[提问]请同学结合对自己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谈谈家庭收入的各项构成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学生:结合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发言。 教师: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存在按劳分配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共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请同学们准确说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提问]什么是按劳分配?判断某一收入是否属于按劳分配应注意把握什么特征? 学生:要注意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的劳动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教师:掌握按劳分配要注意明确三点:第一,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也就是说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具有明显公有性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才实行按劳分配;第二,社会向劳动者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而不是生产资料;第三,实行按劳分配的一个原则就是以劳动为尺度,根据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分配,最终的结果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这里所说的劳动不能是无效劳动,必须是社会需要的,被市场承认的劳动)。 指导学生分析P44最后一段。(见课件)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公有制范围内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 学生: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问]不知道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是否注意过那些经营早点的摊位,他们非常辛苦,在用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赚取了不少收入。他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吗?为什么? 学生:不是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而经营早点的摊位属于个体经济,所以个体经营者的收入虽然也是劳动所得,但却不属于按劳分配。 (二)其他分配方式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想一想]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按劳分配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政经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及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选择 1、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C A 消除剥削现象 B 实现社会公正 C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公平占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2、我国在过渡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B A.没收B.和平赎买C.合作化D.直接购买 3、体现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经济形式是B A.集体经济B.国有经济C.民营经济D.外商经济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B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 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社会主义经济是指A A.公有制经济B.个体经济C.私营经济D.外资经济 6、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B A. 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 B.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 是否适合上层建筑的要求 D.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 7、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CD A.公有制经济B.个体经济C.私营经济D.外资经济 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B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B.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C.公有资产的归谁所有D.剩余产品的归谁所有 9、我国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B A.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 B.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C.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 D.三资经济 10、股份合作经济的性质是B A. 国有经济的一种形式 B. 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 C. 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D.外资经济的一种形式 11、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D A. 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 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有A A. 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 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C. 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 D.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按股收入 13、除按劳分配以外的收入有:ABCD A.经营收入B.资产收益C.资本收入D.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D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E 按劳分配 15、许多社会形态中都存在,但一直没有成为某一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C A 公有制经济 B 集体所有制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营经济 1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AB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 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学习目标】 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理解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和意义,以及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和分配制度的意义。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学习重点】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其必然性;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具体形式及意义。 【学习难点】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知识梳理】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五层意思: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原理。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必然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同学们应该重点理解: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按劳分配的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 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同学们重点掌握: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标准)——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既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丰富),也不能实行平均主义(因为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同学们注意: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劳动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是光荣的,轻视劳动是可耻的。】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这里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1》必修模块《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 本框题分为两目,其中第一目讲“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逻辑顺序为: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体现。第二目讲“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逻辑顺序为: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分配是再生产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 分配的性质、原则和形式由生产方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同时,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对分配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分析,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从现实生活来看,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能否理顺分配关系,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按照十七大的精神,都要求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体系,理顺分配关系。所以,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一的学生,要将深层的理论简单化、生活化,使其能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的收入,哪些收入是非按劳分配的收入,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以及对民族兴旺发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比较、鉴别、归纳、发散等方面的思维能力,但面对我国现在出现的复杂多样的个人收入方式,尤其是安庆石化由安庆石化总厂和安庆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分立所造成的收入方式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对这个问题感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

思想政治课《经济与生活》说课教案片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首先,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法和说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框题的内容在《经济生活》这一整体中是一个重点内容。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对分配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分析,很好的体现了我们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说教学目标 本课要达到的目标有三个: 知识方面: (1)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 (2)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方式必然性,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3、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对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细阅读、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它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教学难点。 基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体验的局限,学生较难理解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而这两个知识点是实现本章目标的前提,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说学情与学法 1、学情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